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7/05 06:34:17
學習次第 : 初階

徹卻

劉立千老居士

徹卻,譯言立斷,立即斬斷妄念之流顯露出真性來。上師傳法時,常用這個方法,抓著你當下的一念而作直指。先讓弟子安住一刻,然後忽然插上一句:現前一念就是你的本性!這一句話猶如利刃一樣,把你的攀緣妄心切成兩段,即前念已滅、後念未生、正是心無攀緣之時,那清淨的、素樸的、赤裸裸的心就現出來。對上師直指,若能當下認識,即當下開悟。這就是徹卻的見性方法。

徹卻法本來是要求行者要頓悟一心,不多講經教理論,但弟子若未悟到,他還得為你講說一些關於心性的道理,如真心是怎樣的,妄心是怎樣的,如何對待這兩種心,使你把真妄二心分辨清楚。若是明白了,則可開悟。講解的內容大概是說真心不緣境、不分別,是孤獨的明明白白的一念了知,所謂諸法皆空之處(絕緣)靈知不昧。妄心就是相對之心,所謂心境互生,心是攀緣心,它總要向外緣境界打妄想,就成了相對之心。比如說心境、染淨、迷悟、美惡、是非、愛憎、取捨等等相對的,不實的虛妄分別。

總之,一切相對之法皆是虛妄分別。它們雖依託於心,但均非實有,若執著空有、迷悟、染淨、是非、破立等相對世間之看法,則皆是邊執,都是客塵分別影事。要拋開此一切迷妄,空盡邊見,直見此一心之本來面貌,即見到絕對的覺性空明離邊大本淨,這就是徹卻的心要之義。此與禪宗的遠離心、意、意識,單刀直入,徹見本源,頗為相似。

《直指》教授就是直接指出一心,若解釋其書名,大意是說,為你直接指出覺性,如能赤裸現見,則成本自解脫。直悟空明覺性,方為究竟了義。上面所說一心是指眾生主觀的心性,主觀而外還有客觀的存在,不是萬法唯心之說。

徹卻求見覺性的心體,心體有空明二分,即求悟心體既有覺知(),又要有明照之色()的空明之自然智。空分是本淨,本無一物,本來清淨;明分是元成,即光明現源,為心體之相、用,能照顯三有輪涅萬相。體空無相,為什麼能現出萬相?心體雖無形無相,但非空無有用。心空,然由身語表現出來功能作用,正顯示了心並非是單空的,體是憑用可以顯示出來。它是體空而有光明妙用,能顯現客觀萬法。萬法雖是因緣生法無有自性,但能現之體為色元,色能顯像空,能顯現的光明妙用也不歸空。

這妙用是於無自性空中而又明現不滅的性能,明現不滅正是清淨法界,也是大圓滿中最深奧的竅訣(《心髓》95)。這法界就是指的光明能明顯萬法,它是真心自身中的一種能量,能生無窮的妙用,心不滅,它也是不滅的。凡有所現,都是它的光芒閃耀,都是它的能量示現。它是心體的明分,心體的空分固然是主體,但也要由光明明分才能將客觀萬相顯現出來,才能使之發揮作用,故光明也是非常重要的。空明二分結為一體,徹卻即求悟此一心的空明俱生智。

徹卻既見心體,又要求見到心用。顯現是覺性光明的妙用,此心性有不可思議之力,它非任何所成,然任何均能顯現。三有輪涅無非是心性光明的顯現,現象界顯現有千差萬別,而心只有一個。。一切顯現猶如幻影,其本源皆為同一覺性的自性光明,比如同為一人,可作各種喬裝;同一金質,可以製造各種器皿。

大圓滿見對任何顯現都要看成是心性光芒的放射,故對於所現幻影,無論善惡、染淨、是非……均放任不管,讓其自起自滅,不去分別計度,不作斷立取捨,不修不治,心無功用,任運自在,惟住於空明赤露本淨之中(《阿底徹卻》493)。若執著分別,則仍流於意度,不能赤見究竟真實,如博學大師雖博通經教,若分別計度知見太深、纏縛太緊、從知見中走不出來,則不能見到真實,反不如無知牛郎,若為牛郎指點,則立能了悟(《直指》27),因為他沒有那麼多的條條框框。

既然一切所現皆是一心之所照顯,心若只有空明之體,而無照顯之用,則成斷滅,所以要全悟一心有體有用,方稱圓滿。悟了心體空明,還要在現境(顯現)的事用上多加磨練。對於用上的一切所現,要不執不取,不作分別,法性平等,體用圓融。本自離垢,本自清淨,本無纏縛,本自解脫,任運無修,這就是大圓滿中心之見,也是徹卻之見。

大乘中其他乘門都未能指出覺性一心是本然智慧本自圓滿,所以要斷要轉,要作有功用的修治。《耳傳紀錄》說:不用轉,不用治,自然智慧,本自解脫,本來清淨,只有自悟,無修無治。《直指覺性》說:(覺性)是大家都有,卻無人知道,真希奇!你還冀望在別處求果,真希奇!它就是你自己,卻別處尋找,真希奇!”(原書第十三段)自己本有,自性自悟、不須它求,故大圓滿居於九乘之頂。

以上是直指的大意。至於徹卻對三身的看法,也是輪涅一心的思想,認為覺性中本自具有三身,不須旁求,不須另修,心外無佛,直指你的本性就是佛。佛者覺也,就是那空明赤露之心。雖然如此,悟此覺性亦非易事,因為覺性隨時都在你面前顯現,正如《直指》所說:明和覺從未有間斷,而你卻不認識;它處處皆無礙顯現,而你卻不瞭解"(原書第四段)。悟了也須百千萬次的熟識,方能大徹大悟。

無上妙法難於遭遇,不能頓悟,都是由於無明煩惱很重,培集福德資糧不夠,難遇明師指點加持。所以修大圓滿法時,一定要先修前行,淨治其心和培積福德智慧資糧最為重要。

此外,在修徹卻的赤見覺性認識本面之時,要先修覓心法和一異觀察法,奠定對心的認識基礎,修後要以四量作為修證的準繩,其他還有三全放、三不動等,這裏就不詳談了。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