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度:般若波羅密多之般若的種類

嘎瑪仁波切

般若就是智慧,包括聞智慧、思智慧和修智慧。聞、思、修三者是依次修行的。聞和思的智慧很重要,西藏大成就者薩迦班智達說:“沒有聞、思,就沒有修行。就好像一個沒有雙手的人,要去攀爬懸崖,那是不可能的事。”

 

  一、聞智慧

 

  我們要理解佛法深奧的教義,必須要依靠聽聞。就像在世俗中學習一樣,從小必須上學,聽老師講課,從一個個字母慢慢開始學習,學會了字母以後,學習拼音;學會了拼音以後,就學習念誦句子和課文。在學習期間,我們必須要聽很多老師講解不同的課程,深入進修,才能學到各種不同的知識和學問。

 

  同樣的,要學習出世間法,要理解經律論三藏的義理,當然也需要依靠聽聞高僧大德的講解和經驗的傳授,才能明白。對於善知識所講授的佛法,如實地聽聞,正確地理解其中的句義和內容,就叫做聞智慧。

 

  二、思智慧

 

  我們對於上師或其他善知識,講解有關正法的教義,不要只是在表面上聽一聽就過去了;聽聞之後,要不斷重複去深入思考。如果有不懂的部分,就要請問上師。就像小時候上學一樣,老師在課堂上教過的,回家要反復學習一樣,不懂的地方,要請問老師,直到完全明白熟悉為止。如果我們對上師所教授的內容,全部理解無誤,對於修行的心要和細節,也沒有任何疑惑的話,未來自己獨修的時候,就不用依賴他人,這就是思智慧。

 

  我們在塔公學習佛法時也是一樣。上師在早上解釋佛經的內容,下午還有其他大師兄們作助理,繼續教授。到了晚上,要把上師講過的經典,重複學習。第二天早上考試時,要依照昨天上師所講解的來解釋。如果你不反復閱讀,不去思考經典裡面的義理,就回答不出來。

 

  如果學習了以後還是不懂,就必須要去請問上師。最不應該的是,聽過了以後,自認為已經懂了,不再去思考,聽聞的佛法就不會留在心上了。所以,聽聞之後,必須要一而再,再而三,思考正法的妙用,好好體會其中的涵義,讓義理在自己心中紮根,開花結果。反復深入思考的目的,並不是教你熟悉佛經內容以後,去批評別人講的法是對還是錯;而是要你吸取其中的精華,來對治自己的習性改變自己的觀念,調整自己的言行,這樣對我們才會有幫助。如果能時時去感受體會佛法的奧妙,不斷修習,到最後就能自己獨立思考,獨立修行。

 

  三、修智慧

 

  依照藏傳佛教傳授佛法的方式,上師講解之後,弟子就要回去思考其中的真義。比方說,講解“佈施”的內容之後,你們就要去思考佈施的意義;講解般若之後,就要去思考般若的意義。不論多久,一天、兩天、三天或四天,或是一個月、兩個月,能長時間一再咀嚼法味,讓自己沉浸在佛法中,並運用在身心上,才算是修行。

 

  如果聽聞佛法以後,深入思索,已經完全理解其中的道理,沒有任何疑問或模糊不清之處,就要從事實修。依據聞思的義理,經過長期的實修,才能通達證悟實相空性,這就是修智慧。

相關文章:
六度:般若波羅密多之般若為六度之要 嘎瑪仁波切 緣氣:(3631)

上一篇(轉念的啟發) 回目錄 下一篇(六度:般若波羅密多之般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