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1/21 07:19:39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1/21 07:15:36   編輯部 報導

寶性論的內容架構

  《寶性論》內容分四卷十一品。基本上包括二大部分:「論本偈
」和「釋論」。「論本偈」即是五言四句的偈頌,總共三百偈,乃是
以偈頌方式揭示本論的中心思想,即使沒有「釋論」,亦可構成一部
獨立的偈頌式論典。「釋論」則含有重覆前面的「論本偈」、「註釋
偈」和長行的「釋疏」。「註釋偈」是以偈頌方式解釋「論本偈」的
意義,「釋疏」則是以長行註解「論本偈」或「註釋偈」。

  與梵藏相對照,漢譯的「釋論」部分相當於梵文本,與西藏譯本
無著造的「釋論」( Mahayanottaratantra-vyakhya)也一致,但是梵
漢本沒有相當於藏譯彌勒造的「本論」(Mahayanottaratantra-sastra)
。它有四百十一偈,包括「論本偈」和「註釋偈」,但是沒有「釋疏
」。總之,中文的「釋論」與梵文本及藏譯Vyakha一致,梵藏本則沒
有相當於漢譯別列的三百論本偈
(註20)

中譯                梵文本            藏譯              ┌論本偈
     ┌論本偈                ┌論本偈      (1) 本論(Sastra)┤
  全 ┤     ┌論本偈      全 ┼註釋偈                      └註釋偈
  論 └釋論 ┼註釋偈      論 └釋  疏                       ┌論本偈
            └釋  疏                       (2) 釋論(Vyakhya)┼註釋偈
                                                            └釋  疏


    參照上列的梵藏本內容,吾人也許可以推測當時勒那摩提可能也
有「本論」和「釋論」分開的二個單行本。勒那摩提本人或者是後人
才把它們合成一本,成為三種語言版本中最完整的綜合本。
 

 漢譯的十一品分別為:一、教化品,二、佛寶品,三、法寶品,
四、僧寶品,五、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品,六、無量煩惱所纏品,七、
為何義說品,八、身轉清淨成菩提品,九、如來功德品,十、自然不
休息佛業品,十一、校量信功德品。梵文和藏譯本只有五品:一、如
來藏品:包括漢譯的第二至第七的六品,二、成菩提品,三、如來功
德品,四、佛業品,五、校量信功德品。漢譯第一品「教化品」的十
八偈,梵藏均缺,可能是後人增加的。「釋論」一開始僅以一句「教
化品如向偈中己說」帶過,這可能是原來「論本偈」就沒有這一品,
所以當然不會有註釋。其他品的偈頌,則三譯大同小異
(註21)

    《寶性論》的主題在於四法:佛性、佛菩提、佛法、佛業,也就
是諸佛及眾生依本具的佛「性」(dhatu) ,經過實踐的歷程,證得佛
菩提(bodhi) ,具足一切佛法(dharma)功德,並且從事濟度眾生的行
業(karma) 。「釋論」強調三寶性,故將全論分成「七種金剛句」:
佛寶、法寶、僧寶、性、菩提、功德、業。因此整部《寶性論》是建
立於四法,分成十一品,以「七金剛句」(vajrapada) 加以廣解。「
金剛」象徵難可沮壞,比喻所證義亦復如是。證義雖然「以聞思智難
可證得」,但還是得借名字章「句」來詮釋其理,所以「釋論」說金
剛句能做隨順正道、智證的根本。

    為了證明七金剛句的符合經說,「釋論」作者引《陀羅尼自在王
經》(Dhara-nisvaraja-sutra) 做為經證。此經的序分中說明七句的
前(佛、法、僧)三句,後四句則在「菩薩如來法門差別分」中廣說
。「釋論」以偈頌說七金剛句的次序:
(註22)

      「從佛次有法,次法復有僧。
        僧次無礙性,從性次有智。
        十力等功德,為一切眾生,
        而作利益業,有如是次第。」

至於七金剛的意義,「釋論」則廣引不同的經典加以解釋:

      佛義:「所言如來者,非可見法,是故眼識不能得見故。」
      法義:「所言法者,非可說事,以是故非耳識所聞故。」
      僧義:「所言僧者,名為無為,是故不可身心供養禮拜讚歎故
      。」
(註23)

以上三義漢譯未明引自何經。梵文本說是引自《堅固意品》Drdhadhyasayapari-
varta
(註24) 。它對三寶的定義側重否定式含
有般若味道的表達。「釋論」所以引用它,可能取其「難證義」。

      眾生義:「言眾生者,乃是諸佛如來境界……即是第一義諦。
              第一義諦者,即是眾生界。眾生界即是如來藏。如來
              藏者即是法身。」
(註25)

這段經文是引自《不增不減經》 (註26)。「釋
論」的開頭偈七金剛句的第四項是(佛)性 (dhatu)。在長行註釋中
,卻說是「眾生」。可見作者將佛性與眾生等同視之。其引用《不增
不減經》正是很恰當的經證。

      菩提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名涅槃界。涅槃界者,即
              是法身。」
(註27)

      功德義:「如來所說法身義者,過於恆沙不離不脫不思議佛法
              如來智慧功德。」
(註28)

此處的功德義在於強調出纏的法身,和在纏的如來藏都本具「不離不
脫」如來智慧功德。至於有那些功德,「釋論」引自《大集經》的《
寶女品》(Ratnadarika-parivarta)說有六十四種功德
(註29)

