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4 18:37:59
學習次第 : 進階

講述:夏巴曲傑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三)2004-0313下午

接下來我們看到第6頁的倒數第2行。由此二品能攝一切三摩地故。諸瑜伽師,一切時中,應修止觀。這當中的「二品」,就是奢摩他以及毘缽舍那。奢摩他以及毘缽舍那,它能夠涵蓋一切的三摩地,因此一位修學止觀的瑜伽師,必須要作止觀雙修。今天早上最後我們有談到說,「一切的世間以及出世間所有的善法,它都是奢摩他以及毘缽舍那的果」,這一點最主要的內涵是談到說,如果今天是緣著一個善的所緣,我們能夠生起不動的專一之心的話,這樣的心它是包含在奢摩他當中的;如果我們對於一個善的所緣,作了一種分別、作了一種檢視的話,這樣的分別檢視的心是包含在毘缽舍那裡。而並不是說所有世、出世間的一切善法,皆是奢摩他及毘缽舍那之果。比如說我們一般人所行的善,大部分的善都是所謂的世間善行,這一切的世間善它是否能夠成為奢摩他以及毘缽舍那的果呢?並不能。因為不管是奢摩他或者是毘缽舍那,它都必須要是「修所成」。最後就有談到說,「諸瑜伽師,一切時中,應修止觀。」如《聖解深密經》云:「世尊言:如我所示,當知諸聲聞、菩薩、如來眾之三摩地,皆為奢摩他、毘缽舍那所攝。」“

然唯串習奢摩他,諸瑜伽師不能斷障,唯能暫伏煩惱現行。如果在觀修的過程當中,僅僅修學奢摩他、而沒有修學毘缽舍那的話,會產生什麼樣的過失?「諸瑜伽師不能斷障」,僅僅透由奢摩他的力量,是沒有辦法斷除煩惱所留下的習氣,「唯能暫伏煩惱現行」,透由奢摩他,雖然能夠暫時的調伏現行的煩惱,但沒有辦法斷除煩惱所留下來的習氣。最主要的因緣是有談到說,以未發生智慧光明,僅僅修學奢摩他,而沒有修學毘缽舍那的話,沒有辦法在我們的內心當中生起智慧光明,定不能善壞隨眠故,不能善壞隨眠矣。這當中的「隨眠」,就是煩惱所留下來的習氣。僅修學奢摩他,而沒有修學智慧光明的話,只能夠斷除現行的煩惱、而沒有斷除煩惱所留下來的習氣。

這一點在佛陀的所宣說《聖解深密經》當中有講到說,《聖解深密經》云:「由靜慮故降伏煩惱,由般若故善斷隨眠。」透由靜慮(也就是奢摩他)的力量,它能夠暫時的降伏現行的煩惱,但是沒有辦法斷除煩惱的隨眠,這一點在之前我們講述的《菩提道次第攝頌》當中也有談到說:「若見僅修專注之襌定,無力斷除輪迴之根本。」也就是僅僅修學襌定,而沒有修學毘缽舍那的話,是沒有辦法斷除輪迴的根本,這兩句話的意思是相同的。

《聖三摩地王經》云:「是人雖修三摩地,然彼不能壞我想,這當中的「三摩地」,就是我們之前所談到的奢摩他。如果在觀修的過程當中,僅僅修學奢摩他,「然彼不能壞我想」,透由奢他的力量,是沒有辦法斷除無明我執。其後仍為煩惱惱,剛開始雖然透由三摩地的力量,能夠暫時的調伏現行的煩惱,但是當我們的心相續當中的三摩地退失之後,煩惱還是會產生。如增上行修此定,這種觀修方式,就有如同是外道的行者(這當中是談到了「增上行」),他們在觀修襌定一般。設若於法觀無我,既觀察已若修習,因此僅僅藉由三摩地的力量,是沒有辦法斷除無明我執;要斷除我執的話,必須在觀修三摩地之上,再次的觀修毘缽舍那,因此在這個地方必須要觀修「人無我」以及「法無我」的內涵。既觀察已若修習,此應能得涅槃果,透由這種觀修方式,能夠獲得解脫涅槃之果,由諸餘因不能靜。」除此之外,沒有另外一個方式能夠調伏我們內心當中的煩惱。因此在最後一句話當中就有談到說,「由諸餘因不能靜」。“

