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

現在的兩岸關係,已經遠遠不只是「國共內戰」的架構;而是一個人類歷史上非常重大的文明事件與道德課題,當然更是中國歷史上重大無比的文明事件與道德課題。

「國共內戰」是兩個武裝力量之間的政權之戰,那是一個「我吃掉你,或你吃掉我」的你死我活的鬥爭。但當中華民國已然實現了中國五千年來首見的自由民主體制,它應不應當被「吃掉」?又當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然成為崛起的大國與強國,它具備了包容與涵納的能力與責任,則能不能用「誰吃掉誰」的方式來處理兩岸問題?這些,皆不能僅僅視為「國共內戰」的課題,而是人類史上,尤其是中國史上非常重大的文明事件與道德課題。

兩岸關係發展至今日境地,世界文明必不願見其發展為「我吃掉你,或你吃掉我」的一頁;中國歷史必也不忍再添「我吃掉你,或你吃掉我」的一章。站在世界文明和中國歷史的高度看,未來兩岸關係的終極解決方案,應當是共創人類文明的典範與中國歷史的光榮,而萬萬不可造成人類文明的恥辱與中國歷史的悲劇。

一九八三年六月,鄧小平說:「統一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這一句話,將六十四年來的兩岸關係,劃出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在一九八三年以前的三十年,大體上說,兩岸陷於冷戰的框架裡,且各自的內政治理皆在十分艱難的境況中;那是一個「解放台灣vs.反攻大陸」的時代,也就是僵持在「我吃掉你,或你吃掉我」的階段。

第二階段,自一九八三年以後的三十年,仍是大體而言,起自鄧小平「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至一九八七年蔣經國的「解嚴/交流」,再至二○○五年「連胡會」到二○○八年的馬英九勝選,兩岸逐漸營造出「和平發展」的機遇和氛圍。

如今,到了二○一三年前後,兩岸儼然進入了第三階段。二○一二年十一月,胡錦濤在中共十八大總結對台工作報告指出,「雖然尚未統一/仍是一個中國」、「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此一階段的特徵,是將兩岸政策的關注焦點,從遙遠難期的「統一」,轉移至「探討尚未統一的政治關係」。

第三階段儼然是在嘗試回答鄧小平的問題。鄧小平說:「統一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但即使是「一國兩制」,若是指「香港模式」,仍豈不是「吃掉」?那麼,究竟怎樣始有可能「我不吃掉你,你不吃掉我」?

若欲搭建起這個「第三階段」的架構,那就必須奠基在「大屋頂中國」。在大屋頂中國之下,中華民國是民主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社會主義中國,二者皆是一部分的中國,同屬一個大屋頂中國,亦即同屬「兩岸主權相互含蘊並共同合成的一個中國」。而此種「尚未統一的政治關係」,正是要保證「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而是欲將兩岸關係的發展,經由長期的細緻磨合與精心營造,共同創造人類文明的典範與中國歷史的光榮,那始可言「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今日的中華民國是民主中國,這是中華民國不容被「吃掉」的主要理由;因為中華民國是「中華」的「民國」,亦即是「中華文明」的「道德資產」,而不再只是中共的「內戰政敵」而已;所以,兩岸關係已不是「國共內戰」那個層次的題目,而是人類歷史及中國歷史的重大文明課題。

何況,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經勢力已然崛起,但即使以「社會主義的民主法制」來衡量北京政權,它亦尚欠人類文明及中國歷史一個完整的履約踐諾;且看近日《南方周末》與《炎黃春秋》事件,問題在連《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亦未兌現。

因此,唯有在大屋頂中國下,中華民國可以等待中華人民共和國更加走向自由民主;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則應包容涵納中華民國在大屋頂中國之下,以宣示其對人類文明的敬畏及對中國歷史的責任。

但是,如果是「誰吃掉誰」,那必將演成人類文明的恥辱與中國歷史的悲劇。

在歷史的巧妙推移下,兩岸已然超越了「我吃掉你,你吃掉我」的「國共內戰」架構,大屋頂中國將可提供「從合理的過程,到改善之目的」的政經平台,共創世界文明的典範,共譜中國歷史的光榮。

 

 

【2013/02/03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