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8/11 04:27:52
學習次第 : 進階

 六妙門講記
妙境法師
講於1998北投觀音禪寺

    這裡的觀音禪寺主人慈悲,大家在這裡發心學習禪,這件事非常吉祥。我們日常生活裡面,我們的身口意,是一個動亂的情況。非佛教徒當然不感覺到什麼,但是,我們相信了佛法的人,我們閱讀佛經,閱讀經律論,我們才知道,這是一個凡夫境界,是不合道理的。
    所以,我們佛教徒願意改善我們現在這種不合道理的情況。怎麼樣改善呢?就是從受戒開始。我們剛才先受八關齋戒,非常好;以戒為基礎,然後我們就學習禪,禪就是止觀,止觀就是定慧,就是學習戒定慧,這非常好。
    學習禪,禪就是定慧,定慧就是止觀,就是從我們這一念心開始,改善我們的行為。行為是由思想發動的,所以,改善行為就應該改善我們的思想。
    思想裡面,大概地說,有兩個問題,就是兩種過失:一個是動亂的過失,一個是愚癡、沒有智慧,就是有這兩種過失。動亂的過失,要用止的方法改善它;我們內心愚癡,就用慧(用觀)來改善它。
    改善成功了,就是聖人,就不是凡夫了。我們參加過禪七的人,應該對修止觀的事情,能有多少認識。
    這裡的主人約會我到這裡來,和大家來學習六妙門,這六個方法也就是止觀。簡單說,“數、隨、止”就是止,“觀、還、淨”裡邊有止也有觀。用這樣的方法來改善我們的內心,但是,現在不想說那麼多,我就先說到其中簡單的一件事。
    我們修止的時候,內心裡面亂,怎麼叫它不要亂呢?就是把我們這一念心安住在所緣境上不要動,就是這樣的方法。這句話說得很容易,但是,做起來可能不是那麼理想。
    就像一個人,這裡有你一個位置,你坐在那裡不要動,這是指身體來說;現在不是指身體,指我們這一念心,你選擇一個所緣境,在那裡不要動,你要這樣去思惟。
    怎麼樣才能夠不動呢?就是你選擇你這個所緣境的時候,把所緣境明明白白地顯現在你的心裡面。
    我再重複一句,你選好了你的所緣境以後,你將你的心安住在所緣境上,怎麼叫安住在所緣境上?就是把所緣境明明白白的,一點也不含糊的顯現在你的心裡面,這就叫做安住在所緣境上。
    這樣意思,好像是所緣境安住在你的心上,也可以這樣講。但是,事實上,就是心安住在所緣境上了。
    譬如說,現在這個地方有個大蓮花,我睜開眼睛一看這個蓮花,是什麼顏色,是什麼形相。然後把眼睛閉上,把這個蓮花的形相顯現在心裡面,這就是心安住在蓮花上面。
    這裡邊的要點,就是要把所緣境明明白白地顯現在心裡面,你要這樣子注意,這是第一個注意的點。
    第二個意思,要一次又一次、不斷地、重複地憶念所緣境。這個時候,你的心就不斷地、相續地安住在所緣境,它就是不散亂。
    譬如說,我想念我的母親,我母親的相貌就在我的心裡面現出來。我一直地憶念我母親,我母親的面貌一直地在我心裡面顯現出來,那也就叫做:我的心一直安住在所緣境上。這個道理是一樣的。你若不憶念所緣境,所緣境就沒有了,那你心就是妄想了。
    所以,我們歡喜靜坐的人,“我就是心亂!老是跑,安住不來!”現在你要知道,為什麼你心亂了、跑了呢?就是你沒有憶念所緣境,所以你心就跑了。
    你若憶念所緣境,心就沒有跑,心就在所緣境那裡住下來。很簡單,我們通常說“要訣”,這就是個要訣!就是你不斷地憶念所緣境,你心裡面就不會亂,也就不會有妄想,一直地、明靜地安住在所緣境。我就說到這裡。
    現在開始經行,我們經行一刻鐘,大家自己自由選擇你經行的地方,你願意慢步經行就慢步經行,願意快步經行就快步經行。
    但是,經行有一個條件,你不要東張西望,也不要看任何人,不要四個眼睛相對看,就看自己這一念心。雖然是經行,在走路,但是,你自己注意你這一念心,叫它不要亂,叫它不要動,這是一個方法。
    第二個方法,就是你注意你的足的一起一落。我們走路有三個步驟:起、進、落。你就注意你的腳——起、進、落,心就不亂,心就一直地安住在這裡不亂;而這個方法是能治病的,能治療我們身體上的病痛。
    現在我們經行十五分鐘,其實,若是你有時間,這樣經行一個鐘頭都可以。大家隨意找地方經行,現在是九點五十分,到十點零五分鐘,我們在這裡集會,就在這裡靜坐。
    對於坐禪這件事,如果你小小的知道一點,那是不夠用的。你願意學,你的志願是很可讚歎,但是,你容易有問題,又非要學不可。“學”這件事,在今天我們北傳佛教的情形看,是最好的時機,最適合我們學習的一個時代。
    因為我們要學習的這些關於禪的這一方面的書都有,而且比以前更完備,所以是最好的。若是五十年前,恐怕不行,這個參考書不夠。
    我們現在想要學習的,就是很多經論裡面說的“六妙門”, “數、隨、止、觀、還、淨”,一共六個方法。 “妙”,就是好的意思。什麼是最好的?涅槃是最好的。
    世間上的事情,都是令人苦惱的,不是好事情。我們卻認為是好,結果你若是陷進去,令你苦惱。只有涅槃令你快樂,所以,涅槃稱之為妙。
    這六個方法是涅槃的門,所以稱之為“妙門”。你按照方法修行,你就可以得涅槃。就像在一個大寶樓閣,有個門,你可以從這個門進到大寶樓閣裡面來。
