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9/16 09:34:56
學習次第 : 進階

 

心明學 科頌
善慧法師

《心明學》科  頌

敬禮一切菩薩摩訶薩

深廣法藏無盡海  妙寶奇珍蘊無窮

啟此心明智慧燈  照盡無餘法寶藏

 

此中分二:

甲一 心之異名及釋義

甲二 心之分類

心相詮釋義  差別為八門

今初:

覺相為了別  顯明為心義

顯了自境相  能緣有無法

 

甲二 心之分類門 有八

八門心心所  根識與意識

自證他證分  七種心明法

量非量分別  通達錯亂識

 

乙一 心王與心所

乙二 根識與意識

乙三 自證分與他證分

乙四 七種心明

乙五 量與非量

乙六 分別與無分別

乙七 通達心與非通達心

乙八 錯亂識與不錯亂識

 

今初

乙一 心王與心所  分三:

  丙一 心王

  丙二 心所

  丙三 心王心所差別  初中分二

    丁一 性相

    丁二 分類 今初

心王緣自境  主要了別相

 

丁二 分類

眼耳鼻舌身  意識共六種

依於各自根  所生了別識

 

丙二 心所 分二

  丁一 釋義

  丁二 分類 今初:

所緣差別相  眷屬隨心王

相應五義:

體一心心所  相應義有五

所依及所緣  行相時體等

 

丁二 分類:

  戊一 五遍行

  戊二 五別境

  戊三 善十一

  戊四 根本煩惱六

  戊五 隨煩惱二十

  戊六 不定四

六門遍行五  別境善十一

惑六隨二十  不定法為四

 

戊一 五遍行

五遍行謂觸  受想思作意

 

己一 觸

三和合了別  受所依為業

己二 受  分二

  庚一 釋義

  庚二 分類 今初

受領納為性  歡戚舍為業

 

庚二 分類 分三

  辛一 二分法

  辛二 三分法

  辛三 五分法

分法二三五  二分身心受

內外惑具離  而分有無漏

辛二 三分法

苦樂舍三種  生欲離合無

辛三 五分法

心樂受為喜  心苦受為憂

根識苦樂受  舍受通身心

 

己三 想

想謂能增勝  取境相為性

 

己四 思

思造作為性  能役心為業

 

己五 作意

作意發悟心  持心所緣境

具四遍一切  謂性地時俱

 

戊二 五別境者

五別境謂欲  勝解念定慧

緣別境所生  性不相離故

 

己一 欲

欲希望為性  勤所依為業

 

己二 勝解

勝解決定境  不可轉為業

 

己三 念

念明記為性  不散依為業

 

己四 定(三摩地)

定心一境性  智所依為業

 

己五 慧

慧簡擇為性  斷疑惑為業

 

戊三 善十一法

善謂信慚愧  無貪等三根

勤安不放逸  行舍及不害

 

己一 信

信三寶諦理  斷不信為業

 

己二 慚

造罪自羞慚  斷無慚為業

 

己三 愧

行惡羞他愧  斷無愧為業

 

己四 無貪

有有具無著  無貪治貪著

 

己五 無嗔

苦苦具無恚  無嗔治嗔恚

 

己六 無癡

明解諸理事  無癡治愚癡

此為三善根  能生諸善法

 

己七 精進

精進勤修善  斷懈怠為業

 

己八 輕安

輕安離粗重  堪能治惛沈

 

己九 不放逸

勤三根修善  不放逸治逸

 

己十 舍

勤三根平直  舍治掉舉業

 

己十一 不害

不害無損惱  治害悲為業

 

善之差別:

四種善差別  自性善為五

慚愧三善根  相應善心所

等起身語業  勝義善涅槃

 

戊四 根本六煩惱

根本六或十  貪嗔癡慢疑

壞聚邪邊執  見取戒禁取

 

己一 貪

三界愛為體  貪生苦為業

 

己二 嗔

憎恚苦苦具 嗔住惡行業

 

己三 癡(無明)

癡亦謂無明  理事迷闇性

三界無智體  癡雜染為業

 

己四 慢

慢恃己於他  高舉為體性

不敬生苦業  七種慢過慢

慢中慢卑慢  我增上邪慢

 

己五 疑

諦理猶豫性  疑障善不生

 

己六 惡見 分二

  庚一 釋義

  庚二 分類 今初

倒執諸諦理  惡見障善見

 

