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21 07:47:56
學習次第 : 進階

喚醒沉睡的佛 第六章 轉化

 

泰錫度仁波切著作

 

第六章   轉化

一切佛法的修持,都是轉化的法門。轉化運用得當,可使人由無明變得有智慧。「轉化」(transformation)一詞,此處使用代表的意義是特指一個人內在革命性的轉變。怛並非改變本質,而是指真正的本質得以顯現。佛法的修持是轉化的歷程,透過淨化把原本就存在的本質,做最好的張顯。它使你能克服種種的二元對立與染汙,使被遮蔽的怫性、你的究竟的認同,得以顯現而證悟。它不是把人變成另外一個原本不是的東西,也不是輸入什麽新的物質,它是使你轉化為究竟的本然的自己。
  修持佛法並不是使壞人變成好人,而是透過轉化,使壞人改進,漸漸地反應出他本來的善的自性。就像前面曾說過的,因為人入皆本具佛性,所以這是可能的。究竟上是沒有壞人的,究竟上每個人都是善的、聰明的。完美的。有時我們可以看到人的善良面,即使是在敵人的身上也可以看到善。不管他們看起來有多麽的壤,或曾做何等罪大惡極之事,敵人也會有他可愛之處及優點。由他們的壤之中,仍偶爾會閃現佛的自性的靈光。由相對的染汙轉化為究竟的完美,是每個人必走的路,不論是我們自己或我們敵人,每個人都要去完成的。轉化可以透過修持佛法而達成。
  中世紀的冶金師宣稱他們可以化鉛為金。鉛與黃金比,是沒有價值的東西,煉金師想要找特殊的元素或稱哲學家的寶石,將較頓性。較沒有價值的物質,轉變成無價之寶。以中世紀的冶金師的想法來比喻佛法所說的轉化,這個相對的世界就是鉛,究竟的佛性是黃金,點石成金的魔法術就是真實持久的怫性的了悟,這需要花很多心血才能達到,怛了悟的一刻,就像突然的奇跡。
  有時我們自己感到迷惑,有時覺得別人陷在迷惑當中,我們看到自己。他人許許多多的染汙,當然,我們總是先看到別人的缺點。以佛法為準則,我們將發現沒有任何人在究竟上是染汙的。迷惑的。迷惑及染汙只是相對的缺點,只要對轉化的方法稍有瞭解,我們就有展現潛能的工具了。有此瞭解,修行就變得比較容易,我們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里,目標就是要了悟我們究竟的潛能,怫陀所教授的禪修或其他方法,頓時也變得有意義多了。坐在蒲團上,安靜自己的心,讓明覺進入,就變成很實際的。不再那麽怪異的一件事了。以一顆平常心,做我們所能做的,日復一日,終達證悟。
  當我們想去瞭解佛陀是怎麽樣的一個人,開悟的菩薩又是什麽模樣,則轉化的概念將有助於我們去瞭解,因為佛陀即純然。完全的轉化。他的究竟潛能已完全的開展,不再有什麽需要發展了,他是解脫者,他無可限制。他顯示眾生最終的目的地給我們看。佛陀也曾是我們中間的一份子,但經由他的努力,他轉化了。菩薩尚未完全的轉化,怛已很接近,菩薩的潛能尚未完全地開展,而且尚未達無限。在究竟上我們跟佛陀沒有兩樣,但在相對的發展上,我們是無明的、染汙的,以及平凡的——相對於佛陀則他是已經完全證悟的生命。究竟上,大家相同,所有的潛能,都已具備在那裏!
  知道如何轉化,將相對的環境轉為究竟潛能的顯現,是相當大的一步。僅是智性上的瞭解,就足以轉化一個人的世俗生活,我們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成為一種轉化的行為,這也是怫陀對於解脫最基本的告誡:解脫不是創造新東西,是由你的內在解脫。轉化就像蠶蛾或蝴蝶生命的歷程,美麗的蝴蝶是由蛹,孵化出來的,它生命的開始,是條又醜又毛茸茸的毛毛蟲。經過充滿危險。痛苦的歷程,成蟲蝴蝶破繭而出,自由翱翔、振翅,及展現它彩虹般的雙翼。蝴蝶早已在毛蟲之內,佛性及究竟的解脫也早在所有眾生之內。經過艱苦歷程之後,神跡般的證悟到未來。眾生由有限。無明、痛苦,及至於是個壞人,轉化為無限、聰明。有悲心的菩薩,最終證悟成怫。釋尊教授轉化的方法,再詳細不過,佛法教我們如何將每一種的染汙轉化為智慧,將每一種限制轉化為無限的解脫。以上是我們由轉化的角度來看佛法。

