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2/21 22:01:55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2/21 21:59:48   編輯部 報導

一位慈濟資深志工生命故事之研究

本研究以故事敘說的方式來呈現一位慈濟資深志工靜曦的生命歷程,主要釐清靜曦生命歷程的脈絡是如何形塑今日的志工典範,並探討其持續精進不退擔任慈濟志工的動力因素、志工的理念及對困境的因應。


本研究的進行,主要採用訪談法,輔以觀察、文件資料的蒐集等分析方式,以獲取研究資料。經研究後分析結果如下:
  一、祖母、母親和證嚴法師是靜曦生命中極重要的影響「人」物;而家庭教育和慈濟組織環境,則是靜曦生命中極重要的「環境」影響因素。
  二、證嚴法師用生命示現的志業精神、及其個人見不得人苦的慈悲心,並認同慈濟組織的助人理念,以醫院作為修行道場,是促使靜曦持續精進不退做慈濟志工的動力來源。
  三、視病如己的關懷、盡志工本分事、落實證嚴法師的法,是靜曦作為醫院志工的基本理念,未來將慈濟人文帶入志工,也帶入醫療人文。
  四、「自我轉化」不把挫折當挫折看,遇事能「善觀應變」,並給予最適切的處理,是靜曦面對困境的因應之道。
  最後,提出本研究對有心投入志願服務的志工及後續研究者的建議。

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93/碩士/黃仁瑜   指導教授:溫明麗

 電子全文電子全文

一、中文部份
丁仁傑(1999)。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台灣佛教慈濟功德會個案研究。台北:聯經。
丁興祥、賴誠斌(2001)。心理學傳記的開展與應用:典範與方法。應用心理研究,12,77-106。
內政部(2001)。志願服務法。台北:內政部。
天下雜誌(2005,6月1日)。「為什麼現在要信任」專刊。324。
木村 敦(2001)。對不同關係對象的利他行為與利他動機-台灣與日本之比較。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NCCU0332034。
王正利(2004)。非營利組織領導行為與組織文化對於志工領導效能影響。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092ISU00457016。
王全清(2006)。非營利組織志工服務與學習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NTNU5205035。
王秀燕(2004)。志工管理者之經營管理理念與組織間合作意向相關性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THU00201015。
王順民(1991)。宗教福利思想與福利服務之探究-以慈濟功德會、長老教會為例。東海社研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王麗容(1992)。婦女參與志願服務工作模式研究。台北:台北市政府社會局。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發表於教育學門研究生質的研究方法研討會。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65-306。高雄市:麗文文化。
丘秀芷(1996)。大愛-證嚴法師與慈濟世界。台北:天下文化出版公司。
朱麗蓉(2004)。志願服務法執行之研究-以台南市祥和計畫社會福利類志工隊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
資訊網,093NHU05698001。
江文瑜(1996)。口述史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江明修(2004)。2004.6.26證嚴法師菩提心要第169集。節目訪談逐字稿。
朱益生(2001)。社區進行保育工作之研究-以花蓮縣富源社區馬蘭鉤溪護
溪巡守隊為例。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NDHU0571001。
池進通(2008)。醫療院所志工之參與動機類型與工作生活品質關係之研究。
運動休閒參與研究。3(2),86-97。品度股份有限公司發行。
何日生(2009)。慈濟組織與志工體系。慈濟大學人類發展研究所之「慈濟人文的理論與實踐」課堂摘要。
何淑華(1992)。佛教慈濟綜合醫院志工服務隊之組織文化及其表達形式。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百騏(2006)。跑出生命的樂章:二位跑者參加馬拉松的生命故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094NTNU5567022。
吳曉瑜(2006)。女性志工之人格特質、投入程度與幸福感關係之探討以中南部慈濟志工為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DYU00675003。
呂祥芳、陳柏州(2003)。「四合一」新架構運作三個月證嚴法師期許志工:平面關懷、直線功能 彼此成就、提攜後進。慈濟道侶,427。1版。
李委煌(2003)。主題報導-看得見的超人氣。慈濟月刊,437,40-42。台北:慈濟人文。
李淑珺譯(2000)。志工實務手冊。台北:張老師文化。
林玉峰(2004)。2004.6.26證嚴法師菩提心要第169集。節目訪談逐字稿。
林志昇(2005)。一位資深幼教工作者的生命故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NTNU0261020。
