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貴法藏法師

一、出生與出家簡歷:
  一九六二年出生於北投,俗姓陳,祖籍關西客家人,因家貧及生父以白色恐怖而入獄等因緣,故出生四十日即受領養,養父姓梁,安徽合肥人,養母為臺灣人。
  出家前主要親近蓮因寺上懺下雲長老,對於日後僧格之養成影響甚深,於蓮因寺期間以齋戒會因緣,得以親近上顯下明長老(任侍者),學習《教觀綱宗》等天臺教理,自覺與天臺教理宿有因緣。一九八五年畢業于成功大學物理系,八七年空軍義務役畢,是年秋出家於台中清涼寺上慧下顗長老(為上煮下雲長老于大陸普陀山之同參,後於長老座下重新出家之弟子)座下,冬至臺北臨濟禪寺受三壇大戒。受戒已,回寺擔任佛學院教務主任六年,學習南山律學,並於佛學院講解《小止觀》、《二課合解》、《大愛道經》、《南山在家備覽》、《戒本疏》、《淨心誡觀法》及《不淨觀》(自編講義)等經論,在寺六年間,領眾熏修<大悲懺法>不輟,並創辦《僧伽》雜誌(季刊),自任主筆,始撰〈水月抄〉至今。
  後往谷關住山自修三年,期間至埔裏正覺精舍兩年夏安居中,親近上道下海長老學習戒律,並聽聞上妙下境長老講解《法華經》,自于埔裏茅蓬中誦持《法華經》。開始校、注《法華三昧懺》經年始畢,乃倡印《懺法集注》、《懺法儀軌校訂本》,從此以禮拜《法華懺》、誦持《法華經》為功課。並于第二年夏安居間於 上了下一和尚處,受天臺第四十六代法卷,開始隨緣於各地領眾禮拜<法華三昧懺法>。
  住山末後近半年,照顧母親(法妙比丘尼)至往生。繼而受 上廣下化老和尚之命,出任台中南普陀寺佛學院教務主任,開學前老和尚示寂,乃禮請上道下海長老為住持兼院長,而得以再次親近依止長老。任教務主任期間,主要講解《得戒教育》、《沙彌律儀要略》、《沙彌教育的精神與要義》、《天臺宗入門》、《法華三昧懺儀軌》、《菩提心修要》、《南山律行事鈔-敘緣發起》、《佛七精要》等課程,並至逢甲大學教職員佛學社開設:《天臺宗入門》略講與《法華三昧懺儀軌》略講等系列講座。至蓮因寺北部齋戒學會,講《無量壽經要疏》,慈光禪研所講《彌陀要解略講》、《淨土生無生論略講》等。發表論文:<天臺禪法的特質-兼論《法華三昧懺儀》之修持>
  辦學三年畢,複禮請上道下海長老至恒春四重溪青龍寺,傳授三壇大戒;並與諸道侶留住彼處三年,成立比丘僧之共學團體。期間除繼續領導修持“法華三昧懺”外,講《僧團共住理念》建立僧團共住之核心價值,並重講《淨心誡觀法》加強大眾共住之道心,至鹿穀淨律寺講《中國佛教史》。複分別發表論文:<持名念佛與實相念佛的統一 ---以天臺思想為核心>及<從天臺圓教之建立試論圓教止觀之實踐>。
  後因一慧比丘尼捐獻千華寺(滿州鄉)與僧團之緣,乃建設永淨精舍,為僧團日後退居之所。並於二○○三年起,僧團即由青龍寺遷往千華寺常住,重講《天臺小止觀》,共同進行僧伽之自我教育工作至今。
二、參 學:
  早年親近(依序)過智諭長老(淨土信仰之開蒙)、懺雲長老(僧格養成影響最深)、顯明長老(天臺教理之啟蒙)、白雲長老(禪學思想之開啟)、星雲長老(處眾圓融,心量廣大之薰陶)、煮雲長老(精進佛七之學行)、聖嚴長老(禪教一致、化眾善巧之學習)、廣欽長老(難行苦行之示現)、白聖長老(得戒和尚)、道海長老(于南普陀親近、共住三年,戒法圓融之教導)、了一長老(受天臺法脈之法師父)、廣化長老(悲願忍志之示現)、妙境長老(聽學《法華》,學者風範)、文戒長老(叢林規矩與道格風範之薰陶)等,學習天臺、戒律、淨土等教理。
三、弘 法:
  早期除擔任佛學院教務主任外,平時尚受邀多次至國內外(美國、大陸、馬來西亞,大專院校等)各地演講、辦學;近幾年則主要以僧伽之自我教育工作為主。
四、曾 任:
1、淨土專宗佛學院教務主任
2、《僧伽雜誌》創辦人兼總編輯
3、正法輪僧伽聯誼會總幹事
4、南普陀佛學院教務主任
5、屏東車城青龍寺副住持
五、現 任:
1、屏東滿州千華寺、永淨精舍住持
2、僧伽林文化事業出版社負責人
3、佛教僧伽林教育院院長
4、僧伽林文教基金會負責人
5、《僧伽》雜誌發行人
6、中國佛教傳佈協會會長
7、佛教衛星慈悲電視臺台長
六、理 念:
以〝教學天臺、行遵律儀、住依僧團、修歸淨土〞為總綱;
以〝痛念生死、發菩提心、三學總持、信願持名〞為宗旨;
以〝廣學多聞、隨緣作務、懺悔業障、觀心修德〞為助行;
以〝盡壽學戒、定慧等持、恒課不斷、閉關專修〞為目標。
七、著 作:
1、《水月抄》、《法華三昧懺輔行集注》、《法華三昧儀軌》、《彌陀要解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