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1/01 18:08:33
新聞單位 :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1/01 17:47:13   編輯部 報導

《法華經》禪思想之研究   指導教授:李立信教授共分十章,探討禪觀淵源、禪觀妙用、如來禪觀、菩薩禪觀、法華三昧、禪觀教育的一連貫問題。《妙法蓮華經》中的佛、菩薩展現的禪觀三昧,主要是為了教化眾生,令一切眾生都進入一佛乘,菩薩若是只有自受用,而沒有他受用,即非真正的菩提。因此,禪觀為方法,一佛乘為目的,是本文要詮釋的思想。


 


第一章 敘論:說明本文研究之動機與目的,探討前人研究之見解與成果,以及標出本文研究之進路與方法。
第二章 《法華經》之歷史背景:本章探討《法華經》的成立年代、印度地位、傳譯情形、中國地位,是從歷史角度切入,以縱切面的軌跡,尋求整體發展的面貌。


第三章 《法華經》之價值意義:本章從判釋教相、戲劇體製、文學藝術,探討《法華經》。這是從本質內涵切入,以橫剖面的分析,邁向整體架構的核心。


第四章 《法華經》之禪觀淵源:本章以禪觀定義為基點,從印度的禪觀、原始佛教的禪觀、小乘佛教的禪觀、大乘佛教的禪觀,加以探討其根本的依據與轉變。


第五章 《法華經》之禪觀妙用:本章藉由前面數章的基礎,向上一著,探討《法華經》的禪觀思想。《法華經》的禪觀,係以清淨心為體,是一種「非智不禪,非禪不智」的菩薩禪,亦即般若禪。本章主要提出在《法華經》禪觀的種類和深義,除了在《法華經》中字面上是禪觀或三昧,也列舉其他屬於禪觀的妙用,並闡明法華三昧不是《法華經》中惟一的禪法。


第六章 《法華經》之如來禪觀:本章承襲前章,談論如來禪觀妙用的問題,探討如來壽量無盡、如來示現涅槃、如來神力、多寶佛塔、龍女成佛等禪觀妙用。


第七章 《法華經》之菩薩禪觀:本章承襲前章,談論菩薩禪觀妙用的問題,探討法華勝會之菩薩示現、文殊菩薩、藥王菩薩、妙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等菩薩禪觀妙用。


第八章 《法華經》禪觀在中國開展:探討《法華經》禪觀,被標示為天台法華三昧的議題。天台思想,遠紹龍樹,近至慧文、慧思,並以智顗為中心研究,探討天台法華三昧思想,最後研析法華三昧在中國後世為實踐內涵與影響。


第九章 《法華經》之禪觀教化:清淨心是形而上的,禪觀是菩薩的實證修為,只能自受用;若要使人獲益,即須落實於教化。因此,禪觀與教化是內外兼備,不可或缺。釋迦牟尼佛與多寶佛並坐,運用禪觀神力,主要目的是要教化眾生。宣說一佛乘,富有十分濃厚的教育思想。


第十章 結論:本章係就《法華經》禪觀之議題,作一整體性的歸納檢討。


關鍵字:法華、法華三昧、三昧、禪觀、禪、實相、天台、止觀、如來、佛、菩薩、一佛乘、會三歸一、開權顯實、解脫、三乘、般若禪、菩薩禪、小乘、中乘、大乘、本門、跡門、文殊菩薩、彌勒菩薩、藥王菩薩、妙音菩薩、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現一切色身三昧、十六三昧、無量義三昧、釋迦牟尼佛、多寶如來、方便、菩提心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91/博士/研究生:簡秀娥 

指導教授:李立信教授

法華經的主題與精神

法華經是唸怎樣的呢 

法華經為什麼是經中之王? 

