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8/05 22:49:49
學習次第 : 進階

堪仁波切  洛桑嘉措格西講授
郭冠良翻譯
劉書芳繕打
札希拉茉整理

連一小惡皆莫作  眾善圓滿盡奉行   自心己意遍調伏   此是世尊佛陀教

導師釋迦世尊曾經在僧伽摩時期說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註1]第一句『諸惡莫作』在闡釋業果的道理,即不能去做十不善等惡業,也就是說如果我們造作惡業的話,就會投生到惡趣,受種種的痛苦,這一切三惡趣與輪迴的痛苦,都是由我們的惡業所產生的,所以我們在任何時處,都不能造作惡業。
第二句『眾善奉行』,指若要得到一個非常好、完美的果報,不論是究竟證得佛陀的果位,乃至下一等證得解脫的果位,再或至次一等證得人天的福報果位,我們都要透過由造作種種的盡善之業,如持守斷除十不善的戒律等,來獲得這些好的果報。
第三句『自淨其意』,指要讓自己的內心、自己的意樂維持在良善的狀態,不要生起不好的動機。
最後講到『是諸佛教』,照著以上的方法去做,讓自己的內心維持在非常善良的狀態,斷除種種不好的動機(意)與不好的身、口行為,並去修持善業,就能在學習佛法時,發自內心地修持佛陀的教法。
因此,身為佛教徒的我們每天從早晨到晚上,都要盡量讓自己的心維持在善良的狀態,要努力去學習菩提心。早上起來時就要發願說我今天的一切都是為了利益一切有情,我要成就無上的菩提,以此為目的來度過這一天,並修持善業。
尊貴的達賴喇嘛常常教誡我們要如此地思維,身為一個佛教徒,最主要的就是「緣起見與「無害行這兩者。「無害行就是在心中立誓我今天都不去傷害任何一個眾生,並安住在如此的一個大乘意樂當中,而晚上就寢之前,應該思維一切法都是無自性的「緣起見」。縱使我們現今的階段無法去證得空性的內涵,但當我們抱持這種意樂入眠時,即使夢都可以成為一種善法,因皆為善,也就不會受到非人的傷害。身為一位佛教徒,當我們能照法王講的,以「緣起見」和無害行在生活中修持時,不論是現在或究竟的意欲都能成辦,而我們所作的都能成為證得無上佛果的因。

我們今天學習《佛子行卅七頌應當發願「我不是為了自利來聽聞這個教授,我是為了要好好照著這上面講的來修持,依著這個教授,我要成就無上佛果,若如是發願並安住於這種意樂,那今天在此不論對說法的師長或是聞法的聽眾,都將具有非常大的意義。
《佛子行卅七頌總共有三十七個偈頌,都是教導佛子行的內涵。
現在介紹《佛子行卅七頌的作者。在西藏一個叫做烏秋(音譯)的地方,這個地方出生了一位比丘烏秋菩薩(音譯,指造論者無著賢大師),他是一位噶當派的格西。
現在看正文的部分,在它之前有一段禮敬文:

『南無羅格秀拉亞』(南無觀世音菩薩)

這是從梵文翻譯過來的梵文發音,『南無』即禮敬的意思,『羅格秀拉』這五個字是南無觀世音菩薩的名字,『亞』即是對於、對(他)之意。整句意為對觀世音菩薩作禮敬。西藏人在此習慣直接念梵文的音,以藏文解為禮敬觀世音菩薩的意思。

誰見諸法無來去,唯一勤行利眾生,殊勝師即觀自在,三門恭敬恆頂禮。

這是在禮敬之前提到的觀世音菩薩,『誰見諸法無來去』中的『誰』指的就是觀世音菩薩;諸即多數的意思,諸法指對一切的法;無來去則是指這個法不是諦實而來,也非諦實而去。
『唯一勤行利眾生』即指當觀世音菩薩見證到一切諸法,雖然在名言上是有來也有去,在名言上是有的,但在諦實上是沒有來也沒有去的,當觀世音菩薩體會到這個以後,產生了無緣的悲心來利益眾生,為了利益眾生而作種種的事業。
『殊勝師即觀自在』說到對自己的上師以及觀世音菩薩,要將他(們)視為無二無別、體性無二的來禮敬。所禮敬的對境就是觀世音菩薩,禮敬者就是這位比丘--烏秋菩薩,他以『三門恭敬恆頂禮』,即恆常的以身、口、意三門來禮敬觀世音菩薩。
在『三門恭敬恆頂禮』句中的『頂禮』,在藏文中以兩個字對應。『恰』(音譯)是指把身、口、意三門的惡業部分捨棄掉;『擦』(音譯)是祈求觀世音菩薩把祂三門的功德加持於我們,讓我們也如祂一般的成就。以上就是論前禮敬文。

