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1/27 08:31:12
學習次第 : 進階

觀無量壽經第八講
智海法師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此事已,次當想佛,所以者何?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偏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
想彼佛者,先當想像。閉目開目,見一寶相,如閻浮檀金色,坐彼華上。見像坐已,心眼得開,了了分明,見極樂國七寶莊嚴,寶地寶池,寶樹行列,諸天寶幔,彌覆其上,眾寶羅網,滿虛空中,見如此事,極令明瞭,如觀掌中。
  見此事已,複當更作一大蓮華,在佛左邊,如前蓮華,等無有異,複作一大蓮華,在佛右邊。想一觀世音菩薩像,坐左華座,亦作金色,如前無異,想一大勢至菩薩像,坐右華座。此想成時,佛菩薩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諸寶樹,一一樹下,亦有三蓮華,諸蓮華上,各有一佛二菩薩像,偏滿彼國。
  此想成時,行者當聞流水光明,及諸寶樹,鳧雁鴛鴦,皆說妙法;出定入定,恒聞妙法。行者所聞,出定之時,憶持不舍,令與修多羅合;若不合者,名為妄想,若與合者,名為粗想見極樂世界。是為像想,名第八觀;作是觀者,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於現身中,得念佛三昧。   

    這是第八觀,聯想。第七觀說觀想蓮花寶座,上面坐的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所以說把前面一個蓮花寶座觀想起來了,這是基礎。蓮花寶座一觀想起來呢,有非常大的功用,我們說現身即可以滅除五萬億劫生死之罪。我們平時說得最多的是什麼,就是我們念阿彌陀佛,念念之間滅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在十六觀中,第一觀是落日觀,第二觀是水觀。這種琉璃寶地一觀成了之後就能在念念之間滅除八十一劫生死重罪。第六觀蓮花寶台觀要觀想起來了,滅除五萬億劫生死重罪。後面的功用一個比一個增加,因為定力逐漸地增加。我講《淨土十疑論》的時候曾經講過,如果做了無間重罪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很艱難。謗佛謗法謗僧的人很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不能對治罪障。你不小心犯了這樣的重罪,只要依於十六觀經,把我們的定力,自心的定力逐漸增強,那就是我們身心世界逐漸投入,乃至全身心地投入想滅罪也很容易,關鍵是看我們身心世界有沒有全身心地投入。

    如果說你沒投入,那這種罪很難懺悔。你要全身心地投入了,也是可以改變的。在觀經當中,主張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呢?因為你修念佛三昧,能增加我們自己的定心,就是增加我們一心一意的修行程度。一旦把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修行過程中,對於無量劫造下的生死重罪懺悔起來就非常容易。我們悔罪力量是否具足,關鍵看我們有沒有定心,有沒有對治力。所以念佛念念之間都在修懺悔。第三觀,琉璃寶地觀形成了,能滅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第六觀蓮花寶座觀一觀起來能滅除五萬億劫生死之罪,懺悔後所以這一生之後必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第六觀就能達到這樣的作用。

    我們剛才念的這一段是第七觀,就叫相觀。要觀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真身呢,想一下子觀起來,我們業障凡夫還有一定的障礙。於是先觀相,後觀真身。所以相觀了,不管是紙畫的還是木頭雕塑的,還是銅做的。只要你看習慣了,看熟悉了,就以我們平常所恭敬的相來修觀。平常你供什麼,極樂三聖你供習慣了。從早到晚,睜眼閉眼都看見,就依你所熟悉的極樂世界,西方三聖來修觀,那叫一相而觀。老法師那一年我把他接到聖水寺住,他專門把西安長期供奉的西方三聖像拿過來供好。平時你接觸了要觀起來就非常容易。所以說,這是第八觀,觀聖像,西方三聖像。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此事已,次當想佛。佛叫住阿難和韋提希的名字,一次又一次地提醒他們。見此事已,就是前面的蓮花寶座,我們依照觀無量壽經來觀察這種蓮花寶座,當我們的心沿著這樣的經去觀想的時候,天長日久形成習慣了,這種蓮花寶座由觀想到我們見到它有一個過程。開始是想見,你又觀想。念念之間想,念念之間見。開始是想見,依自己思想而見,那還是一個虛構的東西,這蓮花寶座還是一個虛構的東西。你的心裏念念都在這樣虛構,把心的工夫用到一處了,一心不亂地去想,去思維。心慢慢地就沉靜下來了。當你的心沉靜下來的時候,功夫到了之後,蓮花寶座就是我們不想也能見到。那就不是想見了,是現量觀見。西方極樂世界的蓮花寶座什麼樣的?現前顯現在我們面前的蓮花寶座就是一種什麼樣的。真實的蓮花寶座我們能親自見到,這種見法就不是想見了,而是依三昧力而見。你進入定心之後,真實的蓮花寶座會顯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親自能看到。而這種真實的蓮花寶座沒有三昧力,沒有定力是不可能見到的。