林宜璇(1996)。人間佛教與生活實踐:慈濟現象的社會學解析。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084NTHU0200015。
林宛瑩(1995)。文化中心義工組織承諾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師範大學社會教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3NTNU0205004。
林美珍、黃世琤、柯華葳(2007)。人類發展。台北:心理。
林鳳榆(2004)。佛教生死服務志願工作者之生命意義追求歷程。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2NTNU0205021。
芭妲嘎芙‧瑪迪林(2008)。醫院志工教育訓練、激勵與工作投入相關之研究-以屏東地區三家醫院為例。美和技術學院健康照護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6MHIO5743008。
金子昭(2002)。慈濟志工不同於其他志工。載於靜思書齋輯錄,志工筆記.7月,152-154。台北:靜思文化。
姚仁祿(2000)。企業與人文--慈濟精神之探討與實踐。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慈濟志業與慈濟精神簡介」課堂演講摘要。收錄於慈濟月刊,401,67-73。台北:慈濟人文。
姚志文(2004)。生涯追尋,杏壇揚芬:四位國小菁英教師的生命故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TMTC0576038。
洪素貞(2006)。人的教育、心的教育、良能的教育 慈濟大學。慈濟月刊,475。台北:慈濟人文。
洪瑞璇(2001)。大學女性院長生命故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NTNU0331026。
凌雲(1992)。志工的組織沿革與特色。307,p62-68,台北:慈濟人文。
馬英九(2006)。原鄉精神-台灣的典範故事。天下文化。
高以緯(2004)。台北縣市高中生參與志願服務動機與滿足感相關之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2PCCU1216004。
涂建平(2003)。慈濟功德會做為集體行動邏輯之個案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美玉(2002)。老年女性參與慈濟志願服務工作經驗之探討-以花蓮區慈濟委員為例。慈濟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張惠如(2008)。一刀未剪的童年:一位女性園長的生命故事。國立台北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6NTNU5261011。
莊大輝(2006)。因緣、轉念與增能-慈濟女性生命故事的敘說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NKNU0739007。
許良后(2006)。助念團志工參與動機及其成長之研究-以西方蓮社為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NKNU0142001。
許庭彰(2003)。慈濟志工環境價值觀與環境行為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NHLTC587004。
許淑燕(2001)。文化脈絡中的社會行動-慈濟教聯會之社區教育個案研究。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NHLTC645008。
許毅璿(2004)。台灣博物季刊,23(4),6-9。
陳世慧(2005)。現代宗教的認同形式-以慈濟基金會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SCU05208014。
陳正興(2002)。慈濟功德會創辦人領導風格之研究。南華大學管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0NHU00457007。
陳育軒(2001)。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解說義工參與動機及解說認知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NTCTC587005。
陳金貴(1994)。美國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台北:瑞興圖書公司。
陳彥君(2005)。專業諮商員生涯困境與心理調適歷程之生命故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
網,093NTPTC328001。
陳皎眉、王叢桂、孫蒨如(2006)。社會心理學(二版)。台北:雙葉。
陳琬瑜(2004)。博物館志工參與動機之研究:以國立歷史博物館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092TMTC0616007。
彭國恩(2005)。慈濟志工對體驗慈善志業服務、心理反應與忠誠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商業自動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
士論文資訊網,094TIT05682022。
曾華源、曾騰光(2003)。志願服務概論。臺北市:揚智文化。
曾華源、鄭讚源、陳政智(1998)。志願服務工作發展趨向-以祥和計畫志願服務之推動為基礎。內政部社會司委託研究。
