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5/05 11:56:24
學習次第 : 進階

 三主要道講述(二):選擇上師的標準等

《三主要道講述》(校對)   洛桑成列·確吉堅贊仁波切

 

二、讚歎供養


  向神聖的諸上師致敬!

  這是宗喀巴大師在造論之前進行的禮贊。為了造論得以圓滿和不出障礙,造論者最初應做的是禮贊自己的上師或本尊。傳統上每當造論的時候,都有這樣一個開頭作為開篇語。這個禮贊有什麼作用呢?一方面表示所造的論著具有清淨傳承,是歷代師師相承而法脈未斷的正法,並不是自己杜撰的假法。另一方面是為了祛除魔障的干擾,使造論能夠圓滿完成。因為在著論時魔眾會感到恐怖:“許多眾生一旦得到此法,他們就能脫離我的魔掌而獲得解脫!”於是想盡一切辦法進行干擾,製造違緣。如何才能祛除魔障的干擾呢?一般都祈請上師加持,滅除著論過程中的一切違緣和障礙。

  宗喀巴大師在這裏所禮贊的“諸上師”,有兩層含義,總的是指廣大行派與甚深見派等親疏諸上師;不共的是指至尊妙音,至尊妙音也就是文殊菩薩。宗喀巴大師經常親見文殊菩薩現身。一般來說,見到本尊現身有三種情況:夢中見、幻覺見和真實見。真實見又分為根識見和意識見,意識見是在禪定之中見到,根識見就如同日常中師徒見面一樣,可以直接進行接觸和交談。宗喀巴大師是在根識見中親見文殊菩薩,能從至尊文殊聽聞一切顯密教法。他經常與文殊菩薩會面,甚至連每天住在什麼地方,攜帶多少侍者等大小事務,都要請示至尊文殊依教而行。

  有的人認為宗喀巴大師是以自身的智慧和功德來造論,實際上,大師的所有著述沒有一篇不是至尊文殊所宣說的,至尊文殊賜給他的顯密深法不計其數。在過去西藏一些大善知識沒有通達的顯密教授,大師都給予如理抉擇,這些抉擇並不是出於宗喀巴大師本人的主觀臆造,而是至尊文殊親口對大師宣說的。這樣的教授在其他教派看來,大概會視為“淨相”“近傳”等傳承而特殊對待,然而,大師仍然十分強調可回溯至正法源頭本師釋迦佛的“遠傳”,而從來不說“淨相”“近傳”之類的東西,這更是十分稀有難得的行傳。

  譬如宗喀巴大師在著《菩提道次第論》的時候,向至尊文殊作了彙報,至尊文殊開玩笑說:“難道我開示的《三主要道》還不能包括所有的法嗎?”大師回稟說:“我著的這部論,正是以至尊您所說的《三主要道》為命根,以《菩提道燈論》為根據,在這基礎上,加上許多噶當派教授作為補充而成的。”從這個典故裏,我們是不是更加感覺到三主要道的殊勝?因為這是直接從至尊文殊那裏聽來的教授,幾乎就是文殊菩薩親自撰寫的啊!並且宗喀巴大師本身就是文殊菩薩的化身,這是藏傳佛教各派都公認的,《妙吉祥根本續》、《空行秘密續》等眾多經續中也如是授記。因此大師的教法也被稱為“文殊教法”。我們總是嚮往文殊菩薩的無礙智慧,就是能到他加持過的聖地五臺山去朝拜,都感到非常榮幸,現在能聽聞到他親自開示的教言,想一想這是多麼難得!大家要生起一個信心來聽受。

  總的來說,諸論典中禮贊的對象大多為“大悲”和“三智”。通常造經部的論著時禮贊諸佛菩薩,造律部的論著時禮贊一切遍知佛,造論部的著作時禮贊文殊菩薩,《入行論》等修心論典則禮贊“大悲”。宗喀巴大師著《三主要道》時禮贊上師,則是為了讓大家明白,總的“道次第”、別的“三主要道”能在相續中生起,完全是取決於依止善知識,是通過如理依止善知識而生起的。如果對這方面的內容展開來講的話,就要涉及到道次第中親師法的具體教授,即如何親近和依止上師,如何依照上師的教授來修心的問題。三主要道是菩提道次第的心要濃縮,而菩提道次第分為兩個部分:第一是道之根本親近上師法;第二是依止後如何承教依次修心法。為了便於大家加深認識,下面按照菩提道次第的教授來講什麼是親師法。

  尋訪合格的上師

  修法之初依止善知識是非常重要的。格西博朵瓦說:“求解脫者最為重要的是上師。即使世間那些看似能模仿他人而會的技術,如果沒有人指點也不會有所成就,何況我們是從無間惡趣而來,想要前往從來沒有經過的地方,豈能沒有師長的教導?”我們就是前往未知的旅途都需要一位元導遊,否則會有迷路的可能,甚至還會帶來危險,何況是前往解脫之道?如果沒有一位元熟習全程的“導遊”指引方向,僅僅依靠自己去盲目摸索,是難以成功抵達解脫彼岸的。學習一些世間技藝都需要師長的指導,修持解脫道又怎麼能不需要師承呢?沒有上師而依靠自己看書就能成就,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我們修學佛法要想有所成就,必須依止一位合格的上師作為指導。

