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2/16 06:34:03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2/16 06:31:08   編輯部 報導    

 

 

皈依之開示  授戒阿闍黎:堪布貢噶旺秋仁波切 張惠娟譯 

各位三寶弟子:現在將授與各位皈依戒,在受皈依戒之前,要先觀皈依境。入佛門的第一步就是皈依,我們要如何區分佛教徒跟非佛教徒呢皈依佛法僧三寶的人,我們就稱他是佛教徒或是內道;對佛法僧三寶沒有信心,沒有皈依佛法僧三寶的人,我們就稱他是非佛教徒或是外道。在承諾皈依佛法僧三寶之後,最主要的就是要將傷害其他眾生的想法和行為都去除。皈依後的真正修持過程中,不管受居士戒,沙彌戒或是比丘戒之前,都要先皈依三寶,皈依三寶後再接受自己所要守的戒律,例如大乘的受菩薩戒或密乘戒,一開始也都是先皈依受皈依戒,然後再受菩薩戒,密咒乘戒。因此在佛教裏,不管修共乘或大乘,密咒乘,換句話說,任何一道修持,無論是開始的階段或是中程的階段或是最後的階段,都要以皈依三寶作為主要的修持。因此,一位佛教徒,一位修行人,如果因緣許可,應該一再地在上師,善知識之前皈依,受皈依戒。如果沒有這樣的因緣,不能夠一再地依止上師,善知識受皈依戒,那麼,在自己修行的一開始,就要一再地皈依佛法僧三寶。在我們皈依受皈依戒時,要先將皈依境觀想清楚。在這裏我們已經供奉了佛像,我們耍觀想在自己受皈依戒的這個地方的前面虛空中,釋迦牟尼佛就真正的安坐在我們供奉佛像的這個地方,佛像與世尊沒有差別,十方諸佛菩薩以及釋迦牟尼佛的眾弟子們,例如阿羅漢、聲聞、辟支佛、諸大菩薩以及護法、財神們,都圍繞在釋迦牟尼佛的周圍。在釋迦牟尼佛及諸佛菩薩聖眾的面前,並非只有自己一個人,而是除了自己之外,尚有以自己這一生的父母,兄弟姊妹為主的等虛空所有眾生,他們都跟自己一起在此受皈依戒,平常自己在皈依三寶的時候,也要像這樣的觀想。我們扳依的對象是佛寶、法寶、僧寶,佛法僧三寶中主要的是佛寶。什麼是佛呢總括來說,佛就是沒有任何過失,具足一切功德。佛具足法、報、化三身,其中法身是最主要的,報身是為十地的菩薩們說法而顯現出來的身,像我們一般的凡夫,阿羅漢以及辟支佛是看不到佛的報身,佛陀的化身是為一般的徒眾們所顯現出來的身,是隨機化現之身。化身有殊勝,中等及一般之分,釋迦牟尼佛的化身屬於殊勝的化身,我們是沒有福份見到殊勝之釋迦牟尼佛的化身。雖然我們沒有福報見到釋迦牟尼佛的殊勝化身,但是,在世間中仍然還有許許多多佛陀的化身。佛會化現在人、非人、天...等有情中,在人道中的總統,國王,大臣,商主或是一城之主,或是一些有能力的人,就有很多是佛的化身,它化現成種種的眾生行所謂佛陀的事業來利益一切眾生。除了化現成各類的有情眾生外,凡是能夠利益眾生的,例如:地、水、火、風、樹木、河流、山、花、房子...等,很多也是佛陀的不可思議化身。

