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藏傳佛教聖地 塔爾寺感受穿越歷史的虔誠

鈕東昊

中國網西寧7月13日訊 只要是寺廟,一般來說都會限制遊客在廟內拍攝——作為藏傳佛教聖地的青海塔爾寺自然也不例外。因此,它永遠保持著一份神秘,並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們不斷前來遊覽。

  不過,對於在青藏地區崇信佛教的人民來說,前往塔爾寺更多的是出於對佛祖的信仰和對佛法的虔誠;另外,對藏傳佛教格魯派(俗稱黃教)的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無限敬仰和懷念也是塔爾寺遊人如織、信徒不絕的重要原因。

  眾所周知,塔爾寺是宗喀巴大師羅桑紮巴(1357-1419)的誕生地。宗喀巴大師早年學經于夏瓊寺,16歲去西藏深造,改革西藏佛教,創立格魯派(黃教),成為一代宗師。傳說他誕生以後,從剪臍帶滴血的地方長出一株白旃檀樹,樹上十萬片葉子,每片上自燃顯現出一尊獅子吼佛像(釋迦牟尼身像的一種)。

  宗喀巴去西藏6年後,其母香薩阿切盼兒心切,讓人捎去一束白髮和一封信,要宗喀巴回家一晤。宗喀巴接信後,為學佛教而決意不返,給母親和姐姐各捎去自畫像和獅子吼佛像1幅,並寫信說:“若能在我出生的地點用十萬獅子吼佛像和菩提樹(指宗喀巴出生處的那株白旃檀樹)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與我見面一樣”。

  第二年,即明洪武十二年(1379),香薩阿切在信徒們的支持下建塔,取名“蓮聚塔”。此後180年中,此塔雖多次改建維修,但一直未形成寺院。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 ),撣師仁欽宗哲堅贊於塔側倡建靜房1座修禪。17年後的萬曆五年(1577),複于塔之南側建造彌勒殿。至此,塔爾寺初具規模。萬曆十年(1582)第三世達賴喇嘛索南嘉措第二次來青海,翌年春,由當地申中昂索從措卡請至塔爾寺。三世達賴向仁欽宗哲堅贊及當地申中、西納、祁家、龍本、米納等藏族部落昂索指示擴建塔爾寺,賜贈供奉佛像,並進行各種建寺儀式。從此,塔爾寺發展很快,先後建成達賴行宮、三世達賴靈塔殿、九間殿、依怙殿、釋迦殿等。經四世達賴指示,萬曆四十年(1612)正月,正式建立顯宗學院,講經開法,標誌著塔爾寺成為格魯派的正規寺院。

  如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的塔爾寺,占地面積600餘畝,寺院建築分佈於蓮花山的一溝兩面坡上,殿宇高低錯落,交相輝映,氣勢壯觀。位於寺中心的大金瓦殿,綠牆金瓦,燦爛輝煌,是該寺的主建築,它與小金瓦殿(護法神殿),大經堂,彌勒殿,釋迦殿,依詁殿,文殊菩薩殿,大拉讓宮(吉祥宮),四大經院(顯宗經院,密宗經院,醫明經院,十輪經院)和酥油花院,跳神舞院,活佛府邸,如來八塔,菩提塔,過門塔,時輪塔,僧舍等建築形成了錯落有致,佈局嚴謹,風格獨特,集漢藏技術於一體的宏偉建築群。殿內佛像造型生動優美,超然神聖。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絢麗多彩的壁畫和色彩絢爛的堆繡被譽為“塔爾寺藝術三絕”,寺內還珍藏了許多佛教典籍和歷史,文學,哲學,醫藥,立法等方面的學術專著。每年舉行的佛事活動“四大法會”更是熱鬧非凡,遊人如潮。

  因此,如果你來到青海,無論你是否崇信佛教,都應該去塔爾寺看一看,因為在那裏你將漸漸地感受到歷史的厚重和那一份穿越時空的虔誠——而也或許就是這一次靜靜的漫步,不經意間悄悄地打開了你心中塵封已久的記憶……(鈕東昊)

 