      業義:「如來不分別,不分別無分別,而自然無分別,如所作
            業自然行故。」
(註30)

「釋論」依《陀羅尼自在王經》說佛業有三十二種(註31)。以上就是
整部《寶性論》的七個主題的組織、內谷和含義。作者先在第一卷以
長行引經據典地給予略解,在其後的各品再予廣說。全論雖然分七金
剛句、十一品、然而幾乎全論的四分之三的篇幅用於註解前四句(佛
、法、僧寶、性),尤其是性(dhatu) 這項。可見《寶性論》的宗旨
著重在闡揚佛性(如來藏)與眾生的關係,重要的是要眾生體悟本具
的清淨三寶因性,隨之而來的當然就是「自然無分別」的菩提、功德
、和業用了。


二、《寶性論》所依的經論

    《寶性論》是印度如來藏思想最主要的論典
(註32)。它成立之前
已有許多提倡(或蘊涵)真常思想的經典出現。《寶性論》根據這些
經典,以佛「性」(dhatu) 為主軸,串連了生佛不二的因位(眾生在
纏)和果位(眾生出纏)。其所引用的經典有二十餘部之多
(註33)
而所引用的經文幾乎佔了「釋論」的三分之一。如此大量的引經據典
,雖然可稱之為言之有據,但也不免有人要認為它只不過是經文的匯
(註34)。不過,綜觀全論,它還是能做到貫通許多大乘經典,藉以
有系統地闡明它的重點──如來藏說。

    《寶性論》的主題所依據的經論如下:

    1.《陀羅尼自在王經》:七金剛句。
    2.《大集經》的《寶女品》:六十四種佛功德。
    3.《如來藏經》(Tathagatagarbha-sutra):如來藏的九喻。
    4.《如來莊嚴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經》(Sarva-buddha-visayavatara-
      jnanalokalamkarasutra):佛業九喻。
    5.《大乘莊嚴經論》(Mahayanasutralankara):佛菩提八義。
    6.《不增不減經》:如來藏的「無差別」義。
    7.《勝鬘夫人經》:空如來藏和不空如來藏。

    除了上的經論,《寶性論》的主要依據還包括:《大般涅槃經》
(Mahayara-parinirvana),《華嚴經‧如來出現品》(Tathagatotpat-
tisambhava) ,《大集經》中的《寶髻品》(Ratnacuda-sutra) 、《
海慧菩薩品》(Sagaramatipariprc-cha)、《無盡意菩薩經》 (Aksayamati-
nirdesa) 、《大乘阿毗達磨論》(Maha-yana-abhidharma sutra)等。
《法華經》(Sadharmapundarika) 雖沒有直接的引文出現,可是它的
一乘思想也是《寶性論》的如來藏依據,般若系統的經典中,被引用
的有《金剛經》(Vajracchedika) 和《八千頌般若經》(Astasahasrika)
。另外的經典尚有《六根聚經》(Sada-yatana-sutra) ,《佛華嚴入
如來智德不思議境界經》(Tathagatagunajnana-cintyavisayavatara
-nir-desa)等等。

    《大乘阿毗達磨論》和《大乘莊嚴經論》是《寶性論》引用的二
部論。值得注意是此二論皆是屬於瑜伽學派的論典,《寶性論》中的
三身、二障(煩惱障、所知障)、有垢真如、無垢真如等觀念,與瑜
伽學是可以相通。然而《寶性論》並沒有引用它們的主要教義,如「
阿賴耶識」、「三自性」、「八識」、「三無性」、「四智」等。《
寶性論》是高唱「一性皆成」的論典,當然更不會引用瑜伽學系「五
性各別」的種子說了
(註35)

    上舉的經論是《寶性論》思想的來源,其中最重要、且是引用最
多的有《如來藏經》、《不增不減經》和《勝鬘經》。以下略述其中
教義。

(一)、《如來藏經》

    《如來藏經》是部簡短但是主題很明確的典籍,法矩於晉惠帝(290-
306A.D. ) 時譯出。梵本已佚失。現存二個中譯本:一為東晉佛陀跋
陀羅(Buddhabhadra)的《大方等如來藏經》,二為唐不空(Amoghavajra)
的《大方廣如來藏經》。從最早譯出的時間推算,《如來藏經》應成
於西元二五0年以前
(註36)。在它之前已有一些意含如來藏思想的大
乘經典出現
(註37),但它是第一部很明確地宣揚如來藏
法門的經典,可見其重要性。

    「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是此經要宣示的主題。它以象徵性的九
種譬喻來表顯:1.萎華中諸佛,2.群蜂中美蜜,3.皮殼中堅實,4.糞
穢中真金,5.地中珍寶藏,6.果內種子,7.弊衣裹真金,8.賤女懷輪
主,9.泥模中寶像。經文一開始,佛現神變,出無量數的千葉蓮華,
大如車輪,花內皆有化佛。這些蓮花同時綻放,放出無量光,燦爛無
比。在須臾之間,佛以神力使蓮花變萎,而花內化佛則結跏趺坐,放
出無數百千光明
(註38)。「萎華」比喻眾生諸煩惱,「化佛」比喻眾
生之如來藏。此為根本喻,其他八喻意義相似,只是用不同事物為喻
而已,無非為表達眾生心中皆有如來藏的信念。