《菩薩藏》亦云:「若未聞此菩薩法門,這當中的「菩薩法門」,最主要就是談到了甚深空性之法。亦未聽聞聖調伏法,這當中的「聖調伏法」,最主要就是談到了持戒等等的方便之法。如果一位修學佛法的行者,他並沒有聽聞空性之法,也不了解持戒等等的方便之法的話,唯三摩地而得喜足,僅僅透由修學三摩地,而以此為滿足。為驕慢轉墮增上慢,雖然說透由修學三摩地,它能夠暫時的降伏內心當中的現行煩惱,但是它沒有辦法斷除煩惱的根本。但是有一類的人他會認為說,暫時的斷除了內心當中的煩惱,就能夠獲得阿羅漢的果位,而得到真正的解脫;並且在此當下,內心會生起極為強烈的我慢之心。「為驕慢轉墮增上慢」,不能解脫生老病死,而這種觀修方式,是沒有辦法解脫生老病死等種種的痛苦。愁嘆苦憂及諸衰惱,不能解脫六道輪迴,因此僅僅修學三摩地,而沒有辦法修學毘缽舍那的話,是沒有辦法解脫六道輪迴的。

這當中是有談到所謂的「六道」,六道就是簡分為三善道及三惡道。平時我們在某一些的論著當中會看到所謂的「五道」,五道的分法就是把阿修羅道(或者是非天道),包含在天道當中而作講述。比如說之前我們在談到輪迴當中的苦的時候,只有談到天人的苦,而並沒有談到阿修羅(或者是非天道)的苦,這種講述方式是以五道的方式來作講述。那談到六道的話,就是在天人之外,還有所謂的非天(或者阿修羅道)。因此僅僅透由修學三摩地,是沒有辦法跳脫六道輪迴,不能解脫諸大苦蘊。如來於此密意說云:「從他聽聞,解脫老死。」也就是因為這樣的關係,導師釋迦世尊衪曾經在經典當中有講述到說:「從他聽聞,解脫老死。」如果想要跳脫生死輪迴的話,必須從善知識的面前,聽聞甚深空性之法;並且透由不斷的觀修,讓我們的心相續當中,能夠生起緣著空性的止觀雙運,藉由這種止觀雙運的方式,才有辦法跳脫生死輪迴的苦海。

故欲斷一切障,發淨智者,應依奢摩他,而修妙慧。因此如果想要斷除一切的障礙,(也就是煩惱障以及所知障),並且在內心當中生起清淨的智慧,(這當中清淨的智慧,就是談到佛心相續當中的「智慧法身」)。如果你想要獲得這種功德的話,「應依奢摩他,而修妙慧」,必須在奢摩他之上,而觀修毘缽舍那。《聖寶積經》亦云:「住戒能得定,得定能修慧,由慧得淨智,智淨戒圓滿。」在佛陀親口宣說的《聖寶積經》當中也有談到說,在戒之上才有辦法生定;獲得了定之後,才能夠修學智慧;「由慧得淨智」,透由止觀雙修的方式,才能夠獲得佛心續當中的淨智(也就是智慧法身),「智淨戒圓滿」。“

《聖修信大乘經》亦云:「善男子!若諸菩薩不住於慧,我不說彼能信大乘、能生大乘。「不住於慧」當中的「慧」,就是了知、通達空性的一種智慧。如果菩薩們沒有辦法安住在這種智慧當中,「我不說彼能信大乘、能生大乘」,沒有以止觀雙修的方式來修學大乘法的話,是沒有辦法獲得最究竟的果位。善男子!由此一門,說諸菩薩隨其所有信解大乘,大乘出生。當知一切,皆是由其不散亂心,正思法義之所出生。」因此我們必須要了解到說,大乘一切的功德,皆是建立在奢摩他以及毘缽舍那之上的。不僅僅如此,在觀修的當下,奢摩他以及毘缽舍那這兩品,應該是互相(也就是以止觀雙修)的方式來作修學。因此最後就有談到說,「當知一切」也就是大乘的一切功德,「皆是由其不散亂心」也就是奢摩他,「正思法義」也就是毘缽舍那,而產生的。若離奢摩他,唯修毘缽舍那,如風中燭,之前是談到說,如果僅僅修學奢摩他、而未修學毘缽舍那的話,會產生什麼樣的過失。接下來,如果遠離了奢摩他、而僅僅修學毘缽舍那的話,「如風中燭」,就是有如同風中的燭火般,瑜伽師心於境,散亂不能堅住。觀修毘缽舍那的這一位瑜伽師,他的心在緣著境的時候,他沒有辦法將心安住在境界之上。“

