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14 21:51:15
學習次第 : 進階

【地道建立 06

講授:卻佩格西翻譯:廖本聖老師2010-03-21

2-1-2.分類

今天繼續看第十頁(第四行),(3)見地,之前已經講完總說地道建立的部份,現在看2.別說各乘的地道建立p9分二:2-1. 解說小乘的地道建立,2-2. 解說大乘的地道建立p28)。解說小乘的地道建立,分二:2-1-1.定義及2-1-2分類,定義的部分已經說明過了,現在看2-1-2.分類,前二個已經講過了。

現在看3)見地,一般我們講小乘地道比較重要的分法是:聲聞的地道分為五道(從聲聞的資糧道到無學道),獨覺的地道主要是獨覺五道(從獨覺的資糧道到無學道),所以小乘八地並不是重要的分法,重要的分法是五道的分法。

再說明「第八地」的演算法,這可能要先知道四果向與四果住(四雙八輩指八類的補特伽羅),從「阿羅漢果住」算第一,「阿羅漢果向」算第二,一直推到「初果住」是第七,「初果向」是第八地亦即是「預流向之智」。以「第八地」的演算法來看,「見地」算是「第七地」是無間道與解脫道二者當中的解脫道。

4)薄地是「一來果住之智」。通常在「一來果住之智」的階段,多半已經證得修道,也有少數的行者還住于見道的狀態,但大部分都已經證得修道。這裏要注意,並沒有談到「一來果向之智」的情況,後面才會談到。

5)離貪地,是「不來果住之智」(三果住之智)。這裏也要注意,也沒有提到「不來果向之智」,後面才會提到。離貪地也跟薄地一樣,行者到此階段多半已經證得修道位,但還是有少數住於見道位。離貪地的行者已經把所有欲界的煩惱都斷除了。

6)瞭解已作地,就像「聲聞阿羅漢之智」(四果住之智)。在這個階段就是無學道,同樣的也沒有談到「四果向之智」。

7)聲聞地,就把第四薄地沒有談到的「一來果向之智」、第五離貪地沒有談到的「不來果向之智」及第六瞭解已作地的「阿羅漢果向之智」這三者一起都放在聲聞地裏來談

第四「薄地」與第五「離貪地」這二者,一是「一來果住之智」,一是「不來果住之智」,住於這二地的行者多半都已經證得修道位,但是有少數是住於見道位。差別是在於「薄地」的行者(一來果住之智)還會因為業與煩惱而再次投生於欲界;但是處於「離貪地」的行者不會因為業與煩惱再次投生於欲界,而是會投生到色界或無色界,這是這二地的差別。

他們類似的地方是多半證得修道位元,但是有少部分住於見道位元。他們的差別是住於「一來果住之智」會因為業、煩惱再次投生欲界;住於「不來果住之智」則不會因為業、煩惱而投生欲界,他們會投生於色界與無色界。

為什麼「一來果住之智」(薄地)與「不來果住之智」(離貪地)會有這樣的差別呢?原因是住於「不來果住之智」(離貪地)已經把欲界的九品煩惱都已經斷除了,所以他不會因為欲界的煩惱再次投生欲界。「一來果住之智」(薄地)的行者只斷除欲界九品煩惱的前六品,還有七、八、九品(沒有斷)。

8)獨覺地,是把所有獨覺的智全部合在此地來談。上述(小乘八地)內容是明義釋金鬘疏的密意;然而在某些論典當中,將「見白地」配合「資糧道」、「種姓地」配合「加行道」來解釋,而不另外提及「聲聞地」。如果依照《明義釋》及《金鬘疏》來講有第七聲聞地,而且聲聞地是把一來果向、不來果向、阿羅漢果向三者合併一起命名為聲聞地。但是有些其他的論典就不做這樣的命名,就把這個拿掉,沒有聲聞地這部分,另外安立一個見白地,然後放在第一個位置。

若再歸納的話,這八地可以攝于聲聞地與獨覺地兩者當中,亦即前七個為聲聞地,而最後一個是獨覺地。

2-1-2-1. 聲聞地

聲聞地中又分二:(定義與分類)

2-1-2-1-1. 定義

「作為自果之眾多功德的所依基礎之聲聞現觀」,就是「聲聞地」的定義。這個定義內容有二個重點,第一個重點是「作為自果之眾多功德的所依基礎」,第二個重點是「聲聞現觀」,只要符合這二個重點都可以做為聲聞地定義的內容。譬如以聲聞地資糧道為例,它的果或眾多功德(這二者是同位語)就是指它後面聲聞的加行道、聲聞的見道、聲聞的修道、聲聞的無學道這些都是它的果,也就是眾多功德。資糧道在這裏扮演的腳色就是這些果或眾多功德的所依基礎,這是定義內容的第一個重點。然後聲聞資糧道本身又是一個現觀,它符合這二個條件,所以也是聲聞地。其他的也是依此類推。