    “數、隨、止、觀、還、淨”這六個方法,的確是有淺、深的不同。前三個,是屬於止;後三個方法,有觀也有止。我今天午前曾經提過,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說的這個方法,就像醫生開藥方的道理一樣,它是來對治我們身口意上的過失的。你有這樣的過失,就用這樣的方法來對治,過失消除了,這件事就是成功了。
    我們第一個錯誤的地方,就是心裡面動亂、浮動、不寂靜;第二個錯誤,我們沒有智慧,就不能見到真理,所以心裡面動亂。
    動亂就是一切的煩惱在活動,若把煩惱的活動消除了,愚癡的糊塗顛倒也消除了,那我們就有了戒定慧,就與真理相應了,那就是涅槃。
    現在我就再一個字一個字解釋:“數”、“隨”這兩個方法是以“息”作所緣境。息,就是我們這個出入息。這口氣呼出去又吸回來,吸進來以後又呼出去,這就叫做息。
    這個息有四個,就是出息、內出息、入息、內入息。
    呼出去是由臍至鼻,叫做“出息”。出息這個氣向外出,是自然地出,不是你叫它出。
    它出的時候,出、出,就不出了。但是,沒有立刻地吸進來,在這個地方,也不出、也不入,有一個息,這個名字叫做“內出息”。
    由臍至鼻,叫做“出息”,這個出息以後,也沒有入息、也沒有出息,這個時候叫做“內出息”,時間當然是很短。
    然後就開始入息,入息是由鼻至臍,這叫做“入息”。
    入的時候,入、入,就不入了,不入以後也沒有出。中間有一個休息,不入也不出,叫做“內入息”。
    這四個息,我們不靜坐的人頂多說有出息、有入息,其他兩個息是感覺不到的。但是,你長時期地靜坐,這四個息就出來了,就是有四個不同,而且逐漸地內入息、內出息會長。
    沒有修行的人年紀大了,內出息時間比較長一點,其他的都是比較短。小孩子的內入息長。後來,我問中醫,中醫說:年紀老了腎虛,內入息是入在腎裡面,腎不受,所以內入息就短;小孩子的腎特別強,所以內入息比較長。
    但是,用功修行的人年紀大了,他內入息的時候逐漸地進步會很長很長,比小孩還要長。而且出息、內出息、入息、內入息都會很長很長,那就是有變化了。
    “數”是怎麼樣用法呢?當然我想各位可能常聽見這種講法:你就只注意這四個息。但是,雖然是注意了,妄想還會進來。
    以息為所緣境的時候,我們明瞭性的心就注意這個息,其他的雜念就進不來,我們的心應該明靜而住了。但是可能時間不長,妄想就來了。
    妄想一來,心裡面就散亂了,就忘掉了息的所緣境。我也明知道是這樣子,但是做不到,那怎麼辦呢?就加個數的辦法,你數這個出入息。
    計數的時候,隨你的歡喜,你願意只計出息、內出息,或者只計入息、內入息都可以。如果出息、入息,你都計數也可以,但是就是忙一點,因為它時間很短,你就一直是在一二三四五一直這樣計。
    若是只計其中的一部分,那麼你就有一點閒暇的時間。你只計其中的出息,其他三個息都不計,那麼,計一到二的中間有個閒暇的時間,就不太忙。隨你的意思,你願意計入息也可以。
    這件事,精神旺盛的時候和疲倦的時候有差別。精神好時就很自在,要計出入息,這麼數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一直計到幾百、幾千、幾萬都可以。你若願意數到十,就回來再數一,這樣子也可以。就是計了很久,心裡也不亂。疲倦就不能,計、計,就不計了,又打別的妄想了。
    用功修行,有兩個時間,比較順一點,一個時間就是精神旺盛的時候,是最好的時候;第二個時間就是休息了以後的時間,這個時間對於用功修行也是相順的。
    因為佛法上講(我沒有學過世間上的心理學怎麼講),我們這個心有“等流性”。
    譬如我憤怒心來了,我要罵人,本來這件事過去了,憤恨心應該停下來。可是不能停,為什麼還繼續憤怒呢?等流性!它一定要相續下來一個時期。其他的心理活動也是這樣子。
    譬如我們疲倦了睡覺、休息,沒有做夢,滿意地休息了三、四個小時,它也有等流性。睡覺的時候心裡寂靜住了,但是沒有明,它只有靜的等流性。假藉這個等流性去靜坐,就容易寂靜住,而且容易明靜而住。
    若是你和人打電話說了很多的事情,然後靜坐,有可能你還在打電話,它有這個等流性。所以,我們用功修行,尤其是才開始用功修行的人,你利用這個等流性去用功,容易有好消息。
    旺盛的時候,就是飯後。食物經過胃到十二指腸(我也不懂這醫生怎麼說),營養分佈到全身到了細胞的時候,特別有力量,也就是腦神經有力量,你願意止就止,願意觀就觀。所以,要利用這個時間去數。
    我們雖然沒有修行,也應該明白這件事。從久遠以來,我們內心的思想習慣了東想西想,無拘無束地、自由地、願意想什麼就想什麼,習慣了這樣子。
    現在忽然違背你的習慣,控制它不要動,這是很困難的事情。所以,你就利用它的等流性,你就利用精神旺盛的時候來做這件事,就會好一點。這是說利於用功的時間。
    “數”的方法,從一至十,周而復始這樣數。數久了,就會有心理變化,就是熟能生巧了。
