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2/14 22:58:16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2/14 22:53:29   編輯部 報導 

略論佛家生態學的理論框架   姚南強 佛教線上

人說,佛家重死,道家重生,道家有生態學,佛家只有涅槃論。其實,這只是一種誤解,生死相依,言生者必論死,反之亦然,佛家也有豐富的生命哲學,其中也有系統的生態理論,是否可以概括為二個基本原理、三個主要命題:

一、原理1:真如一體的宇宙統一論

唐代《永嘉玄覺證道歌》雲:一性圓通一切法,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來合。

這裏實際上涉及到宇宙的統一性問題,紛繁複雜的大千世界是否具有其內在的統一性,比較徹底的哲學派別都主張世界的統一性,或是統一於物質,或是統一於精神。從這種一元論的宇宙論出發,又要涉及一般與個別、共性與個性的辯證關係。世上萬事萬物各有其特殊的規定性,這叫做個別、個性。然而它們之間又有一致性、共有屬性,唯物主義講物質性,佛家講佛性。共性存在於個性之中,佛性即在每一有情眾生之中,故一月普現一切水一法遍含一切法我性同共如來合。由此,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大般涅槃經》雲:我常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乃至一闡提等亦有佛性。眾生,亦譯作有情有情眾生等,泛指一切生命存在,以人類為主,包括一切有生命的動物,佛教所認為的眾生與現代的生命有很大不同。在它看來,世俗世界的一切眾生,可以從大的類上分為六種,也就是天、人、阿修羅、畜牧、餓鬼、地獄、合稱六道。佛性,佛指覺悟,性,意為不變。佛性亦譯如來佛性覺性,原指諸佛的本性,後發展成為眾生成佛的可能性、因性、佛性種子等。一闡提人,是指不具有信仰佛教之人、斷除一切善根之人。所謂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意思就是說,一切眾生都先天具有成佛的因性種子,都具有成佛的可能性。

佛性論認為,佛法是一種永恆的真理,是一種普遍的存在,月映萬川,能投入到一切萬物之中,也能與一切眾生相應符會。這種普遍的真理,稱之為真如,當它顯現在萬物之中時,就是萬物的法性。呈現在一切從生之內時,就是一切眾生的佛性。由於真如是普遍的,所以佛性也就是普遍的。一切眾生,無論其性質善惡染淨,都會先天領有真如,即先天具有佛性,先天具有成佛的種子,這就是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這種統一的真如佛性的宇宙本體論,強調眾生,乃至一草一木皆有佛性,成為佛家生態論的哲學理論基礎,是佛家普度眾生、泛愛萬物思想的邏輯起點。

二、原理2:因緣和合的世界和諧論

佛教認為世界萬物都是因緣生起,《入楞伽經》說:一切法因緣生。這裏的因,指引生結果之直接內在原因;緣,指由外來相助之間接原因,也就事物產在的關係或條件。佛家認為一切萬有皆由因緣之聚散而生滅,稱為因緣生、緣生、緣成、緣起。而由因與緣和合所產生之結果,稱為因緣和合。宇宙一切萬物皆由因緣和合而生,這是說宇宙間一切事物和現象的生起變化,既有其內在原因,又都有相對的互存關係或條件。佛教常用此有則彼有,此生則彼生,此無則彼無,此滅則彼滅來說明緣起的理論。緣起說是佛教用以解釋世界、社會、人生和各種精神現象產生根源的理論。大乘佛教的有宗,(又稱瑜伽行派)進一步提出阿賴耶緣起論。說是世界是由構成的,識是指精神類現象,共有八識,即與五種感官相聯繫的五識,第六是意識,第七是末那識,第八才是阿賴耶識,阿賴耶的本意是指,故又稱為藏識,之所以為,是因為它藏有種子,可以潛在具有生萬物的功能,其中按有否業力分為有漏種子和無漏種子。其中,有漏種子本身並不是實體,但卻具有派生萬物的功能。即阿賴耶識有漏種子派生其他七識,再由八識派生宇宙萬物。至於阿賴耶識及其種子又從何而來?佛家只說是從無始來,同時而有。

現代的宇宙大爆炸起源假說中提出大爆炸的起點,是一個奇點,此奇點無時空屬性,但卻具有派生宇宙萬物的功能,奇點的爆炸,產生光子等基本粒子,再聚合為原子、離子、分子,進而構成星雲乃至宇宙天體。[1]這不就是阿賴耶識中的有漏種子熏生萬物嗎?