  目前很多人都對藏傳佛教感興趣,認為金剛乘能讓人們快速解脫,但是大多數人都只追求他們所謂的甚深密法,通過種種途徑獲得一些修法儀軌後,認為就可以終身抱本修持了,而把自己的師長拋在一邊,對成就的根本——親師法不予重視。認為密法就像武俠小說裏描寫的那樣,只要得到一個“密笈”之類的東西,就可以無師自通而修煉成功。這實在是修學密法的一個典型誤區。用這種態度來修學密法,和修往生金剛地獄沒有什麼區別,不但不能圓滿無量功德,反而增長無量罪過。實在是讓人痛心!金剛乘本來是快速成就的法門,但許多人卻越修煩惱越重,越學違緣障礙越多,主要原因都是在親師法方面出了問題。因此,我們有必要按照菩提道次第的教授,對這方面進行一些講解,這是相當重要的。

  依止善知識是獲得一切成就的根本,不僅修持菩提道次第需要重視,對於密乘行者來說要想取得即生成就,上師更是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譬如我們經常羡慕那些大師的神通自在和智慧無礙,那麼他們是如何成就的呢?是不是像大家認為的僅僅依靠獲得一些甚深密法,進行閉關苦修就能達到那樣的殊勝成就呢?事實上並非如此。當初阿底峽尊者從印度來到藏地時,仲敦巴就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現在藏地有這麼多人在修行,為什麼成就者反而沒有印度的多呢?”阿底峽尊者回答說:“大乘佛法的一切成就都是依靠上師而獲得的,一切功德都是依靠上師而產生的。你們藏地行者對上師沒有真正的信仰,沒有把上師視為金剛持佛那樣進行恭敬依止,而是當成一個凡夫來看待,這樣怎麼能獲得成就呢?”阿底峽尊者作為一個大成就者,並沒有講什麼傳承或法門的殊勝,他認為最根本的一條就是敬師,成就者少是因為如法依止上師的人少。

  從這裏大家就可以知道,上師在我們的整個修行過程中,究竟處於一個什麼樣的位置。眾多經典裏都說親師是一切道的根本,是萬般功德的源泉。藏傳佛教後來能出現無數的大成就者,其根本原因也是在於他們對親師法的認識,是因為他們對上師的無垢信皈。我們修學佛法要想快速獲得成就,親師法是最捷徑之法。格魯派的教法之所以能讓修行者快速成就,重視親師法正是其中一個根本因素。耳傳教授裏說:“上師即是本尊、空行與護法的總攝,從現在起直至成就菩提,除了上師外再沒有別的皈依處。”把親師法作為一切法的核心修持,並貫穿于修行的始終,這在格魯派被視為不共教授。因此,格魯派修得快的能在十六年內成佛,更快者只要三年的時間,甚至不需要像其他教派那樣閉關苦修,就能輕易獲得成就者比比皆是。

  明白了親師法在修行過程中的重要性,從實踐上我們還要懂得如何親近上師。並不是隨便一個人都可以作為上師的,在依止之前要先對上師進行觀察,這是必要的一個環節。不要說尋找上師,就是向世間的師長學一些世俗知識,都要觀察他的學問、特長、品德等方面的情況,都要向相關人士進行打聽瞭解,更何況是尋找能指引我們解脫的上師?肯定是要進行觀察,要觀察上師是否具足善知識的德相!這是關係到生生世世苦樂的大事,必須慎重對待,怎麼能把慧命輕率地交給他人?

  因為一旦建立了師徒關係,相對來講就有一定的緣起,弟子造了什麼業,上師也得承擔責任,如果選擇的上師不合格,造業往地獄跑,弟子也會緊跟在後面。就像拴在一起的兩頭牛,一頭從懸崖上掉了下去,另外一頭也—定會隨之而下;或者像一條線上拴的兩隻蚱蜢,只能往同一個方向跳。也就是說依止什麼樣的上師,就會成為什麼樣的弟子。對此,帕繃喀大師有一個比喻:就像什麼樣的模型能塑出什麼樣的泥像一樣,因為上師的或優或劣,弟子也隨之或優或劣。

  選擇一位合格的上師是非常重要的。通常來說,師徒之間一般要相互觀察數年的時間,才能建立起真正的師徒關係,這是比較理智和慎重的傳統態度。然而現在的大多數人,對這個問題似乎比較盲目和隨便,許多人都是隨便見到一個法師就依止,而不考慮對方是否具足善知識的資格。這是非常危險的,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因為我們要想獲得解脫,就要學習無顛倒無錯謬的正法,但現在的情況是不管有沒有傳承,有沒有修證,似乎誰都可以解經說法,誰都可以成為善知識,其實宣揚的大都是一些個人觀點,散佈的大多是一些邪說謬論,把佛法弄得非常混亂。因此,對於真正想求解脫的人來說必須要慎重選擇上師,要學會睜開慧眼辨別真偽,學會如何尋找和依止真正具足德相的善知識,這是我們步入解脫道之前必備的基礎。

