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9/12/31 03:00:02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09/12/31 02:08:53   編輯部 報導   

《阿含經》之禪定─以佛陀成道的禪定為脈絡  指導教授:蔡耀明 

本論文的主要目的是在探究《阿含經》的禪定,並以佛陀在其成道過程所歷經的禪定,作為探討《阿含經》禪定的入手重點,由此展開佛陀在《阿含經》所呈現的禪定教學的內容與內蘊理路。由佛陀教授的整個禪定網絡中,依循佛陀成道所歷經的禪定為入手重點而切入《阿含經》禪定的研究,其直接收納的和旁觸的相關禪定課題,雖非全然納括《阿含經》的禪定,但也算是掌握了《阿含經》禪定的重要部分與精髓。

冀望能藉由本研究探勘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成道的過程與各項禪修議題的探討,消極的不僅能有助於釐清吾人對禪定修學的內容和禪定的障礙(魔擾)的認識,積極的能作為修行上的借鏡與提供對修學禪定可資依循的準則,同時也可讓吾人瞭解佛陀教授的解脫之法其內在開展的理路,而成助於更深一層地瞭解與學習佛陀教學的實質內涵。


本論文所探討的主題,雖假以佛陀成道的禪定為脈絡來貫穿,但在實質內容的陳述,則是以切中禪定的認識與修學而建構,因此在每一章節所討論的主題與得出的結論,相信對禪定的修學都具有參考價值,礙於摘要的篇幅,僅能陋簡述之如下:


第一章:〈緒論〉本章在於交代本論文的研究動機、目的,以及研究的範圍、研究進路與方法。值得一提的是,本論文是以宗本《阿含經》的態度進行研究;在研究進路上,主要採取佛教義理修行的內在建構之道的佛教研究進路;至於研究方法,則特別就研究主題所根據的原典出處,盡可能通盤照顧其內在網絡與內涵,再發而為學理的建構。


第二章:〈悉達多修習的禪定與苦行〉。本章是著眼於悉達多曾經修學的禪定與苦行的探討。其中,悉達多少時樹下觀耕所得的初禪與其成道,乃至啟發中道的觀念,皆有著高度正相關的影響。而過去的苦行對佛陀的啟示,則說明了正見的確立是讓修行得以符合依戒生定,依定發慧的正法原則。


第三章:〈界定正定的三側面──正定的指導原則、一心的內涵與七覺支的操作〉。本章的目的是為了釐清「何謂正定」。「正定」是指稱開顯智慧與趣向究竟解脫的禪定。本章分有三條不同的脈絡,藉以耙梳出較清楚的正定樣貌,以及做為正定的判準:其一,以修行的指導原則來界定正定,分有四聖諦、法次法向、八正道;其二,說明一心具有的內涵與功能;其三,以實踐正定的七覺支為主題從修學禪定的操作層面來確定建構正定的活動機轉。


第四章:〈色界四禪與禪定次第進昇的講究要領〉。本章是針對色界四禪的內在結構作介紹與說明;另外,也說明要鍛鍊穩健的禪定需抱持百折不撓的心態與在禪定次第進昇時需講究的要領。


第五章:〈禪修操作的範例──「安那般那念」研究〉。本章是藉由佛世時為佛弟子們所普學的「安那般那念」為例,作為承接前兩章:操作正定的細節說明與以色界四禪為基礎所展開的禪定修學;並以此禪法擔任本論文導向漏盡解脫的正定之修學範例。文中並推測「安那般那念」十六勝行是佛陀經過兩個月的閉關研發,而將出入息念的修法建構成細膩有序的方法次第,使之向解脫。


