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9/12/26 08:20:33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09/12/26 07:35:12   編輯部 報導

雜阿含經的生死觀  指導教授:蔡耀明

當代生死學作為一種社會思潮,讓現代人從畏死到重新思考死亡,本文企圖回答《雜阿含經》對於生死的知見與實踐,期能提供當代生死學在面對死亡時的另一種觀點與解決之道。全文共分為六章,在第一章緒論透過《雜阿含經》346經提出問題,發現世間如果沒有老、病、死,佛陀不會出現於世,說佛陀的知見與正法律,如果佛陀不出現於世,將不會有佛教的產生。346經揭櫫佛陀的知見與正法律正為解決人類的生死問題,而釐清屬於佛教基礎典籍的《雜阿含經》所透顯的生死觀,將有助於以佛教觀點對生死問題初步的掌握。對於生死觀這個概念的理解,以「對於生死現象的觀點」、「關於死後的問題」、「如何面對死亡」三個主題來臨近,更進一步在文獻探討的部分說明當代生死學於三個主題的癥結,分別為「以生的面向觀照死亡」,「闡述死後情形的分歧」,「當代接受死亡的情境」,接著,在第二至五章則企圖鋪陳《雜阿含經》對於這些主題的觀點。


第二章「生死相續的緣起機制-關於存有的想望」,見《雜阿含經》對生死現象的角度,不同於觀看生或再生面向的死亡觀,經由對生的執著,降低面對死亡的恐懼與佈畏。而是觀照死亡現象以及持續不斷產生的生死現象對於生命體而言,都是不得自在、自主的呈現。從緣起法無明、愛、取、有四支的動力結構中發現,生命現象生起的原因,乃為生命體為無明所覆及愛為緣,在這兩個條件下,攀抓出其他六支,這六支因條件具足,由心的因緣而產生,以及最後的生及老死支,這兩支為生命體的一期生命現象,這十二緣起支分一支一支的攀抓與流轉,才造成生死相續的現象。經文說明不從事佛法修學的生命體,不停止無明與愛這兩個條件,只能讓生命現象不斷的匯聚,生命現象不斷的再生與相續乃為生命體不得自主的呈現,也就是說,以緣起法動態流轉的過程說明生死相續才是佛教對生命問題的起點。


第三章「從死後差異論中道正見的生死觀」探討關於死後的問題,在《雜阿含經》中以死後世間與出世間這兩條脈絡下的三種狀態,惡業墮地獄、為善上生天、漏盡般涅槃,指出死後可能的狀態。由於見地的不同,對於死後這個問題將落於不同的理解,透過佛陀的教導而建立更完整的中道正見生死觀。《雜阿含經》中的外道對於死後總落於常見、斷見這兩個邊見,這是由於他們觀看生命體的方式是以身見來取著不斷變化的五受陰,當以身見看待生命體,對於死後的狀況將落於生命體持續的存在亦或是死後就斷滅,不再有任何的生命現象。


但就《雜阿含經》觀照生命體的方式,不同於以身見取著生命體的構成要素五受陰,而是以佛陀所教導的法目五受陰與緣起法來看待生命體的靜態構成與動態流轉和還滅,以這些法目觀照生命體,不見有恆常不變的我、人等概念,而是見其生命體當條件具足時就不斷流轉,持續再生於三界之中,如透過佛法修學停止讓生命體匯聚於三界中的那些條件,就能停止於三界中持續的存有狀態。而當外道探究聖者死後處於何種狀態,《雜阿含經》說明的是,聖者建立起恰當觀照生命體的方式,透過梵行具有讓五受陰滅盡的能力。死後的這三個狀態中,以聖者的漏盡般涅槃對「關於死後的問題」這個主題帶入了另一個層面的深度,也擴大對生命體的理解方式。


