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人類文明新境界       

邁向和解、和平、和諧之路

文/ 釋本性

一、薩賓武士妻子的故事

 

  二、佛教維護和平

 

  三、佛教反對戰爭

 

  四、宗教·種族

 

  五、邪教·吸毒

 

  六、環保·貧富

 

  七、教育·愛滋病

 

  八、中國佛教與世界和平

 

  九、兩岸佛教徒與創造人類文明新境界

 

 

 

  尊貴的上淨下心會長

 

  上圓下宗主任

 

  各位前輩、同仁、朋友們

 

 

 

  一、薩賓武士妻子的故事

 

 

 

  以促進華僧之間合作、華僧與國際僧伽之間的團結、維護世界自由與和平為宗旨的貴會,為薪火相傳、燈燈續焰,使光明普照世界、人類永沐光輝,於此舉辦僧伽的時代使命講習班。

 

  主辦方、組織者的弘教度生責任感,令我敬佩,其良苦用心,讓我感動。作為六十年代中期出生的一代大陸人,由於歷史原因,在對宗教的瞭解和認知上,有著一些後天的不足。但佛陀總是慈悲與智慧的,在我出生二十年生日的那一天,於改革開放的洶湧大潮中,“金刀剃下娘生髮,除卻塵勞不淨身。圓頂方袍僧相現,法王座下又添孫。”讓許多人意想不到地,我幸運地成了一名沙彌,然後,又成為光榮的比丘。慚愧的是,本人的根機遲鈍,先天不足,在宗教的實踐上,更因此學淺證薄。今天,殊勝的眾緣和合,有幸應邀站在這個莊嚴的講臺,深為自己的眼高手低,感到惶恐。

 

  下麵。我將應主辦方、組織者的要求,以“創造人類文明新境界”為題,結合貴會團結、合作、自由,尤其是和平的宗旨,就如何邁向和解、和平、和諧之路,從佛教的角度,談一些不成熟的個人看法,並以最謙卑的心誠懇地乞教於在座與不在座的前輩、同仁、朋友們。

 

  曾經,看過一幅油畫,畫中的故事說:強大的羅馬武士搶奪了弱小的薩賓武士之妻,並強迫與之結婚生下兒女。後來,薩賓武士也強大了,前來報仇。在一開闊地,當兩軍對峙、劍拔弩張時,曾經被搶屈為羅馬武士之妻的薩賓武士之妻,突然攜著兒女奮不顧身地沖到兩軍之間。她意圖阻止一場一觸即發必將血肉模糊、血流成河的生死決戰,哪怕,為此捨身。因為,她非常明白,一旦這場決戰爆發,兩軍將都遭受重創,她將因此失去正各領軍的前夫——薩賓武士與現夫——羅馬武士,她也將因此失去參戰的父老兄弟。她更明白,如果這樣,她還將失去她與前夫共同的子女,也將失去與現夫的共同子女。因為,不久的將來,另一場生死決戰又會在她的這些子女之間發生。她知道,她無法承受也不應承受這樣慘重的代價。於是,她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和解,給和平一個機會,也讓和諧的夢想高飛。

 

  看這故事,其結果,很是令人欣慰,但通常意義上表達的公平與正義,在這裡,似乎沒有得到彰顯,這也許正是文明的蒼白、乏力與無奈。但我想,起碼她彰顯了佛教的偉大慈悲與崇高智慧,讓我感歎不已。

 

  談到文明,自然會讓我們想像起人類輝煌文明中重要的更是核心的組成部分——宗教文明。2500年前,佛教於印度誕生;2000年前,道教於中國發端;緊接著,基督教、伊斯蘭教,也於阿拉伯半島孕育成型,並成功出生、茁壯成長。人類文明包括幾大宗教文明,在他們的歷史進程中,多試圖解放人類的不公和苦難,戰勝不義和邪惡,保障尊嚴與善良,超越束縛與死亡。尤其,高舉人的生命的旗幟,迎風飄揚。在佛教,還把對生命的關注和保護擴展到所有的動物甚至生物中。他們就此各自努力,持續精進,共同邁進,有成功的經驗,

