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1/20 14:47:25
學習次第 : 進階

佛性《究竟一乘寶性論》十講·佛性

創古仁波切 

佛 性 
 

  身為岡波巴(Gampopa——達波仁波切(Dakpo Rinpoche——的追隨者,我們應該遵循他的教誨,他說,修持者應同時致力於聞(聽聞、研學)、思(思維)、修(禪修):換言之,在研學法教的同時,也應該修持禪定。這和我們的現況有何關聯?我們應該把這個法教當作如何實修的指導。
  四不可思議金剛論題
  ·佛性
  ·證悟
  ·證悟功德
  ·佛行事業
  我們已經依據《寶性論》解釋前三項金剛論題——佛、法、僧三寶的功德,其意義相當容易瞭解。現在,要繼續討論第四項金剛論題:證悟的本質或成佛的潛能。
  為什麼所有的眾生都具有證悟本質?《寶性論》中的四句偈文列舉三項理由,說明什麼眾生從未與佛性分離:
  因全然證悟之身無處不在,
  因如如本性圓融不可分離,
  因原本即具此潛能之緣故,
  一切眾生皆恒常具佛本質。


  其他宗教及信仰系統認為:修行的最終成果是得到某種源於自身之外的成就。佛教的觀點則非如此。由於此身是遍在的,全然證悟的最終成果已經存於自身之內;全然證悟的三身——法身、報身及化身——源自於我們自身,而不是自身之外的任何地方。達到證悟時,報身及化身將由法身化現。
  現在,我們也許會懷疑自己總有一天也會和釋迦牟尼佛一樣,具有廣大無邊的證悟力量及深不可測的功德,這似乎不太可能。然而,由於我們確實擁有同樣的證悟本質,當全然證悟之身展現時,這些善妙的功德特質全部都會自動彰顯出來。


  其次是如如本性不可分。如如本性即法界的本性。全然證悟時彰顯的如如本性,和我們現在擁有的如如本性,並沒有任何差別;在本質上,它們完全一樣——全然證悟的佛所具有的如如本性,和我們這些平凡眾生所具有的如如本性,完全沒有絲毫的差異。如果全然證悟的如如本性非常高超,而眾生的如如本性非常低劣,那麼,這仿佛是我們缺乏佛性;但是,事實並非如此,這兩者沒有絲毫的差異。因此,達到全然證悟時所顯現的功德,此時此刻就自然地存在於我們自身之內。


  最後,一切眾生都自然具有證悟的潛能。在任何一百位眾生當中,一百位元元全部都具有證悟的潛能;我們不能說只有其中的九十五位會達到證悟,其餘的五位不論多麼努力精進都沒有機會成佛——每一位、任何一位眾生都具有此證悟成佛的潛能。


  這三種理由說明為什麼一切眾生都永不離佛性。


  認定我們與生所具的潛能至為重要。為什麼?就佛法而言,修持及成就的最大障礙是怠惰及喪志。喪志包括貶低自己,心想:我沒有修行的能力。像密勒日巴那樣的偉大人才能達到證悟,像我這樣的人沒有這麼好的根器,我永遠也無法開悟。與其貶低自己,我們應該謹記在心;釋迦牟尼佛達到證悟的原因是他具有佛性;密勒日巴之所以得到完全解脫,也是因為他具有佛性——因為我們具有同樣的佛性,達到證悟的能力也和他們完全一樣,不論貧富、男女、教育程度的高低,都能修持佛法並達到解脫;就此而言,我們都是一樣的。


  就世俗的觀點而言,人們在遇到困難時可能會想:我找不到工作,我該怎麼辦?我不想活了!並萌生自殺的念頭,或許有人真的就這麼做了。如果人們認清自己有累積功德而證悟的潛能,他們必定可以利用此無可限量的能力,找到其他謀生方法。因此,瞭解我們與生俱有的證悟本質,對此生及來世、對達到究竟成果——完全的解脫及圓滿的佛身——都至為重要及有利。


  佛陀為眾生開示佛性,並非僅是為了鼓勵他們修行,而是在闡明真相;瞭解真相之後,我們就能開展必要的精進力,圓滿修行道。
  佛性
  佛性可以十種方法描述(如來藏十義):
  ·本性(其性)
  ·因(其因)
  ·果(其果)
  ·作用(其用)
  ·功德(其相應)
  ·漸及(其行相)
  ·階段(差別)
  ·遍在(遍一切處性)
  ·不變(不變性)
  ·不可分(無二)
  本性
  第一項是原理。彌勒尊者利用三種隱喻——寶石、虛空及水,幫助我們瞭解清淨無染之佛性的原理。他解釋:雖然寶石、天空及水可能暫時被染汙,但原有的本性卻永遠都是清淨的,沒有任何瑕疵。
  通常寶石深埋在地裏,被挖掘出土時,往往仍然覆蓋著泥土;然而,寶石本身仍是清淨的,不為暫存的泥土所污染。


  有時天空蒙上雲朵、霧氣或廢氣,對地上的人來說,天空被遮蔽了;但是,天空的本質仍然是清淨的、無染的。同理,雖然我們的證悟本質目前被煩惱遮蔽了,但它仍是清淨的、圓滿的。
  當水與泥土混在一起時,它變得渾濁不清,但是,這並非不可回復的狀況;水和泥土並未成為不可分離的混合體,水中的泥土可以被淨除,水可以再度恢復原有的清淨,因為水的本質一直都是清淨的。同樣的,雖然佛性現在被各種明顯及微細的煩惱染汙所遮蔽,但這些染汙可被淨除,佛性本然的清淨將可展現。


  乍聞之下,三種比喻似乎極為類似;但是,此論注是證量極高的彌勒尊者的開示,故此,這三種比喻實際上有稍為不同的涵義。


  寶石的比喻表示;雖然目前為泥土所覆蓋,一旦被洗淨之後,寶石原有的特殊性質將立即顯露出來。
  為什麼以虛空為例呢?一方面,虛空不為雲朵染汙的比喻,及寶石不為泥土染汙的比喻,兩者的意義類似。但是,另一方面,虛空代表不變,從世界開始存在以來一直到現在,虛空永遠都保持不變;同樣的,佛性也是永遠不變的。


  為什麼以水為例呢?水是濕潤的,使生物發育及成長,它滋養花、草、農作物……,同樣的,證悟本質充滿自利及利他的慈悲,證悟本質具有如水滋潤生命一般有利益的俱生功德。
  因此,就其存在的原理而言,證悟本質是:
  ·原本清淨、不為暫存的煩惱所染汙
  ·充滿功德及能力
  ·不變的
  ·充滿慈悲
  因
  四種因可淨除遮障證悟本質的染汙:
  ·虔信佛法
  ·智慧
  ·禪定
  ·慈悲
  使我們的證悟本質無法彰顯的原因有四種,所以,我們須要具足這四種原因以使其彰顯。我們為什麼無法了知證悟本質的第一種理由是:我們對佛法不感興趣或有敵意,因而無意實修佛法。如果對佛法產生興趣或虔信心,我們的猶豫或敵意自然消逝,同時我們將能訴諸實修而了悟真相。