佛教緣起論認為宇宙一切事物都是因緣聚合而生,因緣散失而滅。緣起論自身又包含著兩個合理的理念:關係過程。緣起思想是認定宇宙事物是諸多因素的組合,凡事都是一種關係;既是關係組合,又是不斷運動變化的,即凡事都是一個過程。這是符合辯證法的世界是普遍聯繫和永恆發展觀點的。從世界的本源和事物產生的角度,佛家的緣起說又認為在事物的生成中最基本的有兩類因,一是近取因,又叫親因,如製作金杯中的金塊,二是俱生緣,也就是外因,如金匠的勞作,二者缺一不可,《俱舍論》還講有六種因等。總之,這各種因素都是相互聯繫,相互依賴,只有因緣具足,才能和合而起,事物才能存在和發展。佛教緣起論為和諧世界的建設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石。緣起論的萬物由因緣聚合而生即緣起共生的思想,邏輯地肯定世界的多樣性,肯定世界的多極格局,由此也必然提倡多邊合作、和諧共贏的主張。

這種思想用在自然環境上,就是要強調自然和社會的相互聯繫和依賴,實現生態和諧,佛教有依正不二之說,正是正報,是指生命主體,依就是依報,是生命依存的環境,首先是作為自然環境的國土世間。不二就是指二者不可分割,生命主體不能脫離外部環境,由此才說入世中求出世。作為佛性的心必須與境相應,心不孤起,托境方生,超世間的真諦又只有在入世間的體驗之後才能領悟。比如,正是看到了世事無常,才能領悟空假真諦,正是目睹人生多苦,才能萌發涅槃之求。五代時禪僧皎然《偶然》詩其三雲:

隱心不隱跡,卻欲住人寰。

欠樹移春樹,無山看畫山。

居喧我未錯,真意在其間。

總之,出世者必須先入世,隱心者不可隱跡,而悟心者必先緣境,真意在其間也。甚至如果沒有境,還需造境,本來佛家教義,是指外境假有,皆為心之主觀臆造。故佛家有顯境、緣境、取境之說,但又要求不執境、不著境。但境又是起心領悟的必要條件之一,要借假()才能修真,甚至在一定條件下還要創造出一個境:欠樹移春樹,無山看畫山”[2]

對於這種生態的和諧,佛家描述為:太陽滋養植物,植物滋養動物,而動物死後又再滋養植物。一些生命的死亡滋養著另一些生命的延續;而另一些生物的死亡又滋養著其他生物的延續。”[3]

三、命題1:眾生平等的生命慈悲觀

平等即均平齊等,無高下、淺深之差別。指一切現象在共性或空性、唯識性、心真如性等上沒有差別,稱為平等。為差別之對稱。《五燈會元》上說:天平等,故地常覆。地平等,故能常載。日月平等,故四時常明。涅槃平等,故聖凡不二。人心平等,故高低無諍。佛教的平等來源於其教理中的眾生皆有佛性的理論。月映萬川,佛性分有于每一眾生,而人心即是佛性,人人有佛性,人人能成佛,乃至眾生有情,這是一種廣茅的生命平等。

《大智度論》卷二十七雲: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這是說給與歡樂為,拔除痛苦為,合稱慈悲。愛一切眾生為大慈,拯救一切受苦受難的人為大悲。佛家以慈悲為懷,提倡廓然大公的利他精神。佛稱兩足尊,即具足智慧和慈悲。菩薩實行四無量心,即慈、悲、喜、舍四無量。唐代王維《燕子龕禪師》詩雲:救世多慈悲,即世無行作。表明慈悲救世之心。佛菩薩心量廣大平等,救度一切眾生,故稱大慈大悲, 佛家又把它形象化,稱彌勒為大慈尊,稱觀音為大悲菩薩

南本《涅槃經》卷十四雲:一切聲聞、緣覺、菩薩、諸佛如來,所有善根,慈為根本。這是說慈悲是佛教教義的根本之點。生命誠可貴,佛教不僅珍惜人類自己的生命,而且教育人們要珍惜一切眾生的生命,眾生都有平等的權力。人類要想有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就必須與自己生存環境裏的其他生命體共生和協調,正確地對待和尊重一切不同形態的生命體,其關鍵就是要人類善待其他生命。

四、命題2:戒殺素食的行為道德論

不殺生居佛教戒律之首。殺生的人,當墜落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中,受無窮苦;僥倖為人,亦受短命等惡報。不殺生首先是不殺人,推而廣之,也要愛惜一切生命,特別是動物。佛教稱之為四生九有,即居於三界九種地方的卵生、胎生、濕生、化生之眾生。戒又分止持作持。就止持而言,殺生為最大的惡業;從作持而言,則放生為最大的功德。

