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2/11 09:33:03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2/11 09:30:06   編輯部 報導

 

“所緣緣的認識論意蘊略析 胡曉光

 

提要:  唯識學有一套獨特的認識論,它是佛教終極目的轉識成智的實踐方法論。為了確證內在思維的獨立性,唯識學對人的認知原理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從而發現人有兩套心理認知系統,一是內外相關的覺知關係,二是內在自緣覺知關係,唯識學的重心放在內在覺知關係系統上。為了區分

關鍵字:  唯識學,所緣緣,認識論,

  
  唯識學有一套獨特的認識論,它是佛教終極目的——轉識成智的實踐方法論。為了確證內在思維的獨立性,唯識學對人的認知原理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從而發現人有兩套心理認知系統,一是內外相關的覺知關係,二是內在自緣覺知關係,唯識學的重心放在內在覺知關係系統上。為了區分兩套認知系統,唯識學立唯識無境義,張明自宗旨意。認知關係的核心問題,就是主體與客體的關係問題。在唯識學中,認知關係問題主要反映在所緣緣上,有相唯識學極重視對所緣緣的研究,不論是陳那論師的《觀所緣緣論》,還是護法論師的四分唯識說,以至玄奘法師所立的真唯識量,都與所緣緣問題相關。在某種意義上講,所緣緣是有相唯識學立量的關鍵。玄奘法師所傳的唯識學就是針對所緣緣問題而展開的,所以我們對唯識學認識論的研究,也就勢必要從所緣緣談起。所緣緣的認識論意蘊極為深邃,筆者學識膚淺,只能依管窺之見略析而已,尚祈方家指教。


  一、所緣緣的概念界定。《成唯識論》卷七雲:所緣緣,謂若有法是帶己相心或相應所慮所托。此體有二,一親二疏。若與能緣體不相離,是見分等內所慮托,應知彼是親所緣緣。若與能緣,體雖相離,為質,能起內所慮托,應知彼是疏所緣緣。親所緣緣能緣皆有,離內所慮托必不生故;疏所緣緣,能緣或有,離內所慮托亦得生故。依上界定,我們可以把所緣緣理解為認知關係上的範疇,因為認知關係之核心就是主體與客體的相關性問題。在唯識學中,主體是能緣,客體是所緣,在心識上,能緣是見分,所緣是相分。所緣可以為能緣所慮所托,故此稱之為所緣緣。第一個緣是能緣心之對象(所慮),第二個緣是物件能使能緣心起作用的條件(所托)。所緣緣有二法,一是親所緣緣,二是疏所緣緣。能所不離,見相同種,這是親所緣緣。能所種異,其體相離,但可為其質,而能牽引內所慮托,則為疏所緣緣。親所緣緣在能緣心上悉皆俱有,離能必不生起現行。這就是說能緣心生時,變現彼相,為自所緣之相分。親所緣緣之相分,依能緣心而褲生。疏所緣緣者,對能緣心而言是異質的,即不同種的,但它可以為能緣心之相分的增上緣。眾所周知,唯識學有兩層唯識義,一是第八識心品唯識義,二是第六識心品的唯識義。在凡夫位元,人的認識活動主要在第六識心品,第八識心品於凡夫位是無記的,是不起認知作用的,轉識成智在於先轉六識七識之後方可牽動第八識之轉依,所以在於所觀境的認識上,唯識學立唯識無境是以第六識為主體而立的。於第八識上講,唯識學不但承認其他眾生有心識,而且承認其他眾生可自變其依報之色法存在,這些可為自八識之增上緣或疏所緣緣。以往的學人對唯識本義的誤解,主要就是對所緣緣的內涵以及唯識的心識構造與功能不瞭解所致。我們一旦認識所緣緣的概念界定,就可以由此對唯識學的認識論進行深入的研究。