    你也可以變化一下,就是數的時候,連續地一二三。當然你是心裡默念,不是說出來。這時候,你就靜下來注意息的三次出入。然後你再數四五六,再注意三次入出息,然後再數七八九十。
    因為你若這樣數的時候,連續數一二三(數三個數字),經過三次入出息的時候,你不要數,你有那麼長的時間,心裡面寂靜住。你每一次數一二三,數一數二數三,閒暇的時間放長了一點,有這個好處。
    但是,初開始學的時候,也還不是那麼回事,就等於數兩遍一二三;你一開始數一二三,以後又注意一二三,就有這個情形。但是久了,只是一二三,以後就是不數,但是也知道一二三,會有這個不同。這是一個數法。
    另外一個數法,就是數一,二三不數;四五六隻數四,五六不數;七八九十只數七,八九十都不數。
    你精神旺盛,也是清清楚楚,沒有一切的雜念,心裡面是寂靜住;也不昏沉,所以是明。又明又靜,又靜又明,明靜而住。這是用“數”的方法。
    這個“數”的方法,可以一直用到得三禪,由欲界定、未到地定,到初禪、二禪、到三禪。因為三禪以前都有息的出入,但是是慢的;到未到地的時候,息就開始慢。到了初禪、二禪、三禪,那更是慢了。由臍至鼻,很久很久才能到鼻這兒來。很久很久又由鼻至臍,還不止是臍,它會起變化的。
    你用這個數的方法,能排除一切的雜念,叫這個妄想浮動的心寂靜住。這是很有力量,能叫我們的心寂靜住的。這是“數”的方法。
    第二個是“隨”。怎麼樣來用它呢?開始的時候心裡面先要默念“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長、知息短”這四句話。這樣子說了,你心裡面就注意息的出入,就是剛才說的,由臍至鼻、由鼻至臍。息到什麼地方,你這個心就隨逐不舍,與息的一出一入不相舍離,一直隨著它。
    “隨”這個方法,它的定力高過了“數”。因為,若是你的定力、你內心寂靜住的力量不夠的話,你用隨的方法不行,你一隨,很快地心裡就有妄想,它不能夠相續地明靜而住,它就是要跑,非用“數”不可。“數”,因為有數目的連貫性,心也就隨之相續地明靜而住了。所以,按道理說,用隨的方法如果能夠相應,就表示這個人有了一點定力了。
    但是,隨若是久了,會有什麼事情?和數可是不同了。久了的時候,我們說不僅“由鼻至臍”,其實這個息能到腳趾頭,會感覺到全身都有出入息的。你坐久了,會感覺這個身體一冷一熱、一冷一熱,會有這個感覺。就是出息的時候是暖,入息的時候是涼;全身入息的時候它就涼,出息的時候是熱、是暖,會有這個感覺。
    你若不知道這件事:“哎呀!我這有什麼病啊?我怎麼有這個感覺呢?”其實,不是有病。就是全身都出入息,這時候就表示你有一點境界了。所以,隨是不記數目了,表示你內心明靜的定力強了一點。
    有些人開始用數的時候很緊張,氣就喘起來,很辛苦。這樣子就是不能用數的方法,只好用隨的方法。但是,後來我又想到一個辦法,就是注意腹部的起落,一呼一吸,這肚子就一起一落。肚子起來,就是入息;肚子落下來,就是出息。所以,落的時候數一,再落的時候數二,再落的時候數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但是可和以前那個數出入息不同:數出入息的時候,息是由鼻至臍、由臍至鼻,一直這麼來去、這麼動。現在,你心裡不動,只是注意腹部的起落,心就安住在那裡不動,這情形就轉變了。
    轉變了,有幾種好處。一種好處,你心不是那麼上下動,頭就會輕鬆、輕涼、舒服。所以,數息不妨改為注意腹部的起落,在起落上計數,就避免了注意力在鼻端引起的過失。
    這是說,數改變為注意腹部的起落。如果這個方法一直地合適,你不妨繼續這樣做。如果不高興數了,就可以隨。你只注意腹部的起落,不計數,那就是隨息了。數、隨這兩個方法都是以息為所緣境,但是有計數、不計數的不同。
    第三個是“止”。止是什麼意思呢?止,可以做幾種解釋。第一個解釋,譬如說隨息,由鼻至臍,但是這個息有可能到腳趾頭了。你若修止,就止在腳趾那裡,就是注意那裡不動,這就叫做止。如果初開始這樣修,也可以,注意腳心也可以。
    注意大腳趾、注意湧泉穴的時候,還不容易寂靜住,你也可以數數。你就注意大腳趾那個地方,它先出來個“1”字,過一會兒就是“2”,再過一會兒是“3”,再過一會兒是“4” ,你願意注意多久都可以。你願意注意很久,然後出來個“2”,注意很久再出個“3”,也是可以。這樣子,就能夠幫助你容易寂靜住。
    止的所緣境,可以在某一處。但是最好止在肚臍,止在丹田也可以,止在腳板、腳趾都可以,不要止在上部。除非是你的昏沉來時,要破除昏沉,你也可以止在頭頂,你心裡就想這個頭頂。最一開始,不妨用手按住這個地方,心就注意頭頂,然後把手拿下來,注意髮際或者後腦也可以,輕微的昏沉就能破除。
    如果女人修止,止在兩乳之間也可以。心就注意那裡,如果時間久了,生理上有變化。這裡面也有事情,如果你修成功了,就是沒有月經了。
    我現在想要說閒話:我小時候在私塾裡讀書,我們那個鄉村有一個女孩子出家了,她回來的時候和我的嫂嫂說話。我一回到家裡就聽到這麼一句話,她說她沒有月經了。我不懂這個事情,也不知道什麼叫月經。但是出了家以後常常讀書,喔,是這麼回事情。你也可以止在兩個乳之間,它就沒有這件事。這是一個解釋。
