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1/17 15:26:46

喇嘛網 日期:2010/01/17 15:22:20   編輯部 報導

論法藏對《大乘起信論》中「真妄和合」思想的探討

以《大乘起信論》的「真妄和合」思想為研究主題,通過《起信論》註疏家法藏大師所提出的詮釋架構及觀點─「真如不變隨緣、無明無體即空有用成事」,掌握「真」、「妄」一體兩面的關係,進行深入而有系統的探討與分析;文中包括「真妄和合」觀念之探原、「真妄和合」思想成立之基礎,與「真妄和合」義理的實際功能,以及其落實在現象層面上的運作方式。最後,再從與《起信論》之相較中,突顯出法藏詮釋之特色與價值。
「真妄和合」,顧名思義,涉及真實與虛妄間關係的探討。此一思想的發展,大略是從早期如來藏系經典《勝鬘經》,以如來藏為對象,提出法身與煩惱之離而不離的關係開始;之後,《楞伽經》結合唯識思想,則提出染、淨和合的「如來藏識藏」觀念;到了《大乘起信論》更直接以「眾生心」為對象,探討清淨自性與煩惱染汙之間的關係,而提出「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的「阿黎耶識」觀念,繼續加以說明。雖然這些說法,都在解釋、說明真實清淨與虛妄染汙之間的關係,但是,各自所強調的方向與重點,則有所不同;其大致的趨向是:從強調染、淨分離的主客關係,轉換成強調性相不離的和合關係。
至於法藏註疏《起信論》時,乃特別將「阿黎耶識」釋之為「真妄和合識」,並且從本末一體、性相融通的立場提出「真如不變隨緣」、「無明無體即空有用成事」的觀點,分別由真實和虛妄二個面向來說明「真妄和合」的成立基礎。具體而言,由真實面來說,「不變」必須搭配「隨緣」,亦即心性不生不滅,而相應於心的相用則是隨緣生滅變化:是為「真妄和合」之一義;從虛妄面而言,「有用成事」必須搭配「無體即空」,然後才能成立「妄真和合」的說法。此外,還認為在生滅門中「本覺」之清淨功德,可作為「真妄和合識」之功能與作用,得以開展的基礎。
在「真妄和合」成立的前提上,真妄和合之阿黎耶識,中含「覺」與「不覺」的功用,乃皆是真、妄和合之後的結果。所以法藏透過分解之方式,由「真」、「妄」一體兩面的角度,分析「覺」和「不覺」所呈現出來的淨用和染用:就「依真起妄」的染法形成過程,乃是真如顯現、無明為助緣的真如緣起歷程;而就「息妄顯真」的始覺返流過程,則強調眾生內在的本覺熏力以及妄法在息妄過程中所具有的積極作用。
然而,不論是《勝鬘經》、《楞伽經》、《起信論》或是法藏,皆無法圓滿說明「清淨心有染」的難題。筆者以為,原因是此問題設立的意義和價值,不只在於如何去解釋,而在於其乃是眾生得以透過思惟而澈悟實相的一個實踐方法和路徑。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92/碩士/092NTU00259003

研究生:廖宮凰    指導教授:張瑞良;釋恆清  電子全文電子全文

第一章 序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之提出…………………………………………1
第二節 當代研究成果回顧和相關文獻之說明…………………………7
第三節 研究方法、範圍與資料 ………………………………………10
第四節 論文架構說明 …………………………………………………11
第二章 「真妄和合」觀念之探原 ……………………………………13
第一節 《勝鬘經》的「和合」思想 …………………………………15
一、如來藏三義………………………………………………………16
二、清淨如來法身與煩惱的關係……………………………………20
三、生死涅槃依如來藏………………………………………………23
第二節 《楞伽經》的「和合」思想 …………………………………26
一、如來藏之定義及其特性…………………………………………27
二、染淨和合的「如來藏識藏………………………………………31
三、流轉和轉依的問題………………………………………………35
第三節 《大乘起信論》的「和合」思想 ……………………………37
一、「阿梨耶識」之文意初探………………………………………39
二、不生不滅之如來藏………………………………………………40
三、如來藏與煩惱和合‧非一非異…………………………………42
四、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的阿梨耶識………………………………46
第三章 從法藏的詮釋進探「真妄和合」思想之成立基礎 …………51
第一節 真如:不變‧隨緣 ……………………………………………54
一、真如不變義………………………………………………………55
二、真如不變與隨緣之關係…………………………………………59
第二節 無明:事用‧即空 ……………………………………………62
一、何謂「無明」……………………………………………………62
二、無明「有體」還是「無體」……………………………………64
三、無明以「空」為體………………………………………………67
四、「無明」在「真妄和合」關係中的定位………………………70
