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9/12/30 23:23:50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09/12/30 23:13:04   編輯部 報導  指導教授:陳一標

大乘佛教智慧與願行的表徵--論華嚴經中文殊與普賢的形象
的主要為探求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在華嚴經中的形象,大部華嚴經是由諸多單行本集合而成,而從早期譯經師所翻譯出來的經典,其中不乏華嚴經的先驅.因此本論文先鎖定初期大乘經典的範圍,以地毯搜尋方式,追尋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在初期大乘經典展現的相貌,確實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都各自在獨特領域嶄露頭角.


文殊菩薩向來以智慧著稱,住在甚深的首楞嚴三昧中,他是古佛再來,諸佛之師;文殊法門展現般若空觀的思想,及中道不二的教義;他的本願及欲建立剎土的莊嚴殊勝,非其他淨土可與之比擬.到了華嚴經,文殊菩薩擔任啟信的代言人,勸眾生發菩提心,扮演善知識的善巧方便,引導初機者進入佛法大海.另一方面,普賢菩薩在初期大乘經典展現的相貌,主要有普賢信仰及懺罪法門的出現;到了華嚴經,普賢菩薩寄位於等覺位,他是華嚴教主毘盧遮那佛的代言人,以舉出佛果莊嚴教導眾生產生好樂心相信佛陀的證悟.又普賢菩薩在離世間品與普慧菩薩有普賢答難二千酬之壯舉,完整地教導眾生如何修行菩薩道的實踐.而普賢行願與導歸極樂的關係,令人審思華嚴法門的最終歸宿在於西方淨土.最後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在入法界品交會,循循帶領善財童子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經過一百一十座城池,讓善財童子證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 關鍵詞:  文殊 ; 普賢 ; 大乘

副所長陳一標  

 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班/95/碩士/研究生:婁靜華   

指導教授:陳一標    

 

參考文獻
一、 經典 (依經號排序)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三藏般若譯,《大正藏》第3冊,No. 0159。
《道行般若經》後漢支婁迦讖譯,《大正藏》第8冊,No. 0224。
《小品般若波羅蜜多經》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8冊,No.0227。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唐玄奘譯,《大正藏》第7冊,No.0227C。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8冊,No.0235。
《妙法蓮華經》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34冊,No.0262。
《大法鼓經》求那跋陀羅譯,《大正藏》第9冊,No.0270。
《六十華嚴》東晉佛陀跋陀羅譯,《大正藏》第9冊,No.0278。
《八十華嚴》唐實叉難陀譯,《大正藏》第10冊,No.0279。
《佛說菩薩本業經》後漢支謙譯,《大正藏》第10冊,No.0281。
 
《諸菩薩求佛本業經》西晉聶道真譯,《大正藏》第10冊,No.0282。
《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西晉竺法護譯,《大正藏》第10冊,No. 0288。
《如來興顯經》西晉竺法護譯,《大正藏》第10冊,No. 0291。
《度世品經》西晉竺法護譯,《大正藏》第10冊,No. 0292。
《四十華嚴》唐般若譯,《大正藏》第10冊,No.0293。
《文殊師發願經》東晉佛陀跋羅譯,《大正藏》第10冊,No.0296。.
《普賢菩薩行願讚》唐不空譯,《大正藏》第10冊,No.0297。
《最勝問菩薩十住除垢斷結經》姚秦竺佛念譯,《大正藏》第10冊,No.0309。
《大寶積經》唐菩提流志譯,《大正藏》第11冊,No.0310。
《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西晉竺法護譯,《大正藏》第11冊,No.0318。
《法鏡經》東漢安玄譯,《大正藏》第12冊,No.0322。
《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西晉竺法護譯,《大正藏》第12冊,No. 0323。
《佛說離垢施女經》西晉竺法護譯,《大正藏》第12冊,No.0338。
《佛說如幻三昧經》西晉竺法護譯,《大正藏》第12冊,No.0342。
《入法界體性經》隋闍那崛多譯,《大正藏》第12冊,No.0355。
《佛說寶積三昧文殊師利菩薩問法身經》後漢安世高譯,《大正藏》第12冊,No.0356。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後漢支婁迦讖譯,《大正藏》第12冊,No. 0361。
 
《等集眾德三昧經》西晉竺法護譯,《大正藏》第12冊,No.0381。
《佛說佛名經》元魏菩提流支譯,《大正經》第14冊,No.0440。
《佛說佛名經》,《大正藏》第14冊,No.0441。
《文殊師利問菩薩署經》後漢支婁迦讖譯,《大正藏》第14冊,No.0458。
《佛說文殊悔過經》西晉竺法護譯,《大正藏》第14冊,No.0459。
《佛說文殊師利淨律經》西晉竺法護譯,《大正藏》第14冊,No.0460。
《佛說文殊師利現寶經》西晉竺法護譯,《大正藏》第14冊,No.0461。
《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西晉聶道真譯,《大正藏》第14冊,No.0463。
《文殊師利問菩提經》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14冊,No.0464。
《佛說文殊師利巡行經》元魏菩提流支譯,《大正藏》第14冊,No.0470。。
《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西晉聶道真譯,《大正藏》第14冊,No. 0483。
《佛說阿闍世王經》後漢支婁迦讖譯,《大正藏》第15冊,No.0626。
《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經》西晉竺法護譯,《大正藏》第15冊,No.0627。
《佛說放钵經》失譯者,《大正藏》第15冊,No.0629。
《佛說慧印三昧經》後漢支謙譯,《大正藏》第15冊,No.0632。
 