利樂之源諸圓覺,從修正法而出生,彼亦依賴知其行,是故當說佛子行。

這四句是造論宗旨,說明為何要造這部論典的用意。『利樂之源諸圓覺』,指利益安樂出生的源頭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
『從修正法而出生』,諸佛菩薩過去都是由於修習正法才證得佛果,這昭示了佛法不共的功德。一般而言,外道會承許說世間的創造方式,以印度以前的外道為例,他們會承許說世界是由大自在天所創造的;以當今的西方世界為例,基督教就會承許說世界是上帝創造的;回教就會承許說世界是真神阿拉創造的。當年印度外道順世派(Lokayata)承許一切都是由無因中出生的;數論派(Sankhya)則承許由自性與神我結合展開了現象世界。佛法是跟他們不一樣的,釋尊透過由修習正法來成就佛果,在三大阿僧祇劫中非常精勤地去修習六度梵行、空性、菩提心,最後才證得佛果。
『彼亦依賴知其行』,好比佛陀可以修習這些教證法與認證法,最後證得佛果,而我今天也如此一樣去修持的話,我也可以證得佛果,而我今天要證得這個佛果,我就必須要知道釋尊當初他是怎麼去修持佛法的。
『是故當說佛子行』,佛子即佛陀的心子,也就是菩薩,所以以下要介紹菩薩的行持。

01. 獲得暇滿大舟時,自他為渡輪迴海,晝夜恆時不懶散,聞思修是佛子行。

「獲得暇滿指離開八無暇得到十圓滿的人身。『獲得暇滿大舟時』,把暇滿人身比喻成一個很大很堅固的船,意指要渡過生死的大海到達彼岸的話,需要一艘很好的船。人身就如同這個船一樣,是非常稀有難得的,我們在這一生偶然獲得人身寶是如此難、稀有,因此當獲得人身的時候,就不能讓它虛度,不能浪費它,一定要取「心要,「心要指的就是佛陀的果位,為了要證得佛陀的果位而去好好的努力,而不要空過。
『自他為渡輪迴海』則承接上一句,當得到暇身時不要浪費它,應該利用它來作什麼呢?這裡闡釋了皈依的內涵,為了一切眾生的利益,為了自己、他人都能夠獲得究竟的快樂,我要如是的努力證得佛果。
『晝夜恆時不懶散』,我們利用人身成辦這些事情時,修習的方式是不管白天或晚上都不散亂放逸,不讓惡業的力量影響內心想法或外在行為,不會被外境牽走,心能夠保持在非常好的狀態。
在晚上應該如何造作善業呢?在睡覺前就要往好的方面去想,往善法去想,不要讓心往惡法去思維,當我們抱持這種意樂入眠時,晚上所造的業就不屬於無記業或惡業,而是善業,這會成為解脫與獲得佛果的因。
『聞思修是佛子行』,要廣泛地聽聞佛陀的教法,並好好地思維所聽到的法,然後產生思所生慧,好好地修持,進而產生修所生慧,菩薩也是如是般修持聞思修的。所以我們要聽聞、思維佛陀的三學,讓自己生起聞所生慧,修持而得到修所生慧,進而證得佛陀的果位。

:『晝夜恆時不懶散』,仁波切說我們在夜間睡覺的時候也可以自己想辦法造善夢,而這可以成為成佛的因。但因為我們在做夢的時候都胡思亂想,可不可以請仁波切再跟我們講要怎樣才做得到?
:我們的夢之所以會產生這三種差別--善、不善與無記的差別,是由於我們的意樂、動機。我們在睡覺前若還會想到今天不高興的事、對誰生氣或去觀誰的過失,這樣子去睡就會產生不善業;而當我們什麼都不想就馬上入睡的話,則可能是無記業;若在睡前對三寶祈求,比如想著「明天我醒來時如果無常沒有到來,要繼續修持善法、佛法,這樣子去入睡就會產生善業。
噶當派師長曾經流傳下這樣一段話,當我們睡覺前,如果只想著我的事業、我的生意等等種種的事情,又是失敗又是沒有得到成果,不如我所願,這種碎碎唸的狀態下去睡覺,在睡夢中也會繼續造惡業。如果白天可以在佛法上做種種的修持,睡前就可以想我今天造了這麼多的善業,像供養等等,今天真的非常好,這樣子睡眠,白天和晚上都是善的,就是「初中後善,整天生命就會都處在善的狀態。