  選擇上師的標準

  我們應當依止什麼樣的上師呢?這在經續中有具體的要求,而不是用我們自己凡夫的眼光來抉擇。大家一定要記住這一點。選擇上師不是看對方有沒有名氣和地位,有沒有各種神通或神跡等等,而要看對方是否具備經續中所要求的那些可做上師的德相。

  在修學佛法的不同階段,相應地有三種上師:小乘的授戒上師;大乘共同道的上師;金剛乘的灌頂上師。三種上師的德相要求各自不同。這裏所講的,主要是指大乘共同道的上師,具開示全圓道次第的能力。帕繃喀大師說,正如選擇嚮導時應當找一位元熟知全程的人,而不是僅僅知道一段路程者,我們要想通往解脫和取得佛位,也應當找一位能全程引導自己的上師。如果上師沒有系統掌握顯密教法,不能為我們引導全圓道,弟子縱然具足信心、智慧和精進,一輩子也只能修一些片面或單一的法,這樣的話,我們即使擁有了具足良緣的人身,也不能獲得太大的利益。

  大乘共同道的上師應具備什麼樣的德相呢?《經莊嚴論》中說:“知識須具戒定慧,德勝精進教富饒,通達真實善說法,悲憫為體斷疲厭。”這是大乘道上師應具備的十種德相。下面我們進行具體闡述:

  一、持戒嚴謹

  持戒是為了調伏粗野的身心,息惡揚善,剔除身心的種種過失。對於一位合格的善知識來說,他肯定是護戒如護眼,微細的戒律都不會去觸犯。否則,如果連自己的身心都沒有調伏,自己都被煩惱所轉,又怎麼能調伏他人的身心呢?

  沒有戒律是絕對不會有定力的,內心就像野馬一樣不會獲得安穩。《別解脫經》說:“心馬難制止,勇決恒相續,別解脫如銜,有百針極利。”我們要想制伏野馬,只有用鐵銜將它的嘴勒住,開始時它會煩躁難受,慢慢地就會安靜下來。修行也如同調伏野馬一樣,要用戒律來調伏身心,不能隨境而轉,對於不該做的事絕對不做,對於該做的努力去實踐。

  除了守持戒律之外,其他一切修持都不能調伏身心。比如通過修煉風脈騰身虛空,乃至於修持禪定數天不動等等,這些統統都不能調伏身心。因為外道也能修出各種神通,也能獲得甚深禪定,但是他不能調伏自身的煩惱。曾經有個外道修持禪定獲得成就,進入甚深定境許多年,毫不動搖。有一次出定之後,他發現自己的頭髮已經長得又長又亂,甚至有幾隻老鼠在裏面做窩,於是生起了一個嗔怒心。因為這一念的嗔怒,他定力退失並墮入惡趣。

  不要說解脫成佛,就是我們想要在下一世獲得人身,都必須要嚴守別解脫戒。因此佛陀說“戒行比生命還要重要”。捨棄了戒律,就意味著捨棄了下一世的人身。反之,在戒行與生命不能兩全的情況下,寧願捨棄生命也要選擇戒律,儘管這一世的生命結束了,但憑藉持戒的功德,下一世會獲得更好的生命形態。

  或許有人認為:“如果我已經證悟了空性,那就超越了因果,可以為所欲為,不用再顧及什麼戒律。”但是你要知道,空性是建立在因果的基礎之上,沒有戒律,哪里來的空性?沒有戒律而證得的空性,不過是自欺欺人的妄語!就像我們要想獲得自由,只有遵守法律。你說我要絕對的自由,胡作非為,作奸犯科,那麼你絕對不會自由,最終只能獲得監獄中的那一點點空間。同樣的道理,我們要想證悟空性,獲得心靈的自由,就必須嚴持戒律,如法取捨善惡業果。

  二、禪定堅固

  作為一位合格的上師,有了持戒的基礎,還需要具備一定的禪定能力。禪定能讓我們心神凝聚而不散亂,遠離對外境的攀緣,調伏粗重的煩惱,內心安住於寂靜狀態。禪定也是獲得智慧的必備手段。如果沒有定力,內心整天處於迷亂之中,不清醒,怎麼能有透視宇宙人生實相的洞察力呢?如同水清才能月現那樣,如果水是渾濁動盪的,怎麼能反映出月亮的倒影呢?只有當我們的心安定下來,才能產生敏銳的洞察力,才會有反映事物真實面貌的智慧。

  三、智慧具足

  作為一位合格的上師,還要具足智慧。通過禪定能通達無我的空性智慧,明白宇宙人生的甚深緣起,從而滅除煩惱趣入解脫。這是我們修行追求的主要目標,只有智慧才能滅除煩惱,才能使我們超越輪回。

  前面所說的具備戒定慧的功德,使身心達到寂靜狀態,是作為一位元具格上師的最基本要求。對於一位真正的善知識來說,身心必然調柔,他有那種柔和的聖者風範。所以從一個人的外相,通常也能反映出他的內在修證境界。

  但是你也不能僅僅看他的外相,也許他內心已經處於寂靜狀態,而外在的顯現卻不如法,這也是有可能的。我有一位上師的脾氣就相當不好,經常無緣無故地教訓徒弟,有時甚至讓人感覺不可理喻,但他是一位真正的成就者,據說是金剛手菩薩的化身。