    《如來藏經》解釋眾生中有如來藏的意義說:

    1‧「一切眾生,貪欲恚癡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
        身,結跏趺坐,儼然不動。」
(註39)
        「如來知見、力、無所畏,大法寶藏,在其身內。」(註40)
        「佛藏在身,眾相具足。」(註41)

一方面,經中強調雖然在現實世界中,眾生身中充滿貪瞋癡等煩惱,
但眾生身中的如來藏又同時具足如來智、如來身、知見、力、無所畏
等無量清淨德性。

    2‧「一切眾生,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污,德相
        備足,如我無異。」
(註42) 「彼(眾
        生)如來藏清涼無熱,大智慧聚,妙寂泥洹,名為如來應供
        等正覺。」
(註43)

另一方面,《如來藏經》也強調眾生如來藏所具的智慧德相,與佛無
異,甚至把如來藏稱之為「妙寂泥洹」、「如來應供等正覺」。《寶
性論》根據以上:1.眾生身中具佛德,2.其德相與佛無異的教義,引
申說明如來藏有三義:一、法身遍滿,二、真如無別,三、佛種性實
(註44)。所謂「眾生身中具佛德」,乃是因為圓滿的佛德遍眾生的
緣故。而眾生如來藏德相與佛無異,及是因二者本性真如無差別,而
生佛不二的形而上依據,即在於他們有共同的體性──佛種性。

    《如來藏經》以簡潔、淺顯易懂的譬喻,表達單一的訊息──「
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開創了一個嶄新、能激發自信、自尊的法門
。它不作形而上的辯証,沒有認識論上的解說,有的是解脫論的保証
。如《經》說:「如來以佛眼觀察……令彼有情欲瞋癡貪無明煩惱藏
悉除遣放,而為說法。由聞法故,則正修行,即得清淨如來實體。」

(註45)

    這部如來藏法門的「小」經,在如來藏思想的發展、佛教的大眾
化立下了大功,意義非凡!而如來藏說的理論化和系統化,則是其他
如來藏學系經論的工作了。

(二)、《不增不減經》

  《不增不減經》是菩提流支於西元 525年譯出,亦是一部簡短的
經典。雖然如此,《寶性論》引用此經有九次之多。可見它是如來藏
說的重要典籍。如其經名所示,本經的主題在於表顯眾生界的(在聖
)不增(在凡)不減,並把眾生界與法界等同化。《經》言: 

   「不離眾生界有法身,不離法身有眾生界。眾生界即法身,法
      身即眾生界。舍利弗,此二法者義一名異。」
(註46)

經中更進一步說:

   「甚深義者,即是第一義諦。第一義諦者,即是眾生界。眾生
      界者,即是如來藏。如來藏者,即是法身。」
(註47)
    《如來藏經》只宣稱「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但並未解釋如來
藏的意義。《不增不減經》則直稱如來藏即第一義(paramartja-satya)
,眾生界,(sattva-dhatu),法身(dharmadhatu ),四者異名同
義,明顯地將人人易懂、通俗化、具體譬喻式的如來藏說,提升到理
論化的層次。《經》中依眾生界從三方面解說如來藏的意義:

   「眾生界中示三種法,皆真實如不異不差。何謂三法?一者,
      如來藏本際相應體及清淨法。二者,如來藏本際不相應體及煩
      惱纏不清淨法;三者,如來藏未來際平等恆及法。」
(註48)

第一義是說由於如來藏的本質,原來就與真如法界自體的清淨法「相
應」,因此如來藏也是自性清淨,此即《勝鬘經》所說的「如來藏不
空」義──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第二義是說如來藏雖然被煩
惱不清淨所纏,其本質上與煩惱是「不相應」的,所以《勝鬘經》說
是「如來藏空」義。第三義指如來藏的平等、恆有法,不但真實普遍
地存在,而且是「一切諸法根本、備一切法、具一切法,於世法中不
離不脫真實一切法、住持一切、攝一切法」
(註49)。因為如來藏為一
切諸法之根本,而且能「住持」、「攝」一切法,故《勝鬘經》稱它
為生死依與涅槃依。總之,《不增不減經》從眾生界的在聖不增在凡
不減,使如來藏與法界、第一義諦等相關連,又依眾生界說如來藏的
三特性,強調心自性清淨(citta-prakrti-prabhasvarata)、煩惱的
外爍性、和如來藏的能為一切染法和淨法的依持。這些是此經內容的
特色,很顯然地,已從素樸的如來藏的解脫論層次,提昇到形而上的
層次來討論(當然,其最終意趣還是定在解脫)。經文雖然深睿,文
字卻很精簡。《寶性論》引用它的基本理論架構給予深入的發揮。
 
