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11/05 09:19:36
學習次第 : 進階

佛子行三十七頌

 

第三講

堪布 久美多傑講授

 

「佛子行三十七頌」是以大乘佛法修行者為物件,說明身為一位佛子該如何行持且必須盡力去做的論述,當然,佛子所要修行的行持有如大海一般地廣闊,但總歸納起來不外六度,然而六度要如何落實到我們平時的生活與行為中呢?在本論裏,圖美桑波尊者就這些菩薩行的綱領為我們一一解說;在次序上來說,先是題義、禮供、誓願等,這些我們都講過了,現在我們已進入論義,論義分前行、正行及結行。前行七個次第及正行三士道的中、下士道我們也都介紹過了,今天講正行的上士道,這是比較上乘難行之道,是菩薩行主要的內容,它分為三個次第-發菩提心、修兩種菩提心及學習菩薩行。

 

上士道

第十頌 一、發菩提心

無始於我仁慈者  母苦自安有何用

由此為渡諸有情  發菩提心佛子行

 

此頌表達了發心的原因及內涵,先讓我們回憶一下,想想我們為什麼要發菩提心呢?因為無始以來那些多生多劫照顧及慈愛我們的父母,到現在都仍然沉淪在輪回苦海中受苦!他們無法獲得真正的快樂,尤其在三惡道中的痛苦,是更令人無法忍受的,這些眾多的慈母仍在受苦時,如果我們放棄他們、不管他們,反而為個人的利益,對三善道的快樂及聲聞、緣覺的解脫道貪著,這是菩薩所不齒的,因此,我們應該對這些當年慈愛我們的父母報恩,學習以前諸佛菩薩那樣發起大慈大悲的心,讓他們個個都能得到佛果,永離苦海,這就是菩薩應修發菩提心的原因。

仁波切每回上課必然談到發菩提心的內涵,不間斷地講,這是為什麼呢?你是不是佛教徒,以皈依與否來區分;你有沒有進入大乘,以是否發了菩提心來區別,在大乘顯密二教的修行裏,最不可或缺的前行就是發菩提心,所以我們要不斷反復地講發菩提心這件事,但無始以來,我們一直習慣自私自利的心態,一下子要自然發起菩提心是很困難的,所以剛開始都是帶著勉強或利益自己的動機而發心的,然而如果我們天天聽、天天講,時時串習這件事,自然修習起來就會慢慢變成習慣了,因為我們心的本質就是菩提心!菩提的藏語是「江秋」,「江」的本意是一切過失都已經淨除了,「秋」的意思是一切善的功德都已經得到,這是我們心的本質!我們常修習發起這個心,當它變得非常自然時,這就是我們所講的「獲得勝義菩提心」了。

菩提心的內涵,在彌勒菩薩所講的「現觀莊嚴論」中說,它必須具有令一切眾生離開苦及苦因、得到樂及樂因的兩個條件,與一般所謂的慈悲心是不同的,一般來說,慈悲心的內涵不具足上述圓滿的兩個內涵,唯具除苦及苦因,而得樂及樂因的大慈大悲心,才叫菩提心,這是要區分清楚的,否則對自己發心的內涵就不完全明白,對他人解釋時,也不能很清楚說明它的殊勝處。菩提心分為勝義菩提心與世俗菩提心二種,我們現在所學所發的是世俗菩提心,還未進入勝義菩提心部份,因為勝義菩提心是在我們了知心性、證得心的本質後,才有辦法發起的!世俗菩提心又分願菩提心及行菩提心;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各教派在觀點上有些不同,這是因為無著菩薩與龍樹菩薩在這二者的見解上,有不同的解釋之故。我們大部分以龍樹菩薩的觀點為主,這觀點寂天菩薩在「入菩薩行」論中說:「比方你要去某處,先在心中產生要去的心態即是願菩提心;真正已在路上時,無論坐車或行走,當下那個就是行菩提心。」這是最簡單也比較容易記的區別方式。

