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倫理道德

智慧經營/信義房屋  落實企業倫理

【經濟日報╱何秀玲】

 2012.11.12

企業倫理的落實,從教育著手是重要的課題,信義房屋董事長周俊吉認為,倫理是決定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執行企業倫理初期一定會花費很多成本,而且短時間看不到回收,但長時間下來,客戶會信任你,也會願意和你長期交易」。

 

今年周俊吉以個人和信義房屋名義捐出7.2億元於政大成立「信義書院」,目的是希望透過倫理教育的紮根,讓企業遵守誠信,期望台灣未來成為重視「企業倫理」的國家。

 

他表示,雜誌曾有一個案例:一位受過企業倫理教育的職場新鮮人挑選工作,其中一家提供高待遇,另一家較為重視企業倫理,最後他選了後者,因為他認為待遇高的企業,若是違背良心賺錢,長期下來容易近墨者黑,也可看出人們被灌輸企業倫理後不一樣的思維。

 

企業透過倫理教育紮根

 

前副總統蕭萬長在信義書院揭牌時曾表示,企業不只技術創新,企業倫理更是決勝的關鍵,周俊吉完全認同。

 

他認為,企業倫理和企業競爭力的關聯性大,如果落實得當,內外部都會產生高度信任感。

 

以內部而言,假如公司和同仁信任度不高,推行任何政策,他們都會質疑自己的權益是否受損;主管對部屬的信任度低,將會需要許多稽查行動,內部容易浪費時間和成本。

 

另外,從外部來說,早期民眾買賣房屋,委託房仲的人不到1%,即使有些房屋仲介規模大,可是經營模式卻不一定符合企業倫理,導致消費者擔心害怕,對於房仲業擁有不信任感,寧可自己處理;周俊吉後來採取多項讓顧客安心的買賣制度,比如1989年,他首開房仲先例,推動最為人熟知「不動產說明書」,隔年房市景氣滑落,信義房屋卻逆勢成長,事實證明,他投入企業倫理的努力是正確的。

 

時間長了,信義房屋慢慢地形成品牌,爭取業務和進用員工也較容易,後來更成為台灣第1家上市的房仲公司,在在說明企業倫理對於競爭力的加分。

 

保障消費者權益為依歸

 

對很多企業來說,施行企業倫理並非理所當然,過程中常會面臨許多反對聲音,周俊吉也不例外。

 

不動產說明書將房屋資訊透明化,遭遇屋主與經紀人反對,但隔了1年立刻看到正向效果,也讓周俊吉更積極地推行「成屋履約保障制度」、「購屋4大保障」,去年「凶宅安心保障服務」,就是為了讓客戶有知的權益。

 

他提到,早期推動「不賺差價」也很辛苦。從前仲介業者不收固定的服務費,很容易簽到委託,可是買方若出的價格比屋主出的原價高,仲介可賺取中間的差價。

 

為了導正轉取差價的風氣,周俊吉推行只收取固定服務費的制度,可是客戶一旦想到要給服務費,往往都會降低委託意願,初期經紀人都不太能接受這個方式,但他堅持價格資訊應透明化,取之有道才是經營事業的良方。

 

周俊吉表示,推出凶宅安心保障服務時,也有一些額外的困難,因為房屋經紀人向政府相關單位查證凶宅並不容易,社區的鄰居通常也都不會告知,沒有完整的資料庫,房仲就必須承擔很大的風險;若經紀人已善盡查證,但客人買房後仍發現是凶宅,可說吃力不討好。

 

但換個角度想,仲介1年處理1、2萬個物件,難免會遇到幾件凶宅,可是顧客可能一輩子就買這一次房子。「凶宅不是仲介的責任,但也不是客戶的責任,不能只想自己的損失,應該用同理心來思考客戶的立場」。

 

周俊吉表示,以義務論而言,消費者原本就應有知的權益,就像當時推行不動產說明書,並無預期在什麼時間看到效果,他只知道這是該作的事情;他也提到,身為上市公司,市場規劃和提供股東的資訊一定要透明,讓股東有知的權益,「否則關係往來不透明,對企業造成的傷害將難以計數」。

 

除了以教育的方式,周俊吉認為,企業若希望落實企業倫理,不妨從整理主要利害關係人開始做起,他們很可能是社會、自然環境、供應商或政府,釐清對象,企業才會知道最應關注的是誰。

 

以信義房屋為例,利害關係人就是同仁、股東、顧客,如果替客戶做出貼心的服務,他們是會回饋的;企業如果能為同仁付出,他們心中會被觸動;能站在股東的立場,為他們著想,他相信都會有正向的反應,這樣的邏輯並不複雜。

 

有些產業和供應商的連結性強,像蘋果的重要關係人就是供應商;信義房屋不是製造業,和供應商沒有直接關係,不過有時仍會向廠商購買商品或請他們提供服務,所以他現在也開始要求廠商,工廠產生的碳足跡和工人人權必須符合標準。「做這些事情,短時間內或許沒人注意,長時間一定會影響整體經營」。(上)

 

【2012/11/12 經濟日報】

 

 


上一篇(管理企業倫理道德) 回目錄 下一篇(中鋼集團獲BSI英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