    第二個解釋,就是天臺智者大師解釋叫“制心止”。就是不以息為所緣境(息實在也是色),也不以色為所緣境。你止在大拇趾、止在頭部,這是一個色法,這是地水火風。制心止是以心為所緣境,能緣者是心,所緣的也是心,就是心反緣自己。
    這個方法,通常來說,最好你用“數”、“隨”的方法,修行一個時期。修習了一個時期,你對於明瞭性的心的認識,比以前分明得多了。
    如果一個人完全不接觸修行的事情,我們給他說眼根眼識、耳根耳識,他要思惟老半天,才能知道眼根能見一切色相,耳根能聽聞一切聲音,另外一個耳識是什麼?另外一個眼識是什麼?另外有個明瞭性的東西是什麼?可能不是那麼容易明白。你常常靜坐修止觀,對於自己這個明瞭性的心,會有深刻的印象:這個東西不是青黃赤白、地水火風,但是它有作用。
    孔夫子還是有智慧的,我小時候讀私塾,“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那時候這句話感覺到有個意思,他知道:物質的身體之外,有一個明瞭性的心!
    所以,我們經過“數”、“隨”長時期的用功,對於明瞭性的心認識得會更深刻,然後你再修制心止,你會感覺到很妙。
    所緣的是心,能緣的也是心,心反緣它自己。這時候這個境界,我看,若是你“數”、“隨”沒有修過,你很難明白這件事。這件事的微妙在什麼地方?你心裡面一注意,一切妄想都沒有了!它有這個作用。
    我們若是用“數”、“隨”的方法,忽然間有個貪心出來,忽然間有個嗔心出來,想要把貪心、嗔心這些雜念除掉,很不容易!
    但是,若用制心止,所有的雜念一下子都沒有了。但是,我剛才說,你先要用“數”、“隨”這兩個方法訓練一個時期,你才能感覺到這裡。所以,“止”裡面的事情比“數”、“隨”多。
    “止”的目的,就是把所有的雜念都停下來,安住在所緣境上,叫它明靜而住。
    心裡面很明瞭、不昏沉,又沒有雜亂的妄想、不動亂,就是寂靜,明靜而住。如果你修得合適,你感覺到很快樂,雖然沒得輕安樂,但是和一般的快樂不同。如果坐得相應的話,我坐了一支香,我還想坐一支香,就像有癮似的。
    這種方法可以得到欲界定、未到地定、到色界定。數息只能用到三禪,到四禪就沒有息了,那就只可以用止的方法。這種止的方法,可以達到無色界天的非非想定那麼高。
    止若成就了的時候,就是有靈感,不是神通。他早晨一靜坐,就知道今天晚間要下雨,明天有什麼事情出現。神通要另外修。有欲界定、有未到地定的人,都沒有神通,但是有的時候有點靈感,不是完全靈的。他早晨一靜坐,今天什麼時候某某居士會來,並沒有通電話,但是他心裡就出來這麼一個念頭。
    到了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達到這個程度的時候,可以修神通了。修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都可以。修得的神通,比從果報上得到的神通大得多。
    假設人間的人誠實行善,來世可能報得小小的神通,就是所謂身體有一點特殊的異能,超過一般人,但是又靠不住。
    若是修得的神通,那不得了。他一入定,百千年以後的事情,百千萬年以前的事情都會知道。就是他在定中看見這件事了,不需要用乾坎艮震、子丑寅卯來算,也不需要翻開歷史看一看。可是,有的時候也有錯誤,不能說完全都是對的。止有這麼大的作用。
    有這麼大的神通,有這麼高的定力,在佛法來看,還是個生死凡夫,可是比一般的凡夫是高了。我們有欲,就容易有很多問題。因為若得了色界定、無色界定,沒有欲了那當然品德就高一點。
    但是,他的定力到了一定的時間還是要沒有,從無色界天、色界天又來到欲界,和我們一樣。不過,也能比我們好一點。他幾千萬年沒有欲,忽然間來到欲界,欲輕。這是說修止成功有這麼多的境界,是了不起!但是,還是無常的,還是要流轉生死。
    所以,我們佛教徒,修止以後,一定還要修“觀”。因為觀,才能令我們成為聖人。“觀”有兩個作用:一個是能斷煩惱,一個是見真理。為什麼修觀能夠成為聖人?就是因為它有這兩個作用,能斷惑、證真。
    得了禪定的人,若不能見真理,他也會胡說八道,但是我們俗欲凡夫不知道他說的是怎麼回事。所以,由佛菩薩的大智慧光明告訴我們,修止還不能夠成為聖人,我們佛教徒還應該修觀。
    “觀”就是觀察思惟,就是你修一段止以後,你心裡就思惟觀察。但是,觀察和妄想不同。妄想,不是貪就是嗔,或者是不善不惡、東想西想的這種虛妄分別。但是,“觀”是要根據佛說的法語去思惟觀察,能根據真理就是智慧。
    譬如《金剛經》上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就是告訴我們要修無我觀。《金剛經》後面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這就是“法空觀”,觀一切法空。這《金剛經》就是勸我們修我空觀、修法空觀。這樣子,我們就可以得聖道!
