降伏其心 如何見道修道證道

如何見道修道證道

你們還記不記得,上一堂課講的是什麼內容?一件事情過後,必須徹底弄通,才能放下,如果沒徹底弄通,下次遇到同樣的問題還是解決不了。今天晚上主要圍繞三個中心問題來講,一是見道、二是修道、三是證道。它們彼此之間還有很多的細節問題。

先從見道談起:何謂見道?這裡所說的見道,並不指見性的見,而是理上的見。有很多人不學佛,還比較樸實。一旦學佛,幾年後反而養成了誇誇其談、動不動拿佛的境界,去衡量周圍的人。從不拿這把尺子來衡量自己。學佛不是把眼睛看著對方,而是看自己。所謂看破,就是見道。為什麼很多學佛的人,看破了但又放不下?怎麼才能放下?貪、嗔、癡、慢、疑在見道後,仍然很重。只有通過修道以後,再上一個臺階——證道了,才能把這些習氣消除掉。對世間的種種功名利祿才能放下,也即是說,一個人要想真正放下,要在果位上才能做到,即證道以後,才能放下。一個真正見道的人,他的思想絕對是正知正見。但他僅僅是證得初果。證到初果的人,他只是斷了見惑。見惑即理論上的一些知見,當他證道以後,才能超越思惑。

實際上現在好多學佛人連看破(斷見惑)的層次也達不到。當一個人未見道之前,對佛法不會生起正知見。每見到一個大師都會隨其跑掉。相反,見道後,即便是菩薩來到面前,也會如如不動。因為他有了正知、正見、正定。為什麼現在學佛的人很容易動搖?聽誰說都有道理,每個大師,張“大師”、王“大師”都能轉動他?因為他沒有學佛的心得體會,沒有自己的佛學思想,不得不被外界所轉動。斷見惑後,叫“看得破,放得下”。看破是理論,放下是功夫。通常一些研究佛學理論的人,對見道都達到一定層次,但對修道、證道把握不了。斷見惑是“聞”、是學問、是知識,斷思惑是功夫、是證道。你們可能聽說過蘇東坡和佛印禪師的一段故事。兩個人的關係非常好,而且佛學理論不相上下。蘇東坡是悟了道,沒有證道,佛印禪師已徹悟證道。兩個人的悟道偈如果放在一起,未悟道的人看了,分不清功夫上下,兩個人經常在一起談禪論道,因為蘇東坡只是文字般若很高,實相般若並不行,所以常常輸于佛印禪師。有一天蘇東坡突然有悟,寫了一首悟道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派人送到佛印禪師處。禪師看後在紙上批了四個字:“放屁、放屁!”讓來人帶回。蘇東坡看後,暴跳起來,架著小船去找佛印理論,船未靠岸,看見佛印早已在江邊等他,並哈哈大笑說:“八風吹不動,一屁過江來!”蘇東坡言下大悟,忙說:“慚愧、慚愧!”從此後,蘇東坡對佛法有了更深一層的領悟。因為佛法是從自性中流出來的,不是想出來的。而且分兩條路,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蘇東坡一向是從理入,從未行入。現在學佛的人,好多都是誇誇其談,看其言行舉止多麼浮躁。習氣也一點都沒除掉,講起來頭頭是道。到了關鍵時刻,早把佛法扔到了一邊。佛法主要體現在日常功用上,不在理論上。一個見道的人,雖然不會退失菩提心,但還會被業習牽著走。這個時候,他的貪、嗔、癡和常人一模一樣。只是在言論上比較善辯,機鋒轉語上,很難有人抵得過。但可以從行為上看出他是否證道。就像二祖當時在向達摩老祖求法之前,在中原一帶已經很有名氣。當他向達摩老祖求法時,達摩還對他說:“我這是曠劫大法,非小根、小器所能得也”。這時的神光在達摩眼裡,還是小根小器,不配修達摩的法。實際上神光這時已經是辯才無礙,早已突破見惑,已達修道的層次,只缺證道。
佛教裡邊講貪、嗔、癡三毒,前二毒對一個見道(超越見惑)者,已不存在了,但癡仍然存在。因為根本智慧還未打開,無法進入證道。必須要進入證道,再走出去,才能超越最後一毒。通常學佛者都說開智慧,哪裡有幾個能開?就連貪、嗔都超越不了,怎麼可能超越最後的癡毒呢?