 

  二、佛教維護和平

 

  大家知道,作為佛教徒,我們與地球上有良知的所有人們一樣,都渴望全球的和平和安全,就象小草渴望陽光,魚兒渴望水。但是,當我們站在地球上的任何一個支點上方,往下探望,我們會失望地發現:這個地球,充盈著躁動和不安。局部戰爭、軍備競賽、地區衝突、民族矛盾、教派紛爭、種族歧視、邪教猖獗、恐怖主義、販毒吸毒、環境惡化、資源短缺、貧富差距擴大、教育失範、高科技犯罪、公職人員的腐化、愛滋病橫行等等人類社會的缺陷和病態,不和解、不和諧,象黑色幽靈,直接間接、時時處處地向這地球上早已脆弱的和平與安全,發出了強勁的挑戰。

 

  佛教是一個和平並致力於和平的宗教。釋迦牟尼是一個和平的使者,他通過克服內在的躁動和不安、缺陷和病態,達到內在的和平,從而脫胎換骨,獲得解脫和自由,成為幸福的覺者。因此,和平之於人類的重要價值,佛陀有著深刻的體會。如何致力於人類的和平,佛陀有著深刻的認識。對和平的話題,佛陀有著充分的發言權。

 

  佛陀教導我們:世界是因緣的,因緣散,萬物滅;因緣聚,現行生。因緣的善惡決定了因果的好壞,改變了因緣也就改變了果實。人類的命運,由此推斷,必決定於自己手中,所謂的自作自受、因果自負,就是這個道理。

 

  佛陀又教導我們:世界既是因緣和合而生的,他們便互為因緣,是一個整體。各種關係,在時間上因果相續;在空間上,彼此互依。人、事、物面面相攝,層層相疊,互相牽扯,互為因果。個體的命運與全體的命運,緊密相連,生死攸關。維摩詰居士就說,自己與眾生一體,眾生病為己病,己病為眾生病。個體無法在孤立中生存,無法在不協調中發展,他只是重重無盡世界網裡的一個點。因此,世界的關係法則是牽扯一發而動全身,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只有共榮才能共生,只有共生才能共榮。為此,我們要慈悲要寬容。

 

  佛陀還教導我們:所有眾生,皆有佛性,原本聖潔,一律平等。這平等不僅是指不同個人、不同群體、不同人種,而且超越人類,普及宇宙一切生命。佛陀于菩提樹下證悟時,說的第一個真理便是:眾生皆有佛性,皆當成佛。根據這個原則,佛陀強調:人人生而平等,所謂的貴賤無非是人為的劃分,是經濟條件與社會地位的人為造成。

 

  為此,佛教要求我們:要善自珍重、關注、掌握人類自己的命運,人類要為人類自己負責。在與自然、社會、眾生的關係中,我們要相輔相成,和平共處;要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要愛人如己,勿相殘殺;要相互尊重,不可相互輕視;要互相信任,不要互相猜疑;要捐棄成見,握手言和;要破除自我,放棄自私;要有平等心,不要有分別心;要互相瞭解,不要各自封閉;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要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要莊嚴國土,利樂有情。

 

  三、佛教反對戰爭

 

  佛教創立的2500年來,和平鴿雖然在天空飛翔,但戰爭和衝突的黑蝙蝠卻從來沒有飛離。十年前,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以美國為首的聯軍與伊拉克展開激戰。後來,聯軍又與南聯盟發生大規模的衝突。我們打開電視,每天都可從螢幕上看到鐵與血,在世界各地搏擊和潑灑,受害者在哭泣,目擊者在恐懼中顫抖,人類的生命保障權受到了嚴重的摧殘。現實是如此的殘酷,但有多少人去反省,或者說,反省了又有多少人給予更正。看看今天的世界吧,各國都在忙著發展高科技戰爭的技術設備。某大國還不顧國際社會的反對,加緊為未來的高立體、大縱深、全方位的星球大戰作準備,大搞導彈盾牌計畫。一些國家,核軍備雖言控制,實際上在發展。生化武器的時運繼續在世界上走紅。各式輕重常規武器,其製造、銷售市場更是火爆。這種既裁軍又備戰的新軍賽,說明了多少年前的冷戰陰魂並沒有散盡,世界還籠罩在戰爭和衝突的陰影之中。