  作為上師來說有時可能也會發火,但他的發火只是一種外相,內心不會受到影響。我們凡夫要是發火肯定血液上湧,滿臉通紅,但對於已經解脫了的人來說,他的身心不會產生變化。那他為什麼還會發火呢?這可能有各種不同的情況,也許是故意示現忿怒相調伏眾生,就像瑪爾巴對待密勒日巴那樣。還有的就是他已經斷除了煩惱障,但所知障還沒有斷除,儘管煩惱的“根”已經沒有了,但長期以來形成的習氣還存在,所以還會出現那種言行。

  我們眼中見到的上師,往往和心目中想像的不一樣。他看起來也會生病,有時也有煩惱,也不像佛那樣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但是你要知道,對於開悟者來說,他在外表上也許會顯示種種不如法的行為,但他內心深處是沒有的。他最起碼已經出離了生死,在生與死之間是保持平等一味的。就如同鏡中影像一樣,儘管有各種各樣的景象,但我們都知道那是虛假的,心不會為之所動。開悟的人看待外境也是這種感受。儘管他外表上看起來有苦有樂,生起病來好象也顯得很痛苦,但他的心靈深處是平靜的,並沒有什麼苦樂的感受。就像大海一樣,雖然海面上波濤起伏,但海的深處卻是平靜的,不會受到風浪的影響。

  《普賢行願品》裏講:“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這就是告訴你要勝解,要把信念建立在勝解的基礎上。“上師作為諸佛菩薩的化現,儘管看起來也病得疼痛難忍,但這是他為了教化眾生的示現,在他心靈深處肯定是沒有這種痛苦的。”這樣的認識就是勝解。上師們有時會呈現一種病態,為什麼要這樣示現呢?這是為了讓你警覺:“像我這樣都會有病,你以後不會有病嗎?像我這樣都會死,難道你就不會死嗎?”如果認識不到這一點,認為上師還有生老病死,還有煩惱,怎麼會是證悟者呢?那麼你這就是邪見。

  不管上師在外相上有什麼樣的行為,有一些原則還是不可以忽略的。也就是前面所說的戒定慧。他最起碼持戒嚴謹,護戒如護眼,微細的戒律也不會觸犯。因為只有持戒才能得定,通過戒律也可以反映一個人的定力如何。有了定力,洞察力才會變得敏銳,才會爆發洞徹宇宙人生實相的大智慧!

  戒定慧雖然可以作為判斷一位上師的標準,但這些也難以通過外在的形式來辨別。因為禪定和智慧是一個人的內證境界,我們並不能直接感知和接觸。能從外相上觀察到的唯有戒律,但戒律的守持有時也不會真實體現於外相。這是一個容易產生爭議的問題。譬如曾經對佛法在西方的傳播作出卓越貢獻的創巴活佛,他原本是噶舉的一位僧人,後來卻還俗娶了一個英國女孩,並且酗酒和吸食迷幻藥。他的這種轉變太大了,從一個上師轉變成一個“俗人”,在人們的眼中,這不是墮落嗎?還有資格當上師嗎?包括他的一些弟子都不理解。但是你不能僅僅看他的外相,關鍵是看發心和回向。他脫下僧袍是為了體驗西方人的風俗、思想等等,然後研究如何闡述佛法能讓他們理解接受,他最終的目的仍然是為了利益眾生。

  第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也是一位比較有爭議的人物。他早年的時候放蕩不羈,寫了許多情詩,結果招致一些人的非議。同時又因為其他一些原因,政府革除了他的轉世身份。他只好隱姓埋名到處流浪,有時甚至混跡在乞丐群裏,遊歷各處佛教聖地。但令人奇怪的是,即使和臭穢的乞丐生活在一起,他的身上也總是散發出一種清香。他說:“即使混在乞丐群中,我身上這股香氣也使人生疑!”這說明他多少世來,一直都是嚴持戒律的。只有長期持戒的人,身上才會自然發出戒香。這是足以令他感到自豪的,儘管他外形如同乞丐般的裝束,但他的心靈絕不會是乞丐。到了中晚年的時候,他來到內蒙古阿拉善一帶,致力於弘法利生的事業。圓寂後的肉身歷經二百多年,仍然完好無損,這是非常殊勝難得的。遺憾的是在文革浩劫時被焚毀了,只有部分靈骨保存下來,阿拉善南寺至今還建有他的靈塔。

  由此看來,從外相上是難以辨別一位上師的。即使他外表上看起來不如法,我們又怎麼知道他不是在守持菩薩戒呢?怎麼知道他不是一位證悟高深的密行者呢?這是一件令人頭痛的事,我們很難識別出來。這需要進行客觀、周密、詳細、長期的觀察,才有可能得出真實的結論。因為菩薩戒的根本在於利益眾生,只要你的出發點是為了利益眾生,並在智慧的指導下,哪怕你殺生、妄語、行淫、偷盜,都沒有什麼問題,不會帶來負面的作用。只要能對眾生起到真實的利益,一些特殊情況是可以開遮的。正如佛經中講的悲心船長殺死海盜以救船員的故事。還有大成就者諦洛巴,他的一位上師是智慧空行母,卻以妓女的形象出現,諦洛巴白天搗芝麻賣,晚上到她那兒接受教法,經過多年依止後,諦洛巴獲得了極高的證悟。