02. 親方貪心如水蕩,怨方瞋心似火燃,取捨皆忘痴黑暗,拋棄故鄉佛子行。       

『親方貪心如水蕩,怨方瞋心似火燃』,這裡是下士道的內涵。我們之所以不能夠證得解脫、乃至佛陀的果位,是因為對於自己的家鄉、親友、父母、乃至國家,都懷有非常貪著的心,這種貪著的心有如海中的大浪般,一波接著一波沒有止息地貪著;再來則講到對於傷害自己的敵人,我們整天想著要如何的去對付他,要怎麼去消滅、傷害、報復他;因為這兩者的緣故,使我們的內心無法安住於一個非常好的狀態、無法證得佛陀的果位。由於上述這兩者,我們會非常喜歡自己四方的親友,不喜歡屬於中庸的或是他方的這些仇敵,因為如此,使得我們無法得到解脫以及佛陀的果位,也不能證得道次第及空性。
『取捨皆忘痴黑暗』,對四方親友的貪心與對仇敵的瞋心,使我們把所要取得的、應該要證得的解脫、一切智、佛陀的果位、所應斷三有輪迴的過患等都忘記了,而陷入愚痴無明的黑暗當中。
『拋棄故鄉佛子行』,這並非要我們把自己的家鄉與國家丟棄拋下,而是要斷除對家鄉的貪戀與瞋心,把它息除了之後,這無異於捨棄家鄉,是相同的意思。

03. 捨惡境故漸減惑,無懶散故善自增,心澄於法起正見,依靜處為佛子行。

『捨惡境故漸減惑』,惡境指的就是惡友讓我們升起的貪、瞋、煩惱等境界,當我們捨棄這些境界的時候,內心的煩惱就能漸次地減低。
『捨惡境故漸減惑,無懶散故善自增』,指當我們捨棄了這惡境惡緣時,煩惱會逐漸地減少;當我們沒有懶散地或放逸地修行時,等等善妙之行就會自然地增長。『無懶散故善自增』說到在我們修持寂止、禪定時,最大的障礙就是散亂,若不論何時都能處在讓散亂停息下來的狀態,修定就會有所成。
『心澄於法起正見』,當我們做到上述這兩句話,內心就會處在非常澄靜的狀態,因已斷除散亂而修習禪定,最終則可以依法起正見,正見即是證得、了解無常與無我的智慧。
『依靜處為佛子行』,靜處指的是阿蘭若處,是沒有很多人往來、非大馬路喧嘩之處,沒有其他眾生種種的聲音,也不會有野獸、眾生來加害。在這種地方修持禪定與無我的智慧,能得到成就。
無垢光尊者曾說:「我們不應該修持所受用境攝受的閼伽」。所受用境--享用的境,即色、聲、香、味、觸、法。當所修持的閼伽,被六欲攝受時,修行不會成功。因為心中想到有的沒的,產生散亂,但若是心依止了寂靜處,自然也會進入日趨於寂靜的狀態。

04. 長伴親友各自散,勤聚財物遺為跡,識者捨棄身客房,捨此世為佛子行。

『長伴親友各自散』這裡闡釋了中士道的內涵,提到了死無常。當我們面臨死亡時,我們無法帶走任何親友與財物,而必須把這一切放下,並獨自前往他世。
『勤聚財物遺為跡』,不論我們這一生多努力地去累積自己的財富,把房子蓋得像佛菩薩的無量宮這麼大,財物也堆積如山,但當死亡時卻一樣也帶不走。
『識者捨棄身客房』,這一世所得到的身體就好比是一間客房、一間旅舍,我們的識有如一個賓客住在這個客房裏,當這一生死亡要到下一世去投生的時候,我們的識必須捨棄身體,也就是捨棄這間客房並前往他世。在此必須思維苦,即生苦、病苦、老苦、死苦。
『捨此世為佛子行』,當我們能夠如同菩薩一般地捨去今生而行持、修持,就能得到佛陀的果位。引一位噶當派善知識講的兩句話,第一句「如果我們貪執此生,就不是一個修行者。」當貪愛此世時會被種種煩惱的力量所影響,不能好好修行以證得解脫與一切智的果位。第二句「如果我們貪執輪迴,就無法具有慈悲。」