  轉化的方法

  依傳統,佛教徒以皈依怫、法。僧三寶為修行的開始,皈依後,成為正式的佛教徒。因為眾生皆具有佛性,所以可以說每個眾生都是佛教徒,所以,皈依只是一個正式的形式。
  這樣對佛法的瞭解——即眾生內在鮮活的本質——己超越只把佛教當做一種宗教或派別的限制。佛教,事實上,已受限於它的名稱,它被視為是[教],就已陷入膚淺的巢臼。佛教徒變作形成某個社群的藉口,佛法變成是種生意,這些都與真正的佛法無關,當然,因為有某些原因,才會形成這樣的結果,人們總是這樣處理事情,這也是種染汙的一部份,是無法避免的。把這點放在心上,我們應該越過這個陷阱,修習真正的佛法。佛法真正的修持,不需要日本昂貴的鑼與鈴。西藏的地氈及供桌、中國的瓷瓶和明朝的佛像。而是要誠實的自我評鑒。省察,每一刻每一刻都不忘唾棄如蛹般的染汙,這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不管你使用何種語言,什麽樣的配備,以及屋內如何地裝飾。
  由皈依佛寶、法寶、僧寶開始,我們以佛為榜樣的皈依佛寶,佛是究竟證悟的導師,成佛是我們的目的。我們皈依佛法為修行的道路,在道上漸漸進步而達最終目的地。僧寶是我們的老師,是修行的嚮導,是修行道上提供我們協助的朋友。佛法的「皈依],不同於一般依靠某人或某事的皈依,那種皈依隨時有可能倒塌。佛法僧是永遠可信的精神皈依。
  正確的皈依就是種轉化的行為,傳統上,皈依被視為轉化的第一步,但這只是膚淺的看法,一個生命可能在很久以前,甚至幾輩子以前,就已開始轉化了,此生的皈依,只是依循正規的儀式式,確認或再確認要行轉化的承諾。
  皈依佛,提供渴望證悟的人,無窮地信心與鼓勵,佛陀沒有任何一點是不可信賴的。正確的皈依應該是:一個人能全然地毫不動搖的信賴佛陀。這是可能的,且不危險,因為佛陀是個完全的證悟者,他不會帶領任何人走向迷途,殊勝的信心,應可在剛開始的這一刻就建立。當一個人皈依時,他已經在做一種轉化了,他一輩子尋尋覓覓,不信任任何事物,因找不到可信賴者而感到失望:轉而得到一個無限安全之處,對一個已證悟。超越了一切的生命(已成就了一切的佛陀)產生了深刻的信心。
  另一層次的皈依佛寶,是視成佛為我們活著的究竟目的。我們持續不斷的努力,直到成佛為止,成佛是最高的成就。釋尊也是由一個平凡有染汙的人開始,與我們大家一樣從皈依三寶開始,釋尊後來證悟成佛。知道這點,我們皈依時,就有了目標,知道自己究竟的潛能及日後的目的地為何,無可否認的,若能使一個被染汙犧牲的弱者,既無信心又無方向,轉變為有目標、有安全感的人,則是一大功德。
  皈依法寶則信心又向前邁進了一步,佛法提供我們達到目標的方法。若無方法,則證悟的念頭無異只是個理論上的可能罷了。佛法清楚的界定了一步步的過程,讓我們去除現在所有的種種染汙,漸漸開展我們的心靈,而達最終的了悟。與佛陀同世,而能親自聆聽佛陀開示的人,是有其限制的,因為時間就是個限制。佛陀不能在其親身講法的期間,就傳授超過八萬四千法門的方法,然而這些法教已足夠適用於各種不同限制的眾生。這麽多的法門,足夠我們用以成就證悟,若我們依照佛法清楚的指示去實踐,我們一定可以有完全的信心,此道路能帶引我們達到證悟。由於對轉化方法的無知,一個人仍會陷於迷惑和痛苦中而不能自拔,若他知道佛法有很詳盡的指導,有張清楚的地圖,指示每一個位置的遵循方向,如何前進,漸漸解脫,直到最終的證悟,則他馬上能夠轉化。
  僧寶——菩薩、精神導師、心靈的朋友——能幫助我們進步。我們向僧寶學習,一同修持,與他一同分享在修行道上的經驗。以上是僧伽在藏傳佛教裏的字義。佛陀的法教是殊勝的,但若沒有僧寶,一般人很難瞭解佛法的深意。有人可能對佛法的某個主題感興趣,找佛書來看,覺得很棒,就依著自己的理解去修持,但這樣會有所遺漏。你如何判斷你理解與修持是正確的呢?若無心靈巳有相當證悟又有實修經驗者的指導,你不能確定你的修持方法是正確的。而沒有經驗的人又如何知道呢?沒有正確的指導,又不清楚正確的覺受為何,一個人可能愈做愈錯,嚴重的錯誤,會阻礙你的進步。
  僧伽是佛陀的追隨者,他們已實修過佛法,他們持有佛陀二千五百年前傳遞到今天的無間斷的傳承。我們由僧寶處學習,知道什麽才是正確、純淨。無偏差的教導。這些法教都經過大成就者的檢驗,在代代相傳的過程裏,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檢驗。這樣的傳承,帶有很強的加持力,加持在虔信與慈悲心中再被強化。傅承始自佛陀傳予他的弟子,再由弟子傳子弟子,弟子成為實行者,再成為老師,如此代代相傳。在這麽長的傳遞過程裏,傅承的加持能量不斷被累積。
  皈依僧寶是領受相同傳承。接受在你之前修行者所獲得的相同加持的第一步。這裏面有加持,有殊勝的法教和守則。皈依僧寶,就是找到了正確的伴侶,你對他有信心,能向他學習正確的法門;而且可以由他那裏獲得佛陀無間傳承的加持,所以,皈依僧寶與皈依法寶相似。法寶是佛陀的法教,而僧寶持有法寶,所以兩者是不可分割的。當然,找到正確的老師非常重要,僧寶必須具足資格,不僅是知識上的,而且實修上的證量皆應具足,此外,還要具足慈悲心。如何選擇上師,佛陀也有開示的。