    所以,《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就是禪!不是說另外有個什麼禪。那這個也就是四念處,就是修行的方法。如果你想要得聖道,願意得無生法忍,願意行菩薩道,願意為一切眾生服務,願意弘揚佛法,你可以作如是觀:修我空觀、修法空觀。
    “觀”,按照《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道理,你要學習一個時期。什麼叫做無我觀?這句話說來容易,你不是那麼容易懂。什麼叫做一切法空觀?也是要學習一個時期的。你明白了,然後你再修奢摩他止。
    “止”,印度話叫做奢摩他;“觀”,印度話叫毗缽舍那。毗缽舍那觀,剛才說過,你根據《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修我空觀、修法空觀,就可以了。
    修止,如果你止得合適,止它三十分鐘,然後你就修我空觀、法空觀。如果你止修得合適,一下子修一個鐘頭,一念不生、明靜而住,然後再修我空觀、法空觀也可以。
    如果你止得合適,一下子二十四個鐘頭,一念不生、明靜而住,也可以,然後再修我空觀、修法空觀,修了我空觀、法空觀以後,再修止。止而後觀、觀而後止,就是這麼修。
    有一天早晨起來,一盤腿一坐,一念相應、一下子得聖道了!你就是聖人了,不是凡夫了。當然這件事,你不是聽人講一下就可以修我空觀,一定要拿出時間精神多學習。
    我昨天也說過,《金剛經》本來是可以得聖道的,是得無生法忍的一個法門。但是,我們中國人思想自由,我心裡怎麼想就怎麼解釋,結果,《金剛經》注解多得很,這個人這麼講、那個人那麼講。
    初學佛法,誰講得對?不知道!所以,弄得思想混亂了。本來是得聖道的法門,結果混亂了,就使令我們有障礙,我們得聖道就困難。那怎麼辦呢?還是有辦法,就是鳩摩羅什法師翻的三十卷《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我感覺若是你一方面讀《金剛經》,你再去讀《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一定會生歡喜心,你會願意受持讀誦。但是,裡面的道理,只是歡喜,你還是不容易悟入。那怎麼辦呢?就是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大智度論》,有一百卷。這一百卷裡面,三十卷的《般若經》在裡面,那麼《大智度論》就是七十卷。你再讀這部書,是龍樹菩薩解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
    讀,你不要著急,不懂的地方放在那裡,就是繼續讀,讀一遍、再讀一遍。若有人能解釋,你也可以請問。就把這部書貫通了,你就會知道怎麼樣修無我觀、法空觀。懂了,你就可以修奢摩他止、修毗缽舍那觀,這樣就成功了,你就可以得聖道了。
    這樣的修法,按照《般若經》修我空觀、法空觀,是利根人,是大智慧人,是可以的。我們鈍根人,還是差一點,鈍根人就是不容易。鈍根人若拿出時間來學習,有可能還能掌握到,什麼叫做我空觀、什麼叫做法空觀,你還是能知道,但是不能修。鈍根人就是有這個問題,知道是知道,但是不能修,修不來。因為一坐下來,就有問題,很多的雜念、妄想來了,去不掉,沒有辦法。釋迦牟尼佛大慈悲,知道這件事。
    我們初來到佛法裡面來的人,讀這部經,讀那部經,有的時候感覺到有點矛盾,就發表言論,怎麼怎麼地。其實,釋迦牟尼佛早就知道這個事情的。你若深入地學習佛法,你會知道這件事,裡面也是有問題,佛菩薩這個問題早已經解答了,也告訴你了。但是,你若初開始學習,你讀的經論少就不知道。這個不說,我們現在說鈍根人。
    什麼叫做鈍根人?煩惱很多!貪煩惱很多、嗔煩惱也很多。貪煩惱裡面就是有愛煩惱、欲煩惱。“我也想要修止觀,但是這個愛、這個欲一直地來困擾我,修不來!”就是不能修,就是有這個問題。
    所以,釋迦牟尼佛慈悲,又給我們重新說一個方法,也叫做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是給鈍根人開的藥方,說的一個法門。
    教我們“觀身不淨”,就能對治我們的欲心,對治我們的愛,對治我們的貪欲心。如果我們這方面煩惱很重,障礙我們用功修行,用不淨觀把它破掉了,心裡面沒有障礙了,這時候修止修觀就容易成功。
    “觀受是苦”,也就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是什麼意思?受就是享受,有苦惱的享受、有快樂的享受、有不苦不樂的享受。佛菩薩的大智慧看得遠,告訴我們,苦惱的享受是苦受,樂受也是苦受,也是苦!哎呀!阿彌陀佛!
