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10/28 06:11:07
學習次第 : 進階

 無死甘露妙樹 百段引導文11

第八世噶噶瑪巴米覺多傑11

(第十一天)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獅吼音•開示集

課程:《無死甘露妙樹》又稱《百段引導文》

時間:2012年12月3日

藏譯中:倫多祖古

 

[共同]與[不共同]兩個觀想次第中的[共同]部分已經結束。接下來是第二[不共同]部分,即伴侶的過患。比方說一個出家人,他必須斷除與在家人的結交,而要與出家人結伴,因為有時候在家人與出家人要辦的事情是不同的,出家人若長時間與在家人在一起,那麼就會慢慢貪戀在家的世間法,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會沾染上在家人的行為。 此外,若是大乘、密乘行者,與小乘聲聞乘行者結交的話,菩提心就會衰敗。總之,不論結交任何伴侶,一定要保持堅守住自己的初心,不要放棄自己的目標,必須要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來世獲得解脫並證悟佛陀的果位。我們和貪戀今生的世間人,兩者目標是不一致的,平時能夠分開行事的話,這樣最好。

 

在[普賢行願品]裡提到,我們必須懂得與一切善士結交,比方說,過去有一個人喝酒抽煙,什麼事都去做,然後就有人提醒他:你這樣做很不好。他就回答對方:我是在隨順眾生,為了和他們一樣,為了能成為他們團體的一員,所以我才去喝酒抽煙。你若隨順世間法,就會成為世間人。但是,真正的[恒順眾生]並非是此一含義。總之自己的目標與修持的信心,一定不能失去!之後,再去利益眾生,再去隨順眾生。這才是真正的隨順,而不是說要去隨順眾生,然後連自己最初修法之心,也完全捨棄了,如此就與真正的隨順完全相反了。

 

在一個家庭中夫妻即是一生的伴侶,而在修持密乘上的伴侶,則是生生世世、成就菩提的伴侶,是共同前住菩提道的金剛道友。我們應如何去結交伴侶及法友呢?在行持菩提道之前,法友即是直至獲證菩提的真實伴侶。

 

雖然每個人都具有取捨與區分善惡的智慧,但我們不只是[有]就可以了。一定要讓自己習慣於取捨善惡。人人都有不同的目標與人生道路,目標一旦擇定,就要朝此目標前進。當我們朝著目的地出發之時,也會有喜樂的感受,這時如果能有一個[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法友陪伴,因為有這樣的同參陪伴,內心就會有一個依靠,所以伴侶是非常重要。

 

在我們的人生中,若不懂得如何去結交善友,彼此間更不能互相幫助的話,那就很難成就善果,因此一定要懂得如何去結交伴侶。尤其是一般世間的家庭,夫妻之間若沒有很好的關係,不懂得交心和理解,就會出現很多的麻煩、問題及痛苦。最主要的是應該找到與自己性格與行為相契合,至少要有70%相符合。除此之外,自己也要懂得如何去維持這份情感,如此才可以更長久幸福。

 

接下來,講到攝受眷屬[弟子]的過患。一個登地菩薩與瑜珈士,若有很多眷屬,這是非常好的。在噶舉祖師的教授中說,當你了悟到心性時,才能去攝受弟子。即使對心性與空性還無法真實的了悟,但至少對心性與空性已經有一些覺受,此時,才能去攝受弟子及眷屬。否則在尚未達到此一成就之前,最好暫時不要攝受弟子與眷屬。否則,除了在別解脫戒中會有過患外,菩薩誓願也會生起顛倒的意念。因為沒有能力承辦弟子的事業,就會覺得自己連這些弟子和眷屬的事業,都不能承辦,更不用說要承辦一切眾生的事業了。因此,上師若不能好好地攝受弟子,也有可能會捨棄對眾生的慈心,而弟子如果擾亂上師的心續,也會破壞三昧耶戒。總之,若具足三戒與三學的功德,則可以攝受弟子,反之最好不要去攝受。

 

平常我們會有此一現象,出家人經過3年閉關之後,獲得[上師]的名號,然後出國,有人就這樣教他們,你要去攝受一些弟子,於是他就答應了,然後呢?每個上師就有一個中心,一座寺院。雖說這是好現象,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若以引導文的角度來說,這可能會出現一些過患與過失。一位上師,一定要先成熟自己的自相續,然後才能夠去指引他人;就像一顆蘋果,一定要裡外都熟透了,這顆蘋果才可以吃。同理,上師自己的自相續,一定先要成熟,否則不能去攝受弟子,也不要急著去攝受弟子。