法華經》經文消文釋義、名相解釋- 老實修行,以戒為師- Yahoo!奇摩部落格 

中論空無思想、中道思想之探源及其與現代的關係 

龍樹之論空

本文在論龍樹「空」中有「假」、「中」兩個概念。作
        者認為龍樹之原文並未把空、假、中,放在平行位置,所以
        「中道」有不同于空之處。
 

壹. 大藏經
《中阿含經》,大正一。
《增壹阿含經》,大正二。
《六度集經》,大正三。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大正三。
《過去現在因果經》,大正三。
《悲華經》,大正三。
《雜譬喻經》,大正四。
《出曜經》,大正四。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三》,大正七。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正八。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大正八。
《道行般若經》,大正八。
《金剛般若波羅經》,大正八。
《正法華經》,大正九。
《妙法蓮華經》,大正九。
《添品妙法蓮華經》,大正九。
《法華三昧經》,大正九。
《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九。
《華嚴經》,大正十。
《十住經》,大正十。
《大寶積經》,大正十一。
《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大正十一。
《平等覺經》,大正十二。
《涅槃經》,大正十二。
《觀世音菩薩授記經》,大正十二。
《大般涅槃經》,大正十二。
《無量壽經》,大正十二。
《阿彌陀經》,大正十二。
《觀無量壽經》,大正十二。
《菩薩處胎經》大正十二。
《大方等大集經》,大正十三。
《般舟三昧經》,大正十三。
《無垢稱經》,大正十四。
《維摩詰所說經》,大正十四。
《維摩詰經》,大正十四。
《文殊師利律淨經》,大正十四。
《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大正十四。
《彌勒大成佛經》,大正十四。
《海龍王經》,大正十五。
《安般守意經》,大正十五。
《思惟略要法》,大正十五
《伅真陀羅所問如來三昧經》,大正十五。
《思惟略要法》,大正十五。
《禪法要解》,大正十五。
《超日明三昧經》,大正十五。
《楞伽經》,大正十六。
《解深密經》,大正十六。
《深密解脫經》,大正十六。
《法集經》,大正十七。
《法華曼荼羅威儀形色法經》,大正十九。
《成就妙法蓮華經王瑜伽觀智儀軌》,大正十九。
《楞嚴經》,大正十九。
《文殊師利法寶藏陀羅尼經》,大正廿。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大正廿。
《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大正廿。
《五分律》,大正廿二。
《菩薩瓔珞本業經‧釋義品》,大正廿四。
《大智度論》,大正廿五。
《十住毘婆沙論》,大正廿六。
《妙法蓮華經優波提舍》,大正廿六。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大正廿七
《阿毘曇毘婆娑論》,大正廿八。
《顯揚聖教論》,大正卅一。
《攝大乘論》,大正卅一。
《成實論》,大正卅二。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大正卅三。
《法華玄義》,大正卅三。
《法華玄義籤》,大正卅三。
《法華經義記》,大正卅三。
《妙法蓮華經文句》,大正卅四。
《法華文句記》,大正卅四。
《法華玄論》,大正卅四。
《妙法蓮華經玄贊》,大正卅四。
《觀音玄義》,大正卅四。
《觀音玄義記》,大正卅四。
《觀音義疏》,大正卅四。
《法華義疏》,大正卅四。
《法華經義疏》,大正卅四。
《觀音義疏記》,大正卅四。
《華嚴經探玄記》,大正卅五。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大正卅五。
《維摩詰經略疏》,大正卅八。
《注維摩詰經》,大正卅八。
《大毘盧遮那成佛經疏》,大正卅九。
《大方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註》,大正卅九。
《大乘義章》,大正四四。
《華嚴經內章門等離孔目章》,大正四五。
《大乘止觀法門》,大正四六。
《摩訶止觀》,大正四六。
《四教義》,大正四六。
《止觀輔行傳弘決》,大正四六。
《天台四教儀》,大正四六。
《敕修百丈清規》,大正四八。
《歷代三寶記》,大正四九。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大正五○。
《梁高僧傳》,大正五○。
《續高僧傳》,大正五○。
《宋高僧傳》,大正五○。
《高僧法顯傳》,大正五一。
《大唐西域記》,大正五一。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大正五一。
《景德傳燈錄》,大正五一。
《釋迦方志》,大正五一。
《法華傳記》,大正五一。
《法苑珠林》,大正五三。
《一切經音義》,大正五四。
《出三藏記集》,大正五五。
《開元釋教錄》,大正五五。
《眾經目錄》,大正五五‧
《刊定眾經目錄》,大正五五。
《大唐內典錄》,大正五五。
《出三藏記集》,大正五五‧
《譯經圖記》,大正五五。
《開元釋教錄》,大正五五。
《歷代三寶記》,大正四九。
《出三藏記集》,大正五五。
《南傳大藏經》十五冊。
《妙法蓮華經三昧祕密三摩耶經》,卍續藏三。
《維摩經文疏》,卍續藏廿八。
《四教儀集解》,卍續一○二。
《法華經持驗記》,卍續藏一三四。
《妙法蓮華經疏》,卍續藏一五O。
貳. 專書部份(依照姓氏筆劃順序)
中村元著,林太、馬小鶴譯,《東方民族的思維方法》,台北,淑馨出版社,民國七十九年六月初版。
木村泰賢著,釋演培譯,《小乘佛教思想論》,台北,天華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七月二版。
木村泰賢著,演培法師譯,《大乘佛教思想論》,台北,天華出版社,一九八九年。
王重民,《敦煌變文集》,北京,北京人民文學,一九五七年八月初版。