  那麼對於這種種複雜情況,如何來抉擇一位上師是否具格呢?主要看他是否把一切智慧和方便都集中到度化眾生這一終極目標上。不管他有什麼樣的行為,採取什麼樣的手段,只要他的發心和回向是好的,也就沒有什麼問題了。至於中間的過程和形式,並不是我們要考慮的主要因素。噶舉巴祖師就曾經說:“這位寶貴完美的上師,不論做什麼都是好的,他的一切行為都是殊勝的。在他手中,即便是屠夫的壞工作也是好的,也可以利益禽獸,這是因為慈悲心的緣故;當他行邪淫時,他的品性增加,新品性產生,這是方便與智慧相結合的象徵;他用以欺騙我們的謊言,只不過是善巧的標幟,他以之引導我們走上自由之路;偷走的東西將變成生活的必需品,可以舒解一切眾生的貧困;當這麼一位上師呵責時,他的話就是消除悲哀和障礙的有力真言;當他打你時就是加持你,可以產生二種成就,並且使所有忠誠和恭敬的人高興。”

  四、德才優勝

  德行和學識必須高於所教物件,才能有教導對方的能力。這是作為上師的起碼條件。

  如果能親近學識淵博的善知識,即使自己沒有積極地學修,在耳濡目染之下,也能獲得一定的智慧和佛學知識。帕繃喀大師經常這樣比喻:將一塊普通木頭和檀木放在一起,久而久之就會染上檀木的香氣,如果放在發臭的木頭之中,它最後也會被同化而變臭。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長期依止具相的善知識,也會薰染上他所具有的那些功德。

  中國有句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說眾生是具有可塑性的,會因為環境的影響而受到改變。就像“狼孩”的故事,有時候狼會把村裏的嬰孩叼走,出於某種特殊原因,狼並沒有吃掉他,而是和自己的狼崽放在一起餵養。當小孩長大後,生活習性變得和狼一模一樣,象狼那樣四肢爬行,象狼那樣嗥叫等等。據報導說,世界上已經出現了好幾例這樣的情況,人們對狼孩進行專門教育,但他們已經不能再恢復人的智商,十幾歲的狼孩,智力只相當於兩三歲的幼童。這就是生長環境造成的悲劇。

  經驗證明,環境對於修行會產生很大影響。如《親友集》中說:“依止劣者會墮落,依相同者無進步,依優勝者有長進,故應依止勝己者。”從這個道理看來,我們要想在修道上有所進步,所依止的上師功德一定要勝過自己。

  五、廣學多聞

  我們修菩薩行尚且發願要“法門無量誓願學”,何況是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上師,更應該廣學多聞,掌握豐富的佛學理論知識。如果我們只想獨自解脫,那麼選擇和自己具緣的某個法門,依靠信心和精進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成就。但對於講經說法的大乘善知識來說,這就顯得不夠了,必須要掌握系統完整的理論知識。如果能通達顯密全圓教授,具有開示全圓道次第的能力,那就更為殊勝了。帕繃喀大師說:“如果親近一位能引導顯密全圓教授的好上師,我們就有聽聞和理解全圓教授的緣分,對全圓教授能懂個大概的福報,也比具有別的功德來得大。”

  我們修學佛法要想獲得最大成就,不僅僅在於自身的條件,不是僅僅具足信心、智慧和精進就可以完成的。正如渾金璞玉能被製成什麼樣的工藝品,主要是取決於工匠的手藝。我們在具足內因的情況下,最終能獲得什麼樣的成就,也是完全取決於上師的教導。這就是為什麼要依止一位具相善知識的道理。帕繃喀大師說:如果所依止的上師沒有瞭解和掌握顯密全圓教法,那麼,我們這一輩子都只能修一些片面或單一的法,比如皈依引導法、本尊成就法、風脈修法等等。在這種情況下,怎麼可能修得圓滿的果位呢?即使獲得暇滿人身,也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

  對於大乘道的善知識來說,除了要精通佛法修持理論,還可以適當掌握一些世間知識。就像你我之間要取得溝通,就要有共同語言,要通過你所熟悉的東西來表述深奧的佛理,你才有可能理解並接受。對不對?正如顯密教言中說:“醫方觀星,占算兆相,利濟人生,修習何害?”經中也說“菩薩若不學五明,不會成為遍知佛。”因此在藏傳佛教裏,寺院就如同一所所綜合性的學府,除了教授佛法之外,還附設有醫學、文學、天文、曆算等“十明”學科。人們在鑽研佛學和修行之餘,還可以適當地學一些世間知識,用來服務眾生。許多上師有的本身就是藏醫,有的本身就是藝術家,如果大小五明都精通,那就更為難得了,這樣的善知識就被稱為班智達。