  轉化的進一層修持,就是修菩提心,菩提心在大乘及金剛乘的傳統裏都非常的重要。菩提心及蘊釀菩提心的四種方法——慈。悲、喜、舍——是轉化的基本。沒有這些,是不可能進步的,因為若無此,則個體會繼續耽於可憐的貪、嗔、癡、慢、妒裏面,若是沒有菩提心,那麽看到別人成功自己就會受苦,自己遭遇不幸時痛苦更大。菩提心將這些轉向,讓別人的快樂成為自己的快樂,即使是自己遇到不幸,也都變成快樂之因,因為這是我們淨化惡業,由惡業中學習的機會,這就是一種轉化,轉化使我在輪回中的生命,起了劇大的改變,生活不再是難以忍受的事,生命成為喜悅與進步的源泉,發展菩提心就是轉化。雖然,發願菩提心也有正式的儀式——受菩薩戒——但真正的菩提心是由內心深處發出的,是我們每天都要發的願心。只要菩提心在的一刻,殊勝的轉化就繼續進行著。

  禪修的方法:靜心與明覺

  禪修是很重要的進步法門,兩個主要的方法是「止」(shamatha)和「觀]vipassana)的修持,在英文裏是「靜心]與「明覺禪修],藏文稱為「息內」(shinay)及「拉桶lhatong)。修「息內」的目的是要使心靈平靜,修「拉桶]的目的是要發展明覺。心靜與明覺是相關連的,它們總是並行,只是在解釋和修持上我們將它分為二個步驟。
  因為眾生受輪回的影響太重,所以需要修「止]。輪回以無明為基礎,無止境的顯現,依十二因緣而不朽。面對愈陷愈深的輪回的影響,個體真正的潛能失落了,一切行為都被染汙帶著走。以個人為例,受到欲望、憤怒、嫉妒、驕傲的驅使,陷入深黑的無明當中。輪回充滿了五毒的驅策因緣,個體要從中解脫,必定要發展出某個程度的能力。這種心靈的韌力,得自於「止」的禪修。
  一個人原本很容易受到環境中物理、心理、情緒因素的影響,透過修「止],可以使此人轉化,變得穩定。平靜,較不容易受外境的干擾。修「止」可以轉化一個易受周遭事物影響。沒有安全感的人,成為能主控、有安全感的人。由於心靈平靜,而能看清生活中的事物,所以增加了安全感。我們大多數人常因懷疑自己而感到困擾,因為我們發現連自己都不值得信任。有時我們掩飾這些不當,因為我們不能忍受看到自己的迷惘,不能接受自己是無明的、不安的。我們花精力去掩飾,如此我們更是不會進步。但不論我們怎麽偽裝,事實仍是事實,我們終會為自己帶來麻煩,因為不能見到事情的實相,所以小問題變成大困難,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燒毀數百公頃的森林地。「止」的禪修,可以幫助一個人看出真正的問題在哪里,並且用最有效的方式去處理問題。哪里弱、哪里強,短處在哪里,平靜的心可以清楚的反映出來。當心靜止時,很容易看清楚事物,「止]的禪修,可使你的心平靜。平靜的心,可使個體轉化,因受外境影響而雜亂的人生,經由轉化,而成為喜悅單純的人生。誠實而清楚的看問題,則問題容易解決,而不需耗費寶貴的時間及能量。能做到此點,此人即是有能力、有安全感、有知識,乃至有智慧的人,他們可以平靜的看待事情。「止]的禪修,可為我們的生活帶來這樣的禮物。
  「觀]是一種明覺,是種殊勝的潛能,由修「止]所得的平和。寧靜中發展出來。若是「止]與[觀」修得不好,其他正向的事就很難發展。平凡人很容易造作惡業,做壞事比做好事要容易。「止]與「觀]修好了,則造作善業的能力就與造惡業齊鼓相當。當「止」與(觀」修持進境更深,則造作善業就比造惡業要容易。這是一種轉化態度與習性的方法,是得力于心靈的平靜與明覺。

  五種染汙與五種智慧(五毒與五智)