水野弘元著,許洋主譯,《印度的佛教》,台北,法爾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十一月初版。
中國佛教協會編,《中國佛教》,上海,新華書店,一九八九年五月初版。
中村瑞隆,《真實之道--法華經》,台北,大展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初版。
方立天等著,《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台北,桂冠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版。
方東美,《華嚴宗哲學》(上、下),台北,黎明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版。
尤惠貞,《天台宗性具圓教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五月初版。
尤惠貞,《天台哲學與佛教實踐》,嘉義,南華大學,一九九九年八月初版。
平川彰等著,林保堯譯,《法華思想》,高雄,佛光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版。
田村芳朗等著,釋慧嶽譯,《天台思想》,台北,華宇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出版。
宇井伯壽著,李世傑譯,《中國佛教史》,台北,協志工業叢書,民國五十九年。
宇井伯壽著,釋印海譯,《印度佛教思想史》,新竹,無量壽出版社,民國七十六年一月初版。
安藤俊雄著,蘇榮焜譯,《天台學根本思想及其開展》,台北,慧炬出版社,民國八十七年十月初版。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學生書局,民國七十一年版。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一∼三冊),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二年版。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上、下),台北,學生書局,民國七十三年九月修訂四版。
冉雲華,《中國禪學研究論集》,台北,東初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版。
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叢書‧禪宗編》第一冊,江蘇,古籍出版社,一九九三年版。
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八八年四月初版。
任繼愈等著,《佛教與中國文化》,台北,國文天地,民國七十九年版。
何秀煌,《思想方法導論》,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五年版。
何新編,《禪宗、歷史與文化》,黑龍江,教育出版社,一九八八年版。
何國銓,《中國禪學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七十六年四月初版。
本幸男,陳春霞譯,《法華部解說》,《文殊大藏經》第四十七冊,台北,文殊出版社,民國七十六年出版。
佐佐木等著,釋達和譯,《印度佛教史概說》,高雄,佛光出版社,民國七十九年十一月三版。
李世傑,《印度部派佛教哲學史》,台北,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民國五十年十月初版。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台北,谷風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版。
呂澂,《中國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七月初版。
呂澂,《印度佛學史略》,台北,新文豐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元月再版。
呂澂,《印度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公司,民國八十一年一月三刷。
呂澂,《中國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一年出版。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五年版。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七十六年版。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七十六年版。
池田大作著,潘柱明等譯,《我的佛教觀》,台北,水牛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八月初版。
池田大作等著,創價學會譯,《法華經的慈光》,台北,明報出版社,一九九九年一月初版。
池田大作等著,創價學會譯,《法華經的福德》,台北,明報出版社,一九九九年一月初版。
池田大作著,王遵仲譯,《佛教一千年》,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二年初版。
吳汝鈞,《印度中觀哲學》,台北,圓明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八月初版。
吳汝鈞,《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八十三年六月初版。
吳汝鈞,《游戲三昧:禪的實踐與終極關懷》,學生書局,台北,民國八十二年二月初版。
阿部肇一,關世謙譯,《中國禪宗史》,東大公司,台北,民國八十四年四月再版。
忽滑谷快天著,朱謙之譯,《中國禪學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四年五月初版
林傳芳,《佛學概論》,台北,彌勒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修訂再版。