《佛說弘道廣顯三昧經》西晉竺法護譯,《大正藏》第15冊,No. 0635。
《佛說首楞嚴三昧經》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15冊,No.0642。
《佛說舍利弗悔過經》後漢安世高譯,《大正藏》第24冊,No.1492。
《大智度論》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25冊,頁126下,No. 1509。
 
《十住毘婆沙論》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26冊,No. 1521。
《十地經論》元魏菩提流支,勒那摩提譯《大正藏》第26冊,No. 1522。
《十地經論》元魏菩提流支,勒那摩提譯《大正藏》第26冊,No. 1522。
《阿毗達摩俱舍論》世親造,《大正藏》第29冊,No. 1558。
《般若燈論釋》,唐波羅頗蜜多羅譯,《大正藏》第30冊,No. 1566。
《攝大乘論釋》陳真諦譯,《大正藏》第16冊,No.1595。
《法華義疏》隋吉藏著《大正藏》第34冊,No.1721。
《大方廣佛華嚴經搜玄分齊通智方軌》唐智儼述,《大正藏》第35冊,No.1732。
《華嚴經探玄記》唐法藏述《大正藏》第35冊,No.1733。
《花嚴經文義綱目》《大正藏》第35冊,No.1734。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唐澄觀撰,《大正藏》第35冊,No.1735。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唐澄觀述,《大正藏》第36冊,No.1736。
《新華嚴經論》唐李通玄撰,《大正藏》第36冊,No.1739。
《略釋新華嚴經修行次第決疑論》唐北京李通玄撰,《大正藏》第36冊,No.1741。
《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唐璟興撰,《大正藏》第37冊,No.1748。
《觀無量壽佛經義疏》釋元照述,《大正藏》第37冊,No.1754。
《維摩經義疏》隋吉藏撰,《大正藏》,第38冊,No.1781。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序》,唐宗密述《大正藏》第39冊,No.1795。
《大毗盧遮那經疏》唐一行沙門記,善無畏講解,《大正藏》第39冊,No.1796。
《首楞嚴義疏經》,《大正藏》第39冊,No.1799。
《十二門論宗致義記》唐法藏述,《大正藏》第42冊,No.1826。
《大乘起信論義疏》隋慧遠撰,《大正藏》第44冊,No.1843。
《大乘起信論別記本》新羅元曉撰,《大正藏》第44冊,No.1845。
《大乘義章》,遠法師撰,《大正藏》第44冊,No. 1851。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唐法藏述,《大正藏》第45冊,No.1866。
《華嚴經五十要問答》唐智儼集,《大正藏》第45冊,No.1869。
《華嚴法界玄鏡》唐澄觀述,《大正藏》第45冊,No.1883。
《摩訶止觀》隋智顗述,《大正藏》第46冊,No.1911。
《止觀輔行傳弘決》,唐湛然述,《大正藏》第46冊,No.1912。
《法華三昧行事運想補助儀》唐湛然撰。《大正藏》第46冊,No.1942。
《樂邦文類》《大正藏》第47冊,No.1969A。
《圓覺道場禮懺觀法事》宗密述,卍新纂續藏經第 74 冊,No. 1475。
 
二、 專書期刊、畢業論文 (依出版年代排序)
 