第三節 本覺自德 ………………………………………………………70
一、本覺與真如………………………………………………………71
二、覺與法身…………………………………………………………74
三、從真如面向解釋「本覺」義:翻對妄染顯自德………………76
四、從無明面向解釋「本覺」義:能反對詮示性功德……………82
五、「本覺」在「真妄和合」思想中的定位………………………85
第四章 從法藏之詮釋進論「真妄和合」的功能與作用 ……………87
第一節 根本不覺:真如體上的虛妄法 ………………………………88
一、根本不覺與枝末不覺……………………………………………89
二、從無明面向解釋「根本不覺」義:覆真理……………………91
三、從真如面向解釋「根本不覺」義:隱自真體…………………96
第二節 枝末不覺:真如顯現、無明為緣之「依真起妄」歷程 ……99
一、從無明面向解釋「枝末不覺」義:成妄心……………………99
二、從真如面向解釋「枝末不覺」義:顯現妄法 ………………106
第三節 始覺:真如內熏、妄心起淨之「息妄顯真」歷程…………108
一、始覺與本覺、不覺 ……………………………………………109
二、從真如面向解釋「始覺」義:內熏無明起淨用 ……………111
三、從真如面向解釋「始覺」義:能知名義成淨用 ……………119
第五章 法藏詮釋思想之特色與檢討…………………………………123
第一節 法藏詮釋思想之特色…………………………………………123
第二節 法藏詮釋思想之檢討與省思…………………………………134
第六章 結論 ……………………………………………………………139
參考書目 …………………………………………………………………147

參考書目
Ι、中文部分
一、古典文獻
(一)〈大乘起信論〉部分
馬鳴菩薩造 梁‧真諦譯《大乘起信論》,《大正藏》冊32。
───唐‧實叉難陀譯《大乘起信論》,《大正藏》冊32。
隋‧慧遠《大乘起信論義疏》,《大正藏》冊44。
新羅‧元曉《起信論疏》,《大正藏》冊44。
───《大乘起信論別記》,《大正藏》冊44。
唐‧法藏《大乘起信論義記》,《大正藏》冊44。
───《大乘起信論義記別記》,《大正藏》冊44。
唐‧曇曠《大乘起信論略述》,《大正藏》冊85。
───《大乘起信論廣釋》,《大正藏》冊85。
唐‧宗密《大乘起信論疏科文》,《佛教大藏經》冊67。
───《大乘起信論疏注》,收編於《大乘起信論等八種合刊》,台
南:昱慶出版社,1993年。
宋‧子璿《起信論疏筆削記》,《大正藏》冊44。
明‧真界《大乘起信論纂註》,收編於《大乘起信論等八種合刊》,台
南:昱慶出版社,1993年。
明‧德清《起信論直解》,收編於《大乘起信論等八種合刊》,台南:昱
慶出版社,1993年。
明‧智旭《大乘起信論裂網疏》,《大正藏》冊44。
(二)法藏著述
唐‧法藏《華嚴經探玄記》,《大正藏》冊35。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大正藏》冊45。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大正藏》冊45。
───《華嚴經義海百門》,《大正藏》冊45。
───著,承遷註,《華嚴經金獅子章註》,《大正藏》冊45。
(三)佛經和論典
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冊9。
───《大方等如來藏經》,《大正藏》冊16。
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大正藏》冊25。
───《中論》,《大正藏》冊30。
劉宋‧慧嚴等編《大般涅槃經》,《大正藏》冊12。
劉宋‧求那拔陀羅譯《雜阿含經》,《大正藏》冊2。
───《勝鬘獅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大正藏》冊12。
梁‧真諦譯,《佛性論》,《大正藏》冊31。
後魏‧菩提流支譯《佛說不增不減經》,《大正藏》冊16。
───《入楞伽經》,《大正藏》冊16。
後魏‧勒那摩提譯《究竟一乘寶性論》,《大正藏》冊31。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冊10。
───《大乘入楞伽經》,《大正藏》冊16。
唐‧佛陀多羅譯《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大正藏》冊17。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大正藏》冊16。
唐‧玄奘譯《解深密經》,《大正藏》冊16。
───《阿毘達磨俱舍論》,《大正藏》冊29。
───《成唯識論》,《大正藏》冊31。
───《異部宗輪論》,《大正藏》冊49。
唐‧不空譯《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大正藏》冊13。
(四)其他佛教典籍
隋‧慧遠撰《大乘義章》,《大正藏》冊44。
隋‧費長房所編《歷代三寶記》,《大正藏》冊49。
隋‧法經等編《眾經目錄》,《大正藏》冊55。
