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2/21 22:34:36
學習次第 : 進階

們有很多人跟某一位上師建立起關係,並認定他就是我們的根本上師。但你對“根本上師是我們最親近的師父”的定義讓我們不禁想知道,若我們所處的環境無法讓我們常與上師親近的話會如何?倘若我們住得離上師很遠,無法常見到他,則這樣他如何能成為我們最親近的上師呢?

 

講授:堪布卡塔仁波切  【福德海】雙月刊 編譯小組

 

仁波切開示:我們所說的這種上師與弟子之間的親近,以及我們與家庭、國王與其子民、老闆與其員工等之間的親近關係是不一樣的。它較像一種信任、尊敬和相互瞭解。它的力量是非常大,事實上也是一種最殊勝的關係。它是一種相互絕對的信任、尊敬和關懷,並以寬宏的心胸包容通常我們認為不適宜、不認同的事。

 

這種因緣對於弟子日後正確的修行絕對是非常重要的,而人本身與上師親近與否,或常不常在一起則並不那麼特別重要。事實上,大部分時候我們反認為應該有一點距離比較好。有一個常被用來比喻此種關係的例子就是蜜蜂與蜂蜜。蜜蜂只有在需要蜂蜜時才去花叢采蜜。一旦采完便馬上飛走,然後消化所采來的東西,再靠此維生,或做種種其他用途。由於我們有機會聽聞佛法才得以受到感動,而殊勝的妙法則常與說法者有極大的關係。因此,我們對上師也如同佛法一樣深為感動,並對此二者生起非常純淨的虔信、恭敬和讚歎的心,之後我們或許就開始修行並獲法益。我們憶起上師,想到他所傳給我們豐富和清淨的教法,我們十分感激,對他生起更大的信心和誠心。當我們想進一步求法,或接受指導及解惑時,我們便去找上師,得到我們想要的東西。然後,我們再回來繼續修行,以此維持一個非常清淨的關係,這點對弟子的修行很重要。若弟子的資質極為優越聰穎,隨侍在上師旁邊可能會更好,因為弟子能隨時看見上師的一舉一動,並視此為智慧的展現,從而不斷獲得啟發,不忘願力。

 

但我們大部分的人無法一開始即能碰到這種情形,尤其是當我們遇到一位仍有阻礙、未達圓滿證悟成就的上師時。或縱使我們跟隨一位證悟很高的上師,但也有可能當時間消逝,由於我們自身的習氣和觀念的作祟,而對上師的作為不以為然,以致初始所生起的誠心、恭敬和欣慰慢慢消退,繼之上師在我們心中變得只像朋友一樣。當我們走到那一步時,對上師也許較好,但若我們自己造成那樣的關係時,對我們實在不好。因為一陣子後,我們會開始看到這也不好、那也不是。我們總認為本來不該這樣的,這樣一來,上師便連朋友都不如了。最後我們和上師的關係以衝突收場。我們也許會爭論孰是孰非,認為自己本來可以不必這樣,一切都是上師的錯。這真是一個障礙,我們可能開始連佛法都不喜歡了。但事實上,若我們能遇到一位成就的上師傳我們清淨的教法,那絕對是一件非常難得、非常有福氣的事。

 

也有時候上師本身還未完全證悟,但由於他具備一個良好的背景和豐富的佛學知識,因此也能為我們授法,為我們解惑。這對我們才是真正重要的,因為透過這樣的指導,我們才有可能自己了悟。但這種情形也有可能因為關係過於親近而受到妨害。因此,在一起與否並非那麼重要。

 

當我們對佛法與上師生起虔信、奉獻和讚歎之心時,偶爾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那就是上師會指示或請求我們擔負起某個責任,或到某個地方做事。這些指示通常都會對我們有好處。坦白說,一位真正的上師所期望的正是我們對自己本身,以及我們能為他人謀取的福祉。因此,若我們能圓滿這些要求或指示,則它將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否則便繼續我們自己的修行,並且盡力培養對上師的信賴和虔誠的心。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