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3/10 13:19:26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2/03/10 13:18:53   編輯部

心經 秋竹仁波切 (高雄烏金喜苑)

 

釋迦牟尼佛傳了三轉法輪(註一),第一次初轉法輪講苦集滅道四聖諦,中轉法輪講般若心經等一切諸法性空。講般若心經時,圓滿百萬福德的釋迦佛親手敷座後,開始講心經,為什麼呢?釋迦佛能斷障離苦得樂,增長智慧,也是因般若心經而證悟空性才成佛的,因此他非常尊重地來講這部真空妙有的心經。

 

心經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為什麼說色和空之間是個遊戲呢?因為一切法收攝回來就是(可歸納為)世俗諦跟勝義諦,而色就是世俗諦,空就是勝義諦。離開了世俗諦跟勝義諦就無法來解說一切法,而所有的宗派也都是依此二諦(註二)而說法,那什麼是世俗諦跟勝義諦呢?

 

以外道來說:神我是勝義諦,神我以外的一切都是世俗諦;而佛教中說一切有部(註三):認為:凡是組合的(因緣合和的)都是世俗諦,而組合的極微分子(註四)為勝義諦。此分子又分極微分子及心無分剎那分子。(註五)

 

但唯識宗認為有部宗的說法不對,唯識宗說:相(境)為世俗,空為勝義。所以這個相以世俗來講,都是唯心唯識所變現。那什麼是唯心呢?一般來講外境是存在的,但外境跟心有什麼關係呢?以唯識宗來講:外境絕對不存在,外境都是唯心所變化出來的。比如我們做夢,夢境(喻外境)存在嗎?夢境不可能存在的,但是這個夢境又是怎麼來的呢?都是我們心所變出來的嘛!(1.以外境如夢,喻一切法乃心所變現)

 

打個比方啦!現在我們都說這是李先生的書,這是李先生的桌子,但是有一天李先生死了以後,對李先生而言,李先生生前所有的書,所有的相都將結束沒有了。而我秋先生所看到的這些李先生的書啦!桌子啦!都是我秋先生看到的相,跟李先生沒有關係的,因為李先生這一生的相已經結束了。所以外境存不存在,就是用這個比喻來看。(2.以境為識變,識滅境滅,故說唯識)(註六)

 

今天我們都認為有個共同所見的東西(指外境是存在的),其實絕對沒有一個共同所見的東西,只是假立說是共同的,但事實上絕對沒有一個是共同的。比如一柸水對魚的感受是可以住的屋子,對人來講則是水可以喝,對餓鬼道來講是熱膿血,對天道而言是個寶嚴地,但對修行的瑜伽士來講就是瑪瑪革佛母(表水大母)(註七),所以六道眾生來看這一柸水,就絕對沒有一個共同的所見,而沒有共同點的原因,乃是因為這些相都是唯心所現的。(3.以一水五見故說唯心識所變,以上三點說明諸法唯識變)(註八)

 

那再去研究心的時候,心就是無生、無滅、無來、無去、不增、不減,所以心也等於是空的。但是現在我們大部分所講的空、空、空,這個空都是不對的,因為我們講的都跟外道一樣。

 

空絕對不能有相,我們一直講諸法性空,但是還是想成一個空的相,這就不對了,因為著相存在就不屬於勝義諦,有個空相就只是相似勝義諦,以我們寧瑪派來講,一定須要一個相似勝義諦,相似勝義諦也等於是無相(註九),真的第一勝義諦絕對不會有相,不會有任何著相,所以要了解體會到空,一定要修行,一定要打坐,一定要進入禪的境界才能了解空,否則只是在道理上講空。 

 

 我们大圓滿首先講本淨立斷,什麼是本淨呢?本來的本,清淨的淨,本淨就是從我執開始一直到所有的微細念頭,所有的著相全部為清淨叫本淨。本淨也是無法可說,無法可表,達到了這個境界叫本淨勝義諦(註十)。世俗諦就是比量(註十一),(師說:一個是比量,一個是正量),比量所成立的世俗諦,這個是我們都要承認而不可否認的.但是很多學應成中觀者都將這些否認掉,而否認了這些,根本就無法跟人家言談。

 

火是熱的,水是溼的,風是動的,地是堅固的,這些都是事實成立不能否認,而講這些時跟勝義諦也沒有關係,勝義諦歸勝義諦,世俗諦歸世俗諦(註十二),但勝義諦跟世俗諦終歸不離,因為不依世俗諦不得勝義諦,離開世俗諦找不到一個勝義諦,為什麼講這句話呢?因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世俗諦不異勝義諦,勝義諦不異世俗諦,能融會貫通的話,這些意思都是一樣的(註十三)。有空不二、相空不二、明空不二、色空不二、這些都是舉色法來講而已,意思也都是一樣的。

 