庚二 分類 分五

  辛一 壞聚見

  辛二 邪見

  辛三 邊執見

  辛四 見取見

  辛五 戒禁取見

今初

辛一 壞聚見(薩迦耶見)

壞聚薩迦耶  謂於五取蘊

執為我我所  見趣所依業

 

辛二 邪見

邪見謗因果  邪執染慧性

生諸不善法  斷善根為業

 

辛三 邊執見

依彼壞聚見  邊執我為常

或執斷滅空  斷常障中道

 

辛四 見取見

壞聚邊邪見  隨執為殊勝

能障真實見  鬥諍所依業

 

辛五 戒禁取見

緣於應斷戒  諸行軌則等

執彼能解脫  無利勤苦業

 

丁五 隨煩惱二十者

忿恨覆嫉惱  諂誑慳害驕

沉掉無慚愧  不信並懈怠

放逸及失念  散亂不正知

戊一 忿

依現不益事  忿發怒為性

多發暴惡業  瞋恚一分體

 

戊二 恨

恨以忿為先  結怨不舍性

不堪不益事  不忍熱惱業

 

戊三 覆

於自所作罪  恐失利隱覆

心必生憂悔  不得安穩住

 

戊四 嫉

不耐他盛事  妒忌心憂苦

 

戊五 惱

忿恨為居先  心惱起損害

發粗暴惡言  生非福為業

 

戊六 諂

貪利矯隱惡  諂曲不任教

 

戊七 誑

矯妄詐現德  誑邪命依業

 

戊八 慳

慳心吝為性  無厭不舍業

 

戊九 害

無慈悲湣心  害惱有情業

 

戊十 驕

驕為染自法  倨傲染愛業

 

戊十一 無慚

於惡不自恥  無慚惑為伴

 

戊十二 無愧

於他不為恥  無愧長惡行

 

戊十三 掉舉

隨憶喜樂事  心不寂靜性

掉舉為貪分  障得奢摩他

 

戊十四 昏沈

於境無堪能  昏沈身粗重

癡體障輕安  及毗缽舍那

 

戊十五 不信

不信愚癡分  於善不忍可

心不淨為性  懈怠所依業

 

戊十六 懈怠

懈怠心不勇  障正勤為業

 

戊十七 放逸

貪嗔癡懈怠  放逸縱蕩性

不斷惡修善  增惡損善業

 

戊十八 失念

於善不明記  失念散亂業

 

戊十九 散亂

散亂心流散  心亂障正定

 

戊二十 不正知

煩惱相應慧  不正知三業

所觀境謬解  毀犯律行業

 

丁六 不定四者

不定謂悔眠 尋伺二各二

 

戊一 悔

惡作心悔性  障止不安穩

 

戊二 眠

不自在昧略  眠障觀為業

 

戊三 尋

尋粗相分別  觸等所依業

 

戊四 伺

伺細相分別  伺察差別義

 

丙三 心王心所差別

心王與心所  質同體別異

心緣總體相  心所緣別相

 

乙二 根識與意識  分二

  丙一 根識

  丙二 意識  今初

依自所不共  增上緣色根

所生為根識  眼等共有五

 

丙二 意識

意識依不共  增上緣意根

有無分別俱  根識無分別

 

乙三 自證分與他證分

識了別分二  自證他證分

 

分二: 丙一 他證分 丙二 自證分

今初

他證所取相  外境相能緣

 

丙二 自證分

自證能持相  能了自心體

三義證為有  緣領受各異

由明體極顯  念亦成證我

 

乙四 七種心明

分七:

丙一 現前識   丙二 比度識   丙三 再決識   丙四 思察意

丙五 現而不定心   丙六 疑惑心   丙七  顛倒識

心明七分法  現比再決識

思察現未定  疑心顛倒識

 

丙一 現前識(現識)分二

  丁一 性相

  丁二 分類 今初

現識離分別  不錯亂了別

 

丁二 分類  分二

  戊一 現識差別

  戊二 似現識 初中分四

    己一 根現識 

    己二 意現識 

    己三 自證現識 

    己四 瑜伽現識

四差別謂根  意自證瑜伽

 

己一 根現識(根現前識)分二

  庚一 性相

  庚二 分類 今初

依不共增上  有色根而生

離分別不亂  了別根現識

依自不共增上緣之有色根而生,離分別不錯亂之了別為根現識之性相。

 

