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觀應成派

藏中諸派,如[覺朗派],說真如有自性成就...彼等是否與真正中觀應成派之見相合? 

 [廣論學習問答360則]

【第二八二則】
  問:藏中諸派,如[覺朗派],說真如有自性成就,及自空他空,俗有真無,非有非無等,皆自命如中觀應成派。彼等是否與真正中觀應成派之見相合?
  答:應成派說:就滅除染汙分而言,亦是空性一分,故許滅諦勝義諦攝。覺朗派許空性有自性成就,若此彼等應於不許空性有自性成就者,所說能立為道之所證所量等說(真正中觀者所說),指出其過失,然而不能。故彼等所許實無意義。且彼等應於空性有自性成就之理,善為成立,然而不能。故其所成立之理,實為勉強。
  應知若無為法與其能證能相等量等無關係者,則一切無關係法,皆應成為能相所相,無理避免。若謂有關係者,然實有自性法,不應待他,故亦不能立其關係。如滅諦之[擇滅]是有分,如許彼有自性成就,則應不觀待其別別思擇諸煩惱,而滅除之之各支分。又若許空性有自性成就,則應不觀待於法寶(依法而生之空慧能量,空性為所量)。不觀法寶,則三寶僅二寶,成大過失。當知空性等諸無為法,亦依緣而有,依緣而生,以空性亦有其空分故。離種種垢,斷種種染,空性須與種種能量所量等支分相關。空性乃有分,有分須觀待支分故。(以上是以緣起之因,成立無為法無自性。)
  空分乃空性之安立處,謂抉擇諸染別別滅分。觀察有分之空性,與空分成就自性之一或異體,亦可如前觀察補特伽羅,與其安立名處之諸蘊一異之理,而破除之。空性之支分甚多,如離垢分。又一切法,各各皆有其法性,有情各各心識,亦各有其法性。若空性與離染分成就自性之一體,則有染有情,以有法性故,亦應具離垢分;若空性與諸空分成就自性之異體,則應有分(空性)不待支分(空分)而有。若謂此理不能破無為法實有者,亦應不能破有為法,是則全無實有可破。(此是以一異之理,成立無為法無自性。) 
  覺朗派說:“若謂有為法自性空者,是說彼法無彼自性,故是斷空。然真如有自性,故是實有。”彼說有為法為[自空],以有為法為自性成就之本體空故。無為法須觀待有為法而空,故稱[他空]。此是許有為為空,無為為實之謬說。須知空性本以滅除諦實,今於空性反執為諦實,空性乃成究竟所緣,此見極難成立。如水中起火,更無物可滅此火。是猶觀佛為魔,無可救藥矣。彼上句(自空說法)是抉擇有為法自性空之最大歧途,是謗毀有為緣起之斷見;後句(他空說法)說真如有自性,是增益實有之邪見,故是邪解真空之義。[若自性空義,是彼法無彼自體]者,應知自既非有(若此柱之本體無柱,即是自無),則他亦非有。其立法實有之立者,與成立彼中之教理等,亦皆自性空,皆應非有(引究竟一乘寶性論及如來藏性論),則安立實有少分法之宗派(有部、唯識),純屬臆說也。[若善知此理則 知印度佛弟子凡說實有法者(指說一切有部及唯識部),則定說有為法實有,名[實事師](彼于有為法事事物物決定說為實有故。此印度通例)。其說有為法非實有者,亦必不許任何法為實有。實較藏地任意談說者,真超勝多矣。](以上皆為宗喀巴大師所說語)謂藏中諸派或如覺朗派說,俗有真無,或說非有非無,雖自命為中觀應成派,而實不及印度之犢子諸部,何況有部、唯識諸宗。唯識師所據仍是佛說,不過非佛之不共密意而已。藏中諸人士(如覺朗派等)則直是臆說。有部諸師所據教理,乃佛初轉法輪時所說,唯識所據乃佛未轉法輪時所說。雖各宗所許了義不同,然皆根據佛說,無謬無亂。且通下部見,為通上部見之基礎。藏中許自空他空,或許非有非無之說,于佛三時教中,皆無根據。彼等雖或引寶性論等教,然誤解論義,不合佛意。
  彼等亦自謂根據般若經說:“不說色是空,不說色非空。”然不知經義,乃說于色于世俗名言,不說是空,於勝義諦不說非空,此說二諦圓融之義。須知若謂色非空非不空,即墮第三聚。如龍樹說:“若遮無自性,則成有自性。”不立第三--非有非無。于名言中,不說色是空,於勝義諦中,不說色自性實有非空。此乃般若經義也。“於真實義雖有二說,(覺朗派說真如實有;有一派根據摩羅紮瓦之說,計真如非了別境,即說真如非實有),然皆共許世俗法是自性空,次乃諍論勝義是否實有(此乃宗喀巴大師針對當時謬說而發)。故以正理破除諸法實有之後,不許有為法,與一切法為實有者(此說自宗已通達空性義者),與倒解空性為斷空者(彼等謬解空性),說有為法與一切法皆非實有,畢竟不同也。自宗通達空性,以正理智遮破實有,顯無實有。他宗則依斷空,成立無實有:或說世俗、勝義皆非了知境,任何亦無;或說世俗名言量,由內心顛倒顯現,不能說無(非無),勝義諦非了知境,不能說有(非有);或如覺朗派說,自空他空。彼等皆說無諦實無自性,然皆依斷空不如理而建立,與自宗通達空性如理建立者不同。


上一篇(中觀自續派與中觀應成派) 回目錄 下一篇(中觀應成派鼻祖 吉祥月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