第六章:〈禪定的基礎工夫與定慧的交融〉。前一章是就佛陀解脫道的禪定,以「安那般那念」為例做較深度的討論,本章則偏重在禪定的廣度作發揮,並且環繞在以深淺不同比重的禪定探討邁向解脫的禪定課題。依據《阿含經》記載佛陀成道的進路的兩種類型,探討定慧在輔助解脫上相互配合的活動機轉。這兩類型為:第一類是就佛陀成道的禪定,據經典可歸納為兩種行道:其一,是依循四禪而開發出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以明慧親證四聖諦法,這是《阿含經》記載佛陀解脫行道出現最多者;其二,也是依循四禪的進路,並繼而進入四無色界定的次第進昇,最終達滅盡定而慧觀得解脫,即是走九次第定行道。第二類則是為人熟知的觀十二緣起法而成就,雖然在經典記載佛陀由悟十二緣起法而成就的經文,沒有明顯提到當時的禪定狀態,但是必定也具某程度的禪定之能力,才得以由一心開顯智慧得漏盡解脫。


第七章:〈魔擾之深意與禪定之障礙〉。本章是在討論與說明何謂魔擾與禪定的障礙。最後,以定慧等持的解脫正定為利刃,析解未成正覺的悉達多所向學的兩位無色界老師的禪定,其禪定之所以不能導向解脫的原因。 


第八章:〈結論〉本章是就上述討論成果所做的總結工作。詳細的結論在各章節的小結中已說明,這裡所呈現的結論依兩種不同的線索呈現出本論文曾經觸及的重要論題,其一是以佛陀成道所經歷的禪定為線索來串連本研究探討的相關禪定課題,其二是概述各章具有貢獻之處。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90/碩士/研究生:羅耀明  指導教授:蔡耀明   蔡耀明   

  延伸研讀

認識阿含經 「阿含」一詞是梵語Agama 的音譯,也有譯為阿笈摩、阿伽摩、阿含暮等。義譯有「來」(coming near)、「歸」(approaching)、「傳」(A traditional doctrine or precept)、「集」(Collection of such doctrines)之意,引申為「傳來之教訓」。在僧肇的〈長阿含序〉中,將「阿含」譯為「法歸」。在《翻譯名義集》,把「阿含」譯為「教」或「無比法」,意謂「法之最上者也」。

  「阿含」乃佛陀在世時,佛弟子將佛陀的聖教,以口耳傳承於弟子之間,稱為「阿含」。現存的《阿含經》,是在佛寂滅後,經過兩次結集所編輯完成,故可說是傳承而來的聖教集。《阿含經》基本上採用言行錄的體裁,性質略同於中國的論語,記敘佛陀和其弟子們修行與弘法活動;佛陀解答教內、教外日常生活乃至宗教生活的種種問題;當時婆羅門等外道學說及佛陀對他們的批駁。佛教的根本教理,如四聖諦、十二因緣、五蘊、六處、六界、八正道、四念處、四證淨等,皆在《阿含經》中有詳細說明。

  《阿含經》被近代佛學者公認為最接近原始佛學的聖典,有南傳與北傳之分。北傳的漢譯《阿含經》是在紀元二世紀左右,由梵語(Sanskrit)翻譯而來,共分為四部,即《雜阿含經》、《中阿含經》、《長阿含經》及《增壹阿含經》。南傳則稱為「尼柯耶(Nikaya)」(有時也稱作「阿含」),以巴利語(Pali)記載,分為五部,就是《相應部》(Samyutta-nikaya)、《中部》(Majjhima-nikaya)、《長部》(Digha-nikaya)、《增支部》(Anguttara-nikaya)和《小部》(Khuddaka-nikaya)等「巴利五部」,其前四部與北傳的「四部阿含」相當。

  《阿含經》的輯成,以佛滅次年夏天,王舍城結集的《雜阿含經》最早,《中阿含經》、《長阿含經》與《增壹阿含經》則是在佛滅百年,毘舍離第二次結集,陸續次第結集而成。
 

阿含經 - 維基百科

 

 

梵文巴利文:āgama),也作阿鋡、阿含暮、阿笈摩。阿含是小乘佛教基本經典,有南傳與北傳之分。北傳的漢譯《阿含經》是在紀元二世紀左右,由梵語翻譯而來,分為四部。南傳則稱為「尼柯耶(Nikaya)」,以巴利語記載,分為五部。