  雖然我們對佛法產生興趣及虔信,但若不離棄我執,仍然無法了知證悟本質。我執是相信有我自我,並對這個產生執著。我執是一切煩惱的根本,只要它繼續存在,各種煩惱就會不斷地困擾我們;若不斷除我執,我們將永遠無法解脫輪回。斷除我執的方法是開展辯識真相的智慧或般若;一旦智慧開展之後,我們自然會放下對自我的執著,斷離輪回的因,並了悟本具的佛性。 

 
  有時我執的升起是由於我們對身體的態度,我們認為:這個身體是我。有時則是基於我們對心的態度,或這個心是我的信念,我們認為我們所擁有的物品、衣服及住宅是我的。然而,自我的信念起自最初的錯誤及繼之而生的幻惑。例如,看到朋友擁有一支很好的手錶時,我們不會想說:這是我的手錶。因為我們知道這是屬於別人的東西。看到這只表掉在地上而摔壞時,我們會想:他的表摔壞了。但並不會感到特別難過。如果這位朋友把表送給我們,我們會想:這只表是我的。如果它壞掉了,我們就會想:唉喲!我的表壞了!而會感到相當難過。這種難過是由我執造成的,手錶本身並不在意誰擁有它——表只是表;當我執被離棄時,痛苦將會自動消逝,手錶也將如實地瞭解為一隻手錶。


  此外,雖然我們畏懼輪回的痛苦並希望自其中解脫,但是,證悟的因尚未具足,因此,我們須要具有另外一項因素;殊勝的禪定或三或地(梵文samadhi)。由於三摩地的妙樂及其他功德,我們對輪回痛苦的恐懼將消散無遺。


  具有前三項證悟的因之後,如果我們不關懷、怙念其他眾生,反而心想:自己能開悟就足夠了,我不在乎其他人會怎樣。那麼,達到完全證悟的因緣條件仍然尚未真正圓熟。


  慈悲心是不可或缺的因,由於慈悲之故,我們將生起為利眾願成佛的大願心(菩提心);地殊勝心的升起,將使達到證悟的因緣完全具足。
  果


  第三點是果或成果,具有四種無上的功德特質:
  ·無上清淨(勝義淨)
  ·無上自在(勝義我)
  ·無上妙樂(勝義樂)
  ·無上恒常(勝義常)
  這四種無上的功德——清淨、體性、妙樂及恒常——描述佛性彰顯時所展現的特質。
  無上清淨,指證悟本質本有的清淨。當然悟本質彰顯為法身時,清淨的特質自然地展現,因為二障及使二障沿襲不斷的習性皆已完全淨除。


  由於眾生執迷有我,因此佛陀給予無我的法教。但既然從未具有真正的存在性,所謂的無我又如何可能具有真正的存在性呢?


  第二種功德特質——無上自在的體性——不僅指心所造作的已完全平息,也指無我之思惟概念——“人無我法無我(兩種無我)——的完全平息。這種全然的平息使真正的全性——自在——顯露出來。證悟本質或證悟時所顯現的法身,都不具有無我的心識概念,因此,當無我的概念作用完全平息時,真正的體性——自在——就自然顯露出來了。


  通常,有情眾生因為對情感的執著而陷於無盡的輪回,雖然這些情感只不過是三種痛苦的組合,眾生卻誤以為它們是快樂。因此,佛陀開示輪回的痛苦本質(苦諦)及其原因(集諦):五蘊(色、受、想、行、識蘊)、煩惱及惡行。由於五蘊的真正本性是痛苦的,因此,只要仍然具有五蘊,我們就沒有達到圓滿、恒常之樂的機會。


  由於知道痛苦是苦,小乘行者——聲聞及緣覺——因而產生厭棄及解脫輪回的強烈意願(出離心)。當證悟本質或超越痛苦及快樂的法身彰顯時,行者已完全斷除痛苦及苦因:煩惱、惡行、五蘊及習性等,第三種功德——無上妙樂——因而也展露出來。


  第四種功德是恒常。雖然佛陀為了驅散眾生執著無常為常的迷惑,而開示無常的真諦,但當法道的成果圓熟時,行者證知輪回與涅槃無二(輪涅不二),兩者都不具真實的存在性;由於缺乏真實的存在性,本性不因輪回而有所減損,也不因涅槃而有所增進。這種輪涅不二本性為一的了悟是恒常不變的,也就是成道的第四種功德:無上恒常。


  作用
  描述佛性的十種方式之中,第四種是敍述證悟本質的作用。由於證悟本質自然賦有智慧,眾生都能對輪回之苦感到至深的厭惡,並產生脫離它的強烈欲望。對輪回的不滿,即是由於證悟本質的作用及影響。
  功德
  傳統上,有兩個比喻被用來敍述證悟本質及其功德:在的階段或一開始時,證悟本質及其功德如同充滿珠寶的海洋;在的階段或證得法身時,證悟本質及其功德如同酥油燈的火焰。


  在根的階段,證悟本質如同充滿珍貴寶石的浩瀚海洋,具有無數不可思議的功德,例如佛的圓滿智慧。此外,海洋就好比一隻裝有無量之水的寶瓶;同樣的,證悟本質或法身是一切佛功德的基礎或容器。而且,如同水的本性是濕潤,證悟本質天生蘊涵著對一切眾生的無量慈悲。
  在果的階段,證悟本質彰顯與之無二無別的三種殊勝功德:
  ·無瑕
  ·清明
  ·不可分
  這三種功德如同酥燈的火焰,基本質是光,其本性是清晰及明朗,此兩種層面——清晰及明朗——是不可分的。


  回到證悟本質,無瑕的功德,指一切諸佛的智慧是清淨無染的:清明的功德,指證悟本質或法身本具的卓越覺知力(例如天眼通)是清明無礙的;不可分的功德,指前兩種功德——無瑕及清明——是不可分離的。


  漸及
  漸及”——逐漸涉入、達及——表示證悟本質是持續不斷的,所以眾生能逐漸地達到證悟。當證悟本質蒙受染汙或障蔽時,這就是所謂的眾生;之後,當這些染汙清淨一半時,平凡的眾生成為菩薩;再往後,當證悟本質的一切染汙和障礙都完全淨除時,菩薩成為佛——這是一種漸及的過程。