 

譬如:一部手機或電腦若是電力不足,一定要充好電才能繼續使用,如果我們想要100%的使用,也要事先充滿100%的電力。比方說我自己,因為[噶mb]的名號蓋在我的頭上,然而,我並非像往昔的祖師一樣是直接獲證斷證功德而降臨世間,所以我有時候會有一些困擾,比方說,小時候我看佛經,即使再怎麼用功,別人也不會覺得奇怪,他們會說:因為你是[噶mb],因為你是佛,所以你這麼做,沒有什麼稀奇的,你還可以做得更好。但是,當我自己看自己的時候,我會覺得自己只是一個平凡人,一個能力有限的平凡人,如果說要行持像佛菩薩一樣的功德事業話,那就很難了!我自己並不具足這樣的功德,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困擾,但是我還是盡力的去做,不過即便已經很盡力了,但有的人還是認為:你還可以做得更好!即使自己會有一些功德,但卻沒有達到別人所期盼渴望的那樣,有時只能打腫臉充胖子,這又是另一種難題了。

 

就像以前我認為,觀世音菩薩有千手千眼,佛菩薩會有上億的化身,我覺得這沒什麼了不起的,因為祂是佛,因為祂是菩薩,因為祂的神變可以變幻出很多很多,而不覺得這很神奇。到後來,把這件事套用到我自己的人生中,我就覺得,真的是很困難,就會去想,如果我可以變化成億萬化身的話,那該多好啊!因為要行持成辦無量眾生的事業,僅僅一個身體是遠遠不夠的。但是,祖師先哲們教示說,現在你雖沒有能行持眾生事業的能力,但至少也要去發願,然後記在心裡:希望在未來,自己可以成為能夠變化億萬化身的佛菩薩,然後去利益一切眾生。至少也要有這樣的願心與願力,我覺得這也是非常殊勝的。[菩提道次第廣論]說,如果你沒有他心通,亦沒有體證空性,你就不要去攝受弟子,不要去行持利他的事業,因為在這個階段的你去行持利他事業並非易事。

 

出家人的資具,一日三餐等都是功德主的供養。[供養]佛菩薩與三寶中的[供養]一詞,是有關於財物的敬語。比方說,供養一個清淨的比丘與僧眾,以及獻供的善信功德主,由於雙方都是清淨的發心,因此,自他都可以積累資糧。對僧眾而言,有受用及受供的福澤,由此可以積累資糧。如果你只供養法寶,那麼就只有受供的資糧,而沒有受用的資糧,因為教證法寶是無法受用這個供養。我們沒有機會與福報去供養佛陀,但是,如果你去供養一位戒律清淨的比丘,也會有如供養佛陀同等的功德;反之,若是供養一位不清淨的僧人,他其實並非一個供養處,卻裝成自己是一個供養處,這就成了[邪財]!所謂的[邪財],以前我也說過,比如我們僧眾雖然不做世間事,但還是可以吃飽飯,我就會覺得,僧人是人類之中最差勁的,一般世間人經過自己辛勤工作而得到相應的工資,如果他不做事,是不可能得到工資,也找不到工作,像我們這種僧人,有時候受用功德主的供養,但是卻不做僧眾應做的本分事,所以(此類)僧眾是世間最大的盜賊,世間最不知廉恥的人,這是非常重大的過失!

 

佛陀時代,有很多比丘因為畏懼自己可能犯下受供養的過患,而把戒體歸還給佛陀,最後他們還俗了。當時佛卻讚歎他們說:[善哉!善哉!]但若所有的僧眾都如此、都跑掉的話,我們就找不到僧人了。所以,要想有資格受用供養,就必須具足二個順緣:一,具足戒律;一位具足清淨戒律的僧人,他就沒有受供養的過患。二,具足成就。比如說阿羅漢,他們可以享用供養。否則其他人受供養,就(容易)會有很大的過患。

 

我們僧眾,一定要知足,物質並不需要非常的圓滿,資具也不需要非常的多。在過去,佛陀時代,僧眾們的生活和行儀,處處彰顯著知足的功德。知足的行儀,有利於修持,也有利於環境。比方說現在一個家庭,他們的衣服家俱各方面物資,都比以前還要多得多。又如我的家鄉,以前別說摩托車了,連自行車都沒有,然而,現在聽說家家戶戶都有一輛摩托車,這些都是最初一個富有人家先買了摩托車,然後其他人跟著仿效,慢慢地,家家戶戶都有摩托車。從某方面來說,認為[別人都有,自己也要有],這是很愚昧的心態。總之,要看自己是否真正需要,世界上,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不同,並不一定要去仿照他人,就像密勒日巴尊者,他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不需要依靠任何人,他住處簡陋,卻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

