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2/09 08:53:12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2/09 08:50:01   編輯部 報導

                             關於陳那論師的正量

 

量,究其本義,是尺度、度量,所以,關於量的說法有很多很多,比如在《正理經·第一卷·第一章·第二節》中就說有四量:

 

1.1.3 量有現量、比量、譬喻量、聖言量(四種)。

1.1.4 現量是根與境結合產生的,與名稱概念無關的、確定無誤的。

1.1.5 比量以它(指現量)為先(即有了現量之後才有比量),比量共有三種:有前比量、有餘比量、平等比量。

1.1.6 譬喻量是從與已知事物的相似點中得到關於待認識事物的認識。

1.1.7 聖言量是指一個可靠的人說的話。

1.1.8 它(聖言量)有兩種,因為有指可見事物的,也有指不可見事物的。[1]

 

而在《數論頌》中則說有三量:

 

4.現量、比量、聖言量被認為是三種量,因為所有的量都被證明包括在了這三種量中。確實,可被證明之物是通過量證明的。

5.現量是(根)取境。比量被認為(有)三種,它以相和有相為基礎,聖言量是可信賴之人(的言教)和(來自吠陀的)耳聞。

6.借助基於類推的比量,根不(直接)感知(之物被證明)。不能由這(比量)證明(之物)和超驗(之物),由聖言量證明。[2]

 

瑜伽派的《瑜伽經》中說有三量:

 

7.現量、聖教量和比量是正知。[3]

 

勝論派則說量有現量、比量:

 

現量者——於至實之色等與根等和合之時,而有了相生。比量者——此有二種:一見同故比,二不見同故比……[4]

 

彌曼差派說有六量:

 

一現量,二比量,三比喻量,四義准量,五聖言量,六無體量。[5]

 

其實,古印度還有很多種量,見於文獻的至少有十種量:現量、比量、聖教量、比喻量、義准量、無體量、世傳量、姿態量、外除量、內包量等[6]。基於我們的宗教情感,我們把這些說法叫成錯誤的說法,即使勝論派也說只有現量、比量,我們也說它是錯誤的——對量的解釋錯誤。

 

 

在佛教中,通常的說法是三量,現量、比量、聖言量[7]。比如《瑜伽師地論》卷十五中說:

 

……現量、比量及與正教,建立順益道理。[8]

 

接下來還有對現量、比量、正教量的詳細解釋,文太長,所以這裏略去。在《顯揚聖教論》卷六中有說:

 

依現、比、至教三量,極善決擇智所行所知事。[9]

 

《攝大乘論·世親釋》第一卷中說:

 

與四道理及三量不相違故名隨順。[10]

 

這裏並沒有明確說三量到底是指什麼,在第五卷中有說:

 

依證、比、聖言三量,尋求其體,實不可得。[11]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第十六卷中有說:

 

成因者,謂三量,一、現量;二、比量;三聲量。[12]

 

三量的說法仍然是現在比較通行的說法,我舉一下印順導師的例子。他在《中觀今論》中說:

 

……現在,就以現量、比量、至教量──也名聲量或聞量的三量去說明。(第53頁)

 

他在《雜阿含經論會編(中)》有說:

 

應知一切所依三量,若見、若知二種言說,是依現量;若覺言說,是依比量;若聞言說,依至教量。(第21頁)

 

 

前邊說的是外道的說法以及佛教中的通常說法,而陳那論師(梵文dignāgadinnāga,藏文Phyogs-kyi gla-po,約440—520年)的觀點則是獨特的:只有現量一量!

