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11/05 09:16:23
學習次第 : 進階

佛子行三十七頌

 

第四講

堪布 久美多傑講授

 

現在我們講的是由圖美桑波尊者所傳的「佛子行三十七頌」;它屬於大乘佛教顯宗,主要內容是身為一位元佛子所應具備的修行內涵,全文分為前行、正行及結行三個部份,前行部份我們已經講完了,正行三十七頌講到第二十頌,此頌是講如何把瞋恨的對境,或如何將容易生起瞋恨忿怒的心續,當作解脫的道路,好好加以運用的修行內涵。

 

第廿頌 轉瞋境為道用

若無消除自瞋敵  雖滅外敵又增上

由此仁慈悲心軍  調伏自心佛子行

 

我們在輪回中一直存在著貪、瞋、癡三毒,其中瞋恨為什麼存在呢?因為我們有外在的敵人!面對敵人時,我們會發出瞋恨心,或產生憤怒的心態,但如果必需把所有外在的敵人通通調伏或消滅,你才不會發怒或瞋恨的話,那是永遠不可能的!「入菩薩行」第五品中講:「頑者如虛空,豈能盡制彼,若息此瞋心,則同滅眾敵!」無論你殺了多少敵人都沒有用,因為他們只是暫時消失罷了,以後他們仍然會顯現出來,為什麼呢?因為所有敵人的來源都是我們的內心,我們的自心是敵人裏面最難調伏的,沒有對治「自心」這個大敵,即使外面的敵人、對手都殺光了,過一段時間,又會因瞋怒的心續而產生其他的仇敵,因此,想調伏消滅所有的敵人,卻不對治自心的大敵,是不可能成辦的,這些不順眼的仇敵都是自心的錯覺,能調伏自心的瞋敵,就是調伏所有的怨敵。「入菩薩行」中比喻得好:「何需足量革,盡覆此大地,片革墊靴底,即同覆大地!」能調伏自心的瞋敵,正如腳系皮革,不怕遍地荊棘一般;但要用什麼軍隊調伏這個瞋敵呢?要用慈悲的軍隊來降服它!剛開始,先以「無我」的慈悲心軍對治瞋惱的粗根,再以空性的智慧破除煩惱、輪回的無明,以此達到修心的目的,所以菩薩佛子們要用上述的方法,漸漸調伏內心的大敵,並開發空性的智慧,斷除這個癡障的根,才是究竟的佛子行。

 

第廿一頌 轉貪境為道用

一切妙欲如咸水  愈是享受愈是貪

于諸能生貪著物  立即舍離佛子行

 

凡是色、聲、香、味、觸境中最好看、動聽、最芳香、甘美、最細緻的妙欲,都是愈貪愛愈不滿足的,大家想想看:這個地球在形成之後,為什麼會進步得怎麼快,就是因為我們無止盡的追求所致!古時候,人們沒有那麼多的需要與追求,享用的一切都是天然的,因為不需要太多物質上的享受,人心就在滿足的狀態中;在世親菩薩所講的俱舍論裏,對地球第一代眾生是如此描述的:地球剛形成時,色界二禪天中禪定不好的眾生墮落到南瞻部洲成為此界中的人類,那時,此地沒有太陽與月亮,這些眾生自身有光,可以飛來飛去,不常吃飯,因為心的貪欲不重,他們可以什麼都不吃,以禪定為食,慢慢地,他們貪欲漸漸增長,開始需要外面的東西來滿足自心,這時,他們發現地球上好像有光的樣子,就好奇地用舌頭去舔,舔了這東西,他們的身體就變得有些重,無法飛得很遠,由於貪欲的原故,他們愈吃愈覺得這東西很好吃,於是愈吃身體就愈重,到最後就沒辦法飛了,爾後,他們業力所感,大地一片黑暗,沒有日月之光,也沒有自身的光,這樣持續了好久,後來眾生共業感得太陽顯現,賜給大地光明,也帶來夥伴-月亮,月亮就是我們講的「達哇」,在藏文中「達哇」就是「朋友」、「夥伴」之意,在黑夜時,太陽的夥伴就會顯現,月亮的傳說故事很多,但不管怎麼說,這自大海中生起的明月,為眾生在暗夜中帶來了光亮;在晝夜都有光後,人們自身雖然沒有光,但這時尚不需要真正的食物,直到他們慢慢連舔那個東西也不能飽足後,他們就吃些自然的水果,這些天生的自然食物,本來是長生果,採收後第二天依就存在,好像顯現神通一般,取之不盡,但由於人們已有貪念之心,想每天都能吃到它們,就生起預先采下的心態,於是今天所采得的水果,隔天就不再生長出來了,此後,人們只好種植作物,形成農耕社會;有了吃的貪欲之後,就有穿和住的各種需求,在現在文明國家裏,可以有那麼多豐富的物質,但它們仍然無法滿足我們的內心,這就是物質妙欲的享受永遠也不會滿足的事實!很多東西愈是稀少,我們愈會希望它變多,於是不斷去發展製造,使它愈來愈多,例如西藏的「天珠」,以前很少,大家覺得這東西很好,就做得跟它一樣,後來這東西就到處都是了。其次,像「名譽」這類事也是一樣。以前有學問的人或大學生都很少,現在就太多了,就連西藏的仁波切,也被文明人製造得愈來愈多了,很跟得上時代!因為和物質上的需求一樣,文明社會裏,人們對名譽上的追求高過實質的內涵,所以地位愈崇高的人,愈多人崇拜,卻很少去仔細觀察他們的功德和知識,要知道,一味地認定名譽的虛榮,以為他們是很聰明的,卻忽略真實的內涵,這才是值得探究的!這些頭銜和學位,只是方便告知學經歷,而真正工夫的取得,是可以靠各種不同方式帶來的,不一定要有這些名位,由於真實的東西沒有能力讓我們滿足,所以我們創造了很多很複雜的東西,這是我們貪念的心製作的假像啦!