:仁波切,當說到這個偈頌是屬於無常的體性,在廣論中都提到三根本、九因相。為何這邊只講到最後一個根本與三個因相,前兩個「決定死與「死無定期都未提到呢?
:自己要結合廣論來看這個偈頌。

:因為在廣論中提到死無常時,宗喀巴大師曾經提到最主要的是要生起「死無定期,那為何這邊沒有提到?
:偈頌『長伴親友各自散』中『散』就是闡釋決定死,就是決定會死、一定會死當我們講到一定會死,也就自然而然會想到不知道何時會死,不知不覺中體會到這樣的道理這裏雖沒有明顯提及,但我們應要把廣論與此一起思維、修持。
當我們想到一定會死,也就會了解到不知何時會死,這種想法會自然的產生,如想到我會死,接著就會想我何時會死?當開始想到何時會死,則「死無定期」的想法就自然產生。《佛子行卅七頌是很精要的,要自行參照廣論與入行論。

05. 交近彼而三毒增,且令聞思修退轉,能使慈悲滅盡者,遠惡友為佛子行。

『交近彼而三毒增』,如不能捨棄今生的話,不論跟誰在一起或做什麼事,都只會成為增長三毒的因,而不會成為獲得佛果的因。
『且令聞思修退轉』,若貪著於今生、財富或親友的話,就無法按照佛所言,好好地聞思修。
『能使慈悲滅盡者』,在以下三種狀態:親近惡友、住於惡地、內心又安住於惡的動機時,想得到三學的功德與慈心、悲心是不可能的。惡友意指行十不善乃至於教我們做惡業的人稱之為惡友。惡地則指有戰亂與種種災害的國家。所謂惡的動機則是指內心整日只往不好的方面去想,而不能按照佛所教導的方式去思維。
『遠惡友為佛子行』,佛菩薩捨棄了惡友,所以這種行持我也要照著辦,如此才能在佛法上有進益。

:請示仁波切『遠惡友為佛子行』這句。以菩提心而言,這些惡友就無法視他為如母有情,是不是因為有先後順序上的關係,先要有出離心之後,才會有菩提心?謝謝。
:「遠惡友」在藏文是捨棄的意思,不是說把這個人丟在一邊不要管他。當惡友造了十不善業,我遇到這種情境時應如理地作意,例如修持忍辱等等,和如法地修持稱之為「遠惡友,而非外相上把惡友丟在一邊。捨棄斷除主要是指不要追隨惡友十不善業行為,不要跟著他學習與這樣子做。

:法王達賴喇嘛提到過「承許佛法卻不斷地造惡業」,這很奇怪。對凡夫而言,還沒有開始接觸佛法,還不知道自己造惡,聽了這句話,感覺學習佛法後已經承許佛法,但還是一直造惡業,這樣子心裡非常的痛苦,該如何透過實修,把惡業減少將善業增加?
:在實修的時候會做開示與解釋,還有你可以斷除惡業的話我就跟你講。

06. 依止何者罪過滅,功德增如上弦月,勝善知識及自身,愛彼勝己佛子行。

『依止何者罪過滅』,當我們不論跟誰在一起,能逐漸減少自身的三毒,消除罪過,並讓慈悲與戒定慧的功德逐漸增長。如依止善友這樣的人時,三毒能愈來愈少,並同時捨棄種種的惡行。本句中所指的罪過,即三毒與種種的惡業煩惱。
『功德增如上弦月』,與善友在一起的時候,功德就有如增長的上弦月,種種的功德就如同初一到十五的月亮愈來愈圓滿。
『勝善知識及自身,愛彼勝己佛子行』,「勝善知識是指一個能夠無誤地把佛法的內涵告訴我的人,這樣的老師就是「勝善知識。應對這樣的勝善知識升起一股珍惜珍愛他的心、非常恭敬他。「自身主要指自己的身語意三門。能夠禮敬勝善知識,並遵照師長所教導地行持。能夠好好去禮敬恭敬這位善知識,並照著他的教誡去做,將之視為最尊貴無上的,一但如此去做時,就是如菩薩般的行持,這是好的修持,終能證得佛陀果位。

