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14 21:56:01
學習次第 : 進階

【地道建立 04

講授:卻佩格西翻譯:廖本聖老師2010-03-07

入聲聞道與獨覺道之差別

上星期談到先經由共下士道、中士道,此時行者已經有造作的出離心,一旦造作的出離心轉為無造作的出離心,而且,加上對於聲聞道的勝解,並以補特伽羅我執為主要的所斷,以緣四諦的三增上學為主要的所修,這其中就包含無我慧,以解脫為所證,這樣我們就可以說這位中士道的行者就進入聲聞道。

如果,在此基礎上,如前所說經由共下士道、中士道,然後,以生起造作的出離心為基礎,而對於獨覺道產生勝解,而且,出離心也轉為無造作的出離心時,這位行者就不是進入聲聞道,而是進入獨覺道。此時他的主要所斷有二個:一是除了聲聞道的補特伽羅我執以外,還有能取所取(二取)的執著也是他的主要所斷。此時的所修除了修補特伽羅無我,及能取、所取二空(執外境的分別為主要的所斷)。所以,從無造作的出離心與對聲聞道或獨覺道勝解的不同,可以區分出行者是走聲聞道或獨覺道。

以獨覺阿羅漢與聲聞阿羅漢而言,獨覺阿羅漢比較少數。譬如,本師釋迦摩尼佛在世的時候,當時他的弟子有很多是走聲聞道而成就聲聞阿羅漢,但是,沒有走獨覺道成就獨覺的阿羅漢。

獨覺阿羅漢在成就阿羅漢之前會發三個大願,這三個大願會在他解脫證得獨覺阿羅漢之時成就。請看文,透過對於在最後有時,「最後有」是指他在即將證得解脫,脫離輪回的那一世,亦即他發的第一個大願是:他在最後有或他即將解脫輪回的那一世當中,他會投生在沒有佛、沒有聲聞的國土當中。他會發這樣的願是因為假設他在最後有那一生投生到有佛,或有聲聞阿羅漢的地方,那個地方既然有佛和聲聞阿羅漢,他們已經可以對其他的人說法,利益其他的人,獨覺阿羅漢就沒有必要投生在那個地方。所以,他第一個願會發願在最後有的那一世投生於無佛、無聲聞阿羅漢的地方,這樣當他成就獨覺阿羅漢的時候才能夠對別人有利益,這是他第一個所發的願。

他所發的第二個願,是在最後成就獨覺阿羅漢的那一世當中,他會發願在不依師及老師所給予的教授之下,透過自己的思惟,而且,以欲界身,而不是透過色界身、無色界身去證得獨覺阿羅漢。這個願其實跟第一個願有關,因為在最後有他投生的地方是沒有佛、沒有聲聞阿羅漢,所以,當然也就沒有老師可以教導他,這時候他是靠自力去證得獨覺阿羅漢。

第二個願提到在最後有的時候,不依師及老師所給予的教授、教誡,但這不是說在最後有之前他就沒有依止老師或依止佛等等聽教授,還是有的,在最後有之前,他其實已經聽過佛或聲聞的弟子對他開示過很多的教授。而且,他也瞭解這些教授、也修過這些教授,只是在最後有的那一世當中,沒有佛、沒有聲聞弟子,而是透過過去他對於教授的瞭解及對於教授修行的力量,然後,靠著自己的力量去證得獨覺阿羅漢,這個願望會在他最後有的那一世成就。

還沒有成為獨覺阿羅漢的行者,他發的第三個願是他會在最後有的那一世當中,一旦他成就了獨覺阿羅漢之後,不必透過聲音去教化有情,他只要透過身體的變化就可以說法,這個願也會在他最後有成就獨覺阿羅漢的那一世當中成就,他可以透過身體的種種變化神通教化有情,或是為有情說法。