  階段
  證悟本質經由三個階段或過程顯現出來。這三階段並不代表證悟本質本身有三種不同的形式,而是指各種粗重及微細的障礙(例如煩惱障及知識障)藉由修持而淨除的程度。這三個階段相當於障礙尚未清淨、部分清淨及完全清淨等三種狀態。


  就五道而言,在契入見道時,所有心識所造作的障礙——粗重的煩惱障及粗重的知識障——都已淨除。契入修道時,微細的俱生障礙也已清淨、斷除。


  煩惱障的造作層面並不是與生俱有的。由於接納某種信仰系統或哲學,我們將某些特質附加於某個現象。例如,我們可能相信主張自我本體是意識或物質的一部分的哲學系統;或者,我們可能相信造物者的存在,或實質的自我存在於某處。當了悟人無我時,煩惱障的造作層面淨除了;煩惱的根本是相信自我或執著有我,一旦我執淨除之後,煩惱障就自動消失了。


  另一方面,煩惱障的俱生層面則不是因為我們所接受的信仰或哲學系統而產生的,而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我執及由此而生的煩惱。一切眾生都與生就具有此種俱生或本具的無明。我們生來就有我是的想法,這種想法本身就是一種俱生的煩惱。


  煩惱障的造作層面,舉個例子來說,包括相信萬物都是上帝或大天神(Mahadva)創造的,這是一種和事物本性衝突的概略性觀念了。了悟法無我”——一切現象(萬法)都缺乏自我存在性,其本性皆是空性——時,此造作性的無明就淨除了。


  知識障的造作層面比較容易捨棄,因此在見道的階段就已淨除。


  知識障的俱生層面是相信一覺知主體與被覺知之客體的自我存在性。例如,見到一個物體時,我們自然而然地認為此物體真正自行存在且獨立存在;同樣地,我們也相信覺知的心自行存在且獨立存在;此外,我們也相信有一個身體存在於兩者之間。我們不須刻意培養或造作這些觀念,因為它們是無始以來宿世習性的顯現,即使是天真的嬰兒也有此俱生的障礙。這是另一種形式的俱生無明


  障礙的造作層面可被當下捨棄,但是,俱生層面則須要以比較漸時的速率脫除。首先是粗重的,然後是比較微細的,而最微細的幻惑直到最後才逐漸淨除。


  單單證知法性並不足以淨除這些俱生的障礙,因為錯誤覺知的習性有極大的影響力;從無始以來,我們就沿襲這些錯誤,並不斷地重蹈覆轍。


  因此,我們必須不斷地使自己習於真相。修道,就是使自己習於見到萬法的真相。在修的過程中,微細的俱生障礙逐漸被徹底淨除。


  總之,在契入見道及修道時,行者必須斷除造作及俱生障礙。目前,我們仍然是這兩種障礙尚未淨除的凡夫,雖然已經進入佛法之門,但尚未契入見道或修道。由於這兩種障礙尚未斷除,故我們仍在證悟本質尚未清淨的階段,即第一階段。


  契入見道時,行者將直接見到真相。聲聞者或小乘道修持者在進入見道時,僅只淨除了煩惱障的造作層面;大乘道的菩薩行者進入見道時,煩惱障及知識障的造作層面都已淨除。


  證悟本質展現的第二階段是部分清淨與不清淨交陳的階段。初地或歡喜地的菩薩已淨除造作層面的各種障礙,但是,俱生層面的障礙仍然存在。由於造作層面的障礙已淨除,此階段可說是清淨的;但是,由於俱生層面的障礙尚未淨除,故此階段同時也是不清淨的。隨著菩薩地修持的進展,各種俱生障礙由粗重到微細逐漸地淨化;在初地至第十地之間,一切俱生障礙不斷地繼續淨化。因此,這整個階段稱為證悟本質清淨與不清淨交陳的階段。


  完全證悟時,煩惱障及知識障的粗重及微細層面全都完全淨化至極,無絲毫的痕跡。因此,這個階段稱為全然清淨的階段。


  總而言之,佛性展現的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有不同的名稱。在第一階段,煩惱及知識二障尚未清淨,此階段的證悟本質稱為眾生;接著,在第二階段,障礙的造作層面淨除了,但其俱生層面仍然尚未淨除,此階段的證悟本質稱為菩薩;最後,當一切障礙的所見層面皆已完全淨除時,此階段的證悟本質稱為


  歷代上師教導我們:在這三個階段或三種存在狀態,或為眾生、或為菩薩、或為圓滿的佛,佛性在本質上仍然一樣。然而,在領受此法教時,我們必須避免誤解其意,誤以為佛性和非佛教理論所謂的真我、或唯識論學派所謂的阿賴耶識(梵文alaya)是完全一樣的。請務必慎防這類誤解。


  在多羅那他(Taranatha)創立覺曩派(Jonangpa)學派的時代,其他博學的上師極力反對他解釋佛性的方法;但是,這並不是因為他們發覺多羅那他的知見有缺點,而是因為擔心修學者會曲解此正確的知見而犯下重大錯誤。為避免此種危險的意圖,曾引發一番激烈的爭論。


  爭論的重點是將佛性與印度教數論學派(Samkhya)系統的真我有意識的自我混為一談。根據許多非佛教徒的觀點,真我是一恒常、具體、獨立的本體;但是,證悟本質的本體是空性的,因為它是空性與智慧、法界與本初之覺醒狀態的融合,因此,它和數論學派所稱的真我截然不同。


  同樣的,雖然佛性和唯識論學派所稱的阿賴耶識有類似之處,但是,依據唯識論的觀點,阿賴耶識並不是空性的,而是具體的、真實的;然而,證悟本質是空性的。所以,阿賴耶識和證悟本質怎麼可能會是一樣的?


  遍在
  證悟本質是遍在的。其遍在性可以虛空為比喻,虛空甚至滲透到看起來極其密實、堅固的物體,例如波達那的佛塔;即使是卑微如廁所的俗物,也被虛空所滲透。同樣的,證悟本質遍及所有的眾生,不論地位崇高或卑微、不論清淨或不清淨。


