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9/09/17 09:30:40

喇嘛網 日期:2009/09/17 09:04:28   編輯部 報導

淨空法師談 - 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一不是二 分別、執著,是迷惑、是煩惱、是障礙,障礙心性。 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 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 影片來源:地藏經1998.5.28 淨空法師啟講於 新加坡淨宗學會共 51 次講演

 「心性本[本性]淨」prakr!ti-prabha^svara-citta,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三六(大正五‧二0二上)說:   「是心非心,本性淨故。……於一切法無變異、無分別,是名心非心性」。     

  經文說到菩薩的菩提心bodhi-citta,進而說到菩提心的本性清淨。『般若經』說菩提心本

性清淨,不是清淨功德莊嚴,而是由於「是心非心」,也就是菩 [P161] 提心本性不可得。從

心本空而說心性本淨,清淨只是空性s/u^^nyata^的異名,所以龍樹Na^ga^rjuna的『大智度

論』說:「畢竟空即是畢竟清淨,以人畏空,故言清淨」(大正二五‧五0八下)。一切法非

法,一切法空,也就說一切法清淨。所以本性清淨是「無變異,無分差別」,也是一切法如此

的。『般若經』從甚深般若慧prajn~a^的立場,引部派異論的「心性本淨」,化為一切法空性

的異名,是從修行甚深觀慧而來的。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心性與空性‧修心與唯心

不斷變化的心念■   聖嚴法師

一般人的心是煩惱心、妄想心,心念往往隨著浮光掠影、捕風捉影變動不已,所以並不真實,只是暫時而非永恆的存在。所有眾生的心念都隨時在改變。

佛經告訴我們,眾生的煩惱心變化不定,一個念頭有「生、住、異、滅」四種型態,前念與後念也會互相交替、念念相續,不斷地生滅、變化。今天你看到一朵玫瑰花,覺得很歡喜,想要聞聞它、親近它,明天可能因為玫瑰的刺扎痛了你的手,你的心念又改變了,覺得這朵花真討厭,就不想碰它了。

 喇嘛網利美園地-不斷變化的心念聖嚴法師   


                               「心」

 

   
 

                                                                                 波卡仁波切

雖然眾生的樣子不同,但是所有眾生的心卻是一樣的,「希求快樂,不欲求痛苦」這是一切眾生共同的願求!但是樂由何來?苦又由何來?兩者皆不是由外而來,而是由心而來,其實,一般的快樂或痛苦皆非真實的,它是如夢一般,在夢中的苦與樂,當一覺醒來時皆不存在了!而一切苦樂皆由心生,那麼「」又是什麼?心的本質即是法身,此法身即為佛性,佛性是沒有痛苦的,所以,苦又何來呢?因為眾生不了知己心即佛性,所以才會產生各種煩惱,而經由此煩惱進而造作各項惡業,而惡業的果便是痛苦了! 

我們一旦開始修行便要了知:「一切之痛苦非來自外在或他人,一切的苦根皆為一己所造成!」為什麼呢?那是因為我們不了解己心即佛性而使然。現在有很多的人都誤認為,痛苦都是別人所造成的,因此便不斷地責怪別人,埋怨外在的一切,其實痛苦的根源乃是由於不認知己具佛性。因此,我們必須了解一切痛苦的體驗皆由己造成,不須責怪他人。 當我們明白諸種痛苦皆由己心所生時,第二步驟便是:讓自心停止向外看,而是向內觀己,看察一己的缺失,接著用各種不同方法 ( 修持 ) 將自身的五毒及無明煩惱慢慢遞減消除,當惡的、負面的習氣減弱時,心的特質 ( 如:信心、愛心、悲心、智慧等 ) 便會自然的展露出來。

利美園地More


修學大乘佛法,經中常會提到所謂的「三心」,即:「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首,以無所得而為方便。」[1]意思是:菩薩在成就上求下化的過程中,所實際從事利益眾生的善行如布施、忍辱、禪定等行為,皆需以「菩提心、大悲心、般若智慧」的基本立場為前題以為開展,如此才能成就無上的菩提道。