「聲聞地」、「聲聞的現觀」及「聲聞智」,這些是同義詞。這個情況跟前面一樣,「區分為地、道二者之地」與「現觀」與「智」是同義詞,這裏同義詞的情況也是跟前面類似。到此已經講完聲聞地的定義與同義詞,接著講聲聞地的分類:

2-1-2-1-2. 分類

聲聞地若予區分,有二:聲聞異生地與聲聞的聖者地(p12.1),聲聞異生地與聲聞的聖者地這二者的差別(界限)在哪里呢?在於有沒有證得聲聞見道。如果沒有證得聲聞見道者就是屬於聲聞的異生地,已經證得聲聞見道就被歸於聲聞的聖者地。這是在見道位的時候必須有辦法現觀無我,見道位之前是透過比量以義總(瞭解無我的義總)的方式來瞭解無我,如果是見道位則必須要現觀無我。當一位行者證得見道的時候,也就是他有辦法現觀無我的時候,這位行者(補特伽羅)就是所謂的僧寶。這樣講,在還沒有辦法現觀無我,沒有證得見道位之前,補特伽羅還不能被稱為僧寶,要成為聖者之後才被稱為僧寶,同樣的,見道、修道、無學道這三道就被稱為法寶。

2-1-2-1-2-1. 聲聞異生地

聲聞異生地若予以區分,有二:(聲聞資糧道與聲聞加行道)。聲聞資糧道與聲聞加行道的行者還不是屬於聖者,他們是凡夫,他們心中的這些智還是屬於異生地(凡夫地)。

2-1-2-1-2-1-1. 解說聲聞資糧道

2-1-2-1-2-1-1-1. 定義

「聲聞的法現觀」,就是「聲聞資糧道」的定義。這個情況跟前面「資糧道總說」,為資糧道下定義的內容就是法現觀,現在只是類推而已。所以只要在資糧道前面加「聲聞」或法現觀前面加「聲聞」就可以了。同樣的,將來在獨覺道的定義的時候也是一樣,即「獨覺道的法現觀」就是「獨覺資糧道」的定義,將來談到大乘的定義也是一樣類推,「大乘的法現觀」就是「大乘資糧道」的定義,也就是從一開始的「總說」去做一些修改就可以成為各別術語的定義內容。

就像之前談過,法現觀的法就是指佛開示的經典,其實還可以加上「不顛倒的解釋佛經典密意的注釋」,這些都可以算在法裏面,在聲聞資糧道的階段主要是以聞思佛經及解釋佛經典密意的注釋為主。

2-1-2-1-2-1-1-2. 分類

聲聞資糧道還可以再細分為聲聞資糧道下、中、上三品,獨覺資糧道、大乘資糧道也都可以分成三品。下、中、上三品有什麼差別呢?以聲聞資糧道下品的行者來講,已經生起無造作出離心,因為要進入聲聞資糧道下品的門檻(最低界限)就是要生起無造作的出離心。聲聞道下品的行者大多已經瞭解補特伽羅無我,但是還是有少部分沒有瞭解補特伽羅無我;到了資糧道中品的行者一定要瞭解補特伽羅無我,不然他進不了中品,所以到了中品的資糧道行者都已經瞭解補特伽羅無我;到上品的條件就不只已經瞭解補特伽羅無我,而且已經證得緣補特伽羅無我的止,也就是資糧道上品的行者已經證得緣補特伽羅無我的止,一旦此行者得到緣補特伽羅無我止觀雙運就從聲聞資糧道上品轉移到聲聞加行道。

接著要談的內容,其實在前面已經說明過了,也就是聲聞的行者、獨覺的行者、大乘的行者他們的所斷可以分成三種,各自不同,所修也各自不同,所證也不同。

聲聞行者主要的所修是補特伽羅無我,以及瞭解補特伽羅無我的見。主要的所斷是補特伽羅我執,以及由補特伽羅我執所衍生出來的貪瞋等煩惱。聲聞行者主要的所證是斷除補特伽羅我執之後所證得的解脫輪回。

獨覺行者主要的所修是二空,以及瞭解所取能取異質空的見。主要的所斷是「執『色(所取)及取色之量(能取)異質』的分別識」。獨覺行者主要的所證是斷除所取能取異質之後所證得的解脫輪回(獨覺的阿羅漢)。