  不變
  第九項金剛論題可用許多不同的方式加以解釋。不變指證悟本質是不變的。亦即不論是否被障礙遮蔽或是否已淨化,佛性永遠都保持不變。但是,先前我們已經言明佛性有三種不同的存在狀態,則佛性如何可能以三種狀態存在但保持本質不變?證悟本質本身從不改變,但是,遮蔽它的障礙會改變,並可因而被完全淨除。遮蔽佛性的煩惱如同空中的雲,是暫時的、不是恒常的,因此可被剷除。天空有時被雲遮蔽,有時則清朗無雲;雲朵存在是暫時的,但是,天空本身一直都自然存在。同樣的,由於煩惱是暫存的,而非證悟本質的俱生成分,因此煩惱必然可被剷除。
  虛空遍及一切,在虛空的無限領域中,宇宙一再地形成及毀滅,然而,虛空本身不生也不滅。同樣的,證悟本質遍及一切眾生,雖然眾生歷經各種不同的變遷,例如苦、樂、生、老、病、死……,但佛性本身一點兒也沒改變。不斷地改變只發生在眾生的經驗層次,佛性本身一直保持不變。
  雖然當我們是平凡的眾生時,證悟本質保持不變;但是,當我們成為菩薩時,它是否會有任何的轉化?答案是:不會。當我們是平凡的眾生時,佛性是不變的;當我們成為菩薩時,佛性也是不變的;當我們達到完成證悟時,佛性也仍然不變。
  此教本言明勝利者(佛)之法子——菩薩眾——已證知萬法的如如本性,並已見到真如法性,因此已經超越生、老、病、死的輪回現象;然而,由於對眾生的大慈悲心,他們仍然以身受輪回的顯相示現。他們並未實際經驗生、老、病、死的苦,因為這些事件是業力及煩惱造成的。聖眾之所以成為聖眾,是因為輪回所根據的業力及煩惱已經斷除、已經不復存在,但是,菩薩聖眾以他們所要度化的眾生相化現;換句話說,他們化現為被無明遮障而歷經痛苦的平凡眾生。
  如同菩薩眾為了利益眾生而示現生、老、病、死,圓滿證悟的佛陀住世於地球時也如此化現;然而,他並未實際經歷這些事件,這些事件只是他的慈悲心的顯相。
  菩薩的行為似乎和平凡眾生一樣,是不可思議的事蹟。圓滿開悟的釋迦牟尼佛出生於世間,成為在家人,然後聚妻生子;後來,他似乎放棄一切,受戒出家;證道之後,弘法度生、加持眾弟子,最後圓寂。但是,這都只是顯相,他化現這些事件的目的是讓世人瞭解佛法。事實上,沒有任何力量能阻止他臨空飛下,降於一片花海、大放異光……——他可以輕易做到這些,但這只會讓眾生覺得佛陀並非真正是人。他們會認為:我們只是人罷了,怎麼可能達到證悟?因此,佛陀以由母胎受生的顯相出世。
  釋迦牟尼佛也可一開始就以僧侶或大菩薩的形相化現,但是,這會讓一般人自愧不如。為了避免這種情形,佛陀生為在家人,結婚生子,並治理王國數年;後來,他放棄他的王國及榮華富貴,成為一名僧侶。如果他沒有這麼做,一般人又會想:佛陀原來就是偉人,我們永遠都不可能和他一樣。因此,他起先模仿世俗的生活方式,後來才轉入佛行佛法的道路,這種行為稱為依眾生之行而行
  佛陀可以隨心所欲地活一百年或五百年、五千年,但凡人不可能活這麼久。如果佛陀不考量當時世人的壽命,一般人會覺得:他和我們這些凡夫俗子不同,我們只能活到七、八十歲,所以,不可能達到他的成就。因此,依照凡夫的壽命,佛陀在大約八十歲時圓寂。
  有些人可能會懷疑或感到奇怪:為什麼像Gmb這麼偉大的上師會罹患癌症而死,或為什麼杜忠仁波切(Dudjom Rinpoche)時常生病?有這樣的疑問並沒有什麼不好,實際上,這是相當好的現象。
  如同此教本所說,諸佛與菩薩依據一般眾生的正常經歷而顯現生、老、病、死的跡象;如果他們不這麼做,我們會覺得這些上師完全不同於我們,是我們不能比擬的。因此,由於癌症是現代人的常見疾病,某些上師會示現罹患癌症的徵象;由於有些人時常生病,某些上師會示現時常生病的樣子。
  小乘經典述及佛陀在食用冷豬肉的供餐之後,生病而死;但是,藏文譯本則說在食用最後的供餐之後,佛陀旋即示現涅盤。雖然這兩則故事有矛盾之處,但佛陀食用冷豬肉、因此生病、然後入涅盤的示現,是全然可能的。
  諸佛及菩薩完全免於業力的染汙,佛的境界本身超越生、老、病、死。因此,佛的境界有四種特質:
  ·堅穩
  ·恒常
  ·平靜
  ·不變
  證悟本質完全彰顯的佛果是恒常的,因其免於生;是堅穩的,因其免於老;是平靜的,因其免於病;是不變的,因其免於死。
  不可分
  證悟本質和證悟功德是不可分的。例如,不被雲遮掩時,太陽的本俱功德——光明及發光——就自然顯現出來;雲消散之後,我們不須設法使太陽產生陽光,然後將陽光散發給世界——這完全都是不必要的。太陽和光明及發光的本具功德是不可分的,因為光芒四射是太陽的本性。同樣的,證悟之後,我們不須造作證悟功德;證悟功德和證悟本質是不可分的,當最後一絲障礙淨除時,證悟功德就立即自動顯現。


  障礙九喻
  起先,我們解釋為什麼眾生具有證悟本質的三種理由:接著,我們藉由十個項目去瞭解此證悟本質顯現的方式:現在,我們要討論證悟本質目前被障礙遮隱的九個比喻。《寶性論》詳盡地解釋其中的三個,但我們只能簡短地提及每一項。


  第一個比喻是一小尊佛像隱藏在一朵凋萎中的蓮花之內。只要這尊佛像繼續隱藏在枯萎的花瓣之內,我們就不知道它的存在;但是當花瓣一掉落時,佛像就立即顯露出來。這就像目前我們的佛性被煩惱的業障所隱蔽一般。


  第二個比喻是蜂蜜。蜂蜜非常甜蜜可口,但是,當它被一群蜜蜂所包圍時,我們無法嘗到蜂蜜的滋味;然而,一旦蜂群被驅散後,就能享受蜂蜜的自然美味。


  第三個比喻是米粒。大多數人都喜歡米飯,但是,當米粒被稻殼包住時,我們吃不到米。不論米粒是否被稻殼包住,對米粒本身而言,米的品質都絲毫無異,一樣都是米;但是對食用者而言,這兩者之間的差異非常大。


  第四個比喻是證悟本質如同被泥土覆蓋的金塊。想像一千年前有一大塊金子掉落在濠溝中,慢慢地,它被泥土及垃圾覆蓋,以至於沒有人看得見它。這塊金子無法呼叫:嘿,我在這裏!請把我挖出來洗乾淨。所以,它一直被埋沒著。


  終於,有一天,一位天眼通正巧路過此處,他看見這塊金子深埋在土溝裏。他告訴大家說:瞧!這裏有一塊金子!趕緊挖出來,把穢物洗掉,然後好好利用它。同樣的,當證悟本質被認知及清淨之後,它是無價之寶;即使它未被認知,也仍然是無價的。