梵語Agama是由彼而此,「來」或「去」的意思,因此古譯阿含為「趣」與「歸」,是「展轉傳來」,有傳授傳承的意思,如《瑜伽師地論》卷85 :「如是四種,師弟展轉傳來於今;由此道理,是故說名阿笈摩 。」僧肇《長阿含經》序說:「秦言法歸。……譬彼巨海,百川所歸,故以法歸為名。」《善見律毘婆沙》卷一:「容受聚集義名阿含。如修多羅說:佛告諸比丘:我於三界中,不見一阿含,如畜生阿含,純是眾生聚集處也。」

《長阿含經》序認為,阿含經乃「萬善之淵府,總持之林苑」。《翻譯名義集》把「阿含」譯為「無比法」或「教」,意思是「法之最上者也」。

CBETA T01 No. 1 《長阿含經》 

阿含經是《雜阿含經》、《中阿含經》、《長阿含經》、《增一阿含經》等四部阿含經的總稱,但不知此四部經若...十一法等諸法數,故稱為增一。

七覺支-菩提道上七色橋 

安那般那念釋義 - 觀今宜鑒古 無古不成今  

安那般那念十六勝行「身行」之探究

 

一、研究方法的相關論文與專書(依出刊年代排序)
1.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台北:學生書局,1983年。
2.吳汝鈞,〈日本的佛學研究的新發展〉,《諦觀》第72期,1993年1月。
3.林鎮國,〈多音與介入:北美佛學論述〉,《空性與現代性:從京都學派、新儒家到多音的佛教詮釋學》,頁159~180,台北:立緒,1999年。
4.蕭振邦,〈為「專業的佛教研究」進一解〉,《現代佛教學會通訊》第七/八期合刊,頁81~87,2000年9月。(本文是對蔡耀明〈迎向專業的佛教研究〉一文作進一步的詮解)
5.蔡耀明,〈迎向專業的佛教研究〉,《般若波羅蜜多教學與嚴淨佛土─內在建構之道的佛教進路論文集》,頁3~15,南投:正觀,2001年2月。
6.蔡耀明,〈佛教研究方法學緒論〉,《般若波羅蜜多教學與嚴淨佛土─內在建構之道的佛教進路論文集》,頁17~40,南投:正觀,2001年2月。
7.〈佛教研究相關碩博士論文摘要UMI 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s〉,《現代佛教學會通訊》第九/十期合刊,頁21~72,2001年3月。
8.蕭振邦,〈「佛陀研究與方法論」的再反思〉,《現代佛教學會通訊》第九/十期合刊,2001年3月。
9.郭朝順,〈教哲學的方法論〉,《現代佛教學會通訊》第九/十期合刊,2001年3月。
10.王惠雯,〈佛教研究的系統詮釋方法─以宗喀巴思想為例〉,《現代佛教學會通訊》第九/十期合刊,2001年3月。
11.薛淑麗,〈在通往佛教研究長廊裡提起一盞燈〉,《現代佛教學會通訊》第十一期,頁242~249,2001年9月。(本文是對蔡耀明〈佛教研究方法學緒論〉一文之評介。)
12.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佛教相關博碩士論文提要彙編》(1963~2000),嘉義:香光書香出版社,2001年5月。
二、經藏、律藏、論藏資料
(一)《大正新脩大藏經》之漢譯典籍(按《大正新脩大藏經》卷次排序)
1.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長阿含經》,《大正藏》卷一,修訂本一版,新文豐,台北市,1983年。(以下皆以新文豐出版之《大正新脩大藏經》為出處)
2.白法祖譯,《佛泥洹經》二卷,《大正藏》卷一。
3.人名失譯,《般泥洹經》二卷,《大正藏》卷一。
4.施護等譯,《尼拘陀梵志經》二卷,《大正藏》卷一。
5.施護等譯,《大集法門經》二卷,《大正藏》卷一。
6.闍那崛多等譯,《起世經》十卷,《大正藏》卷一。
7.法賢譯,《信佛功德經》,《大正藏》卷一。
8.法賢譯,《人仙經》,《大正藏》卷一。
9.施護等譯,《白衣金幢二婆羅門緣起經》三卷,《大正藏》卷一。
10.竺曇無蘭譯,《寂志果經》,《大正藏》卷一。
11.達摩笈多等譯,《起世因本經》十卷,《大正藏》卷一。
12.瞿曇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六十卷,《大正藏》卷一。
13.施護譯,《佛說園生樹經》,《大正藏》卷一。
14.竺法護譯,《離睡經》,《大正藏》卷一。
15.安世高譯,《是法非法經》,《大正藏》卷一。
16.天息災譯,《分別善惡報應經》二卷,《大正藏》卷一。
17.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五十卷,《大正藏》卷二。
18.人名失譯,《別譯雜阿含經》十六卷,《大正藏》卷二。
19.瞿曇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五十一卷,《大正藏》卷二。
20.竺曇無蘭譯,《玉耶經》,《大正藏》卷二。
21.竺大力、康孟詳共譯,《修行本起經》二卷,《大正藏》卷三。
22.竺法護譯,《普曜經》八卷,《大正藏》卷三。
23.婆訶羅譯,《方廣大莊嚴經》十二卷,《大正藏》卷三。
24.求那跋陀羅譯,《過去現在因果經》四卷,《大正藏》卷三。
25.闍那崛多譯,《佛本行集經》六十卷,《大正藏》卷三。
26.曇無懺譯,《佛所行讚》五卷,《大正藏》卷四。
27.釋寶雲譯,《佛本行經》七卷,《大正藏》卷四。
28.安世高譯,《佛說大安般守意經》,《大正藏》卷十五。