聲聞阿羅漢與獨覺阿羅漢的差別,其實可以從最後有(最後要解脫輪回的那一世)來區分,以聲聞的阿羅漢即使到了最後有那一世當中他還是依師及師的教授而證得聲聞阿羅漢;但是,如果是獨覺阿羅漢在最後有那一世當中,他是不依老師以及他的教授,而是靠自己的力量戰勝煩惱而成就獨覺阿羅漢。所以,獨覺在藏文有自己戰勝的意思,自己戰勝什麼?自己戰勝煩惱的意思。

以本師釋迦摩尼佛降世的時候,還有他所教化的無邊的聲聞弟子,在此時沒有獨覺出現,但是,當本師釋迦摩尼佛的教法衰微,下一世彌勒佛的教法還沒有出現在此世間之前,獨覺阿羅漢就有可能來到世間。譬如,在本師釋迦摩尼佛的前一位佛──迦葉佛及其教法,以及其聲聞弟子,已經不存在之後,然後在本師釋迦摩尼佛的教法還沒有宏揚之前,據說在瓦拉納西有很多的獨覺阿羅漢。所以,獨覺道的情況就是當一位元行者生起無造作的出離心,而且對於獨覺道有很強的勝解,就進入了獨覺道,以上就是成就獨覺阿羅漢的一些特質。

中士道者應直接趣入大乘道之理

請看文,其中,聲聞道與獨覺道二者均攝于中士的道次第當中。意思是說他還沒有進入上士道,還是屬於中士道。此外,處於前述中士道的那位補特伽羅,這裏要注意,這位中士道的補特伽羅是指心中已經生起中士道,但是還未進入聲聞道與獨覺道,如果照之前的講法,就是已經有造作的出離心,但還沒有對聲聞道及獨覺道起勝解而進入聲聞道與獨覺道的補特伽囉。這樣的補特伽羅從各種角度長期觀修輪回的過患之後(輪回的過患就是指三有的過患或輪回的苦,這樣觀修之後體認到一切的三有(輪回)就像火宅與監牢一般後,這段文是引至《廣論》,格西的這部論主要是引《廣論》,當然也有引用其他的論典,但主要是以比較容易瞭解的方式來說明。

體認到一切的三有(輪回)就像火宅與監牢一般後,持續產生強烈想要證得完全止息煩惱與痛苦的解脫的想法,「煩惱」是指苦因,「痛苦」就是指輪回的過患,並且修學珍貴的三學之道的話,決定能夠證得從輪回脫離的解脫,而且也不可能退轉(即不會退失)。但是因為這樣僅僅斷除部分的過失與圓滿部分的功德,因此自利並沒有完全圓滿,而他利亦僅只有片面。這段文主要是說明僅僅斷除部分的過失是因為只斷除煩惱障而沒有斷除所知障。圓滿部分功德也是只有證得斷除煩惱障所帶來解脫的功德而已,並沒有證得斷除所知障所帶來的圓滿自利利他的功德(只得到斷除煩惱障帶來的功德,未得到斷除所知障所帶來的功德)。所以,不論自利或利他都沒有達到圓滿。

雖然,聲聞阿羅漢與獨覺阿羅漢他們證得解脫不會再退失,不會再退回到輪回的狀態,但是,他們的自利、利他二方面都沒有圓滿。這個情況就如前面所說,以斷障而言,只斷了煩惱障,而沒有斷所知障,所證的功德也只有證得解脫,而沒有證得解脫以上如成佛的情況,或斷除所知障而成佛的情況。譬如,以佛來講,他可以在現觀空性的狀態,如處在根本定的狀態同時又可以做說法利生的行為,或處在根本定當中但是他卻可以做後得位的事情,就是說法利生。然後,他可以如心裏所想,身體就到達。也可以在說法的狀態同時又處在入定的狀態,他的神通變化都不需要耗費力氣,就是心想即能達成。但是,如果是聲聞與獨覺阿羅漢,他們入定與出定是分開的,當他們在入根本定的時候,就沒有辦法說法利生;當他們說法利生的時候就沒辦法入根本定;雖然他們有神通變化,但並不是心裏想馬上就能完成了,他們要耗費力氣;而且對於宿命的瞭解也是有其極限,不是毫無障礙。所以光就自利來講,他就沒辦法完全得到圓滿,更何況像佛一樣有這種利他的能力,所以,不論是自利或利他都只是達到部份或片面的情況而已,還沒有達到圓滿的狀態。