在修道之前,必須完全見道,才能進入修道。比如在未修道之前,對修行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反應,都要明白。如何明白知道呢?那就是要見道。一個真正見道的人,對他以後在修道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以及如何處理,都是很清楚的。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不是真正的見道。真正的見道,必須是自己身心的親見。並不是聽別人講一講,自己有了些知見、領悟。對一個真正見了道的人來講,其身心、氣質會有明顯變化。言語都會與眾不同。尤其體現在做事上,對人生的生死無常,都會看得非常透。實際上修道,有一半功夫,都必須在見道中完成。所謂修道、證道,只是體驗、驗證它(見道)而已。就如你們要到翁源縣東華寺,對來的方向、方位,坐哪個車次,早已明白了。來的時候,按方向、路線去走,肯定不會走錯。修道、證道,只是在見道的基礎上去對號入座。還未邁步已有十分的把握了,一邁步,肯定到位,絕對不會錯。就像一個高明的人做事,未做之前,方案早已成竹在胸了。一出手就不會有偏差,每一步所發生的問題都不出他的預料,都和方案一模一樣。不是一邊做,一邊想(制定方案)。古人講,未閉關前早已明心見性了。眼前一片漆黑,怎麼用功?所以古人有:“不破本參不入山,不到重關不閉關”之說。實際上斷見惑,也就是見道,指的就是明心。嚴格講已進入了見性,但未從見性中走出來,就像一個人已進入初禪,只是達到了初禪,並未走出初禪,說明還沒有超越初禪。必須要走進去,再走出來,見到二禪、入二禪……。

前面的見道功夫完成以後,再配合修道。修道過程中,又分兩個層次:一是指生理方面的修,二是指心理方面。這兩方面需要多長時間完成?如果你的見道是究竟的、是自己親身經歷的見道,不是聽別人講的,花上三年的時間,可以扭轉身心無始以來的業習。這個時候才談得上能把握得了自己。因為前面的見道是真,配合實修,一真一實結合在一起,必然做得了主。當生理方面的修道完成後,在修心態的時候,有一大半功夫是在紅塵裡完成的。我曾有個劃分方式:在山上,心態只能修到5成,還有一半必須要在紅塵中完成。因為你沒有面對人、事、物、理的時候,會誤認為自己的業習已經沒有了,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內心世界是一片風平浪靜。當面對紛繁複雜的人、事、物、理時,會發現內心仍在起波瀾。在修道的過程中,必須達到起心動念時,能覺知到。如果覺知還未跟上來,說明你修道還未開始。即使已開始,也只能說是在修道中,還未走出來。就如走進了“觀音洞”,僅僅是一半的功夫,必須再走出去,才算走完了全部。即便是你從修道裡走進去,又走出來,但未必能達到證道裡面去。一步比一步更艱難。因為越到最後,越觸動實質的問題。

前面第一步,完全是“理”,從第一步走出來,進入修道,才與“事”合成一體。達到證道,既與事一體,又非一體。為什麼這樣說呢?比如,當一個小孩子落入水中,你敢跳下水,把孩子救上來,而且自己一口水也沒喝,毫無損傷、輕而易舉,三番五次地這樣做。(並不是經歷一次境界,未被轉動,就算成功,反復打撈,百發百中。)對於一個證道的人來講,他隨時能夠進去,隨時能夠出來。如果進不去,無法感受眾生的喜怒哀樂;如出不來,無法超越凡人的喜怒哀樂。你們會問,證道的人是在水中還是在岸上?對於一個證道的人是無我的。他如在水中,或在岸上,怎麼能無我呢?觀音菩薩之所以有千百億化身,正是因為無我;眾生之所以活得累,正是因為有我。比如對於一個把金錢看得很重的人,認為:金錢是我的,我必須主宰它。有一天主宰不了,就會很痛苦。如果無我,豈能有金錢的概念?無我的人又怎麼會有痛苦?他沒有帶著有我的心去做事,又怎麼會有業障?

之所以會有業障,一是搜集別人的業障,二是承擔自己做錯事的業障,但都是因為有個我存在。一個人很庸俗,就是把我看得太重;有的人活得很灑脫,是因為我執比較輕。通常都說:功、名、利、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實際上一遇事,樣樣都需要。但要想證道,必須敞開身心,接受周圍的一切。如果不敢、也不願意面對周圍的事情,別說證道,連修道也無法進去。就像一個人之所以能夠改正錯誤,是因為他敢於面對錯誤、承認錯誤。如做錯了事,不敢承認、面對,就會想辦法為自己辯護、開脫、解釋。有的不吭聲,佛門裡講,這也是一種慢心存在。當一個人理屈詞窮的時候,不吭聲未必是承認錯誤。因為佛法是針對內心的,自己對一件事情,看清沒看清,放下沒放下,自己的內心是非常清楚的。

現在信佛的人常說自己是“學佛的,”就是因為不知道怎樣做才叫學佛的。當真正明白學佛應具備什麼樣的心態、條件、素質後,會嚇出一身冷汗。正因為沒有見道,不清楚何為道。所以才口口聲聲稱自己是修道的。為什麼古人常講,越學越謙虛,越修越感到自己渺小。實際上做任何事都是從一個點切入,最後輻射到四面八方,乃至十方。並不是從四面八方切入,最後落到一個點上。所以佛門講“一通一切通,如同太陽處虛空”照耀整個大地。