29.佛陀跋陀羅、法顯共譯,《摩訶僧祇律》卷四,《大正藏》卷二十二。
30.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譯,《四分律》,《大正藏》卷二十二。
31.弗若多羅共羅什譯,《十誦律》卷二,《大正藏》卷二十三。
32.僧伽跋陀羅譯,《善見律毘婆沙》,《大正藏》卷二十四。
33.竺佛念譯,《鼻奈耶》卷一,《大正藏》卷二十四。
34.玄奘譯,《大毘婆沙論》卷二十,《大正藏》卷二十七。
35.僧伽跋摩等譯,《雜阿毘曇心論》卷八,《大正藏》卷二十八。
36.曇摩耶舍、曇摩崛多共譯《舍利弗阿毘曇論》卷二十八,《大正藏》卷二十八。
37.玄奘譯,《順正理論》卷六十,《大正藏》卷二十八。
38.世親造 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大正藏》卷二十九
39.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七,《大正藏》卷三十。
40.優婆底沙造 僧伽婆羅譯,《解脫道論》卷七,《大正藏》卷三十二。
41.訶梨跋摩造 鳩摩羅什譯,《成實論》,《大正藏》卷三十二。
(二)其它新編之《阿含經》
1.釋印順編,《雜阿含經論會編》,新竹縣:正聞,1994年。
2.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佛光大藏經》《阿含藏》,高雄:佛光出版社,1995年8月。(共十七冊)
3.楊郁文編著,《阿含要略》,台北:東初,1997年。
(三)南傳之經藏、律藏、論藏
1.漢譯南傳大藏經編譯委員會,《律藏》,《漢譯南傳大藏經》卷一,高雄:元亨寺妙林。(以下《漢譯南傳大藏經》皆是由漢譯南傳大藏經編譯委員會翻譯,元亨寺妙林出版社出版)
2.《長部》卷一~卷三,《漢譯南傳大藏經》卷六~八。
3.《中部》卷一~卷四,《漢譯南傳大藏經》卷九~十二。
4.《相應部》卷一~卷六,《漢譯南傳大藏經》卷十三~十八。
5.《增支部》卷一~卷七,《漢譯南傳大藏經》卷十九~二十五。
6.《小部》之《無礙解道》,《漢譯南傳大藏經》卷四十三。
7.覺音著 葉均譯,《清淨道論》卷上、中,台南:收藏家藝術有限公司,1991年。
8.阿耨樓陀著 葉鈞譯,《攝阿毗達摩議論》,大千出版社,1997年。
(四)原文經典、翻譯經典
1. T.W. Rhys Davids, & J. E. Carpenter, ed. , Digha-Nikaya, London: PTS, Vol. I~III.
2. V. Trenckner, ed. , Majjhima-Nikaya, London: PTS, Vol. I~III.
3. M. Leon Feer., ed. , Sajyutta-Nikaya, London: PTS, Vol. I~IV.
4. E. Hardy, ed. , Avguttara-Nikaya, London: PTS, Vol. I~V.
5.C. A. F. Rhys Davids, D.Litt., M.A., The Visuddhi-magga of Buddhaghosa, Lodon: PTS , 1975.
6.Pe Maung Tin, tr., The Path of Purity, Lodon: PTS , 1975.
7.Georg Feuerstein, tr., The Yoga-Sutra of Patabjali─A New Translation and Commentary: Inner Traditions International, 1989.
8. Bhikkhu Banamoli and Bhikkhu Bodhi, tr., The Middle Length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A New Translation of the Majjhima Nikaya,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1995.
9.Bhikkhu Bodhi, tr., The connected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 A New Translation of the Sajyutta Nikaya,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Vol. I~II, 2000.
三、英文專書與期刊論文(依出刊先後排序)
1.Bhikkhu Banamoli, The Life of the Buddha─as it appears in the Pali Canon the oldest authentic record, Sri Lanka: 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1978, pp.10
2.Rahula, Walpola, “A Comparative Study of Dhaynas according to Theravada, Sarvastivada and Mahayana,” Zen and the Taming of Bull: Towards the definition of Buddhist Thought, edited by W. Rahula. London: Gordon Fraser, pp. 101-110, 1978.