 

  佛教反對戰爭、提倡和平。因為,戰爭意味著殺害。佛教強烈反對殺害生命,包括人類和低級動物。佛教講輪回,任何眾生都有可能是我們的前世父母兄弟姐妹。殺眾生即殺父母。任何眾生皆有佛性,皆當成佛,殺眾生,即出佛身血,殺未來佛。佛教認為:眾生如我們一樣,都怕受到傷害,因此,要將心比心,給予廣泛慈悲,給予憐憫。宋陸遊詩雲:“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痛苦怨難伸。設身處地捫心想,誰肯將刀割自身?”佛教第一大戒就是戒殺。《大智度論》說:“諸罪當中,殺罪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觸犯殺戒,滅絕人禽生命,自殺,教他殺,喜他殺,助他殺,同罪;死墜三惡道,及生人間,多病短命。”佛陀說:“殺動物作祭品,將導致世界的非正義。當殺動物時,神都會痛苦地吼叫。”認為戰勝者將被戰勝,殺人者終被殺。戰爭雖有正邪之分,但沒有值得稱讚的戰爭。他甚至認為,士兵戰死沙場,殺一人欠一命,殺十人欠十命,因其欠下的命債,將使之無法生天。佛陀拒絕任何形式的戰爭,因為無論何種形式的戰爭都摧毀了人類、眾生,摧毀了村鎮。他認為,戰爭是通向苦難之路。不會有戰勝者,只有戰敗者。所謂的戰勝者,徒增傲慢;所謂的戰敗者,沉溺於憂傷。而且,沒有永恆的所謂戰勝者,失敗緊跟著所謂的勝利。要想生活得安詳和平,必須放棄所謂的勝敗,放棄戰爭。佛陀常說:戰勝千人千次,不如戰勝自己一次。最偉大的戰勝就是戰勝自己。戰勝自己的殘酷心、不平等心、貪婪心。佛教以為,戰爭非戰爭所能制止,即使一時制止了,也將埋下另一場戰爭的輪回。仇恨不能止息仇恨,仇恨要用善意才能化解。挑戰不是去傷害,而是把慈悲給予。佛陀說:以柔勝剛,以善勝惡。強者忍弱者是了不起的,弱者忍強者更了不起。中國禪僧寒山問拾得:“世間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置?”禪僧拾得回答:“只要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且去看他。”這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佛陀說:真正的勝利,真正的伸張,不是戰爭上的征服。贏得戰爭,不能贏得和平;贏得和平,恰恰是通過避免戰爭。他說:“非戰非暴力,引向勝利。”中國古語也說:自古知兵非好戰。不戰而屈人之兵最為上乘。

 

  佛教提倡:勝利要來自漂亮的語言,衝突要由語言——談判去協商解決。佛陀說:“言詞的說者,以舌頭為武器,創造了真正的和平。”

 

  基於戰爭、暴力的非理性,佛陀要求當權者和平治國、治世。他曾對波斯匿王說:“王者應愛民如子,勿以權勢壓人,生命平等,沒有什麼貴於生命者,要克制自己惡習,寬大待人,不把自己幸福築到別人的痛苦上,要幫助苦難者,安慰煩惱者,救濟有痛者,王者為眾生謀福,非眾生為王服務。”又說:“王者以正法治世,不以刀杖,會得安穩。”據佛教的看法:“聖者不殺,常護眾生”,轉輪王也是不使武力,放棄武器,不傷眾生。

 

  佛陀不僅反對直接的戰爭,也反對從事武器製造、經營。他認為,武器越多、越先進,眾生的受威脅也就越大。他認為,智慧、聖潔、超越戰爭才是最銳利的武器。他甚至要求其弟子們少談論戰爭,少談論武器,說那沒有意義,徒增暴力傾向,鼓勵了戰事。他說,你遇君王,別與他說什麼榮耀、軍隊,但說死亡。曾經,佛陀一度反對僧人與軍人關係過於密切,認為僧人象徵和平,軍人象徵戰爭。和平的精神,也落實到了僧團中。他教導弟子,要“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並認為合和、清淨、安樂為僧團三大美德。