林保堯,《法華造像研究》,台北,藝術家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三月初版。
岫峨,《一任袈裟萬里遊》,台北,圓明出版社,民國八十三年六月初版。
孤峰智璨著,釋印海譯,《中印禪宗史》,台北,海潮音社,民國六十一年十月初版。
季羨林,《中印文化關係史論》,《現代佛學大系》第十八冊,台北,彌勒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出版。
季羨林,《論梵本妙法蓮華經》,《印度古代語言論集》,北京,一九八二年出版。
柳田聖山著,吳汝鈞譯,《中國禪思想史》,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八十一年九月二版。
洪修平,《中國禪學思想史綱》,南京,大學出版社,一九九四年版。
洪修平,《中國禪學思想史》,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八十三年四月初版。
洪修平,《禪宗思想的形成與發展》,高雄,佛光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初版。
南文雄.泉芳璟《梵漢對照新譯法華經》,京都,一九一三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學生書局,民國七十一年版。
胡適,《白話文學史》卷上,台北,胡適紀念館,民國五十八年四月出版。
胡適,《胡適文存》,台北,遠東出版社,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初版
孫昌武,《佛教與中國文學》,台北,東華,民國七十八年十二月初版。
望月良晃著,林保堯譯,《法華思想》,高雄,佛光出版社,民國一九九八年出版。
山雄一著,吳汝鈞譯,《空之哲學》,台北,文殊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二月初版。
山雄一著,吳汝均譯,《佛教中觀哲學》,高雄,佛光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初版。
梁啟超,《佛學研究十八篇》,《飲冰室合集》第十四冊,台北,中華書局,一九六○年三月初版。
陳寅恪,《陳寅恪先生文集》,台北,里仁,民國八十一年九月初版。
陳榮波,《禪海之筏》,台北,志文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版。
陳清香,《佛經變相美術創作之研究》,台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民國六十六年三月初版。
陳兵,《佛教禪學與東方文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七年九月三刷。
張曼濤主編,《禪宗典籍研究》,《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十二冊, 台北, 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
張曼濤主編,《三論宗之發展及其思想》,《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九月初版。
張曼濤主編,《中觀思想論集》,《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九月初版。
張曼濤主編,《禪學論文集》,《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之3,台北, 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初版。
張曼濤主編,《華嚴思想論集》,《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之33,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初版。
張曼濤主編,《禪宗思想與歷史》,《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之52,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初版。
張曼濤主編,《大乘佛教之發展》,《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之98,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初版。
張榮明主編,《道佛儒思想與中國傳統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一九九四年初版。
郭朋,《中國佛教史》,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初版。
郭慶藩,《莊子集釋》,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民國六十三年三月初版。
許志明,《般若筆譚》,台北,天華出版社,民國八十年四月初版。
湯用彤,《隋唐及五代佛教史》,台北,慧炬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初版。
湯錫予,《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台北,鼎文書局,民國七十四年版。
黃公偉,《印度佛教思想體系論史》,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一年十二月初版。
黃河濤,《禪與中國藝術精神的嬗變》,北京,商務印書館,一九九四年初版。
黃懺華,《中國佛教史》,台北,河洛出版社,民國六十三年影印初版。
黃懺華,《佛教各宗大綱》,台北,天華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
黃懺華等著,《魏晉南北朝佛教小史》,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版。