3.Edward J. Thomas, The Life of Buddha─as Legend and History, New Delhi: Munshiram Manoharial Publishers Pvt. Ltd, 1992.
4.Cousind, L. S., “Vitakka/vitarka and Vicara: Stages of Samadhi in Buddhism and Yoga,” Indo-Iranian Journal 35: pp. 137~157, 1992.
5.Wiston L. King, Theravada Meditation: The Buddhist Transformation of Yoga ,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 1992.
6.R.M.L. Gethin, The Buddhist path to awakening: a study of the Bodhi-Pakkhiya Dhamma, Brill's Indological Library, volume 7, Leiden, New York, and Köln: E. J. Brill, 1992.
7.Biswadeb Mukherjee, “ A Pre-Buddhist meditation system and Early Modificatios by Gotama the Bodhisattva (I)”,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8, 1995. 07..
8.Biswadeb Mukherjee, “ A Pre-Buddhist meditation system and Early Modificatios by Gotama the Bodhisattva(II)”,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9, 1996. 07..
9. Biswadeb Mukherjee, “ Gotama Becomes the Buddha──Reconstruction of the Nikaaya Account of the Path ”,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11, 1998. 07..
10.Biswadeb Mukherjee, “ On the Earliest Path to the Tathagatahood: A Study in Nikaya Traditions ”,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 13.2 , pp.97~155, 2000. 03..
四、一般書籍相關著作(依出刊先後排序)
1.杜繼文、任繼愈著,《佛教史》,台北:曉園出版社,1995年。
2.釋聖嚴譯 野上俊靜等著,《中國佛教史概說》,台灣商務,民國1995年。
3.楊惠南著,《印度哲學史》,台北:東大圖書,1995年。
4.楊惠南著,《佛教思想發展史》,台北:東大圖書,1997年。
5.鄭振煌譯 佛使比丘著,《觀呼吸》,台北市:慧炬,1997年。
6.護法法師、陳水淵著,《清淨道論導讀---涅槃的北二高》,台南市:和裕,1997年。
7.大卿弘法師演講集,《禪修手冊》,台北:聖弟子法脈,2000年。
 五、碩博士論文(依時間先後排序)
1.陳平坤,《論慧能會通般若與佛性的頓教禪法》,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2.趙叔華,《《阿含經》的慈悲思想》,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3.黃雪梅,《慧解脫所依二智及定地之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4.楊素英著,《《阿含經》中有關佛陀教學之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5.柳庚女可著,《以《阿含經》的緣起法探討佛教的認識及其認識對象》,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6.陳水淵,《南傳上座部《攝阿毗達摩義論》的哲學思想研究》,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7.何孟玲,《《中部.念處經》四念處禪修方法之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8.侯文地,《長阿含經》中佛陀教育之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9.楊琇惠,《阿含經業論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10.呂凱文,《初期佛教「緣起」概念析論》,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六、期刊論文(依出刊先後排序)