 

  佛陀不僅在理論上,提倡和平,反對衝突、戰爭,在實踐上,也是身體力行的。佛陀出生於刹帝利種姓,該種姓屬武士階級,從軍、征戰,是他的義務。但是,佛陀拒絕了這種義務,出了家,成了一個非暴力的和平主義者。不僅如此,他成佛後,還回到家鄉宣傳非暴力主義,致使刹帝利種姓的許多人放棄暴力,追隨佛陀。

 

  曾經,琉璃王三次帶大軍要去攻打迦毗羅衛國,佛陀三次親勸琉璃王,要他罷兵和解。又有一次,拘利族與釋迦族人在爭奪水源,準備為水一戰,佛陀阻止他們說:“以血換水,請問水貴還是血貴?”兩族人聽後終於省悟,放下干戈。

 

  《普賢行願品》說:“眾生至愛者身命,諸佛至愛者眾生,能救眾生生命,則能成就諸佛心願。”記得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阿爾具特·施韋澤在其《敬畏生命》文中說:“善是保持生命,促進生命,使可發展的生命實現其最高的價值。惡是毀滅生命,傷害生命,壓制生命的發展。這是必然的、普遍的、絕對的倫理原則。”

 

  他們的見解,是何等的相似啊!

 

  至此,我想到了印度聖雄莫漢達斯·甘地,他以佛教的慈悲力量,通過不傷害敵對者卻自甘受害的方法證實了真理,證實了慈悲的強大力量。他的忍耐和憐憫避免了敵對者犯更大的錯誤,他的不報復,最終感化了敵對者,他高度組織紀律性的非暴力抵抗運動,終於把外國殖民者趕出了印度。這是佛陀以善勝惡、以柔克剛、以和制勝的理論實踐成功的生動例證。

 

  我更想到了提婆以德報怨的事例:獨眼提婆,釋空是有名的。有人裝作提婆的崇拜者,去皈依提婆。一次,見提婆于林中深入禪定,便拔刀刺其腹部。提婆忍痛捂住傷口,以德報怨,為兇手作最後的說法。開示後,他還提醒兇手趕快下山逃命,以免其弟子來時被抓住。弟子們上山,見此情景,要追趕兇手,將之抓獲。提婆勸說:“他害的不過是業報,哪是提婆,千萬不要以狂追狂,以哀悲哀。”說罷,安詳圓寂。

 

  四、種族·宗教

 

  戰爭和衝突並非不和平的惟一禍因,接著,我們將要提到的人類和社會的種種缺陷和病態,種種不和解、不和諧,都是不和平的動因。

 

  由於業力、膚色、境遇等的不同,人類有了種族、階級之分。但是,佛教說,眾生皆有佛性、本質平等,無有差別。因此,各人種、各界別,是一律平等,無有高下。古印度有四種姓之分,婆羅門種姓,可以高高在上,享有榮華富貴;首陀羅種姓,只能作牛作馬,受盡苦難。佛陀反對這種姓制度。他讓種姓制中不能受教育的人自由地去受教育,讓沒有宗教信仰權的人自由地去信仰宗教,讓不能與所謂上等種姓通婚者自由地去通婚,讓弟子們有表達思想言論的自由,他還用羯磨法對僧團進行民主管理。甚至,也寬恕容忍了弟子對他的異議與反對,如提婆達多。於是,他的弟子中,有了國王、大臣、強盜、妓女。他說,雨灑大地,普施芳草,沒作分別,因此,要慈悲、要平等、要互敬互愛。遺憾的是,2500年後的今天世界,種族歧視還是陰魂不散,在美國,還有人對黑人奧巴馬當選總統說三道四;在南非,白人對黑人的歧視案例時有發生,而種族的衝突,更是方興未艾。在斯里蘭卡,僧伽羅人與泰米爾人之戰,其血水可以把這島國的土地染紅。我想說,各民族、各種族,都是天賦的寶貴遺產,是過去世界的證人,是現在世界的主人,是未來世界的希望,大家都有著同樣紅色的血液,是同一片藍天下的兄弟姐妹。