(一)中文部分
 
李世傑撰──
1978年《華嚴哲學要義》,台北:佛教出版社。
1989年《華嚴思想》,台北:法爾出版社。
楊政河──
1980年初版《華嚴經教與哲學研究》,台北:慧炬出版社。
方東美──
1986年,《華嚴宗哲學》(下),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靖芠──
1990年〈文殊師菩薩本願的意義〉,《中華佛學研究》第4期,頁127~167,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
昂旺朗吉堪布口授,郭和卿譯──
1994年《菩提道次第略論釋》下冊,台北:方廣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釋賢度──
1998年《華嚴學專題研究》,台北:財團法人台北華嚴蓮社。
1999年《華嚴學講義》《華嚴學海系列2》,台北:財團法人台北華嚴蓮社。
釋大睿──
1998年〈中國佛教早期懺罪思想之形成與發展〉頁313-337,《中華佛學研究》第2期。
釋印順──
1999年《印度佛教思想史》,新竹:正聞出版社。
  2000年《大乘起信論講記》,新竹:正聞出版社。
2003年《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新竹:正聞出版社。  
釋南亭──
1999年《華嚴經淨行品講義》台北:財團法人台北華嚴蓮社。
渡邊照宏著,鍾文秀、釋慈一譯,陳一標校訂──
2002年《佛教經典常談》,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曾瓊瑤──
2004年〈華嚴經「普賢圓行」的實踐理論與方法〉《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十四),台北:財團法人台北市華嚴蓮社。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鈔會本》,第5冊、第9冊、第10冊,台北華嚴蓮社印行。
畢業論文
釋賢度──
 1990年《華嚴行門具體實踐之研究》,台北:華嚴專宗學院佛學研究所畢業論文
釋慧道──
2000年《華嚴經中的文殊菩薩及其法門》,台北:華嚴專宗學院佛學研究所畢業論文
丘子紘──
2005年《善財童子發菩提心研究》――以「十玄門」主詮之華嚴發菩提心,新竹:玄奘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
釋明持──
   2005年《普賢菩薩法門之研究》,中壢:圓光佛學研究畢業論文。
邱湘凌──
   2006年《華嚴經的菩提心思想》,台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解文琪──
   2006年《從佛智論六十華嚴的義理與書寫》──以法藏的詮釋為中心,台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陳渝菁──
   2006年《文殊類經典所蘊涵不二中道之義理及其實踐》──以文殊法門就生命境界之提升與轉化為關切核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日文部分
平川彰───
1968年《初期大乘佛教の研究I》,東京:春秋社。
1970年 〈大乘佛教の興起と文殊菩薩〉《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8卷第2號。
1971年 〈大乘經典の發達と阿闍世王說話〉《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0卷第1號。
1992年《大乘佛教の教理と教團》著作集第5卷,東京都:株式會社春秋社。
1994年〈大乘經典の成立〉《東洋學術研究》第23卷第1號,東京都:財團法人東洋哲學研究所。
靜谷正雄──
1970年〈三品經と舍利弗悔過經〉《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9卷第2號。
1988年《初期大乘佛教の成立過程》京都:百華苑。
末綱恕一著──
1971年《華嚴經の世界》,東京都:春秋社。
坂本幸男──
1974年《華嚴教學の研究》,京都:平樂寺書店。
大南龍昇──
1974年〈三昧經典と文殊菩薩〉《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2卷第2號。
1976年〈竺法護と三昧經典〉《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4卷第2號。
湯次了榮──
1975年《華嚴大系》,東京都:國書刊行會。
高峯了州著──
1976年《華嚴論集》,東京都:國書刊行會。
木村清孝著──
1977年《初期の中國華嚴思想史》,東京都:育英印刷株式會社。
石井教道著──
1979年《華嚴教學成立史》,京都:平樂寺書店。
高崎直道──
1981年〈大乘佛教發達史〉《講座•大乘佛教》1,東京都:株式會社春秋社。
1983 年〈華嚴思想の展開〉《講座•大乘佛教》3。東京都:株式會社春秋社。
伊藤瑞叡著──
1983年〈華嚴經の成立〉――大本の構想內容と集成意圖および十地經の位置,《講座大乘佛教》3,東京都:春秋社。
玉城康四郎──
  1983 年〈華嚴經における佛陀觀〉《講座•大乘佛教》3,東京都:株式會社春秋社。
長谷岡一也 ──
 1983年〈善財童子の遍歷〉《講座•大乘佛教》3,東京都:株式會社春秋社。
張愛順──
1988年《法藏における空觀の特質》《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8卷第1號。
1997年《華嚴教學における空觀の展開》,《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6卷第1號。
服部法照
1990年〈文殊師利般涅槃經と觀經類〉《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9卷第1號。
光川豐藝──
1990年〈文殊菩薩とその佛國土〉《佛教學研究》通號45,46。
藤近惠市───
1997年〈初期大乘經典における普賢行の一考察〉《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5卷第2號。
全海住──
2003年〈普賢行願に見られる華嚴性起思想〉《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1卷第1號。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文獻
第三節 前人研究回顧
第二章 初期大乘經典的集成情形
第一節 初期大乘經典的觀念與定位
第二節 華嚴經的集成
第三章 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在初期大乘經典的出現與意義
第一節 文殊菩薩在初期大乘經典展現的相貌
第二節 普賢菩薩在初期大乘經典展現的相貌
第四章 文殊菩薩在華嚴經的形象
第一節 引導初機者進入佛法
第二節 扮演善知識的善巧方便
第五章 普賢菩薩在華嚴經的形象
第一節 普賢菩薩在華嚴經的地位
第二節 普賢行的實踐基礎
第三節 普賢行願與導歸極樂的關係
第六章 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在入法界品交會之意義
第一節 華嚴祖師對入法界品證入法界之見解
第二節 起信與願行
第七章 結論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