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9/12/30 18:25:26
新聞單位 :

喇嘛網 日期:2009/12/30 18:08:35   編輯部 報導

念佛療心:從一位佛教徒皈依的生命敘說探討佛法和心理治療之間的關係

主要目的在於了解佛法如何影響佛教徒對人生的看法及其生活態度的轉變,了解佛法如何幫助佛教徒達到心靈上的平靜。並藉由這名佛教徒的生命故事,從中分析其學佛歷程和心理治療之間的關係,並試圖連結佛法與心理治療、搭起佛法與心理治療之間的橋樑,希望最終能有機會運用佛法中的道理來作為心理治療的參考。


本研究採取質化研究的方向進行,以敘說研究及生命史的方法論作為研究的基礎。研究對象是研究者在念佛會所認識的一位長輩-「阿枝伯」,阿枝伯是一名信仰十分虔誠的佛教徒。研究範圍則是以阿枝伯生命中所歷經的艱難處境及重大關鍵事件為主述的部分,關注於阿枝伯如何應用佛法中的道理來幫助自己度過難關,如何自我開導來看破放下、如何解脫長期以來心理上所承受的痛苦,進而達到心靈上的自由與安詳。在資料的收集上主要是以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法為主,對阿枝伯進行訪談,並根據錄音的資料、撰寫阿枝伯的生命故事,最後研究者以第三人稱的講述口吻、帶領讀者進入阿枝伯的生命故事。


在阿枝伯的生命故事中,可以發現其生命三個主要的軸向,分別是「工作」、「家庭」、「佛法」的三個主軸,阿枝伯前半生的生命幾乎都是在工作和家庭(原生家庭及自組家庭)兩條軸線中行進著,兩條軸線互為影響、也互為拉扯。辛勤工作的背後是為了保護自己心愛的妻兒子女,讓他們能過好的生活;而守護妻兒子女的決心,反過來又給予阿枝伯不斷努力工作,以及面對艱苦人生的重要力量;但阿枝伯長年受到原生家庭的羈絆,是其陷入心理痛苦的主要環境脈絡。在阿枝伯後半生的生命中,因為皈依成為佛教徒,接觸佛法,發心以佛法作為生命的依歸,遂開啟心靈的療傷之旅,將悲傷淚水、煩惱痛苦,逐漸化解與放下,並得以一步步突破困境,尋求心靈的平靜及回歸自己的本心,因此佛法的主軸在阿枝伯的生命中是一條極為重要的軸線。


透過論文研究的進行,不僅讓研究者有幸了解阿枝伯從坎坷的人生遭遇、步入學佛的生命歷程,且在撰寫及分析阿枝伯的生命故事時,也讓研究者了解到佛法的道理可以幫助佛教徒從痛苦中解脫。此外,在研究者自我檢視及自我覺察的過程中,讓研究者得以重新看待自己身為一名立志成為助人工作者的態度,也從中看見阿枝伯的生命故事對研究者本身的影響和意義。