不僅自利利他都是片面沒有達到圓滿,而且最後還會受到佛的勸勉而決定進入大乘,這是什麼意思呢?因為以聲聞與獨覺阿羅漢來講,聲聞阿羅漢可以透過三界的任何一種身體,也就是可以欲界身、色界身、無色界身證得阿羅漢。如果是獨覺阿羅漢一定是以欲界身證得阿羅漢。然後證得阿羅漢之後,不論聲聞阿羅漢或獨覺阿羅漢在舍壽之後,都會投生淨土,然後在淨土當中他們已經完全止息周遍行苦,處在一種寂靜樂中,他們的內心會完全受到這種止息周遍行苦寂靜樂的狀態所吸引而長劫處在這種定當中。但是最終,佛陀會告訴他們:你們證得的只是解脫輪回而已,而不是最殊勝的解脫,不是無上正等正覺最殊勝的解脫,你們不能以此為滿足,還要進一步的希求最殊勝的解脫,要從小乘道再進一步轉入大乘道。因此,這位行者就會想,如果是這樣的話,既然到最後還是要走,即已經證得聲聞阿羅漢、獨覺阿羅漢,最終還要回小向大進入大乘道,那等於是要下二次功夫,為什麼不一開始就走大乘道呢?這位處在中士道的補特伽羅就會如此想。

所以,這位處在中士道的補特伽羅就會想:雖然聲聞阿羅漢與獨覺阿羅漢已經解脫輪回證得解脫,但是自利尚未圓滿,他利更不用講也還沒有圓滿,一切的過失也還沒有完全的斷除,一切的功德也還沒有完全的證得,自他二利都沒有達到圓滿。而且即使證得阿羅漢最終還要進一步回小向大進入大乘,何不從一開始就走大乘道,不用先繞小乘道最後在回小向大進入大乘道,從一開始就走大乘道,這樣豈不是更好。因此這位處在中士道的補特伽羅心裏想著:「現在,我從一開始就應該進入大乘道。」因而產生想要進入大乘道的想法。

當這位補特伽羅心裏起了想要進入大乘道的想法之後,進一步心裏想他已經知道整個輪回就像大海一樣,而這個輪回大海的本質是苦,對於這一點,他在中士道的期間已經長時間的串習,所以,這位補特伽羅深知整個輪回大海是苦的。他進一步去觀察自己以外的一些有情,其實也跟自己一樣身處於輪回大海的苦當中無法解脫,跟自己一樣處在這種狀態,雖然想要脫離苦,但卻脫離不了,也就是雖有欲求離苦的想法,但是卻偏偏往苦的方向去賓士。原因是墮于輪回大海的有情沒有辨別應取應舍的智慧(沒有這樣的慧眼),這樣的慧眼是關閉的,所以他們即使想要離苦,也沒有辦法達到離苦的目的。所以,無法前往遠離輪回痛苦窘境之處,如果在此同時,卻對他們毫無悲湣,並且不精進於利益他們,這是非常不應該的。這位補特伽羅會這樣去思惟,跟自己一樣墮于輪回大海的這些有情,他們沒有分辨或沒有應取應舍的慧眼,假設自己對他們毫無悲心,而且不想要去利益他們,這是很不應該的。

入大乘道的基礎修舍無量心

這樣想了之後,在進入大乘道之前,還必須先做一件事情,就如種農作物之前,必須先把田地犁平,才能播種,跟這種情況是類似的,也就是為了進入大乘道(甚深的大乘道),心態也必須要有所調整,就是要把從往昔到現在為止,我們一直對於親友貪愛,對於怨敵瞋恚的心態要調整,這種心態調整之後,才有辦法進入甚深的大乘道。就如播種之前,要先把田地犁平。因此,在進入大乘道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修舍無量心,也就是對於我們過去一直貪愛(親友),或者一直起瞋(跟我們意見不合或是屬於怨敵方面起瞋)的這種心態要整個把它去除。如文,首先停止對於受苦逼迫的的眾生們以貪、瞋區分親疏的情況之後,如那些道次第論著當中所說的一般長期地觀修舍無量心。以比較現實的情況來講,譬如對於自己的父母、親友的貪愛要降低,對於怨敵的瞋恚也要降低,平常對於非親非友這些中庸或如路人漠不關心的心態也要降低,也就是對於這些有情要一視同仁,這就是觀修無量舍。