相關文章:
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 宗喀巴·羅桑札巴大師 編輯部 緣氣:(11173)
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 宗喀巴·羅桑札巴大師 編輯部 緣氣:(9817)
1168~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 宗喀巴·羅桑札巴大師 編輯部 緣氣:(9100)
◎藏傳佛教寧瑪巴各佛學中心 編輯部 緣氣:(5413)
1978~藏傳佛教尊者~利美交流全球翦影 編輯部 緣氣:(4578)
967~藏傳佛法詞慧 編輯部 緣氣:(4373)
948~藏傳佛法詞彙 編輯部 緣氣:(4354)
879~ 藏傳佛教噶瑪噶舉傳承在台灣中心 台灣中心  緣氣:(7845)
816~藏傳佛法詞彙 編輯部彙集 緣氣:(4483)
778~藏傳佛教現代國寶~全球唯一金銅雕美學藝術唐卡 塔爾寺 緣氣:(7721)
766~藏傳佛教格魯派佛教創始人--宗喀巴大師 編輯部 緣氣:(8539)
762~藏傳佛法名詞解釋﹝1﹞ 編輯部 緣氣:(4674)
法光佛研所的藏傳佛學終身學習課程 札西德勒 緣氣:(9180)
藏傳佛教 中陰文武百尊超度法會 阿不拉 緣氣:(5398)
635~藏傳佛法概要 達賴喇嘛西藏基金會 緣氣:(4551)
寧瑪巴噶陀傳承 藏傳佛教大圓滿精義研習班開課 sophia 緣氣:(7141)
藏傳佛教大圓滿精義研習班 sophia 緣氣:(7599)
582~藏傳佛教名詞 kathok 緣氣:(4444)
藏傳佛教與藏醫的關係 cmh 緣氣:(5562)
藏傳佛教八大護法 慧林 緣氣:(5622)
No318藏傳佛教藝術介紹 秘境寶藏 緣氣:(7007)
【No267】藏傳佛教繪畫藝術美學 李源盛論作 緣氣:(6069)
【No258】藏傳佛教傳記的主體性與空性 劉婉俐論作 緣氣:(9041)
藏傳佛教簡介 ( 下) 藏傳佛教簡介 緣氣:(4807)
藏傳佛教簡介(上) 藏傳佛教簡介 緣氣:(5008)
藏傳佛教基本禮儀 tanya 緣氣:(5455)
藏傳佛教中密法的特色與意義─西藏協會 覺安慈仁 昭慧 緣氣:(5497)
藏傳佛教中的生死觀─西藏協會理事長覺安慈仁 昭慧 緣氣:(4982)
藏傳佛法四加行 卡塔任波切 緣氣:(9459)
藏傳佛教舞蹈寧瑪派金剛舞之探討 指導教授:曾永義 ; 蔡麗華 緣氣:(8748)
藏傳佛教舞蹈寧瑪派金剛舞之探討 指導教授:曾永義;蔡麗華 緣氣:(5272)
達賴喇嘛論藏傳佛教的價值 郭國汀編譯 緣氣:(4496)
藏傳佛教中流傳之準提法探討 普光 整理 緣氣:(9782)
藏傳佛教中的度母形象 緣氣:(9389)
藏傳佛教的重要本尊 綠度母 緣氣:(11263)
藏傳佛教及其造像 緣氣:(5358)
清淨的心靈世界藏傳佛教藝術造像賞析 陳俊吉 緣氣:(7954)
試論中國三峽博物館所藏藏傳佛教文物 陳俊吉 緣氣:(8020)
藏傳佛教密宗神像的宗教文化內涵 陳俊吉 緣氣:(11495)
藏傳佛教中的造像分類 緣氣:(9182)
靈相佛光 藏傳佛教金銅佛像藝術漫談 丹曲 緣氣:(7613)
清代宮廷與藏傳佛教文化 王家鵬 緣氣:(5018)
藏傳佛教的著名寺院 布達拉宮 緣氣:(10876)
論藏傳佛教中佛塔的歷史傳承 劉成有 緣氣:(4650)
藏傳佛教五大金剛的藝術特性 緣氣:(15794)