願菩提心我們隨時都可以發起,要時時記住所發的願心,但行菩提心就要看我們的功夫了,因為我們是凡夫的發心,仍然像個尚未被完全治好的病人,還要靠別人多多提攜,否則就會退失道心,所以更要善巧的來做,但心態上是一點都不能退轉的,隨時隨地都要發這個願菩提心。菩提心有非常大的功德,「入菩薩行」在第一品裏,就專講修菩提心的功德及利益,它比喻說:-假若菩提心的功德看得見的話,那連虛空也裝不下!又說:「生死獄中因,若生菩提心,即刻名佛子,人天應禮敬!」佛子也可以說是佛的接班人了,變成佛子時,世間一般的凡人、聖人乃至天人,見了我們都會起大恭敬心,而我們也的確值得讓他們來頂禮,因為我們內心中有非常尊貴的菩提心,它的功德就是那麼偉大!菩提心究竟的果報,是獲得法身利益自己,獲得色身利益他人。為了得到色身,我們以善巧方便修習世俗菩提心,為了得到法身,我們以智慧成就勝義菩提心,慈悲與智慧,或說善巧與智慧,福、慧兩者都要具備才能得到佛果。實際上,我們在世上謀生,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發心的-無論是在教育上或工作上,沒有一個不是為了自己,從小到大我們每一個想法都是受「為自己而努力」的教育,很少是為利益所有眾生的善心而努力的,所以發菩提心就好像口號一般,很難去做到,但,各位要知道-唯有發起菩提心,並努力去做,才有可能成佛!那我們要如何才能真正發起這個殊勝的菩提心呢?我們要不斷地學習、磨煉自己;這兒介紹兩種學習方法:(1)培養利益眾生的心態(2)誓願成佛的心態;關於利益眾生的心態,阿底峽尊者所講的與寂天菩薩所說的有些不同,阿底峽尊者是以因果七要義的方式來利益眾生,減少自私自利行為,我簡單說明一下:

(一)要認一切眾生為母:為什麼呢?就理論上說,佛教徒相信有三世-今生、前世及來世,也相信因果,當我們結束前世的存在來此世受生時,除了地獄與無色界的眾生是自然化生,不需要母親以外,其餘的眾生都需要有母親才能得到生命,而我們又有數不清的前世,賴無數次的受生才有軀體,所以必有數不清的母親,而且這個母親也必定是有生命的眾生才能生我們,由此推知,凡有生命的眾生都曾經做過我們的母親。所以對這數不清的眾生,我們應認他們為我們的母親。

(二)要知恩:要知道這些如母的眾生,當她們做我們的母親時,對我們的恩德:她們辛勤養育、親切照顧,給我們最好吃的、最好穿的,以最好的行為對待我們,在我們剛生下來還不知是否能存活時,母親就毫無條件的全力養育我們,在座的各位女士都當過母親,知道自己是怎麼疼愛小孩的,大家有經驗,就應更能瞭解這一點,但是,在這方面,我們仍需多教一些,因為在這個濁世裏,眾生愈來愈不知道母恩,把媽媽的恩德忘得一乾二淨,不知道母親曾為我們付出多少,這些都是現代教育的缺失,使大家以自私自利的心態對待人、事、物,相反的,在比較落後的地方,母親並無法完善的照顧小孩,但小孩對母親的感情卻非常重、非常好、非常尊敬,不像物質較好的地方,母親用那麼好的條件養小孩,但小孩對母親卻不那麼認同,常聽到有殺父母的事,所以這方面,我們要多提一下,多講一些,要知道母親在生、養我們時,為我們付出的辛勤、親切與慈愛,永生都不能忘記。

(三)要感恩:在內心發起感恩之心,怎麼感恩呢?就世間法來說,母親老了要養她、安慰她,過世後要紀念!有些人,在父母年老或過世後,不但不懷感恩心,反而想著要怎樣怎樣才能獲得家產,或為了取得家產,表面上假裝對他們好,這些心態都是令人失望的。

(四)應發起希望母親得到快樂的愛心。

(五)應發起願她們能離開痛苦的慈悲心。

(六)要有強烈的責任感:這些愛心的原動力是因唯有我能做這件事,我願意負起這個責任,除了我之外還有誰能來幫助他們呢?所以在內心產生殊勝的利他願心。

(七)發誓成就覺心:為了真正能究竟利他,我發起成佛證悟菩提的覺心!

