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21 08:04:44

喚醒沉睡的佛 第一章 引言

 

泰錫度仁波切著作

 

泰錫度仁波切著作《喚醒沉睡的佛》
引 言

  佛法看似非常浩翰而複雜,龐大到我們花幾輩子的時間,好像也學不透一般。從某個角度來看,佛法確實如此——至少在我們達成證悟的終極目標之前是這樣。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佛法也可以非常簡單,它輕易地將奧秘與複雜,融入普通常識的真實之中。事實上,佛法包含了如上的兩個極端,而佛法之哲理與實修的基礎,都奠定在一些清楚的原則之上。
  一些核心思想,反覆出現,若對核心思想有所瞭解,則對於那些想研究佛法,想將佛法應用於他或她的生活中的人來說,或許是最重要的成就了。不論你學習的是哪個層次的佛法,若能掌握這些基本原則,則會形成穩固的磐石,它將成為日後無限地進步的基礎。本書即嘗試去厘清大乘佛法思想中,最常被開示及討論到的一些主題。
  一開始,我們以探討[佛性]為首,因為它是值得我們去瞭解的一個最重要的概念,接下來,對於一個大乘佛法的行者而言,「菩提心]是很重要的,如何才能圓滿的證悟佛性,以及我們修持菩提心等這些領域,都會涉及「轉世與業力]這個議題。了知「空性」將帶領我們進入「密續科學」的研習,而「大手印]又是密續之最高境界的一個實例。大手印乃是透過種種密績科學的修持而證得,是「轉化]了所有的陷溺,而獲致的「證悟]。
  當轉化的歷程不斷向前推進,開悟就可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發生。開悟本身是多方面的,它引導我們走向最高的證悟,那是超越主體與客體,相對與絕對——所有輪回(娑婆)的化現。生命中的每一刻,及生與死之間、眠與醒之間的仲介狀態,都是我們獲致開悟的法門媒介。每個錯誤及每個成功,都帶引我們漸漸地到達究竟的目標,當然,學佛與習佛的最終目的,就是要達到完全淨化的狀態,如佛一般的圓滿「證悟]。

第一章   佛性

  釋尊法教的基礎,是指眾生皆具有佛性。正因為眾生皆具佛性,所以佛陀才會開示了這許多的法教。每個眾生部有向上的潛能,最終到達開悟的境界。因為有佛性,所以我們能清淨及克服種種的染汙,佛性才是我們真正的清淨。開悟的本質。怫陀不僅與我們分享他的洞察——眾生皆具佛性,並且還教導眾生,如何喚醒這本自俱足的無限潛能,令眾生能全然了悟其本具的佛性,使他們自己亦能證悟佛果。有一點很重要,我們必須瞭解的是,佛性並不是我們無中生有,依想像創造出來的東西,佛性是早已存在于每個眾生之內的東西,佛陀的漸次教導,就是依眾生根器的不同,因材施教以喚醒各個眾生早已具備的佛性。雖然,在究竟的真理上,我們每個人都具有怫性;但是,在相對真理中,在我們所謂的這個相對的世界裏,眾生相卻有種種的不同。因此,怫陀以不同的方式來教導不同類型的眾生,後來,佛陀的法教被分為四個主要的類別:《律部》《阿昆達磨部》《經部》《密犢)。各類別的著重點不同,怛它們都統整了所有的法教。《律部》主要是討論戒律,提出一些道德的標準;《阿昆達磨部》主要與科學相關,詳細討論了宇宙如何形成,和宇宙運作的法則;《經部》旨在教導慈悲心;《密續》教導轉化的方法,經由漸次的了悟而達最終的證悟。這些法教只有一個單純的目的,就是幫助每個個體喚醒他們的究竟本質——佛性。 釋尊在給予大乘法門的教授時,傳授了「佛性]這個概念,特別是在《妙法蓮花經》。《楞伽經》。《十地菩薩經》裏,提及佛性。在怫陀初轉*輪時,他宣說了四聖諦。此四諦是:苦。集。滅。道,即生命中處處有苦;苦是有原因的;因為苦因可滅,故有目標可尋;因為有拔除苦因的方法,故道諦可求。佛陀解釋:透過持戒、修心及正行,我們可以發展出定及慧。定與慧的最終境界,是由所有的染汙中解脫,認證到本自清明的自性。淨化所有染汙之後所剩的便是佛性,它的本質是平和。所以,即便佛陀在初轉*輪傅四聖諦時,他亦已闡述了佛性的基本原則。怫陀在密績裏宣說,佛性是根。是道、是果。怫性在究竟上是不會被染汙的,怫性就好比是宇宙的空間,在究竟上不可能被任何事物染汙。即使是受苦的地獄眾生,也一樣具有純淨的怫性。彌勒菩薩法教之一的《究竟一乘寶性論》(《Mahavanattaraantra》,英譯作《The  Changeless  Nature》《不變自性》,或作《Buddha  Nature》《佛性刀,是大乘佛法的重要經典,對於佛性有詳細且深入的探討,是彌勒菩薩傳授給無著大師的法教。彌勒尊者是位偉大的菩薩,他雖然未以人身示現,但卻能傳授根器已具足的人類,去瞭解該次第的法教。無著便是將此法教傅於人間世的人。彌勒菩薩的法音,即在宣說佛性。彌勒菩薩授予無著五部法教,《究竟一乘寶性論》是最後一部。他特別強調,他的法教不是佛陀親述,而是他對佛陀法教的注釋。《無上密續XUttaratantra)有兩個含義,其一是指此為彌勒菩薩授子弟子無著五論中最高階的法教;其二則指是第五部、最後一部法教。