隋‧智者《法界次第初門》,《大正藏》冊46。
唐‧澄觀《華嚴經疏》,《大正藏》冊35。
───《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大正藏》冊36。
唐‧窺基撰《成唯識論述》,《大正藏》冊43。
───《異部宗輪論疏述記》,《卍續藏經》冊83。
唐‧宗密述《註華嚴法界觀門》,《大正藏》冊45。
───《禪源諸詮集都序》,《大正藏》冊48。
唐‧道宣撰《續高僧傳》,《大正藏》冊50。
唐‧灌頂《妙法蓮華經玄義》,《大正藏》冊33。
唐‧湛然《法華玄義釋籤》,《大正藏》冊33。
───《法華文句記》,《大正藏》冊34。
唐‧圓測《解深密經疏》,《卍續藏經》冊34。
唐‧吉藏《勝鬘寶窟》,《大正藏》冊37。
───《中論疏》,《大正藏》冊42。
宋‧師會述《般若心經略疏連珠記》,《大正藏》冊33。
二、學術專書
方立天《法藏》,台北:東大出版社,1991年。
方東美《華嚴宗哲學(上)》,台北:黎明文化,1983年。
───《華嚴宗哲學(下)》,台北:黎明文化,1983年。
王海林釋譯《勝鬘經─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67》台北:佛光文化,1997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一)》,台北:正中書局,1968年。
───《佛性與般若(上)》,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3年。
───《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9年。
呂 澂《印度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事業,1982年。
───《中國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事業,1982年。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台北:里仁書局,1998年。
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上)》,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年。
───《佛學研究方法論(下)》,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年。
───《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杜繼文《大乘起信論全譯》,收錄於《中國古代哲學名著全譯叢書》第二
冊,四川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0年。
───《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年。
高振農《大乘起信論校釋》北京:中華出版,1992年。
張曼濤編《大乘起信論與楞嚴經考辨》台北:大乘文化,1978年。
韋政通編《中國思想史方法論文選集》,台北:水牛出版社,1987年。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到大乘佛學》,台北:東大出版,1990年。
楊政河《華嚴經教與哲學研究》,台北:慧炬出版,1980年。
劉貴傑《華嚴宗入門》,台北:東大出版,2002年。
霍韜晦《絕對與圓融》,台北:東大出版,1986年。
閻 韜釋譯《禪源諸詮集都序─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33》高
雄:佛光出版社,1996年。
賴永海《中國佛性論》台北:佛光文化,1997年。
───釋譯《楞伽經─中國佛教經典寶藏精選白話版‧66》高雄:佛光出
版社,1996年。
釋印順《大乘起信論講記》,新竹:正聞出版社,1990年。
───《以佛法研究佛法》,新竹:正聞出版社,1990年。
───《印度佛教思想史》,新竹:正聞出版社,1990年。
───《印度之佛教》,新竹:正聞出版社,1992年。
───《如來藏之研究》,新竹:正聞出版社,1992年。
───《攝大乘論講記》,新竹:正聞出版社,1992年。
───《中國佛教論集》,新竹:正聞出版社,1992年。
───《勝鬘經講記》,新竹:正聞出版社,2000年。
釋恆清《佛性思想》,台北:東大出版,1997年。
釋圓瑛《大乘起信論講義》,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年。
釋寳靜《大乘起信論演義》,南投:中台文教基金會,1998年。
龔 雋《大乘起信論與佛學中國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三、翻譯著作
木村清孝《中國華嚴思想史》李惠英譯,收入於傅偉勳、楊惠南主編《現
代佛學叢書》,台北:東大出版,1996年。