  第五個比喻是一盒珍貴的珠寶埋在一位窮人家的地阪下。雖然一盒他看不見的珠寶就在腳下,但由於他並不知情,因此繼續遭受貧困之苦;除非他發現這個寶藏,否則這個寶藏對他一點兒幫助也沒有。同樣的,雖然所有的眾生都具有開悟的潛能,但在證知本俱的佛性之前,他們將繼續遭受無謂的痛苦。


  第六個比喻是樹的種子。即使是一粒小小的種子也能長成一棵好幾公尺高的大樹,雖然在嚴密的審察之下,我們仍然看不見這粒種子所蘊涵的大樹,因為樹的潛能尚未彰顯;然而,這粒種子確實具有這個潛能。同樣的,許多功德蘊涵在證悟本質之中,但目前尚未彰顯。
  第七個比喻是佛像被厚重的破布裏住而不被察覺。同樣的,我們的證悟本質暫時被煩惱染汙所遮蔽,因此我們看不見它。


  第八個比喻是一位窮困的婦女懷著命中將成為國王的胎兒。這位元婦女極為窮困潦倒,生活情況很艱難,甚至有疾病之苦;然而,她孕育著未來的君。此時,沒人知道她具有此看不見的珍寶,就連她自己也不曉得。同樣的,一切眾生都蘊涵著只須被了知的證悟本質,雖然現在無法被察知,但當此證悟本質被了知且完全彰顯時,蘊涵於內的佛功德將立即展露無遺。
  第九個比喻是仍然在鑄模中的佛像。根據古老的傳統,在灌入黃金之前,土模之內的蠟制佛像必須先融化掉,等黃金凝固之後,再把土模敲破,將佛像取出。但是,在這個比喻中,土模尚未被除去,珍貴的佛像仍然隱藏在土模之中。這是由黃金製成的,有著完美的比例,造形極其精巧;然而,由於粗糙的土模仍然緊包著它,因此人們無法欣賞到裏面這尊佛像的莊嚴與華美。同樣的,由於被障礙所遮蔽,證悟本質無法為平凡眾生所察知。


  顯然這九個比喻全都具有證悟本質為染汙所遮蔽的共同意義,因此,我們可能會認為:為什麼需要這麼多例子來說明一個簡單的觀念?但是,每一個比喻都有個別的內在涵義來闡明某一特殊的觀點。讓我們再仔細看看這九個比喻。


  首先,《寶性論》教示:證悟本質就像隱藏於正在凋萎的蓮花中的佛偈。清新的蓮花非常悅目,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蓮花失去清新可人的外相,變得愈來愈不迷人;綻放後第三或第四天時,花瓣開始枯萎,然後掉落。同樣的,我們貪執的物件,起初似乎非常迷人,但經過一段時間之後,這種吸引力遲早都會消損。凋萎的蓮花被用來代表貪欲的染汙,因為執著會遮蔽佛性。


  蜜蜂的比喻意味著佛性被嗔恚所遮隱。蜂蜜本身是甜美可口的,但蜜蜂很容易被激怒,被激怒的蜜蜂會刺傷人,造成痛苦。同樣的,嗔恚有害自心,並造成他人的痛苦。


  米的稻殼象徵無明。米是重要的糧食,富於營養,可維持眾生的生命;但是,如果米一直被堅硬、強韌的稻殼包著,它就沒有食用價值,因此沒有用處。如同米被殼包住,眾生亦被無明全盤籠罩而不自覺。


  煩惱染汙可能是潛伏的,也可能非常明顯。第四個例子——金塊埋在穢物中的比喻,代表明顯的染汙。貪執、嗔恚、愚癡等明顯的染汙,構成使我們無法覺察證悟本質的障礙。


  潛在的染汙相當堅厚,也會使我們完全無法覺知佛性。第五個例子敍述的是埋在我們自家地下的寶藏,雖然這個寶藏唾手可得,但泥土的堅厚使我們無法察覺地下的任何寶藏。同樣的,潛在的染汙雖然很容易淨除,但它仍是相當堅厚的障礙。


  先前我們提到達到見到道時所斷除的達到修道所斷除的,一旦種子被播下之後,它自然會成長為樹。同樣的,一旦見道的智慧開展之後,染汙及障礙自然會淨除。
  遮掩美麗佛像的破布很容易去除;同樣的,在修道中,必須斷除的染汙其實也

是很容易斷除的。
  第八及第九個比喻述及仍然在母胎的國王和仍然在鑄模之內的佛像。然而,在適當的時刻,已存於母胎之內的未來國王將會出世;已完成且已臻完美的佛像,則將逐漸除去圍繞著它的束縛。


  十菩薩地的前七地稱為七不清淨地,後三地則稱為三清淨地。前七地之所以被稱為不清淨,是因為仍有一些殘存的我執;當我執完全淨除時,就契入最高的清淨三地。
  

為何開示佛性
  釋迦牟尼佛在瓦拉那西(Varanasi)鹿野苑開始傳授佛法。他首先開示四聖諦:
  ·苦諦
  ·集諦
  ·滅諦
  ·道諦
  

這些法教是初轉法輪的主體。


  當時佛陀解釋:每一項行為都有其果報。他教導弟子輪回的痛苦,並揭露這種痛苦的起源為何;他也指出應循的法道,並敍述所達的滅境。


  後來,佛陀至拉吉格爾(Rajgir,王舍城)的靈鷲山及其他地方傳法,闡說空性的法教,這就是二轉法輪。他說雖然事物如是顯現,但它們並沒有任何真實的存在性,他將輪回比喻為夢、為幻相、為魔術的呈現,一切都無真實的存性性,都如雲一般,沒有任何具體的寶性。他宣說二萬五千偈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等法教,強調現象的空性層面。例如,《心經》提到:無眼、無耳、無鼻、無舌……


  最後,佛陀給予究竟的三轉法輪法教,又稱為全然揭顯完全辯識的法教。此時,他開示一切眾生都賦有證悟本質或佛性。


  我們或許會懷疑:二轉法輪時,佛陀已經說明一切現象都沒有真實的存在性,如同雲、夢及幻象,則他如何能突然宣稱佛性存於每一位眾生?