書上講物質妙欲如咸水,這個比喻是因為以前西藏沒有任何香料,唯有鹽巴這個東西,把它加到茶湯裏最好喝,所以是令人最貪吃的香料,喝鹹茶一口,就會想喝第二口,是不會滿足的!而我們的貪念正是如此,會愈來愈增長,但是為了創造這些物質妙欲的發展,我們今世和來世都會有很大的罪過,因為如果不做一些不真實、不合理的壞事,就無法那麼快樂地在物質上製造眾多的妙欲來享用了,然而如此一來,必定會產生許多惡業、罪過,為今生、來世造成更多的苦因和苦果,以及所有的煩惱,因此,當我們知道上述過患後,就不應該對外面的物質妙欲過度貪求了,當然,我們是凡夫,多少有一些貪欲,但不要過度追求才是,例如,大多數人崇尚名牌貨,但一些小加工廠自己做不來,就仿冒其他國家的名牌,這就是過度不實追求製造的惡業,又如宗教信仰的追求,也是如此,像我們藏傳佛教中最流行的大圓滿、大手印或諸多本尊法的觀修,如果沒有真實詳細理解其中因果觀念,都是沒用的,甚至有些人因此有許許多多奇怪現象顯現出來,產生很多迷惑、煩惱或麻煩,對今生跟來世都有壞處,所以我們追求較有智慧、慈悲的信仰,提升心靈的境界,這是可以的,但自己能力不夠卻過度貪求,是不會得到希望的結果的,只會更加迷惑而已,這是因果律的法則,十分公平的,我們沒有種這個善因,就永遠得不到這個善果!因此,不要過度貪欲是佛子所應該奉行的,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就必須先知道它的罪過,除此之外,大家還要知道太漂亮、太尊貴的東西,都容易惹起貪欲,無論是名義上、形象上或肉體上都會帶來麻煩,甚至災害,例如,動物們美好的毛皮,為牠們惹來殺身之禍,其實無論色、身、香、味、觸任何過度稀有、美好或尊貴的,都是傷害自身的禍因,所以有智慧的人要非常警醒這些過患,對各種能生貪著的物質,要能立即舍離,不要過度貪欲,這就是「貪境轉為道用」的修行要點;接著講修習勝義菩提心的要領:

 

(二)修勝義菩提心

第廿二頌 1、禪定時修離戲不執

諸所顯現為自心  心性本來離邊戲

通達彼性諸二取  不於著意佛子行

 