以上七種思惟發心的要義,是阿底峽尊者對眾生開示培養發菩提心的方法。

 至於寂天菩薩則在「入菩薩行」中以自他交換的方式,為眾生開示發菩提心的方法,但要我們一下子就做到自他交換,是比較困難的,因為我們無始以來就有非常濃厚的自私心,所以培養利他的慈悲心及殊勝的責任心,是修發心時最重要的要義,我們修持任何一種法都應以此內涵為動機,發起殊勝的菩提心來修學,才會有正確的發展和成就。

接下來說明發心後要修兩種菩提心﹕(一)世俗菩提心(二)勝義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又分為兩種:(1)入根本慧時自他交換,即入定時修自他交換,成就此心。(2)後得時將違緣轉為道用,即出定後,把所有障礙轉為道用,成就此心。

 

二、修兩種菩提心

(一)修世俗菩提心

第十一頌 1、于禪定時修自他交換

諸苦生源欲自路  諸佛成因利他心

由此自樂與他苦  真當交換佛子行

 

在輪回中所有的痛苦來自何處呢?來自為求自己快樂的自私自利心態,相反的,圓滿開悟得到究竟安樂的佛果,又是如何產生的呢?全是由希望其他眾生能真正離苦得樂,放棄只謀私利的心態而得到的,所以身為一個學習菩薩行的佛子,應對這兩者的優點和缺點深入理解,放棄自私的罪過和抉擇利他的功德,在內心生起自他交換的思惟,效法佛陀發起究竟利他的菩提心。

在「入菩薩行」中,我們曾說:「輪回中所有的快樂都由利他心而來,所有的痛苦都是自私造成!」怎麼會這樣呢?為何我們追求自己的快樂,得到的卻是痛苦的果呢?這是因為當我們有自私自利的心態時,在行為上,我們就會造作許多惡業,為了自和的貪欲而追求快樂的行為,最後終將成為痛苦的來源,這是惡業累積的果報造成的,所以我們要真正自利-唯有修習自他交換,斷除自私自利的惡源,才能像證悟的佛陀永遠離苦得樂。

接下是遇違緣轉為道用的修習-當我們的修心出定後,如何將許多現實中不吉祥、不順意的違緣,轉為菩提道上的修行方法,下個偈頌是將無所得轉為道用,也就是我們如何以無所得的心,對治所貪欲的錢財或人、事、物上的違緣。

 

2、修後得時轉違緣為道用

第十二頌 轉無所獲為道用

誰以大欲吾之財  一切奪或令人奪

乃思身財三世善  于他回向佛子行

 

若有人為了貪欲而想奪取我們的錢財,無論他是親自下手、或是指使別人做、或以勒索、搶劫我們的東西、砍殺我們的生命,身為入菩薩行的佛子,不但不應還手,也不可以心生瞋恨,反而要以慈悲或利益他的心態幫助他,並修功德回向給他。

然而,以上說法對仍是凡夫的我們而言,的確是很難做到的,它好像只是一個做不到的口號罷了;別人搶奪、傷害我們,我們如何能對他們慈悲並回向功德給他們呢?這是相當困難的!在小乘法中,比較沒有這樣的邏輯或教育,所以他們大部分是避開這些違緣,而大乘佛教的教育裏,就有許多善巧的思惟來面對這些困境,尤其是密乘裏,更有很多轉違緣為修行助伴的善巧方便,使它們不會傷害到我們,因為我們即使在此時發出瞋恨心也沒有用啊!他已經做完這件事了嘛!所以我們能轉念回向功德給他,是對過去我們加在他身上的罪過,做最好的響應的方法,是我們應該歡喜修習的行為。

 

第十三頌 轉痛苦為道用

自己非作微罪過  他人已砍吾之頭

然以悲心他眾罪  代受其罪佛子行

 