大乘行者主要所修是空性,空性也可以說是細品的法無我及瞭解空性或細品法無我的見這是主要的所修。主要的所斷是實有執,實有執在瑜伽行中觀自續派是屬於所知障,所以是斷實有執或所知障。所證就是斷實有執(所知障)之後證得佛的一切相智(一切種智)。

因為聲聞行者、獨覺行者、大乘行者的所修不同,所以這三類行者在根本定裏所緣的境也不同。以聲聞行者來講在根本定當中所緣的是補特伽羅無我;獨覺行者在根本定當中所緣的是二空(能取所取異質空);大乘行者在根本定當中所緣的境就是細品的法無我(空性)。

以聲聞行者來講,在根本定當中所緣的補特伽羅無我,一般這又分為三種情況:無間道的根本定、解脫道的根本定、既非無間道的根本定亦非解脫道的根本定;獨覺行者的根本定也分為:無間道的根本定、解脫道的根本定、既非無間道亦非解脫道的根本定;大乘行者也分為:無間道的根本定、解脫道的根本定、既非無間道亦非解脫道的根本定,這三類行者都各有這三種根本定。

以聲聞行者來講,如果他是處於「無間道的根本定」或「解脫道的根本定」的狀態,他的所緣一定是補特伽羅無我。但是,如果是第三種根本定「既非無間道亦非解脫道的根本定」的狀態當中,他的所緣可以是「補特伽羅無我」,也可以是「二空」或是「空性」(細品的法無我),這三種境都可以。

以獨覺行者來講,如果他是處於「無間道的根本定」或「解脫道的根本定」的狀態,他的所緣一定是「二空」(能取所取異質空)。但是,如果是處於第三種根本定「既非無間道亦非解脫道的根本定」的狀態當中,他的所緣可以是「二空」,也可以是「補特伽羅無我」或是「細品的法無我」,這三種境都可以。

以大乘行者來講,如果他是處於「無間道的根本定」或「解脫道的根本定」的狀態,他的所緣一定是「空性」。但是,如果是第三種根本定「既非無間道亦非解脫道的根本定」的狀態當中,他的所緣可以是「空性」,也可以是「補特伽羅無我」或是「二空」,這三種境都可以。

資糧道分下、中、上三品,而這三個的每一品又可以分為「現前」、「比度」及「再決知」三者,意即聲聞道下品有「現前」、「比度」及「再決知」;聲聞道中品也有「現前」、「比度」及「再決知」;聲聞道上品也有「現前」、「比度」及「再決知」這三個。

資糧道下品、中品、上品的行者,這三類行者都會有現前知、比度知及再決知這三個,為什麼會有這三個?譬如以資糧道下品的行者來講,假設在他還沒有入道之前,還沒有瞭解補特伽羅無我,而是在入了資糧道下品之後才透過「因」去瞭解補特伽羅無我,這時候對於補特伽羅無我的瞭解就是屬於比量或比度知的瞭解(第一剎那是比量,第二剎那以後是比度知或再決知),他的現前知是什麼呢?有些資糧道下品的行者,會有五神通的任何一種,就是一般我們講六神通當中除了漏盡通以外剩下的五神通,譬如有宿命通就是能瞭解過去世或未來世的神通,或有他心通等等。如果資糧道的下品的行者有這樣的神通,就這個神通來講是屬於現前知,所以資糧道的下品會有現前知、比度知、再決知這樣的情況。同樣的,中品的行者也是類似,上品的行者也是類似。

以資糧道下品的行者來講,當他透過「因」瞭解補特伽羅無我的時候,雖然是一種比度知的瞭解,但是他對於所瞭解的境卻是毫無顛倒的,只是他沒有辦法現觀而已,他只是透過義總的方式去瞭解補特伽羅無我,還沒有辦法現觀。以資糧道下品行者的神通來講,神通不是比度知,因為比度知要依賴因,神通是屬於現前知不需要依賴因,他可以直接看到別人在想什麼,這個情況就有點像我們的眼識見色、耳識聽聲,非常的清楚,不需要透過因。資糧道下品的行者瞭解補特伽羅無我的比量,以這個相續來講,到了第二剎那就是再決知,這個相續不斷的去修,譬如結合止觀雙運不斷的去修,終有一天也有辦法可以不依賴因而直接現觀,也就是當這位行者到見道位的時候就可以現觀無我了。所以比度知透過串習、修習,最終也有辦法變成現前知,譬如到見道位的時候就有辦法現觀了。