  密續裏面有轉五毒為五智的方法,五智分別代表五方佛。密續是佛陀法教四大類中的一類,這個分類不是怫陀自己所造,而是佛陀弟子集結記錄佛的法教,才分為律部、經部。阿昆達磨部及密績四大類的。五毒與五智的教授也出現在經部裏,不過詳細的教授與修持法門,是記載在密續當中。
  無明是缺乏智慧,當你沒有智慧時,你就有了無明,無明與智慧是連在一起的,它們像是手掌的兩面,密續是如此講述染汙的。因為,當我們不瞭解自己究竟的潛能是智慧時,我們就處在無明裏。然而,透過無明,我們最終可以獲得智慧。
  密續是甚深教法,所以不可能把五毒與五智的關係,限定在一種型態裏。密續中見地與實修兩種法教,是隨時在進化的,這是密續的特質,它說明真理的各個面向。並沒有一個固定、快速的公式,可以說明五毒與五智的互動,但有一個一般性的描述。五毒是指思想與行為的負面型態,五智則指思想與行為的正面型態。兩者的關連,是究竟潛能的兩個面向。
  法界虛空之智慧(法界體性智)的另一面,是無明。法界虛空如空性,使任何事物成為可能,為每件事保留了空間,此智以昆盧遮那佛(Vairochana)為代表。
  自我或我執可以轉化為平等性智,以寶生佛(Ratnasamb-hava)為代表。欲望和貪執,可以轉化為妙觀察智,與阿彌陀佛(Amitabha)相關,嫉妒轉化為成所作智,以不空成就佛(Amogasiddhi)為代表。憤怒與攻擊與大圓鏡智相連(像鏡子的智慧,鏡子可以反射任何事物),空性則像鏡子,因為空性的緣故,所有的存在都能被反映出來。就好像我們說,相對上一切事物都可能發生,因為究竟上一切事都不曾發生,此智與不動佛(Ashok-bya, 又譯作阿閃佛)有關。
  由密續的觀點來瞭解轉化,則所有負面的事,在究竟上都是正面的。所以,如果你轉化負面,則它自然會成為正面,因為正面才是它的究竟本質。任何事物都與密續觀點有關。之所以有無明,是因為有它究竟的本質。智慧。轉化是密續的原則,此點甚為重要。正確的修持,就是正確的轉煩惱為智慧。只是心理想要修持密續法門以轉化染汙是不夠的,個體第一步先要有鞏固的基礎,才能修持進階的法門。為鞏固基礎,則需修持適當的前行。加行,才能達到穩固的階段。然後,再修持密續,轉化才能發生,若基礎不穩就修密續,是得不到功效的。
  佛陀說一位具格的密續修持者,因為他知道轉化的原則,就在一切的生活行持中修持,他迅速的獲致證悟。某人若有許多的染汙,但他很虔誠的想要修持密續,並且非常精進,佛說,那麽此人可以在大約十六生中,獲致完全的證悟。但這必須是一個非常虔誠、投入的修行,這樣的成就頗為罕見。佛陀還說,若依密續而修,甚至可能在一秒鐘內獲致證悟。為什麽?當然,因為究竟上我們原本是佛。若能充分瞭解這一點,你的佛性就能顯現。佛陀不是指禪修中乍現的佛性,而是真正全然的。殊勝的證悟。雖然證悟不需超過刹那的時間,但我們必須記得,證悟的能力,是經年累月、生生世世的努力所累積來的。佛陀的話,並不是說我們可以怠情。我們不能因為有密續的修持法門就以為會自動成佛而鬆懈,我們必須時時用功,毫不懈怠。