此頌表達了身為菩薩的行者,在自己雖有過失、缺點,但對他人並沒有做過任何傷害的行為時,他人反而對我們產生瞋恨心來傷害我們,例如砍斷我們的手、腳或割下我們的頭頸,或者打、罵我們,在這種情形下,我們還是要忍耐不還手,因為他做了這種重大的惡業,將累積可怕的惡果,他日承受起來,將比我們現在所受的苦還要勝過好幾倍,所以反而能發慈悲心,轉違緣為修忍辱的機會,運用這個機緣成就我們的道業,這時我們的慈悲與智慧必能同時增長,而肉體上的痛苦也會因為這種善巧的思惟內涵(想到這是我們前世殺生而來的果報等等多角度修心法),使原本瞋恨報復的心減弱並消除,許多經典中的記載,和高僧們所講的事例,多半是同樣的意思。

 

第十四頌 轉毀譽為道用

何者於我各種語  詆毀傳遍三千界

然以悲他不忍責  複贊其德佛子行

 

有些眾生暗中講我們的缺點、壞話,無論是少數人或多數人,甚至是全世界的人,我們都要忍耐,因為眾生都有嫉妒心,我們雖然沒有傷害他,但,當我們做得比較好、或者比他好的時候,他心裏就會不舒服,於是便會想辦法要找我們的缺點,講東講西的,所以此時我們應該思惟:這不是他故意要犯的行為,而是他內在的嫉妒心使然,為了滿足他,我們反而要想如何才能令他的心更愉悅,要往這方面想,當然這必需對他更慈悲、發掘他更多的優點,包括他的學識及慈悲心等,廣為世人宣傳,讓大家更瞭解他的長處,我們這麼做是真正存著利他的心態,這就是菩薩的修行,雖然這不容易做到,但,只要想到這點忍辱我們都能做好時,我們的傲慢心自然就沒有了,反之,如果我們不常想起這些話,就以為自己很了不起、優點很多、幫助了很多眾生,慢心就會自然而然跟著增長,「入菩薩行」中說:「別人讚歎你、尊敬你,是沒有任何善功德的,也無法累積任何善業力!」所以當別人譭謗你時,不要因此傷心,要善巧地作以上的思惟。

我們不是常見到一些比丘不要信眾頂禮嗎?他們說:「這樣做會使自己的福報消失!」同時,他們也不要信眾因恭敬他,而把他的照片放在壇城上來拜,他們認為-如果福報不夠的話,這樣做反而會令他們消福;這是和世間法不同的地方,世俗中,一般人認為把自己的照片供得高高的,是值得高興的事,覺得很了不起,然而修行人的著眼點就不是這樣了;以上是講「受到暗中譭謗的修心要訣。」下一頌則說-別人若在公開場合,當眾控告我們時,我們也應該懂得將它轉為道用。

 

第十五頌 轉譏諷為道用

眾人聚中有些人  揭發罪惡說粗語

于他仍作益友想  恭敬頂禮佛子行

 

有人在眾人聚會時,公開說出我們的缺點,諸如修行不好,或處事不如法,或很粗魯地挖苦我們、惡言相向等等,我們都不可反駁他,反而要感恩他,把他視為善知識般地珍惜。

「入菩薩行」中說:「有人譭謗你的同時,也有人在讚歎你,所以有什麼值得你傷心或高興的呢?對於這些言語,我們不要執著。」因為讚歎或譭謗都不會真的使你變得更好或更壞啊!那只是聲音而已,它不會干擾或傷害我們的,只有執著這個聲音時,我們自己才會傷到自己;阿底峽尊者也說:「最好的老師就是能指出我們缺點的人,修行最好的秘訣-是我們的缺點剛好就是被人指出的錯誤。這些人指出的心魔、病根及十惡冤敵,不正是我們要對治的功課嗎?」所以對修行人來說,絕對要感恩為我們指出毛病的善友,不應發瞋恨心,要慈悲溫和的回應他們才是。

 

第十六頌 轉恩將仇報為道用

我護他人如己子  彼則視我如怨敵

然如病兒之母親  尤其慈愛佛子行

 