 

反觀我們世間人,若能善用明辨的智慧,而非只為了模仿他人,清楚自己的生活需要哪一樣財物,哪一種生活方式才與自己相符合,懂得去尋找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否則像一些人,隨波逐流,別人做什麼自己就去做什麼。這樣對環境也會有非常大的影響,比方說看見別人有車,自己也要擁有一輛,一一去仿效,聽說新德里已經有6億輛汽車,每天都是一路堵車,這樣開開停停的,還不如走路比較快。

 

我們僧眾一定要以一種善心,如理如法的行持,無論洗漱或是吃飯,時刻都要審查自己的心態和言行。而非即使自己吃不了,也要拿一個很大的盤子,裝得滿滿的,堆的像山一樣高,窮人們連你們一半的飯菜都沒得吃,但我們卻還要浪費掉很多食物。再說飲水,早上刷牙時,水龍頭一直開著,任水一直流著,浪費這麼多的水,現今世界上很多人別說是洗臉水,連喝的水都很難找到,而我們卻是這樣的浪費,若是投生到非洲那可怎麼辦啊!聽說,由於缺水的緣故,非洲還有人去喝牛尿的。如果送你們到非洲待上幾個月,回來後可能就會懂得水的珍貴了。

 

我們雖然需要依靠衣食,但也在這上面造作了很多的罪業,在國外有很多殺雞的屠宰廠,一天之中要殺掉好幾十萬隻的雞,而這僅僅只是一天!那麼一年中,總共要殺掉多少眾生呢?這都是為了我們的衣食,才去屠殺的。有人說,噶mb說,吃肉就不是噶舉弟子。以前,我在噶舉祈願法會時,呼籲大家要戒食眾生肉,我引用了第八世噶mb米覺多傑的教言,提醒大家一定要斷除不清淨的八物, 如果你吃肉或是殺生,就不在噶舉派的行列中。這並不是我講的,是米覺多傑講的,如果你們要起訴的話,就去找噶mb米覺多傑吧,我只是引用了他的教言而已。 (佛經中說[月光童子)即岡波巴大師,佛陀為月光童子授記,未來他會遠離不清淨的八物,即是肉、酒、武器、盔甲……。)在藏地堪布慈誠羅珠呼籲大家戒除肉食,這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但後來此話傳到最後,卻變成了如果你吃肉的話,你就會被排除于藏人之外,你就不是一個藏人,傳到最後話就變味了,完全顛倒了。

 

我小時候,也非常喜歡吃肉。但自從來印度之後就變了,也許是因為印度的肉沒有藏地的肉好吃吧!這讓我的戒肉變得更走運。我們雖然吃肉,但是並沒有看過動物被殺的情景,如果我們看到動物被殺的影片,就會覺得那真是太可怕了!也會去想:吃肉真的是沒有意義的事。雖然,今生我們沒有成為殺眾生的屠夫,但是未來也要盡力讓自己不要成為殺眾生的屠夫。應盡力去戒除肉食,不論我們投生為何種身相,永遠也不要遠離對眾生的慈心,以此發心去思惟,並且戒除肉食。

 

在十六世噶mb祈請文的最後,我寫了一個偈子,大概的意思是說:為了利益天下所有的慈母,生生世世不離慈心,在菩提大塔的佛陀等身佛像前,我發此願,願以此偈子的願力及功德,祈願一切眾生皆能獲得快樂。我以這種方式,戒除了肉食。我雖然也呼籲大家戒除肉食,但這不是在威脅你們必須斷除肉食,我只是說我們認為理所當然所吃的肉,是我們慈母眾生的肉,想到這一點,我們還有心情吃肉嗎?