楊惠南,《佛教思想發展史論》,台北,東大公司,民國八十二年六月初版。
楊惠南,《吉藏》,台北,東大公司,民國七十八年四月初版。
楊惠南,《佛教思想新論》,台北,東大公司,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三版。
楊惠南,《龍樹與中觀哲學》,台北,東大公司,民國七十七年十月初版。
楊郁文,《阿含要略‧序文》,台北,東初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六月初版。
鈴木大拙著,劉大悲譯,《禪與生活》,台北,志文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版。
鈴木大拙、佛洛姆合著,孟祥森譯,《禪與心理分析》,台北,志文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版。
葛兆光,《禪宗與中國文化》,台北,東華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版。
熊翊亮,《宋代理學與佛學之探討》,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七十四年版。
蒙培元,《中國哲學主體思維》,北京,東方出版社,一九九三年版。
潘重規,《敦煌變文集新書》,台北,文化大學,一九八三年七月初版。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書局,民國七十五年六月初版。
劉貴傑,《僧肇思想之研究》,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七年版。
劉貴傑,《廬山慧遠大師思想析論》,台北,圓明出版社,一九八八年十月初版。
鄭振鐸,《中國俗文學史》,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八十一年十一月一版。
戴華山,《語意學》,華欣出版社,台北,民國七十六年版。
鎌田茂雄著,關世謙譯,《中國佛教史》,台北,新文豐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
鎌田茂雄著,鄭彭年譯,《簡明中國佛教史》,台北,谷風出版社,民國七十六年版。
鎌田茂雄著,轉瑜譯,《天台思想入門》,高雄,佛光出版社,民國八十八年十二年三版。
鎌田茂雄著,心靈雅集編譯組譯,《沈默的教示--維摩經》,台北,大展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五月初版。
霍韜晦,《佛家邏輯研究》,台北,佛光出版社,民國七十六年版。
霍韜晦,《絕對與圓融》,台北,東大公司,民國七十五年版。
龜川教信著,釋印海譯,《華嚴學》,美國,法印寺,民國七十七年版。
嚴北溟,《中國佛教哲學簡史》,台北,木鐸出版社,民國七十六年。
釋太虛,《法界圓覺會》,《太虛大師全書》第二一冊。(未標出版社)
釋太虛,《法華經教釋》,高雄,佛光出版社,一九九九年九月二版。
釋太虛,《中國佛學特質在禪》,台北,菩提印經會,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初版。
釋印順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三月七版。
釋印順,《中觀今論》,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七十六年三月六版。
釋印順,《中觀論頌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一月修訂一版。
釋印順,《印度之佛教》,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七十六年九月二版。十二國七十二年十二月初版。
釋印順,《空之探究》,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七十四年七月初版。
釋印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十月七版。
釋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四月五版。
釋印順,《如來藏之研究》,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七十年十二月初版。
釋印順,《淨土與禪》,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版。
釋印順,《性空學探源》,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版。
釋印順,《妙雲集》下篇,《以佛法研究佛法》,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出版。
釋印順,《妙雲集上編之三──勝鬘經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出版。。
釋印順,《成佛之道》,《妙雲集》,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三月二版。
釋智顗,《天台小止觀、六妙法門》,台北,佛教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版。
釋智諭,《中觀講記》上下冊,台北,西蓮淨苑出版社,民國八十三年十一月初版。
釋智諭,《妙法蓮華經講記》,台北,西蓮淨苑出版社,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再版。
釋惠敏,《中觀與瑜伽》,台北,東初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初版。
釋聖嚴著,關世謙譯,《明末中國佛教之研究》,台北,學生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版。
釋聖嚴,《絕妙說法--法華經講要》,台北,法鼓文化公司,二○○三年二月初版六刷。