    三昧力是從我們專心一意,想念當中而出生的,有這種因果。所以平時我們一觀無量壽經,好好地來觀想,是鍛煉我們自己三昧能力的。一旦讓我們的心能集中注意力,讓我們自己身心所有的能量都集中在蓮花寶座觀中來了,天長日久就形成定力了,形成三昧力了。當三昧力形成之後,蓮花寶座自然就可以見到了。所以最初是想見,依想像而見到,可以說還不是真實的。但依三昧力,依定力而見到的就是真實的。當能夠在定力中能見到的時候,就是依三昧力而見到蓮花寶座顯現在自己面前的時候,就能滅除五萬億劫生死重罪,必定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這裏不僅是蓮花寶座為究竟,蓮花寶座之上還有佛。所以說,我們這些眾生從無始劫以來所見到的佛多半是形象。從我們所見到的形象當中先觀相,因為這是我們平常所熟悉的緣故,自己從熟處下手。禪宗講功夫,首先就這麼兩句話,最初就是從熟變生。我們最熟悉的是什麼?就是世俗的男歡女愛,這種東西我們最熟悉。禪宗的功夫就是從這些地方下手,讓這些再熟悉不過的變得陌生起來,變得有距離起來。你平時吸大煙,對我們是很大的損傷,這裏世間上的五欲就像大煙一樣,我們吸成習慣了,很多時間離不開,但傷身。要想自己得到重生,要想自己脫離大煙束縛非要下大決心。所以說這個功夫非常實在。看我們今天修行的人,你們熟悉的金銀財寶,男歡女愛,花前月下,這些東西你如果沒有放開很難修道。想戒大煙癮,當不吸的時候,非常不舒服,想戒掉要有大的毅力。要想辦法離開它,我自己沒有辦法離開,要強制離開,自己不行叫周圍的人把自己綁起來。

    我們今天對五欲的享受就像對鴉片的享受一樣。以為這是快樂,欲望深入內心之後就像鴉片,對我們有不少的一種制約能力。要憑藉外面的強制力量,大善知識的影響,要熟處變生,生處變熟。我們今天念阿彌陀佛,念得有距離,你多念,一回生二回熟,慢慢地就沒有距離了,要把陌生的法在自己內心裏修。我們今天觀佛真身,我們從無始劫以來見到的就是這些像。從形象上入手,慢慢地我們來觀察真佛就容易生起來了。你見佛像的時候有沒有恭敬心呢?如果你見佛像都沒有恭敬心,你見真佛的時候恭敬心能一下子生起來嗎?一點一點地來,要知道這個過程。

    為什麼要觀佛的像呢?這裏就給我們說了道理。是觀無量壽經的精華所在。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觀佛的利益在哪兒?我們為什麼要起觀想佛的像。為什麼要去想它?原因在哪兒?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這兩句話是對法身的一種解釋。我們早上上早殿的時候禮三佛,在給我們說佛的法身是周遍一切處的。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是非常普遍的。法身是盡虛空遍法界,那叫法身。平時不知道學佛學的是什麼,成佛成的是什麼,實際上學佛是學佛的法報化三身,成佛就是成就佛的法報化三身。這裏呢就把怎麼樣來成就法身的道理,怎麼樣來顯現法身的道理給我們講來了,佛教成佛的原理就在這裏給大家講出來了。

