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9/12/26 07:16:26
學習次第 : 高階

喇嘛網 日期:2009/12/26 07:00:19   編輯部 報導

由生至死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然而卻甚少人能勘透生死的奧秘。有幸的是,學者已注意到中國傳統思想中蘊含著許多值得提取的生死智慧,而起首進行研究。在目前的研究成果中,儒家的生死觀仍有許多發展的空間。因此,本論文乃以儒家思想的開創者——孔子的生死觀為研究主題,希望能藉此提供建構儒家生死觀,乃至現代生死學的參考。
  孔子的思想深受前朝文化的影響,亦在對傳統的突破中展現其價值。因此,本文首先回溯商周時期,發現其生死觀之建立主要依賴宗教信仰,缺乏對人之主體性的自覺。西周至春秋時期,雖然道德和禮樂成為人們生死所依循的規範,展現人的存在與價值之提升,以及逐漸重視現實的經營,但基本上仍是遵守著外在的規範而生死,不能說是真正掌握了自身的生死。


  在此種傳統生死觀的潮流中,孔子的生死觀無疑展現了過人的智慧。他不受天帝、鬼神支配命運的觀點所左右,也不盲目遵守外在規範,而是以自身的體證,發覺仁與禮乃是人之生命內涵;踐履生命內涵,成為真正的人,才可實現個人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坦然面對死亡。在孔子的體證下,人終於有了主宰自身生死的能力,可以在自我完成中實現生死的意義,此即孔子對中國生死觀的貢獻。


  再細究之更可發現,孔子的生死觀具有三個超越向度:
  第一個超越向度—人我生死之感通交流,將他人之生死視為己之生死,在自我實現的同時,亦須助人實現生死的意義。若能如此,面對人我之死亡時才可毫無遺憾,並可望建立流傳千古的美名,擁有不朽的精神生命。
  

第二個超越向度—世代傳承之生死相續,乃是肯定每個人都可透過家族的血脈和精神之薪火相傳,以及社會文化的因革損益,與前人和後代連接成一條生命長河,在生生不息的傳承下超越死亡的終極性。


 
 第三個超越向度—通達無限之生死超越,展現了生命通達超越層次的本質。通過道德修養充拓生命,便可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以憂樂圓融的態度面對生死,並與超越的天道同歸於無限,獲得永恆之生。


  總之,孔子的生死觀使生與死都超越了一般的意義,並具有生死互滲的特色。他雖不曾直接對死亡下定義,但他的思想卻反映出他已對死亡有了深切的體認,因此極為珍視生命;且珍惜並實現生命也正是他超越死亡的方式。孔子的生死觀不僅具有時代的價值,更可提供迷失在物質世界中,虛度人生、恐懼死亡的現代人建構生死學的重要參考。

劉錦賢 -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  

簡易查詢        進階查詢   

◎本文延伸閱讀與佛法研究資料庫-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政治大學圖書館NCCU網站  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國立成功大學數位論文全文 系統     台灣師範大學博碩士論文系統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NTU LIBRARY   國立台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

佛教高階經營師與講師培訓班-國際學士院主辦〈一年培訓 後可銜接 國際學士院營管理碩士﹝一年取得﹞-資格大專畢* 三年以上工作經驗*不限科系*只酌收成本及材料費*利用星期六或日半天上課*2009年3月開課*電話報名 02-27196686 

◎經營研究高階人才培養 搖籃 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97/碩士/研究生:吳依容   指導教授:劉錦賢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一、研究動機....................................1
二、研究目的....................................3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之省察......................7
一、缺乏孔子的生死觀之研究專書..................7
二、學位論文之研究成果仍有發展空間..............8
三、結語.......................................11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12
一、研究方法...................................12
二、研究步驟...................................1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7
一、研究範圍...................................17
二、研究限制...................................18

第二章 尋本探源——中國古代的生死觀...........21
第一節 殷商時代的生死觀.......................21
一、過往思想的餘緒.............................23
二、殷商時代依賴信仰的生死觀...................27
第二節 西周時代的生死觀.......................42
一、西周文化--人文與信仰的交會...............44
二、西周突破鬼神束縛的禮樂生死觀...............55
三、結語.......................................63