田養民《大乘起信論如來藏緣起之研究》楊白衣譯,台北:地平線出版
社,1978年。
高崎直道《如來藏思想》李世傑譯,收入於藍吉富主編,《世界佛學名著
譯叢》第68冊,台北:華宇出版社,1986年。
湯次了榮《大乘起信論新釋》豐子愷譯,香港:佛典刊行社,1978年。
四、博碩士學位論文
尤惠貞〈《大乘起信論》如來藏緣起思想之探討〉,台北:國立臺灣大學
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朱 莉〈《大乘起信論》二疏比較:《海東疏》與《賢首疏》的對比研
究〉,北京:北京大學外國哲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何國銓〈《大乘起信論》之研究〉,香港:香港大學新亞研究所哲學組,
1976年。
岑詠芳〈《楞伽經》如來藏藏識一體二名之辨〉,香港:香港大學新亞研
究所,1976年。
李世鎮〈法藏之法界緣起思想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1989年。
唐慧敏〈《大乘起信論》一心二門之研究〉,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1982年。
孫富支〈《大乘起信論》「一心開二門」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哲學
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
張超雄〈《羅馬書》與《大乘起信論》之比較:「罪」和「無明」為中
心〉,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黃俊威〈華嚴「法界緣起觀」的思想探源─以杜順、法藏的法界觀為中
心〉,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
楊維中〈心性與佛性-中國佛教心性論及其相關問題研究〉(南京大學哲
學系博士論文,1998年),收於《中國佛教學術論典─《法藏文
庫》碩博士學位論文》冊16,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
趙儀文〈《大乘起信論》人生論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1974年。
劉玉榮〈《大乘起信論》「一心」概念之研究:以元曉《海東疏》之詮釋
為中心〉,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龔 雋〈《大乘起信論》與佛學中國化〉《武漢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1993年》,收於《中國佛教學術論典─《法藏文庫》碩博士學位論文》冊31,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
五、期刊論文
(一)中文單篇論文
尤惠貞〈依「一心開二門」之思想架構看天臺宗「一念無明法性心」之特殊涵義〉,《中華佛學學報》第10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7年7月,頁341-362。
牟宗三〈《大乘起信論》之「一心開二門」〉,收錄於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9年,頁283-311。
吳汝鈞〈如來藏思想〉,收錄於吳汝鈞《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吳言生〈論《大乘起信論》對禪思禪詩的影響〉,《普門學報》第3期,2000年5月,台北:佛光山文教基金會,頁140-179。
呂 澂〈起信與禪--對《大乘起信論》來歷的探討〉,《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35冊,1980年5月。
李健生著〈《大乘起信論》的「心」之概念及有關問題的研究〉吳汝鈞校訂,《諦觀》第73期,台北:諦觀雜誌社,1993年4月,頁99-138。
杜正民〈如來藏研究小史─如來藏學書目簡介與導讀(上)〉,《佛教圖書館館訊》第11期,嘉義:香光尼佛學院圖書館,1997年9月,頁32-52。
───〈如來藏研究小史─如來藏學書目簡介與導讀(下)〉,《佛教圖書館館訊》第12期,嘉義:香光尼佛學院圖書館,1997年12月,頁37-63。
───〈當代如來藏學的開展與問題〉,《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3期,台北:台大佛學研究中心,1998年7月,頁243-280。
杜保瑞〈《大乘起信論》的功夫理論與境界哲學〉,《普門學報》第10期,台北: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2年7月,頁177-222。
───〈《楞伽經》的知識意義探究〉,《第十二屆國際佛教教育文化研討會專輯》,台北:華梵大學,2002年,頁138-156。