    《觀無量壽經》的道理非常深奧。我們怎麼樣才能成佛,道理上你要明白,你要明白了成佛就容易了,你不明白就是迷茫的。所以說你要懂了這個道理,你修這種觀法的時候就比較容易。念佛的時候也比較容易,修行就容易掌握訣竅。佛的法身普遍一切處,能隨眾生心。佛是自覺覺他,自成圓滿。那種智慧,如來是如其本來,是從萬物萬法這種真理。應該覺悟這種萬法真理實相。你要說佛悟到的是什麼?從語言文字上給大家解說就是真如實相,所覺悟到的就是這種。法界的真實因果,真實不虛的因果。諸佛呢,覺悟這種法性就是從自己來開始的。覺他還是覺悟一切法,無不覺照。這種智慧充遍十方三世。過去現在未來,這種智慧就要達到每一個時間,每一個角落,沒有一個地方不覺悟的。

    如來是如其本來,世間上都有它真實的道理。你能覺悟到這種真實的道理嗎?我們自己智慧就有真理存在,法性就是法界之間的真理。我們把它覺悟了就是法身,是真理與事理的結合。只有理沒有智慧不行。是理性上的,有智慧而不能覺悟真理,智慧不叫真智慧。要讓我們的智慧與世出世間的真理結合為一,能覺與所覺合為一,不多不少,這個結合體叫法身,是盡虛空遍法界,沒有一處不在的。我們今天認為許多的眾生和諸佛是有差別的,但是差別當中無差別。能從萬有差別相中看到無差別相,你就看到法性了。

    無差別相是什麼,不管你貧富老少男女尊卑有差別。但在差別中其間有共同的,一個是苦空無常無我涅槃,這是實在的。空相,沒有自性相,也沒有我相。這裏面是不管你尊卑老幼貧富男女都是平等的,那叫無差別相。在一切差別相當中能覺悟到它的無差別,你就能覺悟到諸法的法性。在這個過程當中,法身就能夠建立。而這種法身呢,諸佛是法界身,就是法身,這個法身入于一切眾生心想中。為什麼進入我們自己心想中呢,這個道理非常玄妙。當我的身體禮拜佛的時候,我身體是恭敬的,我口裏念佛我口裏是恭敬的,我心裏想佛的時候,我心裏面是恭敬的。當我身體在禮拜,口裏在念誦,心裏在觀想,三昧相應,諸佛的法身就在我們自己現前一念當中顯現了,我的心身口意三業就是道場。如意珠,能映現十方世界。我們在禮佛的時候映現的是諸佛,十方諸佛映現中。所以說諸佛的法身是善果圓滿證法身。實實在在已經證到這種法身了,已經證了果了,得到真實的法身了真理無有不認識,智慧無有不圓滿,果證法身無所不變。沒有地方,沒有一個時間。

    眾生是因地法身,就是理具法身。道理上有,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那是理具法身。天臺宗講性具法身。本性上具足的,真理不離於我們自心,所以這叫因地法身。果證法身和理具法身是無二無別的。諸佛的智慧把眾生本具的法性完全徹底覺悟。我們今天的眾生在修心的時候,我們開始發心,導果為因。佛證到法身了,我們今天依佛的法身來啟發我們的法身。佛的三身四智不從外來。如果說原來沒有,你再怎麼修也不會出現。我們本有的,只要你認識它,你能開顯它,它就能起作用。所以說,這種理具與修行顯現,這兩者要結合起來。當我們現前的眾生起心動念依佛的真實法身,觀想佛的身體的時候,法報化三身隨著我們自己的心想感應道交。

    佛念眾生無時無刻不在憶念,如母憶子。如果我們眾生不念佛,不憶佛,那就是相互違背的,我們就見不了佛。假如我們這些眾生也能憶佛念佛,母親憶子,子憶母親,這樣的話從生至生不相違願,距離慢慢就拉近了。所以說《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中說染這種香一樣,慢慢地我們身體上也有香氣。我們今天觀佛也是染香,染佛的戒定慧之香。我們今天呢,我們依念佛而修戒定慧。雖然你自己沒有去修戒定慧,但你念佛的當下就在修戒慧,所以我們稱之為總持法門,三藏十二部都在修行,完全總持起來了,所以說念佛法門是這樣一個法門。諸佛果上證得法身和我們眾生因地的法身是沒有兩樣的。所以說,眾生在著想的時候,佛身就有感應。所以隨其心淨則國土淨,諸佛身自然就顯現在我們自己心相當中。