善慧書苑(1991a)。上人說,慈濟人文強調的是奉獻力行的精神。慈濟月刊,300。台北:慈濟人文。
善慧書苑(1991b)。志工記得用愛來安撫病患的心靈。慈濟月刊,292,84。台北:慈濟人文。
善慧書苑(1992a)。花蓮區慈濟服務隊第七期志工開訓。慈濟月刊,306,台北:慈濟人文。
善慧書苑(1992b)。財政部官員蒞會關懷志業現況。慈濟月刊,312,16。台北:慈濟人文。
善慧書苑(1993)。以耐勞、耐怨、耐煩、耐力四種心態服務病患,啟發病人善解心。慈濟月刊,325。台北:慈濟人文。
善慧書苑(1995)。心存善念及禮義廉恥心,累積福緣,趨向佛道。慈濟月刊,338。台北:慈濟人文。
善慧書苑(1999)。心靈之苦。慈濟月刊,397,120-121。台北:慈濟人文。
善慧書苑(2000)。「現在」最重要。慈濟月刊,403,100-103。台北:慈濟人文。
馮文饒(1993)。志願福利服務組織形成及運作之探討-以慈濟功德會為例。
國立中正大學社會利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馮朝霖、簡楚瑛(2001)。質性研究:理論與實作對話。臺北市:五南。
黃秀花(2006)。【20啟航】人文篇:與理想簽約,追尋純淨醫病關係。慈濟月刊,477。台北:慈濟人文。
黃瑞琴(2005)。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慈濟月刊(2006)。社論-人的典範 文史留芳。472,1-2。台北: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慈濟月刊編輯部(1997)。千江映月。362,48-49。台北: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慈濟年鑑(1992)。慈濟年鑑1966-1992。臺北市:慈濟文化。
慈濟年鑑(2007)。臺北市:慈濟文化。
慈濟年鑑(2008)。臺北市:慈濟文化。
楊勝任(2003)。醫院志願服務對志工生命價值觀的影響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NKNU0142002。
葉文鶯(1997)。杏林見聞-老兵志工李多壽。慈濟月刊,369,48-49。台北:慈濟人文。
葉文鶯(2004)。簡瑞騰從「練刀」到「修心」。慈濟道侶,431。臺北市:慈濟道侶。
葉雅惠(2006)。平凡中的不平凡-一位女性幼教創辦人的生命故事。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 4CYUT5709015。
廖千慧(2002)。捐獻畢生積蓄植福,榮民伯伯信任慈濟。志工筆記.10月,p16-17。靜思書齋輯錄。台北:靜思文化。
趙賢明(2006)。台灣最美的人-證嚴法師與慈濟人。臺北:印刻。
劉香梅(2002)。志願服務基礎訓練教材。台北:內政部。
劉淑瓊(2002)。運用志工參與社區總體營造參考手冊。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歐用生(2003)。教師聲音和主體-當前課程領導的重要課題。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十五):活化課程領導。
18-34。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歐孟宜(2004)。甘願做、歡喜受~慈濟女性志工深度休閒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NTNU5051017。
潘煊(2004 )。證嚴法師琉璃同心圓。台北市:天下文化。
蔡承岳(1997)。醫院志工之工作特性、參與動機與情緒失調之探討。東海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SCU05071005。
蔡漢賢(1980)。志願服務的涵義由來範疇與原則。志願服務的理論與實務。
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盧蕙馨(1996)。慈濟志工行善的人情脈絡。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1,31-68。
賴兩陽(2002)。志願服務基礎訓練教材。台北:內政部。
靜思書齋(2001)。慈悲的對談-達賴喇嘛與證嚴法師。經典雜誌。34,24-28。台北:慈濟文化。
靜淇(1991)。不忍眾生苦,慈濟月刊,298,p10-11。台北:慈濟人文。
謝秉育(2001)。玉山國家公園解說志工參與動機、制控信念與工作滿足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NTCTC587004。
鍾明杏(2006)。佛教在家信徒皈信之研究-以慈濟中區委員為例。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HCU01183005。
鍾秋玉(1991)。慈善機構的組織融入、組織文化與慈善行為:以「慈濟功德會」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0NTU03071001。
簡瑜慧(1998)。馬偕醫院義工參與行為、工作滿意與市場區隔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6NCTU0457057。
戴爾遜(2007)。優秀來自多一盎司的熱忱。台北:喬木。
證嚴法師(2001)。7月24日志工早會逐字稿。
證嚴法師(2004)。6月26日證嚴法師菩提心要第169集逐字稿。
證嚴法師(2008)。真實之路:慈濟年輪與宗門。台北:天下文化。