  初轉法輪時,佛陀說事物存在(法有我);二轉法輪時,他則說事物並非真正的(法無我),且一切現象都是空性的;最後,三轉法輪時,他似乎再度自我矛盾,這一次他主張證悟本質的存在。然而,他給予每一種法教時,都有特別的用意。


  佛陀以闡述業力的存在——行為與果報——開始傳法。如果他一開始就說一切都是空性的,人們可能會誤解,並因而變得不負責任,不在意自身行為的果報;為了避免這種情形,他首先闡述業的力量。然而,如果行者堅守一切都真正存在的信念,他們就不可能了知法性——事物的空性本性。


  為瞭解釋人及事物皆缺乏自我存在性(人無我、法無我),佛陀給予二轉法輪的法教。如果佛陀當時就教導證悟本質或佛性(又稱為如來藏,梵文tathagatagarba),眾生將無法斷除事物是具體的的執著,他們將誤以為佛性是靈魂或真我。佛陀認為,先教導空性——一切現象都缺乏實質特性——可避免讓眾生心裏產生這種錯誤的想法。


  開示佛性的五種理由


  眾生適當地理解兩種無我的法教之後,佛陀給予證悟本質的法教。佛陀給予平凡眾生證悟本質之法教的理由,共有五種。


  第一個理由是抗衡喪志或氣餒的情形。我們可能會想:菩薩眾才智過人,充滿慈悲心,又無比精進,他們很容易達到完全的證悟;但是,像我這樣的人永遠也達不到這麼高的境界,再怎麼努力也是枉費的。這種頹喪的想法會讓我們感到怯懦無能。為了抵制這種錯誤的想法,我們必須瞭解;我們與生就具有完全證悟的潛能——佛性,因此,我們永遠都不必要感到頹喪。


  如果我們將心專注於圓滿證悟的目標、菩提心的開展及功德的累積,將能遵循諸佛及菩薩的腳步,達到圓滿的證悟。仿效傳承偉大的菩薩行者及慈悲的根本上師的行徑,我們將能達到同樣的成果;我們將能遵循同樣的法道,達到同一次第的三摩地禪修境界。為什麼?因為我們具有同樣的佛性。就此而言,平凡眾生所具有的證悟本質與大菩薩所具有的證悟本質,並沒有任何差別。


  第二個理由是,我們可能會想像自己是不凡的菩薩,修持一段時間之後,可能會想:我已經具有菩提心了,我的禪定非常深沉,有無比的慈悲心,其他眾生缺乏大勇、大慈、大悲。如果這種驕傲感或優越感使我們鄙視他人,不但功德無法彰顯,且過患將因而生起。
  佛弟子應該視自己為上師將法教灌入的容器。相較之下,傲慢如同鋼球,當我們把東西倒在鋼球上時,東西會立刻滾落,什麼也留不住。如果一位修行者充滿驕傲或自滿之感,他將無法學習或開展其他任何特質。


  雖然我們可能開展了一些美德,但是,和圓滿證悟者的美德及特質相較之下,這實在微不足道。一切眾生都具有證悟本質,雖然他們尚未開展這些美德,但他們開展這些美德的能力絕對不亞於我們,甚至勝於我們,他們也一樣能達到全然圓滿的證悟。一旦我們認定其他眾生的能力之後,就不會輕視或鄙視他們。


  第三個理由是,眾生須要證悟本質的法教才能離棄不正見,例如錯誤的信念。舉個例子來說,某些非佛教信仰系統主張一至高無上的神祗或眾多神祗會對我們的善行感到高興,不善行則會觸怒他們。


  佛教的觀點和這不一樣。簡而言之,以佛教的觀點來說,不瞭解真相時,心在輪回的幻惑之中徘徊;但是,當我們了知事物的本性、斷離障礙時,就自輪回解脫。


  例如,我們處在一個幽暗的地方,地上有一條雜色的繩子,由於光線幽暗,我們誤以為這條繩子是一條毒蛇,因而駭然地想道:我該怎麼辦才好?它可能會咬我!如果它很毒,我可能會死。我們的恐懼隨著這個念頭增長,並顯得很無助;我們無法服藥驅散恐懼,無法祈求神祗趕走這條毒蛇。此時,只有一個立即可行的辦法;審察實際的狀況。我們可以向第三者查詢:這真的是一條蛇嗎?也可以仔細地觀察情況而發覺這其實不是蛇,而只是一條繩子。看清真相使錯誤的覺知和繼之而起的幻惑立即消失;同時,我們的心自然也會放鬆,變得很平靜,免於恐懼之苦,因為我們已了知真相。


  這個比喻指出:我們現在在輪回中徘徊,這是由於過去業力的成熟及對現實的迷惑反應——煩惱;由於處於幻惑的狀態、誤解一切經驗,我們遭受各種痛苦。這只有一個解決辦法;我們必須審察真相,並確實覺知事物的本性。大部分人缺乏必要的勇氣及自信,所以,我們必須依止佛陀的法教。佛陀解釋如何開展證知無我及究竟真相的智慧,依止他的法教,我們將能斷除幻惑。


  佛陀給予極其完整及詳盡的法教,毫無保留地為眾生闡釋事物的本性,因此,一旦瞭解正知正見、融會貫通初轉及二轉法輪的法教之後,我們將對究竟真相有至為完善的瞭解。


  二轉法輪強調現象的空性層面。空性和環繞我們的虛空有所不同,並非空無一物的狀態。如果認為空性只是空無如虛空的狀態,那麼,我們的瞭解尚未臻至完整,並非究竟的真相:如果認為證悟本質僅具智慧的功德,這也是不完整的。空性是清明的,是空與智慧或覺醒狀態的融合;明的層面則是三轉法輪的主要論題。


  開示佛性的第四個理由,是為了驅散因為不瞭解佛陀法教之整體意義而可能生起的過患。如果不了解法教的整體性,我們可能對圓滿的法教有錯誤的看法或產生懷疑;若能了解法教的整體意義——包括三轉法輪闡述佛性的法教,我們將不會有偏離正法的危險及過患。


  開示佛性的第五個理由,是為了超越自愛。如果誤解證悟本質的法教,我們可能會開始認為自己非常特殊,應該只為解脫自己的痛苦而達到證悟;然而,如果瞭解所有的眾生和我們一樣,都具有證悟本質,都必須淨除業障才能達到證悟,自愛的傾向自然會破除。


  以上開示佛性的五個理由,完全是為了幫助我們斷除五種過患,佛陀因而三轉法輪,給予完全揭顯的法教。


  問答
  學員:我不瞭解漸及指的是什麼?


  仁波切:在此,指我們汲入、達及了知證悟本質的過程;也就說,轉向證悟目標。我們不須要涉入輪回,因為我們已經在輪回之中了。


  學員:痛苦和五蘊有什麼關係?


