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06 23:49:36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12/06 23:48:40   編輯部 報導

解義慧劍

 

全知麥彭仁波切著 索達吉堪仁波切譯

宗正盡斷過,三義無懷疑,
妙慧智寶藏,文殊尊前禮。
深廣難通曉,佛教之甘露,
何者欲品嘗,賜彼智慧光。
諸佛所說法,真實依二諦,
世間世俗諦,超凡勝義諦。
二諦之自性,無謬解慧入,
修成淨二量,勝妙之慧目。
顯現此等法,皆依緣起生,
無所觀待法,不現如空蓮。
因緣齊全故,起生果作用,
諸具果性法,皆待各自因。
故知因與果,處及非處理,
行止諸作為,宗派工巧等,
皆源彼根本,是故彼者攝,
世間之學問,出世之學處。
緣起生諸法,皆具依自體,
住不共法相,堅硬濕熱等,
名言此法爾,不可否認也。
一法由異法,建立遣餘名,
安立無邊義,以自體性住,
現量所取境。何者以反體,
假立似異法,分別識分析,
實體反體立,由此二方式,
亦了諸所知,彼廣多安立。
因果體之法,真實中觀察,
能生不可得,觀待生亦無。
雖現各自體,體性本為空,
三解脫法界,勝義之法爾。
作用觀待理,有實之法爾,
理終歸法爾,緣由無所覓。
二諦之法爾,隨同而衡量,
事勢理成故,即是證成理。
現相與實相,自體現量顯,
或依現量見,無欺比量他。
現量共有四,無誤根現量,
以及意現量,自證及瑜伽,
現彼境自相,是故無分別。
設若無現量,無因無比量,
因生彼滅等,凡現皆不容。
若爾彼空等,依于何者知?
不依名言諦,不得證勝義。
五根所生識,明瞭受自境,
根現量彼無,如盲不覺境。
意根所生者,明斷內外境,
意現量彼無,共知法識無。
依教善修行,終明受自境,
瑜伽現量無,不見超凡境。
現量領受色,如實除增益,
自心若有彼,知彼他無窮。
故以明知體,猶如知對境,
無待而自明,此即稱自證。
依他現量受,能定現量者,
唯自證彼無,依他皆不成。
比量本現量,現量自證定,
歸不誤心受,而無餘能立。
故依離分別,不錯現量已,
於現前諸法,能除諸增益。
取境義共相,混合名能知,
是有分別識,圓行異名言。
不諳名言士,心現義共相,
依可混名念,於境行取捨。
若無分別識,破立名言無,
故比量學處,誰亦無法示。
分別衡量證,尋後等隱事,
分別比量無,皆成如嬰兒。
依何能知何,即因彼宗法,
同品異品遍,三相全無誤。
現量所抉擇,因中能推測,
個別隱蔽分,依系證所立,
果因自性因,不得相違得,
破所破不得,如是歸三因。
真實諸顯現,本來等性故,
心淨見清淨,住淨自性中。
有實依緣生,無實依假立,
是故實無實,自之體性空。
實相義空基,空性無異故,
現空離說一,各別自證知。
所有諸建立,歸集證有是,
所有諸遮破,無遮非遮攝。
依量破立理,如理確定已,
他前亦合理,能說破與立。
破者即運用,三相自續因,
依於他承許,以應成語破。
名言亦有二,實現[1]符不符,
依於清淨見,不淨觀現世,
二種名言量,如天及人眼。
彼二之差異,體因果用分,
似義無欺心,如理取境生,
觀現世對境,遣除諸增益,
盡持分位義。廣大之智慧,
緣如法性生,不可思議境,
遣除諸增益,具盡所智果。
勝義有二種,相似真實理,
能量觀勝義,彼量亦成二。
依前而入後,猶如患目愈,
正量明目淨,現見淨等義。
無分別分別,二月夢繩蛇,
有錯未錯分,故成量非量。
若無量非量,誤妄無誤真,
永不可分故,宗派不容有。
真性中析已,現量及比量,
非量如何立,如是之戲論,
皆成體性空,故離諸戲論,
如火之熱性,住名言戲論。
是故現與空,無離住萬法,
方便方便生,遮一另不證。
不析量非量,唯依世人見,