庚二 分類  分二:

  辛一 自性門

  辛二 差別門

根現識分二  自性五根識

 

辛一 自性門分五

依自增上緣  所緣緣之境

而生離分別  不錯亂之識

 

辛二 差別門分三:

現量再決識  現而不定心

 

己二 意現識(意現前識) 分二

  庚一 性相

  庚二 分類 今初

意現識依自  不共增上意

離分別不亂  了他智為相

 

庚二 分類 分二

  辛一 自性

  辛二 差別

今初

意現識亦五  緣色等五處

辛二 差別

差別亦三種  量已決不定

 

己三 自證現識分二

  庚一 性相

  庚二 分類

今初

自證現識相  謂由離分別

不錯亂了別  能取行相心

 

庚二 分類

事如他心通  差別同前三

 

己四 瑜伽現識 分二

  庚一 性相

  庚二 分類 今初

依自增上緣  止觀雙運生

聖者相續中  見自境真實

無錯離分別  瑜伽現識相

 

庚二 分類 分二

辛一 所依差別

辛二 分類差別 今初

所證有三乘  見修無學道

所依為聲緣  菩薩佛餘聖

 

辛二 分類差別

或分量已決  二許有差別

然佛遍相智  皆量非有餘

 

戊二 似現識分二

己一 性相

己二 分類 今初

於自所現境  錯亂之了別

 

己二 分類

六種有分別  錯亂與世俗

比度比量生  隨念並計度

無分別分二  根四所依處

境及無間緣  意識夢中心

 

丙二 比度識 分二

  丁一 釋義

  丁二 分類 今初

依自之正因  所量隱蔽事

而生不欺誑  分別比度識

 

丁二 分類 分二

  戊一 自性門

  戊二 言詮門

初中分三:

自性謂事勢  極成及信許

 

戊二 言詮門分二

或以言詮門  自義比度識

他義能詮聲  為真能立語

 

丙三 再決識 分二

  丁一 性相

  丁二 分類 今初

通達已通達  了別再決識

 

丁二 分類 有三

分三現識五  根意自證識

瑜伽及俱非  分別現比量

除此再決識  如量後刹那

 

丙四 思察意 分二

  丁一 性相

  丁二 分類 今初

思察未領受  不依於正因

定解真實境  新證之著智

 

丁二 分類  有五

五種思察意  無理由相違

不定及不成  有理未決擇

 

丙五 現而不定心(現而不定識)分二

  丁一 性相

  丁二 分類 今初

自所趣境相  雖顯不定解

現而不定心  於境不決定

 

丁二 分類  分三

分根意自證  三種不定識

 

丙六 疑惑心(猶豫)分二

  丁一 性相

  丁二 分類 今初

疑惑由自力  猶豫二邊心

 

丁二 分類

如理不如理  等重等分疑

 

丙七  顛倒識 分二

  丁一 性相

  丁二 分類 今初

倒取自境心  顛倒識邪智

 

丁二 分類 有二

顛倒有分別  無分別為二

意識如夢心  根識有五種

 

乙五 量與非量 分二

  丙一 量識

  丙二 非量識  初中分二

    丁一 性相

    丁二 分類  今初

新證不欺誑  了別相為量

現量離分別  有分別比量

 

丁二 分類 分二

  戊一 自性門

  戊二 差別門  初中分二

    己一 現量

    己二 比量  初中分二

      庚一 性相

      庚二 分類

四差別謂根  意自證瑜伽

分四:

辛一 根現量

辛二 意現量

辛三 自證現量

辛四 瑜伽現量 今初

依不共增上  有色根而生

離分別新證  不欺誑了別

是為根現量  緣色等分五

 

辛二 意現量

意現量依自  增上緣意根

離分別新證  不欺誑了別

 

辛三 自證現量

離分別新證  不欺誑了別

能持諸行相  是自證現量

 

辛四 瑜伽現量  分二

  壬一 性相

  壬二 分類 今初

依自增上緣  止觀雙運定

聖相續新證  微細無常相

或粗細無我  隨一了他智

 

壬二 分類

瑜伽現量四  所證前三種

所依謂三乘  道見修無學

所緣如所有  及盡所有性

 

己二 比量 分三

  庚一 性相

  庚二 分類

  庚三 附述緣因心 今初

自所依正因  新證不欺誑

著智為比量

 