    所以我們想佛的三十二項八十種好的時候,我們的心自然就能夠把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想起來。當你一想起來,這種相能夠與佛的真身感應道交。兒子到外面到處打工去了,當母親想兒子的時候,母親爬上房頂大聲叫兒子,兒子在外面心就不定,他怎麼都想往家裏走,不知道你們實驗過沒有,這個說法在很多書裏能得到印證。《周公解夢》裏也給我們揭示了很多道理。母親想的時候,母子連心,兒子能感應得到。所以老母親爬上房上去叫的時候,兒子心就不安,他就想朝家走。佛在西方極樂世界念念在呼喚我們這些眾生,你兒子心裏焦慮嗎?你也想朝家裏走,你也想去見佛,你也想成佛。當你總覺得莫明其妙,我的心怎麼不定呢?那就是佛在念你,你心不安。所以你現在自己來要求自己,你安身立命你覺悟沒有。當能如實認識自心的時候,真正的幸福才打開門。如果你沒有做到精神上的覺悟,僅在物質上是不能安心的。

    我們要知道自己對自己的呼喚,還有西方極樂世界十方三世諸佛都想度化我們,我們心安不安呢?你背離于諸佛你在世間上做什麼都不安心。就是內心裏的覺悟和智慧沒有啟用起來。一旦你啟用起來了,念念之間你在反醒自我,煩惱從本處當下息亡。就是平時講的道理,你不要在外去要求別人怎麼樣,你要在反醒自我,要求自我的作業上來行走,鍛煉,自己能給自己承擔,能從自己力所能及的方面來修正。當自己鐵肩擔道義的時候,能自己力所能及去解決,當我們自心覺悟自我的時候念念之間就能安心了。現在已經成就的佛就是我的將來,佛的家業富貴都是我們自己的事業,不僅是諸佛的事業。將來我們成佛,這些家業也為我們所有。諸佛講他的功德,講諸佛的境界,那就是我們未來所具備的,要開啟我們自己的自性自重自信自救自度。

    佛法是這樣一種法門,佛法是教育我們自己的法門,已經成就的佛和我們也是不二不別的。我們現前想佛的心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我們自心和諸佛都是一心。如果你不覺悟這一層心,那你還是眾生。所以我們平時說阿彌陀佛同體大悲,無緣大慈。他不講條件,因為眾生心和佛心是一樣的。所以他幫助眾生是無條件的,幫助眾生就是幫助自己,所以叫同體大悲,表明心佛不二。所以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如一切眾生心想中。我們現在見不了佛,是因為我們自己用心不得當。現在諸佛能住于眾生心之中,那是自己可以選擇,可以主宰的。就要從這裏下手。只要眾生心想佛的時候,法報化三身就能進入眾生的心想之中。因為它是法報化三身,遍及一切處,在你心裏當然有。

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當我們心想佛的時候,我們的心在想佛三十二相的時候,佛的心現前。想佛的八十隨形好的時候它就會現前。你平時沒想過佛,想你的兒子想你的女兒,想你的丈夫,你的父親。你也看過那些相片嘛。你在看相處想的時候,你就是不看相處了,人家問你兒子長得怎麼樣,你不看照片都能講得清楚明白。是心想什麼的時候,這種相也會出現。這個想字是心上有一個相,心上觀一個相叫想。你心裏有這種相就叫想。當你把這種相清楚想起來的時候,你的心就和相結合起來了,相就在你的心裏,心相不二。所以從我們平時的生活過程中你去體驗,佛法是馬上修馬上學馬上可以體驗的,立竿見影。你想兒子的時候,是心即是兒子的眼睛鼻子耳朵。我們換過來想佛,於是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就在我們內心清楚明白。所以我們是心想佛的時候,是心即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是心作佛,就是指我們現前修行人觀想佛的這一念心。由於我們按照經書上所講的方法去觀想佛的這種相狀,就在我們心裏顯現出來。所以我們的心當下就具備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我們自己的思想心功用就在這裏。佛的教誨來修觀相之心,這種因有了,叫因地法身。當你在觀諸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有形有相的身體。或者說應身,報身,從因感果。因是法身,把我們自己本來具足的法身開顯出來。諸佛在念我們眾生,我們眾生一念佛的時候,兩個就念到一起了。叫感應道,是從我們自心上具備的。我們修行也要從自心開始來強調,叫是心作佛。當我們心在觀想佛的時候就是在做佛。所以你平時三藏十二部經典都不脫離這些道理。淨土法門一句話把三藏十二部經典成佛的法門一句說穿了。所以當體成佛,你不修也不能成就。