釋聖嚴,《教育‧文化‧文學》,《法鼓全集》第三輯‧第四冊,台北,東初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十一月初版。
釋聖嚴,《學術論考》,《法鼓全集》第三輯‧第一冊,台北,東初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十一月初版。
釋演培,《印度部派佛教思想觀》,台北,天華出版社,民國八十年九月初版。
釋凝然原著,鎌田茂雄日譯,關世謙中譯,《八宗綱要》,高雄,佛光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版。
釋會性,《大藏會閱》,台北,天華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十一月一日初版。
釋星雲監修,《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二月二版。
顧傳康,《禪宗:文化交融與歷史選擇》,上海,知識出版社,一九九○年版。
Catterjee、Datta著,伍先林、李登貴、黃彬譯,《印度哲學概論》,台北,黎明公司,民國八十二年四月初版。
F. R. Palmer著,陳榮波譯,《語意學》,台北,逸龍出版社,民國七十四年版。
Murti,T.R.V. 著,郭忠生譯,《中觀哲學》,台北,華宇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十一月初版。
Surendranath Dasgupta著,林煌洲譯,《印度哲學史》,台北,國立編譯館,台北,民國八十五年三月初版。
參. 博、碩士論文(依照姓氏筆劃順序)
丁敏,《佛教譬喻文學之研究》,台北,政大中研所博士論文,民國七十九年六月。
王文顏,《佛典漢譯之研究》,台北,政大中研所博士論文,民國七十二年。
余小蘭,《中國譬喻品評法初探》,台北,台大中研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四年。
招慧蓮,《漢譯佛典「譬喻」析微》,香港,珠海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一年六月。
林芳敏,《大乘止觀法門如來藏思想之研究》,台北,華梵大學東研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五年九月。
金希庭,《中國早期法華經之方便思想的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印度文化研所畢業論文,民國七十八年六月。
黃香蘭,《法華經的研究》,香港,香港能仁學院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九年六月。
陳松柏著,《憨山禪學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哲研所博士論文,民國八十五年十二月。
楊滿堂,《中論論證方法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印度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六年。
蔡朝枝,《天台安樂行之研究》,台北,華梵大學東研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六年六月。
楊懿恭,《唐代敦煌法華經變研究》,台北,華梵大學東研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五年六月。
鍾偉光,《龍樹的緣起觀之研究》,能仁書院哲研所碩士論文,香港,民國七十一年。
韓子峰,《天台法華三昧之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七十一年。
簡秀娥,《維摩詰經禪觀之研究》,台北,華梵大學東研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六年六月。
羅宗濤,《敦煌講經變文研究》,台北,政大中研所博士論文,民國六十一年八月。
羅沛,《從中論看龍樹對法有自性之主張的批評》,香港,新亞書院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四年。
譚惠文,《妙法蓮華經譬喻文學之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研所博士論文,民國八十六年六月。
蘇昭銘,《法華玄贊對法華論種姓思想的繼承與發展》,台北,文化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五年六月。
肆. 期刊論文(依照姓氏筆劃順序)
冉雲華,〈禪宗「見性」思想的發展與定型〉,《中華佛學學報》第八期,台北,民國八十四年七月出版。
向達,《唐代俗講考》,《敦煌變文論輯》,石門,台北,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初版。
李昌頤,〈中論空無思想、中道思想之探源及其與現代之關係〉,《華岡佛學學報》,台北,民國七十三年九月出版。
李志夫,〈大乘經教育思想及其方法之研究----以妙法華為主軸〉,《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
杜松柏著,〈禪宗的體用研究〉,《中華佛學學報》第一期,台北,民國七十六年三月出版。
吳汝鈞,〈佛學研究與方法論〉,《佛光學報》第四期,高雄,民國六十八年六6月出版。
吳汝鈞,〈從邏輯與辯證法看龍樹的論證〉,《能仁學報》,香港,民國七十二年九月出版。
吳汝鈞,〈龍樹之論空、假、中〉,《華岡佛學學報》,台北,民國七十三年九月出版。
吳汝鈞,〈龍樹空之論證〉,《諦觀雜誌》,南投,民國八十一年四月出版。
吳汝鈞著,〈龍樹與天臺哲學〉,《內明雜誌》,台北,民國七十三年六月出版。
吳汝鈞,〈龍樹與華嚴哲學〉,《內明雜誌》,台北,民國七十三年十月出版。
祝平一,〈從「肇論」「壇經」論大乘空宗、禪宗的神祕主義:兼論道默林對大乘禪宗神祕主義的構思〉,《鵝湖》一六六號,台北,民國七十八年四月出版。
陳榮波,〈禪與維根斯坦的後期思想比較〉,《佛光學報》第五期,高雄,民國六十九年十月出版。
郭敏俊,〈龍樹的空觀與實踐觀〉,《諦觀雜誌》諦觀雜誌社,南投,民國八十四年四月出版。