觀修舍無量心,等於是進入大乘道的基礎。就像農作物播種之前要先把土地犁平、犁勻一樣的情況,這些內容在道次第的論裏已經說得很詳細了,簡單說明就是我們平常對於我們非常貪愛的父母、親友等等,我們要去思惟,雖然這一世他是我們的親友、父母,但是,過去生他也當過我們的敵人,而且,來世他們也有可能會變成我們的敵人。所以,沒有理由對於這一世的父母、親友那麼貪愛、貪著。同樣的,此世的怨敵,雖然我們這一世把他看成像敵人一樣,對他起瞋甚至對他很不滿意等等,但是我們要去想此世的怨敵在前世也當過我們的父母,當過我們的親友,來世也有可能會當我們的父母、親友。所以,沒有必要對現世的怨敵起那麼強烈的瞋;對於那些中庸之人、路人的漠不關心也不應該,這種態度也應該捨棄,因為,他們過去生也當過父母也當過敵人,來世也會當父母、敵人。總之,不論是這一世的怨敵、親友、路人,從過、現、未三時的角度來看,都一樣,都當過父母、敵人等等,所以,沒有理由對這一世的親友、怨敵、路人等等起貪瞋或漠不關心等等這些心態。

由七因果教授發起菩提心

所以,對於一切有情平等看待之後,以此作為基礎,進一步去觀修生起菩提心的七種因果教授。其中第一個就是知母,就是去思惟:「一切有情均曾經當過或正在當自己的母親等等。」這是七因果教授的第一個(知母)瞭解到這一點之後,接著就要去觀修這些當過自己母親等等的有情對自己的恩德(念恩),一旦知道他們對自己有恩之後,如果不報恩這是說不過去的,所以,接著就要思惟「想要報恩的想法」(報恩)及「慈心」(悅意慈)等等。

然後,有了第一個知母,第二個念恩,第三個報恩,第四個慈心(悅意慈)以此作為基礎,進一步的將這些受苦逼迫的這些有情作為所緣之後,當自然而然地產生一個強烈的「如果他們遠離痛苦的話,該有多好啊﹗應該讓他們遠離痛苦。」的想法時,就表示自己心續中已經產生大悲心了。這是第五個。

一般父母對於自己的子女的悲心是含有貪著,當自己的子女受苦的時候,父母也會跟著子女受苦,對於子女的悲會帶有貪著的成分在其中。但是我們現談的大悲心,因為一開始有修舍無量心,因此,以此舍無量心作為基礎,再經由知母、念恩、報恩、悅意慈這四個因產生的大悲心,是沒有混雜貪著在其中,這個要分清楚。下文會提到《廣論》的譬喻,就如母親疼愛獨子所生的悲心,以此作為例子,但是要知道這個只是比喻,這個比喻母親對於獨子的悲實際是含有貪著的,而我們現在講的大悲心是沒有貪著的,這個要區分。用這個比喻主要是說明大悲生起的量。在《廣論》當中也說道:「就像母親對於心中極為疼愛的幼小獨子受到無量的苦時所生的憐憫心一樣(此句是比喻),一旦緣一切有情的大悲心任運而生的情況也達到那個程度時,就已產生『具備定義的大悲心』了。」這裏要注意的是這個大悲心是不含貪著的成分。