    法華經上所比喻的一個例子能解決這個矛盾。即是本有的為什麼要修,即要修為什麼又是本有。有個比喻,兒子不認父親了,他要跑出去了。父親又擔心兒子受窮,於是悄悄在他衣服角上縫了一顆珍珠。兒子出去之後不知道有珍珠。雖然自己本身有,但自己不知道。當你不知道的時候你能用得起來嗎?於是到處去討口,討了二、三十年。有一天他才發現自己口袋子裏有錢。你才知道你有錢為什麼要去討口呢。你不覺悟的話你是用不起來的。我們現在就是這樣,人人都本有佛性,但是人人都不覺悟。就像你口袋裏有錢,你不知道用不起來。所以本有,佛的三身四智,各種神通,各種智力,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人人都是活佛平等,無不具足。理性上的功德,人人都具備的,你就沒覺悟。

    今天就是教我們要修因感果,要把我們本有的要覺悟。當我們覺悟了本有的,你修出來的東西無非不過是自己本有的家珍。所以是心是佛,那個心當下就可以是佛,只要是你轉迷為覺,當體就是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一切功德不從外來。所以說我們今天想佛的心呢,我們在想佛的時候,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一切果地上的功德都已具足。我們今天以信願行三資糧念佛的同修,當下在西方極樂世界蓮花包胎,在西方極樂世界顯現了。今天我們在念佛的時候,蓮花就開始顯現了。將來我們就因為這顆念佛心成就了西方極樂世界的蓮花化身。要是心作佛,是心念佛。那是我們本有家珍不從外來。當我們修行的人觀想成就了,我們這種心觀想成就了,心當下就可以得到佛的,和佛不二不別。所以這種作呢,你不要說我們本有家珍,你不修行就顯現不了。

    理性上具足,現實上你不具足,這時候就有差距。所以說是心作佛,那就是要讓我們自己從信願行當中來培補資糧,來還於我們自己的家,來把我們自己本有家珍顯現出來。所以觀無量壽經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這兩句話非常重要。這是這一部經的總匯。不二法門表現在心佛不二上,體現在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所以說我們今天初修行的人,我們與佛相應,與經相應。你與觀經相應了,好好地去修,佛自然而然就相應了。佛的一種果地功德顯現在我們自己內心裏面。觀經隨時隨處都在說,如是觀者名為正觀,不如是觀者名為邪觀。不要去搞那種偷心,所以一定要從自己修因上開始修。一定要作得出來就是,你要作不出來就不是。所以你今天作什麼,是心作佛的時候,是心就是佛。十法界不離於心。所以這是充分體現我們人的當前人生價值。你究竟要做什麼?人生有什麼意義呢?你賦予它什麼樣的意義就是什麼。你不修你能往生了嗎?你說你要成佛,你不修行就能成功了嗎?今天出了家的人整天想是不成的,一切毛病要丟掉。要把我們今天作佛的過程體現在身口意三業當中,體現未來心,隨時隨地要學會那種八面玲瓏,非常重要,要有靈動性要有責任感。

    把因果給你講明,你有沒有出離心,你自己不救度自己沒有人能救度你。所以說我們今天的眾生特別要知道,阿彌陀佛那麼樣慈悲,成就了一個西方極樂世界。隨時隨地阿彌陀佛就念念眾生,不舍離眾生。我們這些眾生就是不念。所以這時候,你對阿彌陀佛的拒絕是我們自己對自己的拒絕。我自己不能保護自己,自己不能救度自己,原因就在這裏。佛的慈悲什麼時候不出現呢?什麼時間什麼地點都出現。我們今天為什麼說是末法時代呢,是不是我們的心不具足?末法體現在我們自己不發心,我們自己放棄了自己本心的權利,體現在我們自己自甘墮落。