第四、五章則回應第三個主題「如何面對死亡」,針對《雜阿含經》中的人物以佛法修學為主要特色,第四章「以往生人、天善趣接受死亡-十善業道跡的修學為中心」與第五章「以不受後有超越死亡-解脫道的修學為中心」則分別以世間與出世間這兩個脈絡下所從事的佛法修學來面對死亡,屬於世間脈絡下的生命體一生以十善業道跡在身、口、意三行上的實踐為修學的中心,以及臨終時刻攀緣自己所做的三善行,得以往生人、天善趣,完成不畏後世苦的目標。


而屬於出世間脈絡下的聖者實踐解脫道的功課,以不受後有,停止再到三界中存在這樣的目標來超越死亡,欲成辦解脫道的目標須經過四個果位,解開綑綁生命體於世間的纏縛。解脫道的功課首先建立起對五受陰的恰當觀照,以非我、非我所、不相在,生滅法等性質拆開生命體對身見的纏縛,即以恆常不變的我、人概念所造成的貪染。接著,在生命活動的防護上捨離貪欲,運作的功課包括以根律儀停止根境之間依於貪欲的繫縛,以及將念頭運作於佛陀所教授的法目上,逐漸具備以七覺支開發禪定的資糧。透過恰當觀照生命體的方式與禪定力的累積,時時刻刻都能防護於貪欲的生起,成證解脫道的果位阿羅漢,當身壞命終死亡的時刻到來,識受陰不再進入名色受生,而是身心俱盡,證入無餘涅槃。電子全文電子全文   簡易查詢        進階查詢   


最後,透過本文的結論,對於當代生死學以及死亡、生死、生命教育的範疇與內涵,應更注重對「解脫」、「涅槃」的理解,將可開啟這些學科另一個層面的視野與廣度。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90/碩士/
研究生:黃齡瑩   

指導教授:蔡耀明    臺灣大學哲學系: 蔡耀明  蔡耀明.個人資訊網 

 

◎本文延伸閱讀與佛法研究資料庫-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政治大學圖書館NCCU網站  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國立成功大學數位論文全文 系統     台灣師範大學博碩士論文系統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NTU LIBRARY   國立台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佛教高階經營師與講師培訓班-國際學士院主辦〈一年培訓 後可銜接 國際學士院營管理碩士﹝一年取得﹞-資格大專畢* 三年以上工作經驗*不限科系*只酌收成本及材料費*利用星期六或日半天上課*2009年3月開課*電話 02-27196686 

◎經營研究高階人才培養 搖籃 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一、研究範圍
二、研究方法
第三節 文獻概觀
一、與《雜阿含經》生死觀相關的文獻
二、與生死觀相關的文獻
(一)觀照生之面向的死亡觀
(二)闡述死後情形的分歧
(三)當代「接受死亡」之情境
(四)小結
第四節 章節安排
第二章 生死相續的緣起機制-關於存在的想望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生死現象的觀照角度
一、死亡現象的觀照角度-死魔
二、生死現象詞語與狀態的描述
(一)詞語的描述
(二)狀態的描述
三、生命現象的內涵
第三節 生死相續的緣起機制
一、生死相續的驅動力攀抓出「當來世有」
二、六支的性質為無常、有為、心因緣生
三、問題的起點-生死相續
第四節 小結
第三章 從死後差異論中道正見的生死觀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死後的兩種脈絡三種狀態
第三節 對於死後不恰當的觀照方式
一、對生命體死後不恰當的觀照方式
(一)身見的建立
(二)關於死後的邊見:常見與斷見
二、對如來死後所起的不恰當觀照方式
第四節 完整生死觀的恰當見解
一、恰當觀照生命體的方式:五受陰與緣起法
二、中道正見的生死觀
三、解脫者的死後-關於解脫者所成辦的能力
第五節 小結
第四章 以往生人、天善趣接受死亡-十善業道跡的修學為中心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人、天善趣為不令人畏懼的存在狀態
第三節 上生下墮的原因與情形
一、上生天道
二、下墮地獄
三、十善、不善業跡呈現於身、口、意上的善、惡行
第四節 修學三善行的生命體面對臨終時刻的要領
第五節 天道的過患
一、無常
二、未脫三惡道
第六節 小結
第五章 以不受後有超越死亡-解脫道的修學為中心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目標的確立與過程
一、目標的不同面向
二、度生死河之階位-四果
第三節 恰當觀照五受陰之性質
一、非我、非我所、不相在
二、生滅法─五受陰空
三、如病、如雝、如刺、如殺、無常、苦、空、非我、我所
第四節 從生命活動的防護捨離貪欲
一、根律儀
二、念頭的恰當運作
三、以禪定力停止識受陰入於名色 /73
第五節 阿羅漢的身壞命終
第六節 小結
第六章 結論與檢討
第一節 結論
第二節 本文檢討
第三節 後續研究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二、英文部分
附錄
附錄一 「無常、有為、心因緣生」的經証資料
附錄二 身見的形式
附錄三 生天因緣
附錄四 墮獄因緣