07. 自亦束縛輪迴故,世間神祇能救誰,由此依止不欺者,皈依三寶佛子行。

『自亦束縛輪迴故,世間神祇能救誰』,當我們依止這些天神並把他們當作皈依處時,因他們自己本身都未脫離輪迴故,所以說不要先救我們,連他們自身都救不了,於是我們要依止的是一個不欺誑的皈依處,而這皈依處是指誰呢?就是三寶。這種情況就好比說,我們兩個人同時被關在監獄裏,那位天神也一樣是被關在監獄當中,所以當我跟他求救時,他也無法讓我離開這個監獄。若我們依止世間神祇的話,當下是會得到一些利益,譬如說事業會成辦等等,可是世間神祇究竟無法讓我們脫離三惡趣與輪迴的痛苦的。
第三句『由此依止不欺者』,我們必須依靠一位真正有能力,能把我們從這種痛苦中救拔出來的人,那就是三寶。這好比兩個人在法庭中爭執時,真正能夠判決的人是法官,三寶就如同法官一樣,在依止的時候就必須依止一位真正有能力的人。
最後一句『皈依三寶佛子行』,皈依不欺誑者是菩薩的行持,這邊雖沒有提到上師,但上師代替佛陀教化我們,所以也包含在內。三寶中,佛陀是教導我們佛法的人,正皈依是他所說的法寶,僧是我們修持的助伴。以比喻來講,佛陀就像幫我們看病治療的醫生,法寶就像醫生開給我們的藥方,僧則像看護我們的護士。佛陀這位醫生單單是幫我們檢查看病,病是無法馬上好起來的,因為他並不能把我們的病直接拿走,於是佛陀闡釋了四諦,靠我們自己的修持,才能夠讓病好起來;法是佛陀給我們的藥方,當我們能夠在心相續中生起對法的證量,我們就能盡除自身的痛苦,得到安樂;僧寶就好像護士,醫護人員輔助醫生把藥方拿給我們,並幫我們打針等等,所以僧寶有如我們修行上的助伴。
身為一個佛教徒,應該要觀察為什麼佛法上要安立三寶。比方說基督教只有一個耶穌或上帝,為何佛教卻要安立三寶?不然有一天有人問你為什麼,你自己也答不出來。像基督教、回教等等,他們都是只有一個上帝、阿拉等等,有一天他們都有可能問我們說:『為什麼你們佛教要安立三寶?』對於這個我們不可以不知道,我們一定要了解它的原因。
剛剛已經講到為何要安立三寶的原因了,現在解釋藏語的三寶。藏語中「寶」字有兩個音節,就是『袞』(音譯)和『秋』(音譯),『袞』是非常稀有的意思,指三寶出現在這世間是非常稀有的;『秋』則是殊勝的意思,指三寶的功德是非常殊勝的,世間的一切都沒有比它來得更為殊勝。

:『世間神祇能救誰』中指的世間神祇的定義有多廣?一些護法神是否也算在這裡面嗎?我們該用怎樣的心,不是去皈依他,而是去供養他呢?該如何的祈求?比如財神算不算是世間神祇?
:以定義來講,只要神祇不能現證無我的空性就算是世間神祇。當我們做祈求時,可以把他當成是成就一些事業的助伴,但無法請求他幫我們解脫輪迴,不是究竟的皈依處。

:但仍可以祈求,是嗎?
:這種祈求跟祈求三寶是不太一樣的,只能囑託他一些事業,希望他幫我除去一些病障,或是積蓄一些財富,但不能把世間神祇當做皈依處來希望他可以幫我脫離輪迴。

:黃財神臧巴拉是出世間的神祇嗎?
:因為黃財神臧巴拉是以世間神祇示現,因此緣故,所以也算在世間神祇內。向他做祈求的時候,就是為了積聚一些財富承辦順緣。

:黃財神臧巴拉皈依佛,不是應該算是出世間,為何被稱為世間神祇,他不是不一樣嗎?
:黃財神臧巴拉的體性是佛,但因為以世間神祇示現,所以對他祈求的時候也變的不一樣,與向三寶祈求還是有差別。譬如佛菩薩示現為人,在緣起上我對待他就像是對待一個人一樣,跟直接對佛菩薩是有差別的。