  二、有相唯識主要是對所緣緣的理解。在印度佛教史上存在唯識古義(或稱無相唯識)和唯識今義(或稱有相唯識)。陳那、護法屬於有相唯識家,安慧、難陀等屬於無相唯識家。有相唯識學是隨理而成,無相唯識學是隨教而立。玄奘法師是屬於有相唯識家。所謂有相唯識者,就是承認相分為識了別之境。為了確立有相唯識的有效性,陳那論師造一部《觀所緣緣論》,該論主張帶相說。所謂帶相是說人們在認知諸法時,見分帶有相分的相狀,即相分的相狀在見分裏呈現。正因為認為見分帶有相分之相狀,所以才稱其為有相唯識說。陳那論師的帶相說對認知關係的論證還沒有達到完備,這是因為陳那論師自身的哲學理論體系有局限。在心分上陳那論師主張三分說,後來的護法論師看到三分說的不足,從而建立了四分說四分說全面概括了心識的認知邏輯結構。玄奘法師在仗林山得玄鑒居士所傳護法論師的學說,深得精髓,於是面對小乘及外道論師們對唯識學帶相說之非難,慨然立量,力破群疑。玄奘法師認為,小乘與外道不知帶相說含義,帶有變帶和挾帶二義,相也有體相和相狀二義,其實陳那論師的帶相說僅有一義,就是變帶相狀而已。玄奘法師提出還有挾帶體相之義,實是對帶相說的發展,使唯識學認識論達到圓滿。據《唯識樞要》所載,玄奘法師還有三類境說,所謂性境、帶質境、獨影境是也。境為相分,相為所緣緣,所以我們可以說有相唯識學主要就是對所緣緣問題的引申理解和發揮。



  三、所緣緣問題的解決是確立唯識無境的關鍵。唯識學是佛法的認識論和方法論。佛法是有別於一切世間法的出世法,它把主體證覺作為首務,要成辦證覺就必須要有有效的方法,才可以如願,所以認識與方法在佛法中是至極重要的。人們不瞭解人的認識能力、認識範圍、認識過程、認識規律等問題就無資格判定存在的是與非。有鑒於此,唯識學首先把認識、方法問題作切入法性的竅要。唯識學的意義在於認識論,而不在於存在論。如果把唯識學理解成為一種精神主體存在論,那則是對唯識學的最大誤會。從存在論上永遠推不出認識論來,這是因為存在是自在性的,認識是自為性的。在西方哲學中,古代哲學是存在論哲學,結果是無效的。到了近代,由笛卡爾提出我思故我在之認識論命題,從而使西方哲學找到了認識的起點,但是他們沒有有效的方法論。至現代胡塞爾建立了現象學,才對自我意識認識論構造出方法論的端倪,然而佛教的唯識學早就完成了認識論與方法論的統一。



  唯識學在區別存在論的認知方式時,提出了唯識無境這個命題。唯識學認為人的認識物件是不能離開主體心識而獨立存在的。識所緣境是識之相分,相分是在自識之內。所以立唯識無境,意思是說在唯識學中(或者在人的認識過程中)認識之境是認識之識的相分,並不是外在於識的境。在存在意義上講,唯識學承認有他心識和他心所變色存在,但這是被第八識心品所緣,而且是疏所緣緣。於認識意義上講,第八識親所緣緣應是自識所變境,自識所藏種之現行。所以於認識意義上講唯識無境是依理成立的。第六識的認知關係則完全是依根本識而存在,立唯識無境義更是極成。境是所緣緣,認識所緣緣就是對認識的物件性之認識。認識物件性存在不離認識指向性。所謂相見共依自證起故,一切法皆是所觀境,一切法皆依識所變,而能變識有因緣變和分別變之別。因緣變是隨因緣勢力故變,第八識和前五識之境是。分別變是隨分別勢力所變,六七二識隨自計度分別之勢力而緣境是。唯識無境是在唯識學的所緣緣問題解決後而立的方法論命題。唯識學的認識論是以解決所緣緣問題為始,從而構成四分認知關係,再依因明立量方式而完成認識論體系。唯識無境是基於唯識學的認識論而立唯識學的方法論之開端。唯識無境是修證觀心的要道,是瑜伽禪定的境界。任何一種信仰,任何一種道理,都必須要有理由為其根據,否則就是無效。佛法的信仰與道理,就是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上。唯識學說就是大乘佛法理論圓滿的說明。