如前所說,資糧道下品、中品、上品的行者都有現前知、比度知、再決知。同樣的,這三類行者,也就是資糧道下品、中品、上品的行者也都有「聞所成慧」、「思所成慧」及「修所成慧」三者。這三類行者雖然都各自有此三慧,但是都以聞、思這二慧為主,以修慧為輔。一旦進升到加行道的時候,就倒過來,就以修慧為主,以聞、思為輔。

如果看這個文字就很清楚,以及「聞所成慧」、「思所成慧」及「修所成慧」三者。在聲聞資糧道的階段中,以聽聞、思惟為主,但並不是沒有修所成,因為《阿毗達磨集論》中清楚說過:「資糧道的階段中有修所成。」

「聞所成慧」就是對於法去做聽聞,聽聞的過程對於所聞的法能夠在心中浮現,但是還沒有到瞭解的程度。到了思所成慧的階段就對於所聞的義透過很多的理由去思惟它的意義及內涵,一旦證得了思所成慧的時候就是相當於前面的比度知,所以,可以說思所成慧與比度知是一樣的。譬如以補特伽羅無我來講,當到達緣補特伽羅無我的思所成慧的時候就是了解補特伽羅無我的比度知。修所成慧的情況就是在思所成慧所瞭解的「如以補特伽羅無我」為基礎,然後去緣這個補特伽羅無我,一旦成就止,就是證得了修所成慧。所以思所成慧到修所成慧之間的差別,在於修所成慧有止的力量,思所成慧只是瞭解,但是還沒有到成就止的程度。

在聲聞資糧道下品的階段中,有「瞭解補特伽羅無我」與「不瞭解補特伽羅無我」這兩類(行者);而到了資糧道中品的階段,則必定要瞭解補特伽羅無我;到了資糧道上品的階段,則必須證得以補特伽羅無我為所緣的止。

這個內容在獨覺及大乘行者的情況也是依此類推,譬如獨覺資糧道下品的階段,有「瞭解二空」與「不瞭解二空」這兩類;到資糧道中品就一定要瞭解二空;到了資糧道上品就必須證得以二空為所緣的止。同樣的,大乘行者也是一樣,在大乘資糧道下品的時候有「瞭解空性」與「不瞭解空性」這兩類;到大乘資糧道中品就一定要瞭解空性;到了資糧道上品就必須證得以空性為所緣的止。

而當轉移至聲聞加行道暖位時,則必定要證得以補特伽羅無我為所緣的觀。這樣才有辦法進入到加行道的暖位,暖位是加行道四個階段的第一個。這裏有一個次第必須要瞭解,假設要現觀補特伽羅無我,在現觀補特伽羅無我之前,一定要先有緣補特伽羅無我的止觀雙運(或是說觀,以觀即是止觀雙運);而如果要有補特伽羅無我的止觀雙運,在這之前一定要有緣補特伽羅無我的止;而如果要有緣補特伽羅無我的止,在這之前一定要先透過因瞭解補特伽羅無我;如果要瞭解補特伽羅無我,在這之前一定要去聽聞、思惟跟開示補特伽羅無我有關的經論,這是必然的一個次第。

其中,從聲聞資糧道到聲聞加行道暖位元的轉移方式就是:暫時決定為聲聞種姓之聲聞資糧道上品者(這是相對於另外一類的行者來講,也就是暫時不決定為聲聞種姓之聲聞資糧道上品者),這二者如何區分呢?暫時不決定為聲聞種姓之聲聞資糧道上品者的情況就是:他證得資糧道之後,會有幾種的情況,不繼續走聲聞的加行道就轉到獨覺道或大乘道;或者,他除了證得聲聞資糧道之外,也證得聲聞加行道,但是他不去證聲聞的見道,而轉向獨覺道或大乘道;或者,他也證聲聞資糧道,也證聲聞加行道,也證聲聞見道,但是他不去證聲聞的修道,而轉向獨覺道或大乘道;或者,他也證聲聞資糧道,也證聲聞加行道,也證聲聞見道,也證聲聞修道,但是他不去證聲聞的無學道,而轉向獨覺乘或大乘。到此為止,這一類的行者就是暫時不決定為聲聞種姓之聲聞資糧道上品者,這是屬於不決定的。

另外一類是他整個聲聞五道(從聲聞資糧道一直到聲聞的無學道)都走完了,意即他證得聲聞的阿羅漢。他整個走完之後,才回小向大進入大乘,這類的行者不會走獨覺道,只會再進一步的走大乘道,這一類的行者就是所謂的暫時決定為聲聞種姓之聲聞資糧道上品者,意即他會把整個聲聞五道都走完,然後再回小向大;而不是整個聲聞道都走完的就是屬於暫時不決定這一類。