延伸閱讀:【
數位佛學院】【利美知識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雜阿含經》
《大正藏》第99經,劉宋求那跋陀羅譯,五十卷,一至三七三頁,於 《大正藏》第二冊。
《長阿含經》
《大正藏》第1經,後秦佛陀耶舍共佛念譯,二十二卷,一至一四九頁,於《大正藏》第一冊。
《中阿含經》
《大正藏》第26經,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六十卷,四二一至八○九頁,於《大正藏》第一冊。
《增一阿含經》
《大正藏》第125經,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五十一卷,五四九至八三○頁,於《大正藏》第二冊。
蔡耀明
<判定阿含經部派歸屬牽涉的難題>,原刊《法光》第111期,後於台大佛學數位圖書館全文資料上重新戡定,1998。
《般若波羅蜜多教學與嚴淨佛土-內在建構之道的佛教進路論文集》,南投:正觀出版社,2001.2。
<迎向專業的佛教研究>,《哲學雜誌》第三十二期,2000.5。
<論語與阿含經透顯的因材施教>,華梵大學第三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7。
釋惠敏‧釋果徹
《生命緣起觀─梵本淨明句論‧第二十六品觀十二支分初探》,台北:東初出版社,1995.12。
釋惠敏
《戒律與禪法》,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2。
楊郁文
<三十七菩提分法及其次第開展與整體運用>,印順思想─印順導師九秩晉五壽慶論文集,頁63-104。
<以四部阿含經為主綜論原始佛教之我與無我>,《中華佛學學報》第二期,頁1-63,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
<南北傳「十八愛行」之法說與義說>,《中華佛學學報》第三期,頁1-23,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
<初期佛教空之法說及義說(上)>,《中華佛學學報》第四期,頁121-167,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
<初期佛教空之法說及義說(下)>,《中華佛學學報》第五期,頁67-107,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
<緣起之「此緣性」(idappaccayata)>,《中華佛學學報》第九期,頁 1- 34,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
<雜阿含經題解>,《佛光大藏經.阿含藏.雜阿含經(一)》,台北:佛光出版社,1983。
《阿含要略》,臺北:法鼓文化,1999/9。
赤沼智善
《漢巴四部四阿含互照錄》,世界佛學名著譯叢23,台北:華宇出版社,1986。
藤田宏達
<原始佛典にみる死>,《死》,佛教思想研究會編,京都:平樂寺書店,1988。
早島鏡正
<初期佛教における生死の問題>,《佛教における生死の問題》,日本佛教學會編,京都:平樂寺書店,1981。
和 哲郎
《原始佛教的實踐哲學》,世界佛學名著譯叢80,台北:華宇出版社,1988/4。
尋法比丘(中譯)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高雄:正覺學會,2000/1。
吳老擇(編)
《雜阿含經之研究》,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88。
安井廣度
<阿含經講義>,《佛光大藏經.阿含藏.附錄上》,台北:佛光出版社,1983。
安井伯壽
<關於阿含經成立之考察>,《佛光大藏經.阿含藏.附錄上》,台北:佛光出版社,1983。
榎本文雄
<阿含經之成立>,《佛光大藏經.阿含藏.附錄上》,台北:佛光出版社,1983。
覺音
《清淨道論》,台南縣: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1990。
印順法師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台北:正聞出版社,1991/5。
《雜阿含經論會編》,台北:正聞出版社,1987。
釋恆清
<論佛教的自殺觀>,《哲學論評》第9期,台灣大學哲學系,1986。
釋德範
<雜阿含經「魔」的探微>,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道德院輯印,1997。
中村 元
《原始佛教其思想與生活》,嘉義:財團法人嘉義市安慧學苑文教基金會,1995/9。
藍吉富
《佛教史料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7。
黃俊威
《無我與輪迴》,中壢:圓光出版社,1995/1。
釋見顒
<原始佛教對死亡的定義-以關大眠「佛教與生命倫理學」一書為中心>,第十二屆佛學論文發表會,嘉義:南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2001。
釋開進
<初探生命之原理-命根>,第十一屆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台北: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2000/8。
余安邦、薛麗仙
<關係、家與成就:親人死亡的情蘊現象之詮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5期,1999。
陳紹韻
<雜阿含1178經為主之喪親輔導個案初探>,第十屆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1999/8/20-22。
釋天襄
《雜阿含經.受相應之研究》,中華佛學研究所論叢17,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5。
Robert Kastenbaum
《死亡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96/9。
傅偉勳
《生命的尊嚴與死亡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台北:正中書局,1997。
陳錫琦
<從佛教的死亡觀探討死亡教育>,《華梵學報》第3卷第1期,1995。
陳兵
《生與死的超越:破解生死之謎》,台北:圓明出版社,1995。
張淑美
《死亡學與死亡教育-國中生之死亡概念、死亡態度、死亡教育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6/3。