(三)、《勝鬘經》

  《寶性論》中引用《勝鬘經》達二十七次之多
(註50),居各經論
之冠,可以想像其被依賴和重視的程度了。由於其內容包含如來藏、
一乘、法身等重要大乘教義,自古以來有許多註疏
(註51),現代西方
佛學學者也有專門的研究
(註52)。除了經中傳統的大乘教理是現代佛
學學者的研究重點之外,此經主角勝鬘夫人的身分──在家女性菩薩
──的象徵意義,也是學者們所重視和強調的。
(註53)《勝鬘經》是
以勝鬘夫人發願「攝受正法」開始。所謂「攝受正法」即是對1.正法
的理解,2.正法的教示(演說),3.正法的護持。至於什麼是「正法
」、何人是「攝受正法者」,則是本經演繹的主題。換言之,《勝鬘
經》從攝持「正法」出發,引申到二乘涅槃的不究竟,闡揚一乘而說
到如來藏。如經說:「攝受正法者是摩訶衍(一乘)」
(註54)。「阿
羅漢辟支佛有餘過,非第一清淨,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
(註55)
二乘之「有餘過」,是因為他們為「無明住地」煩惱所覆障,故只能
証得「有餘過解脫」、「有餘清淨」。但他們如能迴心向大乘,即可
入佛乘。所以經說:「聲聞緣覺乘皆入大乘。大乘者即是佛乘,是故
三乘即一乘。得一乘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藐多羅三藐三菩
提者,即是涅槃界。涅槃界者,即是如來法身。」
(註56)總之,《勝
鬘經》要強調的是正法=大乘=一乘(佛乘)=如來藏。

  《勝鬘經》說明如來藏的本質和意義,可分下列幾個重點:

  1‧「如來藏者,是如來境界,非一切聲聞緣覺所知。」
(註57)
    2‧「如來法身不離煩惱藏名如來藏」(註58)。也就是說眾生位
        中為煩惱所纏的法身叫做如來藏。相反的,把依附在如來藏
        的煩惱去除,就是果位的如來法身。
  3‧如來藏與煩惱之間是「依存」,而非「本具」的關係,如經
        說:「有二種如來藏空智。世尊!空如來藏(sunya-tathaga-
        tagarbha),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世尊!不空如
        來藏(saunya-tathagata-garbha) ,過於恆河沙不離、不脫
        、不異不思議佛法。」
(註59)

煩惱是客塵、外爍的,故稱「空(卻煩惱的)如來藏」。而心性本清
淨,故曰「不空(清淨功德法的)如來藏」。

  4‧如來法身具常、樂、我、淨四波羅蜜,作是見者是名正見。
  5‧如來藏是生死和涅槃(有為法和無為法)的所依(nisraya)
        、所持(adhara) 、建立(基礎 pratistha)。如來藏不但
        是生死和涅槃消極性的依持,它還是眾生厭苦樂求涅槃的積
        極性動力。
(註60)
    6‧如來藏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間上上藏(出世間法藏
        lokttaradhar-magarbha) 、自性清淨藏(prakrtiparisudd-
        hadharmagarbha) 。換言之,如來藏=法界=法身=出世間
        法=自性清淨法。
  7‧眾生為煩惱所染而自性仍清淨,自性清淨心有染污,這兩個
        屬於本體論的問題,《勝鬘經》認為難可了知。因為它是屬
        於不思議如來境界。佛弟子唯有「隨信增上、依於明信隨順
        法智」,才是「入大乘道因」。對佛所說的如來藏義理要有
        信心,對自己具自性清淨也要有信心,這都是《勝鬘經》所
        強調的。

(四)、《涅槃經》

  以上是《寶性論》引用屬於如來藏思想主流的三個重要經典。另
外,在《不增不減經》、《勝鬘經》不久之後成立的《大般涅槃經》
也是重要的經據。其如來藏思想基本上與前二經相似,而重點在於「
如來常住」、「一切眾生悉有佛性」、法身四德等。不過,它也特別
討論到一闡提(icchantika)是否成佛的問題,最後以靠佛菩薩的慈悲
濟助,及需時長遠才能成佛,做為一闡提亦可成佛的最後定論。《涅
槃經》對如來藏思想的最大貢獻在於以「佛性」(buddha-dhatu)解釋
如來藏的本質。dhatu 通常翻譯成「界」,有「性」義、「類」義、
「因」義。 buddha與 dhatu 合成「佛界」或「佛性」,意謂佛的體
性。《涅槃經》中「佛性」取代了「如來藏」,成為「一切眾生皆有
佛性」,全面地將眾生與佛歸屬同「類」別,有相同的成「因」、體
「性」,無異地使如來藏思想更趨成熟。《涅槃經》另一特色是「我
」(atman) 與如來藏的結合。如經說:

   「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
(註61)
如來藏、我、佛性變成異名同義詞了。不過,這個「我」並非婆羅門
教的神我,因為「佛性者實非我也;為眾生故,說名為我」
(註62)
真正的佛性是「第一義空」、「中道」。如《涅槃經》說:

   「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所言空者,不見空
      與不空。智者見空與不空,常與不常,苦之與樂,我與無我。
      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謂大涅槃;乃至無我者即生死,我者謂
      大涅槃,見一切空不見不空,不名中道;乃至見一切無我不見
      我者,不名中道。中道者名為佛性。」
(註63)

引文中的「第一義空」的「空」,與「所言空者」的「空」,顯然所
指不同。前者是真常系中與佛性同義的「空」,後者是指空宗的「空
」。《涅槃經》批判空宗的「空」,「不」能同時具「見空與不空」
。因為它強調空性是「絕無戲論的無諍論處」,不但不空不可得,空
亦不可得。智者(當然是指真常論者)能見空(一切煩惱生死)和不
空(大涅槃)。如果只見一切空而不見不空,就不能叫做中道,而佛
性名為中道,因為它能見空與不空、常與無常、我與無我等,所以佛
性才能稱之為第一義空。《涅槃經》中道佛性的最大意義,在於可說
佛性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一方面,為對治斷滅見,可說有
佛性,另一方面,為對治我的常見,亦可說無。如經言:

   「若有人言:一切眾生定有佛性、常樂我淨,不作不生,煩惱
      因緣故不可見,當知是人謗佛法僧。若有說言:一切眾生都無
      佛性,猶如兔角,從方便生,本無今有,已有還無,當知是人
      謗佛法僧。若有說言:眾生佛性,非有如虛空,非無如兔角,
      ……是故得言亦有亦無。有故破兔角,無故破虛空,如是說者
      ,不謗三寶。」
(註64)

總之,《涅槃經》的佛性論延襲如來藏說傳統的有性論,卻也同時儘
量淡化了神我色彩,免於落入有我的謬見。

(五)、《大乘莊嚴經論》

   《大乘莊嚴經論》(Mahayanasutralankara)是《寶性論》引用
的二部屬瑜伽論中之一。論典引用少的原因,一來是有關如來藏說幾
乎無論可引
(註65),二來在《寶性論》成立之
前,含有如來藏說的中觀、瑜伽學派論著也不多。《莊嚴經論》的作
者傳說為彌勒造、世親釋;亦有傳說是無著造。無論是彌勒或無著造
,本論屬瑜伽系殆無疑問。此論共有二十一卷,主題在於從瑜伽觀點
闡釋大乘菩薩道。《寶性論》引用《莊嚴經論》的地方全出自第十卷
「菩提品」。如:

  1‧《寶性論》:「如清淨真空,得第一無我;諸佛得淨體,是
                    名得大身。」
(註66)《莊嚴經論》:「清淨空
                    無我,佛說第一我;諸佛我淨故,是故名大我
                    」
(註67)
   2.《莊嚴經論》:「如空遍一切,佛亦遍一切,虛空遍諸色,
                    諸佛遍眾生」
(註68)
        《寶性論》:「如空遍一切,而空無分別,自性無垢心,亦
                    遍無分別。」
(註69)

  《寶性論》引第一偈說明如來清淨自在,故可以名之為「大身」
(大我),但是不可因此言有類似神我的存在,因為法身無我相無法相
,也不可言無,因為法身有真如我體
(註70)。第二偈《寶性論》引用
以說明如來藏十義中的「遍一切處」。除了直接引句或類似文句之外
,《寶性論》也有與《莊嚴經論》相同的論法和法義(註71),雖然如
此,兩論基本上還是站在各自的立場來論說如來藏。例如「轉依」一
詞在二論中意義即有不同
(註72)。轉依之梵文是 asrayaparavrtti,
或 asrayaparivrtti。傳統瑜伽學派的轉依(asrayaparavrtti)意指
無漏法界(anasravadhatu),而 asraya依)指阿賴耶識(alayavijnana)
。《寶性論》中的轉依(asrayaparivrtti)是用於描述法界或菩提,
asraya 則是指如來藏或種性(gotra) 。雖然瑜伽和真常系的轉依最
後終指向真如實相,但是所轉的「依」 (asraya)卻很不同。瑜伽學
系的轉依是要阿賴耶識轉染成淨,做本質上的徹底改變,所謂的轉識
成智,而真常系的轉依只要把依附在本淨的如來藏上的染污煩惱「減
去」(abstration)即可
(註73),如來藏本身無須轉變。

(六)、與《寶性論》同時或晚出的有關如來藏思想的經論
 
   印度佛教經論中屬於如來藏思想,有一些未曾被《寶性論》引用
過。其中較重要的有:1.《大乘法界無差別論》(Mahayara-dharmadh-
atvaisesa-sastra) ,2.《無上依經》(Anuttarasrayasutra),3.《
楞伽經》(Lankavatarasutra),4.《佛性論》(Buddhagotra-sastra)
,5.《大乘起信論》(Mahayan asraddotpada-sastra) 。其中除《楞
伽經》之外,皆只有中譯本。

  《法界無差別論》乃堅慧造,唐提雲般若譯。其內容與《寶性論
》相近,主題是「菩提心」(bodhicitta)。它以十二義說明菩提心
:1.果,2.因,3.自性,4.異名,5.無差別,6.分住,7.無染,8.常
恆,9.相應,10.不作義利,11.作義利,12.一性(74) 。此十二義與
《寶性論》的如來藏十義相類似。例如:依染淨之不同,二論都舉眾
生、菩薩、佛三種不同「分位」(《寶性論》作「時差別」)。

    《法界無差別論》:「不淨眾生界,染中淨菩薩,最極清淨者,
                      是說為如來。」
    《寶性論》:「有不淨雜淨,及以 善淨 時,如是次第說,眾生
                菩薩佛。」

在講到菩提「因」時,《法界無差別論》說:

      「信為其種子,般若為其母,
        三昧為胎藏,大悲乳養人。」
(註75)

《寶性論》也說:

      「自性常不染,如寶空淨水,
        信法及般若,三昧大悲等。」
(註76)