不生明了智慧光明,故當雙修。因此僅修學毘缽舍那,是沒有辦法獲得智慧光明;要獲得智慧光明的唯一途徑,就是必須要修學奢摩他以及毘缽舍那。是故,《聖大涅槃經》亦云:「聲聞眾,不見如來種性,以定力強故,慧力劣故。菩薩眾,雖見而不明顯,慧力強故,定力劣故。如來遍見一切,止觀等故。」首先我們看到第一個部分,「聲聞眾,不見如來種性」,這當中的「如來種性」就是「自性住佛性」。實際上「自性住佛性」也就是心之上的法性,我們稱這種法性為「如來的種性」、或者是「佛性」。以中觀自續派的角度而言,聲聞眾是沒有辦法見到如來的種性,也就是他沒有辦法見到心上的法性。今天我們所談到的自續派,是以「瑜伽行自續派」而言,瑜伽行自續派當中有許多的論點,是以瑜伽派作為基礎(也就是以唯識宗作為基礎)來作闡釋的。在唯識宗當中也有談到,不管是聲聞、或者是緣覺,他們是沒有辦法了解甚深空性的內涵。對於「空性」的這個名詞,我們會安立「甚深」的這個道理,它之所以會稱之為「甚深」,那是因為聲聞以及緣覺,沒有辦法了解的緣故,所以我們稱這樣的法為「甚深之法」。因此瑜伽行自續派的這些論師,也提出「聲聞是沒有辦法見到心上的法性,也就是沒有辦法見到甚深的空性」,最主要關係就有談到說,「以定力強故,慧力劣故。」

「菩薩眾,雖見而不明顯」,以聖者菩薩而言,聖者菩薩是有辦法現證空性,也就是說他能夠用現量來證得空性的這個道理,並且依次的獲得見道以及修道。雖然說他能夠現證空性的內涵,但是現證空性是在「根本定」的狀態當中,它才有辦法現證空性的;而出了根本定,(也就是在「後得智」的時候),菩薩他們是沒有辦法現證空性的。因此這當中就有談到,「菩薩眾雖見而不明顯,慧力強故,定力劣故。」最主要就是談到說,菩薩他雖然能夠清楚的看見空性的道理,但是這僅僅只是在根本定的狀態,而沒有辦法在後得智的狀態當中,清楚的看見空性的內涵。「如來遍見一切,止觀等故。」唯有如來(也就是佛陀),衪能夠在「根本定」以及「後得智」的狀態當中,皆能清楚的看到空性,所以以佛陀的角度而言,根本定以及後得智,這兩者的本質是相同的。而以菩薩的角度而言,根本定以及後得智,這兩者是互相交替的,也就是他們彼此之間是有所謂的因果關係;但是佛陀衪心相續當中的根本定以及後得智,這兩種智慧的本質是相同、而且可以同時產生,所以不管在根本定、或者是在後得智的時候,衪皆能夠現證空性。因此「如來遍見一切,止觀等故。」

由止力,故如無風燭,諸分別風不動心故。透由「止」(也就是奢摩他)的力量,它能夠安住我們的內心,如同無風燭,「諸分別風不動心故」,種種的分別之風(也就是掉舉等等的分別之風),它是沒有辦法吹動我們堅固之心。由觀力故,這當中是談到了毘缽舍那,永斷一切諸惡見網,這當中的「諸惡見網」,最主要就是談到,壞聚見等五種的惡見,不為他破。並且透由毘缽舍那的力量,煩惱是沒有辦法再一次的傷害我們。之前我們談到說,僅僅透由修學奢摩他、而沒有毘缽舍那來作輔助的話,短時間之內雖然能夠調伏內心的現行煩惱,但沒有辦法斷除煩惱的根本;當內心當中的三摩地退失之後,煩惱還是會再一次的在我們的心相續當中現起。這個地方就有談到說,如果能夠藉由「止觀雙修」的方式來作觀修的話,透由止觀雙修的力量,能夠完全的斷除煩惱、以及煩惱所留下來的習氣,因此不會再次的被煩惱所傷害。因此以中觀應成派的角度,在談到阿羅漢時,他並不會講到所謂的「退失阿羅漢」;也就是說當阿羅漢斷除煩惱時,他能夠連同的斷除煩惱的根本,因此他並不會再一次的被煩惱所傷害;相同的,斷除了煩惱障以及所知障的佛,他也不會再次的被煩惱障以及所知障等二障而傷害。我們在論典當中時常會看到,「見道如金剛般的三摩地」。所謂「見道如金剛般的三摩地」,也就是說它能夠對於煩惱障、或者是所知障作正對治。能夠成為煩惱障以及所知障的正對治的這顆心,在這邊我們稱之為是「見道如金剛般的三摩地」。為什麼這種見道,它稱之如同金剛一般呢?「金剛」的梵文是用「班紮」的這個字來作解釋,這個字直接翻譯過來就是「不為他破」的意思。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的心相續當中,能夠生起這種道的智慧的話,藉由道的力量,能夠斷除煩惱以及煩惱所留下來的種種習氣,因此我們並不會再次的被煩惱所傷害。所以這當中就有談到說,「由觀力故,永斷一切諸惡見網,不為他破。」

