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09/12/18 20:09:42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09/12/18 20:00:47   編輯部 報導

指導教授:林顯庭 

龍樹「菩薩道」思想探究—以《中論》為主

本論文試圖從龍樹菩薩所處的時代背景溯源及分析他傳記中之人格特色,且從近代台灣學者之相關研究中,釐清龍樹菩薩的寫作動機,以此為基礎並參考目前相關之文獻,探究龍樹菩薩中觀思想之主旨與內涵。


在本論文的剖析中我們了解到—纏繞於龍樹菩薩一生的根本課題乃是慾念之解決,龍樹為了解決此一根本問題,深入海底之龍宮中,悟到大乘法之精華,證得了無生法忍之境界,而受了般若思想薰陶的龍樹,進而探討「空義」之本源,回溯了原始經典《阿含經》,正確掌握了「緣起實相」,遂以「中道空義」奠立「中觀學派」的玄奧教義。

龍樹中觀思想的形成,最初是爲了對治「世間、涅槃實有」的遁世思想,而以「中道空義」來破除教內、教外的執著和偏見,尤其是根本上座部分出的「說一切有部」所主張「三世實有,法體恆存」的法執思想,並進而提出「世間、涅槃皆空」的入世主張;龍樹菩薩中觀的思想否定了所有存在的實在性,這是因為世間、涅槃的虛幻性必須建立在般若空慧上;為了達到實踐的需要,則從大乘菩薩道的理論,加以宏揚了空觀﹙中觀﹚無所得的六度菩薩行,以發展「救渡」的大乘菩薩修行法門。 

論文目次 ]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目的與進向
第二節、大乘思潮之背景介紹
第二章 龍樹菩薩之生平及其作品
第一節、龍樹菩薩之作品介紹—千部論主
第二節、龍樹菩薩之生平介紹—爲弘空觀而出世的傳奇聖者
第三節、龍樹菩薩傳記之特色
第三章 龍樹菩薩之思想探究
第一節、《中論》得名之意旨及其書之組織與現存之註釋版本
第二節、龍樹菩薩《中論》之撰作背景
第三節、龍樹菩薩《中論》思想之淵源
第四節、龍樹《中論》思想之基本立場及其中心思想
第五節、龍樹《中論》思想之體證內涵
第四章 龍樹菩薩思想對後世之影響
第一節、龍樹菩薩思想對印度佛教之影響
第二節、龍樹菩薩思想對中國佛教之影響
第三節、龍樹菩薩思想對藏傳佛教之影響
第五章 結論
龍樹《中論》思想之現代性啟示及運用  

參考文獻 

原註
1.《小空經》,收於《大正藏》卷一。
2.《雜阿含經》,收於《大正新修大藏經》卷二。
3.《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收於《大正新修大藏經》卷六。
4.《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收於《大正新修大藏經》卷八。
5.《華嚴經》,收於《大正新修大藏經》卷十。
6.《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收於《大正新修大藏經》卷十五。
7.《佛說稻桿經》,收於《大正藏》卷十六。
8.《大智度論》,收於《大正新修大藏經》卷二十五。
9. 無著《順中論》,收於《大正藏》卷三十。
10.《中論》,收於《大正新修大藏經》卷三十。
11.《十二門論.觀因緣第一》,收於《大正藏》卷三十。
12. 清辨《般若燈論釋》,收於《大正藏》卷三十。
13.《迴諍論》,收於《大正新修大藏經》卷三十二。
14. 吉藏《三論玄義》《中觀論疏》,收於《大藏經》卷四十二。
15.《龍樹菩薩傳》,姚秦‧鳩摩羅什譯,收於大正藏卷五十。
16. 唐.玄奘述、辯機編集,《大唐西域記》卷十,收於《大藏經》卷五十一。
17.《付法藏因緣傳》,魏.吉迦夜、雲曜共譯。
18.《出三藏記》(梁)釋僧槃撰,中華書局九十四年十一月出版。
 
印順導師佛學著作
1. 印順,《中觀論頌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修訂一版。
2. 印順,《中觀今論》,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修訂一版。
3. 印順,《空之探究》,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七十四年七月初版。
4. 印順,《中觀與空義》,台北:華宇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初版。
5. 印順,《龍樹龍宮取經考》﹙《妙雲集》﹚,台北:正聞出版社。
6. 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初版。
7. 印順,《初期大乘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六月初版。
8. 印順,《學佛三要》,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初版。
9. 印順《契理契機之人間佛教》,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初版。
10. 印順《佛法概論》,台北:正聞出版社,八十一年一月修訂二版。
11.印順述義.釋昭慧整理,《大智度論之作者及其翻譯》,台北:東宗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初版。
 