此頌內涵就是我們常講的勝義菩提心,一般我們討論的都是世俗菩提心,而勝義菩提心所談的都是空性,這個角度比較像中觀論點,要知道,外在的一切世界,和內在眾多因緣和合的眾生,以及所有的一切法,都是我們自心所命的名稱,我們說,這是某某東西、那是某某東西,都是由我們下定義的,它本身並沒有說-它就是這樣一個東西,它並沒有一個獨立而實有的名義!比如這法本,藏文說它是「ㄧˊ ㄍㄟ」,中文說它是「書」,英文講「BOOK」,每個民族都為「它」定名為某某東西,但它自己本身並沒有說「我是ㄧˊ ㄍㄟ!」或「我是書!」,可見所有東西的名義都是我們自己創造、設定的,如果我們不能體會「中觀」的論點,就不太可能接受上述「所有東西是自心創造」的觀念,反之,我們就能接受所有的物體名稱都是我們設定它們的,沒有任何東西是自身真實存在的、獨立存在的,可見萬事萬物的來源都是我們的內心;但,為什麼有形體的外物也是由自心變化的呢?這一點,我們很難信解,假若從一個有病或精神異常的人的角度看外邊的世界,或自己有幻覺、心態不正常時所見的角度來解說,或許你們就能稍稍理解這點,譬如我小時候站在橋上看橋下的流水,就常有這樣的疑惑:為什麼明明橋是不動的,可是當我在上頭看久了之後,竟也覺得橋本身似乎也動了起來呢?這就是我們的幻覺與迷惑!相同地,所有外物是我們心中依次變現出來的,但我們自己不知道,竟也產生了諸多執著,以為有真實存在的外物,佛菩薩與證悟的成就者,他們了知一切虛有的外相本來就是如此,所以根本不會產生執為實有而生煩惱,現在我們尚未理解空性,因此我們只會嘴巴說說而已,無法真實受用,即使是修習禪定而漸入深細的境界,若不能體會萬法由心造的道理,也一樣無法離有、無二邊的執障;當我們能體會一切由心造的道理後,就要開始尋求這個心到底存不存在?它是怎樣的一個東西?這時我們就會發現-心是無法表達、無法形容給別人看的,它離一切戲論,包括生、滅、常、斷、來、去、一、異等八邊戲論,這些通通必須舍離,把這些道理一點一點思維後,就能漸漸領悟自心而溶入空性。

現在我們以為溶入空性就是什麼都沒有了,但真正溶入空性時,只要還有「什麼都沒有」的反應存在,它就變成有一個「空」的觀念存在,這還是非究竟!真正說來,連「空」的觀念都沒有才是!在中觀裏,藏文是「不是也不是」,也就是「空也不是」,當我們聽到連空也不是,那就會迷惑了!在顯宗比較高深的中觀論中,有很多用因明學的邏輯學習中觀,就能深入探討空性,如果你有足夠的智慧,「空」愛怎麼講都可以,讓你變都變不完,緣起就是這樣子,但,也因為它的深奧,使一般人無法抓住它的要點,常常為此感到迷惑,這是顯宗裏必學的內涵,我們應該慢慢思考、體會。

 

以前,堪布紮西說:「當你沒有妄想時,就是比較瞭解空性的狀態。」能想和所想都能離開戲論,如在禪定中,溶入天空般的空性,這正是入定離戲的佛子行;寂天菩薩在講「入菩薩行」智慧品時,它的境界溶入中觀,證悟了空性,身體就漸漸離開法座升上空中,此時,他正詮釋一切有為法及無為法都不存在,也沒有一個念頭要想的東西存在,這是真正的智慧,是佛子于禪修時應離邊戲,不著意於二取相的中觀正見;接著第二十三頌是佛子於出生後,應於貪境遠離執著:

 

2、後得時於貪瞋境遠離實執

第廿三頌 去除貪境的執著

遇到合意外境時  觀如夏天鮮彩虹

雖顯美妙然無性  遠離貪欲佛子行

 

這是說菩薩修行應當要全然捨棄執著和貪欲!當我們環境或處境非常順利、美好時,不應視為實有而起高興貪欲的心,應該要知道那只是暫時的而已,如夏日雨後的彩虹一下子就會過去了,如此,我們對外面那些好看、好聽的五妙欲才能不起執著和貪欲;當然我們也可以在心中對治這些好看、好聽的色塵,例如我們以白骨觀或不淨觀等方式觀修,勉強自己慢慢習慣而生起舍離執著的心,但,這是很困難的,如果能合理認識這一切現象都是無常的,就比較容易放下貪欲,例如一個現今芳華正茂的人,時間一過去就會日漸衰老,而世間財富及親朋好友,也是一樣不穩定,有人幾千萬、幾億的資產,一夕之間就化為烏有,原本是至親好友的,也可能反目成仇敵,這些都有如夏日彩虹一般地無常瞬變,應對它們有所認識和心理準備,當事情突變時,才不會那麼痛苦和失望。

 

第廿四頌 去除瞋境的執著

諸苦如同夢兒亡  實執幻象徒勞累

由此當遇違緣時  領悟幻境佛子行

 

這頌和上一頌是相反的,當我們遇到不順的境況時,我們要視之為幻境,不要被這種幻覺迷惑而產生痛苦和勞累,舉凡不好看、不好聽、不好聞的對境,或仇敵惡煞現在眼前,我們都應當把它們看做如夢中喪子般地虛幻不實!要知道,夢中喪子之苦的幻覺,如同我們現實生命中的違緣所帶來的苦及苦因,一樣是抵擋不了的難題,但這在成就者眼中,都是一些夢幻似的苦惱罷了,沒有一個獨立實有的苦存在!所以能把令人瞋惱的逆境當作幻覺來修行,正是佛子出定後的觀修法。