《月燈經》云:「由止力無動,由見故如山。」藉由奢摩他的力量,能夠讓我們的心不受動搖;藉由毘缽舍那的力量,能夠使我們的心堅固如山。是故當住彼二而行瑜伽。因此在觀修的過程當中,應該要同時的觀修奢摩他以及毘缽舍那。這一段最主要就是強調止觀雙修的內涵。“

最初,有問曰:「瑜伽師安然速成止觀,當漸依止觀資糧。此中,何為止資糧耶?」既然要觀修「止」以及「觀」這兩個部分的話,我們必須要能夠依止止觀的資糧。這當中「止」它的資糧為何呢?這裡面的「資糧」,就是指觀修奢摩他,必須要具備有什麼樣的條件?謂住隨順處、少欲、知足、斷諸雜務、尸羅清淨、斷貪等妄念也。這邊就有談到六種不同的條件。第一個部分,當知住隨順處者,是具五功德,這個部分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的第346頁當中,引了彌勒菩薩所造的《經莊嚴論》當中的一個偈頌。這個偈頌當中就有談到,「具慧修行處,易得賢善處,善地及善友,瑜伽安樂具。」「當知住隨順處者」,當中的「隨順處」,它必須要具備有五種的功德,也就是它必須要具備有五種的條件,是哪五種的條件呢?第一點,無勞能得衣食等故,易於獲得處;「具慧修行處,易得」,這當中的「易得」就是易於獲得的意思。也就是說你的食以及衣,種種的資糧要容易獲得。這是第一個條件,「易於獲得處」。第二點有談到說,無兇惡眾生,及怨敵等所居住故處所賢善;第二個條件是談到說,「處所賢善」,也就是你想要觀修奢摩他的這個地方,沒有兇惡的有情眾生、或者是你的怨敵等所在之處,這個地方稱之為是「賢善處」。第三個條件,無病之土故地良善;並且觀修奢摩他的這個地方,它是要相當的乾淨,甚至它的空氣以及水源要相當的清潔。這是第三個條件,「地賢善」。第四個條件,友伴具戒見解相同,故為良友;在觀修奢摩他的過程當中,最好我們有兩位到三位的同行助伴,這些同行助伴他們必須是持戒精進的這些伴友,「見解相同」,彼此之間的見解應該要達成共識,「故為良友」。這是第四個條件。第五個條件,日無眾人,夜靜聲寂故,具善妙相。所在之處,它並不是人來人往的地方,它必須是要一個相當安靜之處。

在《經莊嚴論》當中有談到,「瑜伽安樂具」的這句話。這句話在《掌中解脫》當中有作解釋,所謂的「瑜伽安樂具」有兩種不同的解釋方式:第一種解釋方式就是說,在還沒有觀修奢摩他之前,所必須要準備的這些資具,我們要將它準備好。第二種解釋方式是說,既然要去觀修奢摩他,必須要了解觀修奢摩他的方式,甚至要了解成辦奢摩他的九住心的內涵,所以這個時候必須要到上師的面前,去聽聞有關奢摩他的法,並且閱讀有關奢摩他方面的論文以及書籍。「瑜伽安樂具」當中的「安樂具」,就是透由這兩種不同的方式來作解釋,這種解釋方式在《掌中解脫》當中有作補充。“