暫時不決定為聲聞種姓之聲聞資糧道上品者,他從資糧道之後不走聲聞加行道直接就轉入大乘的資糧道,但是過不久他又退回來聲聞道,這種是屬於鈍根的。如尊者舍利子他一開始是走聲聞的資糧道,沒有繼續走聲聞加行道,接著就轉入大乘資糧道的下品,但是他碰到逆緣之後,又退回到聲聞道,最終是在聲聞道證得聲聞的阿羅漢。

暫時決定為聲聞種姓之聲聞資糧道上品者,這類行者是指走完整個聲聞五道者,最終他會證得聲聞阿羅漢。這樣的行者,一旦證得緣補特伽羅無我的觀時,就會從聲聞資糧道轉移至聲聞加行道暖位。下述有四個情況是同時的,就是這樣的行者(暫時決定為聲聞種姓之聲聞資糧道上品者)當他「證得緣補特伽羅無我的觀」與「證得緣補特伽羅無我的止觀雙運」、「證得緣補特伽羅無我的修所成慧」、「證得聲聞加行道暖位」等等是同時的。

一個行者能不能進入聲聞資糧道,重點在於他有沒有無造作的出離心,而不在於他有沒有瞭解補特伽羅無我或瞭解空性。假設一個行者沒有出離心,即使他瞭解無我,還是屬於未入道的行者;反之,即使一個行者沒有瞭解補特伽羅無我,但是他有無造作出離心,那就是已入聲聞道者。所以有沒有入聲聞道,重點不在於有沒有瞭解補特伽羅無我,而在於有沒有無造作的出離心。

一般我們講入門可以分四個層次,以入佛教徒之門來講就是皈依,入一般的道(小乘道)的門就是無造作出離心,入大乘道之門就是無造作菩提心,入密咒乘之門就是灌頂,一般入門可以分這四個情況。

所以,當一位行者心中生起無造作出離心的時候他就入道,這時候這位行者心中除了無造作出離心以外其他的善心也都會成為道的體性(體性都會轉為道),但是不包含比較不好的心,譬如資糧道的行者還有我執,也還有貪瞋等煩惱,他的數量跟我們一樣,但是可能力量比較弱,因為他有無造作出離心以及它所攝持的善心這些道壓制的關係,所以他的噁心譬如我執或貪欲等煩惱的力量沒有那麼強,但是噁心的數量來講可能跟我們都一樣。由無造作出離心的關係而這些善心轉為道,這善心的種類非常多。所以為什麼以一位資糧道的行者會有現前知、比度知、再決知,原因其實也是跟這個有關係,因為他善心的種類很多,而且這些善心的體性都轉為道的體性,這些善心裏面有一些是現前知、有一些是比度知、有一些是再決知。

譬如,一位聲聞資糧道下品的行者,因為他已經入道了,所以他有無造作的出離心,透過這個無造作出離心的力量,其他的善心也都轉為道,而且這個道主要是轉為小乘道,因為這位行者他還沒有菩提心,所以,因為無造作出離心的緣故,所有的善心都轉為小乘道。這位聲聞資糧道下品的行者假設有辦法進一步生起無造作菩提心,先前這些屬於小乘道的善心,會因為無造作菩提心的緣故,全部又進一步轉為大乘道。所以善心是屬於小乘道還是大乘道有賴於有沒有開發菩提心,沒有的話這善心都屬於小乘道,有的話就會轉為大乘道。

到此為止已經說完聲聞資糧道,瞭解聲聞資糧道之後對於瞭解獨覺資糧道、大乘資糧道其實都非常類似,轉移的方式也類似。只是大乘資糧道除了有無造作出離心還有無造作菩提心的攝持;就所緣來講聲聞資糧道上品是緣補特伽羅無我的止,如果是轉移到聲聞加行道就要有緣補特伽羅無我的觀;如果是大乘資糧道的上品就不是緣補特伽羅無我,而是緣空性的止;如果要轉移到大乘的加行道,則必須開發緣空性的觀才能轉移,除了所緣不同,還有,有沒有菩提心的差異之外,其他的情況類似。

聲聞加行道的內容,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下星期再談,從今天到下星期有一個星期的時間,你們去思惟一下今天談的內容聲聞資糧道,如果有任何問題,下星期有十五分鐘可以提問今天所上課的內容。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