    觀經充分強調了眾生的自尊性,自度性,當你不能夠的時候,這個世間你又能障礙誰呢?每一個人是為自己而做的,自己要承擔責任。大德善知識自信覺悟了,他去救度眾生就是自我的智慧顯現的地方。我們人要學習那種精神。不學習你就不知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兩句話精彩在什麼地方。佛教不同於其他宗教,它強調的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你不能覺悟自己就難安心,不能認識這兩句話。這是表明我們修行的人,你觀想成就了,我們這顆心就是佛的本體。

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把阿彌陀佛的究竟果得給我們舉出來。不僅是講阿彌陀佛,諸佛包括阿彌陀佛,但還有其他一切佛。我們說諸佛正遍知就是法身,智慧能遍知一切世間出世間的真理。有這種智慧了,世間一切出世間的一切真理他都能知道,那是諸佛同一法身。諸佛的法身都是相通的,體現阿彌陀佛的法界藏身。我們平時所說的真如藏,什麼叫真如藏,跟法界藏身差不多。今天我們念阿彌陀佛就是念十方諸佛。為什麼要說諸佛正遍知海,完全顯現在阿彌陀佛法界身上,是不二不別,是同體的。說正遍知,正是正知,正確的覺悟,不是邪知。遍知,不是一點點覺悟,是普遍的覺悟。究竟的大圓滿覺,世出的法無不究竟。智慧深廣無極,比喻為正遍知海,拿海來作為比喻。

    把佛的功德給我們舉出來。這種佛的功德呢,從心想生。指出最初就是從心想生。要知道我們自己起心動念之間有大玄機在。所以說佛的這種果地上的功德給我們舉出來,就是要讓我們現前的眾生能相信我們自己現前的這一念心。好好把這一念心用起來去修往生心,所以是勸我們現前的眾生精勤修行。

    “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這裏是勸我們自己修因,勸我們應該一心一意地繫念。把我們自己的念頭,把我們自己的心心念念放在什麼地方?放在佛教給你的方法上,教你依法修行,不要讓心跑掉了。讓心拴在法上,一心一意,全心全意地來觀想彼佛。什麼叫多陀阿伽度,翻譯過來就叫如來。如其本來,智慧覺悟世出世間本來的真理。阿羅訶,圓滿覺悟,可以接受世出世間眾生的供養。他就是福田,三界大福田,圓滿大福田。所以我們供養佛,我們就能得到好處。三藐三佛陀,就是正遍知,一個是正知,一個是遍知。正是正確,遍是普遍。在佛的十種名號當中給我們舉出了三種名號,分別表示佛的幾種功德,從三個方面來說佛的功德。

    “想彼佛者,先當想像。閉目開目,見一寶相,一心一意觀佛的時候,佛的所有功德都從一心繫念當中而修得來的。所以就是勸我們要這樣觀修,依佛的功德來觀修,我們將來必定能成就這樣的因果。這是從道理上來說。先把道理給我們講清楚,不要讓我們迷信,要讓我們有智慧非常明瞭的修行。先要來想佛的相狀。我們在想相的時候,我們依於這樣的畫像也好,塑像也好,眼睛看,心裏想。心裏想的與我們眼睛看的不要變化了。你眼睛怎麼看,你心裏怎麼樣,所以把這樣的寶像能夠觀想起來。

    “如閻浮檀金色,坐彼華上。世間上最好的顏色。佛坐在蓮花寶座之上。這是最初給我們說先當觀想。見像坐已,心眼得開,了了分明。我們能看到阿彌陀佛的閻浮檀金色相,坐於蓮花寶座之上。我們心眼都會打開,智慧眼能夠打開。原來你沒有看見的,他能看見。所以說了了分明。

    “見極樂國,七寶莊嚴,寶地寶池,寶樹行列。諸天寶幔,彌覆其上,眾寶羅網,滿虛空中。你智慧眼打開了,就能見到西方極樂世界的莊嚴,因為觀想能真實地見到西方極樂世界,這是觀想的利益。能把阿彌陀佛相觀起來了就有這種利益,就能實實在在地見到西方極樂世界,寶地羅網都能非常清楚地見到。所以我們現在的心眼不開,堵得慌,煩惱堵在那裏。你沒有這些業障的時候,其他的心眼打開了,就能見到。