何為少欲?謂不過求眾多上好法衣等物。這個當中就有談到少欲以及知足,什麼樣的狀態稱之為「少欲」呢?比如以出家法師所穿的法衣而言,不要去追求過多、或者是上好的這些法衣,這種狀態稱之為是少欲。何為知足?謂僅得粗敝法衣等,亦覺滿足。「知足」,就是縱使我們所獲得的衣物,它是相當的粗敝、或者是簡陋的話,我們的內心也應該要覺得滿足。比如說像過去印度有很多的出家法師,他們身上所穿的法衣,是人家丟棄在垃圾堆當中的破舊衣服,這些出家法師就是撿這些破爛的衣服來穿,這就是所謂的「知足」。何為斷諸雜務?謂斷諸買賣惡事、斷除太過親近在家出家眾,斷諸行醫、星相曆算等事。所謂的「斷諸雜務」就是在觀修奢摩他的過程當中,我們要斷除生意上的買賣,以及斷除太過親近在家、出家眾。這當中「太過親近」的意思就是說,不管對在家眾、或者是出家眾,我們不需要去講一些沒有意義的話,講這些沒有意義的話,對我們觀修奢摩他是一個很大的障礙;不僅如此,說這些沒有意義的話,也是十惡業當中的綺語。因此在觀修奢摩他的過程當中,不可以太過親近在家、以及出家眾;並且要斷除行醫、星相、以及曆算等事。何為尸羅清淨?接下來第五個條件當中有談到尸羅清淨,什麼樣的狀態稱之為「尸羅清淨」呢?謂不犯二種戒之性罪及遮罪學處。這當中的「二種戒」就是別解脫戒以及菩薩戒。「性罪及遮罪」,所謂的「性罪」,就是不管是否有受戒,如果你犯下了一件惡行,它會因此而產生惡業的話,那這種惡行就稱之為所謂的性罪。「遮罪」,比如以出家的法師而言,他在受戒之後,要是沒有辦法如理的來持守,而造下了惡業的話,這種惡業稱之為遮罪。因此我們要盡量的不要去犯別解脫戒、以及菩薩戒的這些戒律。設若放逸違犯,速速追悔,如法而行。如果不小心,因為放逸的關係而違犯的話,應該要快速的將它懺悔,如法而行。“

有說聲聞戒之他勝罪不准還淨,然彼若具追悔心,具爾後不再犯心,又由分別觀察何心造業,彼能造心無自性故、或修諸法無自性故,當說其戒,唯是清淨。有一派的行者,他們會主張「他勝罪」(也就是四種的根本罪),是沒有辦法透由懺悔來將它淨除的。但是如果我們對於過去所造的惡業(不管是任何的重罪),如果能夠生起追悔的心,甚至生起防護力(也就是希望從今天開始不要再犯),生起不再犯心,「又由分別觀察何心造業,彼能造心無自性故」,並且在此同時,透由觀修空性的對治力來作懺悔的話,任何的惡業都能夠將它淨除,「或修諸法無自性故,當說其戒,唯是清淨。」此從聖者未生怨王,追悔清淨,當能了知。這當中的「未生怨王」,就是阿闍世王。過去印度有一位國王,名叫未生怨王,他曾經殺了自己的父親;雖然他殺了自己的父親,但是他在殺父之後,透由四力具足的方式來作懺悔,而將殺父所造的惡業完全的淨除,並且在那一生獲得了阿羅漢的果位。因此從這個事跡當中,我們可以了解到說,任何的惡業透由四力皆能懺悔。故應無悔,現前勤修。這當中的「無悔」,最主要是說雖然在懺悔的過程當中,要生起悔恨之心,但是如果因為造下了惡業而過度的憂愁,甚至說因為憂愁而忘了去懺悔的話,這樣對我們並沒有任何的幫助,因此「現前勤修」,我們必須在法上如理的來修行、如理的來作懺悔。“

又思諸貪,令成此世、後世眾多過患,這個部分我們之前在談到「修學奢摩他的資糧」當中的第六點「斷貪等妄念」。這一點有談到說,「又思諸貪,令成此世、後世眾多過患」,我們內心當中生起貪等種種的煩惱,它會造成什麼樣的過患呢?在今生當中因為貪等煩惱,我們會造下殺生、以及偷盜種種的惡業;當這顆心生起之後,我們會造下種種的惡行,而互相彼此的傷害,這個是「今生」所帶來的過患。而以「後世」的角度而言,因為今生所造的惡業,來生會墮入惡道當中去受苦,這就是來生(也就是後世)的過患,斷除彼等分別。透由思惟貪等煩惱所帶來的過患,我們必須要盡量的減低內心當中的煩惱、以及種種的分別。或則輪迴諸事可不可愛皆然,咸壞滅法,另外一種的思惟方式,我們可以想到說,輪迴當中的這一切,不管是悅意、或者是不悅意,一切的境界皆是壞滅法,也就是它是在一分一秒的狀態當中,不斷的改變、不斷的壞滅,毫無堅實。因此任何的境界,它都是不可靠的。彼等無餘,不久終與我分離,因此任何一法到最後,都必須與我分離。我們在死後必須要丟下一切,自己去投生;因此現今所面對的這一切,不管是悅意的境界、或者是不悅意的境界,它的本質都是一分一秒在改變,而且是不可靠的,甚至到最後都會與我們分離。思惟我為何貪念而修,既然如此的話,面對這些境界的同時,我何必生起強烈的貪瞋呢?斷諸尋思。“