  四、唯識學揭示了人類認知原理。唯識學的認知原理就是轉識成智的成佛之道。這個原理的實在意義在於澄明瞭認識的終極指向性的如實性,心識本性的實然之理,也就是存在的本質。唯識學認為凡夫的認知定式泥於遍計所執之思維方法,並且分不清識與根的認知差別。在凡夫心態上的認知活動無法達到對主體自身認識能力的轉化,因而也就無法最終認識意識深層結構、功能原理。我認為唯識學在認識論上有兩大貢獻,一是對識與根認知差別的劃分,二是有效性方法論的構建。認識是一種了別過程,它不同于生理主義的根身領納之受。雖然認識的啟動有賴於主體與客體相關性,但是形成認識則實屬於心識內在之活動,唯識學所謂的轉變差別是也,也就是內在資訊自我加工過程。人的認識不能直接面對客體,因為認識只是識的分別變之活動。認識的活動是意向性構造活動,不能把認識還原成單純的生理實在。佛學立十八界,就是區別根、塵、識的起源(種子)不同,識的功能是了別。一切功能作用取決於存在的結構組織。主體八識結構的描述是唯識學展示了別學的所知依。所謂所知依就是認識的物件,同時又是認識者本身。世間哲學認識論無法克服二元論的認知方式,原因是他們沒有發現主體心識的深層結構,不知有八識系統存在,所以把自識所變之境當成外在實有客體。只有唯識學認識到這一點,因此提出唯識無境義。唯識學的認識論轉依過程分兩步,一是六七識的因位轉,二是五八識的果位轉。在唯識學中,了別作用最強是第六識,所以說認識瞭解第六識的性質、功能及其結構是學習唯識的關鍵。六識以七識為根,是思維意識。它所緣之法是法塵。法塵就是符號存在,它可以將一切法符號化。這種符號化的功能是六識所有。六識所緣緣所慮所托,皆不離自體,是分別變之境。我們可以這樣說,唯識學有兩大唯識義,一是六識唯識義,二是八識唯識義。六識的唯識義主要解決認知問題,八識唯識義主要解決認知根源問題。在這裏我不想多講唯識學認識論之細節,僅是將所緣緣之認識論的意蘊略陳點滴,如能引起讀者興趣則是筆者所望。



  五、玄奘法師的唯識學是因明與唯識相統一的思想體系。一部《成唯識論》都是依據因明學立量軌范而成的。《成唯識論樞要》雲:依梵文應譯為唯識成論,為隨順漢語文法而譯為成唯識論。這個字我想應有二義,一是法爾現成,非是妄構,故名為成;二是依法如理立量,故名為成。唯識學的是認識(量理)與存在(識性)相統一的。《成唯識論》這部力著,表現了印度唯識理論的最高成果,同時也體現了玄奘法師對唯識義理的創造性解釋。過去的因明只是軌式之學,雖然陳那有《集量論》,但是這部論是從因明中推演出量理認識論,後期的法稱對量論有所發展,完成了因明化的認識論。玄奘法師沒有走陳那、法稱的理路,而是以唯識學的四分說原理為基礎,運用因明工具,而形成了切合內明的佛法認識論。我們知道,唯識思想是超越中觀思想而形成的,於所觀法立三自性而闡實相,較之中觀二諦尤為善巧全面。執中觀見之人多破因明,就連現在的印順法師也是如此。然認識到因明與內明的相符相成性者,唯有藏傳佛教的宗喀巴大師和唐代玄奘三藏法師。玄奘法師自己的撰著不多,但是這些文字也足以表現其思想的博大精深、自成體系。《八識規矩頌》可以看作是玄奘法師的心體結構及功能思想觀,《三類境偈》可看作是玄奘法師於所觀境的物件觀,《真唯識量》可以看作是玄奘法師唯識認識論的核心觀念,同時也可以看作是因明軌式與唯識原理有機結合的典範。玄奘法師的論著都與所緣緣密切相關,原因是不把所緣緣問題徹底解決,就無法揭示認識原理。對認識原理的茫然也就自然無法構成自我澄明的方法論。所以玄奘法師對所緣緣問題的關切是合乎正理認識原則的。因明學為何物?因明乃是理由推演論證之學術,《因明入正理論疏》雲:因明論者源為佛說,文廣義散,備在眾經,可見佛陀說法,如理成量,不違因明法式。陳那在《因明正理門論》開首就說:為欲簡持能立能破義中真實,故造斯論,可見因明家把因明當成求證真實的法門。因明的真實不是法的如理本性,而是法的如量儀軌。關於法的如理本性之學,則是內明追求之道,唯識學是內明的極唱。唯識與因明的結合是理應如此,無形式則內涵無法表現,無內涵則形式空虛,形式與內涵應是統一的。玄奘法師統一二者是理所當然、勢所必至的。何謂唯識?唯識者境不離識也。不離識之境為識之相分,親所緣緣也。唯識有辨別識與了別識之不同,在認識論上,唯識學是唯了別識學,在唯了別識學中確實不涉及外境,唯緣內所變境,故此名為唯識。玄奘法師把唯識的義理用因明方式來詮釋,這正好切合人們的邏輯思維。我們如果從世間邏輯學角度看,玄奘法師的思想也會有極大的啟發作用,因明與唯識就是以主體思維活動為研究物件。我們如能理解這一點,那麼基本上就掌握了何謂因明唯識的定義了。