  彌勒尊者對於佛性的解釋彌勒尊者為無著講授佛性時,提出了四綱領以助於瞭解,對此四綱領我們予以重視及理解:
  *眾生皆具有佛性
  *佛性之本質
  *障垢眾生不識怫性之因,及除蔽之方法
  *不識佛性之所損與能識怫性之所益

  所有眾生皆具佛性不論自己知與不知,眾生皆具佛性。有些人對於怫性全然無知,有些則稍微瞭解,或者全然了悟佛性,但在所有三次第的發展進程裏,眾生皆具佛性。
  當某位眾生對於怫性全然無知時,它的本性尚未顯現,正如播種的種子,它隨時準備要發芽。當眾生漸漸進步時,佛性以知識、智慧。善念與善行而顯現。當一位眾生證得開悟時,開悟本身就是佛性。個體全然了知他(或她)的怫性-----即是證悟。在究竟層次上,眾生皆是怫,無明眾生的究竟本質與開悟的佛陀沒有什麽不同,兩者在究竟本質上是相同的。唯一的差別是眾生不瞭解他們沒有什麽不同,而佛陀則全然了知此一本質。眾生在相對上,還沒有開悟;在究竟上,是佛。而怫陀則是在相對上與究竟上都已經是佛。事實上,怫已經超越了二元命名的相對與絕對。彌勒尊者解釋道:眾生皆有開悟的潛能。沒有任何一個眾生是不能慢慢進步而終致證悟的。因為,不論哪一道的眾生,皆是具有怫性的。究竟上,每個眾生都是完美的。相對上,由於各種的染汙,眾生有數不盡的不完美。佛法所謂的染汙,即*恨、傲慢。執著等便是。修習佛法的目的,就是要運用最有效的方法,來克服這些不完美。依循正確的方法,一個人可以漸漸的覺醒,克服種種使得我們無法認識自心本性、不識佛性的染汙。彌勒尊者亦雲:當關注的焦點放在眾生的究竟潛能上時,一個完美證悟的怫陀與一個完全無明的眾生,是沒有什麽不同的。對於以上這句話,若非清楚了知真理的自性,則會感到困惑。真理有兩個面向:相對真理,或曰可變的真理:及究竟真理,或曰不變的真理。障礙的產生是就相對層次而言的,在究竟層次上,一切都是純淨的,那就是佛性。在相對層次上,我們還不是佛;但在究竟層次上,我們是佛。在相對層次上,我們遭遇種種的問題;在究竟層次上,一切都不是問題。我們要瞭解真理的本質,就必須透過這種對比的方式去理解。幸運的是究竟與相對之間是有直接關連的。所謂究竟,是指相對於相對而言的究竟;所謂相對,則指相對於究竟而言的相對。他們不是兩回事。所以,當彌勒尊者說,無論一個人看起來多麽平凡。無知,這個人就深層本質而言,仍是無可限量的,尊者是在談相對的與究竟的真理。究竟上,輪
苦海中的眾生與完全證悟及解脫的佛是沒有什麽不同的。他們是一模一樣的,此點看似詭辯,卻是值得深思的好題目。