接下來我們看到修學毘缽舍那所需的資糧。何為毘缽舍那資糧?謂依聖士夫、遍求多聞、如理思惟。毘缽舍那的資糧,可以統攝在這三者當中:第一點「依聖士夫」,我們在修學毘缽舍那的過程中,必須要依止什麼樣的善知識?依何聖士?這位善知識必須要具備的條件,謂多聞、詞明、具悲、不厭者也。首先第一個條件「多聞」,善知識他本身必須要能夠了解毘缽舍那的內涵,因此他必須要閱讀多種有關毘缽舍那方面的論文、以及了解這方面的道理。「詞明」,並且能夠以很清楚的方式,為弟子講述毘缽舍那的內容。「具悲」,這位上師他對弟子必須要能夠生起悲心。「不厭者也」,並且以不厭煩的方式來教導弟子。這是第一個條件,也就是「依聖士夫」。“

第二個條件「遍求多聞」。什麼樣的狀態稱之為遍求多聞呢?云何為遍求多聞?謂極敬重聽聞世尊所宣十二分教、了不了義。所謂的「十二分教」,就是指佛陀所宣說的八萬四千種法蘊,統攝起來可以統攝在十二分教當中,因此我們應該以恭敬、而且精進的方式,來聽聞世尊所宣說的十二分教。這當中包含了,了義以及不了義這兩個部分。如是,《聖解深密經》云:「欲諸聖教不隨文者,是毘缽舍那障。」在《聖解深密經》當中有談到說,如果想要獲得毘缽舍那,但是你不隨分去聽聞有關毘缽舍那的法的話,這是在我們的心相續當中生起毘缽舍那最大的一個障礙。這當中的「欲諸聖教」,就是如果你想要在內心當中生起毘缽舍那的話,那你必須要去聽聞有關這方面的法。

又云:「毘缽舍那,聞思所成清淨正見為因而生。」而毘缽舍那是必須要透由不斷的聽聞、以及不斷的思惟之後,才有辦法產生的。毘缽舍那它是修的內涵,因此在修還未現起之前,必須要透由聞思的階段,才有辦法生起修所成慧。《聖那羅延請問經》云:「由聞能生慧,慧斷諸煩惱。」這一段的內涵也是相同的,透由聽聞有關毘缽舍那的這些論典,能夠生起證得毘缽舍那的智慧,透由智慧能夠斷除各種的煩惱。“

云何為如理思惟?這一點是談到了修學毘缽舍那的第三種資糧。謂善抉擇了不了義經藏等。這當中有談到所謂的「了義」以及「不了義」,以甚深空性的內涵而言,詮釋甚深空性的經,它稱之為「了義經」;除此之外,講到了「有我」、或者是「有外境」等等的這些經論的內涵,它是屬於「不了義經」。因此在修學證得空性的毘缽舍那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什麼樣的經它能夠稱之為了義經?什麼樣的經稱之為不了義經?如是,菩薩無疑惑,能專一修。如果能夠對於所要觀修的境界產生定解的話,就能夠如實的來作觀修。比如說所觀修的對象是「無常」的話,你必須要了解何謂無常?甚至對「無常」生起定解之後,才來作觀修。若不爾者,如人驅車抵岔路口,猶豫不前。如果不是以這種方式來作觀修的話,在觀修的過程當中,會產生什麼樣的一種狀況呢?就比如說,開車到達一個十字路口,但是卻不了解要走哪一條路的話,我們就會在十字路口的旁邊停下來,甚至說不知道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前進;相同的,在觀修一法之前我們必須要了解,法它的本質、它的內涵為何?以這種方式來作觀修。

瑜伽師行者,於一切時,斷魚肉等,非不相順,飲食定量。對於一位想要觀修奢摩他以及毘缽舍那的瑜伽行者而言,他必須要斷除魚肉等等,以及種種不相順的這些食物。在觀修奢摩他以及毘缽舍那的過程當中,為什麼要特別的談到「斷魚肉」的這個內涵呢?如果平時吃魚、吃肉的話,這樣會傷害其他有情眾生的生命,這對於我們以及他人都是不好的。「非不相順」,我們的飲食應該是以相順的方式而呈現,「飲食定量」,飲食應該要定量,也就是不要過多、也不要過少。如此,菩薩積聚所有止觀資糧,以彼入修。之前我們有談到,修學奢摩他必須要具備有六種的資糧,而修學毘缽舍那必須要具備有三種的資糧;當你具備了止觀所必須要的資糧之後,就應該以如理的方式來修學止觀。