真正說來,凡是能夠利益輪回眾生身心,無論是眼前的利益或究竟的利益,全都是佛陀的慈悲跟願力產生的。總而言之,佛陀是沒有任何過失且具足一切功德,是自他二利圓滿的。佛陀具有了知輪回眾生身心苦樂情況的智慧,輪回中的眾生,不管老少賢愚的情況,他都完全清楚知道,佛陀不但具有這樣的智慧,而且還具有救護任何一位眾生脫離身心之苦並引導到佛陀果位的悲心。雖然佛陀具有了知眾生一切情況的智慧和其有救護眾生脫離痛苦的悲心,但是如果眾生不知道要依止三寶,無法對三寶生起信心,佛陀也是沒有辦法救護眾生的。某些眾生稍微知道些許佛陀的功德,知道要皈依佛陀,他對佛陀生起信心並且向佛陀析請,那麼佛陀是其有救護此類眾生脫離輪回生老病死的一切痛苦並引導這些眾生到佛陀果位的能力。

所以,若是我們能夠知道皈依佛陀,對佛陀貝有不退轉的信心,必定能夠獲得佛陀智慧及慈悲的攝受,再加上佛陀所具有的救護我們脫離輪回的能力,那麼我們一定能夠獲得佛陀的救護而從輪回中解脫出來,證得殊勝的涅樂果位。雖然我們沒有福份見到佛陀殊勝的化身,沒有辦法親耳聽到佛所說的法語,但是,我們要相信佛陀是個明眼人,他能夠看到有如沒有雙眼的我們所有的一切情形,如我們的苦樂,好壞種種情況,佛陀都是了知的,我們對佛陀要其有這樣的信心,相信佛陀。我們只要能夠至誠懇切,衷心的皈依佛寶,必定能夠獲得佛陀的救護,在究竟上,佛陀能夠引導我們證得佛陀的果位,眼前短暫的違緣障礙也能夠清除。

第二個所皈依的物件是法寶,一般來說,法寶有教,證兩種。首先我們講教法,所謂教法就是佛陀對弟子們所講的八萬四千法門,或是三藏,這些都屬於教法。什麼是證法就是滅,道二諦,總括來講,就是佛陀和十地的菩薩、阿羅漢、辟支佛...等聖眾心續中所證得的功德,就稱作證法。在教證二法中,我們主要的是要先依教法,所以現在最主要的就是要皈依教法,對佛陀所說的三藏十二部經典或是注解三藏十二部的論典,我們都要生起信心,不但生起信心而且要依止上師,善知識聽聞佛陀所說的經藏和過去祖師們注解的論藏',聽聞後還要思惟我們所聽的經論的涵義,將心中的疑惑全部去除,之後再依照我們所知道的來修持,我們就是要如此皈依法。先聽聞佛陀所說的教法,再思惟教法的涵義,將心中所有疑惑去除後,我們再依次觀修--暇滿人身難得,死無常,業因果真實不爽,輪回過患,慈心,悲心和菩提心,透過這樣依次的修持,漸漸的在我們的心續中就能夠實證到證法。因此,真正救護我們的是法寶,如果按照佛陀所告訴我們的方法修持,在我們的心續中,證法就會不斷增長,最後,我們一定可以從輪回中解脫出來,證得佛陀果位。

皈依的第三個物件就是僧寶,當我們皈依三寶後,走在解脫道上時,僧寶就是我們的友人,是我們的助伴。所謂的僧寶,就是依照佛陀所說的教法修持並且利益眾生的人,其中最好,最主要的僧寶,如文殊菩薩、觀音菩薩、彌勒菩薩等的所有十地菩薩,除了十地菩薩以外,如資糧道,加行道的菩薩也是僧寶,還有預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果的聲聞,以及部行緣覺,如麟角緣覺,這也都是僧寶。除了聖者外,雖是凡夫但在皈依三寶後,完全正確無誤的修持大乘教法或小乘教法的修行人,不論是男眾或女眾,出家或在家,只要他是一位純淨,清淨的修行者,都是屬於僧寶。僧寶中以大乘登地以上的菩薩為主要的僧寶,凡夫僧寶中是以出家的僧寶為主要的僧寶。總而言之,我們要如何皈依僧寶呢就是要瞭解僧寶是我們修行的朋友,我們為了要自利,利他,要如法的行在解脫道上,此時僧寶就是我們的助伴,我們要在這樣的認知下皈依僧寶。然而,僧寶如何幫助我們呢當我們入佛門後,依自己的能力是無法全然了知佛陀所說的教法,所以我們要請問僧寶們。問過以後,他教導我們,為我們解說,如此,他就是我們修行的友伴。