再者,二論提到「果」義時,均舉「常樂我淨」為涅槃果即「諸佛所
有轉依相不思議法身」。《法界無差別論》的「一性」義,與《寶性
論》的「無差別」義,將「菩提心」(如來藏)與法身、如來、聖諦
第一義、涅槃四者「無差別」地視同「一性」。從二論相對照,可看
出二者的法義和論法相似。《法界無差別論》可說是《寶性論》的部
分節本。因為二論關係如此密切,而《法界無差別論》是堅慧所造,
這可做為《寶性論》作者亦是堅慧的一個佐證。

    《無上依經》是部帶有論典形式的經典。梁真諦(Paramartha)譯
,共有二卷、七品:1.「校量功德品」、2.「如來界品」、3.「菩提
品」、4.「如來功德品」、5.「如來事品」、6.「讚嘆品」、7.「囑
累品」。第一「校量功德品」本是一部獨立之經典,在中文、藏文都
有譯本
(註77)。中文的同本異譯是玄奘譯的《甚希有經》(Adbhutasutra)
。它的立題在於讚嘆建如來舍利寶塔(stupa) 的不可思議功德。如來
藏思想與舍利塔崇拜之互相關聯並非偶然。大乘佛教之興起與舍利崇
拜關係密切
(註78)。佛教徒憶念佛陀功德自然亦讚嘆崇拜代表佛功德
的舍利。如來舍利又叫做「如來界」。(Tathagatadhatu)。而代表一
乘(ekayara) 思想的如來藏,亦名「如來界」。所以讚嘆如來舍利(
界),亦就是稱嘆如來藏。經中在回答「何者是如來界?云何如來界
不可思議」時就說:「一切眾生有陰入界,勝相種類內外所現。無始
時節相續流來,法爾所得,至明妙善……眾生界自清淨,客塵之所污
濁,諸佛如來作是思惟,客塵煩惱不入眾生清淨界中,煩惱垢為外障
覆。」
(註79)可見《無上依經》是從如來舍利的崇拜切入如來界、眾
生界的不二,接著再從菩提、如來功德、如來事業等方面解說如來界
(藏)的意義。

    《無上依經》的第二至第五品–「如來界」、「菩提品」、「如
來功德」「如來事業」,與《寶性論》的四法–「佛性」、「佛菩提
」、「佛功德」、「佛業」正好相吻合,但內容有稍微出入。「菩提
品」的十義,即是《寶性論》的如來藏十義和菩提八義的綜合。試將
同為堅慧造的《寶性論》、《法界無差別論》與《無上依經》對照如
下:
(註80)
          《無上依經》        《寶性論》          《法界無差別論》
          ──────      ───────        ────────
          (菩提十義)      (如來藏十義)        (菩提心十二義)

            自性──┐          體─────┐        果
            因緣──┼─────因─────┼────因
            惑障──┼────┬果────┐└────自性
            至果──┼────┘業        └─────異名
            作事──┼────┐相應────┐┌───無差別
            相攝──┼───┐│行        ┌┼┼───分位
            行處──┼──┐││時差別──┘││      無染
            常住──┼─┐│││遍一切處  ┌┼┼───常恆
            不共    │  ││││不變───┘└┼───相應
            不可思惟┼┐││││無差別────┘      不作義利
                    ││││││                      作義利
                    ││││││(菩提八義)            一性
                    └┼┼┼┼┼實體
                      │││││因
                      │││││果
                      ││││└業
                      │││└─相應
                      ││└──行
                      │└───常
                      └────不思議

《無上依經》中「菩提品」的自性義,大致與《寶性論》的菩提「實
相」義相似,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無上依經》根據轉依(asrayaparivrtti)
解說菩提自性
(註81),這是《寶性論》所沒有的。關於「如來功德」
,《無上依經》說百八十種功德,而《寶性論》則舉六十四種功德。
關於「如來事業」,《寶性論》依《智光明莊嚴經》(Jnanalokalankara-
sutra)的九種譬喻
(註82),強調如來不生不滅,從事「無功用」、「
不休息」的利益眾生事業,《無上依經》則舉十八種佛事業。

    無疑地,《無上依經》是闡釋如來藏思想的論典式經典。它與《
寶性論》的關係,學者們幾乎都認為《無上依經》是依《寶性論》的
內容和架構而造
(註83)。除了上述二者相同的內容之外,高崎直道另
舉兩個理由證明《無上依經》仿《寶性論》而造。第一,《無上依經
》有許多經文,事實上是出自《寶性論》裏引用其他經典的經文。高
崎指出十七處之多。第二,《寶性論》廣引各經論,卻不曾引用《無
上依經》,唯有《佛性論》引用過《無上依經》。由以上的推斷,《
無上依經》可能成立於《寶性論》之後,《佛性論》之前。

    《佛性論》(Buddhagotra-sastra)被中國佛教認為是如來藏思想
權威代表典籍之一,世親造,真諦譯
(註84)。只有漢譯本,梵藏均缺
。其思想與《寶性論》有密切關係,不過其最大的特色是融合了如來
藏說與瑜伽學說,屬於後期如來藏學。《佛性論》共分四分:「緣起
分」、「破執分」、「顯體分」、「辯相分」。

其中「顯體分」以「三因」詮釋佛性的體性,以瑜伽「三自性」融合
如來藏說,再以「三義」解說如來藏。「三因」是:

      「三因者:1.應得因,2.加行因,3.圓滿因。應得因者,二空
      所顯真如;由此空故,應得菩提心及加行等,乃至道後法身,
      故稱應得。加行因者,謂菩提心;由此心故,能得三十七品、
      十地、十波羅蜜助道之法,乃至道後法身,是名加行因。圓滿
      因者,即是加行;由加行故,得因圓滿及果圓滿。」
(註85)