其中,瑜伽師正修時,應先圓滿所有諸事,如廁已,於無聲喧鬧之悅意處,作意思惟,在觀修奢摩他以及毘缽舍那之前,所應該要圓滿的這些事情,應該要先將它作完。並且在觀修之前要思惟到:「我當安置一切有情於菩提心要。」以菩提心來作為觀修的動機。令發起欲現前拔濟一切眾生之大悲心,並且在此同時,也必須在內心當中生起大悲心,透由大悲心以及菩提心作為攝持,五體投地,頂禮安住十方一切佛菩薩,這當中的「五體」,就是額頭、以及兩隻手、以及二膝。次於前或餘處,擺設佛菩薩畫像等,對於面前、或者是在其他地方,所擺設諸佛菩薩的像,不管是畫像、或者是塑像,儘力供養、讚頌,我們要儘力的來作供養、以及稱讚諸佛菩薩的功德,懺悔己罪,透由四力來懺除過去、以及現今所造的惡業,隨喜所有眾生福德。並且很誠心的隨喜其他有情眾生所造的善業。透由隨喜的力量,能夠獲得某一種的福德資糧,因此藉由隨喜,能夠很輕易的讓心相續當中的功德不斷的增長,因此平時我們應該要多修習隨喜。

於極柔軟舒適墊上,如至尊毘盧遮那結全跏趺座、或半跏趺亦可。接下來就是有談到,在打坐的時候,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方式來打坐,這當中有談到所謂的毘盧七法,不管是全盤、或者是半盤都可以。眼勿太開,亦非緊閉,垂注鼻端。身勿太曲,亦勿太仰,端身內住,正念而住。字面上的意思,相信大家在閱讀之後,應該很容易就了解。「端身內住,正念而住」,在打坐的時候,內心不可以處在胡思亂想的狀態當中,要以正知正念來作攝持。此後,雙肩平齊而住,頭莫仰莫低,莫偏一方。從鼻至臍,正直而住。齒唇亦自然住,這當中的「齒唇亦自然住」,就是並不用刻意的將嘴巴閉緊,也就是以很自然的方式將嘴巴閉起來,舌亦令抵上牙齦,這個時候舌頭是要頂著上額,或者是頂在上牙齦的那個位置。氣息內外出入,莫令有聲,在呼吸的時候不要發出聲音。亦勿太猛急促,必使出入無所知覺,徐徐任運而轉。以上就是談到,在打坐的時候所必須要具備的姿態。

初,先修奢摩他,外境散亂既止息已,於內所緣,恒常任運而轉,安住歡喜輕安之心,是名奢摩他。什麼樣的心能夠稱之為奢摩他?要是被身心輕安所產生的安樂所攝持,並且能夠專一的安住在某一個境界上的話,這樣的心就稱之為「奢摩他」。安住奢摩他時,思擇真實,是名毘缽舍那。在奢摩他之上,要是能夠如實的去揀擇境界,這樣的心稱之為是「毘缽舍那」。藏文直接翻譯成中文的話,「毘缽舍那」就是「勝見」,它是很殊勝的一種見解。它能夠見到什麼呢?它能夠透由觀察而如實的見到「境」的本質,所以這樣的心,又稱之為「勝見」。如,《聖寶雲經》云:「奢摩他者,謂心一境性,毘缽舍那者,謂正觀察。」所謂的「奢摩他」,就是心必須要能夠安住在同一個境界之上,而毘缽舍那是在奢摩他之上透由心的力量而來觀察境界的本質。

《聖解深密經》云:「世尊!云何遍求奢摩他,能善巧毘缽舍那?藉由什麼樣的方式,能夠獲得奢摩他、能夠獲得毘缽舍那呢?佛告:慈氏!如我所說諸法,所謂:契經、應頌、記別、諷誦、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這當中就是談到佛親口宣說的十二分教。凡為菩薩眾所說者,菩薩於此善聽、善受、讀誦咸慧、意善尋思、見善通達、獨處靜處、正住於內、善思惟法。「凡為菩薩眾所說者」,這些法都是為了要調伏眾生而宣說的,因此菩薩對於這些法類必須要「善聽、善受」,這一點就如同我們之前所談到的,不管你觀修奢摩他、或者是觀修毘缽舍那,都必須要了解應該要藉由什麼樣的方式來作觀修?所觀修的境它的本質為何?這一點必須透由聽聞、思惟才有辦法在內心當中生起定解。