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96/碩士/ 研究生:楊彥芬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丁興祥、張慈宜、賴誠斌、邱惟真、陳祥美、王勇智、陳正文、張翠芬、張健夫譯(民91)。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理論與方法的探索。原著:William Mckinley Runyan。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方紫薇、馬宗潔譯(民92)。團體心理治療的理論與實務。原著:Irvin D. Yalom。台北市:桂冠圖書出版。
王米渠(民91)。佛教精神醫學。台北市:合記圖書出版社。
王信宜(民91)。容格心理學與佛教相應觀念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雅各(民93)。質性研究導論。謝臥龍主編:質性研究。頁3-55。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王敬弘(民86)。心靈的治癒。台北市:光啟出版社。
王麗雲(民89)。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中正大學教
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183-220。
王勇智、鄧明宇譯(民92)。敘說分析。原著:Catherine Kohler Riessman。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正果法師(民82)。佛教基本知識。台北市: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
朱柔若譯(民85)。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原著:Thomas Herzog。台北市:揚智文化出版。
李斯譯(民89)。心理學的故事-源起與演變。原著:Morton Hunt。台北市:究竟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3)
李安德(民81)。超個人心理學:心理學的新典範。台北市:桂冠圖書出版。
李明濱主編(民91)。實用精神醫學。台北市:台灣大學醫學院出版。
何粵東(民94)。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第25期。頁55-72。
余德慧、李宗燁(民92)。生命史學。台北市:心靈工坊。
沈翼鵬(民80)。國外宗教心理學研究評述。世界宗教研究。第3期。頁138-139。
河合隼雄(民93)。佛教與心理治療藝術(鄭福明、王求是譯)。台北市: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1996)
易之新譯(民90)。聖徒與瘋子-打破心理治療與靈性的藩籬。原著:Russell Shorto。台北市:張老師文化出版。
易之新譯(民94)。超個人心理治療:心理治療與靈性轉化的整合。原著:Brant Cortright。台北市:心靈工坊出版。
易之新、胡因夢譯(民92)。超越自我之道:超個人心理學的大趨勢。原著:Roger Walsh & Frances Vaughan。台北市:心靈工坊出版。
林信男(民89)。精神醫學:兼顧生物-心理-社會-靈性的醫學。第4卷。第4期。頁423-435。
林信男(民91)。靈性與健康。台灣精神醫學。第16卷。第1期。頁3-16。
林家興、王麗文(民89)。心理治療實務。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吳英璋(民93)。心理治療中的專業關係。關係與護涵:心理治療學術研討會。地點:國立台灣大學物理系凝態館演講廳。
吳芝儀(民89)。建構論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中正大學教育學研
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183-214。
吳芝儀、朱儀羚、柯禧慧、蔡欣志譯(民93)。敘事心理學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原著:Michele L. Crossley。台北市:濤石文化出版。
柯永河(民83)。習慣心理學。台北市:張老師文化出版。
柯永河(民93)。心理治療中的我思與我見。關係與護涵:心理治療學術研討會。地點:國立台灣大學物理系凝態館演講廳。
星雲大師(民80)。星雲大師演講集(四)。高雄縣:佛光出版社。
星雲大師(民90)。論佛教民主自由平等的真義-詮釋三皈、五戒及生權的內容。普門學報。第3期。頁1-19。
南懷瑾(民49)。楞嚴大義今釋。台北市:老古文化出版。
胡紹嘉(民94)。于秘密之所探光:遭遇的書寫與描繪的自我。應用心理研究。第25期。頁29-54。
范麗娟(民93)。深度訪談。謝臥龍主編:質性研究。頁81-126。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袁方主編(民91)。社會研究方法。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恩慧(民91)。人間佛教在心理治療與心理輔導上的應用。普門學報。
第9期。頁1-58。
高敬文(民88)。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出版。
高觀盧(民76)。實用佛學辭典。台北:正一善書出版社。
徐恆志(民83)。學佛是怎麼一回事。台北市: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
陳兵(民91)。佛教修持與心理衛生。中國佛教雜誌。第46卷。第12期。
陳向明(民91)。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陳登義譯(民92)。心理治療入門。原著:Anthony Bateman, Dennis Brown & Jonathan Pedder。台北市:心靈工坊。(原著出版年:2000)
陳秉華、何紀瑩(民87)。信仰與心理的整合歷程-一個默觀祈禱的體驗。世界心理衛生與輔導會議。
常若松(民89)。人類心靈的神話-榮格的分析心理學。台北市:城邦文化出版。
郭永玉(民89)。孤立無援的現代人─弗洛姆的人本精神分析。台北市:城邦文化出版。
許惠芳(民83)。皈依的過程-理論與個案分析。台北縣:輔仁大學出版社。
許維素(民94)。我的敘說回應。應用心理研究。第26期。頁26-28。
許朝陽(民95)。淨土、淨土宗、淨土真宗-論淨土思想與本願信仰。輔仁國文學報﹝增刊﹞。頁385-402。
淨空法師(民86)。認識佛教。台北市:佛陀教育基金會。
郭維夏、房志榮、張隆順、張春申編(民81)。宗教與人生。國立空中大學出版。
彭運石(民90)。走向生命的顛峰-馬斯洛的人本心理學。台北市:城邦文化出版。
黃文山(民89)。宗教心理學的意涵及其功能之研究。中華道教學院台南分院學報。頁125-136。
黃啓江(民92)。佛教因果論的中國化。中華佛學學報。第16期。頁233~261。
黃智海(民83)。了凡四訓白話解釋。台北市:佛陀教育基金會。
黃亮韶(民92)。出家僧侶與助人現象─佛法與心理治療之間。私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瑞琴(民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培禎、郭正典(民93)。臨終八小時是否為往生淨土的關鍵時段。佛學與科學。頁66-88。