    我姑且說一句話,看你們同意不同意。父母希望有一個可愛的小孩,感覺快樂。果然是有個小孩,但是這個小孩令你苦惱,你看這個事怎麼辦?無可奈何啊!你還是得要照顧他、愛護他,但是還是不如意,你說苦不苦!我聽說新加坡李光耀的兒子媳婦,特別地明白優生學。結果,他們生出個小孩是個白癡,結果自殺死了。世間的事情真是!苦不苦啊!
    當然有的人果然是滿自己意,生一個白胖的兒女,也很乖,又肯讀書,又拿到很高的學位,在社會上努力很有成就,父母看了心裡很快樂,這個情形也是有。但是,若用佛法的理論來看,也是苦!所以,觀身不淨、觀受是苦這兩個方法,使令我們對於世間上的事情趕快放下,不要找苦頭。已經找來苦頭了,你沒有辦法;沒有的時候,你要想一想。
    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是破除我們的見煩惱。觀身不淨、觀受是苦,是破除愛煩惱。在我們凡夫這個時期,就是兩類煩惱:一個愛煩惱,一個見煩惱。愛煩惱,就是感情上的事情,我們都有感情。見,是智慧上的問題。
    這樣子,我們用觀身不淨、觀受是苦破除愛煩惱,其實愛煩惱沒有破,只是降伏一下,愛煩惱的動力還在那裡隱藏著,雖然用觀身不淨、觀受是苦破不掉,但是能控制它不動。你還要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才能把愛煩惱潛伏的力量消滅了,另外把我們智慧上的問題也解決了,我們就得到聖人的智慧,就成功了。但是,在小乘佛法裡面,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主要是破“我”,破我見。
    我簡單說一下,什麼是“我”?我們中國的哲學,我感覺沒有說得那麼明白。印度外道把什麼是“我”說出來、說得明白。就是在我們的生命體裡邊,有一個永久存在的一種體性的東西。
    譬如我們現在這個物質的身體,眼耳鼻舌身都是物質組成的。這個物質,我們也感覺到有變化,有時胖了、有時瘦了。外面的營養品其實也是物質,吃到身體裡面去,然後在身體裡面發揮作用,然後有些渣質又排泄了,就是這樣變化,都是無常的。所以,物質這一方面的身體是無常的、是變化的。
    思想上、精神性的這一部分的東西也是,不是苦受、就是樂受、不苦不樂受,再就是這個人有各式各樣的知識,這個人是醫生、這個人是建築師、這個人是律師,各式各樣的知識,因為你學什麼就成就什麼知識,你的思想就這樣子,它一直在變化,也是不斷地在變化,也是無常的。
    我們的身體,主要是這麼兩個部分:一個是物質的(就是生理上的物質),一個是精神性的了別性,就是這兩種東西組合成這麼一個生命體。精神性的也好,生理性的物質也好,都是有生滅變化的。
    但是,印度的外道說,在這有生滅、有變化、有老病死的生命體裡面,有一個不生滅、不變化、不老病死、永久存在的一種體性,在我們的生命體裡邊。這個是什麼東西?就是“我”!印度的哲學家會說出這樣的理論。
    這樣的理論說出來,我們接受不接受?我感覺,如果我們不深入地學習佛法,就會接受這個理論,這很好嘛。我這個身體老病死以後,我還存在,我這個體性還存在的。我再得一個身體,或者是得到人間的、或者天上的、或者是地獄、餓鬼、畜生。身體老是有變化,但是,我的體性不變化,我永久存在。
    但是,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道以後,否認有我論。釋迦牟尼佛這樣說:沒有我!這個身體就是老病死這樣變化,裡邊沒有我。
    我們中國(藏文佛教不算)漢文佛教,在漢朝傳到中國來,在南北朝時代這個思想,有的人是歡喜《摩訶般若波羅蜜經》,有的人歡喜《華嚴經》,有的人歡喜《法華經》,當然有很多的高僧弘揚佛法,還有很多人有修行。
    但是,從唐朝以後,唐宋元明清的時候,我們中國佛教逐漸地就形成思想統一,就是《楞嚴經》、《起信論》的思想。而我們歡喜這個有我論的時候,佛否認有我論的思想就不明顯了。經上也是說無我,但是,我們的祖師就是:“色沒有我,受想行識無我”,就解釋完了,究竟什麼是“我”?他不解釋!我們讀《金剛經》,從開始一直到最後,一直說無我;但是,我們的大德老也不告訴我們,什麼叫做我?