唐代詩人白居易有詩雲: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

現實生活中瘧殺動物的現象比比皆是,菜場屠宰雞鴨,未等斷氣,已拋入湯鍋去了,活剝安鶉、青蛙,鮮血淋漓。又有所謂種種美食文化,如:活吃猴腦、醉蝦、清蒸大閘蟹、龍須鳳爪、活叫驢(從活驢身上割肉)、澆驢肉、三吱兒(吃活的小老鼠)、脆鵝腸、活熊取膽、生魚片、紙包活蝦、風乾雞、炭烤乳羊 、白玉藏龍(泥鰍)、開口活魚、烤鴨掌等等。殺法多種多樣,全不顧及動物也是一般骨肉一般皮之痛楚。

佛教把不殺生戒作為五戒十善之首,作為信仰者的首要條件和最基本的行為規範。佛教《梵網經菩薩戒》中,把殺生戒分為8種表現形式,依次申明不殺生戒是‘‘方便救護一切眾生的菩薩情懷。

一是自殺。不是自己殺自己,是指親自殺害、剝奪其他生命。

二是教人殺。那教唆他人殺害生命。   

三是方便殺。巧設方法,致使死亡。如教人去危險的地方,使其喪命。   

四是讚歎殺。鼓勵和稱讚殺戮。   

五是見作隨喜殺。見到別人殺生或自殺的行為、場面,心生歡喜、幸災樂禍,暴露其有殺人惡念。

六是咒殺。用咒語詛咒,希望死亡或不幸。

七是殺因、殺緣。殺因是惡毒之心,是主因;殺緣是殺生的機會,是助緣。兩者結合,就產生殺生的行為。即是主觀有意製造殺生的條件。

八是殺法、殺業。殺法是殺生的工具和方法,即具體實施的手段;殺業即殺生行為惡果已經存在。

經中進一步勸說世人不僅不殺生,而且還不要選擇與殺生有關的職業,甚至保存殺生的工具、製造暴力工具等。經中說:若佛子,不得蓄一切刀杖、弓箭、矛斧、鬥戰之具,及惡網羅締殺生之器,一切不得蓄。……不得蓄殺眾生具,若故蓄者,犯輕垢罪。雖然是小罪,也是不允許的。

作為佛教徒,做到不殺生還不夠,必須要放生,主動地去放生,應該用佛教慈悲心去對待一切眾生,用因果輪回的自律心去堅定意志,救度眾生的苦難。因此,經中說: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 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而殺而食者,即殺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風是我本體,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若見世人殺畜生時,應方便救護,解其苦難。常教化講說菩薩戒,救度眾生。

《金光明經.流水長者子品》。謂釋迦佛過去世曾為流水長者子。一次,長者子經一空澤,見池水涸竭,萬魚被曝曬將死。長者子先取樹葉遮住陽光。後來發現,惡人為了捕魚:在源頭處截斷了水流。長者子即向國王借了象隊,到上流用皮囊盛水,運到空澤,傾瀉池中,救活了萬魚。中國行放生,當始于隋代天臺大師智顗。《佛祖統記》卷二三載智顗買斷扈梁;悉罷江上採捕,讓漁人放生在天臺山海隅。

《佛說業報差別經》中,更加詳細地論述了殺食行為的禍患與不殺食的好處。其中,指出殺生的惡行有十種,能夠讓殺食者得到短命的惡報,反之十種不殺生的善行,可讓人少得病苦和長壽。

佛教對其他生物生命的尊重,源於其生命權利的平等觀念,也體現了佛教對眾生的慈悲心懷,而從輪回說出發,你現在所殺的一魚一禽也可能是你的前七世父母投胎。同樣,殺豬羊者後世投生豬羊,你自已也有可能變為被殺的動物,被殺的種種痛楚也會身受,故已所不欲,勿施於他。

《大乘楞伽經》中說動物:悉曾為親屬,眾穢所成長,恐怖諸含生,是故不應食。一切肉與蔥、蒜及諸酒,如是不淨物,修行者遠離。這是說人與禽獸,同屬有情,隨業生死,流轉無定,故從無始劫來,皆曾互為父子、母女、兄弟、姐妹、夫婦、朋友,骨肉至戚,天性攸關,夙生恩愛,恍同目前,奈之何睹其宛轉就死而不救,反忍心取其肉以為食哉?而且彼豬羊等,身分污濁,內貯屎尿,外依泥滓,猶如糞窖,亦同膿聚,奈何號稱人類,性好清潔,竟效蛆狗惟穢是嗜!且今人類所食肉食,氣質粗臊,含毒尤多,令人血污身重,神昏志頹,亦同蔥、蒜,增恚助淫,惡臭薰蒸,染成疫癘。