以下是菩薩行的五種修學:1)學習六度行(2)學習經中所說四法(3)學習斷除一切煩惱(4)學習具正知與正念而利他(5)學習善根回向;首先是學習六度行:

 

(三)學習菩薩行

1、學習六度

第廿五頌 學習佈施度

想望菩提應捨身  外境事務何須說

由此非求異熟果  儘量佈施佛子行

 

對於所有的大乘佛法修行者來說,他們修行的目標就是達到佛果,在未達到佛果之前,在傳記中隨處可見菩薩們捨身佈施的故事,祂們不吝惜地佈施手、腳、眼目或肉體...等等,如佛五百世前曾捨身喂虎,西藏行者也曾有佈施眼睛...等等善舉,這對於他們而言,外在金錢或物質上的佈施是毋需置疑的,但就我們而言,在尚未能做到身體佈施之前,應儘量依自己能力修學物質上及身外之物的佈施;至於佈施時的心態、對境及方法等,都要依大乘佛教的內涵來學習,如果你佈施的物件錯誤了,對方拿了錢去造作惡業,你善良的舍心,不一定因此有罪過,但卻因此而沒有圓滿的功德,因為物件錯誤,他去做惡了,其次,佈施的方式在事相上圓不圓滿,也要修學,如用非常瞋恨的方式,或不好的動作,令對方不滿意也不可以,同時,佈施到很匱乏的地方,或三寶所在地,如寺院、佛塔、經文缺乏之處,功德是最棒的,例如經文在臺灣並不缺乏,所以捐印經文所能利益的眾生,和較缺乏的地方相較起來,此地顯然較少,因此功德自然也會比較少,行者應視不同地方的需求來行佈施,當然,上供下施在臺灣是做得非常成功且難得的,全世界幾乎都沒有如臺灣能佈施供養的地方!

佈施除了外在財施之外,還有安慰的無畏施及佛法的佈施,無畏施是要讓對方感到受保護,如強盜、猛獸、凶煞、魔鬼要傷害對方時,我們用各種方法去幫助或解救他,使他免於恐懼,這就是無畏施;至於我們學到的佛法,能適切地告訴別人,讓對方明白受用,這就是法佈施,這些都是行者應該修學的,「入菩薩行」中說:「我們尚未能捨身之前,無論外財或佛法,以及心靈上的安慰等,這些能利他的佈施,都是學菩薩行的功課!」此外,佈施注重的不是外在的事相而是心態,當然,前面提到的佈施不是說都不要,但剛開始我們可以從少到一根針線開始佈施,或者從十塊、一百塊開始,等習慣舍心後,將如寂天菩薩所說的:「當你習慣時,就沒有什麼東西不能佈施的。」佈施不在錢財的多少,最值得敬佩的是-全無堅吝貪欲的舍心,所以在心態上能無所求又不後悔,才是最棒的!

 

 

第廿六頌 學習持戒度

無戒不可成自義  說能利他真可笑

故於世間無希求  勤護戒律佛子行

 

所有的法門都是從戒而有,小乘也是從別解脫戒開始的,不守戒律就無法利益自己,要知道,我們能生在輪回裏的三善道,也是持戒果報,倘若自己不能好好持守戒律,那麼就連自己都無法得到利益,那將如何度眾生呢?自度尚且有問題,還要想度眾生真是癡人說夢。戒律有好多種:如皈依戒、居士戒、菩薩戒及出家戒的各種戒律和金剛乘的戒律等,一般認為小乘的戒律極難修,是極嚴肅的,因為它大部份是身體、語言和行為動作上的戒律,但事實上最難守的戒律是金剛乘的戒律,因為它外表看起來很開放、隨便,然而實際上我們每個剎那都可能破戒,因為金剛乘的戒律,許多是細的念頭上的心戒,無論貪欲、惡念,一旦有念頭就無法出離輪回,如龍樹菩薩在「中觀論」所說:「心中一有執著,或起了妄念,分別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就落入我執、就掉入輪回中。」所以起心動念都破了戒,這的確不容易懂,也最難得;菩薩戒是心和行為上兩者皆重視的戒律,而金剛乘的戒律是強調心戒,所以當外在貪、瞋、癡的行為會困擾、捆綁我們時,就可以把它們轉為道用!