  佛性之質彌勒尊者繼續解釋佛性是無限的,它超越了時間。空間、性向,它超越了所有的限制,究竟上,沒有所謂限制這回事;相對上,則有所謂的限制,而個體則要努力達到更高的覺醒。彌勒尊者指出佛性是全然清淨的,佛性不會障蔽它自己,只不過在相對上我們覺得它被障蔽了。任何一位眾生在任何時刻都可能證悟。唯一的障礙是不能認識佛性的純淨與無限。我們可能隱約知道自身無限的本質,怛又不是全然了悟,所以,我們總是將焦點放在相對的我。自我上面。事實上,在每一刻我們都是證悟的,只是我們認不得這一點罷了,所以,只要我們每一刻都被障蔽,而無法明白此點,我們就無法達到完全的開悟。這種二元的對立,製造出所有二元對立的因及綠,它們以好壤、明暗、正負而顯現,就像一個很長的夢境。
  要從二元的夢境中醒來,個體必須有所努力,諸如行正業、透過禪修來靜心,或是用其他方法來開展內在的明覺及了悟。個人修持的法門很多,可以是禪修,也可以是實踐。目標是要增進我們怫性的知覺能力。感受能力,而使我們的佛性得以顯現。然而,負面的事情反而更容易吸引我們,使我們變得更無明、染汙更重。彌勒尊者曾說,除非達到初地菩薩的境界,否則你可以變好,也可以變壤。唯有成就達初地菩薩以上,你才不再被染汙。即使怫性是無限的,但相對上它會被遮蔽。

  四種淨化的原則《究竟一乘寶性論》裏提到,首先,我們要有清楚的認識,去尊敬、贊許正確的行事,這些行事不僅利益我們自己,也利益他人。在我們有了正知見之後,第二個步驟,是要知道該如何去實踐,也就是我們朝哪個方向去發展。我們不僅要知道什麽是對的,我們還要知道什麽是正確的實踐方法,如此才能有更進一步的了知,而不致走偏了道路。第三個原則,是要升起慈心與悲心。慈心與悲心將使我們更瞭解與贊許持續的進步與成長。如果我們沒有慈心與悲心,我們的進步將會停滯,我們甚至會自傲。會退步。開展慈心與悲心,將使我們向前而非倒退。發展的進程就是淨化的進程,每淨化一層染汙,就使我們更臻開悟一步。什麽東西需要淨化呢?要淨化的就是遮蔽我們怫性本質的各種染汙,究竟上佛性是清淨的,它無需淨化;但相對上,我們必須清淨各種障蔽,才能認識它本然的清淨。淨化的方法很多,彌勒尊者給予了一些特定的指示。要去除無明,他建議有強烈的發心。也許所面對的只是一件小事,小到我們只是想盡一己之力把一件事做對,即使我們不知道怎麽做才是對的,但只要我們發心正確,我們將慢慢發現正確的實踐方法。正確發心的成果,會使我們逐漸開展出智慧,智慧令我們清楚看見什麽是對的、是適當的,以及什麽是最基本的。當智慧開展時,殊勝的悲心與虔敬心便會自然的流露。彌勒尊者繼續說到,由於智慧的升起,會產生殊勝悲心與殊勝虔信,而智慧又來自於正確的發心,此一正向的迴圈,使證悟得以發生。如果眾生誤解了真理,而離正知見愈來愈遠,此眾生也就愈來愈不能認識本具的佛性。這些淨化的方法,是彌勒尊者授予無著大師,而由無著大師記載下來保存於經典之中的四種淨化原則,製造淨化的因與淨化的緣,引領個體更臻正見。在蘊育慈心與悲心之後,彌勒尊者提出第四個淨化的方法,他要我們去思維如何超越恐懼與貪婪。