《梵網經》雲: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涅槃經》也說:夫食肉者,出大慈種。

不食葷腥原為不食葷辛, 葷辛是指蔥、韭、蒜等五種辛萊,由味道辛烈,食之恐刺激強烈,影響心性修行,只是一種遮戒。但在進一步發展中與佛家戒殺生的規定聯繫,轉義為不食魚、肉。成為中國漢族佛教文化的特色之一。

不食葷腥的對治,則是提倡素食, 素食文化已成為現代的一種時尚,有些西方學者甚至把素食列為現代人格要素之一。有人列舉了吃素的48個理由,[4]如有利於保護環境,保護動物:畜牧是破壞森林的最大力量,肉食間接成了破壞地球的力量。”“養活一個肉食者所需的土地生產力,能養活二十個素食者。”“無數的動物由於大量的飼養而被虐待。素食有益健康:素食減輕腸胃負擔。”“素食者罹患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的機率較常人低。”“世界上最強壯的動物卻是吃素的,如大象、牛、馬、駱駝等。素食對治現代的一些富貴病,如高血脂、高血壓、肥胖等可能是有益的,飲食清淡些也有助於健康。日本的松濤弘道的《佛家珍言》雲:一、少肉多菜;二、少鹽多醋;三、少糖多果;四、少食多餐;五、少衣多浴;六、少車多步;七、少煩多眠;八、少怒多笑;九、少言多行;十、少欲多施。這十少十多是佛家養身修心之道,清心寡欲、清淡而多動有利於身心健康。

五、命題3:共存共榮的佛國淨土論

作為一種生態和諧、共存共榮的理想境界,在佛家就是佛國淨土。

《阿彌陀經》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即國土、世界。一類業報相類似的眾生共同感現一個國土,稱為依報。眾生的心識和業報千差萬別,因此,國土、世界也是形形色色,無窮無盡。淨土相對於穢土而言,其間沒有生死煩惱、污濁痛苦。也稱為佛土、清淨世界,在我們現在住的這個世界一直向西,經過十萬億個世界,就可以到達西方極樂世界。那裏是一個最理想的樂園,無論是外部的生活環境,還是人們的衣食住行,乃至人際關係一切都是盡如人意。這個世界有七重欄楣、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七寶池、八功德水、四色蓮花、七寶樓、七寶黃金地。微風吹動行樹羅網,出微妙音樂,眾鳥齊鳴,皆演法音,聞此等音聲者,皆生念三寶之心

對於此婆娑世界的發展,佛陀認為經過眾生的努力和改造,待將來彌勒佛下生時,必有一全新的面貌,並構畫出了這一世界新貌的模式:首先自然環境極其優美,其地平淨,如琉璃鏡,無石沙瓦礫。金銀寶玉,現於地上。地出流泉,清淨無竭,生柔軟草,冬夏常青,樹木繁茂,花朵熾盛。自然粳米,無有糠秕,眾味具足。沒有了蚊虻蟋蠍蠅蚤和毒蛇惡蟲,天空雨八味水,潤澤普周,地上卻沒有積水,亦無泥淖。空中清明,淨無雲翳。海出涼風,清淨調柔,觸身生樂。生態環境達到了高度和諧健康。同時,人民身心健康也處於很高水準。五欲眾具,快樂安隱,亦無寒熱風火等疾,無九惱苦。壽命具足八萬四千歲,無有中夭。人身悉長十六丈,日日常受極妙安樂,遊深禪定以為樂器。從整個社會及人民道德水準看,也遠遠高於今世。其土安隱,無有怨賊劫窺之患,城邑聚落無閉門者,亦無衰惱水火刀兵及諸饑饉毒害之難。人常慈心,恭敬和順,調伏諸根,如子愛母,如母愛子,語言謙遜。這種人、社會、自然健康和諧的美好藍圖,正是現代醫學和人間佛教共同追求的目標。

所以,佛家認為,在由轉論王出世的太平盛世:人民豐樂,安穩無何怖畏,民戶殷多……教人不殺,不與勿取,不行邪淫,實語正見……一切土地自然沃壤,鬱茂滋液,譬如有人以蘇油塗物……又此福德轉輪聖王,為諸人民所愛敬,心常喜樂,如子愛父[5]

佛家生態理論在構建和諧社會中有積極的指導意義,也是人生佛教的題中應有之義。

/姚南強(華東師大社會學系教授)

注釋:

[1]可參見霍金《時間簡史》湖南科技出版社2002年。

[2]皎然《偶然》。

[3][]矢崎勝彥《良知之道》,轉引自劉元春《共生共榮》第136頁,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

[4]參見《人世間》p76,戒幢佛學研究所2008,總11期,以下均引自此文。

[5]《起世經》。

略論佛家生態學的理論框架姚南强-學術論文-佛教線上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