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嘎達瓦 億倍功德息災祈福法會 消災延壽法會護持法會 突謝仁波來台弘法 薩嘎達瓦 億倍功德息災祈福法會
 
 
 
 
 
 
 
弘揚佛法 行銷規劃 公益VIP申請
 利美園地
心靈.心理.管理搜尋
地區:
分類
精選顯密資訊
  PLIBC
雪謙寺 
SMTB
寧瑪巴噶陀大圓滿虹光
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
台灣蒙藏文化中心
喇嘛網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漢譯《雜阿含經》緣起說之研究—以心理實修為視角   
轉寄 列印 迴響 閱讀尺
加入會員
更新日期:2009/12/18 13:04:03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09/12/18 12:51:13   編輯部 報導

指導教授:蔡耀明

緣起說是佛教特有的思想之一,也是邁向解脫重要的法門之一,歷來各宗派無不致力於對緣起思想的再詮解。然而,緣起說並非獨立存在的學說,與緣起思想相關的重要概念至少有五陰、六入處、七善處、無常、非我等,而從緣起思想繼續發展出來的至少有四聖諦。本研究依循這樣的脈絡,以個人心理實修為視角,深入代表早期佛教的經典—漢譯《雜阿含經》,系統地梳理出緣起思想的當代詮解,特別是十二支緣起思想的詮解。

五陰,一向被認為是說明身與心的組成要素,並以此證成非我之說。但本研究發現從「刺激—波動」的歷程來理解五陰,會更貼近經文的原意,也更能呈現五陰活潑生動的內涵。感受,在一般認知的解脫修行之途彷彿無足輕重,卻與四聖諦並列為緣起法的相應之一,同時亦為五受陰的修行核心。

六入處,在佛學中出現的次數似乎比五陰更少,但對六入處的律儀修行卻足以用來判斷出家人是否值得被尊敬與供養。

無常,並不是對世間變化難測的感嘆詞,而是精進修為的開端。非我,透過明白「我」的概念如何成形、「我」的概念與五受陰的交互作用,方得以以清晰正確地把握非我觀修的重點。如實知,表現出佛教高度理性的態度,是貫穿七處善的核心概念。

透過深入此等重要相關概念,緣起思想全然積極主動的特質得以浮現,這樣的特質使得修行成為可能、涅槃成為可能,這與兩重三世觀的詮解呈現出極大的差異。

緣起思想的濃縮與超越是四聖諦,四聖諦是修行的具體內容,若以「苦」之外的內容為修行對境,四聖諦就成為簡易實用的修行參考架構。

本研究謹慎地架構出《雜阿含經》中與緣起思想高度相關的修行概念,並由淺而深、由狹而廣、由簡而繁地闡釋緣起法的多元面向,冀呈現出緣起法本自俱足豐富、活潑、實用的內涵。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主題與研究背景 1
1.研究主題 1
2.研究背景 2
第二節 問題意識、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2
1.問題意識 3
2.研究範圍 3
3.研究方法 4
第三節 研究的重要性與研究目標 5
1.研究的重要性 5
2.研究目標 5

第二章 學界相關研究概況 7
第一節 中文文獻的說明與評述 7
1.以《阿含經》的緣起思想為研究對象 7
2.與《阿含經》緣起思想相關的研究 9
第二節 部分外文研究成果與綜合評述 11
1.與五陰有關的研究述評 11
2.與緣起思想有關的研究述評 14
3.與四聖諦相關的研究述評 15
第三節 小結 16

第三章 「五受陰」詮解的探究 17
第一節 語詞與概念的釐清 17
1.「色」、「陰」、「色陰」、「色受陰」的經文定義 18
2.「色(陰)」的學界論述與審視 19
3.「受」、「受陰」、「受受陰」的經文定義暨對學界論述的審視 23
4.「想」、「想陰」、「想受陰」的經文定義 24
5.「行」、「行陰」、「行受陰」的經文定義暨對學界論述的審視 25
6.「識」、「識陰」、「識受陰」的經文定義 26
7.「五陰」與「五受陰」的概念釐清 27
第二節 「五受陰」的詮解 28
1.從水平靜態到垂直動態的詮解 28
2.垂直動態五受陰的詮解推論 29
3.垂直動態的五受陰 30
第三節 小結 32