當然,一般說來都說陳那論師是二量說,在其《因明正理門論》、《集量論》等中都有論述,比如:

 

為自開悟唯有現量及與比量……[13]

 

接下來有對現量的論述:

 

謂若有智於色等境,遠離一切種類、名言、假立、無異、諸門、分別,由不共緣、現現別轉,故名現量……(同上)

 

還有對比量的論述,也就不引用了。這個《因明正理門論》相對來說,艱澀了些,可能在當時就流傳不是甚廣,陳那論師的弟子商羯羅主菩薩(śakara-svāmin,約六世紀人)就給編了一個簡編本,叫作《因明入正理論》,在開始的總綱頌中說:

 

現量與比量,及似唯自悟。[14]

 

在這部《因明入正理論》中,商羯羅主菩薩把現量、比量、似現量、似比量給算到自悟門,但其實似現量、似比量是不能起到自悟的作用的。沈劍英先生說:

 

似現量、似比量旨在糾正個人認識和思維中的謬誤[15]

 

也就是說,因為似現量、似比量本意是自悟,雖然沒有起到實際作用,但用心是好的。咱們中國的古人也說: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跡,論跡貧家無孝子。既然是論心,所以乾脆就把似現量、似比量也給放到自悟裏邊了。

但是,把似現量、似比量給放到自悟裏,是會起到負面的影響的,因為佛教畢竟是宗教,既然是宗教,就是以生命的解脫為目的的,可似現量、似比量實際上不但擔負不起自悟的功能,而且攪了自悟的局,妨害了解脫,成了解脫的絆腳石。

在佛教的教義裏,因果報應是絲毫不爽的,為啥本心是自悟的似現量、似比量實際上卻是走到了自悟、悟他的反面呢?這確實是一個問題,不過這裏不討論。

到了《入論》的正文中,對於現量、比量、似現量、似比量的解說,相對於能立、似能立來說,簡單多了,對於現量的論述是這樣的:

 

此中現量,謂無分別。若有正智,於色等義,離名種等所有分別,現現別轉,故名現量[16]

 

對於比量是說:

 

言比量者,謂藉眾相而觀於義。相有三種,如前已說,由彼為因於所比義有正智生,了知有火,或無常等,是名比量[17]

 

似現量是:

 

有分別智,於義異轉,名似現量,謂諸有智,了瓶衣等分別而生,由彼於義不以自相為境界故,名似現量[18]

 

似比量是:

 

若似因智為先,所起諸似義智,名似比量。似因多種,如前已說。用彼為因,於似所比,諸有智生,不能正解,名似比量[19]

 

陳那論師關於因明的著作,著名的有八部,號稱陳那八論:《觀三世論》、《觀總相論》、《觀境論》、《因輪論》、《似因門論》、《理門論》、《取事施設論》、《集量論》,這是義淨法師(635—713)在《南海寄歸內法傳》上說的。其中最重要的應該是《集量論》,這部論傳到藏地後,被稱為《量經》[20],可見其地位的崇高。根據楊化群先生的《集量論略解序》,這部《集量論》是陳那論師在後期把自己的量學思想給進行集中整理的結果。法尊法師在為此論的歸敬頌為成量故從自論,集諸散說匯為一所作的長行解釋中也說,為欲成立諸正量故,陳那菩薩從自所著《理門論》等諸部論中,集諸散說匯於一處,造此《集量論》[21]”在《集量論·現量品》的開篇頌子,陳那論師這樣說:

 

現與比是量,二相是所量[22]

 

也就是說,現量、比量都是正量。為啥只有這兩種量,當時那麼多的量數,咋在陳那論師這兒都不給算作正量了呢?陳那論師解釋說:

 

由所量唯有二相,謂自相與共相……除自相共相外,更無餘相為所量故。[23]

 

這句話就解釋了:因為認識物件只有二種,自相、共相,所以量只有二種就可以了。

因為《集量論》是陳那菩薩從自所著《理門論》等諸部論中,集諸散說匯於一處而造的,所以我們乾脆就以《集量論》為本來說。

陳那論師在這兒說了現量、比量是量,是不是否定了其他的量呢?並沒有!我們來看什麼是量:

 

梵語 pramāa 之意譯。有廣狹二義,狹義而言,指認識事物之標準、根據;廣義言之,則指認識作用之形式、過程、結果,及判斷知識真偽之標準等。又印度自古以來,在認知範疇中,一般皆將量知物件加以認識論證,泛稱為量。[24]

 

這是通常的說法。

 

量,其性相為新起無欺誑的識[25]

新證自境之知覺,為量之性相[26]

 

