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2/24 00:33:05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2/24 00:32:23   編輯部 報導

佛與法  濟群法師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各位同學:

   很高興又有機會和大家結法緣,應邀到講修班開設佛學講座,對我來說已經是第二次了。記得第一次是講修班的首次講座,想必大家還記得吧!時間過得真快,講修班創辦已將近一年,這一年來,南普陀寺慈善基金會,閩南佛學院為推動廈門地區的弘法活動作了大量工作,經常邀請海內外大德高僧、居士學者舉辦各種講座,法雨頻施。我希望大家莫將容易得,便做等閒看,一定要珍惜這殊勝的因緣。
   在座的多數是老學員,到這裏來聽講座已不下數十次,我經常聽到一些學員反映,說聽了許多講座,對佛法的感覺依然零零碎碎,總是不得要領。因此,從現在開始我要有系統地給大家開設佛學系列講座。今天我要講的第一題目是:佛與法。
             

一、三寶是佛法的全體

   1、什麼是佛法

   什麼是佛法?從字面上看,就是佛及佛所說的一切教法;但如果從佛法的整體上看,則可分為三個部分:一曰佛寶、二曰法寶、三曰僧寶,簡稱為三寶。佛法僧三寶包括了佛法的全部內含,近代學者研究佛學,把佛法劃分為佛陀論、教理論和僧伽論,便是由此而來。有人也許會問:佛法僧為什麼稱為呢?在座的應該知道的意義,所謂者,是世間上稀有難得的東西,為萬萬人所仰求。同樣的道理,佛法僧也是稀有難逢,不僅是人間尊它為至高至妙,乃至天人對它也是敬重無比,正因為它的價值如此珍貴,所以經中把它們稱之

   2、三寶以何為中心

   三寶包括了整個佛法的內容,三者缺一不可。但三寶的存在又有它的中心,那麼三寶的中心又是什麼呢?許多人一定會認為是佛吧,因為有佛陀的存在,然後才有佛陀所說的教法,再才談得上僧侶的出現。假若沒有佛陀,就不可能出現法和僧。其實這種認識是錯誤的,三寶的中心應當是法。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法的實質,並不是人們所理解的經典,乃是經典詮示的真理。它是宇宙人生的真實相,也是宇宙延續的根本規律,它以一種真實的面貌存在著,常恒不變,就如虛空一樣,無論空中是風和日麗,還是雷電交加,都無法影響它的存在性質。法的存在也是同樣,經曰:法非佛作,亦非餘人作,又曰:法性常爾,都是向我們說明,法並不是由佛陀創作的,更不是其他任何人所創作的。無論世間有佛住世說法,還是無佛出世說法,法都是存在的,不會因為世界上的任何變化而發生改變。佛陀之所以成為佛陀,就是因為他證悟到這種法的存在。

   3、佛與法的關係

   法既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為什麼又稱法為佛法呢?是因為佛陀最先發現了宇宙間有法的存在,如果不是佛陀的證悟,法雖然存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還是無法覺察得到。正因為法與佛的關係是如此密切,所以把法稱為佛法。就象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大陸本來就存在,並非因他發現而有,只是他的發現使我們瞭解到這一事實,後人為紀念哥倫布,便將他和新大陸聯繫起來。
   佛與法既然存在著如此密切的關係,那麼,要瞭解佛法,我們就應當進一步來探討的含義。
              

二、佛陀者何

   1、佛陀的含義

   說到佛及成佛,我們多半會認為是遙不可及的事情,為什麼會產生這種觀念呢?是因為太不瞭解的含義了,根本就不知道佛陀為何物。
   所謂者,是梵語佛陀的簡稱。佛法傳到中國後,又智慧的人很多,他們也能夠稱為佛陀嗎?其實不然,這裏所講的智慧並非一般的智慧,而是徹底圓滿地證悟了宇宙人生諸法實相的智慧。一旦成就這種智慧的人,對宇宙人生就不再有絲毫迷惑,就能徹底擺脫人生的煩惱,佛陀便是證得這種智慧的聖者。
   世界上沒有一位天生的佛陀,佛都是從平凡的人修行而來,我們人人都可以經過修行成佛,不分貧富貴賤、男女老少乃至一切生靈都具有佛的覺性。這種覺性眾生本自具足,只因為被無明妄想覆蓋而無法顯現,只要經過修行將我們的佛性開發出來,徹底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就不會再迷失,也就成佛了。

   2、佛陀的異名

   每位佛陀都有自己的別號,但一切佛陀又有共同的通號。佛的通號有十種:即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些名號是根據佛陀的德行施設的,任何一位佛陀都具有這些德行。以如來為例,如來乘如實之道而來,因為如來的行住坐臥和語默動靜無不是真理的表現。《金剛經》說: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是名如來,明確告訴我們,如來出現於世間,雖有來有去,但不住來去之相。世人還喜歡把如來和佛合在一起稱曰如來佛,這是不倫不類的說法。如來和佛都是通號,就如某某人既是博士又是教授一樣,我們可以稱他為某博士或某教授,而不應稱他為某博士教授。同樣的道理,我們可稱釋迦佛或釋迦如來;稱阿彌陀佛或阿彌陀如來,但如來佛這種稱呼卻不恰當。佛陀還有個名號為世尊,世尊的含義是受世間人尊重。之所以把佛陀稱為世尊,是因為佛陀的道德、智慧和悲願都達到了最為圓滿的程度,無論人、天人都無法與之相比,所以深受人天的尊重和敬仰。

   3、佛陀的數量

   佛陀不同於上帝,神教所說的上帝是天生的、唯一的,任何人都不能成為上帝。而在佛教中,佛陀卻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人修行而成。一切眾生都有佛性,都能修行成佛,因為眾生無量無邊,所以佛陀的數量也非常可觀。
   《阿彌陀經》曰:東方世界有阿閦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因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佛、大焰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保相佛、淨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北方世界焰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磨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從所引的這段經文,可知佛陀數量之多。
   恒河是印度非常著名而且又神聖的河流,河中有很多白色的細沙,佛陀一生說法大多在恒河兩岸,因此說法時常常會引用恒河作比喻。佛陀告訴我們說,已成就的佛陀有恆河沙數之多。過去已有無量眾生修行成佛,現在又有無量眾生正要修行成佛,未來還有無量眾生當修行成佛。既然成佛的眾生有這麼多,說明成佛並非只有某個人才能辦到的事。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只要我們能夠依佛所說的法去實踐,便可體悟真實法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就能開發出來。只要我們發心修道,那麼我們也有成佛的一天。

   4、菩薩不易當

   雖然人人都能成佛,但成佛卻不是件容易的事,必須廣修六度萬行,利益無量眾生,以此培養自己的福德資糧和慈悲智慧,到功德圓滿使時方能成就佛果。要成佛必須先行菩薩道,做菩薩不容易,不僅眾生不易度,且會有各種各樣的菩薩來考驗你。在佛陀時代,舍利弗尊者也曾發心修菩薩道。一天,他看見有人正哭得傷心,就上前打聽,那人見到舍利弗就哭得更淒慘了,在舍利弗的再三追問之下才說明原因:我母親病很厲害,根據醫生吩咐,需要人眼做藥才能治好她的病。舍利弗心想:菩薩必須行佈施,不僅是外財的佈施,還有內財的佈施,而今對方需要我的眼睛,正是行菩薩道的機會。於是下定決心成就對方,將自己的一隻眼睛挖了出來,對方一看卻說:唉呀!你弄錯了,我要的是右眼,你卻挖了左眼。舍利弗畢竟是初發心的人,聽他這麼說也就不太高興:唉呀,你怎麼不早說呢?眼睛可不是開玩笑的呀。轉而又想,既然發菩提心就應發到底,於是又將右眼挖了出來,可那人接過眼睛後嗅了嗅說:味道這麼臭,怎麼能作藥呢?隨手就往地上一扔,用腳踩得粉碎。舍利弗非常難過,認為菩薩道實在是難行,因此退失了菩提心。菩提心是成佛的種子,沒有了菩提心,又如何能成佛呢?
             