庚二 分類

自性言詮門

分二:辛一 自性門差別  辛二 言詮門差別

今初

分三為事勢  極成及信許

一、事勢比量

依自事勢因   所量隱蔽事

新生不欺誑   分別心為量

二、極成比量

依自極成因  名言安立境

新生不欺誑  分別心為量

三、信許比量

依自信許因  於極隱蔽事

新生不欺誑  分別心為量

辛二 言詮門差別

言詮自他義  自義同比量

 

庚三 附述緣因心 分二

  辛一 釋義

  辛二 分類 今初

由緣比度因  所生之分別

緣其因而悟  是為緣因心

辛二 分類

分宗法周遍  現比再決識

 

戊二 (量)差別門

量可分為二  自他決定量

分二:己一 (量)決定門 己二 (量)言詮門

初中分二

庚一 自定量

庚二 他定量  初中分二

  辛一 性相

  辛二 分類 今初

自力引決定

辛二 分類

差別有五種  現見有作用

串習及自證  瑜伽比量智

 

庚二 他定量  分二

  辛一 性相

  辛二 分類 今初

他決定

辛二 分類 分二

  壬一 自性門

  壬二 言詮門 今初

體三

最初未注意  及有錯亂因

壬二 言詮門

言詮門分三  現相自決定

真實由他定  總別由自他

現相亦由他  前二真後假

 

己二 (量)言詮門 分三

名稱為三種  士夫如大師

語量四諦輪  智量現及比

前二假為量  真量唯二種

所現自共相

 

丙二 非量 分二

  丁一 性相

  丁二 分類 今初

非量非新證  欺誑之了別

丁二 分類

七法除現比

 

乙六 有分別與無分別 分二

  丙一 二分別(有分別無分別)

  丙二 所取境分法  初中分二

    丁一 有分別

    丁二 無分別 今初:

心識二分別

 

丁一 分別心  分二:

  戊一 釋義

  戊二 分類 今初:

聲義堪合緣

覺知耽著心  是為有分別

分別遮相轉  皆為錯亂識

影像境錯亂  諸過為我執

 

戊二 分類軌理 分四

所現境差別  結合名與義

如理不如理  聞思修三種

 

己一 所現境差別

唯緣總聲義  俱緣三差別

 

己二 結合名分別與結合義分別 分二

一、結合名分別

能所詮名義  結合名分別

二、結合義分別

能所別法事  結合義分別

 

己三 如理分別與不如理分別二種

如理著境有  非理著境無

 

己四 聞思修三種分類

聞分別唯從  名言共相生

依聞比量獲  是為思分別

修所生分別  依思入等持

數數合所緣  所攝了別心

 

丁二 無分別心 分二

  戊一 性相

  戊二 分類

今初

明瞭顯自境  離聲義合緣

著智無分別  於自所現境

 

戊二 分類

分錯不錯亂  錯亂因四相

處所所依境  及等無間緣

差別

現量現未定  唯屬無分別

有分別比量  疑心思察意

再決識邪智  分別通有無

 

丙二 所取境分法 分三

心識所取境  差別分三種

總義即分別  自相不錯亂

無體明顯現  邪智無分別

 

乙七 通達心與未通達心 分二

  丙一 通達心

  丙二 未通達心

通達於自境  引生決定識

自所量未生  決定未通達

於境相生起  直接通達心

餘境達自境  間接之通達

現比再決識  是為通達心

未通達思察  疑邪現未定

 

乙七 錯亂識與不錯亂識 分二

  丙一 錯亂識

  丙二 不錯亂識  初中分二

    丁一 性相

    丁二 分類 今初

於自所現境  錯亂之了別

是為錯亂識

 

丁二 分類  分二

  戊一 無分別錯亂識

  戊二 有分別錯亂識 今初

無分別根意

戊二 有分別錯亂識

有分別分二  如理聞思修

不如理執無  應知取捨別

凡為分別心  皆是錯亂識

比量雖錯亂  不成相違故

 

丙二 不錯亂識 分二

  丁一 性相

  丁二 分類 今初

於自所現境  不錯亂了別

為不錯亂識

丁二 分類

現前非現前

 

略示各宗對量之所許:

於量所許法  諸宗有不同

應善明差別  得入解脫道

 

回向發願

承此心明燈  趣入心法藏

盡除心愚暗  圓滿心功德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