陳榮灼〈「即」之分析─簡別佛教「同一性」哲學諸型態〉,刊載於《國際佛學研究(年刊)》創刊號,台北:靈鷲山出版社,1991年,頁1-22。
陳沛然〈《勝鬘經》之空不空如來藏〉,《鵝湖》第20卷,第9期,頁2-8。
郭勤正〈大乘起信論「無明說」給人的啟示〉,《慧炬》第234期,台北:慧炬雜誌社,1983年12月,頁4-8。
張春波〈心性本凈與心性本覺─呂澂先生在佛學研究上的一個重要貢獻〉,《文史知識》,1987年11月。
黃夏年〈《大乘起信論》研究百年之路〉,《普門學報》,台北: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 11月,頁233-267。
傅偉勳〈《大乘起信論》義理新探〉,《中華佛學學報》第3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0年4月,頁117-145。
程恭讓〈牟宗三《大乘起信論》「一心開二門」說辨正〉,《哲學研究》第12期,1999年12月,頁59-66。
智 銘〈談無明與明〉,《內明》第158期,香港:內明雜誌社,1985年5月,頁22-28。
葉阿月〈以《中邊分別論》為中心比較諸經論的心性清淨說〉,《文史哲學報》第 23期,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1974年10月,頁117-184。
楊維中〈本淨、本寂與本覺─論中國佛教心性論的印度淵源〉,《普門學報》第11期,台北: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2年9月,頁23-49。
───〈論中國佛教心性論的基本特徵〉,《宗教哲學》第1期〈=27期〉,2002年1月,頁137-160。
───〈論華嚴宗的染淨善惡觀與妄盡還源的修行路徑〉,《妙林》第12卷4月號,高雄:妙林雜誌社,2000年4月,頁51-62。
───〈本體之性與主體之心如何可能合一 --《大乘起信論》心性思想論析〉,《哲學與文化》第342期,台北: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2002年11月,頁999-1008。
廖明活〈華嚴宗性起思想的形成〉,《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6期,1995年3月,頁31-56。
趙亮杰〈見思、塵沙、無明、同斷耶?異斷耶?〉,《普門雜誌》第18期,高雄:佛光出版社,1981年3月,頁19-24。
趙儀文〈從《大乘起信論》論「無明」之起源〉,《哲學與文化》第23期,頁43-47。
劉嘉誠〈禪宗的藏識思想與體用論〉,《正觀雜誌》第15期,台北:正觀雜誌社,2000年12月,頁34-59。
鄧克銘〈法藏之心識觀的特色〉,《中華佛學學報》第9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6年7月,頁243-260。
霍韜晦〈如來藏與阿賴耶識─從思想史上考察〉,收錄於霍韜晦《絕對與圓融》,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年,頁250-274。
賴賢宗〈法藏《大乘起信論義記》及元曉與見燈的相關述記關於一心開二門的闡釋﹕以法藏,元曉與見燈關於如來藏說與唯識思想的交涉的討論為中心〉,華梵大學第五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2001年5月,頁179-239。
───〈法藏《大乘起信論義記》及元曉與見燈的相關述記關於一心開二門的闡釋〉,《中華佛學學報》第14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2001年9月,頁267-291。
───〈《楞伽經》與如來禪〉,《獅子吼》第33卷,第1期,1994年1月,頁15-18。
釋印順〈宋譯《楞伽》與達磨禪〉,收錄於《中國佛教論集》,新竹:正聞出版社,2002年,頁73-88。
───〈《起信論》與扶南大乘〉,《中華佛學學報》第8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5年7月,頁1-16。
釋恆清〈《大乘起信論》的心性論〉,收錄於台大哲學系主編《中國人性論》,1990年,頁210-230。
───〈《寶性論》的如來藏思想〉,收錄於釋恆清《佛性思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頁79-143。
───〈《佛性論》的佛性說〉,收錄於釋恆清《佛性思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頁148-206。
───〈「批判佛教」駁議〉,《國立台灣大學哲學論評》第24期,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系,2001年1月,頁1-46。