  若是我們瞭解自己的潛能,有此覺知而成為一個佛教徒,那是相當幸運的,因為我們已選擇了一條正確的路。我們也很幸運的值遇佛法仍存之時,佛法不只是圖書館裏的一堆藏書,而是活的傳承,它是佛陀親自傳授,代代相承傳遞下來的,它活於歷代大成就者所寫下來的忠言及論述中。
  在偉大的上師帕當巴桑傑(Phadampa  Sangye,意譯:先父佛。中譯:帕當巴桑傑是十二世紀初南印度僧,將怫法傳入西藏,成為[希解派]的創始人。)一本很重要的著作裏,他談到修持:「你可以考驗你自己,是否當煩惱一升起時,對治之方就立刻到來,若是如此,那麽你修得不錯;若是你需要對治之方時,它不在那兒,而你被煩惱所制,那麽你的修持就還不夠,還需要努力。」這是很好的忠告。他還說:「有虔誠心而沒有慈悲心是不完整的,有慈悲心而沒有虔誠心也是不完整的,你必須具備慈悲心與虔誠心兩者,才是完整的。」他接著又說:[快樂與幸運不見得每次都帶來好結果,所以不必因你的幸運與快樂而驕做,也不必太過沉溺其中;痛苦不兒得總是壤的,有許多事可以由逆境及痛苦中學得,所以當不幸降臨時,不要太洩氣。]他還勸告修行者,不要等待你所求的環境的到來,應該善用你此刻所擁有的環境,這點非常重要。
  帕當巴桑傑警示:「宗派主義,喜歡某個法教,不喜歡某個法教,是種最大的障礙,是佛法修持者最可恥的一件事,這種態度應該要避免。]他說:「思考與想像是無邊際的,去想一些有意義的事,而不要浪費時間去做無意義的思考。。
  最後一個他的注解是:「自我是最邪惡有力的東西,所以,要好好的釘住自我」
  當佛陀在傳法的時候,他能教的沒有任何限制,但是聞法的人們,卻只聽到他們所能理解的部份。有些人潛能好,所以證悟得快。有些人的潛能還沒解脫到較高的層次,所以要花長一點的時間才證悟。有些人染汙多,有些人染汙少,所以證悟所需的時間有長有短,依個人情況而定。每個人所合適的修持法門亦不相同,某個法門或許可以加速一個人的證悟,另個法門步調慢而平穩,這也要依各別需求而定。適於此人的方法,未必適用於彼,證悟唯一的路,是依個人自己合適的步調來作轉化。
  我們的指導應來自於具有經驗的上師。我們不要跟別人作比較,也不要想登陸月球,然後在登月失敗時又感到沮喪。如蓮花生大師所說的,就我們現有的環境來修持,即使最平凡的一天,也充滿了轉化的時機。真實的去看待佛法,不要用狹隘的眼光來看它,也不要用誇大的眼光來看它。眾生的身高。體重、膚色不是完全一樣的,他們看起來各個不同,每個人都有些微的差異,我們都能經由個體各自獨特的轉化,而成就證悟。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