第三章 孔子的生死觀形成之時代背景.............65
第一節 春秋時代的社會環境與思想潮流...........65
一、春秋時代的社會環境.........................66
二、春秋時代的思想潮流.........................68
第二節 春秋時代的生死觀.......................74
一、依賴鬼神的心態轉變.........................75
二、自發性地依循禮和道德而生死.................76
三、超越死亡的途徑.............................79
第三節 結語...................................86

第四章 孔子由生命主體建立之生死觀.............89
第一節 信仰依賴性的消除.......................90
一、由祈天永命到義命分立.......................90
二、孔子對鬼神之態度..........................101
三、結語......................................109
第二節 立定生命主體而建立之生死觀............112
一、道德型態的生命——仁......................114
二、人文型態的生命——禮......................121
三、仁與禮——生與死的基本原則................129

第五章 孔子超越時空的生死觀..................139
第一節 人我生死之感通交流....................139
一、大我的生死事業............................140
二、人我生死意義之圓滿實現....................147
三、結語......................................164
第二節 世代傳承之生死相續....................168
一、家族綿延之不朽生命........................170
二、文化傳承之生生不息........................184
三、結語......................................192
第三節 通達無限之生死超越....................194
一、契天體道之生命境界........................195
二、憂樂圓融之生死態度........................200
三、「未知生,焉知死?」的恰當詮解............208

第六章 結論..................................211
一、開啟自我掌握生死的大道....................211
二、超越生與死的生死觀........................213
三、孔子的生死觀之傳承與發展..................215
四、對現代生死問題的啟發......................217

參考書目......................................221
第一部分 專著................................221
第二部分 研究論文............................226


延伸閱讀:【數位佛學院】【利美知識

參考文獻

第一部分 專著
 
 
一、 古籍(依書名筆畫排序)
 
  (一)經
國立編譯館主編:《十三經注疏分段標點》,(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1年)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第二冊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上)》,第六冊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下)》,第七冊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禮記正義(上)》,第十冊[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禮記正義(中)》,第十一冊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禮記正義(下)》,第十二冊 
[晉)杜預集解╱[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注疏》,第十六冊
[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孝經注疏、孟子注疏》,第十九冊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6年)
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修訂本)
[宋]丁度等編:《校訂本集韻附索引(上)》,(臺北:學海出版社,1986年)
[宋]朱熹:《詩經集註》,(臺北:萬卷樓,1996年)
陳雄根標點╱劉殿爵審閱:《新式標點廣雅疏證(第一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8年)
周祖謨:《爾雅校箋》,(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清]康有為:《論語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二)史
黃永堂譯注:《國語》,(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7年)
〔漢〕司馬遷著╱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史記三家注並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2002年)
 
  (三)子
羅愛萍編:《百子全書》,(臺北:黎明文化公司,1996年)
王肅:《孔子家語》,第一冊
管仲:《管子》,第十冊
呂不韋:《呂氏春秋》,第二十冊
荀子著╱王忠林注譯:《荀子》,(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 
邵增樺註譯:《韓非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修訂版)
 
  (四)集
[宋]程明道、程伊川:《二程集》,(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臺北:五南書局,2000年)
新中國叢書編輯委員會編著╱姜濤主編:《中國文學欣賞精選集.第十四冊.宋代詩歌》,(臺北:莊嚴出版社,1986年)
[宋]胡宏╱吳仁華點校:《胡宏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宋]張載著╱章錫琛點校:《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五)其他
[漢]董仲舒著╱楊家駱主編:《春秋繁露注.祭義》,(臺北:世界書局,1970年)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圈點說文解字》,(臺北:萬卷樓,2002年)
 
二、 近人著作(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一)歷史書籍
朱龍順:《春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宋鎮豪:《夏商社會生活史》(增訂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晁福林:《先秦民俗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楊寬:《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錢穆:《國史大綱》,(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
 