「應得因」以無為的真如為體,「加行因」、「圓滿因」有為的願行
為體。「應得因」中具有三性:1.住自性性(凡夫位),2.引出性(
有學位),3.至得性(無學位)。如來藏系經論中,沒有像《佛性論
》的三因說,它主要是參照《瑜伽師地論》中「菩薩地」的三持說而
(註86)。另外,「三性品」中廣明三自性、三無性的意義,這也是
《寶性論》不曾提到的瑜伽教義。

    「顯體分」中的「如來藏品」以三義說明如來藏的意義與《寶性
論》的如來三義有相通地方。1.「所攝藏」,因為「一切眾生悉在如
來智內,故名為藏」,也就是「佛果能攝藏一切眾生,故說眾生為如
來藏」這就是《寶性論》所說的「法身遍滿」義。2.「能攝藏」,意
謂「果地一切過恆沙數功德,住如來應得性時,攝之已盡」。這與《
寶性論》的「眾生有如來種性」義合。也就是說在眾生因位時,已具
攝「果地一切恆沙數功德」,與佛種性無異。3.「隱覆藏」者指「如
來性住道前時,為煩惱隱覆,眾生不見,故名為覆」
(註87),煩惱覆
蓋如來性的「隱覆藏」意,與《寶性論》的「真如無差別」義有所不
同。《佛性論》是比照阿賴耶識的三義來定義如來藏。瑜伽學系認為
阿賴耶識具有「能藏」、「所藏」、「執藏」三義。「執藏」謂執持
自我,屬煩惱性,所以隱覆藏和執藏含義相同。由此可見二論著重之
不同。《寶性論》完全從真常清淨法界或菩提的觀點論如來藏,《佛
性論》則從瑜伽學眾生界的觀點兼及如來藏的染污面。雖如此,二者
之基本論點還是一致的。

    《楞伽經》(Lankavatara) 是另一部與如來藏思想有關的經典求
那跋陀羅(Gunabhadra)於宋元嘉年間(約西元四三三年頃)翻譯。《
寶性論》和無著、世親的論書中均不曾引用。由此可推論《寶性論》
必定早於《楞伽經》成立。《楞伽經》如來藏與阿賴耶識完全會通起
來。例如《經》說:

      「善不善者,謂八識。何等為八?謂如來藏名識藏心、意、意
      識,及五識身」。
(註88)
      此如來藏識藏、一切聲聞、緣覺心想所見,雖自性淨,客塵所
      覆,猶故不見不淨。
(註89)

《楞伽經》結合了代表清淨的如來藏,和代表染污的阿賴耶識成為「
如來藏識藏」的最大意義,在於試圖解決《勝鬘經》所沒有回答的問
題:「自性清淨心而有染者,難可了知!」
(註90)如來藏說強調自性
清淨,無明煩惱從何而生不易解說。另一方面,阿賴耶種子識為依,
強調染污,轉雜染為清淨的本然性亦難解說。《楞伽經》融攝種子與
真如於同一「藏識」,即是為解決由染轉淨,淨中有染的理論困難。
《大乘起信論》的「一心開二門」之意義亦由此可見。《楞伽經》與
《大乘起信論》是如來藏說更進一步的發展。

 

《寶性論》的研究 

169頁

    自西元前一世紀以後,印度佛教界開始陸續傳出大乘經典。經過
了三、四百年,由於大乘經典的大量流傳,以及印度論師們加以融會
貫通和系統化,遂形成印度大乘佛教三大思想體系:即中觀,瑜伽和
真常
(註1),各成其龐大的理論與實踐體系。中
觀的思想建立在「緣起性空」上,所依的經論包括《大般若經》,龍
樹菩薩造的《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代表有宗的瑜伽
系強調的是「境空心有」之唯識思想。此系統下的經論有《解深密經
》,《瑜伽師地論》,《攝大乘論》,《成唯識論》等。而高舉「如
來藏自性清淨心」的真常系思想,則宣揚人性中本有佛性的存在。《
如來藏經》,《勝鬘夫人經》,《大般涅槃經》,《楞伽經》等是其
主要的經典依據
(註2)

    中觀和瑜伽教理之精華,主要表現於其重要的論典中,但真常系
則偏重經典。但這並不表示真常系在印度未出現重要的論典。堅慧 (
`Saramati`)造的《究竟一乘寶性論》
(註3)
(Ratnagotrav-ibhaga)就是代表如來藏學主流的集大成論書(註4)