在世間法或佛法上,我們若對某人非常好,好到有如獨生愛子般,但他反而對我們不好,恩將仇報,例如他們身、口、意三業對待我們有如敵人一般,身打我們、口騙我們、心有瞋恨,非常不友善,這時我們仍應以慈悲溫和來回應他,不應瞋恨他!為什麼呢?比如說,有個母親生下了幾個小孩,其中一個精神不正常,或中邪了,這母親養他多年,對他百般愛護,但發病的孩子有時會打罵母親,但做母親的決不會因此而對他產生瞋恨心,母親會認為-「這是因為他有病,才會對我這樣!」並不怪他,這時她會非常慈悲地希望孩子的病趕快好起來,不會恨他,這就是菩薩的行為和修心功課。

從這點上我們就可以知道,佛教中所說的佛菩薩和世間神明對眾生的慈悲心是不同的,無論我們對佛菩薩恭不恭敬,祂絕對不會恨我們,或加害於我們,但世間神祗就不是如此了,我們若因有事求神保佑,供奉了世間神鬼,他們因為沒有肉體的質障,所以有比我們強一些的能力幫助我們,但如果我們沒有長期對祂好,祂就會不滿意而不再保佑我們了,甚至反過來傷害我們,如果萬一鬼神反過來傷害我們,那我們就麻煩了,而佛菩薩就不是這樣,不管我們是否對祂尊敬,祂們都不會傷害我們!

 

第十七頌 轉侮辱為道用

與我平等或下者  以增上慢作侮辱

觀彼猶如善知識  恒常頂戴佛子行

   這是就世間法上的比較而言,有人無論種性、長相或智慧、能力等等,如果都和我們差不多,或比我們低下的人,但他卻自認為高明而輕慢、侮辱我們時,我們也不應該對他瞋惱,應視他如上師般,以身、口、意三業都十分恭敬的作法,把他放在我們的頭頂上,這才是菩薩修心的行為。

古印度社會階級十分明顯,種姓高低決定了你的社會地位,所以如果福報不足,生在身分低賤的族群,那想做什麼事就都沒有資格了,但,其實所謂的「貴族」也只是人們的一種執著而已,大家都是人,有沒有智慧、福報都來自前世所修的因,不是看種性,所以現代已不分種性高貴與否了!在當時階級社會裏,那些與我們種性相等,或稍為低下的人,如果隨意侮辱我們,我們就會很不服氣,就世間法而言,我們仍有分別心,會對種性比我們高貴、知識、長相比我們好的人尊敬些,因為我們認為他比我們高嘛!但如果比我們不漂亮的人,講我們長得難看時,我們就會認為-「他比我還難看,還說我長得難看!」不服氣嘛!這邊就是指這些條件不如我們的人,無論世間錢財或外表不見得比我們好的人,加給我們侮辱時,我們要能轉念,恭敬頂禮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呢?阿底峽尊者說:『「我」是所有惡的來源,世上最壞的就是「我」,「我執」是惡業的起源,反之,眾生是對境,是善的來源,能向眾生發善心、施善行,是一切快樂的根本。』所以無論眾生對我們怎樣,我們都不應該反駁、瞋恨,要對他們的侮辱轉為修心的方法,這是菩薩所應行的!

 

第十八頌 轉衰微為道用

貪窮常受別人欺  雖得重病魔又害

眾生諸苦取自身  大無畏屈佛子行

 

當我們一夕之間由富有變成窮困,損失了所有的錢財,或被小偷、強盜偷走或搶光了,或者生意失敗破產了,再加上更不幸的是-我們又生病,罹患了好比麻瘋病或癌症之類的重病,貧病交迫,痛苦無比的時候,如果還要忍受別人加在我們身上的譭謗、虐待等等苦難,集所有不善的業力、苦果于一身時,我們應該如何修心呢?這時我們應該這樣子思惟:「這些痛苦的因-都是來自前世所造的諸多惡業積聚而成的,有許多跟我們一樣痛苦纏身的眾生,也是如此這般地正自食惡果著!」我們利用這個機會認識到真正的痛苦,對所有的惡因苦果產生出離心,對別人故意加害的言行全盤接受,不再發生瞋恨心,把所有侮辱、傷害轉為道用,感恩他們讓我們知苦、離苦。

