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湛【放生功德故事】★
出缸肉身不壞的清嚴法師,他在世時,有次感染重病,重病纏綿,起居不便,雖服藥石,誦經禮懺,試種種法,效果不彰,乃發願放生,不久重病即得痊癒,是故放生者,乃消災解厄之最後法寶也。

十方諸佛神聖的保佑加持力,運心平等,猶如大風無所不吹,而眾生猶如大船,上載業障大石,業障石重,雖蒙大風所吹,其船仍是欲進乏力,若是業障石輕,則一路順風。故最根本消業之道,乃在清心寡慾,自淨其意,猶如把業障石丟入煩惱大海,船身自可漸輕,然眾生業重,丟石入海,費時猶多。欲取捷徑,莫如發大心、立大願、行大功。發心積德,好像把船上小帆,換上大帆,除非業重船沉大海,不然只要經大風一吹,一定一帆風順,速達解脫彼岸。積德中以放生功德令人覺德難以思議。筆者曾有一次基於慈心,把家父釣得幾尾大鯽魚,偷偷地替他們皈依三寶,懺除罪業,念佛誦咒,再把他們放入家居近處景福宮的放生池中。次日筆者參加期中考試,統計一科,雖準備地匆促,不料考卷發下,竟然大部份都有印象,振筆疾書,考後得到最高分,放生感應竟是如此神速。

宋時張奎,錢塘人,小時候到溪邊捕魚剖之,不小心誤傷指頭,心中乃悟我傷一指如此痛楚,魚遭剖割,其痛何如,遂將一籃魚盡放之,常戒殺放生。後夢一人贈以大魚,乃生一子,登進士為永州太守,累世富厚。若人欲求子,或求子秀孫賢者,力行放生,必能遂意。

某富翁生一個痴呆兒子,富翁亦是深感煩惱,一天有道士來化緣,手摩其兒子頭頂言:「官官好一生相,惜殺業太重,靈竅不開耳」,富翁心有所悟,從此活物不送入廚房,後有一日,路見乞丐提花蛇一條,身又未帶錢,乃勸一個開布店的友人買蛇放生,夜夢花衣人來謝,欲助公子讀書成名。後來其子,忽吐黑水數斗,穎悟異常,登甲榜,是故放生可消殺業,得智慧與功名。

明朝吳文英平生好勸人放生為善,日久每令人厭煩。朋友譏之曰﹕「你勸人為善,究竟善在於別人,又不在於你,何苦令人如此生厭」。後來聽雪禪師告之曰﹕「我聞經中說一人勸一人,作福兩平分」。於是吳文英勸人更加賣力,終其一生,沒有災厄坎坷之憂。大凡前世或少時殺業過重之人,不是癡呆多災,就是勞碌多苦,所以有些虔誠修道者,雖力加修行,仍遭橫事多來忤身,可多放生消罪業,若是無錢放生,亦可勸人放生,所得功德亦是相同。

然放生亦有妙法,可使放生果報變得更大更奇。筆者有一朋友周建鎬,他在就讀逢甲土木系時,久為聽覺障礙所苦,耳膜爛得只剩一半,每欲聽人言,必得挨近人身,手張耳朵傾聽,方有所聞。他亦常行放生,後筆者教他,欲放生時若照著放生儀規【亦可用佛門必備課誦本之蒙山施食部份代之】放生,可使功德更大,事後沒多久,在其畢業前,他的耳病奇蹟性地痊癒了。

照一般放生,活物放生後再轉世仍是活物,然照著「放生儀規」放生,可令活物轉世為人,與聖門結下深緣,所以功德更是無量,其儀規內容大致如下︰【若無註明者,每一步驟誦三遍】

(1)【楊枝淨水】演淨科儀讚文一遍。

(2)大悲咒一遍。【亦可代以六字大明咒百八遍】。

(3)啟請佛菩薩聖眾。

(4)代活物皈依三寶。

(5)代活物懺悔罪業。

(6)代活物發四大弘願。

(7)代活物發四大自性弘願。

(8)諷誦七佛聖號,聞者可昇人天。

(9)誦般若心經一遍或三遍,替活物開智慧。

(10)誦佛號、誦往生咒,愈多遍愈佳。

戒殺吃齋之最高表現即是放生,吃不了素者,亦可放生積功補過。舉凡求壽求子、求健康、求智慧,欲消災解厄,想行事順利,試種種法,效果不顯著者,可力行放生,必能感應迅速,圓滿所求。何以故?人生最重自由,眾生界亦復如是,給眾生解脫自由,即是給自己如意自在,是故寬宏大量,處處給人方便者,無乃這亦是一種放生。

跋註:

一般人以「環【境】保【護】」之理由「鼓勵人們不要放生」,說「放生是破壞生態平衡」,這固然有幾分道理,但是前世殺業重者,就只能靠放生、修法併用,才能消災解厄,其他方法難以取代,所以只要「放生」的善士大德能顧及「環保」的要求,多放生些可維護大自然生態平衡的生物,有助於農作物生態成長的生物,依照專家的統計建議來放生,例如:放生【一些國家政令所努力培育、保護之】稀有動物【台灣悔花鹿...】,少放生一些肉食性、殘暴性動物【毒蛇、食人魚...】,也少放生一些野外求生能力不強之動物,以避免「放生即是放死」,這樣又可達到「放生」目的,同時又兼顧及「環【境】保【護】」之目標,可同時兩全其美。

註1:若欲消災的話,要呈回向文,請佛菩薩作主,功德全部回向給自己的業

障,徹底地釋解冤結,使自己消災解厄延壽。其原因乃在若只是口頭功德

回向業障,此等冤親債主領受功德之後,事後可能會耍賴,再來找麻煩,

若有呈回向文的話,回向文即變成有憑有據的證明文件,無法耍賴,故於

行善之後立即呈回向文。

丁光文、作者妙湛(陳淳隆)

聯絡處:台灣桃園市中山路73號 TEL:(03)3322027



上一篇(《慈悲的心聲》法蓮法師法) 回目錄 下一篇(空性見新角度的闡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