  六、通達真實  

  真實是指最究竟的中觀應成見,也就是緣起性空正見,這是最究竟的空性智慧。作為善知識,對空性智慧的通達程度,也分為幾個不同層次。雖然前面講戒定慧三學的時候,講了要通達無我的空性智慧,但那主要是指粗分人無我。作為開示全圓道教授的上師,應該在前面的基礎上繼續深入,從大乘的唯識見,自續見,直至通達最究竟的中觀應成見。即使不能實證到那種境界,最起碼也應該通達中觀的義理,在聞思方面對正見要有定解。否則,不但講不好道次第裏止觀之類的法,連最基礎的因果法也難以講得透徹。因為中觀應成見的一個特點,就是深刻揭示出了因果和空性之間的內在聯繫,只有理解了緣起性空的中觀正見,才能明白在講諸法性空的時候,為什麼會因果不虛。如果沒有這種正見作為指導,是很難把兩者圓融起來的。

  七、精勤不倦

  這就要求上師不但要勤于聞思修,努力提高自己的內證功德,還要精進於弘法利生的事業。既然為人之師,就要盡到師長的責任,勤于教導弟子。

  八、善於說法

  雖然具有前面所說的種種功德,但在給別人講法的時候,因為拙於言辭而無法表達,這就不容易教導弟子。作為善知識來說,不僅要具備前面所說的功德,還要具備一定的駕馭語言的能力,能把要表達的意思準確地解說清楚,才能夠教導眾生。

  弟子聞思佛法的情況如何,從一分為二的觀點來看,上師也要承擔一半的責任。我個人認為,作為上師如果能學習一些演講技巧,可能對弘法大有幫助,能夠帶動起大家的學習激情。你看那二戰時的法西斯頭子希特勒,他的演講就非常具有煽動力,整個國家都為之瘋狂,這就是語言表達的力量。當然,這裏並不是說要像他那樣狂熱。但作為正法來說,在智慧和慈悲的攝持下,應該是積極向上的,以一個熱忱的態度來修學,而不是讓人一提到學佛,就聯想到暮氣沉沉的老年人。

  善於說法還有另外一層含義,就是能夠用善巧方便來引導弟子,能夠根據弟子的根器善為開示,轉變弟子不正確的認知,引導弟子真正地步入解脫之道。這就是比較困難的事。

  曾經有一位名叫古哇巴的成就者,當地的國王去向他求法。他想:“我應該開示最殊勝的法!什麼法最殊勝呢?只有空性,我就是因為證悟了空性而解脫。”於是每次都宣講空性的道理。雖然他是出於慈悲,可是國王的根器不具足呀,理解不了這麼深奧的東西,不明白他究竟在講什麼。結果國王越聽越迷惑,一怒之下就殺了古哇巴。後來,國王遇到另一位較善巧的上師,讓他從基礎起修,漸引入道,最後終於證悟了空性。證悟之後,國王這才明白古哇巴所講的教法,頓時感到非常痛悔:“這樣一位聖者,我殺了他是多大的罪過啊!”然後在光明夢境中,古哇巴告訴他:“因為我以前不善巧觀察根器,所以產生了這種過失。你可以到我曾經修行過的地方,進行懺悔。”

  由此可見,說法善巧的關係實在重大。即使你所說的是真理,可是說法不應機,不能因材施教又有什麼用呢?不能根據弟子的根器善巧引導,說法就不會起到相應的作用。

  不僅是講經說法的時候需要善巧,對於弟子的修行方式,也有必要因地制宜善巧指導。譬如西藏供佛時常用的朵瑪,是用當地特產青稞面製作的。那麼在不出產青稞的地方,能不能用其他類似的食品代替呢?因為這是象徵性的東西,只要能起到相同的作用,其內在涵義不變,能如法表達自己的敬意,為什麼不可以呢?還有供佛時常用的一種塗香,在一些西方國家難以獲得,有的上師就建議用現代的香水來代替,你說這是不是一種善巧?前往歐洲弘法的格魯派高僧意希喇嘛,他就是用香水來代替傳統的藏香。甚至在他講法的時候,也是常用符合西方人的習俗和方式,來闡述藏傳佛教的義理。因為這種種善巧,他贏得了無數西方信眾,從而把藏傳佛教傳播到了西方。正如鄔金蓮師的預言:“當鐵鳥飛翔、鐵馬賓士的時候,藏傳佛教會傳遍世界。”藏傳佛教現在已經傳播到了西方許多國家,利益了無數西方信眾,甚至湧現出不少的西方活佛,意希喇嘛這一世就轉世到了西班牙,活佛不再是黃皮膚的“專利產品”。你說連外國人都出現了轉世活佛,藏傳佛教在西方發展到了什麼程度?