釋聖嚴〈印順長老著述中的真常唯心論─以《大乘起信論講記》為主〉,《中華佛學學報》第13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2000年5月,頁1-12。
釋惠敏〈阿賴耶識之「無明、愛結、有識之身」經證考察〉,《中華佛學學報》第13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2000年5月,頁105-122。
釋法舫〈阿賴耶識緣起與如來藏緣起之研究〉,收編於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25冊,台北:大乘文化,1978年11月,頁97-146。
(二)翻譯之單篇論文
一色順心著〈華嚴的真妄說與《起信論》〉梁國真譯,《國際佛學譯粹》第2期,台北:國際佛學研究中心,1992年5月,頁62-70。
吉津宜英著〈關於法藏的《大乘起信論義記》〉梁國真譯,《國際佛學譯粹》第2期,台北:國際佛學研究中心,1992年5月,頁56-62。
高峰了州著〈法藏大師及其華嚴教學之成立〉釋慧嶽譯,《佛光學報》第4期,台北:佛光文化,1979年6月,頁113-137。
鈴木大拙著〈大乘佛教與《楞伽經》〉郭曇昕譯,《中國佛教》第23卷第5期,台北:中國佛教社,1979年2月,頁21-26。
六、工具書
丁福保編《佛學大辭典》,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98年。
台灣教育部編《國語辭典》,台北:教育部國語教育推行委員會,1998年。
詳見(http://www.edu.tw:81/clc/dict/)。
高觀廬編《實用佛學辭典》,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2001年。
釋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光碟版‧第二版),台北:佛光文化事業,2000年。
釋惠敏、釋齌因編譯《梵語初階》,台北:法鼓文化,1996年。
II、外文部分
一、學術專書
(一) 英文
Hookham, S. K., The Buddha Within: Tathāgatagarbha Doctrine According to the Shentong Interpretation of the Ratnagotravibhāga,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1.
Lai, Whalen W., The Awakening of Faith in Mahāyāna: A Study of the Unfolding of Sinitic Mahāyāna Motifs, Harvard University, 1975.
(二) 日文
平川彰編《如來藏と大乘起信論》,東京:春秋社,1990年。
高崎直道《如來藏思想の形成》,東京:春秋社,1978年。
二、期刊論文
(一) 英文
Gregory, Peter N., 〝The Problem of Theodicy in the Awakening of Faith,〞 Religious Studies, Vol. 22, pp.63-78.
Lai, Whalen W., 〝Hu-Jan Nien-Ch''i (Suddenly a Thought Rose): Chinese Understanding of Mind and Consciousness,〞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 Vol. 3, No. 2, 1980, pp.42-59.
(二)日文
清水光幸〈法藏《大乘起信論別記》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期〈=66期〉,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1985年8月25日,頁513-??。
吉津宜英〈宗密の大乘起信論疏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期〈=60期〉,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1982年3月31日,頁289-293。
───〈法藏の大乘起信論義記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9期〈=57期〉,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1980年12月31日,頁42-46。
柏木弘雄〈中國‧日本における《大乘起信論》研究史〉,收編於平川彰編《如來藏と大乘起信論》,東京:春秋社,1990年,頁289-333。
三、工具書
Hart, George L., A Rapid Sanskrit Method,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