如上,當大悲心在心續中產生時,該補特伽羅(前述處在中士道的補特伽羅)就已成為「上士」。所以,從剛剛的思惟過程簡單來講,前述處在中士道的補特伽羅,當他去思惟即使進入聲聞道、獨覺道,自利、利他都不能圓滿,最後還是要回小向大。所以,他決定從一開始就進入大乘道,然後去修舍無量心,去修知母、念恩、報恩、悅意慈之後,一旦任運生起大悲心的時候,這位補特伽羅從原本的中士道的狀態就進入到上士道,這位補特伽羅就成為上士。而且是「大乘種性覺醒者」,「上士」與「大乘種性覺醒者」是同義詞,但是,這裏要注意這位「上士」或「大乘種性覺醒者」他還不是大乘的補特伽羅,還沒有進入大乘道,這一點要注意。因為要進入大乘道,他還差二個階段即增上意樂與菩提心,這二者都還沒有達到,但是他已經是上士或大乘種性覺醒者,只是還不是大乘的行者。

而他先前(即大悲心生起之前及下士道次第之後)那些修行次第,則是與中士共通之道(即共中士道次第)。然後,前述的慈心(七因果教授的第四階段的悅意慈)與悲心(第五階段的大悲心)二者大力增長之後,「慈心」簡單來講就是一切有情如果具有安樂有何不可?願他們具有安樂這樣的想法。「大悲心」就是如果一切有情遠離苦及苦因該有多好!願他們遠離苦及苦因,慈心、悲心的內容大概是這樣。

增上意樂其實分二個部分,一是慈心的增上意樂,一是悲心的增上意樂。如果是慈心的增上意樂,(要)比剛剛慈心的程度更進一步、更提升,也就是願我自己成辦一切有情的安樂與樂因,而且從現在開始成辦,這是慈心的上意樂,比剛剛慈心的力量更強。如果是悲心的增上意樂,就是願我自己成辦一切有情遠離苦及苦因這件事情,而且從現在開始就去成辦,這是悲心的增上意樂。也就是增上意樂要分二部份,一者是慈心的增上意樂,一者是悲心的增上意樂。

所以,我們可以說增上意樂的本質其實還是慈心、悲心,只不過是把原先的慈心、悲心提升為慈心的增上意樂與悲心的增上意樂。把如果一切有情具有安樂該有多好這樣的想法(慈心)提升為自己從現在開始就去給予一切有情安樂。悲心與悲心的增上意樂,就是從原先的悲心即如果一切有情遠離痛苦該有多好,提升為從現在開始我要去成辦讓一切有情遠離痛苦的這種悲心的增上意樂。所以,增上意樂的本質來講還是慈心與悲心,只不過它的力量比原來的慈心、悲心更增長。

即使生起慈心的增上意樂與悲心的增上意樂,增上意樂主要是立下一種誓言(誓願),亦即對於一切有情給予安樂與去除痛苦由自己擔負去成辦。不要說一切有情痛苦的去除與安樂的獲得沒辦法達成,連自己的痛苦都沒辦法去除,自己的安樂也都還沒辦法證得,更不要說這樣,目前自己連大乘道都還沒有進入,當然更不用說自己的離苦得樂能成辦,有情的離苦得樂更不可能完成。所以,只有立誓還不夠,就如一個人答應人家要做什麼,但是答應以後卻達不到,等於是口說無憑,或是立下誓言但是做不到。所以,這樣的行者他會進一步的觀察,誰才有這樣的能力,能夠真的利益一切有情,此時他去觀察菩薩沒有這個能力,聲聞阿羅漢沒有這個能力、獨覺阿羅漢也沒有這個能力,想來想去就只有佛才能夠真正的達到對一切有情拔苦與樂,這時候這位行者才會真的生起為利眾生願成佛這種強烈的希求。

一旦心續當中產生一個強烈、毫無造作的「為了利益一切有情,我必須證得珍貴的無上正等正覺的果位」的想法時,就是「具備定義的大乘發心」在心續中產生了,因此這位補特伽羅已進入了大乘道。

菩提心就是為利益一切有情自己必須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果位的誓言,這種誓言分為造作與非造作,造作的誓言必須刻意才有辦法產生,雖然從所緣與行相來講是跟無造作的菩提心類似,但因為它必須刻意才有辦法產生,所以不算真正具備定義的菩提心。無造作的菩提心是自然而然產生,不需要刻意去造作,自然而然就會發起這樣的想法,這樣的誓言。