  仁波切:為瞭解為什麼五蘊屬於苦諦,你必須先瞭解痛苦的意義是什麼。痛苦可分為三種(三苦):第一種是苦苦”——痛苦的苦,身或心實際經驗到的疼痛或苦楚,這是人們最常提及的痛苦。有時我們沒有生理及心理的痛苦,所以暫時覺得很輕鬆、愉快;然而,我們無法永久停留在這種狀態,改變是必然的。由於這種快樂是暫時的,因此我們會遭受到壞苦變易之苦,不論我們所處的狀況是歡樂、或痛苦、或冷漠,改變遲早都會生起。不像法身及佛果是恒常的,眾生的存在永恆都受制於暫時、無常的狀態,這稱為遍在之行苦行苦


  第一蘊都受制於三苦,例如想蘊及識蘊——身的痛苦覺受或心的痛苦狀態——都是苦苦;快樂的覺受或心態隨時都可能改變,這其實是變易之苦;由於我們所有的感覺及身心狀態都是稍縱即逝、都是暫時的,它們永遠都無法超越遍在的行苦。


  學員:談到必須離棄的事物時,習性習氣是什麼意思?和快樂或妙樂有什麼關係?
  仁波切:習性或習氣就好像長久以來習慣於某種事物或狀態,雖然刺激物已經不存在,但和它有關的習慣仍然存在。例如,一個曾經裝有麝香的盒子,雖然很久以前麝香就已經被丟棄,肉眼看不到一絲痕跡,但麝香的氣味仍然旋繞著。這個比喻如同已經證得阿羅漢果位的行者,雖然明顯的煩惱障已經消失,但一些習慣性的行為型態仍然存在,這就是習性。


  有個比喻說:一不留神,阿羅漢可能會踩到蛇。這種無意的行為之所以會產生,是因為因襲已久的習氣障尚未完全清淨。但是,阿羅漢已不具眾生的強烈煩惱障。


  我們可以不同的方式瞭解證悟本質的彰顯。契入見道時,證悟本質就已經彰顯;但是,這並不等於證得法身或佛果,因為佛性尚未完全顯現。《寶性論》以埋藏在土中的寶石為例,說明這種情形。


  起初,寶石完全被土壤覆蓋,沒有人看得出它實際上是璀璨的寶石;但是,稍加清洗之後,它美妙的特質就開始顯露。這如同契入見道,行者的佛性已部分彰顯,察覺某種珍貴的東西已經近在眼前,我們可以進一步地抹察這顆寶石,使它的美更進一步地展露出來;終於,在經過精縱的抹擦之後,它成為足以莊嚴佛身的亮麗寶石。


  同樣的,在了知證悟本質、契入見道時,一些障礙仍然殘留不去,有待進一步的淨除。當這些障礙愈來愈清淨時,證悟本質就隨著愈來愈明顯,直到完全證悟的最後階段,一切不淨都完全消逝無遺。


  學員:如何追溯傳承?


  仁波切:就噶舉傳承而言,法教的傳承追溯至法身佛金剛總持或金剛持,然後傳至帝洛巴、那洛巴、馬爾巴、密勒日巴、岡波巴……,帝洛巴和釋迦牟尼佛住世於不同的時代,帝洛巴住世的時代較晚。所以,這是怎麼一回事?金剛總持和釋迦牟尼佛有何不同?


  釋迦牟尼佛又稱為無上化身,他出世在這個星球,達到完全的證悟,示現證悟的十二行誼等;然而,法教的來源——釋迦牟尼佛的智慧法身——和金剛總持是無二無別的。就此而方,當帝洛巴因其證量而親見金剛總持並自其得授法教時,和親見釋迦牟尼佛並沒有任何不同。


  同樣的,根據寧瑪(Nyingma)傳承,釋迦牟尼佛的智慧法身和普賢如來佛(Buddha Samantabhadra——嘎日多傑(Grarab Dorje)自身智慧法身得授直接傳承——是無二無別的。


  任運而顯是成佛的功德之一,這表示佛的教化——佛行事業——總是順應當代眾生的根器,因此,各種不同的法教在不同時代演變而起。小乘法教盛行的主要時期是佛陀住世至大域龍(Dignaga,又稱為陳那);大乘的盛行源於無著及龍樹的時代,當那瀾陀寺(Nalanda,或意譯為施無厭寺)興起時;後來,在劄馬拉希拉寺(或意譯為戒香寺,Vikramashila)的時期,金剛乘法教開始盛行。這並不表示法教本身有所改變,而是由於佛行事業任運而顯的功德,不同的法教為了順應不同時代眾生的不同根器而興起。


  目前,我們受益於息護(Shantarakshita,又稱為住持菩薩)、藏王赤松德贊(Trisong Deutsen)及蓮華生大士所確立的法教。一般而言,藏傳佛教被稱為金剛乘,然而這主要是三戒金剛持有者的系統:外戒——個人的別解脫戒;內戒——菩薩戒;密戒——金剛三昧耶戒。藏傳佛教的四大教派——格魯、薩迦、噶舉及寧瑪,全都宣導同時持守三乘戒律的這個系統——不論修持的是何種法門。


  一般的佛法開示都提到輪回是依因緣而存在的現象,因此,輪回不具任何自我的本體,且缺乏具體的存在性。涅槃也一樣缺乏具體的存在性,涅盤的意思是超越了痛苦。既然輪回的苦是可以超越的,則輪回顯然真的存在;但是,如果輪回缺乏具體的存在性,那麼,涅盤應該也一樣不具真實的存在性,是不是?


  然而,我們談論到佛性本身從不被輪回的染汙所減損,也不被涅盤的清淨所提升。彌勒尊者將佛性比喻為珍貴的珠寶,不論是埋藏在地下為泥土覆蓋,抑或被挖掘出土、洗淨並擦亮,珠寶本身一直都完全不變——它與生俱來的本性不為泥土覆蓋,抑或被挖掘出土、洗淨並擦亮,珠寶本身一直都完全不變——它與生俱來的本性不為泥層所污染,也不因清洗的過程而有所增進。同樣的,不論尚被煩惱所遮蔽,或已擺脫煩惱,證悟本質一直保持其本俱的清淨與無染,沒有絲毫改變。對法道上的行者而言,有遮無遮的佛性有極大差異;而實際上,差異完全在於障礙,佛性則如同深埋於土中的珍寶,一直都完全不變。


  根據經典法教系統,行者依推論、演繹的方法開展對染汙下的佛性的信念;但是,根據金剛乘的大手印或大圓滿法教,行者以實修的方式體認佛性。例如,在得授大手印或大圓滿的直指教法之後,行者安住于禪修,往內觀照,在認知的那一刹那,障礙完全淨除,行者直接見到自己的真正本性——佛性。


  學員:噶舉派認為,唯識論是完全錯誤的見解,或只是部分錯誤的見解?唯識派的修持是否能達到完全證悟?