  漸證果位在講授完四個階段的淨化方法之後,彌勒尊者繼續講授果位的不同次第,或曰各淨化方法實踐後的成果。他認為所謂的證果,就是喚醒了究竟的本質,他強調證悟是一個漸次的歷程。由起修到證悟,要喚醒一個人的怫性,是要歷經許多輩子的。依彌勒尊者的說法,每一個階段的覺醒,那每一個片刻,都是先前片刻的果實,對此,他有更精譬的解釋。他說,首先,我們必須瞭解我們是有染汙的,我們有不善之處,我們會犯錯。我們必須接受此一事實,而非欺騙我們自己,我們不會犯錯,我們的行為是完美的或接近完美的。我們要能接納我們自己有些時候確實是有點神經質的。一旦我們知道自己是有染汙的,我們才會用各種方法來對治它。於此同時,我們仍需知道在究竟上我們是完美的,在究竟上我們沒有惡,在究竟上我們並無染汙。此種理解將有助於我們去克服染汙及惡業。我們應該瞭解其他眾生也與我們一樣,我們要能見到眾生的痛苦。並非只有我們自己有苦,一切眾生皆有苦,在適當的時機,我們應該幫助他人。我們祈請:「願我能為他們做些什麽。」我們必須期許自己有能力去幫助其他的眾生,這是第一步我們該做的。當我們努力為他人克服痛苦、去幫忙他人的時候,我們必須瞭解那些眾生也是具有佛性的。在究竟上,他們並非神經質。並非愚笨,他們是完美的。所有這些痛苦及神經質,只是一種相對上的真實,我們必須看清這一點。這些就是我們在每一個階段中所獲的成果,然後我們漸漸進步,而能成為一位菩薩。什麽是菩薩呢?一個菩薩是已經能夠超越世間事業的個體,他達到了悟的境界,他所有的行為都具純淨的發心,而且都是善行。在達到菩薩的果位之後,由初地到十地,我們不斷的進步,直到最後完完全全的證悟,也就是成佛。這是我們喚醒佛性的次第。

  四輪彌勒尊者提出了一些在解脫道上的增益法門,即大家所熟知的四*輪,因為轉輪可以載我們由此地達彼處,此特殊的四*輪,則能載我們由輪達到證悟。第一個*輪是法教。我們必須依循正法,如果我們沒有正法,那麽縱使我們有虔誠的發心,我們所做的判斷,亦只是仰賴我們的無明。焦慮和我執的結果,這種判斷經常是錯誤的。因此,正確而真實的教導是必須的。藏傳佛教嚴謹的持守著,關於每一個所教授與所學習的法教,都必須是一個傅承傳授的延續。依佛家之名相,對於傅授的傳承,做個簡單的解釋,就是釋尊開悟後所傳的法教。釋尊的法教,是在他證悟之後的自然顯現,所以是開悟的法門,這是源自於身、口、意的完全證悟,是慈悲與智慧的體現,這是傳承之始。佛陀對弟子的教導是一種自然的流露,弟子依佛陀所教示的去修持,這些弟子再以相同的方式,教授他們的弟子。藏傳怫教所傳遞下來的每個法教,都是釋尊原始法教修持的延續,是怫陀的弟子修持後,再傳給其弟子,如此代代相傳下來的,這就是傳授的傳承。這也就是正確法教的根源。上師實修這些法教,並與來領受法教者分享,然而,這過程是非常小心謹慎的。在過去,上師在傳授甚深法教之前,會給予第子許多的考驗,以確定弟子學習之後是獲益而非受害。一個真正的上師與弟子的關係是很嚴肅的,那是上師和弟子雙方面的彼此承諾。第二個*輪是使我們的人生,依佛法之準則而活。當我們修持佛法時,我們過一種佛法式的生活是相當重要的。我們不應在每日精進的修行數小時後,其餘一整天就放縱自己,讓寧靜與清澈的心靈只留在禪修的蒲團上面。當我們做禪修。持咒或任何其他的修持時,不論座上與座下,必須一致,一樣的嚴謹。我們必須將修行,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的各種活動裏,我們必須生活得愈接近法教愈好。我們會犯錯-這很正常一--但我們須盡己所能的依持法教,我們應讓我們的生活,與正式禪修時一樣有重心。在金剛乘裏,任何一件事皆是禪修,任何事都是了悟的根源。然而,此點只有在心是永遠保留在清明。平靜的狀態時,才能達到。第三個*輪是善行。密集的禪修是種深層的美德,表現在外,則是做一些助人的行為。對於佛教徒而言,行善助人是相當重要的。我們不僅要有助人的心念,並且要能察覺他人的需求,以及如何做才能滿足他人的需求。有時候,僅僅是一個小小的善行,對他人而言也許產生了極大的效益。善行可有種種不同的方式,從拯救一個生命、給予受苦者直接的協助,乃至於只是在適當時機說幾句關心的話,都是善行。這些善行,做得愈多愈好。第四個*輪是對證悟有殊勝的發心。持續保有求開悟的發心是重要的,它可以使我們度過最困難的時刻。有野」乙追求證悟的這種發心,並沒有什麽錯誤,但必須由內心深處虔誠的發願,不僅自己要開悟,而且祈願所有其他的眾生也如是的開悟。彌勒尊者曾祈願:「願所有的眾生皆獲完全的證悟。]此願在佛教徒主要的祈禱文中皆有。若我們觀察所生存之地球,乃至於某個國家,我們便會察覺有多少該做而未做之事,人們即使同住一個城市,也不能和睦相處。想要開悟似乎是遙不可及且難以想像之事。當我們在祈願所有眾生皆證悟時,如何成為真正的願望?我們如何能相信它終會實現?但是,這是可能的,因為所有眾生皆具有佛性!