 

當然,也有人因為身體營養不足,或者是生病,需要以吃肉來補充營養,這是例外。但是你可以在一天的三餐裡,一餐不吃肉;或者在一星期之中,有二三天不吃肉,這也是很好。吉祥的日子不吃肉也是很好,像是神變月佛誕等日子,這些時間不吃肉,我覺得這樣做是非常好的。之前,我的父母總是說:我在吉祥的日子不會吃肉,但希望你加持我,不要把吉祥的日子弄錯了,讓我在吉祥的日子不會忘記戒吃肉食。我覺得這也是很好的,不然他們不會叫我去加持。 我只是給大家一些建議,你們自己該怎麼做,是你們自己的選擇,並非說某個佛陀或上師如是說,然後自己就照做了,如果自己沒有對眾生生起悲心和感觸,那麼戒肉食也就很難長久了。

 

我們要去思惟:由於我們吃肉,而給動物與眾生製造了無量的痛苦!因為這個理由,而發願戒食眾生肉,並非只是玩玩或是和誰比賽而已。希望大家好好的去想想。但有時候,我們又會說:上師祖古們及佛菩薩的化身,應該要去吃肉,因為他們要跟此動物結上緣,為了救度它們,所以他們應該要吃肉。但是,在夏嘎楚珠讓卓的一本書中說到,所謂佛菩薩的化身,上師祖古們吃肉的這種行儀,它不是好的行儀,也是非常不好的現象,因此我雙手合十,祈求並希望你們日後不要去行持這種行儀。

 

另外又有一種說法是,有慈悲心的人要去吃肉,有誓言的人要去喝酒。這裡提到有慈悲心的人去吃肉,一定要有以下的觀想方式:把肉放在盤子裡,一馱一馱地煮著,或者弄成菜,或弄成肉湯,然後放在自己面前,並不是說什麼都不去想,然後一下子就吃下去了,此時,應在一座之中,對眾生生起慈悲心,或者是五分鐘,或者是一分鐘,希望以眼前的眾生為主的所有眾生,都可以遠離痛苦與痛苦之因,之後一定要念誦一段靜命法師所作的懺悔文,及斷除吃肉罪障的咒語,或是念佛菩薩名號、咒語,或是觀想慈悲心、菩提心,以這種方式才去吃肉。或者是,把眼前的肉觀想成是自己的兒子或母親的肉,而去吃它。然而,我們卻沒什麼時間去觀想慈悲心,也還沒有供養,一下子就直接把肉吃掉了。

 

竹巴噶舉有一個公案,曾經有一個村莊發生饑荒,村裡有一對年邁的老夫妻和他們的一個兒子,若是再找不到食物,他們就快要被餓死了。老夫妻心想,我們兩人之中,若有一人先死了,我的肉就要給兒子吃。當時兒子也想,我的父母就快要餓死了,我如果死了,我的肉要給父母吃。然後有一天,這個兒子自殺身亡了,身旁放著一封信,信上說:你們一定要吃我的肉,否則,我的死就沒有意義了,我就會死不瞑目。因為他是為了讓父母有東西吃,才去自殺的,父母若不吃的話,也就辜負了兒子的一片孝心。老夫婦只好一邊流著淚,一邊吃了兒子的肉。他們並不是很歡喜地去吃,也不是抱著享受美味食物的心態去吃,而是很哀傷地去吃。同理,一位具有慈悲心的人,具足菩提心的人,如果要吃肉的話,他們吃肉的心態,也要像那對老夫婦一樣,以這樣的心境哭著去吃肉。但是我覺得,如果要以這樣的方式去吃肉的話,那還不如不吃肉呢!

 

如果我們不吃肉也不會死去,也不會阻礙我們成佛,我們沒有這樣的困難。直貢噶舉的教巴吉敦松給大師,他有一次生病了,醫生建議他吃肉,說需要補充一些營養,當時大師就說:我不吃肉,即使會死掉,也不吃肉!

 

我們的罪業大多是由衣、食、名利三者所產生的。所以,我們對衣食名聲這三者的貪戀,一定要舍離。捨棄衣食名利的真實意義是什麼呢?由於衣食名利,我們造作了很大的罪障,因此,才要去舍離。應以一種知足的心態,不需要太過圓滿,只貯存自己所需,而不再需要其他任何之物。並非說要不吃不喝,或是赤身裸體的跑才是。[所需]與[欲望],兩者是有區別的。對出家人而言,一件僧袍,一件披單,這也就足夠了,但是我們卻擁有很多東西。 但是有時候沒有,又會想要有,但是擁有時,又有更大的痛苦,就不知道應該怎麼做了。像我呢,有時候就會很麻煩,很多人都供養我,如果不收又不行,但收了,卻只好堆放在一邊。

 

所謂的知足,並非在於擁有多少的關係,比方說轉輪聖王若能知足的話,即使擁有很多東西,他也可以知足。因為是內心的知足,而非外在的擁有。即使把外在的一切東西都拋棄了,但內心不知足,這也是無益的。最主要是斷除我執,斷除執為我所有,就像當下一種知足的心!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