這是祖師們給出的定義。現在先不討論新起新證這兩個字,這個定義中的主詞是知覺新起無欺誑新證自境是對知覺的修飾限制。至少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量是識、是知覺。這是大原則。對應的,還有一個叫非量,也就是不是量,量和非量括盡整個論域,所以非量實際上是對量的否定。

從量的定義我們可以看出,外人列出的那麼多種量,其實也錯不到哪里去[27],不過是那麼些量,甚至有十多種,這個劃分法子,實在是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顯得混亂而已,並不妨害實質。陳那論師也不過是給出了一個標準——認識物件,因為認識物件只有兩種:自相、共相,所以對應的,量只要兩種就可以了,也就是現量、比量。但陳那論師給出二量只是清晰明瞭而已,但並不能證明他的證量[28]

隨後,陳那論師又對現量、比量進行解釋:

 

現量離分別,名種等合者。

此總說若識離諸分別,是為現量……[29]

 

呂澂先生說:

 

用離分別這一條件來限定現量的性質,是陳那論師的創見,在他以前,佛家舊說和他宗異說,都是從現量的表面即各種感官和它們物件接觸的關係上找解釋,但陳那著眼于思維的階段,而以沒有達到分別的程度為現量的界限。一超過這個界限,便不是真正現量,或者竟成為比量了。[30]

 

佛教有佛說佛法、佛說非佛法、非佛說佛法、非佛說非佛法的不同,其中的佛說非佛法是被人誤解最大的。什麼是佛說非佛法呢?其實就是佛陀所說的五蘊、十二處等,這些法雖然是佛陀所說,但實際上是世間法,是當時的世間共說,就象原子、分子是現在世間人的共說一樣,這並不是佛法,這些恰巧是佛教所要破斥的物件。體現佛陀的證量的,絕對不應該是這世間法,我們不能因為釋迦牟尼佛說了五蘊、十二處,就說它是佛法!

同理,體現陳那論師的證量的,並不是量的二分。從量這個角度來說,體現陳那論師的證量的,應該是只有現量!

我的這個說法——只有現量——能說得通嗎?這裏我來拉一些祖師的論述作一下虎皮。先看陳那論師自己的說法,《集量論略解》中有這樣幾句頌子:

 

迷亂世俗智,比與比所生,憶念及悕求,似現有膜翳[31]

 

這是陳那論師列出的七種似現量,其中就有比量。

因為只有現量,比量被陳那論師給列到了似現量中,所以可以列出這樣一個對應關係。

 

非量

現量

現量外一切(似現量)

 

量與非量括盡論域,量只有現量,則現量、現量外一切也要括盡論域。陳那論師在這裏把現量外的叫成似現量,所以這裏的似現量其實就是非量、就是現量外一切。

第二,在《正理滴點論廣釋·現量品》中,在解釋不迷亂處有這樣一句話:

 

如是由說不迷亂雖是排除比量……比量者,即是迷亂。由自顯現本無有義而進入執著為義故。[32]

 

很明確,比量者,即是迷亂,它怎麼符合現生無欺誑之識呢?

第三,在《量理寶藏論·觀境品》中,有這樣的話:

 

所量相唯一。

所知境是唯一自相故,一切取捨於有無自相轉……[33]

 

既然所量只有唯一的自相,當然能量只能有現量一量了。

這都是古代的祖師的說法,現在人有沒有類似的看法呢?有,

第四,比如劇宗林先生在他的《藏傳因明史略》中有說:

 

……則陳那把共相自相擺在一個平面上來觀察顯然是錯誤的……[34]

 

劇宗林先生作為一個學者,明確地說陳那論師錯了,我作為一個僧人,不會說這樣的話,我只能說這是陳那論師的方便說。

 

其實現與比只在正確不正確這一點上有相似處,除此之外,全是差別……[35]

 

這句話的前面分析了現量、比量的諸多不同之處,在最後強調了現量與比量其實是不同之處更明顯。按我們中國人的習慣,就是把差別處挑明,這樣最易於認識。

劇宗林先生在給筆者的《正理滴點論解》寫序的時候,還特意提出了現量和比量是否可以平行並列的問題[36]

如此,陳那論師的正量確實只有一量:現量。

既然陳那論師只承認一量,為啥在論典中說有現量、比量呢?按佛教義理來解釋,就是度眾生的方便,因為我們凡夫愚癡,不得不隨順有情的習氣。但是自相是事物本身,而共相是在自相上抽提出來的,也就是說,根本就是增益!既然共相根本就是增益,與共相對應的比量又何能是(正)量呢?