 

  宗教是社會的良心,受到有良知人們的信仰。但是,因為一些信仰者的狹隘心態,對不同的宗教,起了分別心,區分什麼是你的宗教、我的宗教。對我的宗教,尊重倍至,擁護倍至,讚歎倍至。而對你的、他的宗教,就橫看豎看不順眼,給予貶低,甚至攻擊,製造紛爭。歷史上,佛教之外,由此引發的戰爭並不少見。雖然,這戰爭的根源,有政治力介入的因素所致,但某些宗教當時的缺乏自省也不能不說是一大緣故。如此歷史教訓,不可謂不深刻啊。佛教告訴我們:法無高下,惟有對機。各正統宗教都有其偉大的導師、智慧的教義、可以教化的眾生。要像大海,要像小溪,要像土地,盡納雨水。各宗教間,要對話,不要封閉;要相容,不要紛爭;要友好,不要敵視;要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共同帶領人類失落的精神回返到自己良知的家園。

 

  而種族衝突和宗教糾爭,又往往導致內戰的爆發,甚至國與國之間的劍拔弩張,阿富汗內戰是如此,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的對陣也是如此。

 

  五、邪教·吸毒

 

  由於信仰崩潰、宗教貶值、教育失范、道德墮落,加上社會的種種缺陷和病態流行。近幾十年,各式各樣,千奇百怪的邪教紛紛出籠,頗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之勢。這些邪教,出發點險惡,理論荒唐,斂財騙色,對誤入岐途者及社會造成極大的傷害。象日本的歐姆真理教,喪心病狂,放毒氣於地鐵,使千餘人受傷害。在我們中華大地,邪教法輪功,盜用佛教名詞,利用佛教,又對佛教進行歪曲,攻擊佛教,褻瀆佛教,破壞正統的宗教秩序。又胡亂編造教義,使大量誤入歧途的迷途者身心受害,造成相當數量人員的死亡和精神錯亂。它甚至擾亂公共秩序。我們認為,中華佛教徒應給予堅決的反對。在佛時代,也有謬誤的學說橫行,佛陀毫不留情地給予批判和抵制。這表明了佛陀對邪教邪說堅決破除的嚴正立場。

 

  百年之前,中國的林則徐等就大聲呼籲禁煙,並身體力行,為之奮鬥。時至今天,毒品乃在世界上聲東擊西,禁而不止,它摧毀吸毒者身體、財富,甚至靈魂。多少人因為販毒、吸毒,去鋌而走險,出賣良知,成了社會的毒素。佛陀反對生產、經營毒品,甚至與之有相通之處的酒類同被禁止。他認為,毒品與酒弱化了人類的機能,扭曲了人類內在優良品質。就酒為例,司機喝酒,交通事故,領導喝酒,亂發脾氣;丈夫喝酒,亂打妻女;女士喝酒,洋相百出;有人還因為喝酒幹出了殺人、放火,以及做出傷風敗俗的事情來。酒也影響人的身體健康,乃至優生優育。陶淵明很聰明,就因為嗜酒,生了個呆傻的兒子。酒尚如此,何況毒呢。

 

  六、環保·貧富

 

  由於人類自己的短視,為了一時的利益,盲目地破壞自然,殘害環境,現在,自然與環境反過來,向人類發出了挑戰。臭氧耗損,土地荒漠化,水源污染,生物、植物種類銳減,種種資源缺乏,土地的濫用,雜亂的建設,污染的空氣,全球的升溫,摧毀性的自然災難不時地席捲而來,人類嘗到了自己種下的苦果。有篇文章說,30年後,由於全球環境的嚴重惡化,人類將只剩下30億人,這斷言雖有聳人聽聞之處,但也不能不說是為人類的生存敲響警鐘。佛陀早就提醒我們,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好生態,保護好環境。要構築人與自然和諧的世界。他要我們放生,他認為植物也有生命,不可損害。佛陀曾經對雨勢大臣講的七種可以興國的國策中,其中之一就是要保護好樹木花草。佛教的古寺,都是在綠樹掩映中。可以說,佛教對生態環境的理解,是有預見性的;對生態環境的細心保護,是一個出色的典範。