    我妙境慚愧啊,我現在又犯口過!我出了家以後,我很笨,我就老是不明白,我們的祖師解釋我、無我的時候,我老也看不懂,我也不明白。後來,看《大智度論》,學習《瑜伽師地論》、學習阿毗達磨論,“啊!是這麼回事!”才知道“我”是這麼回事,“無我”是這麼回事,佛是主張無我論。
    當然,我們有些祖師,再明白一點說,就是歡喜“有我論”!實在來說,我們中國傳統的佛教,尤其是宋元明清以來,歡喜有我論,沒有“妄我”、有“真我”,就是這樣講。這樣講,我們中國佛教成了什麼情形?不修四念處觀!四念處觀,明白說要修無我觀、觀法無我。不修,怎麼修呢?念阿彌陀佛,到阿彌陀佛國去,我們中國佛教就是這麼回事。
    但是,今天的佛教有點變化,就是各式各樣的佛法,大家都可以自由地發揚:你歡喜有我論,你也可以講;你歡喜無我論,也可以講;你歡喜唯識,大家就學習唯識;你歡喜中觀,就學習中觀;你歡喜《起信論》,學《起信論》;你歡喜南傳佛教,就是學習南傳佛教。
    現在的佛教和以前的佛教有一點不同了,就是大家自由地學習:你歡喜有我論,那麼你就是學習有我論;你歡喜無我論,就學無我論。其實這話也沒有什麼秘密,我們如果學習《大智度論》、《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學習《瑜伽師地論》,這一部分佛法就是無我論,《阿含經》也是無我,都是無我論。你若學習《楞嚴經》和《起信論》,那就是有我論。這沒有什麼秘密,就是這樣子。
    我是很笨的人,我現在這個心情,願意學習無我論。我的想法在那裡呢?“我”這個字,又名之為“私”,日本話“わたくし”,日文那個漢字是“禦”字。“我”又名為“私”,“無我”就是“無私”的意思,也可以這麼解釋。
    但是,佛在經論上,不用“私”字,用這個“我”字,我認為比那個“私”字更深了一點。若能“無我”,就能“無私”。因為你觀察這個生命體無有我,我不可得,並沒有那個實體的我。在生滅變化、老病死裡邊,沒有那個不生滅變化、不老病死的我。另外,生滅變化、老病死的身體也不是我,沒有我。這樣子,我也空了,這些有生滅變化的色受想行識這些東西也都是空了,令你心無所住,“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結果,心裡面能夠得解脫了。無我論可以到這個程度。
    如果你主張有我論:這個我不可以空,是有的,在色受想行識裡面,只有生滅變化、老病死的東西可以空掉。這個我的體性不可以空,因為它是真實有的,不可以空。
    那麼,“我”的執著不能破;我的執著不能破,私心就不能破,就有私。你若有私心的時候,人與人就不能和。你不侵犯我的利益的時候,我可以和;你侵犯了我的時候,我就要對付你。人與人之間就有問題,問題不能解決。
    若是無我,色受想行識無我、無我所,色受想行識不可得、我不可得,最後,心裡無所執著,所以沒有我可保護、可愛著,可以犧牲自己、愛護他人,所以人與人之間能和。
    佛法沒有種族的差別、沒有膚色的不同,和任何人都是和平共處。乃至我們佛教的態度,人和畜生都是和平的,就是一個蚊子來了,頂多你受不了,轟一轟就算了,不會打死它的。佛法能訓練我們人達到這麼個程度,小螞蟻都不敢碰,能訓練我們有這樣的慈悲心,這樣的佛教徒能不和平嗎?能和的。所以,我的意思,修無我觀很好!
    很明白地,觀察我們的生命體是個臭皮囊,這裡邊沒有我可得,色受想行識也不可得。像《心經》上:“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令心無所住,這也是無我論,道理是一樣的。
    所以,我們應該學習,觀身不淨修不淨觀也好,觀受是苦修苦觀也好,修觀心無常也好、觀法無我也好,根據《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修我空觀、修法空觀,可以這樣修。但這個不淨觀,你要按照《瑜伽師地論》裡面有一段文,也不是很多,要把它背下來,一方面背、一方面想,這樣修不淨觀。《大智度論》裡面也是有,有九想觀、五種不淨觀,也是這樣修,也是要背下來。不背下來不行,你修不來。修苦觀,這四念處都有現成的文句,都是要把它背下來。
    像做醫生,你在學校學做醫生,你準備看一遍就可以做醫生嗎?不可能的!那都是經過多少年的修習,還要實習,然後考試及格才能掛牌的。現在要辦生死大事,想要走個捷徑、一下子就成功了,合道理不合道理?沒有個道理啊!我們久遠以來貪嗔癡的煩惱,熏習的力量非常強大,那麼容易就把它消滅了?不是容易啊!