Kenneth Paul Kramer
《宗教的死亡藝術:世界各宗教如何理解死亡》,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
林綺雲主編
《生死學》,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7。
尉遲淦
《生死學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0.3。
<從道家觀點論尊嚴死>,生命倫理學國際學術會議,1998/6/16-19。
<從傅偉勳觀點談尊嚴死>,哲學、生死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1998/10/15-17。
康韻梅
《中國古代死亡觀之探究》,台北:台灣大學文學院,1994.6。
林素英
《古代生命禮儀中的生死觀─以禮記為主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8。
中國哲學會
《哲學年刊》第十期,台北:中國哲學會,1994/6。
Carl B. Becker
《超自然經驗與靈魂不滅》,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6。
葉舒龍
《高唐神女與維納斯-中西文化中的愛與美主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12。
郭于華
《死的困惑與生的執著》,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
杜正勝
<生死之間是聯繫還是斷裂?中國人的生死觀>,《當代》五十八期,1991/2/1。
<形體、精氣與魂魄-中國傳統對「人」認識的形成>,《新史學》二卷三期,1991.9。
<從眉壽到長生-中國古代生命觀念的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六卷,1995/6。
沈清松、傅佩榮(編者)
生死與輪迴》,《哲學雜誌》第八期,台北:業強出版社,2000/3。
余德慧
《詮釋現象心理學》,台北:會形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3。
余德慧、李雪菱、李維倫
<臨終過程與宗教施為>,《生死學通訊》第五期,2001.7。
許禮安
<臨終關懷觀念澄清>,《生死學通訊》第五期,2001.7。
關永中
<生命的黃昏-與庫伯羅斯懇談臨終五階段的教育意義>,《台大哲學論評》第24期,2001。
蒲慕州
<從墓葬形制的變化看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轉變>,《歷史月刊》第139期,1999/8。
黃勝雄等著
《天使的眼睛─台灣第一本基督徒醫療倫理的告白》,花蓮:門諾醫院,1994。
David Kessler / 陳貞吟 譯
《臨終者的權益》,寂天出版社,1997。
Sherwin B. Nuland
《死亡的臉》,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6。
Bronislaw Malinowsk
《巫術、科學與宗教》,協志工業叢書,1996。
楊知勇
《西南民族生死觀》,雲南:雲南教育出版社,1992/10。
沈宗憲
《宋代民間的幽冥世界觀》,商鼎文化出版社,1993/3。
蕭登福
《先秦兩漢冥界及神仙思想探源》,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8。
李崇信
<生死問題與宗教探索-台灣民間宗教信仰生死觀的省思>,第一屆宗教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二),1996。
陸達誠(編)
《生死學》,《輔仁宗教研究》第三期,台北:輔仁大學法學院,2001.6。
蔡瑞霖
《宗教哲學與生死學-一種對比哲學觀點的嘗試》,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9.4。
蔡昌雄
<臨終精神現象本質的宗教哲學探討:一個方法論層次的省思>,現代生死學理論建構論文集,2001.10。
劉宇光
<對古典語文獻學在當代華人佛學研究中的角色問題與省思>,《正觀》第一期,1997.6。
釋天真
<雜阿含經中因病痛自殺的心理探究:以Vakkali與 Channa為例>,大專學生佛學論文集(九),台北:華嚴蓮社,1999。
<從雜阿含第一○一三、一○二二、五七四 三經經群談善終輔導(spiritual and pastoral counseling)>,中華佛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李宗興
<原始佛教之生命觀>,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釋道興
<從佛教瞻病送終法談臨終關懷>,中華佛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黃雪梅
慧解脫所依二智及定地之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潘素卿
<佛教徒的死亡觀念與生命意義之關係研究及其在諮商上的應用>,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
吳文
<約伯記死亡觀與臨終關顧之商榷>,台南神學院牧範學博士班博士論文,1995。
劉嘉誠
<中論解脫思想之研究>,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蘇芳玉
<接受手術和化學治療之卵巢癌婦女於治療經驗中的行為反應>,台灣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蔡麗雲
<癌痛病患的心理困擾、疼痛因應策略及其因素之探討>,國防醫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余廣亮
<癌症病患疼痛治療行為的研究>,高雄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蔡琇文
<癌症疼痛特質、不確定感與心理困擾之相關興探討>,台北醫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黃湘萍
<癌症病人的疼痛程度及疾病狀態與希望程度之相關性研究>,台北醫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謝麗鳳
<家屬對止痛劑的擔心與癌症病人疼痛控制的相關性>,台北醫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梁淑媛
