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9/16 09:00:56
學習次第 : 進階

 

離一多因的不共特點及其與緣起因的關係

《中觀莊嚴論解說·第三十二課》   索達吉堪布講解

中觀派在抉擇勝義諦時,有五大推理或四大推理。以前也再三說過:觀察一切萬法的因即是金剛屑因;觀察一切諸法的本體,即是離一多因;觀察一切萬法的果,是破有無生因;觀察因果二者,就是破四邊生因;觀察所有法的因、體、果則是大緣起因,這就是中觀派的共同五大因。如果破四邊生因包括在金剛屑因中,就是四大因;或者除緣起因以外,中觀有四大因。

 

不論中觀自續派還是中觀應成派,在抉擇勝義諦時,必須運用上述這些因。一切萬法的因、體、果,通過上述四大因全部可以抉擇為空性。

 

那麼,在這四大因中,最主要、最根本的理證之王,就是所謂的緣起因。不論何種理證——名言理或勝義理,全部可以包括在緣起因中,就像人中的國王一樣,緣起因就是所有理證之王。

 

雖然其餘的因全部可以歸於緣起因中,但離一多因有它所獨具的一些特殊功能。當然,對離一多因這種推理方法,本論頌詞中的所有內容基本上都是以這一因來抉擇,此處只是簡單提及而已。

 

這裏說,離一多因在所有理證、所有邏輯論式中,就好像寶劍最鋒利或者矛的最尖銳之處,任何東西與之接觸均會被砍破一樣。雖說離一多因是觀察萬法本體的一種因,但實際上,只要以離一多因來觀察,因、體、果等任何法都是無法堪忍的。

 

所謂的離一多因,具有幾種不共的特點。第一個特點是“簡明易懂”,不論多麼愚笨的人,只要一不成立多就不成立,多不成立的話一也不成立,一和多的概念非常簡單,不像自生、他生、共生那樣複雜。第二個特點是“便於思量”,離一多因的整個推理和觀察方式非常方便,如“一切萬法無實有,離一多因之故,猶如影像”,這種推理非常容易。第三個特點是“堅不可摧”,依靠離一多因推測出的結論,是不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呢?是。可以說,依靠它所推出來的真理,任何理證也無法推翻。

 

在座的道友,即生中能夠遇到宣說離一多因的這部論典,的確具有非常大的福報。因為依靠它,可以將自相續中對萬法實有的執著、習氣從根本上斷除。因此,學習這部論典非常有必要。

 

正因為如此,靜命論師阿闍黎才未使用其他的各種推理方法,僅僅依靠離一多因這一理證,將色法到一切智智之間所有萬法的本體,全部抉擇為無有絲毫實有的實空。

 

阿闍黎靜命論師所抉擇的方法,不像世間上所抉擇的知識一樣,他的抉擇方法非常得力,可以說是對症下藥,依此完全能治癒眾生無始以來的煩惱疾病。就如同銳利的武器刺中要害一樣,靜命論師依靠離一多因,已經抉擇到了一切萬法根本的最深處。

 

所以,依靠離一多因無有不能抉擇之法,這就是離一多因的特點。通過這次對《中觀莊嚴論》的學習,很多道友應該會增上自相續中的智慧,原來對萬事萬物的實執,依靠離一多因的對治方法也可以完全打破。

 

《中論》其餘二十六品的精華修行方法,全部包括在《中論·第十八無我品》中,這裏通過離一多因的方法對人我等法作出了詳細抉擇。這一點,在講《中論》第十八品的時候,也給大家特意強調過,可以說這一品是《中論》的精要,其中,龍猛菩薩主要運用離一多因,抉擇了“人我”不存在的道理。

 

月稱論師所造的,將中觀所有的竅訣彙集於一處的《入慧論》,以及智藏論師所造的《中觀二諦論》、嘎瑪拉希拉的《中觀光明論》等很多中觀論典中,也是依靠離一多因來建立萬法無實的觀點。

 

不僅中觀的理證全部可以包括在離一多因當中,包括《俱舍論》在內,釋迦牟尼佛三藏中對法的有關論典中,最鋒利、最尖銳的理論也牽涉到離一多因。

 

當然,《俱舍論》中並未直接宣說離一多因,而且它也不是抉擇萬法空性的一部論典。但在對法論中,對於一切萬法的一、多、分類、差別、功能等分析得非常清楚。

 

大家在對萬法進行分析時,一不是多、多不是一,一與多之間的關係一定要分析清楚,否則,世間的很多學問都會互相錯亂。所以此處說,包括《俱舍論》在內的所有論典中,最尖銳的理證鋒芒均可包括在離一多因當中。

 

在中觀的五大因中,雖然緣起因是最根本的,但所謂的緣起因必須要在離一多因的基礎上建立,如果離一多因不成立,緣起因也就無法成立。

 

下面就會講到,離一多因與緣起因實際是相輔相成的。

 

對於一切萬法真正去觀察時,一不成立多也不成立、多不成立一也不成立,根本無有一種獨立自主之法,全部是依靠各種各樣的因緣而顯現的,就像幻化師的幻化顯現一樣,這就是所謂的緣起。實際上,離一多因的含義也是一種緣起性。

 

對於這一點,大家首先應該在講說中觀觀點的相關字面上進行瞭解,然後,在寂靜的地方細細地思維,這時才能真正對緣起因和離一多因互相圓融的觀點有所領悟。

 

假設說:瓶子、柱子等一切萬法不是緣起性,其本性獨立自主而存在,這樣也就不可能有離一多因的本體在萬法上存在。

 

反過來說,一或者多如果實有,所謂的緣起也根本不可能有立足之地。

 

在其他很多論典中都再再強調:中觀的五大因可以包括在緣起因中。但對於離一多因,麥彭仁波切如果未以其超越的智慧進行詳細講述,很多人可能根本不知道離一多因的殊勝性。在如此詳細敍述以後,的確可以深深認識到,所謂的緣起性,唯有在離一多因的基礎上才能建立,如果非為離一多因,緣起性也就根本無法成立。

 

由於緣起性與離一多因實際是一種本體,那麼,其他四大因可以包括在緣起性中,自然也可以包括在離一多因當中。總的來講,緣起因和離一多因的含義應該是相同的。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