  (二)中國文化論著
王暉:《商周文化比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朱天順:《中國古代宗教初探》,(臺北:谷風出版社,1986年)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周何:《古禮今談》,(臺北:萬卷樓圖書,1993年)
林素英:《古代祭禮中之政教觀》,(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張榮明:《殷周政治與宗教》,(臺北:五南書局,1997年)
傅亞庶:《中國上古祭祀文化》,(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黃宛峰:《禮樂淵藪——《禮記》與中國文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
楊華:《先秦禮樂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鄒昌林:《中國禮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蒲慕州:《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臺北:允晨文化,1995年)
劉源:《商周祭祖禮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謝謙:《中國古代宗教與禮樂文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三)中國哲學通論
朱彝尊:《經義考》,(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一冊),(臺北:正中書局,2006年)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年)
尚明:《中國人學史:古代卷》,(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1995年)
徐克謙:《先秦思想文化論札》,(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一冊).青銅時代》,(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年)
傅偉勳:《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黃開國、唐赤蓉:《諸子百家興起的前奏——春秋時期的思想文化》,(成都:巴蜀  書社,2004年)
 
  (四)儒家論著
李景林《教化的哲學——儒學思想的一種新詮釋》,(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杜維明:《儒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唐文明:《與命與仁:原始儒家倫理精神與現代性問題》,(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2年)
唐君毅:《人生之體驗續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
陳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北京:三聯書店,2002年)
陳咏明:《儒學與中國宗教傳統》,(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傅斯年:《性命古訓辯證》,(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彭國翔:《儒家傳統:宗教與人文主義之間》,(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湯一介:《儒釋道與內在超越問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楊華:《新出簡帛與禮制研究》,(臺北:五南書局,2007年)
寧新昌:《境界形而上學及其限制——由先秦儒學談起》,(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蔣慶:《生命信仰與王道政治——儒家文化的現代價值》,(臺北:養正堂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錢穆:《四書釋義》,(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駱承烈:《孔學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
 
  (五)生死學相關書籍
[英]葛瑞林(A. C. Grayling)著/李淑珺譯:《生命的哲思》,(臺北:心靈工坊,2002年)
[德]海德格著╱陳嘉映、王慶節譯:《存在與時間》,(北京:三聯書店,1999年)
王邦雄:《人生關卡》,(臺北:書評書目出版社,1992年)
余英時著,侯旭東等譯:《東漢生死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何顯明、余芹著:《飄向天國的駝鈴——死亡學精華》,(臺北:夏圃出版社,1994年)
吳仁興、陳蓉霞編著:《死亡學》,(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4年)
袁揚:《生死事大》,(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陳俊輝:《生命思想VS.生命意義》,(臺北:揚智文化,2003年)
陸揚:《死亡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傅偉勳:《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臺北:正中書局,1994年)
靳鳳林:《死,而後生——死亡現象學視閾中的生存倫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靳鳳林:《窺視生死線——中國死亡文化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1999年)
蒲慕州:《墓葬與生死:中國古代宗教之省思》,(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3年)
鄭曉江:《中國死亡智慧》,(臺北:東大圖書,1994年)
鄭曉江:《超越死亡》,(臺北:正中書局,1999年)
 
  (六)其他
王國維:《殷禮徵文》,《王國維遺書》第九冊,(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83年)
王國維:《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柯斯文:《原始文化史綱》,(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
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上,(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夏商周斷代工程1996~2000年階段成果報告》,(上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0)
莊耀嘉編譯:《馬斯洛——人本心理學之父》,(臺北:桂冠圖書,1990)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編》,(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年)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美﹞赫舍爾(Abranham J. Heschel)著╱隗仁蓮譯:《人是誰》(Who is Man?),(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
〔美〕羅洛.梅(Rollo May)著╱龔卓軍、石世明譯:《自由與命運》,(臺北:立緒文化,2001年)
 
第二部分 研究論文
 
一、 期刊論文
 
  (一)考古
王平:〈殷商人牲人殉性質新探〉,《山東電大學報》2002年第4期,(山東:山東廣播電視大學,2002年)
朱鳳瀚:〈從生產方式看商周社會形態〉,《歷史研究》2000年第2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2000年)
張政烺:〈試釋周初青銅器銘文中的易卦〉,《周易研究論文集(一)》,(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
許宏:〈略論我國史前時期甕棺葬〉,收錄於《考古》1989年第4期,(北京:考古雜誌社,1989年)
許紅梅:〈略論青海史前甕棺葬〉,《青海社會科學》2007年第3期,(青海:青海社會科學院,2007年)
 
