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欽加布(Lamchyen Gyalpo),亦即中文名字「鍾巴加布」者)仁波切生於一九三九年的青海省玉樹自治州札都縣,藏人稱「囊謙地區」。仁波切之家族為清雍正年間所封所封「玉樹二十五族」之一,族名「鍾巴百戶」。

仁波切出生前,即有當時許多具格上師授記,預言其一生將利益許多眾生。這些預言者包括噶瑪噶舉第十一世泰錫度仁波切、直貢取伏藏者偉瑟多傑,另外,空行母亦曾授記指出一位具足廣大智慧及善巧之法子將生於其家鄉。仁波切周歲時,由第三十四代直貢噶舉法王姜貢謝威洛竹仁波切 (1886-1943) 認證其為噶札西寺住持─秋祝欽列佳措仁波切之轉世。

七歲時,於鍾楚寺正式升座,並受大伏藏師偉瑟多傑賜名為棍秋天津夏玲米就仁千多傑南佳(意為:三寶持教明洲不珍寶金剛幢)。

九歲起即開始追隨各派上師學習不輟,其親炙大成就者者如巴瓊仁波切、奔達堪仁波切、頂果欽哲法王、詠給仁增仁波切、紐修堪千等不可勝數,更在根本上師昆努仁波切座前領受大圓滿教法精髓。同時亦兼習曆算、醫藥、詩韻等,深通五明。

1960年仁波切抵達印度後,幫助西藏同胞在印度建立三個難民營,並設有學校、醫院、工廠、住家等。當地藏胞為感念其德,至今仍以「加布社區」為名。

於印度流亡期間,仁波切曾任職於西藏流亡政府達十一年,除公務外,仁波切更致力於佛法修學,所追隨的上師包括其根本上師昆努仁波切、奔達堪仁波切、頂果欽哲仁波切、雍吉瑞津仁波切等,遍學各派法教。

1975年,直貢噶舉第三十七代法王姜貢滇津稱雷倫竹仁波切由拉薩逃抵印度,於1982年決定在北印度建寺;同年,在法王吩咐下,仁波切再度受戒出家,並任法王秘書一職。

仁波切於1986年隨法王遠赴美國各州及加拿大、西德、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弘法。1986年於德國弘法時,仁波切受法王賜封為朗欽巴(意為明道者)。在直貢噶舉傳承中,此頭銜僅封予最博學之行者。

1987年仁波切代表法王返回西藏,在各直貢寺院傳續直貢噶舉法脈。

1989年仁波切受法王委派至臺灣,擔任首位直貢噶舉代表,駐錫臺灣七年。

朗欽加布仁波切的學行與素養,向為眾多藏傳佛教之仁波切所推崇,除了佛教論著外,其著作還包括西藏地方史及天文曆算等,已譯成中文之著作則有《中陰入門教授》、《大印成就乘》《大印證道歌》等書。

1997年,仁波切受邀至美國弘法,隨即於新澤西州成立「岡波巴金剛乘中心」,其弘法利生之重點為:一、弘揚漢藏正信佛法之法教與修行。二、整理並翻譯直貢噶舉經典與法本。三、教育與訓練弘法人才。

除於美國、臺灣弘法以外,仁波切近年亦致力於其家鄉地區的直貢噶舉寺院之重新修建與僧侶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