  佛性的實現

  接下來,彌勒尊者又解釋道,我們純淨的。完美的。無限的佛性之實現與結果即是證悟。眾生皆具佛性,究竟上都要獲致證悟,差別處只在於有些眾生要費很長的時間,才能淨化他們的染汙而認識到他們本具的佛性;而有些眾生則能較迅速的證悟。這己切決定於個體所遵循的證悟道路為何,這是個人的選擇。然而,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就是所有的眾生都有能力證悟,因為他們的本質就是佛。
  彌勒尊者又說,無明眾生因為以二元對立的心處事,故不能見到他們本具的怫性。由於眾生二元對立之心,所以不能認識他們的本質。菩薩或是有證量的個體,以他們仍是二元的心,略可窺見一些佛性。但是,當一個人真正證悟成佛時,二元對立之心是完全被淨除了。,乙靈是超越二元的,一個完全覺醒的人,就是佛的化身,超越了一切的限制。正因為如此,所以佛陀的事業是無限量的。相對于佛而言,菩薩的事業是有限的;相對于菩薩而言,一般眾生的事業就更有限了。

  佛性的特質與特徵

  彌勒尊者詳述了佛性的特徵,他說佛性是不變的,不管我們多麽的無明,我們的佛性依然如故;不管我們證量多高,我們的*也絲毫未變。佛性有不變的良注,所謂證悟是指佛性的全然顯現,在我們眾生相的各方面,都令佛性顯現,就是證悟。所有佛的特質,諸如十種偉大的能力,種種描述及定義佛的性質的方式,都是佛性的特質。
  當我們獲致證悟時,我們能瞭解這些特質的全部,佛的事業是超越二元的,在經典中佛陀曾說:「我不曾教過任何東西。]此話意味佛陀所傳下來的所有法教,全部都是一種自然流露的示現。它不僅只是一個人對著另外一個人說話,自然流露的示現正如太陽的光芒,它攜帶強有力的能量來協助眾生的進步。陽光做了許許多多的事,它溫暖了種子,所以種子可以生根。發芽。陽光使樹上的果實成熟,它帶來光明,它溫暖了海洋,水蒸氣上升,結成了雲。這一切都是渾然天成的,沒有任何造作或計畫,就像佛陀事業一般的自然流露。
  因為怫陀的事業不是二元的,所以佛陀能夠幫助他人。佛陀已經超越了二元,他是無限的,所以,即使整個宇宙同時向他祈請皈依,請求給予加持,他也能同時公平的依每個眾生的所求,給予加持,眾生則依各人的能力領受到加持。