「意善尋思、見善通達、獨處靜處」,透由不斷的聽聞以及思惟之後,「獨處靜處」。之前我們談到說,「有伴具戒,見解相同,故為良友」,在觀修奢摩他的過程當中,我們必須要依靠著兩、三位左右的這些伴侶,他們必須要持戒清淨、而且見解相同。這個地方談到的「獨處靜處」,這當中的「獨處」是特別強調說,在觀修奢摩他的同時,必須要一個人處在靜處當中,好好的來作觀修。「正住於內、善思惟法。」在觀修奢摩他的同時,必須要將心完全的透由正知以及正念來作攝持;對於你所要觀修的境界,必須要能夠了解它的本質為何?

 

問:世俗菩提心是真實的菩提心,勝義菩提心不是真實的菩提心,之間的差別在哪裡?為什麼勝義菩提心不是真實的菩提心?

答:首先談到了菩提心,以菩提心的總相而言,所謂的「菩提心」它是入大乘之門,也就是說如果我們的心相續當中,能夠生起菩提心的話,就能夠進入大乘道。作一個簡單的譬喻,比如說你今天要進入這個房間,必須要從大門才能夠進入這個房間;相同的,一位大乘的行者,在修學大乘法的過程中,他是否能夠進入大乘道?甚至說他的內心是否能夠生起大乘道?最主要的關鍵點,也就是在於菩提心;這樣的菩提心,它是從資糧道一直到圓滿的佛位,都擁有的心。如果說我們的內心當中,能夠生起菩提心的話,在此同時,我們就能夠稱之為是「佛子」或者是「菩薩」。

這樣的心,它是沒有辦法了知外境的。以勝義的菩提心而言,勝義的菩提心它的所緣境是甚深的空性,所以勝義的菩提心,它能夠了知空性的內涵;而世俗的菩提心,卻沒有辦法了知空性的內涵,甚至說它是沒有辦法了解境界的。所以以「境界」這個方面而言,勝義的菩提心跟世俗的菩提心也是有區分的。

在談到勝義菩提心的時候,什麼樣的心它能夠稱之為勝義的菩提心呢?它必須要對於圓滿菩提最究竟的本質,透由現證的方式,而去除了二分的這種顯現法;而這樣的心它是被智慧所攝持的,我們稱這樣的心為勝義的菩提心。所以從這個定義當中,我們可以了解到說,勝義的菩提心是包含在「智慧品」當中;而平時我們所談到的菩提心(或者是世俗的菩提心),它是包含在「方便品」當中的。因此從「方便」以及「智慧」二品當中,也可以區分世俗以及勝義菩提心這兩者的差別。

以「境」的角度而言,就如同我們之前所談到的,世俗的菩提心它是沒有辦法證得任何的境界;而勝義的菩提心,它所證得的境界是甚深的空性,它必須要了解圓滿菩提最究竟的本質。

而以「五道十地」的角度而言,世俗的菩提心在資糧道、以及加行道、甚至在見道,都有辦法現起。而勝義的菩提心,是在資糧道以及加行道所沒有辦法現起的;勝義的菩提心,唯有登上見道之後,才有辦法現起勝義菩提心。因此這是勝義菩提心跟世俗菩提心之間,最主要的不共特點(也就是說這兩者的差異點,最主要是在這個地方)。

接下來是談到說,如果勝義菩提心,它並非真實的菩提心的話,為什麼要取名為菩提心?從它的所緣當中,我們可以了解到說,世俗的菩提心雖然沒有辦法證得境界,但是它的所緣境是以緣著無上菩提為主,它是一顆希求圓滿菩提的發心,所以它最主要的所緣是緣著菩提;相同的,勝義菩提心它最主要的所緣境也是緣著菩提;它不僅僅要緣著菩提,它還要了知菩提最究竟的本質。因此世俗菩提心以及勝義菩提心,它最主要的所緣,都是緣著菩提的緣故,所以我們稱這兩顆心皆為菩提心。但是實際上真實的菩提心,是談到了世俗的菩提心;而勝義的菩提心,雖然它不是菩提心,但是因為它的所緣是緣著圓滿菩提的緣故,所以取名為菩提心。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