佛陀在鹿野苑初轉*輪時,就告訴我們:「要知道痛苦!」所謂「無苦不出離」,大部分人都是在遇到苦難纏身時,才會尋求宗教的解脫法門,例如有人是感情上的折磨,有人是生意、錢財方面的問題,有人是生病,醫生束手無策了才找上佛法,其實,人生本來就是痛苦的,但我們沒辦法發覺,只有這嚴重苦難現前時,才會使我們正視其事,尋求解脫苦海的依靠,當逆境現象來臨時,我們正確的思惟,深信這一切都是前世累積的果報,然後正面接受它,仁慈地回應它!

在「心靈神醫」這本書中,提到第一世多足千仁波切轉肉體的痛苦為修行法要的故事:所謂「足千」就是大成就者的意思,因為這位元成就者在西藏地區示現了很多神通,故稱他為「多足千」。由於藏區是交通不便、時有天災、地廣人稀的地方,除了中部格魯巴的三大寺是很大的寺廟之外,像甯瑪巴所屬的寺院都比較小,所以哪里有修行成就的高僧很不容易知道,第一世多足千仁波切就以他的神通力讓藏地免於旱災、戰爭等諸多災難聞名,他和他的學生兼師弟吉美嘎雅紐吉(他們同為吉美林巴的高徒),在一次朝聖之旅時,行經藏中雅魯一處無人的荒野,多足千仁波切病得很嚴重,身體非常虛弱,也沒有任何可吃的東西,在即將死去前,吉美嘉圍紐固非常傷心,他想:「這位聖人即將死在這沒有其他人看得到或聽得到的地方了!」但,多足千仁波切說:「我很高興沒有把這暇滿難得的人身浪費掉,能利用這個肉體上的痛苦來修心,體驗這一切苦難是來自前世的苦因積聚而成,能藉由這難苦的經驗體會輪回的苦,這是我多生累劫積聚功德和淨化業障所產生的福報。」他的內心此時充滿極大的喜悅,他精神上的快樂沒有因肉體之苦而減少,他把他的心聲告訴師弟,他的師弟這才歡喜地轉念,高興上師能在這種情形下修持佛陀的教法,並由衷敬佩這位真正的修行成就者!可見,修行人在肉體和外在苦難加于身上時,精神上完全可以不受干擾,所以我們應對佛法這深刻的修心法要,細細地去瞭解並修持,培養正確的觀念,訓練自己的心,這才是行菩薩道的佛子;以上所說也是「入菩薩行」裏講的,三種痛苦的忍辱行。

 

第十九頌 轉富饒為道用

眾生恭頂遍榮譽  並得多聞天王財

然知世妙無自性  無有驕慢佛子行

 

由於我們前世種了善因而累積了一些福德資糧,所以今世生在高貴的種性,相貌端嚴、六根聰利,在當地有好名聲,人人尊敬,或者錢財眾多,在人間享用的財寶無邊,好比財神的兒子等等,這些世間的好事都是暫時的、不穩定的,它們有如草上的露珠,太陽一照就幹了,尤其在這充滿變數、極不穩定的時代,雖然我們都有自己的邏輯,自己的智慧,但無論成就的是好事或壞事,它們來去的速度都很快,極不穩定,非常無常;譬如現今有些非常有權力的政治人物,在當高官、做領袖時,人人讚歎,個個逢迎,但,他一旦下臺就沒人理了,財富、名望一剎那都化為烏有,就在短短幾年內情況都改變了,可見這些短暫的虛榮,就像水泡般地不實,我們實在找不到對它們貪欲的理由!當無常示現時,人們就不會再傲慢了,所以修行人面對這些無自性、短暫不實的榮耀時,內心是毫不在乎的,絕對不會有慢心存在的,我們應多多加於學習-當我們受到讚美時,心態要保持謙虛,這樣就可以使前生累積的福報不令消失。

