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8/18 16:10:38
尊貴智敏法師
學習次第 : 進階

 四種階級

在這個吠陀明論裡邊,他們的教義裡邊重要的一點是什麼呢?規定了把他們的老百姓,他們的人民,分作四等。他們規定了專門搞祭祀的——因為這個祭祀的很繁瑣,他們的讚頌又很多,你沒有專門的人搞,搞不下來,那麼專門管這個、職業化的人叫婆羅門。這些人,就是專門做祭祀的那些婆羅門是最高的階級,他們的身份是至高無上的。他們這個教義裡邊就說,婆羅門是最高的。因為他們的吠陀教裡邊怎麼說?他們的最高的神,也是宇宙的真理,人的話就是梵,那麼假使從哲學上邊就是宇宙的真理、本體,那就是梵,他創造了人,怎麼創造的?他說婆羅門是頭頂生的;第二種剎帝利是貴族,就是王族了,他們從肩上生的;吠舍就是做農商的那些老百姓,從肚子裡生的;而這個首陀羅呢?奴僕,足下生出。所以這個,從這個教義上就判定了這四個階級的高矮的不同。“於是印度社會出現了四種階級。”

那就是說,印度的階級和婆羅門的教義是對應的。這個所謂的首陀羅就是他們所征服的達羅維荼族的那些民族,是最下賤的,是奴隸。那麼他們自己雅利安民族分了三種,專門搞祭祀的,就是僧侶之類的,他們是最高等的婆羅門;那麼做國王的、大臣的,那一些貴族的,王族的,就是剎帝利族,管政治的;那麼一些老百姓,農商的是吠舍,這都是他們的民族。被征服的那些達羅維荼族人就是首陀羅,是最下賤的。他們下賤到怎麼樣子的程度呢?就是說,假使一個婆羅門或者剎帝利在走路的時候,一個首陀羅走路不當心,把他們的影子踩一腳,就要被殺頭。所以他們這個階級的界限是非常之嚴格。

不要說古代如此,就是一直到二次大戰的時候,他們還是那麼嚴格,就是說婆羅門教他們的寺院不准首陀羅進去。

記得有這麼一個公案,那時候報上登載的。那時候印度的革命的領袖是甘地,大家都知道,因為他要提倡四姓平等,要一律平等;而婆羅門教裡邊就是保守的那些教主呢,堅持他們的教義,他們的寺院裡邊就不准那些首陀羅進去,那麼甘地,他也是革命領袖,很有威信,他為了爭取這個事情,他就絕食,不吃飯。他不吃飯,引起整個印度的震動了,那是他們的革命領袖,假使餓死了,不得了。那就震動起來了,那個婆羅門教主他也感到壓力很大,如果他放棄了本身的原則呢,就是他自己對他宗教上的信仰有虧;如果他堅持他的原則,那麼老百姓對甘地威信很高,對他壓力也很大。他也照樣來一個絕食,他也表示不吃飯。那麼這樣子頂下去了。

但是甘地他卻有一個特別的本領。他因為搞革命鬥爭,他是不流血的鬥爭,總是碰到一些事情——那個時候印度是英國人統治的,是殖民地,他為了搞獨立,他經常跟英國人鬥爭,他用的方式,不流血的,不是用戰爭的方式,他就是到處去絕食,一個要求不能達到的時候,他就不吃飯,不吃飯,整個印度轟動了,給英國人壓力很大,只好跟他談判了,和談。

這次甘地針對的是婆羅門主教,這個婆羅門主教沒有辦法之下,他也就絕食。這樣兩個人大家絕食,頂在那裡,這個形勢很緊張。結果因為甘地絕食的本領很大,兩個星期不吃飯,他都活得下去。而那個婆羅門主教卻不行了,他餓死了,這個鬥爭的結果,是甘地勝利了,後來就開放了。所以這個婆羅門教不要說當時,在現在二十世紀還是那麼嚴格,那可想的,當時的階級的嚴格是不得了的。

下邊我們說,他們裡邊的四個階級分了四種。

第一種是婆羅門,他們專門是搞祭祀的,“是世襲神職的祭司階級”。專門搞宗教儀式的,他們是僧侶。但是他們這個僧侶卻不是像我們的和尚一樣,從小出家,一直到死。他們的婆羅門,因為他們這個種姓要延續下去,婆羅門的教義規定是這樣子:這個婆羅門種族的小孩生下之後,當然,天然他是最高的階級,他七歲的時候開始,在家裡學那些學問,這是唯一的知識份子,他們中間的教學都是婆羅門種的,七歲學到十五歲。十五歲要出外邊去參訪了,一直參訪、學,學到什麼時候?四十歲以後,回家。回家之後成家,娶女人養孩子。這是因為他們希望他們的種族不要斷掉,這樣子,為了子女。一般到五十歲以後,到山林裡邊學道去了,這是婆羅門生活的情況。

第二種,剎帝利,也是世襲的,他的父親是做官的,孩子還做官。“世襲掌領軍政大權的王族階級”,他們掌握軍事、政治權力的,非要剎帝利種不可,世襲的:國王的孩子將來還是做國王,大臣的孩子將來會接他父親的位。

第三種,吠舍,“從事工農生產及營商等業的雅利安人”,也是他們本族的人,但是他們做的是工、農、商這一類的,這是他們認為是比較低一點的。

第四種,首陀羅,那就是“被征服的達羅維荼人,是最下層的賤民或奴隸”。

我們翻到這本書的第八頁,我們也可以參考。它那裡也有四個階級:第一種是婆羅門;第二種剎帝利,“王者階級的武士族”,那個時候做國王什麼,都要有會武藝,武士,“對內的統治”,“對外的抗禦”敵人,所以這些會武的那些種姓都是,有武藝的是。他們父親教孩子,也不傳外的,所以說他們這個武藝就是他們壟斷的,他們就可以做王族,可以做大臣;那麼其他的,吠舍,就是雅利安人除了祭祀搞宗教的,搞政治的之外,農工商這一類的人,就是第三個階級;首陀羅就是以前的達羅維荼人。這個,我們大概看一看就行了。那麼這是釋迦牟尼佛出世的時候印度社會上的情況。

(節選敏公上師《印度佛教史分期略說-第一講》)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