三、釋迦牟尼之成佛

   1、釋迦出家的因緣

   世界上的佛陀雖然有千千萬,但與我們關係最為密切的唯有釋迦牟尼佛。因為他的住世的時間離我們最近,況且我們又是釋迦佛法下的弟子,因此對他的印象特別深,既然這樣,我們就應該對他示現成佛的過程有所瞭解。
   釋迦佛降生在印度迦毗羅衛國,原本是個太子,名悉達多。他出生時,曾有阿私陀仙人前來給他占相說:太子若在家能成為轉輪王,統一全印度;若出家便可成為世間的佛陀,度化無量眾生。說完就痛哭流涕,國王問他為什麼要哭,他說遺憾自己年紀老了,不能在他的法下得度,真是生不逢時。
   在皇宮裏長大的悉達多,享盡了世間榮華富貴,為什麼又要拋棄王位而削髮出家呢?主要原因有二:一次,他出宮外游看到農民在烈日下辛苦勞作,所駕耕牛時時遭到鞭打,而犁鏵翻出的蟲子又被小鳥飛來啄食,看到眾生為了生存而互相殘殺的悲劇,使善於思維的悉達多太子感慨萬千。其後,是他遊歷四門時看到人生的生、老、病、死,更加感覺到人生的種種痛苦和無奈。生命如此無常,一個人來到世間,無論是貧富貴賤,最終都免不了歸於死亡。太子由眾生的痛苦想到自己的痛苦,又由自己的痛苦想到大眾的痛苦。為解決人生的痛苦和,他毅然放棄了王宮的生活,走上了尋求解脫之路。

   2、修道

   印度是一個富有宗教情懷的國家,佛陀在世時就有九十六種宗教派別,也就是佛教裏所稱的外道。外道並非一種貶稱,所以稱之為外道,只是相對佛教而言,就象中國稱其他國家為外國一樣。釋迦牟尼出家之初也曾到處雲遊,參訪各處的宗教師。當時印度盛行的修行法門大體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禪定,一種是苦行。
   關於修禪,當時普遍流行的有四禪八定,並以非想非非想處定為修定的最高境界。非想非非想,不是想入非非,而是處在一種似有想似無想的微妙狀態中,那是非常深細而高超的定境,充滿了禪樂。釋迦牟尼出家後,就參訪當時在禪修上最有成就的兩位仙人:一名阿羅邏,一名郁陀羅。這兩位仙人都已達到了非想非非想處定的境界,釋迦牟尼經過一段時間的修行也證得了和他們相同的境界,但很快發現這種禪定只是生死煩惱的鎮定劑,並不能究竟解決人生的問題。
   於是釋迦牟尼又開始苦修的實踐。印度外道的苦行方式很多:或學向日葵,以單腳站立並對著太陽轉;或持豬狗戒,以豬狗的生活方式來生活;或終日泡在水中,或用火焚燒身體各個部位,其苦行之艱難是我們所不能想像的。之所以用種種方式對自己肉體進行折磨,是因為他們認為欲望乃人類痛苦的根源。這些欲望包括對物質的追求、對異性的追求,對地位名譽的追求。正是這些欲望給人生帶來了無邊的困惑與痛苦,只有克服欲望才能獲得真正的解脫,所以,他們就通過各種苦行來對治欲望的產生。
   釋迦牟尼悟道前,在雪山中歷經了長達六年的苦行生涯。六年中,他日食一麻一麥,年復一年地端坐在那裏,止息了所有妄想雜念。鳥兒在他頭頂上築巢,竹筍從他腳下穿膝而過。就這樣年復一年,草木從綠轉黃又從黃變綠,花兒開了又謝、謝了又開。經過了六年苦修的他,解脫的目標依然是茫茫無期,最終發現苦行不是真正的解脫之道。
   六年的苦行使他的身體羸弱不堪。一天,他拖著疲累不堪的身體,到泥連禪河中洗淨了六年來未曾清洗的身體,並接受了牧女供養的鮮奶。恢復精神後,在菩提樹下以吉祥草為坐墊進入禪定,於定中由觀察緣起法相而洞悉緣生緣滅的原理,心境漸覺光明,終於在一個黎明時分,處於思維狀態的他突然睜開眼睛,發現東方一顆明星,刹那間心裏一亮,當下就開悟了,這就是經中記載的夜睹明星而悟道
  悟道悟到了什麼呢?就是悟到了宇宙人生的真實相。既已見到諸法的實性,就不再被外界的幻相所欺,並開發出生命中無限的智慧,由此智慧獲得究竟的解脫。

   3、即人成佛

   釋迦牟尼的悟道成佛,說明成佛是在人間而非天上,因為人間的苦與樂比較適中,才利於修行。天上雖然快樂,但因感覺不到人生的無常與痛苦,無法生起出離心,更不能產生探求真理的願望;地獄道、鬼道因為太苦,還是無法集中精力去用心修持;而畜生道因為處在愚癡狀況,根本不懂得修道。六道中只有人間苦樂參半,人類為離苦得樂而不斷探求真理,所以諸佛都在人間成道並度化眾生,沒有一尊佛是在天上或三途中成佛。
   有的人會認為:天上已經很快樂了,何需再修行呢?假如不用修行,自然也不需要佛陀去度化了,存有這種想法的人一定是不瞭解天上的情況。天上雖然快樂,但這種快樂並不是永久的,雖然天人壽命比較長,但依然擺脫不了死亡的結局,一旦福報享盡依然要下生人間、乃至地獄、畜生、鬼道中,所謂天堂雖好,不能久居。
   天上的快樂有兩種:一種是欲樂,一種是定樂。欲樂就是感官所享受的五欲快樂,是欲界天眾生所享有的;定樂是由禪定力量所產生的意識中的樂,是色界、無色界天人所享有的。無論是欲樂或定樂,都能令眾生的煩惱暫時處在潛伏狀態中,持別是定境中所產生的恬悅,由於快樂的力量根本無法生起煩惱妄想,確實非常快樂,但這只是一種暫時的力量,並不意味著煩惱的徹底消失。印度某些宗教把它當做最終的解脫,以為這種甚深的定境就意味著一切煩惱的解除。其實這是錯誤的,在色界和無色界的天人,他們的禪定功夫已經到達非常高深的地步,定中的禪悅之樂是我們無法想像的,比世間的五欲快樂更要勝過百千萬倍。但禪定也不是永恆,時間一到還得出定,定後遇緣生心,煩惱依舊會春風吹又生。由此可知,天上的快樂和禪定的殊勝不是究竟的解脫之處。所以佛教不提倡生天,也不主張在天上成佛的理由就在這裏。
   佛陀認為自己是一個人,是一個覺悟的人,從不標榜自己是全能的上帝,更不認為自己是神的使者。佛教承認神的存在,但不認為神具有主宰的能力,因為神也是六道眾生之一,照樣受生死輪回之苦,他們雖有些神通能力,不過是宿世業報而已。
   其他宗教的經典:如印度婆羅門教的《吠陀》,伊斯蘭教的《古蘭經》,基督教的《聖經》,都宣稱是神的啟示。佛教的經典則不同,經中只記載了佛陀對法的覺悟、對法的認識,對覺悟的體驗,對眾生生死病苦的剖析,及如何走向解脫之道的方法。在經中,佛陀與弟子的關係就象老師與學生的關係那樣密切。佛陀之所以能成之為佛陀,是因為他的修行而來;然而眾生通過修行同樣可以成為佛陀,佛陀是由一個凡夫身修行而成就,因此佛弟子也可以從凡夫修行,將來成就與佛陀一樣的智慧、解脫和自在。佛教是佛陀智慧海的流露,是人間覺者的教化。