要知道,本來名譽和財富對我們並沒有什麼傷害,你不要認為做菩薩一定要苦修,一定是沒有什麼錢財和名譽的,有名、有錢一樣可以成就,修行在內不在外,能保持心態清淨不染才是最要緊的!凡夫最大的毛病就是一旦有了外在的榮譽,例如別人讚美你知識豐富、才能高超時,我們內心就會對這些觀感執著並增長,覺得自己真的很高,長期被尊敬讚歎慣了,就信以為真地認真起來-認為自己很了不起,別人都應該跪在我下面尊敬我!好比你有個很高的頭銜,令許多人羡慕崇拜,你就會在這個頭銜上執著它的好,無法真實地面對自己,要知道,它只是個名字而已,不管別人如何讚美它,我們仍是人,還有貪、瞋、癡存在,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

以上是第十九頌的修心要領,這些道理聽起來很容易懂,但做起來就非常不簡單,現在我們既然學到這些殊勝的教授,就應該儘量地去做,做的時候,如果觀念有不同或不清楚的地方,就提出來討論;今天講到這裏,有問題的可以提出來!

學員/問:第十頌說我們要視眾生如過去的父母,發起菩提心來幫助他們成佛;但前面第二頌卻說,親方對我們有貪心,敵方對我們有瞋心,這些都對我們有不好的影響,這兩頌有沒有衝突呢?如何不令它們衝突?

堪布/答:第二頌是說,修行者長久住在家中會對家人產生貪著心,對敵人也會產生瞋恨心,剛進入修行的人要暫時遠離這些地方,避免長期共處下讓自己無法解脫,當我們自己無法解脫時,當然就沒能力幫助他們,為了未來有能力幫助他們,暫時離開他們去修行,這種心態是沒錯的,否則就沒有能力幫他們了,這是指身體暫時遠離他們的方便法;而第十頌是就心態而言,我們現在跟親人在一起,無法究竟給他們快樂或修行上的幫助,但對他們感恩的心是很深的,感恩他們在輪回中對我們養育的辛勞,但為了幫助他們究竟離苦得樂,我們身體要暫時離開他們,但心並沒有捨棄他們。

學員/問:那這算是形式上或內心上的遠離?

堪布/答:是形式上的。

學員/問:如果做不到呢?我的意思是對方根本就會阻撓你遠離他呢?

堪布/答:形式上做不到還是要儘量遠離。

學員/問:這種做法是屬於小乘還是大乘範圍?

堪布/答:第五頌遠離惡友的作法是屬於大乘的,因為在心上依然沒有放棄,只是行為上暫時遠離而已,所以是大乘範圍。

學員/問:所謂「惡友」的定義是什麼?在道業上是對你好或對你不好的人?

堪布/答:凡是觀念懸癡,常做和佛法不相應的事的人便是惡友,他雖可能因貪欲對你特別好,但不管他對我們好不好,在他心中,他就是不能相信真正的好事,不肯做真正的好事,這種人在我們沒有辦法讓他改變時,我們要暫時遠離他,以免自己被他影響,我們遠離他時,我們是心存善意的,因為我們目前沒有能力面對他的無知或挑撥,所以我們願意幫他的心沒有遠離,但行為上,不得不放棄他。

學員/問:這樣做,如果造成對方瞋心大作呢?

堪布/答:為了他好,我們更應暫時離開他,否則會更不好,因為這樣一來他對我們的貪瞋癡會越來越嚴重。

學員/問:這樣做會不會因此和他產生重大的違緣呢?也就是說在未來世,他是否會對我們在修道上產生很大的障礙?

堪布/答:如果繼續在一起,才會產生更大的障礙,反之,斷然離開,你只是行為上地舍離,心態上並沒有放棄他,而他由於無明產生對你的瞋惱,純是他個人的問題,並沒有能力障礙你。

學員/問:師父的意思是說你離開他是為了修行,即使他起了瞋恨心也沒關係,好比釋尊當時離開妻兒時,我相信他的妻兒亦很生氣,但當釋尊成道後,又回來渡他們就成了好事了,所以是否能如此說:就是當你修行過程中,儘量將修行功德回向給對方,這就是一種正面的行為呢?