以上,簡要的告訴各位,皈依境的佛法僧三寶的體性。至於皈依的方法就是,如果我們想要從輪回中解脫出來並且獲得最殊勝的解脫,也就是證得佛陀的果位,那麼佛陀就是指引我們獲得佛陀果位道路的導師,所以我們要視佛陀為導師來皈依佛陀;佛陀所指導的道路就是法寶,因此,走在解脫道上,所走的道路就是佛陀所說的法,我們必須在這樣的認知下來皈依法;僧寶是在修持道上幫助我們的友人,我們要在這樣的認知下來皈依僧寶。舉個例子來比喻皈依,好比我們要到一個很遠而且完全未曾去過的地方,我們需要有人為我們指示道路,而且這道路是要一條平坦的道路,當我們走在這道路上時,還需耍一位好友伴。

到底我們皈依的時間,皈依的期限是多長呢皈依的期限並非只有一天或一個月或是幾年,在受皈依的時候,如果是以小乘的方法來受皈依或受居士戒或沙彌戒,比丘戒時,那就是盡形壽皈依佛法僧三寶,所謂盡形壽指的就是在我們這一生皈依佛法僧三寶。今天我們在這邊的皈依是大乘的皈依,大乘皈依是從現在開始直到自己證得佛陀果位之間都皈依,當證得佛陀果位的時候就不用再皈依,在我們還末證得佛陀果位之前,自己都承諾要皈依佛法僧三寶,所以大乘的皈依並不是只有幾年的皈依,也不是只有一生的皈依,也不是多生的皈依,而是在未證佛陀果位之前都皈依佛法僧三寶。因此,當我們在皈依的時候,念道:「未證菩提間我皈依」,意思就是承諾自己在還未成佛之前,都皈依佛法僧三寶。平常若有重要的事情時,在前些天或當天早上,可以特別地皈依三寶,析求三寶庇護。在皈依時,有些人主要是為了自己個人而析求三寶護佑,讓自己在這一世和未來世都不要嘗受到輪回中的生老病死苦;另外,還有一種人不僅是為了自己個人,而是為了要利益一切父母眾生都能夠證得最殊勝的佛陀果位,所以析求三寶加持和救護。在這兩種想法中,應該是以第二種,就是以為了要利益父母眾生的悲心來皈依三寶,析求三寶加持護佑。也就是說,我們緣著有苦的眾生,為了想要一切痛苦眾生都能夠脫離痛苦,所以我們來皈依三寶。

我們要曉得三界中的眾生不但貝有生老病死的痛苦,還有個別的痛苦。例如:寒熱地獄的眾生具有寒熱的痛苦,餓鬼道眾生貝有饑渴的痛苦,畜生道的眾生具有愚痢,被役使的痛苦,阿修羅具有爭鬥的痛苦,人具有心無法滿足,貧乏的痛苦,天具有放逸,衰墮的痛苦,總之,一切眾生都貝有無量無邊的痛苦。我們為了要貝備救護一切眾生脫離痛苦證得佛陀果位的能力,所以,今天我來皈依佛法僧三寶,在皈依的時候就要盡力的像以上所講的方式觀想,然後受皈依戒。我們在皈依,受皈依戒的時候,要想:釋迦牟尼佛和圍繞在釋迦牟尼佛周圍的十方諸佛菩薩,真正的就在自己的面前,自己在諸佛菩薩面前皈依,受皈依戒,心中這樣觀想然後跟著念誦皈依文,當我們在皈依,念誦皈依文的時候,我們還要想:等虛空的父母眾生都跟著自己一起念誦皈依文,一起皈依。