   4、生身與法身

   釋迦由人成佛,有著同凡人一樣的生身。佛陀未出家前和常人一樣有父母、兄弟、妻兒、親戚等六親眷屬,父為淨飯王,母為摩耶夫人,妻為耶輸陀羅,兒為羅候羅,弟弟為難陀。佛陀雖然具備三十相,但只不過是功德所成就的外相而已,色身內的細胞與我們一樣有著生老病死,但這不是佛陀的真身。《金剛經》說:不能以三十二相而得見如來,若以三十二相見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因此,佛陀除了和我們一般人相同的生身外,又有智慧所證得的法身,那才是佛陀的真身。
   在佛經裏記載這樣的一個故事:有一次佛陀上天給母親摩耶夫人說法三個月,(其實是人間三個月而已,天上沒有三個月,因為天上太快樂,所以時間過的特別快,天上也許一兩個小時,在人間就有三個月了,人間與天上相比當然苦多了,所以時間覺得比較長;地獄的時間就更長了,人間一天,在地獄也許象過幾年一樣的難熬。)佛陀說法歸來時,弟子們因為思佛心切,都希望能第一個見到佛陀。其中有位蓮花色比丘尼,因為是女眾的關係必須排在男眾後面,但她神通廣大,為了第一個見到佛陀,就運用神通變現了輪王身首先來到佛陀面前。她非常高興,以為佛陀會讚揚她,沒想到佛陀不僅沒有讚揚她,而是對她說:你不是第一個見到佛陀的。蓮花色比丘尼急忙問:那麼第一個見到佛陀的是誰呢?佛陀說:是須菩提。可大家到處都找不到須菩提。原來須菩提聽到佛陀回來的消息後,也曾想趕去拜見佛陀,但又想起佛陀說過見緣起就是見法,見到法就是見到佛的道理,於是就坐在一棵樹下觀緣起生滅相,證得緣起的寂滅法性,他就在這種法性的境界裏見到了佛的真身實性,所以第一個見到了佛陀。

   5、正覺與解脫

   成佛就是覺悟,然而覺悟並非佛陀所獨有,三乘聖者都已到達覺悟的境界,為何唯獨稱佛陀為覺者呢?這是因為佛陀的覺悟含有自覺、創覺的特殊意義。佛陀的覺悟不是跟著那個老師學的,這不同於一般的聲聞弟子,他們的覺悟是在聽聞佛陀的教法後,或依教修行得法眼淨,知法入法,因此,在佛教中稱他們為聲聞弟子。佛陀的覺悟還表現為創覺,三乘聖者對真理的覺悟原是相同的,但覺有先後,由釋迦佛最先發現真理,因此但稱釋迦為佛陀。佛弟子們雖然也覺悟,但只能稱為阿羅漢,顯示了創覺的特殊意義。有如人類文明發展史上,許多科學定理都是以某位科學家命名的,就是因為他首先發現並證實了這一理論。
   覺悟的聖者親證宇宙人生的真實後,徹底打破對世界、對人生的困惑,達到慧解脫;又由覺悟而斷除生命中的煩惱,達到心解脫,因此,成佛是智慧的成就,由智慧的力量,始能成就解脫;由智慧的力量,始能得大自在。
                

四、釋迦牟尼的說法

   1、佛陀說法的目的

   佛陀悟道後的四十九年中一直忙於弘法。有人也許會問:佛陀說法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呢?對於這個問題,許多人往往許會隨著自己的愛好,從實用的立場去看待佛法。藝術家深為佛教的雕塑和繪畫折服,把佛教奉為藝術的殿堂,希望自己能從中得到啟迪,使自己的思想境界得到昇華;哲學家又為佛陀的睿智所吸引,希望從中瞭解宇宙人生的真相,瞭解萬事萬物的發展規律;文學家則為佛經優美的文字所傾倒,將此視為挖掘不盡的文學寶庫;而對於急功近利的人而言,認為信佛拜佛不僅可以求平安保吉祥,更可以通過佛菩薩保佑自己升官發財。這些是不是佛陀出世說法的真正目的呢?
   打開佛學寶藏,內容的確豐富多彩。佛學的理論具有哲學的思辨;佛教的修持具有科學的實證;佛教的經典是文學的寶庫;佛教的寺院是藝術的殿堂,但佛陀說法並不是為了弘揚文學、哲學、科學和藝術。有情無始以來沉溺在生死苦海中,存在種種煩惱困惑。佛陀所施設的種種教法,是為了從根本上解決眾生現實人生中存在的問題,使有情因聽聞聖教而開發般若智慧,並以此解脫生死痛苦、成就無上菩提。
   佛陀說法是有針對性的,是為解決人生大事而說,凡與此無關的問題都不是佛所關心的。印度人非常好思維,對世界充滿好奇,在他們關心的問題中,世界有邊?無邊?亦有邊亦無邊?非有邊非無邊?世界有常?無常?亦有常亦無常?非有常非無常?死後有靈魂到後世?還是無靈魂到後世去?還是亦到亦不到?非到非不到?靈魂與身體的關係是一?是異?佛陀認為這些問題對於我們的生死解脫毫無意義,討論它沒有多大價值,因此,佛陀就採取默然不語的態度。
   在《箭喻經》中記載了這樣的一個故事:有位弟子來請問佛陀關於世界有邊還是無邊的問題,佛陀沉默不語。那弟子不高興,佛陀就給他作了一個比喻說:如果一個人被箭射傷後,下一步我們應當怎麼辦?是不是先將這箭的來龍去脈調查個清清楚楚:箭是從何處射來?射箭的人是誰?屬男屬女?家住在哪里?這箭是怎麼製成?用的是什麼竹?什麼山上砍下?箭上使用的是哪一種毒?是等這一系列問題搞清楚後才去找醫生治病呢?還是應該先找醫生看好病養好傷,然後才去查明中箭的原因?如果是先調查箭的來歷才去醫治的話,還未等你將情況調查明白就死了。同樣的道理,這十四個問題與我們的修行,與我們斷除煩惱和解脫生死並沒有什麼直接關係,人生苦短,生命是有限的,應將有限的生命全部投入在修行解脫上,而不應把寶貴時間用以思維這些無意義的問題。