嚴幸文(1993)。醫院志願服務人員人格特質和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081THU00201002。
蘇淯霖(2002)。從演化角度探討人類利他行為。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0NTU02389022。
釋德傅(王昱璇)(2005)。法之體現:以慈濟志工身體經驗為例。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碩士碩文。未出版,花蓮市。
釋德人凡(2006)。證嚴法師衲履足跡-人品典範,文史留芳。慈濟月刊,475。台北:慈濟人文。
釋德人凡(2008)。證嚴上人思想體系探究叢書(第一輯)。台北:慈濟文化。
一、中文部份
丁仁傑(1999)。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台灣佛教慈濟功德會個案研究。台北:聯經。
丁興祥、賴誠斌(2001)。心理學傳記的開展與應用:典範與方法。應用心理研究,12,77-106。
內政部(2001)。志願服務法。台北:內政部。
天下雜誌(2005,6月1日)。「為什麼現在要信任」專刊。324。
木村 敦(2001)。對不同關係對象的利他行為與利他動機-台灣與日本之比較。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NCCU0332034。
王正利(2004)。非營利組織領導行為與組織文化對於志工領導效能影響。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092ISU00457016。
王全清(2006)。非營利組織志工服務與學習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NTNU5205035。
王秀燕(2004)。志工管理者之經營管理理念與組織間合作意向相關性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THU00201015。
王順民(1991)。宗教福利思想與福利服務之探究-以慈濟功德會、長老教會為例。東海社研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王麗容(1992)。婦女參與志願服務工作模式研究。台北:台北市政府社會局。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發表於教育學門研究生質的研究方法研討會。載於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65-306。高雄市:麗文文化。
丘秀芷(1996)。大愛-證嚴法師與慈濟世界。台北:天下文化出版公司。
朱麗蓉(2004)。志願服務法執行之研究-以台南市祥和計畫社會福利類志工隊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
資訊網,093NHU05698001。
江文瑜(1996)。口述史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江明修(2004)。2004.6.26證嚴法師菩提心要第169集。節目訪談逐字稿。
朱益生(2001)。社區進行保育工作之研究-以花蓮縣富源社區馬蘭鉤溪護
溪巡守隊為例。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NDHU0571001。
池進通(2008)。醫療院所志工之參與動機類型與工作生活品質關係之研究。
運動休閒參與研究。3(2),86-97。品度股份有限公司發行。
何日生(2009)。慈濟組織與志工體系。慈濟大學人類發展研究所之「慈濟人文的理論與實踐」課堂摘要。
何淑華(1992)。佛教慈濟綜合醫院志工服務隊之組織文化及其表達形式。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百騏(2006)。跑出生命的樂章:二位跑者參加馬拉松的生命故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094NTNU5567022。
吳曉瑜(2006)。女性志工之人格特質、投入程度與幸福感關係之探討以中南部慈濟志工為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DYU00675003。
呂祥芳、陳柏州(2003)。「四合一」新架構運作三個月證嚴法師期許志工:平面關懷、直線功能 彼此成就、提攜後進。慈濟道侶,427。1版。
李委煌(2003)。主題報導-看得見的超人氣。慈濟月刊,437,40-42。台北:慈濟人文。
李淑珺譯(2000)。志工實務手冊。台北:張老師文化。
林玉峰(2004)。2004.6.26證嚴法師菩提心要第169集。節目訪談逐字稿。
林志昇(2005)。一位資深幼教工作者的生命故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NTNU0261020。
林宜璇(1996)。人間佛教與生活實踐:慈濟現象的社會學解析。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084NTHU0200015。
林宛瑩(1995)。文化中心義工組織承諾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師範大學社會教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3NTNU0205004。
林美珍、黃世琤、柯華葳(2007)。人類發展。台北:心理。
林鳳榆(2004)。佛教生死服務志願工作者之生命意義追求歷程。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2NTNU0205021。