    從這個地方也看出來,說某一位居士發心出家了,出家以後,煩惱很大。你不要譏笑他,煩惱不容易斷,真的啊,要原諒這件事。雖然看他好像是沒成功,但是他在佛法裡面用功,還是栽培善根了,這個善根終究有一天會發生作用。所以,只要他肯修學聖道,終究有一天會成功。所以,不要笑他,應該恭敬他。
    數、隨、止、觀,這麼多的觀,隨你自己的意,你願意修《金剛經》的無我觀、法空觀也好,你願意修四念處這幾個觀也是好,就是這麼修觀。觀,我們就是說完了。就是觀而後止、止而後觀,這樣觀。
    我剛才說了,止能達到非非想定,很高的禪定,但是還是個生死凡夫。修觀,能斷煩惱、能見真理,能得聖道。“那我們不要修止,我們就只修觀!”可不可以?不可以。不修止,只是修觀,這觀沒有力量。
    觀若有力量,你若一修觀,能斷煩惱。你觀察貪心是因緣有的、是畢竟空的,你這麼一思惟,就能把貪的煩惱、貪的種子都消滅了,這個力量大。如果沒有止,你還是這麼思惟,可是這個力量小,貪煩惱照舊是貪,不能斷。所以,非要修止不可。
    修止,有兩個情形:一個止還沒有成功、一個止成功了,這兩個時期都可以修觀。
    這個“還”字怎麼講呢?本來是修止,然後修觀。但是,你不可以一直地修觀,需要“還”,需要回來再修止。當然,觀一切法不可得,觀一切法空,這一念心呢,也在法之內,所以,觀心也不可得。《金剛經》上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就是這樣觀。
    所以,“還”,就是修觀修完了,回來再修止。修止修了一個時期,再回來修觀。觀又回到止,止又回到觀,一直這樣來回地修,這叫做“還”。
    最後這個“淨”是什麼意思?就是你一天早晨起來,一盤腿一修觀的時候,得無生法忍了!這叫做淨。淨是清淨,就是斷煩惱了,貪嗔癡煩惱斷了,得聖道了。當然不是煩惱完全斷了,只是斷一少分。你繼續修,剩餘的煩惱也漸漸斷了,由初果到二果、三果、四果,由初歡喜地的無生法忍,乃至到第十地,乃至到佛,就成佛了。
    數、隨、止是屬於止;觀、還、淨這裡面有止也有觀。到淨的時候,就是入聖道了。入聖道的時候,止就是定,觀就是慧。聖人有無漏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這個人就是聖人了,就成功了。
    現在,我們再簡單地說一下“觀”,你願意修不淨觀、無常觀、無我觀、空觀都可以。修的時候,你也可以只修其中的一種,修一個時期,純熟了,你不妨再這樣修另外三種。修完了,再回頭重修。因為這個法門是通的,不是互相隔礙的。
    不淨觀裡面有個白骨觀,白骨觀就是先觀察自己的腳趾頭膨脹、青瘀、散壞、膿爛、露出白骨了,然後逐漸地五個趾都是這樣,以至全身都是這樣子,最後就是個骷髏骨。兩個眼睛是兩個窟窿,還有牙骨,頸骨、肩骨、脅骨、肋骨、脊骨、乃至到腳趾的趾骨,就是觀察骨人。這是不淨觀裡邊的一部分,你這個不淨觀修成了,再轉修無我觀,一下子就是阿羅漢!
    你說:“我不高興修不淨觀,我修無我觀!”也可以,你一開始修無我觀可以,但你修不淨觀對於修無我觀有幫助,它們互相都有關係的。修的時候,一定把經律論裡面不淨觀、無常觀、無我觀、空觀那個文背下來,然後照這個文去思惟,那樣才可以。
    因為修止,有禪定,也可以有神通。修觀,因為有智慧,可以斷煩惱。最後,就成為聖人。成為聖人以後,發廣大的慈悲心,弘揚佛法、廣度眾生,我感覺好一點。凡夫的時候,不太理想。除非是到內凡(暖、頂、忍、世第一)到忍位的時候,弘揚佛法、廣度眾生,也好一點。在外凡位的時候弘揚佛法不太好。
    這有什麼問題呢?外凡的時候,我們不能調伏煩惱,心裡有煩惱,貪心要活動的。貪煩惱要活動,嗔心也要活動,各式各樣的煩惱都要活動,你對於佛法不但弘揚得不理想,反倒是污染了佛法,這是很明白的事情。若是你能到內凡位,到了忍位的時候,你這四念處觀都修得很好了,煩惱不能動。你的不淨觀、無我觀、空觀,能把你的貪嗔癡調伏,就像有土匪,但土匪都被抓住了。你把自己的煩惱賊調伏了,你心清淨,弘揚佛法的時候,大家都容易和。如果你若是:“我現在就可以!”你煩惱一動的時候,大家就不容易和,結果,反倒很醜陋。
    今天,蒙觀音禪寺的主人了一法師慈悲,我們在這裡學習禪,我們又能學習六妙門。希望由這一點的學習,使令我們能繼續進步、學習,然後我們能在佛法裡面有成就,我們不白信佛一回。“我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沒有白歸依一次。
    終究有一天得無生法忍了!哎呀!以前了一法師慈悲,我們在那裡坐禪了!我認為,過去的佛菩薩都是這樣子,以前誰給他造茅蓬了、誰供齋了,觀世音菩薩都知道,你不向他有所求,他也時時地觀照你,有機會他就要救護你,都是這樣子。
    我們非常感謝了一法師,也感謝這裡的護法、各位居士,希望我們共同地努力,能夠有很好的成就。我們再多謝了一法師!多謝各位護法居士!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