   2、佛陀說法的方式

   佛陀不僅是位偉大的宗教家,同時也是位出色的教育家。與佛陀同時代的孔子和蘇格拉底,雖然也是出色的教育家,但卻無法與佛陀相比。佛陀是具備了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大智慧者,他的福德威力和神通智慧都是我們難以想像的,佛陀說法時的種種隨機應化、善巧神變更是不可思議。作為一個教育家,首先要對自己的學生有所瞭解,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才能瞭解這個學生的根機和一切優缺點,然後才知道如何因材施教。而佛陀在度化眾生的過程中,並不需要經過具體的接觸及分析,因為佛陀有他心通,一眼就能看出對方是屬於哪一類根機的眾生,該用什麼方法去教化他,在這點上是其他教育家所無法企及的。
   作為一個優秀的教育家,必須精通本行知識,佛陀所說的法都是自身對宇宙人生親證的結果,是由他的大智慧海裏汩汩流出。一個教育家還要有淵博的世間知識並精通各國語言,而佛陀是一切智者,世出世間的一切無所不知。佛陀不僅自己有淵博的知識,還提倡弟子們要精通五種學問:醫方明、內明、工巧明、因明、聲明,也就是佛教裏所講的五明。一、醫方明是指醫學方面的知識;二、內明是指佛學專業知識;三、工巧明是指雕刻、繪畫、科技等方面的知識;四、因明是關於演講和辯論方面的知識;五、聲明是關於各種語言方面的知識。作為一個教育家,還需要有莊嚴的儀錶,而佛陀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世界上最莊嚴的美男子。
   佛陀既是真理的體驗者,也是真理的化身。佛陀說法時,不僅語言上特別殊勝,形象上也含有巨大的威德,他的一舉一動,一語一默都是法的實踐。佛陀在一些大法會上,還會借用各種吉祥的神通變化來攝服眾生的心,比如放光動地等等。佛陀的說法確實具有非常強大的感染力,這些都不是其他教育家所能及的。正因為佛陀具備了如此眾多的優點,他的教化無疑是成功的,下面簡單地介紹一下佛陀說法的特點:

   (1)隨機布教:佛陀在四十九年弘化生涯中,始終本者契理契機的精神。是符合的意思,契理是佛陀所說的一切法符合真理;契機是符合眾生的根機。佛陀說法很講究契機,眾生的根機不同,就採取各種不同的方式,施設無量法門,對什麼類型的眾生就給予他們什麼樣的法門。佛陀度眾生就象醫生看病一樣,眾生有什麼樣的病,佛陀就給他們開什麼樣的藥方。
   在佛經裏有這樣的一個故事。當時佛陀有一個叫周利般特的弟子,他愚笨過人,記憶力又是非常差,他有個哥哥也在佛陀的僧團裏出家,對這個愚笨的弟弟非常嫌棄,因此總想把他趕出僧團外,周利般特為此覺得很苦惱。這天他正傷心地在哭著,恰巧遇上慈悲的佛陀,佛陀問他哭什麼,他說因為自己的愚笨,被哥哥所嫌棄。佛陀安慰了他一番,然後就讓他在僧團中幫忙掃地,並教他念掃塵除垢四個字,他確實非常笨,佛陀教他念掃塵時,他就忘記了除垢;教他念除垢時,他又忘記了掃塵,教了很長時間才把四個字念下來。從那以後,周利磐特每天都在寺院掃地,邊掃邊念掃塵除垢、掃塵除垢……”,由於心念的專注,一段時間後,妄想漸漸減少,無明漸漸減少,無漏的智慧光明也顯現出來。後來,周利盤特因為天天念這四個字的關係,證得了阿羅漢果。佛陀就是這樣,根據不同根機的眾生,施設不同的法門。在佛陀的八萬四千法門裏,就象周利般特這樣的眾生都可以得度,還有什麼樣的眾生不可以度化呢?

   (2)方便善巧:佛陀教化弟子並不是機械性的說教,也不是板著面孔給弟子種種教訓,應該這麼做、不應該那麼做,佛陀在說法過程中常常會運用各種生動活潑的比喻來說服弟子們,既有說服力又便於弟子們接受。佛經裏有這樣一個故事:一次佛陀帶著弟子到街上布教,走在路上,看見路上有張紙,佛陀叫弟子把這張紙撿起來,然後叫他們去嗅一嗅這張紙有什麼氣味,弟子說,這張紙因為包過檀香,所以能散發出檀香的氣味。過一段路又見路邊有條繩子,佛陀又讓弟子去把這條繩子撿起來,然後問他這繩子的氣味怎樣,弟子說,因為是一條綁過魚的繩子,所以味道很臭。佛陀就以此為喻給弟子講述了選擇朋友的學問:紙包了香的東西所以變香了,而繩子因為綁過臭的東西就變臭了,同樣的東西接觸不同的外境後結果截然不同。在修行道路上,選擇好的環境及善友是非常重要的,選擇好朋友,會使你在不知不覺中受他的影響而變好,如果遇上壞朋友,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受他壞習慣的影響,這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一樣的道理。
   佛經中記載,有個名叫億耳的比丘出家後非常精進的修行,卻由於過分勇猛用功反而不能相應,很苦惱,來找佛陀請教修行之道。佛陀問他:你在家時從事什麼工作?答曰:彈琴。佛陀問:琴弦太松如何?答曰:不能發出清脆悅耳的音聲。佛陀又問:琴弦太緊如何?答曰:會斷。佛陀說:修行也是這樣,過於放鬆會懈怠,過於緊張會增加掉舉。應該要避免著相,以平常心,不緩不急,始能與道相應。
   有一次,佛陀在路上見一位叫善生的青年,朝著虛空的不同方向不停的拜著。佛陀上前問道:年輕人!你在拜什麼?善生看到尊敬的佛陀在詢問自己,於是馬上停止禮拜,回答說:佛陀!我生在婆羅門家庭,我父親生前也一直都這樣拜著,他臨終時囑咐我說:兒啊!我死了之後,你一定要繼承我們的傳統,每天清晨到野外,禮拜東方、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的六方。我也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只為尊重父親的遺囑而已。佛陀說:善生啊!我的教法中也有拜六方,而且六方都有明確的內容,東方為父母,南方為師長,西方為妻子,北方為朋友,下方為僕役,上方為宗教師,佛陀還進一步為他開示了人間倫理,說明一個人生存在世間上,應該如何的處理好父子、師弟、夫妻、朋友、主僕、信徒與宗教師的關係,彼此之間應該盡那些義務,以建立家庭和社會的和諧。

   (3)權教和實教:佛陀將成道時所證得宇宙人生的真諦直接了當地告訴大家,這是佛陀的直暢本懷,屬於實教,佛陀的出世目的就是為了傳播這種真實之理。但眾生對於佛陀的無上大法並不都能直接接受,所以,佛陀針對各類眾生的根基,又在實教的基礎上,以權巧方便開出權教,權教者即是接引各類眾生的種種善巧法門。
   佛教的大乘經典《法華經》對於佛陀一生施設的教法就有明確的說明:何為實教?何為權教?經中以諸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目的是為開示眾生悟入佛的知見。基於這樣的一個標準,《法華經》提出了佛陀過去所說的教法:人天乘、聲聞乘、緣覺乘,所謂三乘的施設乃是權巧方便,真正學佛的道路唯有一條,那就是一乘。因此,經中說:十方國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