第四章 無常、非我、七處善的探究 34
第一節 認知取向探究 34
1.一般認知取向—常見與我見—的定義 34
2.常見與我見如何導致苦 36
3.常見與我見的形成緣由 37
4.破除常見我見的認知取向—無常想、非我觀 41
5.無常想的修行方法 42
6.無常想的具體效益 44
第二節 從觀察事理到實踐修行各種架構 45
1.基本的觀察與實踐模式之一—集、滅 46
2.基本的觀察與實踐模式之二—味、患、離 47
3.進階的觀察與實踐模式—如實知、集、滅、滅道跡 48
4.完整的觀察與實踐模式—七處善 48
5.七處善的運用 49
第三節 小結 50

第五章 放在修行脈絡下的「五受陰」之探究 52
第一節 五受陰如實知 52
1.感受的來由 54
2.「受」對生命歷程的重要影響 55
3.「受」的多種樣貌 55
4.五受陰完整的如實知 56
第二節 以五受陰為所緣而導致的苦 57
1.見色是我、異我、相在 58
2.見受是我、異我、相在 59
3.見想是我、異我、相在 60
4.見行是我、異我、相在 60
5.見識是我、異我、相在 61
第三節 五受陰的修行方法 61
1.面對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的覺察 61
2.面對身苦與心苦的覺察 64
3.五受陰的非我觀修 66
第四節 針對五受陰的修行目標 68
第五節 五陰與緣起法的關連 70
第六節 小結 72

第六章 六入處—知覺系統的運作 73
第一節 六入處如實知 73
1.六入處的基本認識 74
2.六入處的特質 76
3.六入處於七善處的如實知 77
第二節 以六入處為所緣而導致的苦 78
第三節 六處入觸的形成緣由 80
1.六內入處與六外入處的連結樞紐 80
2.六入處的形成歷程 81
3.六入處與五陰的關連 82
第四節 六入處的修行方法與修行目標 85
1.六入處與「我」的關連與觀修 86
2.「律儀」修行法 87
第五節 六入處與緣起說的關連 90
1.「六入處的形成歷程」與十二支緣起的關連 90
2.六入處、十八界與緣起說的貫穿 91
第六節 小結 93

第七章 十二支緣起法探究 96
第一節 十二支緣起如實知 98
1.以心理實修視角詮解十二支緣起 99
2.無明的探究 103
3.從有支到無明支的關係 104
第二節 緣起法所透顯的修行方法 104
第三節 十二支緣起相關議題探究 109
1.名色與五受陰的關係 109
2.名色與識的關係 110
3.行支的意涵 111
4.十二支的積極主動性 112
5.十二支的觀察視域 113
6.無明中的『不知前後際』相對於前世來生的領悟 114
第四節 兩重三世觀點詮釋十二支緣起的審視 115
1.順觀與逆觀 117
2.實際觀修各支的情況 118
3.因與果的關係 120
4.Joanna Macy的觀點 121
5.回應Joanna Macy的觀點 123
6.兩重三世說的歷史地位與定位 124
第五節 小結 125

第八章 四聖諦—簡易實用的脈絡化修行方法 127
第一節 四聖諦與十二支緣起的關連 127
1.苦諦與十二支緣起的關連 127
2.集諦與十二支緣起的關連 128
3.滅諦與十二支緣起的關連 129
4.道諦與十二支緣起的關連 133
5.五受陰於八正道的修行 135
6.六入處於八正道的修行 137
7.綜觀四聖諦與十二支緣起 138
第二節 作為一種修行參考架構的四聖諦 139
第三節 四聖諦與七處善的關連 141
第四節 小結 142

第九章 結論 143

參考文獻 148

參考文獻 
中著依筆畫排序,英著依字母次序。對於原本以期刊的方式發表,之後集結成冊的文獻,因以出版之書冊較方便查詢,故以書冊為文獻出處,列入專書類。
 
【佛教經典】
劉宋˙求那跋陀 譯,《雜阿含經》,大正藏第二冊
劉宋˙求那跋陀 譯,《雜阿含經》,民國86,台北:全佛
龍樹菩薩 造,《中論》
 
 
【工具書】
林光明、林怡馨 編譯,《梵漢大辭典》,民國93,台北:嘉豐
溫世頌 編著,《心理學辭典》,民國95,台北:三民
《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山宗務委員會
 