佛陀的教法中,經、律、論三藏中的律藏,就是釋迦牟尼佛講的戒律,它既是佛陀的教法,也是佛陀的事業,其中,談了許多當年修學者可以做或不可以做的事,具體顯示了佛陀的教法和事業,因此,出家眾的行為和形象是最棒的,因為他們展現了戒律的精義!然而,在藏傳佛教四大教派中,不諱言的,甯瑪巴修行者的形象是較參差不齊的,這是它的特色,也是令人迷惑的地方,當然這些表面上不是很正面的行為,對於那些密守三昧耶戒的行者而言,是沒有任何差別的,但它對於佛法的事業來說,就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外在行為雖然不能代表個人修行的境界,但在利益眾生的觀點上,能不困擾、迷惑眾生的出家眾形象才是最好的,巴祖仁波切在「大圓滿前行」裏說:「行為要小心謹慎,內在修持境界要勇敢!」所以如果只是行為上勇敢開放,修行境界卻恐懼不堪,那就不好了。

大乘顯宗的戒律簡言之有三種:(一)律儀戒,這是對所有性罪及庶罪都舍離,也就是不做傷害眾生的戒律;(二)攝善法戒,這是對攝持所有善法,並讓善業增長的戒律,如六度行就屬此戒所攝;(三)饒益有情戒,這是舉凡能利益眾生的事,都應儘量去做的戒律。佈施度的本質是發心,而持戒的本質是「離過」,離開一切過失罪業的心。龍樹菩薩說:「持戒就修行而言,好比大地。」眾生依大地而住,無論無意識的木石和有意識的生物,皆住在土地上,而修行者依戒律累積功德與智慧,沒有戒律就無法自利和利他,所以做為一個佛子,修菩薩六度必須好好地持戒。

 

 

第廿七頌 學習忍辱度

想望善財諸佛子  一切害者如寶藏

由此於人無瞋恨  修持忍辱佛子行

 

寂天菩薩說:「罪惡莫過瞋,難行莫勝忍!」可見苦行中忍辱是最棒的,身為大乘佛教徒目標是成佛,但要成就佛果需要累積很多福報,而修持忍辱正可累積眾多福德資糧,所以佛子們應該勤修此門功課,如能將所有的煩惱、痛苦和敵人,都視為難得的無價之寶,不還手、不惱怒,珍惜這個難得修習忍辱的機會,自然能累積福報。

「入菩薩行」中提到修行安忍都可用三個原則來思維:

1     安受苦忍:我們身處輪回中很難避免會碰到生、老、病、死,這些必然的痛苦和諸多的逆境等,我們必須要認清這是難免的!本來就是如此!很自然!這不是我們一個、兩個或幾個人的特殊遭遇而已!千萬不要執著-這幾年我怎麼會這樣,或這段時間我們怎麼會那麼不順?別人又為何都那麼好呢?千萬不要這麼想,要知道,每個人都有很多壓力和煩惱,只是大家都只把好的一面呈現出來而已,應該以廣闊平和的心態來認識,並接受這些現況,這就是安受苦忍。

2     耐怨害忍:這是對苦因的來源做深入的認知,當別人傷害我們時,體諒他本來就有貪、瞋、癡三毒,會生氣是很自然的,我們應該修忍辱對治這種違緣,比如這裏有團火,一個小孩去摸它,被燙到了!我們可以不可以怪罪那個火呢?不能!只能說這小孩不小心摸到火了!火本來就是會燒痛人的東西嘛!同樣的,眾生本來就會隨時起貪、瞋、癡的,所以他傷害我、罵我、打我都是很自然的,是我們不小心惹惱了他,我們應該忍受,用這種思維來排解修行忍辱的盲點。

3     諦察法忍:對受苦的來處做更究竟的體認,例如我們因胃或肝臟帶來的病苦,我們能不能怪肝或胃呢?如果沒有它們,我們就不會受苦了,這種想法究竟嗎?

 

第廿八頌 學習精進度

唯求自利聲緣者  勵勤猶如救頭燃

功德之源為有情  勤求精進佛子行

 

小乘聲聞、緣覺行者只為求自度,尚且要以搶救頭上著火般的速度,每日精勤修行,而我們發願為利益眾生而趨入修行的大乘行者,怎可不勇猛精進修行呢?大家要知道-精進是一切功德的來源,沒有精進就連一般世間法都無法成就,更何況是佛法呢?精進分為三個次第:(1)行事前的計畫(2)確實地執行(3)不滿足的修學。阿底峽尊者說過:「所有的知識和智慧都是伴隨精進而來!」只要能精進,沒有我們做不到的!