    “見如此事,極令明瞭,如觀掌中。有一位法師他一字不識,他想講經。師父就讓他拜經。他把經的每一個字都拜成金色的了。這樣他每一句經都能講出來。這是因為觀阿彌陀佛相,一觀成了就能見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寶地、寶樹這些。

    “見此事已,複當更作一大蓮華,在佛左邊,如前蓮華,等無有異。複作一大蓮華,在佛右邊。你把第六觀觀成了,這些境界就是自然出現了。一見到阿彌陀佛的相坐在蓮花寶座上心眼自然就打開了。功夫一打開了,路越走越寬。你見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寶樹寶地之後,觀想大蓮花在佛左邊,和前面所觀想起來的第六觀的花寶座沒有二樣。在阿彌陀佛左右兩邊都有大寶座。想觀世音菩薩坐在阿彌陀佛左邊的花座上,也像閻浮檀金色一樣。大勢至菩薩坐于右邊的花座上。當你把這三尊相一想成了之後,諸佛就開始大放光明。相就開始放光明了。其光金色。

    此想成時,佛菩薩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諸寶樹。一一樹下,亦有三蓮華。諸蓮華上,各有一佛二菩薩像,遍滿彼國。整個西方極樂世界都充滿了這樣的一佛二菩薩。

    “此想成時,行者當聞水流、光明,及諸寶樹、鳧、雁、鴛鴦,皆說妙法。一佛二菩薩普遍西方極樂世界,你觀修起來之後,你自然而然就應當可以聽聞到水流的聲音,見到光明的相狀。看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寶樹,乃至寶樹、鳧、雁、鴛鴦的聲音你都能聽到他們都在演說無量佛法。當你觀修起來了,後面就越來越容易了。

    “出定入定,恒聞妙法。你入定的時候能聽到,出定了你就聽不到了。慢慢就能達到恒聞妙法。所以說行者所聞,出定之時,憶持不舍,令與修多羅合。如果說你出定之後不能再聽到,你把你定當中所聽到的,出了定要經常回想他,思維他,我們內心不再離於定中所經歷的境界,這是非常關鍵的。你今天聽了經,聽經好舒服。等到下課了,你不要高興得得意忘形。你回去了還像在法堂裏聽經一樣,這樣你就出定入定都能見得見。你今天聽了一座經,多少年之後你還能想得起來今天你聽了的,能背得出來嗎?所以方法就在這裏教給我們了。你出定入定所聽到的這些法,你要拿經書來檢驗。你要看與《無量壽經》能不能相通。它所講的無常無我,涅磐和我們經書上所講的是不是一樣。

    “若不合者,名為妄想。如果和經書上合不起來就是妄想。有魔來引導你,就會把你引導一邊去了。這時你要拿經書來驗證。若與合者,名為粗想見極樂世界。你出定入定聽到的講經說法的聲音與經上是相合的,那就是極樂世界我們在娑婆世界修得來的。

    “是為像想,名第八觀。作是觀者,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於現身中,得念佛三昧。這一觀觀成了,能除無量億劫生死重罪。我們的智慧越來越具足,於現身中得念佛三昧,這一輩子我們現在就可以得到念佛三昧。一心不亂,這時就能達成了。只要你把這種相觀想得起來的時候,你這一輩子現身就能得到念佛三昧,往生就不成問題了。所以我們今天念佛不容易得三昧,就是你不得這些法。平時也很少給你講觀無量壽經。我們眾生最大的毛病就是貪緣心,私利心得不到一種改變,一種對治,老要想世間上不該想的事情。所以《觀無量壽經》就非常方便地把你的私利心引到念佛上來,管是非常善巧地對治。所以今天能把這觀想起來的時候,你的像觀就成就了。像觀成就了之後,再要去見到諸佛的境界就越來越容易了。觀成之後就能聽到水鳥靈泉講經說法。念念之間出無量億劫生死重罪。我們今天心裏念念想佛,念佛觀佛功德不可思議。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