相就是世俗諦,空就是勝義諦,相空即是不二,相空不二時,對相的執著也不存在,空也不抵觸(妨礙)色的顯現。在我們寧瑪派來說,相空不二是一個抉擇二諦非常重要殊勝的學說(註十四),這些都是重要的關鍵,對初學者而言不一定聽得懂,但聽不懂也沒關係,聽久了,想久了,慢慢就會體會得到。

 

我建議你們有空多唸經.多一點時間理入,多一點時間行入,行入包含懺悔消業障,大禮拜,唸誦金剛薩埵,種福田等等這些因緣都具足的話,也有助於理入的了解。沒有的話,只是嘴巴在經典文字上舞蹈也沒有很大的意義。

 

世俗就是不實的意思,不實等於是空的意思,所以世俗並不是不好,世俗是個好,只是因為我們不了解世俗,所以才不能證悟空性,你們真的了解世俗諦的話,我之前曾寫過一篇文章(註十五):世俗諦以外無獲(找不到)一個勝義諦,同樣色以外也無獲(找不到)一個空,空以外也無獲(找不到)一個色,所以無實的相為世俗,無自性為空,這都只是一個名稱而已。從色法到遍智,這二個名字玩這個遊戲一直往上的話,慢慢就會了解證入空性,不會玩這個遊戲還是沒有用。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繼續玩下去的話,最後智即是空,空即是智,智不異空,空不異智,這個就是從色法到遍智都是一直玩這個遊戲上去的,反正就是一種不讓你偏差站在中間就對了,而般若心經最重要的關鍵也就是這個。(註十六) 

***括號中的註是末學個人的想法僅供參考。***

 

註一:三轉法輪:初轉說四聖諦,中轉說般若空性,末轉說善辨法輪(以上依解深密經無自性相品)。

 

註二:中觀論四諦品:「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

十二門論第八品觀性門品:「若人不知二諦,則不知自利、他利、共利。」

註三:佛教四部宗義:說一切有部(許三世實有故名說一切有),經量部(依佛說契經立量)不依論藏為量)(前二屬小乘),唯識(一切法唯心所變),中觀(諸法性空)(此二為大乘)

 

註四:物質(色法)分析至極小不可分之單位,稱極微。

 

註五:有部之勝義諦為不可破,無可(方)分故:

所持外境,極微無可分;

   能持內識,剎那無可分

 

註六:李先生生前所經歷、擁有的一切,都是李先生心所變現出來的相。對李先生而言,這些相也將隨著李先生的過世,而不存在。那秋先生所看到的這些李先生的書啦等等遺物,都是秋先生唯心所變化出來的相,跟李先生沒有關係的。所以說外境不存在,外境唯心變。

 

註七:(1) 地大體性為佛眼佛母 (2) 水大體性為瑪瑪革佛母 (3) 火大體性為白衣佛母 (4) 風大體性為度母

 

註八:以一水五見故說唯心識所變,喻外境為眾生各各心識業力所變現,若說外境非心識所變現,則六道眾生所見的一柸水.應該就只是水,而不是如魚的屋子,人的水,餓鬼的膿血等等。

 

註九:相似勝義諦(有一說為文字般若或假名般若)如般若經、中觀根本論、入非中論等可說可表解釋諸法性空之論著。而勝義諦則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如入菩薩行論智慧品中所言:『勝義非心境說心是世俗』。

 

註十:信燈論(或譯定解寶燈論)第一問:『此法本來是清淨,或說本無自性故,因從二諦中未生,可說無生有何疑。』

 

註十一:比量:以分別心(念)量知一切。

 

註十二:入中論現前地品:『瓶衣帳軍林蔓樹,舍宅小車旅舍等,應知皆如眾生說,由佛不與世諍故』。本句亦可參閱家族網站秋竹仁波切高雄中心開示(3)2006/07/25

 

註十三: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

 

註十四:信燈論(或譯定解寶燈論)第一問:『遠離戲論大空性,徹底了悟實空後,空性顯現緣起性,現空何者皆不執…,故自宗許觀水月,水月本性不可得,無而現見水月時,雖是無遮卻能顯。』

 

註十五:見秋瘋晨曦『世俗相外,勝義無有,法性無獲,離戲究竟』一文。仁波切亦曾說:有的位子上不須生空,空的位子上不須生有,如彼日與日光。

 

註十六:顯宗分二:一為小乘,一為大乘。小乘分二:一為毗婆沙宗(說一切有宗),一為經部宗(說喻宗),※ 小乘的觀點是偏向色(極微實有)

大乘亦分為二:一為唯識宗(萬法唯識),※唯識宗的觀點偏向心(萬法唯識、圓成實有)。

一為中觀宗(無自體性宗):中觀宗的觀點是不偏色(小乘)不偏心(唯識),故說站在中間觀察叫中觀。

 

師秋瘋說

徒秋寶恭錄

2007/10/10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