:所以黃財神臧巴拉放在佛龕上的時候,是不是不能跟佛菩薩放在一起,還是說要放在旁邊一點?
:不能供在一起,要放在比較低的地方。

:要是只有一個佛龕,沒有比較低的地方時要放哪兒?
:若位置不夠,那就放在旁邊。

08. 諸極難忍惡趣苦,能仁說為惡業果,是故縱遇命難時,終不造罪佛子行。

『諸極難忍惡趣苦』,這裡講到業果。造善因感召善果,造惡因則感召惡果,如領受寒熱地獄的果報等。今世有人就很好很快樂,有人就受到痛苦挫折,這些並非誰害我的或是誰造成的,這些都是過去生中我自己所造的。其他的宗教可能會說這是上帝造成的;沒什麼宗教信仰的人,就會說這些都是他人的緣故所造成的等等;而佛法則說不是因為這些的緣故,我們這生所領受的苦楚,都是肇因於以前的惡業。
十不善業中,殺生、偷盜、邪淫屬於身業;妄語、兩舌、綺語屬於口業;貪、瞋、痴屬於意業。惡行惡業所感得的力量達到最強時,就會使我們投生到地獄;如果是中等,就會使我們投生到餓鬼道;如果是輕一等的,就會使我們投生到傍生。所以這一切不是誰造成的痛苦,都是業的緣故。
以十不善業中的殺生來做譬喻。當殺害了一個人,這是屬於最重的惡業,會讓我們投生到地獄;如果殺了一個天人、天神,這是屬於中等的惡業,會讓我們投生到餓鬼道;如果殺了一個畜生,是屬於比較輕的惡業,會讓我們投生到傍生道。之所以有這樣的差別,則觀待於對境(所殺對象)的大小。
殺人會是最重的惡業的原因在於人可以受持種種戒律,從別解脫、菩薩、乃至於密乘戒,人都可以持守,從自身的相續中升起,因此殺人會產生最重的惡業;而天神無法受持別解脫戒,他只能受持菩薩與密乘戒,因此殺天神的惡業就屬於中等的;畜生則因三種戒律都無法受持的緣故,所以殺害畜生的惡業比殺害前二者輕。
造善業、行供養也是這個道理。供養佛陀的功德是最殊勝的,供養菩薩就次一等,供養一個阿羅漢的功德則是這三者中最小的。而供養各個菩薩的功德,在觀待對境也是有差別存在的,如果供養投生為人可持守別解脫戒的菩薩,若他有持別解脫戒的話,則供養他的功德也就大過於供養投生為天人的菩薩,因為天人菩薩沒有別解脫戒,所以積聚的功德會有差別。
當我們供養佛的時候,因為他們已經把一切的過失都斷除,所以此功德是最為殊勝的;而供養一位菩薩,因他已經捨去自利,為了他利而精勤,此功德為中等;再來供養一個人,比如說出家眾,因他具有別解脫、菩薩與密乘戒的律儀,此功德則為這三者中最小的。
『能仁說為惡業果』,眾生因造作惡業而感召投生到三惡趣,因造作善業而投生到善趣,佛陀將這些道理如實的為我們宣說。
『是故縱遇命難時,終不造罪佛子行』,當菩薩遇到命難,有人要傷害他,生命會受到危害並因此死亡時,菩薩縱然捨去自己生命也不會去造作惡業,絕不去殺人,菩薩寧可暫時捨去今生的性命,也不要去受未來非常無量劫中異熟的果報、地獄果報,這是菩薩的行徑。
法王說道,當我們內心是承許佛法,可我們卻一邊承許、一邊身口意三門不斷地造惡業,這是相違的。所以當心中已經承許了佛法,就要努力逐漸斷除身口意三門的惡業。

09. 三界樂如草頭露,一瞬剎那毀滅法,恆時不變解脫果,追求其為佛子行。

『三界樂如草頭露,一瞬剎那毀滅法』,三界指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裏的快樂就如同清晨掛在草尖上那一點點的露水,當太陽出來時就消失不見,三界的快樂是剎那剎那不停地變化與毀壞的。
『一瞬剎那毀滅』,指這種安樂是剎那的安住,非恆常的安住,這種安樂的體性是隨時都在變化的,也會隨時毀滅,是無常的。也因為安樂是剎那的,我們只能在眼前很短很短的時間內去享有這個安樂,但為了享有這剎那安樂,我們所付出的代價卻是無量劫中要在三惡道中受苦。因此在我們如此思維後,還是不要為了這一點點快樂而去造惡業。
『恆時不變解脫果』,指佛陀果位才是究竟的安樂,它是堅固且恆久不變的,得到它可以使我們不再受輪迴的痛苦。
『追求其為佛子行』,菩薩捨棄了今生的安樂,為了希求究竟的佛果而努力,我們也應該照著他們的行持去做。當我們聞思修佛法或做禮拜、持咒時,都應懷著要將自己安置在究竟安樂的動機去做,如此我們所修的善業將是清淨而無雜染,這也才能得到真正純善的果報,即佛陀的果報,那一切也有了意義。