觀修的智慧與歡喜 藏傳佛教五大金剛的藝術特性 格桑尼瑪 緣氣:(8640)
什麼是藏傳佛教佛像? 緣氣:(5362)
散談藏傳佛教唐卡藝術 李念 緣氣:(4479)
天人合一的藏傳佛教密宗曼荼羅藝術 康格桑益希 緣氣:(10159)
藏傳佛教格魯派修行人一生的修行情況 雪歌仁波切 緣氣:(8672)
論藏傳佛教薩迦派的哲學思想 喬根鎖 緣氣:(5203)
藏傳佛教噶舉派史略(下一) 措如·次朗等 緣氣:(6054)
談藏傳佛教對創建和諧社會的積極作用 多識仁波切 緣氣:(9936)
青海宗喀巴文化研究為繼承挖掘藏傳佛教理論提供依託 王大千 緣氣:(7430)
甘丹寺創建六百周年 藏傳佛教史地位重要 緣氣:(8003)
淺談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寺院教育 緣氣:(8921)
宗喀巴改革藏傳佛教和黃教的興起 緣氣:(9890)
宗喀巴對以往藏傳佛教的改革和格魯派 緣氣:(10005)
藏傳佛教時輪法的傳承源流 緣氣:(9288)
傳奇 藏傳佛教的時空結點 劉岩 緣氣:(7705)
青海掠影探訪藏傳佛教之光 緣氣:(7361)
有關藏傳佛教的帽子 緣氣:(5464)
藏傳佛教派別 緣氣:(8366)
藏傳佛教祖師像所特有的造型風韻 緣氣:(5293)
太虛大師與藏傳佛教 劉雨濤 緣氣:(8585)
藏傳佛教高僧活佛的塔葬 寧世群 緣氣:(5253)
藏傳佛教的形成和發展 緣氣:(6039)
青海藏傳佛教各教派的主要寺院 緣氣:(4804)
藏傳佛教史上的公案“他空見”與“自空見” 緣氣:(7301)
藏傳佛教的形成和發展 緣氣:(5386)
藏傳佛教喇嘛:11世班禪已承擔起歷代班禪的重任 緣氣:(8122)
藏傳佛教的文化瑰寶 緣氣:(4331)
藏傳佛教造像題材分類及其藝術特徵(一) 緣氣:(7542)
藏傳佛教造像題材分類及其藝術特徵(二) 黃春和 緣氣:(10426)
弘宣佛法與記錄人生--略說藏傳佛教傳記文學作品 陳慶英 緣氣:(4915)
藏傳佛教的“前弘期”與“後弘期” 西藏文化保護與發展協會 緣氣:(10002)
宗喀巴大師對藏傳佛教文化的貢獻 索代 緣氣:(10148)
探索藏傳佛教寺院管理的新模式 鄭堆 緣氣:(7259)
藏傳佛教及其殊勝 貝瑪旺晴 緣氣:(10954)
元代藏傳佛教在華北的傳播 李尚全 緣氣:(4067)
藏傳佛教供養儀軌 緣氣:(15384)
借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反思企業精神領袖與團隊管理 世界經理人網 緣氣:(9034)
談藏傳佛教培養人才的模式 緣氣:(4840)
藏傳佛教菩提道次皈依境 喜饒嘉措 緣氣:(8074)
宗派概論 藏傳佛教 佛光教科書 緣氣:(6187)
關於對藏傳佛教、密法的幾個錯誤認識 洛桑陀美仁波切 緣氣:(9198)
簡論上師善知識與藏傳佛教的關係(一) 班班多傑 周拉 緣氣:(7633)
簡論上師善知識與藏傳佛教的關係 (二) 班班多傑 周拉 緣氣:(8214)
簡論上師善知識與藏傳佛教的關係(三) 周拉 班班多傑 緣氣:(7653)
簡論上師善知識與藏傳佛教的關係(四) 班班多傑 周 拉 緣氣:(7787)
藏傳佛法智慧手機版入口 陳俊吉 緣氣:(5587)
藏傳佛教 什麼是根本上師?! 緣氣:(5621)

上一篇(甘丹寺 格魯派最早建造 ) 回目錄 下一篇(連戰參觀北京雍和宮獲贈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