當代學術專書
1. 楊惠南,《龍樹與中觀哲學》,台北:東大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初版。
2. 吳汝鈞,《佛教的概念與方法》,台北:台灣商務,民國七十七年。
3. 楊惠南,《龍樹與中觀哲學》,台北:東大出版社,民國七十七年初版。
4. 萬金川,《中觀思想講錄》,嘉義:香光書香出版社,民國八十七年四月。
5. 林鎮國,《空性與現代性》,台北:立緒文化,民國八十八年。
6. 楊惠南,《佛教思想發展史論》,台北:東大發行,民國八十二年再版。
7. 吳汝鈞,《印度中觀哲學》,台北:圓明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八月第一版第一刷。
8. 陳學仁,《龍樹菩薩中論八不思想探究》,台北縣:佛光文化,九十年出版。
9. 藍吉富,《中國佛教泛論》,台北:新文豐出版社,九十二年八月初版。
10. 念楚居士編輯《無死之歌》,台北:寶鬘印經會,九十二年四月初版。
11. 元音老人,《恆河大手印》,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八十九年十二月初版。
12. 元音老人,《心經抉隱》,台北:慈濟文化志業中心,九十二年十月初版。
13. 佛光星雲編著,《佛光教科書〈3〉菩薩行證》,台北:佛光出版,民國八十八十月年初版。
14. 佛光星雲編著,《佛光教科書》﹙五﹚宗派概論》,台北:佛光出版,民國八十八十月年初版。
15. 宗薩欽哲仁波切,《佛教的見地與修道》,台北:布波出版社,民國九十四年初版。
16. 達賴喇嘛藏文口述,陳琴富譯,《超越的智慧》,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民國九十二年十二月初版。
17. 堪布慈誠羅珠仁波切,《慧光集(二十一)正見》,台北:寧瑪巴啦榮三乘法林佛學會,民國九十三年初版。
18. 宗喀巴大師,法尊法師譯,《入中論善顯密義疏》,台北:法爾出版社,民國九十二年七月一日,第二版第一印。
19. 達賴喇嘛,《達賴喇嘛談心經》,台北:圓神出版,九十三年三月初版。
20. 嘉初仁波切講述,丁乃筠.楊弦譯《解脫大道﹙大手印與大圓滿雙融實修教導﹚》,台北:圓神出版,九十一年二月初版。
21. 李潤生,《中論導讀(上)》,台北 : 全佛文化出版,民國八十八年初版。
22. 吳汝鈞,《龍樹中論的哲學解讀》,台北:台灣商務,民國八十六年初版。
23. 莊春江編著,《雜阿含經二十選》,高雄:正信佛教青年會,民國九十三年修訂版。
24. 莊春江,《印度佛教思想史要略》,高市:正信佛教青年會,民八十八年初版。
25. 袞卻格西開示:《菩提道次第綱要》﹙上﹚﹙下﹚,大乘法脈基金會台中釋迦牟尼佛中心出版印贈,八十九年初版。
26. 李潤生,《僧肇》,台灣東大書局,民國七十五年。
27.《現代大乘起信論—如石法師論文集》,南投:南林出版社,九十年十月初版。
 
 
日文中譯專書
1. 水野弘元,《佛教的真諦》,嘉義:香光書香出版社,民國八十一年初版。
2. 梶山雄一,吳汝鈞譯,《龍樹與中後期中觀學》,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八十九年初版。
3. 梶山雄一,吳汝鈞譯,《印度中觀哲學》,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八月初版。
4. 梶山雄一,釋依馨譯,《空入門》,台北:佛光,民國八十四年初版。
5. 瓜生津隆真,李世傑譯,〈中觀派的空〉,《中觀與空義》,收錄於《世界佛學名著譯叢》﹙62﹚,台北:華宇,民國七十五年初版。
 
英文譯中專書
1. 穆帝,《中觀哲學(上)》,台北:華宇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初版。
2. JAIDEV SINGH,賴顯邦譯,《英漢對照中觀哲學概說》台北:新文豐初版,民國七十九年一版。
3. 克里希那穆提,胡茵夢譯,克里希那穆提傳,台北:方智出版社,八十三年初版。
4. 傑克.康菲爾德,《心靈幽徑》,台北:幼獅文化出版,八十四年七月。
5. 傑瑞米.海華,《給凡妮莎的信》,台北:人文自然文化出版,八十九年十月。
6. 麥可.泰波,潘定凱譯,《全像宇宙投影》﹙第一部﹚,台北:琉璃光出版,八十六年十二月。
7. 布頓,郭和卿譯,《布頓佛教史》收輯於《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六十九冊,台北:華宇出版社,七十七年四月初版。
 
碩博士論文
1. 賴惠芬,《佛所教空—龍樹《中論》第十八品研究》,台北:台大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六年六月。
2. 邱敏捷,《印順導師的佛教思想》,台北:法界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九年初版。
3. 藍吉富,《漢譯本「中論」初探》,華岡佛學學報第3期。
4. 黃瑞凱,南華大學生死研究所論文:《性空思想研究的一個面向︰判定「《中論》是《阿含》的綜合省思」》,民國九十三年六月。
5. 張曼濤主編,《中觀思想論集(龍樹與中觀)》,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民國六十七年初版。
6. 游祥洲論文:從《大智度論》三個論題的思維進路,探討龍樹學「三乘共貫」的詮釋學蘊涵:摘自《印順思想—印順導師九秩晉五壽慶論文集》,新竹:正聞出版,八十九年四月。
 
期刊
1. 姚孝彥著,《關於龍樹生平的探討》,收於《菩提樹》第三五八期,民國七十一年。
2. 吳老擇,《現代生活與原始佛教》﹙《新雨月刊》,第四二期﹚民國八十二年一版,
3. 釋昭慧,〈方法學上的惡劣示範—評如石法師「大乘起源與開展之心理動力」〉《弘誓》第53期,八十九年十月出版。
4.釋厚觀等著,《印順導師百歲嵩壽 祝壽文集﹙論文篇)》,福嚴佛學院,民國九十三年。

東海大學/哲學系/94/碩士/研究生:梁子郁  指導教授:林顯庭

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東海大學/哲學系/94/碩士/研究生:梁子郁  指導教授:林顯庭 

「中論」融合/應用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