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參加 我要祈福
尊貴吉美法王

 

 

 

 

高雄21度母道場

 

傳講《入菩薩行論》

 

 

 

 

2019.4.14. (1/3)藏密白玉佛學會/高雄21度母道場 

尊貴的上師吉美法王

傳講:「入菩薩行論」

課程內容分享~

 

法王今日續講「入菩薩行論」第五品:護正知~

 

四. 精進依心:

生一明定心,亦得梵天果。身口善縱勤,行弱難成就。

(法王特別註明:這裡藏文是寫「行」; 漢譯「心」弱,應改為「行」弱。)

 

從這裡開始講精進度、精進圓滿。精進的就是善業; 精進圓滿也是講自信圓滿。主要是依心、靠心。為何這麼​​說?修持善業、精進,你需要一個喜悅、打從心裡歡喜,歡喜這個精進、善業; 這個不能沒有心。所以說,精進依靠心,善業也是依靠心。

 

精進:主要講的就是善業。善業有哪些?禮拜、繞塔、繞寺院、閉關、念經、念咒、聞思修.. 都是精進。一切修行不精進就是不善。善與不善是什麼?善就是喜歡行善; 不喜歡聞法、思考、修持,這就是不善。不一定殺人放火才是不善,這叫造業。

 

我們學佛的人,念經、念咒想睡覺; 聞法、思考、修持都無法進行,這叫作不善。做壞事、殺生、偷盜.. 這些是造業。有時大家覺得我沒做壞事,其實,你不喜歡做善事也叫不善,不一定非做很大的壞事。所以精進要依靠心,沒有心也沒辦法精進,沒有喜悅你也沒辦法聞思修。

 

 

 

 

不只出世間法; 世間法也一樣~做任何事,心裡沒有喜悅感,你也沒有辦法把事情做好。我們常說你不用心~不用心做事,事情怎會做得好?世間和出世間的角度都一樣,都需要依靠心。

 

不要有太多的煩惱、分別念,一心一意的禪定,這樣你的心就靜了。心靜後,就會生起明定的心。如果你有分別念、煩惱,你的心沒有靜下來,你就不會生起明定心; 就像一桶水,你一直攪,水也不會乾淨,只有等你不去攪拌、搖晃,灰塵才會往下沉,水自然變乾淨。

 

人心也是一樣; 你讓它靜,它才會生起明定心,否則你的煩惱一直擾亂,心是不會明、不會定的。禪定靜下來時,你才會生起明定的心。生起了明定心,也能得到梵天的果位。我們禪的目的,就是要生起明定的心。煩惱盡、生起明定心,就是禪,也是等持。但這只是初步的明定心,也是一種寂止~不讓自己太多煩惱,把煩惱沉澱下來,心就沒那麼多煩惱進進、出出,會很穩定。這就是一種明定的心。

 

 

 

 

然不是究竟的。究竟是要了悟~了悟自性光明的智慧。要了悟智慧,而非只是明定的心而已。這裡講煩惱盡了,生起明定心,可以得到梵天果位; 它是有功德的。

 

身和口的善業,不管一個小時、一個月、多少年.. 若是行弱~行為非常弱,勤修的功德也是非常弱的; 身、口善業,修持的行為很弱,行為也難以成就。為什麼?因為精進的本體建立在心上,行持必須依靠心,不依心很難成就,行為也沒有太大的力量。所以精進要依心。

 

我們學佛的人都一樣。修行和上供下施時,如果沒有心,行為的力量是不大的。所以我常告訴大家,做任何事都要以發心為主,一切的善、惡都是隨著你的發心,而不是相的大小。但眾生,或一般學佛的人總是想:做得越多,我的功德越大,做得越少,我的功德越少; 完全沒有觀察,自己的發心夠不夠清淨?這個若忽略,是完全不行的。

 

 

 

 

所以做任何事,先要有心,第二才是去做。六度的「度」就是圓滿之意,有沒有這個「度」,就是看你有沒有心?沒有心的話,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五個方便法永遠沒辦法圓滿,原因就是你沒有心。

 

我們學佛的過程中,時時刻刻要問:自己的發心還在不在?正念還在不在?正知、正念要互相觀待,因為這四個字代表一切萬法。有正念沒有正知,不行!因為正念會退。你今天想上課,明天不一定想上課; 你今天想思考,明天不一定想思考; 今天喜歡修持,明天不一定喜歡修持。因為沒有正知、正念,慈悲心、菩提心、聞思修都會退的,不可能不退。

 

所以正知要看著正念,正念才有辦法存在啊!以前我也常講,正念像小朋友,正知就是褓姆,兩個要互相觀待~有人在管小朋友,小朋友才知道哪些能碰?哪些不能碰?不然就會無法無天。

(待續)

 

~妙音度母分享(1/3)

 

 

 

佛學會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