如上的那些上士為了利他而希求圓滿菩提,並以「大悲心與菩提心等」作為主要的修行,這裏還可以加一段話,而且大部分的上士主要的修行除了大悲心與菩提心等等之外,還會結合「空性慧」作為主要的修行,而以「實執及其習氣」作為主要的所斷。

到此為止,已經說明了有關心的體性,心的善惡的情況,調伏內心而進入地道的情況,以上的內容就可以含攝在其中。

如上那樣辨認了命名為「心」或「認知」等等的基礎之後,這段話是在說明認識心或認知的體性之後,該心進入種種善、惡行為的情況,以及由此開展之後,下、中、上三士之道在心續中產生的情況,然後由此于心續中產生三乘地道之證悟的情況等,已經簡要地說明完畢。現在要正式進入「地道建立」的解說。

有關地道的建立又分二個科判,

其中,分二:1. 總說地道建立,2. 別說各乘的地道建立。

1. 總說地道建立,是要說明何謂地?何謂道?2. 別說各乘的地道建立,是要個別說明各乘(聲聞乘、獨覺乘、大乘)的地道建立為何?等等這些內容。

1. 總說地道建立,分二:1-1. 定義,1-2. 分類

地、道之地的定義

定義當中要談的內容就是「地、道」之的定義與「地、道」之的定義,其實地、道這二者是同義詞,意思是一樣。但是從定義來看(有所區分),首先,先說明地的定義。這個地並不是地水火風的地(具有堅硬性質的地)。一般我們會說地道的地,這個地是什麼呢?「作為自果之眾多功德的所依基礎之現觀」其中的「自」就是指地,也就是它自己的果而「自果」的「果」與「眾多功德」是同位語,作為地自己的果,也就是眾多功德所依基礎的現觀,就是「區分為地、道二者之地」的定義。重點就是地,簡單來講這就是地的定義。

在定義裏提到,作為自果之眾多功德,其中的「自」就是地自己,它的果就是指後面的眾多功德,所以「果」與「眾多功德」指的是一樣的(內容)。地的果與眾多功德指的是什麼呢?就如世間的功德與出世間的功德,以及利益此世、利益來世的功德,還有,解脫的功德、成佛的功德等等都是這裏的果或是眾多功德的意思。等於地是產生這些果或眾多功德的基礎,意即假設當地、道的地在我們心續中產生之後,以此「地」作為基礎,此「地」是一種現觀,當我們以此「地」或此「地之現觀」作為基礎之後,依於地這個基礎就可以產生眾多世間的功德、出世間的功德、利益此世的功德、利益來世的功德、解脫的功德、成佛的功德等等,都可以依著地這個基礎而產生。

為什麼內心的「現觀」要名為「地」呢?其實這個跟外在的地也是有關的,也就是取外在的地可以長養花草樹木、農作物等等的基礎,也就是取外在大地的這個特性來說明我們內心的現觀,也具有類似外在大地的這種特性,它可以長養眾多的功德,所以說內在的「現觀」名為「地」。

就如前面所說,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在心續中產生之後,接著在心續中產生三乘地道的情況,三乘地道就是指聲聞道、獨覺道、大乘道這些「道」其實也就是「地、道」二者之「地」,因為,這些聲聞道、獨覺道、大乘道可以產生種種的功德,所以,我們說這三乘道其實就是地,也就是「地、道」二者之「地」。

譬如,以聲聞道為例,當一位行者生起無造作出離心,並且對於聲聞乘有勝解之後,就進入聲聞的資糧道,這位行者就稱為聲聞資糧道的行者,這位行者心續當中所有的善心都會成為聲聞資糧道,這些善心包含四無量心、瞭解無常的慧(或瞭解無常的心),如果這位行者是人類的話,有可能還有別解脫的戒律,如果是天就沒有別解脫的戒律,或許還有無我慧、皈依的心等等,這些都是屬於聲聞的資糧道,換句話,也就是「地、道」二者之「地」。這些聲聞資糧道行者的善心都符合區分為「地、道」二者之「地」的定義,也就是「作為自果之眾多功德的所依基礎之現觀」。