<疼痛對門診癌症病人及其家屬之情緒衝擊>,台北醫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陳佩英
<疼痛對癌症病患焦慮與憂慮之影響>,長庚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陳麗華
<癌症病人無望感導因及定義性特徵之臨床效度測定>,國防醫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孫嘉玲
<膀胱炎病患生活品質之探討>,台北醫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胡綾真
<居家照顧癌症轉移病患之主要照顧者的照顧負荷、憂鬱與生活品質之探討>,長庚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王玉真
<以質性研究方法探討影響癌症末期病患生活品質之因素及其因應策略>,慈濟醫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林靜琪
<癌症末期住院病人自述需要之探討>,慈濟醫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邱淑如
<癌症患孩主要照顧者對安寧療護認識與接受意願之探討>,國防醫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沈莉真
癌末病患及家屬接受安寧療護服務之分析>,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許惠珍
<癌症死亡家屬對現行癌末醫療需求及其安寧療護之認知與態度的探討─高雄市>,高雄醫學院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林明慧
<台灣地區安寧療護品質稽核工具建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張小桂
迢迢抗癌路,幽谷誰伴行─台灣癌症病友團體與基金會現況初探>,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蔡友月
<現代社會對死亡的省思─以癌症病人為個案剖析垂死歷程醫療化之影響>,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吳庶深
<對臨終病人及家屬提供專業善終服務之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林麗雲
<安寧照顧的文化之舞>,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黃鳳英
<癌症末期病人安寧照顧之需求推估>,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鐘麗珍
安寧照顧醫療化之困境探討>,中正大學心理學所碩士論文,1998。
崔國瑜
<生死學初探─一個臨終照顧領域的現象學考察>,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石世明
<臨留之際的靈魂─臨終照顧的心理剖面>,東華大學族群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黃湘惠
<宗教對癌症患者影響之研究>,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葉麗娟
<癌症青少年接受化學治療的症狀困擾及其因應策略之探討>,國防醫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鄭美玲
<青少年癌症患者的住院經驗>,高雄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黃和美
<癌症末期病人心理反應之探討>,國防醫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丁思惠
<癌症病逝者其配偶悲傷過程之探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陳珍德
<癌症病人生命意義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簡鴻模
<生死輪迴─三種著作的研討及在「煉獄」課題上的具體比較>,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二、英文部分
Winston L. King
In the Hope of Nibbana: An Essay on Theravada Buddhist Ethics, LaSalle: Open Court, 1964.
Caroline A. F. Rhys Davids
A Buddhist Manual of Psychological Ethics (Buddhist Psychology) of the Fourth Century BC: Being a translation, now made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the Original Pali of the First Book in the Abhidhamma-Pitaka,entitled Dhamma-Savgani (Compendium of States or Phenomena), New Delhi: Munshiram Manoharlal, 1996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00 by Royal Asiatic Society, London).
Geoffrey Redmond (ed.)
The Pacific World: 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New Series 11, 12 (1995, 1996).
Charles A. Corr, Clyde M. Nabe, Donna M. Corr
Death and Dying, Life and Living,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1997.2nd ed.
John Bowker
The Meanings of Dea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David Clark(ed.)
The Sociology of Death: Theory, Culture, Practice,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3.