  克服障蔽

  當彌勒尊者在討論障礙及如何克服障礙時,他說了「暫時的障蔽」。換言之,沒有永久的障蔽,障蔽總是暫時性的。彌勒尊者提到障蔽的種類有無限多,但主要的有九類:貪。嗔、癡及由初地到十地菩薩的六種障礙。
  阻止眾生認得佛性的第一個障礙是貪心。貪心是種強有力的障蔽,它會強化二元式的思考。所謂貪心,簡單的說,就是我們執著於輪
。彌勒尊者說,只要透過一些轉化的方法,就可以使我們達到一個基本的平衡,也就是先使我們的執著成為一種合理的執著,而非不合理的執著。然後,我們再慢慢克服這些合理的執著,並非只是遠離執著,而是全然清淨的不執著,於是便能由貪心中解脫。
  克服貪心的另一個意義,依法本描述,即是對每個事物的相對真實有清楚而正確的瞭解。彌勒尊者說:一切存在的實相之一就是無常。這個世界,無論我們走到哪里,我們都可以看到一些廢墟,廟宇、宮殿、房屋或其他建築物,他們都曾經是新的。每天使用的,乃致於使用了幾個世紀。人們曾辛苦的建造這些建築,他們也花了許多金錢,而現在,它們只不過是供人憑弔的歷史紀念,甚至連這些都不如。
  在我們發展出正確的知見之後,也許我們仍需從事於輪
中的種種事物,譬如造屋。生活、建立人際關係等等,但不同的是我們不再毫無理性的、神經質的去執著於這些東西。我們瞭解這些東酋都是無常的,它們只有相對上的價值,而沒有究竟上的價值。因為它們的存在是種相對的依存,隨時都在改變。瞭解這一點,是重要的第一步,它將幫助我們避免輕易陷入負面的思維或行為之中。
  如果我們沒有上述這種清楚的瞭解,那麽當我們看到某人又蓋了一幢比我們更大的房子時,我們就會產生妒嫉心,這種妒嫉心看似荒謬,但卻確實存在。某寺廟團體,或許想阻止其他寺廟的發展,因為:「我們的怫比你們的佛要好。」像這樣的事,層出不窮,都是因為一個「貪],以及貪心與其他負面因素結合所致。
  接下來,彌勒尊者談*心與攻擊,他說*心雖然不似貪心一樣恒久,但是*心的力量卻很大。嗔心時來時去,而貪心是持久的,尤其是人道或稱欲界的眾生,嗔心常在我們的欲望受阻時升起。我們對某些東西執著,當某事、某人阻止我們得到時,我們便會生氣,有時我們更會做出一些攻擊性的行為,以獲取我們所想要的東西。克服*心的主要方法之一,即是去體會其他人的痛苦及染汙,也就是對他人升起悲心。
  無明是障蔽的根源之一,與貪心。嗔心及攻擊行為一樣。無明是觀察事物不深入的結果,見不到事物的真象,只看到表面。許多時候,我們連事物的表面部看不清楚。在部份金剛乘的法教裏,大成就者寫道,絕大多數的眾生,對彼此是全然的誤解。即使是個很好的修行者,很有學問且持戒嚴謹,仍然會受到外境的影響,產生貪心或*心。或許這些貪心與*心較不明顯,怛它們可能躲在潛意識當中,遇到適當刺激時,隨時準備爆發。在證到初地菩薩果位之前,無明都是存在的。
  第四種障蔽是業力(karma),業力是貪、嗔、癡三者結合所致。「業力」一詞源自梵文,怛因其常被引用,而被收錄在英文字典裏。即便如此,還是很少有人真正瞭解「業力」的意義,它多半是被誤解的。有些人經商失敗或婚姻破裂,他們或許會問道:
  「是不是因為我有惡業?」依照佛陀的開示,業力意指因與綠。當然,事業失敗或婚姻破裂必有因與綠或其他的困難,因此人們才假定「這就是業力]。若認為一切的不幸事件,全是業力必然的結果,那麽我們會感到無助,因為一切都是命定不可改變的。這種想法事實上是錯誤的,因為真相絕對不是那樣。惡業可以被改進而轉為善業,善業也可以被破壞而變成惡業。後面對於業力會有更詳細的探討,業力不具實存之相,業力只是描述我們生活中相對的因與緣的一個字眼罷了!
  彌勒尊者描述第五種障蔽是「心靈無意識的二元狀態」(藏文:Palcha)。意指一種心靈沈睡的狀態,但在適當的環境與刺激下,此狀態便會顯現,若是負面的心靈,則如一沈睡的怪物;若為正面的心靈,則似睡著了的天使。這狀態與本能極相似,它是我們一世又一世帶來的無意識的習氣。
  下一個障蔽我們去認識佛性的,是阻止我們成為初地菩薩的種種障礙。當我們第一次認識自己本具的怫性,及見到萬物的實相時,我們成為初地菩薩。所有菩薩道的修持法門,目標都是要克服種種障礙我們認識自心本性的障蔽。認識佛性的狀態,就是初地菩薩的了悟狀態。
  彌勒尊者描述更進一層的障蔽,是登地菩薩才會遇到的,一層高過一層的障蔽。每向上一層,更細微的二元垢障就更增加,每一地的菩薩都必須靠修行來克服那一地的層次的障蔽。由這邊我們可以看到,愈高層次的智慧及聰明,反而成為更難的阻礙,它們一樣必須被淨化。以第七層的障蔽為例,是指菩薩對於佛性的了悟,連這一點都被視為障蔽,而必須被克服。
  很明顯的,當我們在談論菩薩證悟的層次時,我們只能做理論上的探討,要真切的瞭解什麽是初地菩薩,只有你自己已經是初地菩薩,才可能瞭解。一尊怫與一個初地菩薩同時站在一個平凡人面前,要他分辨誰是誰,是相當困難的一件事。平凡人很容易混淆,因為以我們二元的眼光,是無法分辨佛與菩薩間的差異的。但是在佛的層次,初地菩薩與佛是很容易分辨的,只不過這種差別,在平凡的人的眼中,是太細微而難以分辨的。
  平凡人的修行,有座上、座下之別。對於一個平凡人而言,初地菩薩的座下狀態,儼然已是了悟的狀態。但對於真正初地以上的菩薩而言,他們沒有座上、座下之別,他們巳超越了二者的差異。更精確的所謂座下,即是禪修之後的狀態,登地以上的菩薩,已能將禪修狀態穿透於日常行持當中,所以即使他們並非正在做禪修的練習,他們亦能保持在禪定的狀態。修行達到這個次第,就再也沒有什麽事情是他們所不能了知的了。菩薩的成就並不是知識性的,那是一種直觀的了悟。菩薩克服了座上與座下的差異,對他們而言,二者無異。當然,對於二地菩薩而言,初地菩薩仍是有限的,證悟次第較高的菩薩,可以看到比自己次第低的菩薩的缺失。這是很自然的,直到完全的證悟,才不再有需要改進的。
  只有接近完全的證悟者,才能夠了知登地菩薩的層層阻障,然而,經典中還是做了描述。