我前兩堂課講覺念,覺念後擇道(法),擇道後才是修道。這裡的見道和覺念是相吻合的。當一個修道人念念能覺察到自己的起心動念,知道是合道還是離道。有時處在修道裡,一不留神,念頭又跑掉了,又沒有合道。什麼情況下才算合道呢?並不是只有念佛的人,一心不亂地念佛才算合道,如果說一心不亂地念佛才算合道,那麼一心不亂地切菜也算合道。因為都是一心不亂地做一件事情。一心不亂地念咒、結印、參話頭,也是在做一件事情。如此說來,一心不亂地做任何一件事情,就是禪、就是定。和這件事融為一體就是在修道,就是在道中。事實上真正達到一心不亂地切菜,根本不用再轉一個念頭(念佛),才算合道。書上有一句話說:“當下是道何來轉?有轉更是頭安頭。”不需要從一個法門轉入另一個法門裡面,才叫修道。有一顆散亂的心,念佛散亂,出去做任何事情都是散亂。你有一顆一心不亂的心,出去做任何事情都能一心不亂。

如果師父給你一個法,你不能對自己的起心動念覺察到,你根本沒辦法修進去。換而言之,如果能夠覺察到自己的每個起心動念,也根本用不著什麼法。因為你已經破了我執、法執。但還有一個空執未破。什麼叫空執呢?就像一個對於錢財看得很淡的人,隨時佈施,但佈施後總喜歡別人把他的名字刻在功德碑上。這就意味著他,財放下了,功名未放下。即我執沒放下。有的人做了一件事之後,總希望人家知道,即使沒人知道,自己內心也特別高興。這意味著他未完全達到空。一個真正空的人,無我、無法、乃至連空也不存在,也即是佛門裡講的:“我空、法空、空也空。”大家經常講“無我,無法,一切都是空的。”天天講空,執著空,如不從“空”中走出來,還是“有”。有什麼?有個“空”的境界存在。

一個證道的人,做事情也很努力,也會求圓滿。但過後無痕。怎麼可能過後無痕呢?按道理講,如果對一件事要求很嚴,做完以後內心應該還存有這件事。事實恰恰相反,只有對一件事情有過完全的努力,才能做到完全的放下。力量完全的來,當走的時候也完全走,故能過而無痕。比如學開車,在學的過程中,理論、方法很多。一旦把開車技術掌握以後,什麼方法、理論都不存在。當車一停下來,心早走掉了,不可能心還留在車上。只有處在一知半解的時候,內心深處一定會留下痕跡。當我們面臨一件事情時,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才能超越。如果沒有一心一意地經營,沒有全身心地經歷、嘗試,就一定會留戀、回味它。所以說,發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去做,去體會它,只有完全投入,才能得到全部。如果沒有全身心地投入,就一定不會得到它的全部。就像一個人想要閉關,可閉關後,又想著外邊的事情,這就不可能全身心地去投入、去感受,所以他出關後,就還會留戀,想再閉關。在紅塵裡沒有全身心地做事、全身心地嘗試,一旦修行,肯定會對紅塵中的事情有留戀。所以說悟要真悟,修要實修。今天就講到這裡。自己問一問自己,現在處在見道、修道、證道的哪個層次?只有進入證道,智慧才能打開。即實相般若打開了。在未進入證道前,你已達語言般若和文字般若,實相般若突破後,才和無明徹底分開。

問:何謂般若?

師:般若就是無礙。無明就是愚癡。

* 見道的標準是:在邁步之前,對整條路線已經通達,也就是說對所有歷程已完全知道。一旦邁步,一步一個腳印,絕對不會偏差,不會走錯。見道,猶如世俗說的 “一個好的方案等於成功了一半”。真正的見道又是證果的一半,只是缺少心靈上的感受而已。好多人修行十幾年,會退失菩提心,就是因為沒有見道。

問:怎樣才能見道?

師:靠看經、開示,只是起個輔助作用,真正要靠的是自己對身邊的人、事、物、理的觀察,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事實上好多修行多年的人,修的都是見道,一旦見道後,修道、證道只要幾個月就完成,根本不需要好多年。“修道一念間”,“證道一刹那”。明白自己,是小的見道,真的見道是明白萬事萬物。聲聞緣覺,無師自通,只是通過看到樹葉的一青、一黃、落掉、腐爛便可悟道。

問:師父,我們回去後看什麼經,才能快點見道?

師:我就過,所有的經都是聖人證道的境界。後人拿著他們的書讀來讀去,那才真正是拾人牙慧。怎麼能夠見道呢?諸佛菩薩都喊冤枉。

 


上一篇(如何見道? ) 回目錄 下一篇(《證道歌》作者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