地、道之道的定義

上述所談的是「地、道」二者之「地」,下文要談的是「地、道」二者之「道」的定義:「正朝向或已到達解脫或一切相智地二者任一所攝之智」,就是「地、道」二者「道」的定義。這個情況跟地的情況不太一樣,地的情況是說地是一種現觀,是產生眾多功德的結果一個基礎。道的理解不是從基礎來理解,它是朝向或是到達解脫地或一切相智地(佛地)其中任何一種智都稱為道。

以五道來講,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這五道的前四道,如果以定義來看就是正朝向或能朝向解脫地或一切相智地二者任一所攝之智如果以無學道來講就是已到達。所以,如果配合五道來講前四道就是正朝向或能朝向,五道的第五個無學道就是已到達,只要其中一個成立就可以,所以這裏說二者任一所攝之智。

「道」還可以有另外一種定義,如文,或者「無造作出離心所攝之智」,就是「道」的定義。這個定義內容雖然看起來跟上面的內容不一樣,但是意義是一樣的。「無造作出離心所攝之智」此中的「攝」就是輔助的意思,譬如以五道來講,這五道都會有無造作出離心來輔助。

就如前所說,地與道定義雖然不同,但是意義是一樣的。所以可以說若是道則是地,若是地則是道,因此,大乘發心可以命名為地、也可以命名為道,如果把大乘發心命名為地,就是從它作為它的眾多功德之果的基礎來命名。也就是以大乘發心為基礎,它可以產生無邊功德的結果,因此,從這個角度我們就把大乘發心命名為地;如果,從大乘發心可以證得解脫證得成佛的觀點來講,又可以把大乘發心命名為道。同樣的,出離心也可這樣理解,也可以命名為地,從產生自果眾多功德的基礎來講可以命名為地;如果,是從證得解脫成佛來講,出離心又可以命名為道。五道的每一道都可以這樣的方式去命名為地或道。

所以,我們可以說地、道二者的意義是完全相同,只是它的作用不同,從作用的觀點不同,一者命名為地,一者命名為道,其實意義是完全相同。這個情況就如同事物與無常法也是同義,但是,事物的定義是能作義,也就是能發揮功能者,無常法的定義是剎那滅。為什麼這二者同義呢?因為凡是能發揮功能者必然是剎那滅者,反之,凡是剎那滅者必然是能發揮功能者。所以,就意思上來講是沒有差別。同樣的,能「作為自果眾多功德基礎的現觀」也必然是能「到達解脫成佛的智」,反之,能「到達解脫成佛的智」也必然是能「作為自果眾多功德的現觀」。所以,是從作用來區分,其意義是完全一致。

在地與道的定義裏都提到「攝」,這個「攝」也要理解為輔助的意思。譬如以菩提心與空性慧二者相攝來講,如以菩提心攝持空性慧,或以空性慧攝持菩提心,攝的意思就是彼此互相輔助,如菩提心攝持空性慧意即菩提心輔助空性慧。「輔助」或「攝」有這樣一個內涵,即當菩提心提升的時候或進步的時候、增長的時候,它所攝的空性慧也會隨著增長;反之,空性慧所攝的菩提心也是一樣,當空性慧提升、增長的時候,它所輔助、所攝的菩提心也會隨著增長、提升,這就是攝或輔助的意思。這二者一直到成佛的時候,二者是同時成佛,不會菩提心先成佛或空性慧先成佛,或反過來講空性慧先成佛菩提心後成佛,不會有這樣的情況。假設菩提心與空性慧是互相攝持、輔助的話,這二者都是同時達到佛地,不會有一先一後的情況,這就是攝持、輔助的意思。

「區分為地、道二者之地」、「道」、「現觀」、「智」這些為同義詞。總說地道定義的部份已經講完了,因為時間的關係,地道建立的分類我們下星期再說明。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