其中「菩提心」可說是大乘法門的重心,很多經典也都讚歎發菩提心的功德;因為有了菩提心就可稱為菩薩,往後便能一步步地邁向菩提道利益諸有情。然而並非發了菩提心的人,就即時成為聖人的,這還得經過一番的努力才行,否則極易因為環境的關係,或個人煩惱無明所使而萌生退意成為「敗壞菩薩」[2]

何謂「大悲」

藉由悲與大悲的探討瞭解到,悲心的本身由於心態的差異而有了高低優劣之分;胸襟與氣魄的不同勾勒了悲與大悲的分野。

佛法的修學重視的免不了是發心的動機,動機的不同,趨向自然就有差異。

喇嘛網利美園地-菩薩之大悲心初探  

 發心為他利,欲正等菩提。發心就是,為了他人的利益而欲求無上正等菩提。
以十種勝義菩提心貫通菩薩十地,闡明十種波羅蜜多的義理。幾乎每幾乎每 一部「菩提道次第」的著作,都把發心當作大乘道最基本、最重要的修習項目,甚至於用發心來貫通整個大乘道。
《菩提道次第廣論》論說發心的內容其中共有三篇﹕第一篇,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第二篇,顯示如何發生此心道理﹔第三篇,顯示既發心已學行道理。

喇嘛網利美園地-發心意義&宗教實踐   -

我們佛教常用一個成語「慈悲喜捨」,也就是四無量心。如《彌陀讚》中的「彌陀佛大願王,慈悲喜捨難量」;《瑜伽焰口》中:「佛面猶如淨滿月,亦如千日放光明;圓光普照於十方,慈悲喜捨皆具足。」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不但是漢傳佛教的重要教義,在南傳、藏傳佛教中也非常重視。 「慈悲喜捨」之所以稱為「四無量心」,都是由眾生而來。因為眾生無量,所以福德也無量。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我們現在能做圓滿嗎?不能。四無量心能做圓滿的祇有佛。正如《瑜伽焰口》中說的一樣,佛才是慈悲喜捨皆具足圓滿的人。因此我們想要把四無量心修圓滿,那祇有依照佛陀的教法去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最後完成佛道,四無量心就能做圓滿了。
 

四無量心 - 利美園地   

心理訓練可以改善你的心身體結構的改變.你的大腦. 研究的重點是打坐, ... 我們稱之為心.並非作為神經說.只是一種大腦.它不是.換句話說,你的典型科技合作聯委會會議. ...

 喇嘛網心靈園地    

如何理解「心是根,法是塵,兩種都如鏡上痕。」這句話?
答:所謂心是根,此「根」是指根本。「心是根」即是說心是通達一切法的根本,至於「法是塵」,是指心要起作用,一定要有「所對境」。由於境本身存在的本質是無自性,但是,凡夫執為實有,此為無明,是障礙凡夫跳出輪迴的根本。所以,首先要通達境上的無自性,又因為佛說:「塵境是緣起」,一定是無自性。
又,當你通達境上無自性之後,還要了知能通達的心識亦是無自性。當知心識的無自性,就如同鏡中的影像一樣,若能證悟心是無自性──如同鏡中影像的話,這才是真正的證悟。所謂真正的證悟,是指若唯通達境上的無自性,還不是真正的證悟,必需再通達心識上的無自性,才是真正的證悟。因此,證道歌中所說的「二種猶如境上塵」也就是說:心和境都是無自性。又《金剛經》也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此「有為法」即是永嘉大師《證道歌》上所說的心、境,而「如夢幻泡影」就跟《證道歌》上的「猶如鏡上痕」所指,心、境皆無自性是一樣的。就如龍樹菩薩所造《中觀寶鬘論》中所說:『蘊及補特伽羅此有法,其存在的本質是自性空(所立宗),緣起故(所立因),譬如鏡中影像,或如閃電(喻)。』,以此論式來印證《證道歌》中所說的。


修行園地More


  「禪」的訓練就是教導人的心能夠長久的維持心的平常性。 所謂禪就是平常心,而「平常心」顧名思義就是將自己的心保持在一種平常的狀態中   喇嘛網More  

空之探究:

眾生、佛、所有的眾生心、諸佛的聖心,在空性中一味、無分別。具足空性慈悲之體性,願令自心生起菩提心」菩提心的利益跟形容是什麼?利美園地More    

  

藏傳佛教﹝入門﹞藏傳佛教﹝入門﹞ 

首先,瞭解佛教對於「大悲」的定義為何?