   (4)四悉檀:《大智度論》說,佛陀說法主要根據四種悉檀。悉檀是成就的意思,四悉檀是佛陀成就眾生、度化眾生的四種方法。下面一一介紹:
   第一、世界悉檀:是指世間約定俗成的說法,如房子、桌子、國家、大海等,佛陀說法時也是這麼稱呼的。如果離開了大家共同使用的概念,佛陀就無法給我們說法了,我們也無法聽懂。我們叫茶杯,佛陀也叫茶杯,這樣佛陀才便於向我們解釋這個茶杯是怎麼回事。佛陀告訴我們,茶杯只是一個假名而已,是因緣的和合,沒有實在性。因此,佛陀說法不離世間,隨順世間。
   第二、為人悉檀:指對不同的人說不同的法。因為人的性格、愛好、根基有別,所以佛陀教導眾生的修行方法、方式也各有不同。比如佛陀會對上根利智,慈悲心強者,說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對厭離心切者,說解脫道,出離三界:對貪著世間福報者,說人天因果;對依賴心強者,說他力救度法門;對獨立性強者,說自覺自悟之道;對國王,說治國之道;對婦女,說為婦之道;總之,佛陀根據不同根基的眾生,施設不同教法。
   第三、對治悉檀:所謂對治是針對眾生不同的煩惱習氣開設法門。我們每人都有著許多的煩惱習氣,修行的過程就是修理這些煩惱,所謂斷一分煩惱、證一分菩提,一旦煩惱斷盡,佛道也成就了。但眾生的煩惱無邊,該如何下手呢?佛陀是位大智慧家,他針對各種眾生的不同煩惱,建立相應的對治法門:對於嗔心重的人說慈悲觀;對於散亂心重的人說數息觀;對於貪心重的人說不淨觀;對於愚癡重的眾生說因緣觀;對於執常見的眾生說無常觀。這種針對性的說法就是對治悉檀。
   第四、第一義悉檀:這是佛法裏最真實、最究竟的法門,佛陀把他證悟真理直接說出來,令眾生瞭解宇宙人生的真實面貌,這是佛陀說法的最終目的。佛陀的出世但為顯示世間的真實,眾生也必須從證得真實中解脫煩惱生死。

   (5)四記答:面對眾生所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佛陀的回答方式共有如下四種:
   第一、一向記:對於比較果斷的問題,佛陀是採取肯定式的回答,比如有人問佛陀,人是不是都要死,那麼佛陀的回答是採取一向記,人肯定是要死的,誰都逃不了這一關。
   第二、分別記:若一個問題裏包含了幾個方面的內容,如有人問:到這裏來聽法的人是不是都信佛?是不是都已歸依三寶?對這種問題要採取一分為二的回答,有的人信也有的人不信;有的人已歸依,有的人尚沒歸依。對不同的問題,佛陀採取不同的解答方式,這是分別記。
   第三、反詰記:對提出的問題不做正面的回答,而是採取反問的態度。佛陀在世時,舍利弗有個在外道出家的舅舅,他的學術和辯才都很權威,得知舍利弗跟隨佛陀出家後非常不服氣,來僧團找佛陀辯論。他立了這樣一個論題:一切見不受,也就是說我一切觀點都不接受,打算通過這次辯論難倒佛陀。結果佛陀就問他是見受否?,就是說:你提出的這個觀點你接受不接受?他無言以對:假如接受自己的觀點豈非自相矛盾?假如不接受,這一論點也就不成立。後來,他也跟隨佛陀出家了。
   第四、舍置記:是一種置之不理的方式。佛陀對人們基於好奇心而提出的與修行解脫無關的問題採取沉默的回答方式。比如前面所說的十四無記問題,對人生、修行都沒什麼意義的,佛陀就用舍置記。
               

五、經教是怎麼來的

   現在說到的佛法,一般指的是經教,尤其是佛陀所說的經典。這些經典是怎麼來的?這是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一般的典籍都是作者親手撰寫的,佛經的數量那麼多,是否都是佛陀寫出來的呢?
   佛經大部分是佛陀親口說的,卻不是佛陀親手寫的。在佛陀時代,佛說法時弟子們靠自己的記憶來背誦,然後依文解義,如理思維,依法修行。弟子們弘法時也是依自己從佛陀那裏聽到的法,完全靠的是記憶。為了能夠繼承佛陀的遺教,避免佛法的失傳及誤傳,在佛陀滅後,僧團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對佛法的結集。這次結集經典的工作相當的嚴格而認真,必須證到大阿羅漢果位的人才有資格參與,人數有五百人之多,在王舍城郊外二十裏的七葉石窯洞內舉行。這次的結集隊伍中,阿難是個中心人物,結集時阿難坐中央的主位,其他比丘們四面圍繞,由阿難一句一句誦出經文,五百大阿羅漢靜聽作證,如果有人覺得不對的地方,就提出來共同討論糾正,如果沒人反對就確定下來。
   阿難原本是佛陀的堂弟,出家後一直在佛陀身邊,佛陀走到哪里他就跟隨到哪里,佛陀所講過的一切經教他都聽過,而且能夠一字不漏的記在心裏。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中,阿難以多聞第一著稱。他的記憶好到什麼程度呢?就好比將一瓶油從這個瓶中倒向另一個瓶中,能完完整整地點滴不漏。他的記憶相當於我們現在的答錄機,答錄機還會出現故障,而他的記憶則一點遺漏都沒有。佛陀四十九年中所說過的法他能完完整整的背誦下來,這種非凡的記憶實是相當難得。因此,佛陀滅後結集經典,作為誦出經教的人,他是最好的人選了。在誦出這些經教時,他按照當時法會的每一個情節、有哪些重要人物參加,法會所講的什麼內容,在這個法會裏發生了什麼樣的情景等等,都如實的按說法的時間次第誦出。比如佛陀講《法華經》時,誦出法華會上的內容;講《華嚴經》時,誦華嚴法會上的內容,乃至《般若經》、《楞嚴經》、《楞伽經》等等,都是這樣結集出來的。佛教對經典的結集不僅僅是這一次,從迦葉尊者宣導舉行結集後,又曾有過五、六次之多。
   至於每部經是否都是佛說的,這是佛教界比較有爭論性的問題。根據傳統的看法,認為經典裏的每句話都是佛說的,例如《華嚴經》八十經卷、《大般若經》六百卷,裏面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是佛說的。相反的看法是認為佛教經典並非全是佛陀說的,尤其是大乘經典,含有許多後人創作的成份,於是有人高唱大乘非佛說,提出許多經典是偽造的。這兩種說法究竟誰是誰非呢?我以為對於大乘經典,不應該認為一字一句都是佛說的,因為這種看法與《大智度論》中的經通五人說的觀點相違背;也不應該對後人整理的成份持否定態度,大乘經典告訴我們,抉擇佛法的標準要依法不依人。我們對佛法的抉擇,應該從法義的自身去把握,以佛法研究佛法,不應過多的去考證誰說的。
                 

六、佛法包括哪些內容

   初步接觸佛法的人,總會聽到人們對佛法做這樣的描述:或認為佛法無邊,或認為佛法博大精深,往往給人不著邊際的感覺,佛法究竟指那些內容呢?假如我們不弄清楚這個問題,修學佛法就不知從何處下手。

   1、從常法到教法:

   常法是指佛陀所證得諸法的實相,是宇宙人生的真實相,亦是宇宙人生的規律,無論佛陀是否證得它都存在著。這一規律不是佛創造的,也不是因佛陀出現才有,從無窮的過去至無盡的未來,它一直存在。無佛住世是這樣,有佛出世也是這樣,佛佛之間所證相同,不僅三世諸佛如此證得,歷代祖師所證的法也是同樣。有道是東方有聖人焉,此心同、此理同;西方有聖人焉,此心同、此理同,就是從這個意義上說的。
   教法是佛陀教導眾生如何走近真理、趨向解脫的法門。它是佛陀證悟真理後,觀察眾生因不了諸法實性而導致生死茫茫,為了引導眾生走出這段煩惱黑暗,佛陀將其所證得的法性回真向俗,施設無量法門引導眾生趨向解脫。佛教是依教法而得以體現,學佛修行是依經教,從聞思修而得解脫。

   2、從能詮到所詮:

   佛陀的教法包括了兩個方面:一曰能詮,即能表現的,一曰所詮,即所表現的。能詮又分兩個方面,即佛陀的言教與身教,所謂言教是通過言語將這些教法顯示出來;身教是通過佛陀的身體力行,如生活中的行住坐臥,語默動靜來體現,佛陀的一舉一動無不以智慧為先導,無不以實相相應,他以自身的如法言行為弟子楷模。因此,身教與言教都是表現佛法的管道。
   所詮的法也分兩種:即佛陀通過言教及身教表現出來的法。言教所表現的是佛陀住世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教法,如四諦、十二因緣、十八界、六度、乃至一切經典、律典等,令眾生隨聞得解,依聞起修。佛陀身教所表現出來的是佛陀彰現於外的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以及佛陀說法時的放光動地等等。佛陀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坐臥、舉止動默都含攝著教法,他如法如律的行為就是律儀的光明寫照。總之,無論是佛的言教還是身教,都是佛陀覺悟和智慧的表現。《金剛經》開篇說到佛陀吃完飯,洗過腳,結跏趺坐,這都是在表法。雖然看上去很平凡,卻充滿著法義。
   佛陀的教法主要分為兩大方面:一是以義理為中心的,一是以生活事相為中心的。其中以義理為中心的是佛陀對人生真相的闡述,及引導眾生走出生死,趨向解脫的方法,稱為教授,也就是,法是印度語達摩的意思。另一部分的法是以生活事相為中心的,即是佛陀日常生活中教誡弟子們一些生活細節的問題,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做,這種以生活規範為主的法在佛教叫,戒是止惡向善的意思,也是印度語毗奈耶。毗奈耶中國譯為調伏,即是通過這種法來調服弟子們的身、口、意三種行為。眾生無始以來養成了許多不良生活習慣,如貪嗔癡殺盜淫妄等,佛陀就象慈母一樣,為了清淨弟子們的身心,施設戒律來束縛弟子的身口意三業,使得弟子們身心清淨,這一部分內容在佛教中又稱為教誡。

   3、從佛陀到弟子:

   佛法的範圍很廣,它的內容並不局限於佛陀說的,同時也包含了弟子們所說。佛弟子們從佛出家、修行、證悟,依佛陀所說的法去行持,即是行佛所行,當然也是證佛所證了,修行的結果所證到的法與佛陀所證悟的法是一樣的。弟子們弘揚的佛法過程中,在自己對佛法的體驗、領悟的基礎上,對佛法進行解說、抉擇、闡發,將對佛法的所覺所知寫出來,與佛的法完全是一樣的。弟子們弘揚佛法的方式多半是對佛的經教解釋,所以在佛教的三藏十二部典籍中,除了佛說的經律二藏外還有論藏,論藏就是弟子們對佛經的詮釋。因此佛法不僅是佛說的,同時也有佛弟子說的,但不論是佛說、或弟子說,只要符合佛教的三法印就是真實的佛法。

   4、從佛法到世間法:

   佛陀所說的法無量無邊,現存於世的佛教典籍就已汗牛充棟,何況除世間保存的以外,還有深藏在龍宮裏的經典。但佛陀卻說:我所說過的法就象爪上的土那麼多,我未說過的法則如大地的土那麼多,可見佛法是何等的博大。佛陀一生在教化眾生的過程中,雖然施設了許多法門,但未曾說過的法卻是更多。
   佛法不僅僅限於佛陀說過的法,同時還有佛陀未說過的法。佛法也不僅僅保存在佛典內部,同時還有流露在佛典以外的佛法,比如世間上的哲學家、智者、宗教家等,他們的很多看法都可以歸納入佛法範圍內。因此佛陀在《阿含經》裏說到:一切世間微妙善語皆是佛法。世間很多宗教家和哲學家,在人生過程中所悟到的也有很多是真實的、道德的,這一部分道理自然也屬於佛法的範疇,所以說它們是佛法。佛法除了對邪惡的、錯誤的東西進行批判外,對一切正確的、有益於自他身心、人格的思想,都採取包容的態度。  5、一切法皆是佛法:對佛法的理解不僅局限於佛法之中,同時還應從佛法以外去領悟。世間的萬事萬物都蘊含著佛法,它的範圍很廣,所以《金剛經》中有這樣一句話:一切法皆是佛法。為什麼呢?因為法的實相就蘊藏在宇宙人生的一切現象中,因此生活中的一切都包含著真理、包含著佛法。古德曰青青翠竹、無非般若,鬱鬱繁花,無非中道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都說明了同樣的道理。
   一切法都是佛法,因為佛法是真理,而真理是普遍的、必然的,因此佛法自然不能離開一切,自然包含在一切法中。就如佛教中的緣起、空、無常、無我等法門,都揭示了世間的真相,宇宙萬物都是緣起的、空的、無常的、無我的,所以,在世間萬事萬物裏我們都可以觀察到佛法,領悟到佛法,乃至證得佛法。修行就在生活中,只要善於觀察萬事萬物,那麼萬事萬物都會給我們講法。古德有無情說法的明訓,如果我們離開生活去尋求佛法、尋求解脫,就象在兔子頭上硬要找到一對免角一樣。所以佛教有這樣一個偈子: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免角
             

七、如何抉擇究竟的佛法

   佛陀設教,隨著眾生的根基不同,除直暢本懷,顯諸法真實相又開設無量方便法門。佛陀滅後,教法在數千年的流傳過程中,弟子們又隨著自身對佛法的理解,對佛法進行闡釋及發揚,這些經教典籍,自然存在方便與真實,了義與不了義,乃至正確與錯誤,對此我們應該如何來去分辨、判斷、抉擇真實而究竟的佛法呢?