游恆山譯(民89)。變態心理學。原著:Robert C. Carson & James N. Butcher。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游恆山、邊光昶譯(民90)。心理治療與諮商理論:觀念與個案。原著:Richard S. Sharf。台北市:五南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6)
游乾桂(民87)。用佛療心。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張之滄(民87)。後現代的宗教觀。宗教哲學。第4卷。第3期。頁1-8。
張慧瑞(民85)。宗教人類學導讀。原著:Brian Morris。國立編譯館。
張春興(民91)。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嘉莉譯(民89)。波爾斯-完型治療之父。原著:Petruska Clarkson & Jennifer Mackewn。台北市:生命潛能文化出版。(原著出版年:1993)
傅偉勳(民80)。從西方哲學到佛禪教。台北:東大出版。
湯本(民91)。信神?信自己?湯本論談網,網址:
http://www.tangben.com/JINDUPING/2002/believe.htm。
葉文可譯(民92)。慈悲─與八位精神治療、心理輔導界頂尖人士的對談。原著: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台北市:立緒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92)
楊深坑(民75)。理論、詮釋與實踐:教育方法論論文集。台北:師大書苑。
詹德隆(民86)。皈依的故事-深層分析。台北縣:輔仁大學出版社。
詹德隆(民90)。心理輔導對皈依的影響。神學論集。第129期。頁394-411。
聖嚴法師(民87)。禪修菁華入門。台北市:法鼓文化出版。
聖嚴法師(民89)。〈四聖諦〉講記。台北市:法鼓文化出版。
聖嚴法師(民93)。〈八正道〉講記。台北市:法鼓文化出版。
聖嚴法師(民94)。佛教入門。台北市:法鼓文化出版。
廖淑珍(民91)。當代台灣佛教的佛陀觀及其宗教實踐。玄奘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偉舟、李安德(民85)。佛教六波羅密的超個人心理學意義及其對人的影響之探討。應用心理學報。第5輯。
劉見成(民94)。淨土法門的臨終關懷。宗教哲學。第34期。頁124-143。
劉仲冬(民85)。量與質社會研究的爭議及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及出路。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公司出版。
劉果宗(民89)。淨土宗史略(一)。海潮音。頁27-32。
劉翔平(民90)。尋找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的意義治療學說。台北市:城邦文化出版。
劉嘉逸(民90)。神明能治癒精神病嗎?心身醫學園地網,網址:http://www.taconet.com.tw/psychiat/index.htm。
劉秋固(民87)。超個人心理學與宗教心理學對靈性問題之研究。宗教哲學。第4卷。第3期。頁173-188。
劉秋固(民90)。從超個人心理學看瀕死經驗及其靈性、佛性對臨終者的宗教心理輔導。研究與動態。第3卷。第4期。頁58-68。
熊同鑫(民90)。窺、潰、饋:我與生命史研究相遇的心靈起伏。應用心理研究。第12期。頁107-131。
演培法師(民78)。八識規矩頌、唯識二十頌講記。台北市:天華出版公司。
鄭石岩(民90)。唯識法門與心理健康─唯識派心理學的時代意義。普
門學報。第2期。頁289-312。
鄭石岩(民92)。清心與自在─佛法的心理學分析。台北市:遠流出版社。
鄭振煌(民93)。淨土安心法門-彌陀大願攝眾往生。慧炬。第486期。
頁14-20。
潘淑滿(民92)。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鄧明宇(民94)。從沉淪走向能動:一個諮商實務工作者的自我敘說到社會實踐。應用心理研究。第25期。頁115-142。
蔡秀菁(民93)。佛光山信徒皈依佛門原因之研究。真理大學台灣文學研究集刊。第6期。頁129-152。
蔡敏玲、余曉雯(民92)。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原著:D.Jean Clandinin & F.Michael Connelly。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賴賢宗(民92)。空性智慧、佛教意義治療學與佛教詮釋學的治療學─
論佛教的生命關懷與心靈治療。普門學報。第13期。頁105-133。
韓廷傑(民93)。成唯識論。高雄縣:佛光文化出版。
薛化元、李筱峰、戴寶村、潘繼道(民93)。台灣的歷史。台北:玉山
社出版。
鐘秀鳳(民92)。不只是彩虹:一個骨癌孩童之生命史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婉珍、劉婉玲、吳美蓮編(民93)。佛教的宗派。台北市:全佛文化
出版。
鄺芷人(民87)。論宗教應該是什麼。宗教哲學。第四卷。第1期。頁
1-25。
羅睺羅(民91)。佛當初教的是什麼?台北市:英特發公司出版。
羅躍軍譯(民91)。宗教心理學簡論。原著:Loewenthal, K.M.。北京大學出版社。
覺培(民91)。自我與無我─從西方心理學的困境談佛教心理治療。普
門學報。第12期。頁233-250。
釋知義(民82)。初機學佛決疑。台北市: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
釋見咸(民94)。敘說與實踐:我讀〈從沉淪走向能動〉的反思與回應。應用心理研究。第26期。頁22-24。
釋印海、張大卿譯(民81)。佛教徒信仰的是什麼。原著:K.Sri Dhammananda。台北市:慧炬出版社。
釋聖嚴(民88)。人間佛教的人間淨土。中華佛學研究。第3期。頁1-17。
顧瑜君譯(民87)。質性研究寫作。原著:Harry F.Wolcott。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顧瑜君(民91)。生命史研究運用在教育研究的價值:對(窺、潰、饋:我與生命史研究相遇的心靈起伏)一文的回應。應用心理研究。第13期。頁7-16。
燮德義(民24)。宗教心理學。廣學會出版。
 
 
英文部分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astoral Counselors. (2005). Mission & Goals. Web
site :http://www.aapc.org.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2). Ethical principles of
psychologists and code of conduct. Web site : http://www.apa.org/ethics.
Bainbridge, W. S. (1989). Survey research: A computer-assistant
introduction. CA: Wadsworth.
Berg, B. L.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