 

 

附:還有一個語言與事實不重疊的問題,文章中沒有寫出來。

 


 
 

[1]剛曉著,《正理經簡釋》,臺北,法明出版社,200311月第1版,第266頁。

[2]姚衛群編譯,《古印度六派哲學經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3月第1版,第147-148頁。實際上在陳真諦法師所譯的《金七十論》中,對應的頌子是這樣的:4.證比及聖言,能通一切境,故立量有三,境成立從量。5.對塵解證量,比量三別知,相有相為先,聖教名聖言。6.依平等比量,過根境得成,若依比不顯,隨聖言則現。(見大正藏第54冊第1245頁下欄至第1246頁上欄)

[3]姚衛群編譯,《古印度六派哲學經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3月第1版,第190頁。

[4]湯用彤著,《印度哲學史略》,北京,中華書局,19884月第1版,第117頁。

[5]湯用彤著,《印度哲學史略》,北京,中華書局,19884月第1版,第146頁。

[6]在筆者的《漢傳因明二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3月第1版)第36-37頁中有詳細說明。

[7]有些書中把聖言量給叫成聖教量、正教量,甚至有些給叫成聲量。

[8]大正藏第30冊,第0356頁下欄。

[9]大正藏第31冊,第0507頁中欄。

[10]大正藏第31冊,第0156頁下欄。

[11]大正藏第31冊,第0182頁上欄。

[12]大正藏第31冊,第0769頁中欄。

[13]大正藏第32冊,第0003頁中欄。

[14]大正藏第32冊,第0011頁上欄。

[15]沈劍英著,《因明學研究·修訂本》,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210月第1版,第3頁。

[16]大正藏第32冊,第0012頁中欄。

[17]大正藏第32冊,第0012頁下欄。

[18]同上。

[19]同上。

[20]陳那造,法尊譯編,《集量論略解》,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3月第1版,楊化群序第11頁。

[21]陳那造,法尊譯編,《集量論略解》,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3月第1版,第1頁。陳那論師自己給《集量論》作了一個注釋,法尊法師的《集量論略解》其實就是把陳那論師的自注給進行了一下編譯。

[22]陳那造,法尊譯編,《集量論略解》,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3月第1版,第2頁。

[23]同上。

[24]佛光大辭典,電子版。

[25]寶僧譯,《藏傳佛教般若中觀因明寶鬘集》,教內流通,據序言所署時間,為20033月,第249頁。

[26]中國邏輯史研究會資料編選組,《中國邏輯史資料選·因明卷》,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111月第1版,第429頁。

[27]比如說其中的世傳量,對具體的張三來說,也可以是新起無欺誑的認識,若不是的話,劃到非量裏就行了。所以說外人列的量,也不能說錯,只不過確實是太混亂。

[28]證量,佛教專用術語,此人有證量是表示此人的修行達到了某個很高的境界。

[29]陳那造,法尊譯編,《集量論略解》,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3月第1版,第3頁。

[30]呂澂,《呂澂佛學論著選集·三》,濟南,齊魯書社,19917月第1版,第1576頁。呂澂先生這句話其實不完整,實際上一超過這個界限,可能是比量,也可能是錯誤的了。

[31]陳那造,法尊譯編,《集量論略解》,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3月第1版,第5頁。

[32]勝自在慧著,韓鏡清譯,《正理滴點論廣釋》手稿本。

[33]中國邏輯史研究會資料編選組,《中國邏輯史資料選·因明卷》,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111月第1版,第272頁。

[34]劇宗林著,《藏傳佛教因明史略》,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12月第1版,第62頁。

[35]劇宗林著,《藏傳佛教因明史略》,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12月第1版,第100頁。

[36]剛曉著,《正理滴點論解》,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7月第1版,《序二》第9頁。


備註 :