10. 無始以來慈我者,諸母若苦我何樂,是故為渡諸有情,發菩提心佛子行。

之前的偈頌在闡釋下士道,這裡則開始闡釋中士道。『無始以來慈我者,諸母若苦我何樂』,我們從無始以來曾經有無量生,在每一受生中都有母親,這些母親都如同這一世的母親般地對我慈愛、照顧;在了解這後,我們不能僅把這一世的母親看得非常的重與珍貴,過去世的母親就把她放在一旁,這是不行的。因我們經過無量的受生,所以一切眾生都做過我們的母親,也因為現在的母親跟以前的母親是沒有差別的,於是我們不能只珍愛部分眾生,其他眾生就放在一邊不去管他,這樣子是不行的。
『諸母若苦我何樂』,當過去世曾經當過我的媽媽、為了我而辛勞的母親們正在受苦的時候,而我在這邊卻非常的快樂,這實在不恰當也是不像話的行為,因此一定要捨棄自利的心,而生起為了一切利益眾生而努力的心量。
『是故為渡諸有情』,菩薩了解到當母親在受苦而自己卻在享樂,是非常不好、不恰當的,於是為了渡脫一切眾生而發菩提心。因菩薩捨棄只自利自己的心而發菩提心的緣故,菩薩成為一切眾生所禮敬與讚揚的對象。菩薩們如是地思維,而我們也應如是地效法,並如是地發菩提心。
在學習這偈頌時,我們應同時好好修持廣論中所闡釋的七因果、自他換。

11. 諸苦源於欲自樂,諸佛利他心所生,故於自樂與他苦,如實交換佛子行。

 『諸苦源於欲自樂,諸佛利他心所生』,這個偈頌闡釋自他相換。『諸苦源於欲自樂』,一切一切的痛苦都是來自於我們捨去他人與他人的利益,或是把自己看成最珍貴,最珍愛的,一切痛苦都是從此而來。『欲自樂』指所想的若只是自己的快樂,則行為所造作的就只有惡業。由於欲自樂的緣故我們才會不斷的受苦,會行欲自樂的主要癥結是因我們把自己視為最重要的(愛我執),不管他人的死活,也不顧及他人的安樂,若不能捨去愛我執,我們就只有永遠受苦的份。
『諸佛利他心所生』,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所以能成為眾生禮敬並如此尊貴的原因,沒有別的,就是他們能讓自己內心的愛我執轉換成愛他執。
『故於自樂與他苦,如實交換佛子行』,原來我們一切的痛苦都是源自於只希求自己安樂的心、愛我執的緣故,而諸佛得到快樂則是因愛他執的緣故。所以,我們就要把自樂與他苦相交換,把只希求自己快樂的心,轉換成想讓他人得到安樂的心;把只想捨棄自身痛苦的心,轉換成要除去眾生一切痛苦的心,如菩薩般的修持。
正如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攝頌中提到的「愛自即成眾苦因,愛他則是萬善根,生佛差別從此出,自他相換求加持。[註2]我們能夠修持自他換,就是在行持大乘的菩薩行,一切皆能成為成佛的因。
 
:要放下愛我執而行愛他執,那要修持愛他執的時候,要怎樣避免又落入另外一種執著當中,該怎麼去做?會不會因一心想要幫助他人,又陷入另外一種執著的意念?
:薩迦派就沒有提到愛我執、愛他執,薩迦派直接用一種貪愛來形容,要斷除對輪迴的貪愛、斷除對自利的貪愛而行菩薩行;一心想他人的利樂,修持愛他執,這不會造成一種執著,這只會讓我們走上大乘道。

註1 :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出自南傳佛教以巴利文寫成的《法句經》。
註2 :《菩提道次第攝頌》又名《三十八攝頌》,「愛自即成眾苦因,愛他則是萬善根,生佛差別從此出,自他相換求加持」是第22首偈頌。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