  藏傳佛教之所以能在西方發展壯大,除了深邃的佛法義理和廣大的慈悲精神外,那些上師們的善巧也功不可沒。因為無論是哪一派的高僧大德,在致力於西方的弘法事業時,都會面臨一個問題:西方人對藏傳佛教並沒有多少認知,用什麼方法才能攝受他們呢?這就存在一個善巧的問題。意希喇嘛就說:“習俗和文化並不重要,既然佛教過去曾傳播到不同國家,並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形態,我們為什麼就不能發展出西式的佛教呢?因為義大利文化永遠也不可能變成藏族文化!”讓西方人放棄他們的母體文明,而全盤藏化,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只要不失去佛法的核心思想,形式如何並不是太重要。基於這樣的理念,他就深入到西方人的生活中,瞭解西方人的生活方式、思維模式等等,研究如何用他們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來闡述佛法的義理。

  對於善知識來說,具備善巧是相當重要的。從他們身上能得到很多啟迪。佛法的總旨是淨化心靈,菩提道法又稱為修心法。只要我們的心靈能獲得淨化,如果條件不允許的話,對於一些形式上的東西也可以不用遵循,並不會影響到你的解脫。對不對?正是如此,藏傳、漢傳、南傳佛教才因地制宜,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色。我們修行的方式也完全可以根據個人情況,結合當地習俗和文化進行一些適當的調整。這是修行的善巧方便。當然,前提是要保持佛法本質不變,不能把一些非佛法的東西,一些外道的東西摻雜進來,那樣的話就不是善巧而是變質了。

  如果沒有這樣一些善巧方便,就難以在不同情況下,都能發揮出佛法應有的作用。佛法是宇宙人生的終極真諦,並不需要我們的改變或創新,但是如何闡述佛法義理,讓人們能夠理解和信受,從而發揮淨化作用,這就是我們所要做的工作。佛法不離開世間法,當年佛陀教化眾生的時候,就常常借用世間的各種譬喻來闡述。因為真正的佛法是一種內在證悟境界,並不能直接傳達給眾生,只有通過世俗的言辭、譬喻進行描述,人們才能理解其中相似的部分。而世間事物是在不斷地發展變化的,社會、時代、文化在不斷變遷,佛法的弘傳也只有隨順這種變化,才能為人們理解和接受。在這方面,經常見到一些在海外弘法的上師,他們說法就非常善巧,拋棄了一些繁瑣的東西,用現代通俗易懂的語言,直接把佛法的精髓給你揭示出來,使其能夠貼近我們的生活,體現出一種活生生的智慧。

  這樣根據弟子的根器善巧引導,是作為善知識應具備的要素。譬如用淺顯的現代語言來闡述佛理,用現代的題材來進行詮釋,人們才容易理解和接受。否則的話,有些經典的文字本來就過於深奧,如果你再滿口的“之乎者也”,滿口的專有名詞,理解你的話已經很難了,再通過你的話來理解經典的意思,那不更是難上加難了嗎?講到最後,大部分人都在下面睡覺、打盹,又有什麼意思呢!善知識的作用是什麼?就是把佛法的真諦傳達給人們,教導人們運用佛法來對治煩惱,漸引入道,且不說出離生死,最起碼也獲得暫時的幸福吧!所以佛法是非常生動靈活的,是一種活潑潑的智慧,它並不是那麼教條,不是用來當作學問搞研究,也不是當作古董來考古的。只要能真正起到教化的作用,能讓眾生受益,形式和過程未必是那麼重要!

  九、悲憫為體

  這是作為上師要具備的最主要的標準。對於真正的具德上師來說,他的內心必然充滿仁慈和悲憫,具備那種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情懷,他把弟子視為自己的子女一樣關愛。一般都稱自己的弟子為“孩子”,內心沒有一點隔閡與執著,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利樂眾生。因為他已經斷除了我執,領悟到自己和眾生都是同一法身,自然而然就生起同體大悲。“這些眾生和自己都是同一法身,我現在已經獲得解脫,可是還有那麼多眾生在受苦。”他內心就湧起無比的悲愴——悲憫眾生呀!由於悲心的驅使,他就會義不容辭地投身於利生事業之中。

  一般來說,世上並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世人所說的愛都是有條件有回報的。但對於具德上師來說,他的慈愛是真正的無緣無故,不講條件不求回報,平等惠及每一位眾生,從而成為生死海中苦難眾生的依怙。因為他已經了悟眾生都是自己無始以來的慈母。我們一般都稱呼眾生為“如母眾生”,什麼是如母眾生?就是如同母親一樣的眾生,不管是怨仇還是親眷,不管是人類還是其他眾生,從宇宙的長河看來,都曾經做過自己的母親,和今生的母親是平等無二的。因此他心中沒有親疏愛憎的分別,平等無私地慈愛每一位眾生。 

  他整天思考的問題,就是如何使眾生離苦得樂。他修法也是為眾生而修,甚至在發願中就說:“生為眾生而生,死為眾生而死。”因為眾生的需要,他才倒駕慈航應緣而生;眾生不需要了,他就主動離開這個世界。在這方面,我們凡夫就很慚愧了,眾生不需要我們,我們也死皮賴臉地活在這個世上,因為我們不能自主生死呀!作為具德上師來說,就完全不一樣了。乃至於他的每一呼吸都沒有空過,都在做利益眾生的功德。正如宗喀巴大師的傳記所講:他吸氣的時候,觀想把天下如母眾生的痛苦和導致痛苦的因素,統統吸入體內代受;呼氣的時候,把自己所有的功德呼出去加持一切眾生,讓如母眾生獲得幸福安樂。像這樣活在這個世上一刻,就有一刻的價值,就能為眾生帶來利益。所以修行者常把上師觀想在頭頂,就是因為上師如同一個所求如意的牟尼寶,如同一把慈悲的大傘,能滿足我們的一切善願,能遮擋我們的一切災難和不祥。

