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參加 我要祈福
尊貴吉美法王

 

 

 

 

南投極樂講堂

修持《藥師佛儀軌》

 

 

 

 

2019/4/18(5/5)藏密白玉佛學會/南投極樂講堂

尊貴的上師吉美法王修持「藥師佛儀軌」~弟子請益開示分享

 

《續前面第5個問題》

先上完《大圓滿前行》共同前行之後,再來上不共內加行的課程,然後慢慢再上其它的,自然而然各位不用擔心,修行自然就有方法,我可以教你們。可是現在講這些沒有用,重點是一定要先生起出離心。

 

而要生起出離心一定要上《大圓滿前行》共同前行,因為共同前行不上的話,你絕對不可能生起出離心!雖然嘴巴上、口頭上會說我看得很開,想得很清楚,我很放得下,其實心裡根本放不下,因為你看不開,沒有用!

 

我常常講動機發心是什麼意思?不管你供花、供水果、倒供杯,你認為我買花這就是供花嗎?我拿水倒供杯這個叫倒供杯嗎?其實不是這樣的。最重要的應該是供花之前你是什麼樣的心去供這個花,你想清楚然後再去買再去供。什麼樣的原因你想要倒供杯?你還沒拿水之前你先要想清楚。

 

 

 

 

同樣的,你今天為什麼想要來學習佛法?是什麼樣的動機?如果是因為害怕輪迴也不錯啊!害怕我一睡就醒不過來,害怕失去這難得的人身很可惜..等等,以這個角度去學習佛法也不錯。因為你害怕失去你的生命,害怕面對死亡無常,所以你修行會很嚴謹,這樣你修行才會進步。

 

可是你今天如果是因為我開心我高興,反正人家拜,我覺得不錯我就跟著人家拜了,這樣學法聞法會不會有功德?不能說完全沒有,但這功德很小,等於說一點點。

 

所以很多的經典裡面會說,不管聞法、唸經、唸咒都是一樣的,如果你有一心一意你就有功德,如果你沒有一心一意專注在聞法、唸經、唸咒語上,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功德,或是一點點的功德而已,因為你沒有專注聞法等於你沒有懂,你沒有專注唸經、唸咒語的時候,永遠心都外散掉,那唸這個經只有消口業而已,所以不會有成就。

 

 

 

 

學習佛法應該有很多的方式,譬如說有下根器、中根器、上根器或上上根器等各種修學方式。

 

上上根器的修學方式非常高端,是屬於那種大成就者學密的人;中根器就是中觀,就是大乘佛教;下根器是小乘佛教。那人天乘算不算在這個裡面的?不算!因為他解脫不了。

 

所以我們現在學佛的方式會說什麼是人天乘、什麼是小乘、大乘、金剛乘?為什麼要分這些重點?是因為由你的見解觀念而來決定你後面的結果。

 

如果說我在大乘顯教的寺廟裡面,所以我是顯教的弟子,我是大乘的弟子,因為你的寺廟或是你的經就可以証明你是大乘的弟子嗎?不可以!不是用這個來建立你是大乘佛教的弟子。

 

所以你要如何才能稱為你是一個真正大乘佛教的弟子呢?是要看你有沒有廣大意樂圓滿的菩提心!不是因為你在大乘的寺廟裡,你唸大乘的經,所以你就是大乘佛教的弟子,重點不是在相上証明。

 

你是上根器、中根器、還是下根器?是你內心的見解觀念動機來証明你是什麼樣的一個根器,這個動機跟發心最重要!

所以是佛陀加持一下、法王打一下、灌頂一下,你見解就有了嗎?那也不是,這也是錯誤的理解。

 

 

 

 

釋迦牟尼佛講了八萬四千個法,你聽聞了後思惟了心裡就會明白,你去實修就會成就。

 

在密法裡面的見修行,見就是雙眼,修就是你的雙腿,行就是走路。如果你沒有雙眼,你腳走路就會有危險;如果你沒有雙眼,那也行不通。所以你行時要先依靠雙腿還是要依靠眼睛?當然先要有雙眼。

 

大乘的角度也是一樣,首先聞法比較重要,第二才是思惟。那麼修比較重要?還是思惟比較重要呢?思惟比較重要,修是最後面的,有一定的次第。

 

所以你看我們剛學習佛法的人,主要是不是要先唸很多經、唸很多咒語?要不要做很多的上供下施?不是的!你要真正理解佛法裡面要的是什麼東西,你要學的是什麼東西,你要先弄明白。

 

但如果你學了,你不想不思惟也沒有用,因為你聽了會忘記,想的目的是要在你的心裡面讓它住心,你在修的時候它才有力。

 

所以聞比思重要,思比修重要,但反過來說,修持功德大?還是思惟功德大?修持的功德大!因為修持才會成就,思不會成就。思惟的功德大?還是聞法的功德大?思惟的功德大!因為如果只有聞法沒有去思考,就不會成為見解。(完)

 

法性天女分享~~(5/5)

 

 

佛學會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