首先,祈請十方諸佛菩薩垂念我,之後念誦:「未證菩提間,我皈依佛寶,如皈依佛般,我皈依法寶,以及聖僧眾」。這皈依文耍念三次,到了第三次念完時,心中要想自己已經得到了皈依戒;或者也可以念誦:「諸佛正法賢聖僧,直至菩提我皈依,以我所修諸善根,為利眾生願成佛。」念誦三次,其中「諸佛正法賢聖僧,直至菩提我皈依」是皈依,「以我所修諸善根,為利眾生願成佛」是發菩提心,如果我們念誦這四句,就是其有皈依跟發菩提心;或是以梵語念誦:「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亦即:「南無布達雅,南無達爾瑪雅,南無僧伽雅。」念誦三次。

現在各位已經得到皈依戒,並且是大乘的皈依戒,往後各位應該如何持守皈依戒呢不管依著大乘或小乘的方法皈依,皈依三寶後共同持守的學處就是往後要依止上師,善知識,所謂依止上師,善知識並不是只有服侍上師而已,最主要的是要依止上師聽聞佛法,不僅是聽聞佛法,還要思惟,琢磨所聽聞的法義,經過思惟,確實瞭解後,這仍然不夠,還必須將所知道的法付諸實踐,而且不僅是自己獨自修持,還要將自己知道的法教告訴自己的父母,親人,朋友,鄉親,盡力引導他們走入皈依三寶的道路,這就是皈依三寶共通的學處。

再來是個別的學處,我們皈依佛陀,以佛陀為我們的導師之後,就不再皈依梵天、遍入天、大自在天...等的世間神或地方神只,可以祭拜祖先和供養家裏供奉的神只,但是不可以以他們為我們究竟依止的物件,以上是皈依佛後所要守的學處;我們是一個修行人,皈依法後最主要的是凡是想要傷害眾生,毒打眾生,偷搶眾生錢財等想法都要去除,還有,傷害眾生的行為也要避免;皈依僧寶之後,所要守的學處是往後不可以依止,頂禮,供養外道行者,以上是我們所不應該做的。再來就是我們應該去做的,一個皈依三寶的三寶弟子,不管在任何時刻都應該盡力的供養,讚歎三寶,也就是要恭敬承侍三寶,所謂恭敬承侍三寶就是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儘量的塑造佛像,印經以及供僧,總而言之就是將自己的財物,不管在任何時刻都供養給三寶。例如我們吃飯,穿衣或享用任何物品的時刻,我們都先觀想上供三寶,上供之後再想三寶它已經受用了並再賜給我們,如此做可以讓我們所擁有的財物也成為我們累積福德的因。比如自己買了一件新衣服,在還沒穿之前先供養給三寶,之後自己再穿;或是我們要喝一口水,在沒喝之前也觀想將這一口水先供養給三寶,然後自己再喝;還有,我們將房子打掃乾淨之後,也將這非常乾淨的屋子上供給三寶,像這樣,我們平常的穿衣,吃飯,打掃房于也都會成為我們累積資糧的因。從早到晚不管行住坐臥或做事或進食,我們都要常常想到三寶,憶持三寶,析求三寶救護,供養三寶,如果平常我們能夠這樣做,病魔等的違緣障礙就無法入侵傷害我們,我們的補德壽命能夠不斷增長。經典上所說的臨終四大分離的痛苦也能夠獲得減輕,甚至不會有四大分離的痛苦且中陰境界的恐怖幻相也不會現起,來世不墮三惡道,不會遭受三惡道的痛苦,不管這一世或來世都能夠讓我們長壽無病痛,財富富足,在究竟上能夠從輪回中解脫,而且是最上的解脫,也就是證得佛果。由於平常不斷的皈依,必定能夠讓我們證得佛陀的果位,所以希望各位平常要一再地皈依,受皈依戒。

最後,將我們所獲得的善根功德回向給所有一切眾生,願一切眾生證得佛陀果位。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