芭妲嘎芙‧瑪迪林(2008)。醫院志工教育訓練、激勵與工作投入相關之研究-以屏東地區三家醫院為例。美和技術學院健康照護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6MHIO5743008。
金子昭(2002)。慈濟志工不同於其他志工。載於靜思書齋輯錄,志工筆記.7月,152-154。台北:靜思文化。
姚仁祿(2000)。企業與人文--慈濟精神之探討與實踐。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慈濟志業與慈濟精神簡介」課堂演講摘要。收錄於慈濟月刊,401,67-73。台北:慈濟人文。
姚志文(2004)。生涯追尋,杏壇揚芬:四位國小菁英教師的生命故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TMTC0576038。
洪素貞(2006)。人的教育、心的教育、良能的教育 慈濟大學。慈濟月刊,475。台北:慈濟人文。
洪瑞璇(2001)。大學女性院長生命故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NTNU0331026。
凌雲(1992)。志工的組織沿革與特色。307,p62-68,台北:慈濟人文。
馬英九(2006)。原鄉精神-台灣的典範故事。天下文化。
高以緯(2004)。台北縣市高中生參與志願服務動機與滿足感相關之研究。
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2PCCU1216004。
涂建平(2003)。慈濟功德會做為集體行動邏輯之個案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張美玉(2002)。老年女性參與慈濟志願服務工作經驗之探討-以花蓮區慈濟委員為例。慈濟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張惠如(2008)。一刀未剪的童年:一位女性園長的生命故事。國立台北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6NTNU5261011。
莊大輝(2006)。因緣、轉念與增能-慈濟女性生命故事的敘說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NKNU0739007。
許良后(2006)。助念團志工參與動機及其成長之研究-以西方蓮社為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NKNU0142001。
許庭彰(2003)。慈濟志工環境價值觀與環境行為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NHLTC587004。
許淑燕(2001)。文化脈絡中的社會行動-慈濟教聯會之社區教育個案研究。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NHLTC645008。
許毅璿(2004)。台灣博物季刊,23(4),6-9。
陳世慧(2005)。現代宗教的認同形式-以慈濟基金會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SCU05208014。
陳正興(2002)。慈濟功德會創辦人領導風格之研究。南華大學管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0NHU00457007。
陳育軒(2001)。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解說義工參與動機及解說認知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NTCTC587005。
陳金貴(1994)。美國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台北:瑞興圖書公司。
陳彥君(2005)。專業諮商員生涯困境與心理調適歷程之生命故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
網,093NTPTC328001。
陳皎眉、王叢桂、孫蒨如(2006)。社會心理學(二版)。台北:雙葉。
陳琬瑜(2004)。博物館志工參與動機之研究:以國立歷史博物館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092TMTC0616007。
彭國恩(2005)。慈濟志工對體驗慈善志業服務、心理反應與忠誠度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商業自動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
士論文資訊網,094TIT05682022。
曾華源、曾騰光(2003)。志願服務概論。臺北市:揚智文化。
曾華源、鄭讚源、陳政智(1998)。志願服務工作發展趨向-以祥和計畫志願服務之推動為基礎。內政部社會司委託研究。
善慧書苑(1991a)。上人說,慈濟人文強調的是奉獻力行的精神。慈濟月刊,300。台北:慈濟人文。
善慧書苑(1991b)。志工記得用愛來安撫病患的心靈。慈濟月刊,292,84。台北:慈濟人文。
善慧書苑(1992a)。花蓮區慈濟服務隊第七期志工開訓。慈濟月刊,306,台北:慈濟人文。
善慧書苑(1992b)。財政部官員蒞會關懷志業現況。慈濟月刊,312,16。台北:慈濟人文。
善慧書苑(1993)。以耐勞、耐怨、耐煩、耐力四種心態服務病患,啟發病人善解心。慈濟月刊,325。台北:慈濟人文。
善慧書苑(1995)。心存善念及禮義廉恥心,累積福緣,趨向佛道。慈濟月刊,338。台北:慈濟人文。
