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參加 我要祈福
尊貴吉美法王

 

 

 

 

南非開普敦藥師佛道場

 

傳講

 

《六中有圓滿次第導引》

 

 

大恩根本上師:吉美法王

 

 

2019/08/21(5)藏密白玉佛學會/南非開普敦藥師佛道場

 

傳講:「寂忿密意自解脫深法-六中有圓滿次第導引

 

課程內容分享~

 

修寂止時,「修時短,次數多」是怕生起昏沈掉舉,所以「修多次,時間短」有幫助不生起昏沈掉舉。心要安,身自然,心不要任何造作,保持自然的心態,例如觀修暇滿難得,壽命無常,輪迴過患,因果不虛,這就要要思考、造作,了知這一切思考,造作無所緣。簡單說,思考時要想,思考完要結束,不可再想剛才所想的對不對?如何如何?

 

這裡修持「安心自然」是世俗(假相、現相、表相)的方法,不是勝義(究竟、空性、本體)的。

 

 

 

 

「勝義的安心於自然」在勝觀時會講,寂止不會講,這個課程、階段,看起來講安心於自然,並不是傳授大圓滿智慧,這只是一個詞句,並沒有大圓滿的含義。

 

藏傳佛教很多學佛的人在詞句上,勝義上理解的錯誤,例如禪修,修心的,安住在阿賴耶識上,長期安住,自認為開悟、証悟大圓滿智慧,這種禪修者,自認安適其心,不想任何念,自然安心,這不是開悟,是了悟到大圓滿智慧的基礎,不是真正(正行)的大圓滿。

 

本身寂止分二種:

 

第一種~大圓滿自性,本具定解(禪定)寂止,這種寂止,沒有什麼可捨棄的,因為心與自性融為一體。

 

第二種~例如四禪八定等其他禪,也是另一種寂止。

 

 

 

 

除了大圓滿的自性本具禪定之外,其他禪沒有什麼可羨慕的。其他禪,外道也可以修到這種寂止的境界。一般人的禪,修寂止,在密續講,如過河的一艘船,現在為了過這條河,需要這艘船,但過完河,這船就要放掉。很多修禪者,未向上進步(了悟大圓滿自性本具定解),如果沒有進步,將來可能投生到色界、無色界,但引業窮盡,仍會掉下而輪回。

 

不為妄念所擾,安心自然放鬆時,其他念頭不干擾你的心,若安心自然時,去喝水,上廁所,就是乾擾了。一般人喜歡念經,持咒,邊說其他話語,這也算是乾擾。

 

在西藏佛教聖地,老百姓手上不是拿手機,是拿轉經輪,唸六字大明咒,但突然又說「不是這樣、不是那樣」的雜語。而華人呢?在佛堂吹冷氣,卻動來動去,坐不穩。反正,每個都有毛病。

 

 

 

 

當然每個眾生福報不同,同樣有不好的地方,就是習氣!確定一件事,習氣難改,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學佛就是要改習氣!而藏傳無上密乘,直接修心,對治習氣。如「安心於自然,不為妄念所擾」,因爲心是王,身語是僕人,心能靜下來,身語自然也能靜下來!

 

時時體會所生証量,修持時,要按照覺受而定,過程中覺受體會,要看是錯誤或正確,需上師盯著你而了解的,這時上師需視弟子所體會証量,上師需要去了解!上師觀照弟子覺受所生証量,若無誤,即明、樂、無念之覺受會生起。

 

弟子時時體會所生証量(明樂無分別)覺受,與米滂仁波切在「光明藏」所講,明樂無念是相同,「體會所生証量」或「明樂無念」覺受,最後還是要捨棄的,因為這只是一個體會覺受而已,這種體會覺受,不是大圓滿的智慧!

 

 

 

 

大圓滿總續:「明、樂、無念」有三種,龍欽巴尊者,究竟實相密續中有提到,這三種「明、樂、無念」不是捨棄,是要應取的,所以叫實「明、樂、無念」的覺受。但很多人會誤解「明、樂、無念」,所以要很小心。有些人在修持時,例如心稍能安住的功夫,自認了悟空性、証悟、了悟大圓滿智慧,這都ㄧ種是迷亂。

 

簡單說,未透過聞思基礎打好之下,要了悟大圓滿智慧有困難。觀修寂止過程中,體會也好、覺受也好,上師必須要注意,觀照弟子的「明、樂、無分別」是否有誤,上師要明確了解的。

 

安心於自然,修寂止體會覺受,可能會有神通瑞相,但有可能變得更不正常(因沒有上師導引)。在藏傳佛教,上師弟子需互相觀察,並不是看到外相莊嚴,表相就要皈依,拜師,這太危險了。

 

 

 

 

在藏地,依止上師,要清楚上師、傳承、法脈,如黃金線般從沒斷過。口傳、現前斷證、竅訣、密法,法脈永不間斷,確定沒錯就可以依止(用傳承方式)。第二種,聽到上師的名很感動,表示前世有緣,例如密勒日巴聽到瑪爾巴上師的尊名感動萬分,但他之前錯失學大圓滿的機會,所以只能接受苦行,其間退轉好幾次,但現代人應該沒有辦法學密勒日巴尊者。

 

每個上師修行証量不可預測,但是最好還是需依靠前行、正行、後行,次第地修學,才不會走錯路、走冤枉路。不然,現在有的上師每個人各有一套課程,像有的給你沙拉、牛排⋯⋯吃一大堆,結果拉肚子。也就是說大家學佛過程,不要學太雜,否則無法吸收,甚至亂掉,甚至自欺欺人,是很危險的。

 

白玉祖寺閉關修行者,修寂止,有許多覺受體會,所以會有神通,這些修行者,有的可看見自己家人誰來看他,包包裡放什麼食物?看得很清楚,閉關修行者會請教上師,自認修的不錯去報告上師,上師說:「不會吧!不可能吧!」,上師就把自己的念珠,掛在弟子的頭上,弟子的神通就沒了!

 

 

 

 

閉關修行者,體會、覺受、神通是會有的,例如也可看見往生者,在何處?如何、都可以清楚的講出來,或預言未來,但是這些所有、覺受、體會、神通與自己解脫,一點關係都沒有!這些有漏的神通,不一定是好的,所以絕對不要執著!學密者,有時候沒有合格上師導引,很危險,若修錯,走火入魔,就很難回頭。

 

例如修寂止勝觀,需要上師導引是否正確,上師會引導認証,邊改邊修,才有機會了悟大清淨大平等智慧。否則,法王覺得許多人自己亂修,有些危險!修行過程中,有人覺得發光,見觀音菩薩⋯⋯等,很多都是不正確的。

 

「穩固、明淨、光輝」,穩固的本性上出現雜念,基本上就迷亂了,過去西藏白玉祖寺閉關者,飛來飛去很多,好還是不好,很難判斷,這些一切、瑞相、神通,不是重點,只是一種現相、過程,必須要放下這一切現相。所以「明、樂、無分別念」覺受要小心,因為有時也有可能是魔障。

 

~烏金喇嘛分享

 

 

 

佛學會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