   1、依四依

   (1)依法不依人:一般修學佛法的人,對佛法的信仰往往是建立在對佛陀人格崇拜的基礎上,因此在接受佛法時非常注意說法的人,特別在乎佛法是不是佛說。以為佛陀親口說的才是真正的佛法,否則就不是佛法,這是值得注意的問題。特別是近幾年來,隨著學術界的研究,出現了對佛教經典的不同的看法,比如說大乘經典是不是佛說?由於這類問題的爭議,使許多人在信念上發生了動搖,認為大乘經典不是佛陀所說就失去了可信性。這種人對佛法的信仰完全是建立在佛陀的人格上,不知道佛法雖然是佛陀所創見,但佛陀並非唯一證得佛法的人。佛法乃是三乘聖賢所共證,佛陀所說是佛法,佛弟子證佛所證,說出來的照樣也是佛法。只要符合于宇宙人生的真理、符合于三法印,無論是誰說出來都是佛法。
   還有一種現象是:有的人聽法是憑著自己的情見,一定要自己所尊重的法師所講的法才肯相信,認為只有他所講的法才是最可靠、最真實的佛法,其他人所講的法就覺得不可信,因此也不願意聽。正是由於人們的這種觀點,才使佛教出現宗派的對立,每個人都以自己所推崇的師父所講的教法為標準,這種圍繞一個人為核心來接受佛法的現象是非常不可取的。佛陀是大智慧者,知道眾生有這種毛病,所以才為我們提供了檢驗佛法真偽的標準。提倡要依法不依人,所接受的法是不是符合佛法的真理,是不是符合三法印,才是我們判斷真理的根本方法,而不應隨著個人的情見與好惡,對佛法進行說是道非。

   (2)依義不依語:義是義理,語是語言、文字。佛法的弘揚必須要借助世間的語言文字,假如離開了語言文字,佛法就無法在世間上得以流傳。正如我們接受佛法一樣,無論是聽法師講經還是自己誦經,都要依賴語言文字。這樣一來,有人或許會以為表達佛法的語言文字便是佛法了。因此,一些人學佛只懂得誦經、拜經,很少去注意經中究竟講些什麼。針對這種情況,佛陀教導我們要依義不依語。佛經中的語言文字是為了揭示宇宙人生的真實,是為幫助我們認識人生的解脫之道,但修學佛法不可以停留在語言文字,要透過語言文字。就如佛經裏所講的,如果有人用手指著月亮,他用手指是為了讓我們看到月亮,月亮並不在手指上,如果我們的眼光只看到他的手指,而不知道從他手指的方向看去,那麼我們永遠都無法看到月亮。
   同樣的道理,佛經中的一切語言就象比喻中的手指一樣,是指導我們瞭解佛法、認識真理的工具。如果我們修學佛法只停留在語言文字上,把佛教當作一門學術去研究,縱使經歷河沙劫,猶如蒸沙煮飯,徒勞無益。《法句經》說:雖然能誦一千個頌,如果不懂裏面的意思,還不如只誦一個頌而瞭解裏面的意思,所以我們學佛不可以停留在書本文字上,學佛幾十年,最後經還是經,自己還是自己,永遠都得不到佛法的真實受用。

   (3)依智不依識:識是虛妄的,取相分別的,學習佛法不能離開意識的作用,需要由妄識來接受佛法,再由識對世界人生進行重新考察,從而改變以往的錯誤觀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但識是虛妄的,取相的,假如我們停留在識上,永遠都不能與道相應,不能見道。經中說到見道要在妄識妄境都熄滅的基礎上,無漏智慧生起,始能與道相應。以為覺悟的人生是以智為本,因此要依智不依識。

   (4)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了義是究竟而徹底圓滿的,不了義則是不究竟、不徹底、不圓滿的。佛陀的教法分實教和權教兩個方面,其中實教是佛陀親證的圓滿究竟的人生真理,也只有實教才能表現佛陀出世的本懷,令眾生直接悟入佛的知見,證得佛的境界。而權教則是屬於方便教,是佛陀為劣根眾生而施設的。在四悉檀中:世間悉檀、對治悉檀、為人悉檀是權教;第一義悉檀則是實教。佛教在流傳過程中,因時空的不同,為適應各種根基眾生的需要,出現了許多方便教法。學佛者應當善於分辨一大藏教中,何為了義,何為不了義;當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法華經》對於了義與不了義以比喻進行了說明:有導師領著一批商人外出尋寶,因行程實在遙遠,商人們走著走著就不肯前進了,導師為使他們繼續前進,就在前面幻化了一座城市,告訴他們前面不遠就到了,商人們聞言又高興地往前走。在化城恢復體力後,導師才告訴他們真相,要求他們繼續往前。二乘眾生嫌佛道遙遠不肯去修,佛陀就告訴他們聲聞乘法門,一旦他們證得阿羅漢果後,佛陀才告訴他們這個果位還究竟,只是了斷生死,可以休息一下而已,還得再往前修才可抵達真正的佛位,又勸二乘聲聞回小向大,修六度法、菩薩行,利益無量眾生、積集無量福德而圓成佛果,可見聲聞法是佛所立的方便權教。但佛陀出世本懷是要眾生直接悟入佛的知見得以成佛,我們修學佛法的目的也應當是這樣,求得佛的知見,證得佛的境界。所以,在修行的過程中應該依佛法的實教作為修學的依止,這樣才能獲得最圓滿的境界,才能得到佛法的真實受用。

   2、依三法印

   三法印,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印是印證、印可的意思,具有決定性的判斷作用。三法印是判斷佛法虛實的三種標準,我們如果要判斷自己所接觸的法是不是真正的佛法,就得根據三法印來印證它,如果符合三法印的道理就是佛法;如果不符合三法印就不是佛法。三種法印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呢?

   (1)諸行無常:諸行指一切有為法,諸行無常是說一切有為的現象都是不長久的。人生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壞空,時間有四季變換,一切物質有生住異滅,總之,世間上一切東西都是苦空無常的。

   (2)諸法無我:人人都認為有一個實實在在的自我存在著,然而又是怎麼一回事?依印度宗教對我所下的定義是:我具有常恒、主宰、自在的意思。可是我們觀察世界上萬事萬物,不論是外面的山河大地還是我們的內在身心,都找不到常恒不變的、能夠自在超越的主宰者,由此可知,世界上根本沒有不變的、能自我主宰的實我存在,因此佛教講諸法無我。既然是沒有我,那麼萬事萬物究竟是依什麼而存在呢?佛教認為世間的一切都是眾多因緣的組合,種種條件互相依賴、相對假立的結果。萬事萬物既是因緣條件決定的,便沒有永恆性,主宰性,所以說諸法無常、無我。

   (3)涅槃寂靜:涅槃是寂滅的意思。寂滅就是心中斷盡一切煩惱,通過修行滅除一切煩惱而達到安寧自在的境界就是涅槃。
   三法印是建立在緣起法上的:依緣起生滅現象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從緣起寂滅的角度建立涅槃寂靜的境界。它也是驗證佛法真偽的標準,我們所接受的法是不是真正的佛法,只要用這三法印進行對比,看它是否符合標準。因此,只要我們掌握了這一標準,那麼任何法都欺騙不了我們。
              

八、法的差別及內涵

   佛法以法為中心,佛陀之所以成為佛陀,因為他證得了這種法。在四依裏也講到了要依法不依人,可知法在佛教裏的重要性。同時,佛陀也曾告訴弟子們,在修行過程中要自依止、法依止。
   佛陀是人天導師,為什麼不教我們依止他而要我們依止自己呢?因為佛法的修行完全依靠自覺,從斷除煩惱到開發智慧是靠自己的覺悟,內在的煩惱必須自己用佛法的智慧去洗滌。這就象餓了必須自己去吃飯才能飽一樣,如果不肯吃飯,別人對你再好也無法使你解除饑餓。佛陀雖然具備了無限的智慧和能力,但也只能把他證悟的經驗告訴我們,讓我們沿著他所走過的路解脫生死、證得佛果,如果自己不努力,佛陀也是無能為力的,因此在修行中首先應自依止。
   其次是法依止,為什麼要依止於法呢?人活在世間上都想追求快樂,但我們卻總是陷入煩惱的困境中無法自拔。因為我們心中沒有真實的法,就好比我們與敵人作戰而手中沒有武器一樣,終歸是戰敗而歸。同樣的道理,我們與煩惱作戰,手上一定要有斷煩惱的武器,這個武器就是佛法。佛陀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後,對人生的痛苦及解脫悟出一整套解決之道,唯有佛法才能真正引導我們走出生死長夜,達到究竟的解脫。
   然而,佛法是那樣博大精深,對於初學佛法的人來說,如何把握它的要領呢?印順法師在《佛法概論》中,為我們詳細分析了佛法的重要內涵:即文義法、意境法、依歸法。