  仁波切:唯識論系統、聲聞系統及獨覺系統的究竟見解有一些缺點,但也有優點,因此,步入這些學派的修持道時,行者的進展將很緩慢。然而,儘管有這類缺點,行者最後還是能契入較高的修持道。


  至於唯識論,一切唯心造的見解並沒有什麼不對,但其過患在於相信心的本性具有真實存在性。然而,這並不是很重要,因為如果行者依據唯識論學派的信念去修持,他將能淨除惡行。


  常常有人問我:證悟本質真正存在的信念,和心的本性具有真正存在性的唯識論見解有什麼不同?答案是這兩者相當不同。因為證悟本質是覺醒狀態與空性合一,不具任何實質,這種覺醒的狀態自然充滿智慧——證悟的功德;可是,這並不表示證悟本質具有任何真實或具體的存在性。


  然而,唯識論相信心的本性具有真實或具體的存在性,換言之,即心的認知真正存在。此派的學者認為,如果真實的認知——意識——不存在,認知事物的基礎就不存在,因此,他們確信某種具有認知能力的東西真正存在。這和中觀(梵文Madhyamika)的見解相抵觸。證悟本質是空性但覺醒的見解,則和中觀哲學一致;但是,證悟本質其實超越了存在與不存在的限制。


  以實際的角度而言,我們必須試著去探討它;堅稱我們討論的題目並不真正存在,似乎有些不實際,不是嗎?因此,通常我們說證悟本質確實存在,但這並不表示它未超越四種邊見(常見、斷見、亦常亦斷見、非常亦非斷見)。


  學員:知識障和兩種無明——俱生無明及概念性無明——有什麼關係?


  仁波切:知識障指執守主體、客體及行為三者有別的概念(三輪明)。例如,佈施時,我們想:我是佈施者,那人是接受者,我們之間有某種事物的傳遞。僅只持守這個觀念,不論多麼微細,都構成一般所稱的知識障或所知障,因為它遮止了遍知一切、了知萬法真正本性的智慧;煩惱障則遮止瞭解脫——兩者都是無明。


  然而,就知識障而言,無明本身並不是輪回的因,可說是一種中性的狀態,只表示執守一種概念,並未涉及煩惱,因此,知識障是未混合的無明。但是,煩惱障是混合的無明,因為它和貪婪、嗔恚、傲慢、疑嫉等負面情緒混合在一起。


  這和其他開示所敍述的兩種無明——俱生的無明及造作的無明,或本俱及概念性無明——有所不同。俱生無明是與生俱來或本初的無明,是不知道事物的本性;概念性無明是因概念造作而成的無明,指以非真正適切的概念及非真正蘊有的特質標示事物。這兩者有些微的不同。


  舉個例子來說,當我們看到一張桌子時,心想這是一張桌子,這只是知識障,這種概念遮止我們的智慧,使我們無法覺知此物體的空性本性。然而,僅只想到這是一張桌子,仍然沒有任何特別不好的後果;但是,概念性無明的影響比較強烈一些,例如,加入主張一切都是上帝所創造的宗教,並認同其他信徒而想道:是的,一切都是上帝所創造的!從那時起,一連串錯誤的觀念將應運而生。


  學員:圖古(tulku和釋迦牟尼佛有何不同?


  仁波切:釋迦牟尼佛是無上的化身佛,是報身與化身同時化現於一,是收攝一切於一的體相。當今,我們不時談到這點陣圖古那點陣圖古,似乎有很多圖古,但我覺得這是沒有報身的化身。


  學員:所以,仁波切的意思是不是說,身為平凡眾生的我們,具有受到遮止的佛性特質,但這並不是化身的層次?


  仁波切:只要證悟本質尚未彰顯,三身就尚未顯現。此時此刻,它們還沒顯現。
  學員:它們存在的層次是什麼?
  仁波切:現在,我們不具有三身,是不是?


  學員:我以為,因為法教說證悟本質永遠都在,且永遠都是清淨的,只是暫時被遮止而已。三身同時存在著,否則這種說法就不是真的。


  仁波切:你的報身在哪里?
  學員:被遮蔽了。
  仁波切:在用詞方面,

證悟本質證悟者是不一樣的。在梵文中,如來藏(佛性)和如來(佛)也有所不同,否則就沒有必要使用兩個不同的名詞了。本質指尚未彰顯或尚未被證知的特質,它僅像是花的種子,種子是種子而不是花,然而,如果被播種,種子即具有成為花的潛能,但是它還不是花。


  學員:那就是我的問題核心。種子具有一切潛能,但是,就而言,你不能忽略成長的過程;事實上,成長是不可或缺的,是不是?


  譯者:這稱為法道或道。


  學員:是的。換句話說,突然證悟頓悟這種事並不存在,行者必須經過整個過程,包括證知三身。


  仁波切:開展的過程完全在於個人的能力。例如,大乘法教說證悟需要三大劫之久,然而,根據金剛乘法教,行者可以非常迅速就認知本性並完全證悟,這有時在一生之內就可達到,有時需要好幾世。時間的長短並不一定,我們不能說你立即就會開悟,或要很長一段時間之後才會開悟。


  學員:煩惱障的俱生層面和知識障的俱生層面有什麼不同?


  仁波切:煩惱障的俱生層面和嗔恚、傲慢、疑嫉等煩惱有關,是與生俱有的、不須培養就有的。知識障的俱生層面指諸如等觀念,是與生俱有、不須教導就會的。
  學員:我們能立即離棄這一切障礙嗎?


  仁波切:我們無法說立即離棄一切障礙是不可能的,因為有頓悟道;然而,一般來說,這是一步一步地漸進過程。煩惱是非常微細的。


  學員:接觸到證悟本質似乎可使行者立刻離棄障礙。


  仁波切:在目前,即使證悟本質被證知了,也未完全免於障礙,因為證知、彰顯及全然圓滿的覺醒有所不同。在初地菩薩的階段,佛性已被證知,但尚未完全彰顯。在修道上,行者的佛性仍然不時被各種染汙所遮止,因此,這稱為修道,因為行者必須藉由修持一再地開展證悟本質,並習於證悟本質。當一切障礙終於完全被淨除時,全然證悟的功德就自然彰顯。


  學員:粗重和微細的障礙有什麼不同?粗重是否像嗔怒一樣顯而易見,而微細則比較像是種子,如果沒有適當的環境就不活躍,但具有升起的潛能?


  仁波切:是的,就像是這樣。粗重的染汙是明顯或顯現出來的染汙。微細的染汙是看不出的,且未真正顯現出來,但是,它們被細分為九個等級:極粗、中粗、微粗、粗中、中中、微中;粗微、中微、微微。這九個等級相對於二地至十地所淨除的障礙。微細的染汙並未呈現出來,但是隨時都可能蹦出來,如同種子突然發芽一般。然而,某些種子並沒有那麼容易就發芽,例如極其微細的煩惱,須在具足諸多因素之後才可能發芽。


  學員:修道是否連最後一點至為微細的障礙都剷除了?


  仁波切:在初地菩薩的階段,造作層面的極粗重染汙都已淨除了;其他九地則全都屬於修道。

 

 

喇嘛網 日期:2010/01/20 14:37:10   喇嘛網 編輯部 報導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