  十、斷除厭疲

  這就是要求上師教導弟子時不能厭煩,要有耐心。上師的職責就是教導弟子,引導弟子趨向解脫之道,因此作為一位合格的上師,應當具備誨人不倦的“敬業”精神。

  我們依止的上師若沒有耐心,而自己又實在太笨,學東西總學不會,結果上師就感到厭煩:“到一邊歇著去!”這就不能對自己有太大利益。當然,前提是必須是真心學佛的弟子,才能要求上師對你耐心教導,歡喜回答你提出的任何問題。

  但是你也不要把這點當作一個理由,以自我為中心,而不管上師的弘法事務如何繁忙,整天廢話,問一些與修行不相關的世間法,問一些無意義的問題,那樣的話上師也會厭煩。譬如以前的博朵瓦,是一位修菩提心很著名的上師,有一天,當他正在為整理佛像、處理一些事務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候,有個人冒冒失失地闖進來,糾纏著他要求學法。結果博朵瓦只好大喊一聲:“滾出去!”

  我們依止上師學法要有智慧,這是作為弟子最基本的條件。遇到了合格的上師,自己也要成為合格的法器,只有這種殊勝的師徒因緣和合,上師的慈悲、智慧才能把弟子轉化和昇華。經典裏也講了上師應該攝受什麼樣的弟子,如果自己不具備作弟子的條件,那就像世俗所說的“朽木不可雕也”,再好的上師也無能為力,也無法把你雕琢成美玉良材。  

  因此上師也有選擇弟子的權力,是不是?你們要觀察上師是否具足德相,上師也要觀察你們是否具足法器。你們觀察到上師不合格,說一聲“拜拜!”如果上師觀察到你們不合格,也可以跟你們來一句道別,《事師法五十頌》就講了應該捨棄不合格的弟子。當然,對於一位具有菩提心的上師來說,他永遠也不會捨棄任何一位如母眾生,利樂眾生是他生存的唯一目標。但是在說法度眾的時候,卻是需要隨緣應機而度。對於不具足根器的弟子,是沒有辦法進行教化的,一切努力都會是徒勞無益。

  作為一名合格的弟子,需要具備什麼要素呢?l、天資聰慧;2、沒有偏見;3、追求進步。這三點是最基本的條件,上師也喜歡教導這樣的弟子。大家可以掐指算一算:“聰慧?上師講的我都能理解接受;有沒有偏見呢?我對所有上師、教法都一視同仁,不搞小團體,不拉幫結夥、互相排擠;是否追求上進呢?上師每次開示我都能風雨無阻地前來聽受,傳的每個法我都以極大的熱枕去修持,嚴格按照上師的教導修心,努力斷惡行善,好,這一點也算合格。”這三點都滿足了,就是一名合格的弟子。

  前面講了作為大乘道上師應具備的十種德相。但在這末法時代,全部德相都具足的上師是非常難得的。宗喀巴大師說:“若無全具此十德,應具悲心與調伏。”就是要能以戒定慧三學調伏內心,能慈悲教導弟子。這是作為上師最低限度的要求,至少要具備這幾種德相,我們依止後才能獲得法益。

  如果是金剛乘的灌頂上師,那要求就更高了,需要具備十三種德相,掌握內外雙十法。具體內容大家可以參考相關經典。作為能給予傳承或灌頂的上師,最起碼要嚴持淨戒,具足源自金剛持佛不間斷的清淨傳承,善巧相關儀軌,並經過實際修證獲得規定成就,或者完成規定的閉關修持,才有攝持眾生的能力。這是金剛乘上師應具備的最基本條件。

  以上是觀察顯密善知識的主要標準,我們應把這些標準牢記心中,然後去尋訪這樣的上師。對於真正的具德上師來說,他也歡喜那種比較理智的弟子,而並不希望人們盲目地依止。然而,我們常常把世俗的東西帶到佛法裏來,常常因為一時的感情衝動,就隨隨便便建立起師徒關係。而不嚴肅認真對待這個問題。認為觀察也許會令上師不高興,或說明自己對上師沒有信心。其實,只要是真正的具德上師,就能經受得住你的觀察,而且在觀察的過程中,你會不斷發現上師的閃光點,更加堅定對上師的信心。

  但是,上師功德的大小和弟子的緣分也有關係。能不能值遇到一個具格上師,理智的觀察固然重要,自己的福德因緣更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有什麼樣的福德因緣,就會遇到什麼樣的上師。如果我們所依止的上師不清淨,天天搞世間法,這也是由自己的緣分所決定的,如果自己沒有宿世的緣分,就不會有值遇賢善上師的機會。在依止上師之前,除了要如理觀察抉擇,還要努力培植自己的福報,福報不夠也碰不到好的上師。

----------------------

  ①宗喀巴大師的善說甘露《三主要道》,共分為序言、正文和結束語三個部分。序言又分為三小節:讚歎供養、發願造論,勸請聽法;正文也分三小節:出離心、菩提心、緣起正見。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