   1、文義法

   文義法是指詮釋佛法的語言文字。如佛教中的三藏十二部典籍,就是諸佛菩薩、歷代祖師為引導眾生斷惑證真而指明的方法,這些經教文字的本身雖然不是真理,但它能引導我們認識真理,趨向解脫,所以稱為佛法。

   2、意境法

   意境法,依《成唯識論》說:法即軌持義,軌,是軌生物解;持,是任持自性。我們所接觸的一切事物都有它的特性,如水是以濕為性,火是以曖為性,地是以堅為性,風是以動為性。凡是具有一定特性,能夠使我們對它產生認識的現象都可以稱為法。如眼睛看到的顏色,耳朵聽到的聲音,鼻子嗅到的香臭,舌頭嘗到的味道,身體接觸的環境,思想思維的一切法。意境法涉及的範圍非常廣泛,它包括我們認識的一切事物,比如好壞、善惡、長短、是非、邪正等,都屬於意境法的範疇。

   3、依歸法

   依是依賴,歸者歸向,依歸法是我們在學佛過程中能作為依賴的法。我們究竟要依賴什麼樣的法呢?文義法和意境法是否可以作為我們的依歸?文義法、意境法與依歸法是什麼樣的關係呢?
   首先我們要瞭解文義法和依歸法之間的關係。文義法是指一切能表達佛法道理的語言文字,修學佛法不可不依賴它,但又不能執著於語言文字,這就是依義不依語,因此說,依歸法與文義法之間是不即不離的關係。
   其次是歸依法與意境法的關係。意境法的內容和範圍非常廣泛,修學佛法只能選擇其中善的、正確的,因此意境法也不是我們全部歸依的物件。我們所要歸依的法主要有以下三種:即是真諦法、中道法,解脫法。

   (1)真諦法:真諦是真實的意思,是佛陀所揭示的宇宙人生的真實相,包括了因果法,無常法、緣起法、四諦法等等。什麼是因果法呢?因果法是人生的因果原理,因為我們對因果不能正確的認識,所以才有人死如燈滅的斷見,以這種錯誤的認識去面對人生,就會產生錯誤的行為,導致無邊的煩惱。而佛教的三世因果觀所反映的客觀真實相就是真諦法。無常法也是人生的真實,我們看世間時,總以為一切是長久的,不知道這種認識與客觀規律相違背,是在無常法裏追求不變的常法,結果帶來了太多的痛苦,而無常法則如明燈照破眾生的無明夜空,為我們揭示了宇宙間種種的無常,使我們瞭解世間的真實相,這也是真諦法。
   再就是佛教的無我法緣起法,未接觸過佛法的人通常都會認為生命中有能主宰的實我存在,乃至萬事萬物中都有實在的主宰者,由於這一錯誤觀念致眾生無邊的迷茫,佛教認為任何現象都是因緣所生,中間沒有一個主宰者和能生者,萬事萬物都是因緣條件的和合,這就是諸法的真實性。
   四諦法也顯示了人生的四種真實,即苦諦、集諦、滅諦、道諦。第一步,說明世間是苦,世間的苦很多,歸納起來有八種: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冤憎會苦、五蔭熾盛苦。如果再詳細地說明,則有八萬四千苦乃至無量諸苦,這麼多的煩惱痛苦究竟從何處而來?其根本原因何在?這就說到集諦了。集諦指出了人生痛苦的真正根源,人生的痛苦從何而來呢?有人會認為是由於我們沒有錢,沒有地位,但是如果一個人有了足夠的錢和很高的地位,是不是就永遠不再有煩惱痛苦了?其實不然,佛教認為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並不是外在的生活環境,實際上是生命內在的無明煩惱,眾生因為無明煩惱而造業,業力又導致痛苦,這就是眾生痛苦的根本原因,也就是集。我們應該如何斷除生命中的煩惱痛苦,達到永恆的快樂呢?這就需要知道滅諦和道諦。所謂滅諦是滅除生命中的一切煩惱,達到寂靜的境界,佛教把這種境界叫做涅槃,作為一個修行人,涅槃才是真正的目的和歸宿,也就是人生中最永久、最真實的幸福和快樂。應該怎樣才能達到解脫的境界呢?要通過佛法的修證,關於修證方面的問題就是道諦。下面接著談中道法。

   (2)中道法:中道在佛教裏有兩層意思,一是折中義,一是真實義。折中是不偏不倚而恰到好處的中庸之道,世人的思想往往很極端,不是偏左就是偏右,不是偏常就是偏斷,總不能保持在中道上。有的人以斷見對待人生,認為人生一世,草木一春,所以他們的思想中就沒有任何因果概念,就會及時行樂乃至損人利己。又有人認為人生是永恆不變的,對世間的一切現象都要求恒常不變,一旦願與事違就無法接受。在修行上,印度許多宗教都偏向于苦修,希望通過苦修來折磨自己,以求將來升天。而有的外道偏向于樂修,比如印度的順世外道,覺得人死如燈滅,於是就懷著及時享樂的態度。佛教所提倡的修行是不偏苦亦不偏樂的修行方式,對那種極端的苦與極端的樂進行了折衷。在見解上,佛教既不主張常見也不主張斷見,而是提倡一種既不偏常亦不偏斷的中道見解。
   中道的第二個意思是真實義,中道不僅是一種折衷,最主要的是反映真實且合理的修行方法。真實的修行方法是什麼呢?它的主要內容是八正道。在佛經裏,釋迦牟尼佛把它稱為古仙人道,為什麼這麼說呢?過去諸佛之所以能成之為佛,是因為修行八正道的原故,現在的眾生也是要通過修行八正道而成佛,未來的眾生還是要經過修行八正道而成佛,因為八正道是趨向解脫的不二中道,唯有通過八正道的修行才能成就解脫。
   解脫又分兩種,一是心解脫,一是慧解脫。心解脫是解脫心靈上的煩惱,一個人之所以活得不開心,多半是因為心中有煩惱,煩惱使我們的心情時常處於茫然和痛苦之中,煩惱使我們造種種惡業,依八正道修行斷除心中的煩惱,是為心解脫;其次是慧解脫,慧是智慧,由成就智慧如實的正見人生,不再有認識上的困惑,便是成就慧解脫。
   修學佛法應該以真諦法、中道法、解脫法為依歸。從聞思修樹立人生的正見,依正見才能見真諦,真諦就是宇宙人生的真實相,在對人生正確認識的基礎上,然後樹立德行,這是中道的德行,依中道行成就解脫。所以在佛教中真善美是一體的,善必須建立在真的基礎上,因為真和善所以才是美的,美和善也得建立在真的基礎上,離開真就會變得虛而不實,根本談不上什麼善和美,所以真善美在佛法裏是一體的。
               

九、總說

   佛與法是一個很大的題目,從廣義上來說,它包括了佛法的全體,自然不是利用兩次講座的時間所能介紹完的,因此,這次講座也只能給大家提供一個學習佛法的綱領,希望能夠對諸位學習佛法有所幫助,謝謝大家。

   (全性整理)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