  六、唯識學的現實意義。唯識學是觀心實證之學,起源於瑜伽唯識觀,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自我體悟的技術。在以往的唯識家那裏,或偏重於實證,忽略了理論總結,成了一個禪者;或偏重於思辯,無實證功夫,成了一個量理專家。其實二者是不能分開的,實是一體的兩面。由於心識本身就具有盡性智與如性智,二智都應開發。偏於量理,終不得實在;然偏於實證(僅指直覺而言),也不得所以然。從佛法普度眾生的社會現實性意義上講,我們尚需多聞熏習,以成就法住智(量理學問)為始,以證得涅盤智為終。若無正理法要,無以示人悟人。佛陀一生皆依所證真實之量理對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現在學習唯識者,應該回歸到原始佛陀的教誡本義上去。今日之世界是高科技的資訊時代,知識顯得尤為重要。唯識學對人類理性的反省有極深的智慧,研究開發唯識學寶藏實在是當今佛子的一項重要工作。過去的唯識家重教的多,而隨理引申發揮者少。這實際上對唯識學妙諦的闡揚是有消極性的。佛法真理是如實的客觀存在,它是不怕人們來研究檢驗的。科學的精神就是實證精神,其實唯識學也是以這種實證精神為特色的。科學的真正難題不是外在宇宙,而是內在的人類心靈。恰巧唯識學正是以揭示人的心靈本性為主旨的法門,它可以彌補科學之不足。人不單單是自然人,還是社會人,更應是理想人和超越人,唯識學是成就理想人、超越人的妙道。然而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今日之學唯識者,應著眼於唯識學的現實意義,對人的心智潛能的開發起積極作用。現實是我們切入理想的基石,從現實出發,才能超越自我,實現理想人(佛)的目標。現實性的人在心識上主要表現出有高度的自我反思意識。這種反思意識,就是了別功能,實際上就是人的認知過程。人類意識直接面對的是意識自我,並不是意識之外的物件世界。識雖然可以通過根受而使外境資訊(種子)轉化為內種子(概念),但識所親知的應是法塵(以人為主體的圖像世界),這就決定了唯識學心識轉依路徑的合理性。人類認識的直接物件是什麼?這確實是認識論最重要的問題。世間學理恒執心外為所緣境,不知自心所緣實是心之所變自相分而已。由於不能如實面對所緣境之真實性,所以世間學理常生倒見,迷於凡塵。唯識學依佛陀所開心地法門,深入觀照,精心總結,最終完成具有現實性、可操作性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唯識學的現實意義,可以體現在對當今世界社會文化的影響,尤其對哲學、心理學、倫理學、思維科學乃至自然科學的認知方法論都會有巨大的啟迪作用。再者,佛法是生命的解脫大道,對於一個虔誠的信仰者而言,佛法真理不但是仰望的目標,同時也是實踐的方法。要成就目的,首先要瞭解我的本性是什麼?我的物件是什麼?我的目的是什麼?我的道路是什麼?我的方法是什麼?我實踐過程的原理是什麼?不然我們的行為就是無理由的造作。唯識學的意義就是將這些問題統統給予瞭解釋,並且指明生命的解脫道。我認為唯識學興則真佛法興,唯識學晦則真佛法晦,因為唯識學代表大乘佛法的真精神,是佛法的慧命所在,堪稱為佛教的正法眼藏。這就是我的唯識學現實意義觀。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