 

第廿九頌 學習禪定度

具有心靜勝觀者  已知滅盡諸煩惱

正離四處無色界  修習禪定佛子行

 

不管修行什麼法,心都要定下來才能成功;禪定有很多種,修行時心定於行處,修本尊法、修行自他交換思維法等都需要禪定,能一心不亂緣在正念上就是禪定,有這個根器再加上空性勝觀,就有能力斷除貪、瞋、癡等煩惱,斷惑的智慧背後一定要有禪定,缺乏禪定的智慧好比用刮胡刀切木頭般,力量小到無能為力,是斷不了貪、瞋、癡的,相反地,雖有足夠的禪定力量,卻無智慧,一樣無法脫離輪回,這好比用鈍斧砍木,刀刃不利,難斷木柴,例如印度外道的瑜伽士,雖有足夠的禪定力,卻無空性勝觀的智慧,他們可能生在無色界的四禪天中,如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他們在這四禪天中,有好幾千劫都在入空中,其間,他們沒有煩惱,沒有感覺和觀念,〈唯覺空是無邊的,識也是無邊的,一切無所有〉,但當他們把以前修習禪定的因用完時,醒過來,出了定,一切煩惱照樣顯現,於是他們產生一種邪見,認為解脫只是個謊言,因此而墮入三惡道,所以菩薩、佛子們必需修習禪定,並以智慧得度。

      

方才忘了說明,精進的本質是歡喜,不管什麼事,只要歡喜,你自然就會去做,所以歡喜是精進的本質,而禪定的本質則是一心不亂!禪定分三種,我們在這裏先略過;寂天菩薩說過:「有禪定和智慧,貪、瞋、癡就消失了,但智慧產生前,行者必需修習禪定。」中國禪宗及傳統的禪修者,有些是直接修習禪定的,這是因為從前的人心地單純,真接修習禪定很容易成功,但現在的人心較不單純,不容易修成禪定,在「入菩薩行」裏,修禪定是先修行為然後再進入修心,修心時不讓心生惡念,也不讓心到處亂跑,這要以禪定力量來修習,心能定下來,心的本質才會顯現出來,我常講:「心的本質是活的,它要在安定下來時,才會顯現出來。」現在,我們初學時,因為心有如野馬般地噪動不安,不能強迫它定下來,所以要先順著它的動,才能讓它漸漸安定下來。

 

第卅頌 學習智能度

若無智慧餘五度  不可圓滿得佛果

三輪無別具方便  修行智慧佛子行

 

沒有智慧而勤修其他五度,這樣是無法讓我們離開輪回的!好比五個盲人久缺智慧的雙眼,他們是無法到達想去的地方的,因此智慧是不可缺的,宗喀巴大師講過:「無論你的出離心或世俗菩提心有多強烈,但如果沒有緣起的慧見,是永遠不可能斷除輪回的根的。」佛教和其他宗教最大的差別,即是這廣闊無邊的智慧,一般宗教都說到慈悲、也強調利益眾生、多做善事、幫助別人...,但佛教除此之外,還會善巧地說有菩薩,要塑佛像、壇城,或以一些修行的動作或方式,乃至唱誦各種儀軌來啟發眾生,這並非只是單純的迷信,而是有非常覺醒的智慧來配合方便法,使人因此更能慈悲、快樂,與一般助人得到快樂的說法,有層次上的不同;例如密宗最常見的法器-金剛杵、金剛鈴以及唐卡中的佛,勇父勇母互相擁抱等等,都象徵了智慧和善巧方便,然而,善巧和智慧差別在那裏呢?有善巧而沒有智慧的人,就如同有煩惱的政治人物,他們在各種不同的場合裏,扮演不同的角色,但因缺乏智慧,所以常在煩惱痛苦中掙扎;而有智慧而無善巧的修行者,他們在寺廟中充滿了快樂,但他們不懂得逢迎拍馬,無論尊卑一視同仁,不懂善巧周旋;那麼,善巧又有智慧的人是怎樣子的呢?就如西藏優秀的仁波切及法師們,但善巧也不能過度哦,一定要以智慧度攝持才不會變成世間法,可見菩薩行中,不能缺乏智慧度。

 

2、學習經中所說四法

第卅一頌 觀察己過而捨棄

若無觀察自迷惑  求法形象實不爾

由此常觀自迷惑  捨棄惑亂佛子行

 

我們進入修習大乘佛教的人,要不斷觀察自己有沒有迷惑?有沒有知識上、戒律上、功德上的進步?有沒有犯戒?觀念如不如法?倘若不能常常觀察自己,這樣就只是虛有佛教徒的外相而已,不是佛子行持!因為佛法和世間法只有一念之差而已,所以一定要常常自我觀察!倘能捨棄外在的追求,而一直在修行中,這就是如法的行者,反之,假若觀念偏差,而僅以追求名利或擁有更多的眷屬、信眾、莊嚴的寺廟...等等為目標,那麼他雖也能說出莊嚴的佛法,但,這只是藉由佛法莊嚴的外衣來遮掩內心實修的沒落而已,現在佛教的外衣越來越華麗而惑亂四出,因此我們更應該隨時觀察自心捨棄迷惑!      