堪布/答:對!好比我們若修行得好,很多眾生或其他教派也會嫉妒,但這種嫉妒對我們不會產生障礙,因為那只是他們自己的業力嘛!所以諸如以上這些問題,你們可以做更多的思考,慢慢體驗這些道理,把佛法溶入生活中,才有幫助。

學員/問:今天講的幾個偈頌都有這個問題-譬如說人家對你不好、或說你壞話時,雖然佛陀教我們要發心救護他,以自他交換或七因果思惟修法,慈悲他、不起瞋恨心,但若站在對方立場來講,對方造了很大的罪業,你只是慈悲他,讓他得逞而不糾正他,讓他繼續造惡業這樣做好嗎?

堪布/答:有能力的話糾正他,但這是比較困難的,所以如果沒有能力,那麼改變自己比較好!因為各人業力不同,要改變別人,要用各種善巧方法,但若因緣不合的話,不管你怎麼做,也是不可能完全改變的,所以只能儘量做,願心不要捨棄就可以啦。

學員/問﹕請教堪布,顯宗淨土法門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彌陀」的殊勝皈依內涵,和密宗不共皈依的內涵是否無二無別?

堪布/答:不是!在意義上有很大的差別,你講的淨土宗「發菩提心,一心不亂念阿彌陀佛」的皈依內涵,主要是以信心方法建立的法門,而密宗所謂的不共皈依,是剛才所說脈、風、明點,即法、報、化三身根源處的究竟皈依,但因這些不共的內涵,是我們不容易理解的,即使我把它詳細的內容告訴你,你會理解嗎?不會!所以它的善巧就是經由外面遍一切智的成就者-佛寶,教育我們認識自己的智慧的法寶,並依靠如法修行的僧團,漸次引導我們理解皈依的義趣,最後把三寶殊勝的功德聚合為上師的德能,好比你們將一切佛寶聚合為阿彌陀佛,虔誠祈禱阿彌陀佛、稱念阿彌陀佛直到一心不亂的作法,在密宗裏就以祈禱根本上師取代了,這在單純的信心法上,二者是相同的,但祈請對境則不同,因為在歷史上,釋迦牟尼佛的年代是有記載的,我們可以瞭解祂,但阿彌陀佛歷史上沒有記載,這位元遙遠古老的佛,我們無從瞭解,而根本上師是活生生的人,他的恩德超過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他展現了三寶具體的形象,就如放大鏡能聚太陽光將紙燃燒一般,上師以具足佛、法、僧三寶的德能與智慧,調伏了我們心的貪、瞋、癡,燃燒掉三毒的煩惱,淨化了我們,所以我們以最虔誠的心,祈請根本上師加持便成為密教皈依的不共內涵了,不過,這樣一位代表三寶加持力的根本上師應具備的條件,我們在前講已詳細探討過,唯有正確合格的上師才是值得皈依、祈禱的,這也是智慧的抉擇,並不是我們特別在讚揚密宗的皈依,此外,淨土法門的信心成就法是深信與理信的結合,也就是我們單純的心,清淨地相信阿彌陀佛會保護並成就我們,因此以虔誠心念阿彌陀佛就可以往生淨土,但由於我們的心已不如從前人那麼單純了,這個時代也不像從前那麼寧靜,所以當我們碰到眾多不順的違緣時,憂鬱的心態就會出現,我見過很多老菩薩,念了好多的「阿彌陀佛」,心還是不清淨安定,所以沒有理解佛法而僅靠單純的信心,在這個時代,要出現像昔日那種借著對狗牙的信心也能成就的故事就很困難,因此你的心如果單純,虔誠的信心的確就可以令你成佛,不管信靠的物件是什麼,像佛陀眼中所見-這世間沒有一個不是清淨相,因此,對佛而言,依靠什麼都一樣,即使是我們認為世間最不好的事物,在佛眼中仍是清淨無瑕的,所以無分別的清淨心是最難得的。方才所提的加持,就是通常所說成就的來源,但這也是直指我們的心態,來源來自我們的心,成就也由自心成就,剛才所說的「證」亦是要我們的心去體認的,所以修證我們的心,使我們的心天天進步,智慧就日日在增長,但永遠要記得,我們凡夫所能理解的就只是這一點點,所以不要產生傲慢心。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