黃俊傑,〈思想史方法論的兩個側面〉,《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第四期,台灣大學,台北,民國六十六年八月出版。
葉阿月,〈「空性」的同義語〉,《哲學與文化》第三卷第一期,台北,民國六十五年一月。
葉阿月,〈超越智慧的完成之研究──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為中心〉,《台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卅期,台灣大學,台北,民國七十年十二月出版。
馮耀明,〈龍樹「中論」的邏輯與辯證的問題〉,《鵝湖雜誌》,鵝湖雜誌社,台北,民國七十七年十二月出版。
楊白衣,〈清代之念佛禪〉,《佛光學報》第六期,佛光出版社,高雄,民國七十年五月出版。
楊惠南,〈從「境解脫」到「心解脫」──建立心境平等的佛教生態學〉,《佛教與社會關懷學術研討會,生命、生態、環境關懷論文集》,民國八十五年一月出版。
楊惠南,〈智顗對秦譯法華經的判釋〉,佛學中心學報,第二期,一九九七年七月出版。
楊學富,〈論所謂的「喀什本梵文《法華經》寫卷」〉,《中華佛學學報》第七期,一九九四年七月出版。
楊海文,〈略論智顗對空假中範疇的開展〉,《鵝湖》二三七號,鵝湖雜誌社,台北,民國八十四年三月出版。
萬金川,〈龍樹空之論證〉,《諦觀雜誌》,諦觀雜誌社,南投,民國八十年十月出版。
鄭學禮著,釋若學譯,〈禪、維根斯坦與新正教神學──禪宗傳達真理的問題〉,《哲學與文化》第十五卷第四期,台北,民國七十年四月出版。
羅宗濤,〈敦煌變文中詩歌形式之探討〉,《中央研究院第一屆國際漢學論文集》,民國七十年十月出版。
釋聖嚴,〈中國佛教以《法華經》為基礎的修行方法〉,《中華佛學學報》第七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一九九四年七月出版。
釋自範,〈「有無」的探討〉,《諦觀雜誌》,諦觀雜誌社,南投,民國八十四年七月出版。
釋恆清,〈禪淨融合主義的思惟方法〉,《台灣大學哲學論評》第十四期,台灣大學,台北,民國八十年一月出版。
釋曉雲,〈天台止觀如來禪〉,《佛教文化學報》第六期,台北,民國六十六年八月出版。
釋曉雲,〈般若思想與中國禪〉,《華梵佛學年刊》第二、三期合刊,台北,民國七十三年十二月出版。
釋曉雲,〈禪畫與園林思想〉,《哲學與文化》第三卷第一期,台北,民國六十五年一月出版。
Murti,T.R.V. 著,郭忠生譯,〈中觀哲學論──般若波羅蜜〉,《菩提樹雜誌》,菩提樹雜誌社,台北,民國七十年九∼十月出版。
Murti,T.R.V. 著,郭忠生譯,〈中觀辯證法與解脫〉,《佛光學報》,佛光出版社,台北,民國七十年五月出版。
伍. 日文書籍
山口益,《中觀佛教論考》,山喜佛書林,東京,一九七五年。
上村真肇,〈《法華經‧普門品》の思想に關する研究〉,《法華經を中心する佛教教理の諸問題》,東京,春秋社,昭和五五年九月十日一刷。
中村元,《空》,平樂寺書店,東京,一九八一年。
日本佛教學會編,《佛教三昧思想》,京都,平樂寺書店,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一日第二刷。
石津照璽,《天台實相論の研究》,創文社,東京,昭和五十六年十一月十日第二刷。
石津照璽,《宗教哲學の場面と根底》,創文社,東京,昭和五十五年六月六日第三刷。
刈谷定彥,《法華經一佛乘の思想-インド初期大乘佛教研究》,大阪,東方出版社,昭和60年12月15日初版二刷。
田村芳朗,《法華經》,中央公論社,一九六九年出版,頁44。
宇井伯壽,《東洋の理論》,青山書院,東京,一九五0年。
安井廣濟,《中觀思想の研究》,法藏館,東京,一九六一年。
伊藤英三,《禪思想史體系》,鳳舍,東京,昭和卅八年四月。
本幸男編,《法華經の思想と文化》,京都,平樂寺書店,一九六五年。
金倉圓照編,《法華經の成立と展開》,京都,平樂寺書店,一九七○年。
柳田聖山,《初期禪宗史書の研究》,法藏館,京都,昭和四十二年五月。
紀野一義,《法華經の探求》,東京,平樂寺書店,一九六二年出版。
高崎直道博士還曆紀念會編,《インド學佛教學論集》,春秋社,東京,昭和六十二年十月。
宮本正尊,《根本中と空》,第一書房,東京,一九四三年。
山雄一、上山春平著,《空の理論──中觀》,角川書店,東京,一九六九年。
橫超慧日編,《法華思想》,京都,平樂寺書店,一九八六年。
陸.外文資料
1. Bailey H. W (ed), “Khotanese Buddhist Texts” Cambridge, 1951.
2. Bhiksu Prasadika, Joshi L. M. (ed.,tr.), “Vimalakirtinirdese-sutra:Tibetan Version, Sanskrit Restoration &Hindi Translation” Central Institute of Higer Tibtan Studies , Sanarth, 1981.
3. Charles Luk, “The Vimalakirtinirdese-sutra” Berkeley, 1972.
4.Dutt Nalinaksha. Manuscript of the saddharmapundarikasutra-their linguistic peculiarities. Indian historical quarterly. 29, 1953
5.davidson, j. le roy trace of buddhist evangelism in early chinese art. artibus asiae .11, 1948.
6. Edward Hamlin , ‘Magial Upaya in the Vimalakirtinirdese-sutra’ , “The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s of Buddhist Study 〔JIABS〕 , Vol.11 , No.1 , 1988.
7. Utienne Lamotte, “The teaching of Vimalakirti” The Pali Text Society, London, 1976.

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