【專書】
Bhante Henepola Gunaratana(德寶法師), Eight Mindful Steps to Happiness,《快樂來自八正道》,賴隆彥 譯,民國96,台北:大雁
Daniel Goleman, Destructive Emotions: A Scientific Dialogue with the Dalai Lama,《破壞性情緒管理》,張美惠 譯,民國92,台北:時報
Daniel Goleman, Healing Emtions: conversations with the Dalai Lama on mindfulness, emtions, and health,《情緒療癒》,李孟浩 譯,民國87,台北:立緒
Diane E. Papalia & Sally Wendkos Olds, Human Development (5th edition),《發展心理學》,黃慧真 譯,民國87(初版二刷),台北:桂冠
Frank Jude Boccio, Mindfulness Yoga — The Awakened Union of Breath, Body and Mind,《正念瑜珈》,鄧光傑 譯,民國94,台北:橡樹林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Der Antichrist,《上帝之死》,劉崎 譯,民國91重排版(初版民國57),台北:志文
K. T. Strongman, The Psychology of Emotion: Theories of Emotion in Perspective(4th edition),《情緒心理學—情緒理論的透視》,游恆山 譯,民國91,台北:五南
Lawrence A. Pervin, Personality: Theory and Research, 《人格心理學》,洪光遠、鄭慧玲 譯,民國87(初版二刷),台北:桂冠
Maggie Hyde & Michael McGuinness,Jung for Beginners,《榮格》,蔡昌雄 譯,民國84,台北:立緒
Peter K. Mclnerney,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哲學概論》,林逢祺 譯,民89,台北:桂冠
The Dalai Lama, Daniel Goleman, Stephen Levine, Jean Shinoda Bolen, Daniel Brown, Jack Engler, Margaret Brenman-Gibson, Joanna Macy, Worlds in Harmony: Dailogues on Compassionate Action,《慈悲》,葉文可 譯,民國85,台北:立緒
The Dalai Lama,How to practice : the way to a meaningful life,《修行的第一堂課》,丁乃竺 譯,民國91,台北:先覺
Zara Houshmand, Robert B. Livingston, B. Alan Waiiace, Consciousness at the Crossroads,《意識的岐路》,鄭振煌 譯,民國91,台北:立緒
三枝充悳,《佛教入門》,黃玉燕 譯,民國92,台北:東大
于凌波,《簡明佛學概論》,民國84,二版一刷(出版一刷為民80),台北:東大
山折哲雄,〈消瘦的「佛陀」〉,《近代日本人的宗教意識》,民國89,台北:立緒
中村元,〈佛陀的教義〉,《佛教思想(一)在印度的開展》,民國84,台北:幼獅
木村泰賢,《原始佛教思想論》,歐陽瀚存 譯,民國88一版八刷(一刷於民國57),台北:商務
水野弘元,《佛教思想(一)在印度的開展》,李世傑 譯,民國84,台北:幼獅
水野弘元,《佛教教理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二)》,釋惠敏 譯,民國89,台北:法鼓文化
平川彰,《印度佛教史》,莊崑木 譯,民國93,台北:商周
印順法師,《佛法概論》,民國89新版(初版民國38),新竹:正聞
印順法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民國83(修訂本三版),新竹:正聞
竹村牧男,《覺與空—印度佛教的開展》,蔡伯郎 譯,民國92,台北:東大
佛使比丘,《生活中的緣起》,民國84,嘉義:香光書鄉
佐佐木現順,《業的思想》,周柔含 譯,民國92年,台北:東大
吳汝鈞,《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民國83,台北:文津
呂澄,〈緣起與實相〉,《呂澄佛學論著選集卷三》,大陸:齊魯書社
和辻哲郎,《原始佛教的實踐哲學》,選自《世界佛學名著譯叢》,民國73,台北:華宇
性空法師,《四聖諦與修行的關係》,民國92,嘉義:香光書鄉
性空法師,《念處之道》,民國92,嘉義:香光書鄉
南懷瑾,《現代學佛者脩證對話》,民國92,台北:老古
高楠次順郎,《佛教哲學精義》,包世中 譯,民國77,台北:世樺印刷
張清溪、許嘉棟.劉鶯釧.吳聰敏,《經濟學》,民國87,台北:翰蘆
淨真,《佛教根本問題研究(一)》,民國67,台北:大乘文化
莊春江,《學佛的基本認識》,民國90,高雄:正信佛教青年會
傅偉勳,《佛教思想的現代探索》,民國84,台北:東大
智崇居士,《探究真心》,民國89,台北:圓覺文教基金會
楊郁文,《由人間佛法透視緣起、我、無我、空》,民國88,台北:甘露道
楊郁文,《阿含要略》,民國94(修訂版四刷),台北:法鼓文化
楊惠南,《佛教思想發展史論》,民國92,台北:東大
葛印卡,《生活的藝術》,民國93,台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
蔡耀明,《佛學建構的出路:佛教的定慧之學與如來藏的理路》,民國95,台北:法鼓
鄭昭明,《認知心理學》,民國86(修訂三刷),台北:桂冠
橫山紘一,《唯識思想入門》,許洋主 譯,民國91,台北:東大
瞿海源,《宗教、術數與社會變遷(一):台灣宗教研究、術數行為研究、新興宗教研究》,民國95,台北:桂冠
藍吉富,《佛教根本問題研究(一)》,民國67,台北:大乘文化
《佛學十四講》,民國93版,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
 