 

  十數年之前,我呆過某個國家。從那,我瞭解到了貧窮意味著什麼,那意味著,住破草房,日曬雨淋,營養不良,缺少醫療,甚至饑餓。而在世界其它不少地方,我看到的多是富人,他們坐小車,吃奶油麵包,海濱度假,甚至紙醉金迷,生活腐朽。這是兩個不同的世界,不同的人生。貧富差距懸殊,扭曲了他們的靈魂,富者因此不自覺地生出許多優越感,傲慢起來;而窮人,也因此越發自卑,越發怨恨,導致了他們之間內心的潛在矛盾。一旦窮人愈窮,富人愈富,矛盾的火星終有一天要釀成大火。佛陀反對對物質的貪婪,但鼓勵通過非暴力、正當的方式爭取獲得生活必需品。他反對貧窮,認為絕對的貧窮會導致種種罪惡的產生。他反對貧富不均,他的“利和同均”之教導,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佛教說:這世上有三種人,他們是:瞎子,沒有一隻財富之眼,也沒有一隻道德之眼;單眼人,他有財富之眼,但沒有道德之眼;雙眼人,他具財富之眼,也具道德之眼,在物質和精神的提升上,雙管齊下,齊頭並進。佛教欣賞的是雙眼人,認為如果一個人只是單眼人或瞎子,那是不幸的。

 

  在佛陀看來,在某種情況下,擁有最基本生存需求物較之信仰更有意義。曾經,有位農夫失了牛,找了一整天未尋到。他路過一地,正值佛陀說法,他便想加入聽法。佛陀知道他已一天未吃飯,於是,便叫弟子先去準備飯菜給他吃,讓他先用飯後再來聽法。為此,佛陀的經濟觀點是建立在中道上的,強調合理的基本物質需求,只是認為人應是物質之主人,而非物質之奴隸。

 

  七、教育·愛滋病

 

  我曾受10年的社會院校教育,10年的佛教院校教育。在10年的社會教育中,我覺得,現在的全球社會教育已經失範,落入了如下三大陷阱:強調競爭原則: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受教育者回到社會時,更具競爭力。競爭就得超過別人,突出自己,甚至打敗別人。又強調職業原則: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受教育者回到社會後,有所謂的工作能力,易找到工作、找到更好的工作。強調利益原則:該原則由以上二項原則派生出來,有好職業,又具競爭力,便能創造大利益。教育,基於這三大原則——三大陷阱,其結果就是:被教育者,往往重利輕義。他們可能是科學家、工程師、電腦操作員或技術工人,可以造飛機、使用武器,甚至上到月球。但他們可能是野蠻人,不惜用一個導彈打一隻咬他的蚊子。誰損害他們的利益,誰敢與之競爭,他就打倒誰。這種教育,純粹是一種功利性的利己教育。說穿了,是一種功利投資,今天投資金錢、時間、精力下去,然後,比人強,明天就把投資收回來,掙更多的功利。

 

  而佛教的教育,引領人類從無知走向有知,引領人類從黑暗走向光明。是火炬,是明燈。由於佛教教育點亮這盞燈,人類的眼睛亮了,人類的心靈也明瞭。佛教教育,他重在精神文明的提升,重在人類的全面發展。要人類有好的技能、慈悲的情感、理性的智慧,直至趨入眾生本明佛性。佛教僧團從早期的只有五比丘,發展到了今天的成千上億的四眾弟子。他們過著純潔的倫理、道德、信仰的生活,這足以證明:佛教的教育是契合人性佛性,是成功和圓滿的教育。

 