  《寶性論》的中文全名是《究竟一乘寶性論》。它有梵文本和藏
文譯本。梵文本全稱為Ratnagotravibhaga Mahayanottaratantra
sastra,意思是「寶性分別大乘最上秘義論」
(註5) 。有趣的是中譯
本取其前字(Ratnagotravibhaga) 而名為《寶性論》,而藏文譯本則
取其後字(Mahayanottaratantra) 而稱此論為《大乘最上秘義論》(
簡稱Uttaratantra),由此可略見此二傳統著重點的不同。
(註6)
中國佛教的傳統說法,《寶性論》全論是堅慧(Saramati)所造,但依
藏傳,論本偈是彌勒菩薩 (Maitreya) 造的,而「釋論」則是由無著
(`Asanga`)菩薩所造(註7)。梵文本亦稱「論本偈」是彌勒造的
(註8)
,但未提及無著釋論。西藏佛教傳統上一直認為彌勒菩薩著有五論:
《大乘莊嚴經論》(Mahayana-Sutralamkara),《中邊分別論》
(Madhyanta-vibhaga),《法法性論》(Dharma-dharmata-vibhaga) ,
《現觀莊嚴論》(Abhisamayalamkara) 和《大乘最上秘義論》。但彌
勒是否為一歷史人物,學者之間的看法不一。宇井伯壽認為彌勒是無
著的師父,為一歷史人物,但Jam-yan-zad-pa的Siddanta(Grub-mthah)
有如下記載:「龍樹因文殊師利菩薩之啟示,依《虛空藏經》(Aksayamati-
nirdesasutra) 而建立中觀學派。同樣地,無著則因彌勒菩薩的啟示
,依《解深密經》(Samdhinirmocana) 而建立瑜伽學派。」
(註9)
此可見,此二學派均將自己的學說直接溯源於天上的菩薩,以顯其神
聖和權威性。Obermiller博士因此認為其實五論(包括《寶性論》)
均為無著造的。然而,《寶性論》的如來藏說,與無著所代表的瑜伽
系大相逕庭,因此Obermiller的看法很難自圓其說
(註10)。西藏格魯
派 (Gelupa) 大師宗喀巴 ( Tson-kha-pa) 也不認為《寶性論》屬於
瑜伽系,而應是中觀具緣派 (Madhya-mikaprasangika)的作品。

  由於從歷史或教義的觀點,均缺乏有力證據証明彌勒造論、無著
釋論,故有些學者還是認為中國所傳堅慧造的傳說較為可靠(註11)。
中國史料記載中,最早提到堅慧造《寶性論》的是深信如來藏思想的
華嚴宗三祖法藏法師。他在註疏《大乘法界無差別論》(Mahayanadha-
rmadhatvavisesa-sastra) 時曾言堅慧乃「地上菩薩,於佛滅後七百
年時,出天竺大剎利種。聰叡逸群……以己所遊平等法界,傳示眾生
,方為究竟廣大饒益,是故造究竟一乘寶性論,及法界無差別論等」

(註12) 。法藏是由提雲般若(Devaprajna) 獲知此事。提雲般若出生
于闐(khotan),是《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的譯者。因之,至少在七世
紀前的中亞,堅慧就已經被認為是《寶性論》的作者。不過,有一疑
點,即現藏經所存的《寶性論》只有譯者,而未註明作者何人,而且
古代各經錄中亦未有記載
(註13)。吾人對堅慧的年代和師承所知很少
。然而,依目前所知的有限資料研判,二種傳說中,堅慧造《寶性論
》還是較為可信。

  《寶性論》譯者為元魏勒那摩提 (Ratnamati)。但是《開元釋教
錄》 (730A.D.) 在記載《妙法蓮華經》、《寶性論》和《寶積經論》
的翻譯經過時,說明如下:

   「菩提留支傳本,勒那、扇多參助。其後三德乃徇流言,各傳
      師習不相訪問。帝以弘法之盛略敘曲煩,敕三處各翻訖乃參校
      。其間隱沒互有不同,致有文旨時兼異綴,後人合之共成通部
      。見寶唱等錄。所以法華、寶積、寶性等論各有兩本耳。」
     
(註14)

  根據《開元釋教錄》的這段記載,最初參與翻譯《寶性論》的有
勒那摩提、菩提流支 (Bodhiruci)和佛陀扇多三人,但因三人意見相
左,宣武帝遂敕令三人各譯後再參校。故當時三部典籍各有二譯本,
後人再合而為一,故未見有二譯本傳世。《開元釋教錄》自稱上述資
料是引自《寶唱錄》(518 A.D.),但是如果參照其他經錄,則頗有疑
(註15)。例如:《歷代三寶記》(597 A.D.)則說:「十地經論十二
卷,寶積經論四卷。已上二論菩提流支並譯,且二德爭名不相詢訪。
其間隱沒互有不同,致綴文言亦有異處,後人始合。」
(註16)《大唐
內典錄》亦說勒那摩提譯有「十地經論,究竟一乘寶性論四卷。寶積
經論四卷與十地二論菩提流支並譯」
(註17)。《開元錄》的成立年代
晚於《歷代三寶記》和《內典錄》。它的資料是根據《歷代三寶記》
、《內典錄》,而非直接引自《寶唱錄》。但是為何《歷代三寶記》
和《內典錄》說勒那摩提和菩提流支合譯的是《寶積經論》和《十地
經論》,而非《開元錄》的《寶性論》?高崎直道認為這可能是《開
元錄》的作者費長房誤續二錄所致
(註18)。從三經錄的記載研判,高
崎直道的推測很有可能。勒那摩提和菩提流支因教理之爭而不和的事
相傳已久,不過這是在合譯《十地經論》時發生的,與《寶性論》的
翻譯無關。
(註19)。因此,吾人可以論定《寶性論》是由勒那摩提單
獨譯出,自古並未有另一譯本存在。

 

 

《寶性論》的研究

 

釋恒清
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 --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
釋恆清主編
本篇文章經作者修改後,與原書之內容及頁碼有差異
頁:169-230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