趣入勝義諦,此說雖不遮,
見此生彼果,世間之現量,
依之比量故,未稱不舍義。
無二名言量,淨見成虛妄,
不淨見海螺,白黃真假非。
無二勝義量,不知二諦融,
勝義墮戲邊,自我毀滅矣。
所量世俗無,能量心自證,
析無如水月,終無別一諦,
涅槃真實際,諸法究竟故,
識境無別身,智相離中邊。
如此深與廣,慧眼睜開已,
定見佛佛子,諸具大慧者,
由經之妙道,顯密乘法理,
難得誰已獲,莫令空無果。
具此四種理,具備妙慧光,
不隨他轉智,定生四法依。
不具如此慧,如盲依盲人,
為名句易了,四依成顛倒。
是故不依人,而當依正法,
由說理成道,解脫說者非。
何者若善說,說者縱如何,
如佛為化眾,幻現屠夫等。
違大乘義說,說者縱現似,
賢善亦無益,如魔化佛陀。
聞法而思維,依義不依句,
通達所詮義,何說皆無違。
為了義欲說,命名而知彼,
複勤戲論句,如得象尋跡。
耽著詞句繁,妄念增無盡,
由此背離義,凡愚徒勞因。
用樹之一詞,境等外無止,
僅此亦知彼,名言必要已。
手指示明月,愚童視手指,
唯耽句愚者[2],想知亦難知。
悟入意義時,知了不了義,
不依不了義,而當依了義。
佛陀遍知已,隨眾界根意,
猶如階之梯,宣說乘次第。
念及何用意,秘密意趣八,
依詞以量害,必要說亦有。
是故四派至,究竟金剛乘,
下未證悟分,上者明抉擇,
依教理更成,見而持了義,
天鵝水析乳[3],智者游教海。
甚深金剛乘,六邊四理印,
傳承竅訣伴,無垢理抉擇。
諸法本清淨,大等性雙融,
依憑二正量,抉擇之真義。
顯宗及生起,圓滿大圓理,
詞總隱究竟,無違入此要。
深得解了義,勝慧諸佛子,
持無盡法藏,教法證法幢。
實修了義時,不依隨詞語,
分別二取心,而依無二智。
有緣之本性,二取自性心,
彼緣彼虛妄,不證法性義。
緣有實無實,緣二緣非二,
如何緣亦緣,緣取是魔境,
此乃經中說。依憑何破立,
無法壞所緣,見無破立解。
離諸所能取,自然智自明,
遮諸四邊戲,此說殊勝智。
如盲前日色,凡夫前未見,
如何思不知,凡愚皆生懼。
然依真聖教,破諸邊之理,
上師竅訣力,如得目自見。
爾時得品嘗,佛法甘露味,
百倍信喜眼,專注佛智身。
于此諸正法,究竟歸等性,
得無說確信,說無盡法藏。
精通二諦理,見二諦融義,
如為精除皮,知勤諸方便。
故佛巧方便,方便稱正道,
於師彼聖教,起不退轉信。
得勝不住智,自解有寂邊,
無勤大悲心,遍及時空際。
依擇二諦理,四理而深思,
作用四法依,無垢勝因中,
甚深智慧果,普照遍一切,
印持覺性界,八種辯才開。
先前聞思義,不忘正念藏;
彼彼深廣義,盡辨智慧藏;
所有經續義,通達了悟藏;
無餘所聞義,不忘總持藏;
善說令眾生,滿足辯才藏;
妙法大寶庫,普護正法藏;
三寶之種族,不斷覺心藏;
無生等法性,得忍修行藏。
自在富不離,無盡八大藏,
佛菩薩讚歎,成三界怙主。
量因佛陀語,依量成立故,
量道生定解,見量語諦果。
所見極清淨,大悲臻究竟,
善逝示道言,我得甘露味,
願依四道理,四依得品嘗。
分享此甘露,然於此濁世,
由反其道致,難嘗法妙味,
見此以淨意,最敬教心著。
願此思所生,無垢慧生理,
略說之善根,眾成文殊果。
蒙文殊語日,心蓮以信啟,
溢此善說蜜,願善緣蜂喜。


此《解義慧見》,我本有書寫之意,近日承蒙智者淨意幢(拉色丹畢嘉村)勸請,而於護地年三月二十九一日內,文殊歡喜(麥彭仁波切)撰寫,願吉祥!共有一百零四頌,善哉!



[1]
實現:實是指實相,現是指現相。
[2]
原文是唯耽句不取義之愚者,限於字數僅能省略而譯。
[3]
天鵝水析乳:原文本是像水中析乳的天鵝之義,但限於字數只能以此表達。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