善慧書苑(1999)。心靈之苦。慈濟月刊,397,120-121。台北:慈濟人文。
善慧書苑(2000)。「現在」最重要。慈濟月刊,403,100-103。台北:慈濟人文。
馮文饒(1993)。志願福利服務組織形成及運作之探討-以慈濟功德會為例。
國立中正大學社會利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馮朝霖、簡楚瑛(2001)。質性研究:理論與實作對話。臺北市:五南。
黃秀花(2006)。【20啟航】人文篇:與理想簽約,追尋純淨醫病關係。慈濟月刊,477。台北:慈濟人文。
黃瑞琴(2005)。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慈濟月刊(2006)。社論-人的典範 文史留芳。472,1-2。台北: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慈濟月刊編輯部(1997)。千江映月。362,48-49。台北:慈濟人文志業中心。
慈濟年鑑(1992)。慈濟年鑑1966-1992。臺北市:慈濟文化。
慈濟年鑑(2007)。臺北市:慈濟文化。
慈濟年鑑(2008)。臺北市:慈濟文化。
楊勝任(2003)。醫院志願服務對志工生命價值觀的影響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NKNU0142002。
葉文鶯(1997)。杏林見聞-老兵志工李多壽。慈濟月刊,369,48-49。台北:慈濟人文。
葉文鶯(2004)。簡瑞騰從「練刀」到「修心」。慈濟道侶,431。臺北市:慈濟道侶。
葉雅惠(2006)。平凡中的不平凡-一位女性幼教創辦人的生命故事。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 4CYUT5709015。
廖千慧(2002)。捐獻畢生積蓄植福,榮民伯伯信任慈濟。志工筆記.10月,p16-17。靜思書齋輯錄。台北:靜思文化。
趙賢明(2006)。台灣最美的人-證嚴法師與慈濟人。臺北:印刻。
劉香梅(2002)。志願服務基礎訓練教材。台北:內政部。
劉淑瓊(2002)。運用志工參與社區總體營造參考手冊。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歐用生(2003)。教師聲音和主體-當前課程領導的重要課題。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十五):活化課程領導。
18-34。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歐孟宜(2004)。甘願做、歡喜受~慈濟女性志工深度休閒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NTNU5051017。
潘煊(2004 )。證嚴法師琉璃同心圓。台北市:天下文化。
蔡承岳(1997)。醫院志工之工作特性、參與動機與情緒失調之探討。東海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SCU05071005。
蔡漢賢(1980)。志願服務的涵義由來範疇與原則。志願服務的理論與實務。
台北: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盧蕙馨(1996)。慈濟志工行善的人情脈絡。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1,31-68。
賴兩陽(2002)。志願服務基礎訓練教材。台北:內政部。
靜思書齋(2001)。慈悲的對談-達賴喇嘛與證嚴法師。經典雜誌。34,24-28。台北:慈濟文化。
靜淇(1991)。不忍眾生苦,慈濟月刊,298,p10-11。台北:慈濟人文。
謝秉育(2001)。玉山國家公園解說志工參與動機、制控信念與工作滿足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NTCTC587004。
鍾明杏(2006)。佛教在家信徒皈信之研究-以慈濟中區委員為例。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HCU01183005。
鍾秋玉(1991)。慈善機構的組織融入、組織文化與慈善行為:以「慈濟功德會」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0NTU03071001。
簡瑜慧(1998)。馬偕醫院義工參與行為、工作滿意與市場區隔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6NCTU0457057。
戴爾遜(2007)。優秀來自多一盎司的熱忱。台北:喬木。
證嚴法師(2001)。7月24日志工早會逐字稿。
證嚴法師(2004)。6月26日證嚴法師菩提心要第169集逐字稿。
證嚴法師(2008)。真實之路:慈濟年輪與宗門。台北:天下文化。
嚴幸文(1993)。醫院志願服務人員人格特質和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081THU00201002。
蘇淯霖(2002)。從演化角度探討人類利他行為。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0NTU02389022。
釋德傅(王昱璇)(2005)。法之體現:以慈濟志工身體經驗為例。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碩士碩文。未出版,花蓮市。
釋德人凡(2006)。證嚴法師衲履足跡-人品典範,文史留芳。慈濟月刊,475。台北:慈濟人文。
釋德人凡(2008)。證嚴上人思想體系探究叢書(第一輯)。台北:慈濟文化。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