【期刊】
黃纓淇,〈五蘊「七處善巧」之管窺—兼含《蘊相應˙七處》之譯注〉,第八屆「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會
Michael S. Drummond, Dependent Origination: Is the Traditional Exegesis Mistaken?,莊國彬 譯,《法光學壇》,第五期,民國90,台北: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
林煌洲,〈古奧義書 (Upanisads)與初期佛學關於人的自我(Self)概念之比較與評論〉,《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五期,民國89
林煌洲,〈古奧義書 (Upanisads)與初期佛學關於自我沈淪概念之比較與評論〉,《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六期,民國90
張瑞良,〈蘊處界三概念之分析研究〉,《台大哲學論評》,第八期,民國74年1月
楊政河,〈論佛教因果法則的邏輯解析〉,《台大哲學論評》,第六期,民國72年1月
溫宗堃,〈漢譯《阿含經》與阿毘達摩論書中的『慧解脫』〉,《正觀》,第二十六期,民國92年9月
蔡耀明,〈「不二中道」學說相關導航概念的詮釋進路:以佛法解開生命世界的全面實相在思惟的導引為詮釋線索〉,《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32期,民國95年10月
〈別當直昇機父母〉,《天下雜誌》,第三六八期,民國96年3月28日
〈競爭、野心、快樂秘方〉,《商業週刊》,第一0一五期,民國96年5月7日
 
【論文】
尤惠貞,《大乘起信論如來藏緣起思想之探討》,民國69,台大哲學碩士論文
呂凱文,《初期佛教緣起概念析論:緣起與《雜阿含》「雜因頌」諸相應概念之交涉》,民國91,台北:輔仁大學哲學博士論文
呂凱文,《當代日本「批判佛教」研究:以「緣起」、「dhātu-vāda」為中心之省察》,民國84,政治大學哲學碩士論文。
張瑞良,《緣起觀》,民國56,台大哲學碩士論文
陳麗彬(釋見寰),《《雜阿含經》中佛陀對病苦的教示之研究》,民國94,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碩士論文
黃俊威,《華嚴『法界緣起觀』的思想探源—以杜順、法藏的法界觀為中心》,民國82,台大哲學博士論文
蕭灯堂,《《雜阿含經》無我論研究》,民國94,東海大學哲學碩士論文
釋悲昱,《《雜阿含經》緣起思想的研究》,民國84,香港能仁學院哲學碩士論文
 
【英文】
 
 
 
 
 
 
 
 
 
 
Ramakrishna Puligandla, What Is The Status Of The Doctrine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Pali Buddhism, 1996, England: RoutledgeCurzon
Shoson Miyamoto, A Re-Appraisal of Pratitya-samutpada,《印度學佛教學論叢》,公元1955,東京:法藏館
 
Tilmann Vetter, The ‘Khandha Passages’ in the Vinayapitaka and the four main Nikāyas, Austria:Ôsterreichische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2000
 
William S. Waldron, The Buddhist Unconscious—The ālaya- vijñāna in the context of Indian Buddhist thought, 2003, USA: RoutledgeCurzon.
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95/碩士/095NCCU5183004

研究生:胡君梅  指導教授:蔡耀明





上一篇(換個「健康」的好工作) 回目錄 下一篇(別奢望改變老闆,你唯一能改變)

全球慈智部落格
懺罪之咒王—百字明咒
台灣大哥大基金會
蓮師--我慈悲的父- Yahoo!奇摩部落格
諾那祖師親授蓮師讚偈-七金剛句祈請頌
◎夢參老和尚演音集-udn部落格 . 葉.柏.晏 -YehPoiAN-! - 森林辦公室

贊助網站
台灣民俗風情 - 台灣旅遊在線
超自然力的應許消災祈福. ‧媽祖Wikipedia, ‧媽祖信仰. ‧媽祖信仰及媽祖廟北港朝天宮, ‧媽祖信仰在台灣
南華大學宗教所-- 學術網站/獎學金資源
國內外學術網站/獎學金資源
法鼓佛修研習院
Changturtle
LamaNet 喇嘛網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學術資源網站
學術資源網站。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