 

 

第卅二頌 不說菩薩過

以惑增上於佛子  若說罪過自失誤

由此已入大乘者  勿說罪過佛子行

 

身為大乘佛教徒絕對不可以譭謗任何人,尤其是同為大乘的修行人,要知道,說別人罪過、詆毀別人最直接的因是嫉妒心!如果用嫉妒心去說他人過失和缺點,而對方又是菩薩,那麼對自他的傷害就更大了!我們這個時代什麼都不缺,但大家心態卻怯弱了,一點壞話也承受不了,所以最好還是少講為妙,尤其是當老師的,在大眾面前講話,只能讓聽者自知缺失,不能明講,因為這樣有時非但無效,可能更有壞處,有時雖然我們是滿懷善意,可是對方卻不這麼想,這樣反而傷了彼此的和氣,故而凡事只能點到為止,讓他自己去改,這樣比較好!除非你們兩個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否則必然造成傷害!所以避免講他人過失,這是必修的功課!同時,也不要觀察別人的缺點,因為佛教徒是內教修行人,只觀察自己、不觀察別人,除非你修行有成,有能力度眾了,才能去觀察他人,以增長自己的智慧,否則,在自己沒有能力度眾時,觀察自己才是佛子應行的課題。

 

第卅三頌 捨棄貪著施主家

為得尊重互相爭  聞思修行降滅故

親友家與施主戶  捨棄貪欲佛子行

 

對於修行較有成就、名位較高者而言,就要小心提防這點了!在西藏佛書上常常指出:「身為法師的人如果自己不走錯路,那麼信徒也就不會走錯路了!」所以身為法師的人一定要提醒修行的出家眾,捨棄過度被尊重的虛榮,巴祖仁波切常在「普賢上師言教」演講時,教示出家眾切記這點,因為接受過度的尊敬和供養,就很容易為了錢財、尊敬、功德主、信徒及寺產而起紛爭,在臺灣這種事情很多,為了互爭功德主、信徒、錢財、許多事情都弄得沸沸揚揚的,在西藏雖然轉得慢些,但,這也檔不了,五濁惡世來臨,這些都是免不了的!我這是實話實說,不擔心得罪人,因為這種競爭的事實,此地很盛行!一個菩薩行者,不可對自己的功德主及親友產生貪欲,因為這非但會誤導他人,而且讓自身更沒時間好好修行、看書、打坐,反而增添無數煩惱!要知道,尊敬、錢財都是生起貪欲的因,所以我們應該小心觀察自己的正知正念,「入菩薩行」中說:「人,一生為了錢財及別人的尊敬而歡喜,當死亡來臨時,會感到很痛苦!」許多經書上也都如此說。

      

第卅四頌 不說粗語

粗語傷害他人心  佛子戒法當損失

由此他人不喜之  捨棄粗語佛子行

 

粗言惡語會讓聽者心神不寧,因此身為佛子的我們不應當這樣做!西藏有句俗話說:「語言沒有任何武器,卻會令人心破碎!」可見這種溝通方式是很不好的!要知道,出自善意的粗言,雖不是惡語,只是比較直接、老實的粗話,仍會給人不禮貌的感覺,更何況是惡意的粗語呢?我們現代人的教育,學習講好聽的話,但表達的內涵也要是善的,否則,雖不說粗言卻仍有惡意,也是不好的,佛子平時言談間,一定要捨棄任何粗言惡語才是。

      

第卅五頌 3、學習斷除煩惱

過慣煩惱難以治  念知士者持治器

貪等煩惱出生時  立即斷除佛子行

 

當我們三毒煩惱產生時,如果不去對治它、隨它滋長,等習慣養成就難以對治了,我們應該在貪、瞋、癡等煩惱生起的剎那,就以各種方式來處裏、調伏它們,不令它們養成惡習,要知道,如果不去理會它們,有第一次就有第二、三次,等習慣以後,就積習難改了,所以在還沒養成習慣前要處理它,以防它迷惑了我們的正知正念,正知正念是對治貪、瞋、癡的利器,但,如你想斷除煩惱,就必須在它剛產生的剎那就對治,絕對不能縱容。

 