Sylvia Cranston, Carey Willaims
Reincarnation: A New Horizon in Science, Religion and Society, California: The Osophical University Press, 1993.
W. Y. evans-wentz
The Tibetan Book of the Great Liberation or the Method of Realizing Nirvana through Knowing the Mind,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Gampopa
The Jewel Ornament of Liberation, the Wish —Fulfilling Gem of the Noble Teachings, New York: Snow Lion Publications, 1998.
James L. Watson, Evelyn S. Rawski(ed.)
Death Ritual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Elisabeth Kybler-Ross
Death: The Final Stage of Growth, Simon & Schuster Inc.,1986.
Robert A. Neimeyer(ed.)
Death Anxiety Handbook-Research, Instru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Taylor & Francis, 1994.
Oskar von Hinyber
A Handbook of Pali literature, India: Munshiram Manoharlal, 1997.
Grace G. Burford
Desire, Death and Goodness-the Conflict of Ultimate Values in Theravada Buddhism, New 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 1991.
Guy Richard Welbon
The Buddhist Nirvana and its Western Interpreter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8.
John Martin Fischer(ed.)
The Metaphysics of Death,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Geshe Wangyal(translated)
The Door of Liberation: Essential Teachings of the Tibetan Buddhist Tradition, Joshua and Diana Cutler, 1995.
Daniel J. Meckel, Robert L. Moore(ed.)
Self and Liberation: The Jung-Buddhism Dialogue, Paulist Press, 1992.
Damien Keown
Buddhism and Bioethic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5.
Lawrence E. Sullivan(ed.)
Death, Afterlife, and the Soul: Religion, History, and Culture Selections from the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1989.
Mircea Eliade
Occultism, Witchcraft, and Cultural Fashion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6.
Birth and Rebirth: the Religious Meanings of Initiation in Human Culture, New York: Happer & Brothers Publishers, 1958.
Austin H. Kutscher, Arthur C. Carr, and Lillian G. Kutscher /edited
Principles of Thanatolog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7.
John D. Morgan / edited
Reading in Thanatology, New York: Baywood Publishing Company, 1997.
Coberly, Margaret
Transpersonal Dimensions in Hospice Care and Education: Application of Tibetan Buddhist Psychology, PhD, University of Hawaii, 1997.
McGrath, Pam
Buddhist Spirituality —A Compassionate Perspective on Hospice Care, Mortality,Vol.3 Issue 3, 1997.
Anne C. Klein
“Buddhism” in How Different Religions View Death and Afterlife, The Charles Press, 2001.
Becker Carl B
Buddhist Views of Suicide Euthanasia,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40/4,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0.
Peter Harvey
“Abortion and Contraception” in An Introduction to Buddhist Ethics: Foundations, Values and Issu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Carl B. Becker
Buddhist Ethics of Death and Dying,1990佛光山國際佛教學術會議論文集,1990。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