  (二)儒家
王小婷:〈朱熹《四書集注》通行清代之原因及評價〉,《教育理論與實踐》第28卷第12期,(太原:山西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學會,2008年)
李杜:〈儒墨思想與古代宗教思想之關係〉,《新亞書院學術年刊》11期,(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1969年)
胡鳴:〈《論語》定型本之再認識〉,《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學報》第77期,(福清:福建師範大學福清分校,2006年)
唐明貴:〈朱熹《論語集注》探研〉,《中華文化論壇》3期,(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2006年)
梁濤:〈郭店楚簡「惪」字與孔子仁學〉,《哲學研究》2005年5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所,2005年)
景懷斌:〈儒家思想對於現代心理諮詢的啟示〉,《心理學報》第39卷2期,(北京:中國心理學會,2007年)
羅子翔:〈略論幾種對孔子天命鬼神的詮釋〉,《問學》5期,(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2003年)
 
  (三)生死學
朱人求:〈傳統與道統——儒家文化生命的歷史意識〉,《江淮論壇》2003年第6期,(合肥:安徽省社會科學院,2003年)
杜正勝:〈中國人的生死觀〉,《當代》第58期,(臺北:當代雜誌社,1991年)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中國古代生命觀念的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6本2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5年)
林建勳:〈儒家不朽觀及其對死亡的超克〉,《文藻外語學院「外語教學與人文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高雄:文藻外語學院,2000年)
林慧婉:〈春秋時代的生死觀〉,《黃埔學報》45期,(高雄:陸軍軍官學校,2003年)
柳秀英:〈孔子之生死觀〉,《美和技術學院學報》第18期,(屏東:美和技術學院,2000年)
張朝霞、雷斌:〈儒家的生命超越——儒家生死智慧述評〉,《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2年5期,(福建:中共福建省委黨校,2002年)
陳川雄:〈論先秦儒家的生命價值觀〉,《孔子研究》2001年5期,(濟南:中國孔子基金會,2001年)
陳秉璋:〈死亡與自殺的社會學分析〉,《當代》第58期,(臺北:當代雜誌社,1991年)
黃慧英:〈孔子的生死觀〉,(香港:嶺南大學哲學通識課程講義)
楊中啟:〈孔子生死哲學解讀〉,《哲學與文化》35卷3期,(臺北: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2008年)
蔣慶:〈心學散論——蔣慶先生談儒家的生命信仰〉,《生命信仰與王道政治——儒家文化的現代價值》,(臺北:養正堂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鄭曉江:〈「樂天知命」與「安之若命」——儒家生死智慧之現代詮釋〉,《杭州師範大學學報》3期,(杭州:杭州師範大學,2008年)
錢森華:〈孔子的死亡意識與終極關懷〉,《理論觀察》44期,(齊齊哈爾:理論觀察雜誌社,2007年)
譚曉圓:〈生死觀上的人類智慧——中西古代哲學關於死亡之於人生意義的比較〉,《海南師範學院學報》56期,(海口:海南師範學院,2001年)
釋慧開:〈《論語》「季路問事鬼神」章解讀疏證—一個生死學進路的義理探索〉,《生死學研究》1期,(嘉義:南華大學,2003 年)
 
  (四)其他
晁福林:〈先秦時期「德」觀念的起源及其發展〉,《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4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2005年)
晁福林:〈春秋時期的鬼神觀念及其社會影響〉,《歷史研究》1995年第5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1995年)
 
二、 學位論文
 
李華:《先秦諸子生死觀研究》,(大連:遼寧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金明鎔:《先秦生死觀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胡泊:《論先秦儒家貴「生」重「死」的生命觀》,(長春:東北師範大學中國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康韻梅:《中國古代死亡觀之探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4年)
劉明:《先秦儒家生死觀探析》,(鄭州: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羅子翔:《《論語》中所蘊涵之生死觀》,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2001年)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