  近年,超級癌症——愛滋病,在美洲,橫空出世;在非洲,楚歌四面;在歐洲,陰雨綿綿;在亞洲,蕭聲四起;而我們中華大地也非淨土。據說,愛滋病產生於非洲大猩猩,但人類也把自己降為大猩猩般的低級動物,吸毒、淫亂,因此,更成了愛滋病攻擊的目標。有趣的是,上次,到某動物園,看到大猩猩、大象都被馴的學人走路、跳舞,嚮往做人。這種人不如大猩猩的角色錯位,實讓人深感悲哀。佛教反對吸毒,更反對淫亂。基本五戒中,第三戒就是戒禁淫亂。認為淫亂,不僅傷害了自己的身心,也損害了社會公德、家庭美德,會引發社會的不安定。進一步,使當事人不得解脫。對貪欲患者,佛陀開出了“不淨觀”等法門。

 

  今日的世界,其缺陷與病態,其不和解、不和平、不和諧何止以上所列這些。

 

  八、中國佛教界與世界和平

 

  相由心生,戰爭和亂象不會憑空而起。佛就說:戰爭源於內在貪欲,源於優先權。他說,君王征服世界、擁有山海,沒有滿足,引起戰爭。又說:“無明為本,母子共爭,父子兄弟親族共爭,王王共爭,民民共爭,國國共爭,以共爭故,以種種器杖相向加害。”如同戰爭,人類社會的種種缺陷與病態,其源頭,何嘗不是如此?可見,人類面臨的危機,歸根到底是人心的危機、思想的危機、見解的危機。心病要用心藥治。佛陀以為:要想徹底根絕戰爭及種種世間亂象,那麼,息滅人心的貪嗔癡,促其修行戒定慧,提高其內在品質,實踐內心的自我的和解和平和諧,是根本性的途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為佛教。人間和平,以心地和平為基礎,兩者兼之,才是究竟的和平。這些明心見性的精闢見解,讓我們在危險中看到了希望,為我們爭取世界的和平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中華民族是個熱愛和平的民族。中國人民一直信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禮之用,和為貴”的和平哲學。根植在中華民族熱愛和平崇尚和平嚮往和平哲學思想上的中華佛教及其佛教徒,更是和平的積極維護者、推動者。

 

  我們始終認為:和平與發展,是人類永恆的主題。衝突與戰爭是人類的公敵,要給予杜絕。亞洲人民不要戰爭。歐洲人民不要戰爭。中美之間不要戰爭。中華民族內部更不要戰爭。全世界正義的人民都不要戰爭。我們佛教徒更不要戰爭。戰爭必須防止,衝突必須化解,必須擯棄種族歧視、宗教紛爭,貧富差距懸殊必須消除,生態環境必須保護,必須剷除邪教、消滅疾病、停止軍賽。國家有不同,地區有不同,民族、種族、地理、政治制度,意識形態、生活方式、經濟力量、文化傳統、價值觀念、宗教信仰,也有不同。由於背景不同,看待問題的立場、觀點、方法也就不盡一致。但差異不是衝突和戰爭的理由。差異也不能成為謀求理解、和解、合作、團結的障礙。差異,可以通過相互尊重、致力對話、促進交流、共同協商、互相理解、互相忍讓、互相協作、互相幫助,做到存異求同、休戚與共,做到和解共生、和諧共榮。尤其是,在科技和資訊領域迅猛發展,尊重個人價值和環保意識取得世界範圍內共識,地球儼然已成了地球村的今天,世界如果沒有共同的合作,就無法進行綜合的治理,就無法解決全球化帶來的種種隱患與問題。這樣,互相之間的對話、交流、容忍、前瞻、互信、互諒、關懷、自律、協商、團結、合作、互利,就顯得更加重要。雖然,今天和平的力量在發展,但維護世界與地區的和平、安全和穩定,其重負,還是有如泰山壓頂;前路,充滿荊棘,任重道險。因此,不是一國一區一族一人可以承擔,須要各國各區人民的共同努力,執著進取。世界興亡、匹夫有責。作為華僧的一員,我們誠摯地呼籲世人,放下猜疑,擺脫錯覺,拋棄偏見,消除威脅,解開怨結,息滅爭端,肝膽相照,同擔責任,以心印心,共擔風險,盡己所能,風雨同舟,進一步抓住我們自己掌握自己和解、和平、和諧命運的歷史機遇。