1.竹內良英,〈原始佛教呼吸法の獨自性─anapanasati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7卷第1號,昭和63年12月。
2.水田惠純,〈尋求と伺察に關する論爭〉,《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29卷第2號,1981年,頁178~181。
3.松田慎也,〈初期佛教における呼吸法の展開〉,《佛教學》No.15,1983年,頁49∼67。
4.釋惠敏,〈戒律與禪定〉,《中華佛學學報》第六期,頁31~54,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3。
5.釋惠敏,〈鳩摩羅什所傳「數息觀」禪法之剖析〉,《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頁257~290,1995年。
6.釋惠敏,《美國「禪定與教育」博士論文之解析》,《中華佛學學報》第八期,頁417~453,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5年7月。
7.林崇安,〈釋尊時期止觀法門的實踐〉,《中華佛學學報》第十期,頁125~146,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7年。
8.林昭益,〈試析數息法中的「六妙門」〉,《法光學壇》第一期,頁24~35,1997年。
9.釋自倓,〈觀息法初探─以北傳阿含和南傳四部尼柯耶為主〉, 香光尼眾佛學院,1998年。
10.釋見愷,〈佛教禪修觀息法:安那般那念書目管窺〉,佛教圖書館館訊,第13期,頁41~49,1998年。
11.釋善音,〈法隨法行(dharmanudharmapratipatti)詞義之探討〉,南投:《正觀》第七期,頁63~85,1998年12月。
12.林崇安,〈正法與三十七菩提分的實踐〉,《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一期,頁49~72,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8年。
13.羅耀明,〈出入息念的生活實踐─呼吸的解脫法(上)(下)〉,〈法光〉月刊,1999年九~十月。
14.蔡耀明,〈因材施教與教學上的人我分際〉,《台大佛研中心學報》第五期,2000年,
15.周含柔,〈四無量心初探〉,南投:《正觀》第十六期,頁93~127,2001年3月。
16.周含柔,〈安那般那念──十六勝行「身行」之探討〉,《中華佛學研究》第五期,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2001年3月。
17.林崇安,〈內觀禪修的探討〉,《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三期,頁53~67,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2000年。
18.陳玉女,〈試析臺港地區二十世紀後半期之佛教研究動向〉,《佛教圖書館管訊》第二十七期,2001年九月。
19.蔡耀明,〈《阿含經》的禪修在解脫道的多重功能〉,發表於「現代佛教學會」在2001年九月一日舉辦的「佛教經論講座」課程的講義。
20.林崇安,〈釋尊的禪修過程〉,第四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佛教與二十一世紀」發表,2002年1月。
21.楊郁文,〈生活中的七覺支〉,第四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佛教與二十一世紀」,2002年1月。
七、工具書(依出刊先後排序)
1.高楠順次郎等著、「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編譯委員會譯,《世界佛學名著譯叢24》之《南傳大藏經題解》,華宇出版社,佛曆二五二八年十月。
2.水野弘元著,《巴利語辭典》,春秋社1981年。
3.荻原雲來編纂《漢譯對照梵和大辭典》,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8年。
4.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9月。
5.雲井昭善著,《パ-リ語佛教辭典》,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97年。
6. Stephan Schuhmacher and Gert Woerner , ed. , The Shambhala Dictionary of Budddhism and Zen , U.S.A.:1991.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