「大悲」,梵語 mahakaruna。即指諸佛菩薩不忍十方眾生受苦而欲拔濟之,其心稱大悲,乃佛菩薩為救度眾痛苦的悲心,且無疲倦之感。[3]如《大毗婆沙論》卷三十一云 

「心」是我們的主宰,所以我們一講心念無常,好像就失去主宰了。其實,正因為心念無常,我們才會見到,在無常背後還有一個永恆不變的心,就是所謂的「佛心」、「清淨心」,是禪宗所說的「明心見性」所要明、要見的心,也是智慧心、慈悲心。它沒有自私自利、自我執著,也沒有自我中心。

 

菩薩之大悲心初探

清淨的心也是不變的心,否則,今天成佛的人,如果改變心意,說一聲:「I change my mind.」明天就又變成眾生了。一個已經解脫的人,完成了清淨的智慧心以後,就再也不會三心二意了,因此《涅槃經》指出,無我、常住不變的心,就是佛心。

 

惡業來自無明,無明則是未調伏心的產物。所以,心必須用修行加以調伏和 ... 真誠發心出離世間法,可以帶來大喜悅。許多西藏佛教的修行者,以這種方式 ...
 

  所以者何?須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了此三心皆不可得,是名為菩提,過去佛心

 

謂心性、自性光明離一切戲論,是為法界:自性任運,故名摩尼寶;是生死涅槃一切法生處,故名為藏。”
  心性的性質,被總結為無實(空無自性)、廣大(一作泰然,普遍一切)、獨一、任運(自然)四要,也是修學大圓滿法、體證心性的四大要點,被強調為“四大誓句”(四種最極秘密的戒條)。大圓滿法源原始法身普賢王如來(阿達爾瑪佛,一譯吉祥普賢佛),被看作心性光明的表徵,此佛披發裸體,紋絲不挂,全身天青色,或懷抱佛母,表心性光明自然、空明、赤裸炯露、悲空雙運。
  心性所圓滿具足者,一般說為佛的法、報、化三身:心體性空為法身,自性光明為報身,大悲周遍為化身。心性常被比喻為透明的水晶球和能按人的意願出生一切的如意寶珠──摩尼寶。《珍珠鬘續》描述心性說:“如是自心性,滿願如摩尼,足用如庫藏,遍照如明鏡,明凈如晶球,現眾彩如錦,無收放如鵬,見力圓如獅,充滿如大海,自然解如空,一切依如地,勝出一切境。”

大圓滿心性光明論More      

 

論心性:欲探討佛道儒心性論,就必須首先明確心性論的具體內容,否則,就只能是無的放矢。因此,本文撰寫的目的,就是對心性論進行界定,從而為今後的相關研究舖平道路。本文的探討分三步進行:首先,本文從中國學術界目前對心性論的研究現狀入手,提出了問題的所在;接著,作者回顧了歷史上關於心性的種種異說,為下文的界定創造條件;最後,作者對古代漢語中的「心字進行了認真的考察,並由此展開對心性論的規定性的界定。通過本文的探討,作者認為:心性論實際上應當是以心性的轉化為中心而展開的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的方法論體系,而不是簡單的探討心與性的存在狀態的理論體系論心性More    佛教「心性論」是著重闡述「」與「」的關係,心的本質以及心性的作用、意義的學說。從根本上說,就是論述人的本性的理論,即「人性論」。佛教教義最關切的問題是人類受苦的根源,以及如
何解脫痛苦的途徑,而對解脫問題的探討,始終是與主體精神世界(知、情、意)的核心的心性問題相關聯的。中國佛教「心性論」研探二篇         1 本淨說的源流亦出自阿含經的原始經典、巴利佛教或法藏部等的上座部系的部派文獻,它可能與從大眾部系的心性本淨說所發展出的大乘佛教之如來藏說或佛性說的立場多少有所不同。 ... 因此,常住心性的想法於此並沒有加入的餘地。 心性本淨之意義      無染覺性直觀自行解脫之道 ﹝續 ﹞

 

 


備註 :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