 

  為了人類和平的事業,中華佛教界廣大僧俗,尤其是我們的精英們,2000多年來,不停地為之奔走呼號乃至聲嘶力竭啊。玄奘西行,法顯南下,鑒真東渡,無一不是和平之旅。就在本人住持的福州開元寺,有位前任住持寶松和尚,為了捍衛世界和平、反對前蘇聯和美國大搞核競賽,為呼籲消弭核戰爭,於 1962年12月25日,率徒廣稀捨身自焚,以警世人。70年代末,中國佛教協會前會長趙朴初居士率佛教代表團參加在美國召開的“世宗和”第三屆大會。會上,中日代表團聯名提案,建議“世宗和”領導人訪問核國家,要求這些國家領導人聲明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該提案得到大會的通過。幾年前,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聖輝大和尚等訪問美國並出席聯合國世界和平千年大會,與其他宗教領袖一道,廣交朋友,闡述了我們反對利用宗教煽動民族分裂、製造社會衝突,以及利用宗教進行危害社會、殘害生靈的嚴正立場,呼籲宗教界在國際社會中要遵循“相容、交流、對話、共處、進步”的原則。2006年,大陸舉辦“首屆世界佛教論壇”,提出了“新六和”:即願培植善心,發乎善行,則人心和善;願親情穩固,愛心充滿,則家庭和樂;願真誠溝通,平等互助,則人際和順;願各得其所,相安互敬,則社會和睦;願彼此欣賞,尊重包容,則文明和諧;願將心比心,化怨為友,則世界和平。這,表達了世界尤其我們中華佛教界的共同心聲。

 

  九、兩岸佛教徒與創造人類文明新境界

 

  講到這裡,我不禁想像起數十年前,在這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的小島以及山光水色、如畫優美的對岸小島上,不時地可能響起的戰機轟鳴聲和炮火爆炸聲。因緣分的快,因緣也合的快。殊勝的因緣和合中,中華民族終將 “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今天,我們在這兩個雅致的小島上,聽到的已都是祥和的念佛聲與誦經聲,佛教的偉大慈悲與崇高智慧,又一次得到彰顯,再一次令我感歎不已。

 

  各位前輩、同仁、朋友們:

 

  和平,來自和解;和平,又奠定和諧的基石。

 

  就如以上所述,佛教致力和解、和平、和諧事業,有其理論依據、歷史淵源、成功實踐,是大有可為的。也許,佛教無法制止仇怨、戰爭、紛亂于現行。但佛教,以其慈悲與智慧的力量,定能在一定程度上卻除這種現行產生的根源。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在經濟一體化、資訊網路化、文明也趨於全球化的今天,各種文明的互動合作日趨緊密,競爭互汰情勢也更加明顯。為使佛日增輝、法輪常轉,這需要我們僧團的弘法之心更堅,弘法方式更靈活,弘法手段更先進,自身的綜合素質更提高。整個佛教界,尤其是我們華人佛教,應整合資源、力量、人心。團結合作、眾志成城。開闊胸懷,勇於接納外在的新文明,不斷的進化自身,提升自己。發大信心,發大願心,發大行心,以佛心糾正人心,以佛道輔正世道,重建人類道德,回歸人類信仰,締造新時期佛教文明的新面貌,及時趕上時代甚至成為引領時代文明浪潮的先鋒,像2500年前的佛教一樣。這樣,我們佛教才能繼續充滿活力、才能不斷湧出不竭動力,才能將佛教文明提升到一個新水準,才能把和解、和平、和諧事業推上一個新臺階,創造人類文明的新境界。

 

  我的演說,到此告一段落。正如前頭所言,因為學淺證薄,所述內容、觀點難免有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感恩大家,謝謝大家。


上一篇(金剛頂普賢瑜伽大教王經大) 回目錄 下一篇(顯、密法的區別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