第卅六頌 4、學習具正知正念而利他

總之何境行為道  觀察自心造何業

常具正念與正知  應作利他佛子行

 

上述談的佛子應行當修的內容,歸納起來就是不管任何時候、任何地方、做任何事,我們都應以正知、正念來觀察自己的念頭是善、是惡,不放逸的檢查自心以利益眾生,如此一來,利己的方面成就了法身,利他方面成就了五色身,這也正是我們得到二身的修行方式,反之,如果我們不以正知、正念觀察自心,那麼「心」是很怯弱恐懼的,它想怎樣就讓它怎樣,像瘋子般地為所欲為,一切戒律就無法修習了;我們的心有如瘋象,當它被貪、瞋、癡三毒迷亂時,就控制不住了,所以我們要隨時隨地以正知、正念觀照自心,如果我們能好好看住自心,外在的境界就動搖不了我們了,任它擺在那兒,對我們都不起作用,就像一些有修行的人,只管自己內心,天天只學智慧,外在現象怎麼顯現或變化都干擾不了他,而我們沒有那種內觀的智慧,所以外面一動一靜都會影響到我們的精神,因此常有空虛的煩惱。

      

第卅七頌 學習善根回向

依彼所造諸善根  為除無邊有情苦

清淨三輪以智慧  回向菩提佛子行

 

       前面諸頌是所有佛子菩薩們所修行的內涵,我們要非常歡喜能如此聽聞及修學,並歡喜地做回向。回向時,要以清淨的三輪體空的智慧來回向,所謂「三輪體空」是指(1)所回向的是現在、未來及過去所作的善業(2)要回向的對境是一切眾生(3)回向者是聽聞修習佛法者,如我們自己,這三者都非實有,這在藏文直譯為「清淨三輪智慧體空回向」,我們以此方式所做的功德回向,此功德肯定匯入功德大海中,此大海並因之而成長不息!

正行三十七頌到此解說圓滿了,接下來講結義:

 

結義

一、為何人而著

經續論典諸言義  跟隨一切聖者語

佛子行頌三十七  造為佛子道學者

 

此頌是說明 圖美桑波尊者為何著作此論的原因;尊者他表明自己是依止了很多聖者及學者的開示,又研讀了很多經典、密續和論著,把佛法要義融會在其中,又依阿底峽尊者所稱許的舊噶當派的苦修上師們的言論,結集而成三十七頌佛子行。(舊噶當派上師們在實修境界上,是非常優秀的,他們以簡單的修行方式,捨棄五妙欲的追求而成就。)

      

二、明此為無錯謬之佛子行

智慧淺薄無學故,雖無智者喜妙詩;

而依經論教言故,可想無誤佛子行。

 

尊者在此謙稱自己才智不足,天賦及外學的智慧都淺薄,所以本書無法寫得非常精備好聽,不會博得多聞者心生歡喜,但因內涵都是出自佛經及成就者的言教,沒有加入他個人主觀意見,所以可以想見地-其義與信承上師所說的一樣無誤!

      

三、作者自謙及求恕

然是廣闊佛子行,吾者淺學難證故,

若有誤釋等缺處,請求寬恕諸聖者。

 

尊者前面說:「他寫的本論應該是沒有什麼錯誤的」,但,他相信佛菩薩的行持是非常廣闊而深奧的,如大海般地難以測量,倘因他個人智慧不足,其中有前後衝突或意義沒有直接連貫的地方,所有罪過及缺點,請求不偏頗而有智慧的人多加寬容和包涵。

      

四、著作善根回向菩提

作此善事諸有情,勝義世俗菩提心;

無依輪回涅槃邊,願如怙主觀世音。

 

尊者以此所修功德回向給眾生,願一切眾生不住輪回與涅槃二邊!我們西藏大部分的回向文都習慣這麼說,讓眾生不住輪回,是希望他們找到空性的智慧,而不住涅槃是希望眾生免于落入聲聞、緣覺和阿羅漢,耽誤很久的時間才證得菩提,而以勝義、世俗兩諦的菩提心回向,但求怙主觀世音菩薩保護我們,使我們得到如同觀世音菩薩同等的果位,願所有佛子們以慈悲心、菩提心證悟菩薩的心性,趨入菩提。

      

五、具四圓滿而作結

上義為眾生有利,于銀河寶洞裏;

善言教理聖者,圖美(無著)造也。

 

這是尊者說出為了自他二利之故,圖美無著在(銀河洞裏)寫了這部以自性完成的三十七頌佛子行,此頌為有心求得佛果,要跟隨佛菩薩行持的眾生而作,是依據聖言教理而說,圓滿在此結尾。

 

..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