  了知佛性

  彌勒尊者對於佛性開示的最後一部份,是講解了知怫性的益處與不知佛性的害處,各有五個要點。
  首先談到無知的害處,第一個害處是自卑,由於對自己的潛能無所知,所以當我們犯錯有過失時,我們會認為那是永恆的過錯,甚至是我們本質的一部份,這種想法其實是個天大的錯誤。若我們有幸開展出一點點智慧與了悟,我們將會瞭解那不過是一種自我暫時的染汙,更真切的說,當我們有這樣的了知時,我們究竟的潛能已稍稍被喚醒。若我們對自己的佛性一無所知,那麽我們會很輕易地相信我們是沒用的,是沒價值的,我們不信任自己的任何優點,這是種錯誤的知見。
  不知自己本具佛性的第二個害處是我執。當我們不知道什麽是佛性的時候,自我很容易會膨脹。當我們做一些善面的努力,獲得善面的特質與成就時,我們會自以為是無中生有的創造者,如此膨脹了自我。我們不瞭解自己所具的怫性,與其他眾生完全相同,善面特質的顯現,不過是佛性一點點的展現而已,在究竟上,我們並不比任何其他眾生優越。如果我們不能見到其他眾生輿我們具有相同的潛能,我們就會為自己一點小小的成就,產生了錯誤的驕做觀念。
  彌勒尊者描述第三個與第四個害處是「肯定與否定]。狂熱盲信就是肯定與否定的例子,缺乏對佛性的瞭解,會使一個人心胸狹窄,目光受限,會使人執己見為唯一正確的見解,而否定其他見解的正確性。打個比方,當我們看待佛像及佛教儀式時,我們可能只是依樣畫葫蘆的去做,而不瞭解它的本質,及它背後的意義。我們受限於外在的形式,因而肯定外像而否定它的內在本質。如果我們不能分辨什麽是外像,什麽是本質,不能在內外之間做個連系,不知什麽是重點,什麽是表面的裝飾,那將是一大害處。如果這樣做沒引向狂熱盲信的地步,而對他人造成傷害,也會浪費自己許多的時間和精力,因為我們固執的錯過了重點。
  我執是彌勒尊者所說的第五個害處。若一個人對於佛性無知,他會傾向於執著好運及好的特質,他不願與他人分享這些。這表示不論此生我們有多好的成就,我們都不會去利益他人。我們將會執著而停滯於我們所擁有的,最終我們將退步而非進步。
  五種了知佛性的益處中的第一種是喜悅,不論我們多麽悲慘,不論當下我們有多苦,不管我們的處境為何,我們總是能感到喜悅,因為我們瞭解我們究竟的本質是完美的。因為我們知道自己將不斷進步,最後終究要證悟佛果,所以我們感到絕對的安全和快樂。在一些密續的法教裏,還強調能執此態度是非常重要的。有一句由藏文翻譯為英文的箴言「縱使我們必須受苦,我們也要苦得快樂。」苦得快樂意指瞭解了苦是表相。是無常的。我們的怫性從不曾受苦,所以「痛苦地快樂」是可能的。即使痛苦有時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們仍有餘力,在最痛苦的情境中可以保持愉快。
  彌勒尊者所述了知佛性的第二個益處是尊敬,我們尊敬所有的眾生,及所有的人類,因為他們都具有佛性。我們對於環境和大自然也一樣的尊敬,因為它們也是怫性的化現,是透過我們依因緣而生的感官,所知覺到的外境。
  聰明是第三個益處,當我們知道什麽是佛性的時候,我們就理解了什麽是相對的真理。瞭解何謂相對真理。如何運用相對真理,就是聰明。
  瞭解佛性,就瞭解究竟真理。知道與瞭解究竟的真理,就是智慧。智慧將引導我們做加速我們的證悟的抉擇,所以,智慧是第四種益處。
  了知佛性的第五個益處是慈心與悲心,我們知道每個眾生都會進步,因為在究竟上他們都是完美的,他們為求進步所做的努力一一如同我們幫助他們所做的努力——最終都會有成效的。眾生皆具有佛性,這對我們而言是個誘因,若非眾生具有進步的潛能,否則我們就無法自助。助人,因為一切的努力都將無效。我們有悲心,因為我們清楚知道眾生必須承受的苦是什麽,由於有佛性,我們才能以慈心、悲心去幫助他們。當我們念誦佛教徒的祈願文時:「願一切眾生皆離苦及苦因。」我們的祈願是真實的,因為我們瞭解每個眾生都具有佛性。
  佛性是金剛乘佛教中最實際、最有用及最真實的基本原則,我們在祈禱文中祈願所有眾生皆得解脫,這是很大的野心,我們真的能使所有的眾生皆得解脫嗎?是的,我們能夠。我們真的能夠證悟嗎?當然可以。是什麽令我們認為這一切都是可能的?這就是佛性。這是我們前進的基石,我們與生俱來就是開悟的,我們只需喚醒沈睡中的佛!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